杨长汉: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的变化

合集下载

2023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指标一览表

2023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指标一览表

2023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指标一览表202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指标如下:收入预算:一、社会保险费收入社会保险费收入是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根据有关规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

预计2023年社会保险费收入为XX亿元。

二、政府补贴收入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承担重要责任,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社会保险事业的重视。

预计2023年政府补贴收入为XX亿元。

三、投资收益社会保险基金也可以通过投资运作获取一定的收益。

预计2023年投资收益为XX亿元。

支出预算:一、基本养老保险支出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预计2023年基本养老保险支出为XX亿元。

二、基本医疗保险支出基本医疗保险是为参保人员提供基本的医疗费用报销和医疗服务的保障,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措施。

预计2023年基本医疗保险支出为XX亿元。

三、失业保险支出失业保险旨在为失业人员提供一定的经济救济和就业服务,帮助他们尽快重新就业。

预计2023年失业保险支出为XX亿元。

四、工伤保险支出工伤保险是保障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工伤、职业病及因工致残等问题时享受医疗、康复、护理及经济补偿的制度。

预计2023年工伤保险支出为XX亿元。

五、生育保险支出生育保险旨在通过提供一定的生育津贴和医疗保障,帮助夫妻在特殊时期获得合理的经济和医疗补贴。

预计2023年生育保险支出为XX亿元。

六、管理费用支出社会保险基金需要一定的管理费用来保障基金的正常运转,包括基金的管理、监督、操作等费用。

预计2023年管理费用支出为XX亿元。

七、其他支出社会保险基金还可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一些其他支出,如特殊困难人员的救助、社会保险服务平台建设等。

预计2023年其他支出为XX亿元。

综上所述,根据202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主要来自社会保险费收入、政府补贴收入和投资收益,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支出、基本医疗保险支出、失业保险支出、工伤保险支出、生育保险支出、管理费用支出以及其他支出。

中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基金收入、基金支出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基金收入、基金支出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基金收入、基金支出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

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一、养老保险发展概况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重,为了能够使老龄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我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逐年增加。

截至2021年底,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8075万人,较上年增加2437万人,同比增长5.34%。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快速增长,为退休老人的养老金稳定发放奠定了坚实保障。

截至2021年底,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0040.4亿元,较上年增加16068.6亿元,同比增长36.54%。

随着包括个人储蓄、保险在内的民间资产更多投入到养老储备中来,我国也将有更强信心和更大能力应对老龄化高峰的挑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规模仍在不断增加。

截至2021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6500.3亿元,较上年增加5311.3亿元,同比增长10.38%。

中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呈现逐步加速趋势。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进“新四化”建设的需要。

截至2021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4797万人,较上年增加554万人,同比增长1.0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构成。

截至2021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207.2亿元,较上年增加437亿元,同比增长9.16%。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包括养老保险待遇支出、转移支出、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其他支出。

截至2021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724.5亿元,较上年增加350.5亿元,同比增长10.39%。

二、养老保险发展趋势未来,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是跨业竞争的市场,如何将社会大众的巨额短期储蓄转化为长期养老资产,需要银行、保险、信托、基金、证券等多领域的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挖掘。

浅析我国社保基金安全、保值与增值管理

浅析我国社保基金安全、保值与增值管理

浅析我国社保基金安全、保值与增值管理摘要:在我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中,社保基金安全、保值与增值,促进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合理有效的发展是我们当今社会采取的必要措施。

要想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合理有效的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保值与增值管理,我们需要针对经济发展的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通过分析社保基金投资的现状,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效的结合起来,健全法律法规,有效监管等有效措施最终达到预期的目的。

本文就我国社保基金安全、保值与增值管理做了一系列的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社保基金;社保基金安全;保值、增值管理中图分类号:f84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 (2012)12-0-01一、社保基金1.定义。

社会保障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被分为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济基金、社会福利基金等种类。

但是,这些基金中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障基金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在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种类被分为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等;其中养老保险基金数额最大,在整个社会保险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

2.当前现状。

就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发展现状来看,在日益发展的今天国家和政府更加注重养老金的投资运营和保值增值,使得它在发展上有了突破性进展,但从总的发展状况来看要想采取有效的措施集中投资运营是很困难的。

养老金投资运营面临着平衡、收入分配等几个难点,因此必须促进养老制度协调发展。

在社会在养老基金体制上仍然存在着不完善的现状,监督和管理机制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管。

二、社保基金安全1.资产投资。

在资产投资方面,必须保障社保基金安全,各个部门都要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资产安全保障活动。

在投资运作方式上,可以考虑在选择国有投资机构进行投资的方式外也可以通过与国外投资机构进行合作投资来完善自身机制的发展。

在选择中应该采取独到的眼光把注意力集中在投资回报的业绩、收费及稳健程度上,但是必须考虑的是在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杨长汉:企业年金的制度变迁

杨长汉:企业年金的制度变迁

企业年金在中国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自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企业可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起,至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简称“劳动保障部”)颁发《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两个《试行办法》)之前的时间里,中国没有对企业年金投资管理和运营增值做出过任何明确的规定。

两个《试行办法》实施以来,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才有明确的规范。

本书以2000年底颁布的《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和2004年5月1日颁布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为界,将企业年金分为三个阶段,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阶段、企业年金试点阶段和企业年金规范发展阶段。

1、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阶段(1990-2000年)从1991年开始到2000年结束,这个阶段企业年金被称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这是我国企业年金的探索阶段。

在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阶段,各地在进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目标、原则和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框架。

制度取向是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劳动部门所属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等非营利事业单位,负责具体经办补充养老保险业务。

一些地方性试点性质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相继推出了地方试点政策文件,对补充养老保险给予程度不同的税收优惠,这些地方性的政策探索推动了各地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

行业统筹补充养老保险进一步发展,为行业企业年金基金积累了一定的制度和市场基础。

这个阶段的企业年金管理隶属于社会保险公共管理机构,投资范围限定在储蓄和国债以及少量的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

对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没有明确的规范。

《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只简单地提出了列支渠道问题;1995年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的通知”中,只比较详细地规定了组织程序和管理、资金来源渠道、缴费方式与水平、记账方式和计发办法、雇员与雇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而对基金投资管理则只进行了原则性的描述,对投资主体、比例、渠道、工具、监督、风险控制等没有明确规定。

简述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

简述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

简述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研究现状社会保险基金资产要求安全性和保值增值是基金资产管理的第一要务和至上原则。

各学者研究了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议。

首先,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基金投资和增长面临风险。

杨长汉( 2011) 根据统计数据比较,直观反映出社保基金保值困境,从数据来看,2010 年城镇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及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额不到2. 5 万亿,而当年CPI 指数已超过5%,同时期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益仅仅为2%,可以看出,当前的基金投资和增长情况面临巨大风险。

庞波( 2011) 从我国社保基金总体投资现状出发,得出我国社会基金的投资属于传统型,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基金在宏观管理上存在问题; 第二,基金的投资领域相比较国外其他发达国家投资来说过于狭窄; 另外也没有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监督和制约,很容易出现问题。

其次,研究养老保险“三三制”投资策略。

胡萍( 2012) 在分析我国资金运营现状后提出完善资金投资应从参保者个人基金账户、基金运营委托制度、我国金融市场等几方面出发,通过“三三制”投资策略,例如拿出社会养老保险的三分之一进行安全谨慎性投资,目的是实现资金基本保值; 再拿出三分之一资金购买安全系数高的社会基金,为资金增值提供保障,另外三分之一投放在股票市场上,为基金带来高额利润回报。

三三制原则基本可以满足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要求。

最后,分析了中国社保基金在保值增值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

赵伦钧,石金明( 2010) 认为,问题有: 一是基金的统筹层次比较低,以养老保险为例,实际的统筹仅仅局限在市一级,阻碍了基金投资规模效益的实现。

二是,相关部门人员对基金保值增值缺乏认识; 基金在管理上受到制度的制约影响大。

因此国家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基金运行计划,提高基金的统筹层次,改变基金运行管理模式等。

杨长汉:职业年金基金应该采取长期投资策略

杨长汉:职业年金基金应该采取长期投资策略

职业年金基金应该采取长期投资策略我国虽然在职业年金的投资上放开了很多新的渠道,但是,国内职业年金投资在理念、政策和实际投资中依然对资本市场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

职业年金投资资本市场受到了投资比例的严格限制,而对银行存款、债券等给予了高度的支持。

目前我国职业年金法规限定职业年金的投资比例限制当中,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投资组合委托投资资产净值的30%。

这种比例限制明显地偏重于短期性的金融工具货币类资产和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投资,对长期性的金融工具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偏低。

职业年金权益类投资限定在30%以内,低于全国社保基金可以对股票、基金投资40%的比例,也低于欧美职业年金长期投资权益类资产达到50%左右的比例。

在实际的企业年金投资当中,也存在企业年金投资短期化的倾向。

目前大量的企业年金投资管理合同短期化,一般的企业年金投资管理合同都不超过三年的合同期限,甚至很多企业年金投资管理合同期限短到只有一年。

合同的短期化,既不符合企业年金基金长期性的特点,也刚性地促使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的行为短期化。

在委托人投资理念、国家政策、企业年金投资合同的限制和推动下,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的行为出现明显的短期化倾向:资产配置大比例地选择储蓄存款、债券等短期性产品,投资策略变化频繁,短线操作、追涨杀跌、羊群效应,投资收益大幅波动。

短期化的投资管理行为,必然给企业年金防范投资风险、提高收益率带来严重的制约。

职业年金基金的投资,既要借鉴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经验,也要吸取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短期化的教训。

职业年金的一大特点是长期性,职业年金投资的一大原则是长期投资。

机关事业单位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加入职业年金计划就开始缴费,但只有职工到退休才能支取职业年金。

长期来说,一般单个职业年金基金投资的周期长达30年左右。

职业年金计划从缴费到支取的数十年的间隔时间,所积累的基金大部分适合于长期投资。

杨长汉:全国社保基金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建立与发展

杨长汉:全国社保基金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建立与发展

一、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资金,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000年8月成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下简称全国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由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资本划转、基金投资收益和其他合法方式筹集的资金构成。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与地方政府管理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基金是不同的基金,资金来源和运营管理不同,用途也存在区别。

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

社保基金资产是独立于理事会、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社保基金托管人的资产。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应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聘投资管理人、托管人,发布选聘信息、组织专家评审、集体讨论决定并公布选聘结果。

2016年2月3日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通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

条例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专门用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

国家根据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确定和调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使用方案,由国务院确定。

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拟订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运营办法,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运营。

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全国社保基金的管理运营机构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理事会的英文名称为National Council for Social Security Fund,PRC,英文缩写为SSF。

理事会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由国务院直接领导,并接受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部门的监督。

理事会负责管理全国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应当审慎、稳健管理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比例在境内外市场投资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制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资产配置计划、确定重大投资项目,应当进行风险评估,并集体讨论决定。

杨长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的基本策略

杨长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的基本策略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的基本策略养老基金入市投资,必须坚守安全第一、保值增值、跟踪基准、止盈止损的“铁律”、“军规”!1、安全第一基本养老保险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职工、城乡居民退休养老的基本保障,是最重要的法定的强制的社会保险险种之一。

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安全稳定。

安全第一、安全至上,是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最基本的原则。

必须综合采取法律的办法、行政的办法、市场的办法,严格保障养老基金投资安全。

养老基金入市投资,必须严格遵守社会保险法、劳动法等劳动社会保险相关法规,还必须严格遵守信托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合同法等经济金融相关法规,尤其是必须严格遵守国务院颁发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

这些法律法规,是养老基金入市投资的基本法、高压线。

养老基金投资,必须有法必依,不能越法律法规雷池半步。

养老基金入市投资,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作为主要的行政监管部门,还有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协同监管部门。

这些部门必须严格遵循有关法规,对养老基金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相关中介机构实行严格的行政监管。

行政监管必须对养老基金投资的事前、事中、事后实行全过程监管,必须结合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必须对相关管理机构主体及其相关投资管理行为实行全面监管。

为了确保养老基金投资安全,行政监管必须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养老基金入市投资,让市场机制发挥基础作用,用符合市场规律的专业的科学的方法保障养老基金投资安全。

坚持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的原则,以保本保值为基本目标、扩大投资范围采取尽量分散化的投资、“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坚持保本投资策略、严格实施亏损风险准备金制度,可以保障养老基金投资安全。

2、保值增值养老基金入市投资的目标是保值增值,这是有关法律要求,也是有关政府监管部门和运营管理机构的工作目标,更是社会公众的期待。

保值增值,其实就是养老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所决定的投资目标。

万亿国资划转社保基金:为什么?怎么花?划多少?

万亿国资划转社保基金:为什么?怎么花?划多少?

万亿国资划转社保基金:为什么?怎么花?划多少?作者:来源:《记者观察》2017年第12期导读:外界高度关注的社保改革,正在一点点破局。

11月18日,国务院对外公布《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下文简称《方案》),明确将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纳入划转范围,目前统一划转比例为企业国有股权的10%。

方案明确,首先以弥补当年转轨时期形成的基金缺口为基本目标,划转比例统一为10%。

今后,若需进一步划转,将再做研究。

财政部随后解读表示,划转国资是一项长效机制,划转之后收益主要来源于股权分红。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有较大结余或存量,短期内不会变现国有资本。

划转的中央企业国有股权,由国务院委托社保基金会负责集中持有。

全国社保基金会成立的主要职能,就是运营养老金战略储备基金。

截至2016年底,社保基金会为未来基本养老金缺口准备的战略储备基金权益约为1.6万亿元。

国资的划转,将为养老金提供更多储备资金。

业内专家估算,划转国资规模可能超4万亿。

财政部9月底数据显示,全国国企(刨除金融类国企)所有者权益超50万亿。

加上金融类国企,刨除掉公益类、文化类国企,按10%比例计算,划转国企所有者权益有望达到4万亿。

这无疑将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

不过,也有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划转社保的国资,其收益主要来自股权分红。

国企效益年度间有变动,国企分红状况也存较大差异,国资划转社保带来的年度收益不好测算。

为什么:弥补历史缺口今年5月份,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楼继伟在该机构第六届理事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对外透露了这一消息——2017年“全力配合财政部完善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推动划转实施方案按期出台”。

国资划转社保,为业内讨论多年的改革方向。

地方实践的并不多,山东是全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山东2015年分两批将省管企业30%的国有资本划转山东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2015年总计划转国有资本180亿元。

中国养老金参数改革的主要成就、问题与对策

中国养老金参数改革的主要成就、问题与对策

中国养老金参数改革的主要成就、问题与对策
杨长汉
【期刊名称】《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3(25)1
【摘要】我国养老金体系改革呈现出鲜明的参数改革特征,即围绕缴费人口数量、缴费基数、缴费率以及养老金待遇领取人口数量、养老金待遇水平等收支参数进行改革。

从养老金参数改革的视角,可以发现中国养老金体系改革的独特线索、成就和问题,进而找到持续深化养老金体系改革的关键对策。

我国基本养老金制度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并迈向“保基本”的目标。

由于现收现付制的固有缺陷和人口老龄化挑战及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中国养老金参数改革面临巨大挑战,如收入参数难以上行、支出参数刚性提高、可持续问题凸显等。

主要应对策略包括:深化基本养老金参数改革,加强养老金结构改革,参数改革和结构改革相结合,探索合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与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等。

【总页数】9页(P11-19)
【作者】杨长汉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42.0
【相关文献】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幼儿德育发展的主要成就与问题
2.养老金参数式改革刍议——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3.从国际养老金制度评价体系看中国养老金制度的问题及对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成就、问题与对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报告
5.中国建国50年中药化学与药理研究的主要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0年净赚1万亿!连续8年坚定持有24股 社保基金的投资秘诀

10年净赚1万亿!连续8年坚定持有24股 社保基金的投资秘诀

10年净赚1万亿!连续8年坚定持有24股社保基金的投资秘诀作者:数据宝来源:《投资与理财》2020年第10期在过去10年里,社保基金投资收益总额超万亿元,自2013年以来,连续8年坚定持有股有24只,华东医药、华润三九更是被连续11年持有。

9月11日,全国社保理事会发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受托运营年度报告(2019年度)》显示,2019年,社保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2917.18亿元,投资收益率14.06%。

据网站公开信息,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年均投资收益率为8.14%,2019年A股市场反弹,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可以说十分丰厚了。

以2010年以来的数据来看,在过去10年里,社保基金投资收益总额超万亿,仅在2018年市场大跌的时候出现投资亏损,收益率为-2.28%,相比上涨指数当年24.59%的跌幅,也远远跑赢大盘。

另外,过去10年间,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仅在2014年、2019年跑输大盘,在2010年、2011年、2016年沪指跌幅均超过10%的背景下,社保基金均实现正收益。

从这些数据不难判断,社保基金的投资风格相当稳健,即便在市场大跌的行情下,仍能保证一定投资收益。

社保基金自2003年入市以来,一直是A股市场风向标级别的机构,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社保基金持仓变动往往会吸引投资者的重大关注。

2019年,社保基金持仓市值超过3500亿元(注:本文仅统计社保基金持仓进入十大流通股榜单的个股),持仓市值占A股总市值比例达到0.58%,两者均创下历史新高。

从专业人士的分析来看,“社保基金在投资风格方面注重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因此投资绩效体现在长期表现方面。

纵观近年表现,总体来看,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率波幅在收窄,离散程度在收敛。

这也表明,社保基金在投资水平方面不断提高,投资管理水平不断成熟。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社保基金属于长期资金,也是A股市场最为短缺的一类资金。

A股市场“不差钱”,但缺乏长期机构投资者,在该方面,社保基金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

逾万亿社保基金滚存结余投向成谜

逾万亿社保基金滚存结余投向成谜
据媒体转述, 赖俊杰在移审法院时说 “我错了,对不起社会”。 法官对他裁定延押、
但解除禁见。 5 月 23 日,台湾卫生部门通报称,岛内
最大食品添加剂供应商———昱伸香料有限 公司在食品添加剂“起云剂”中非法添加可 致癌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 随后,另一家起云剂供应商宾汉香料化学公 司也被曝光非法添加另一种塑化剂“邻苯二 甲酸二异壬酯”(DINP)。 其后,塑化剂事件 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 演变成一次席卷全 台、波及甚广的塑化剂风波。
值得注意的是,在课题组连 续 3 年的调查中,各省主动公开 的信息都极少,大部分是应申请 而公开的。 最新的调查显示,河 北表现最好, 完全公开了 22 项 信息,部分公开了 3 项信息。 有 18 省份提供了部分信息。 另有 12 省份未提供任何信息。
有一个省的社保年报竟然 全部是参保人数的统计,没有一 个关于社保基金金额的数据。
据悉,该中心主要任务是向卫生部提 出有关健康教育和新闻宣传方面的建议。
据中国经济网文字实录,毛群安在会上 说,为打击或者遏制极个别媒体有意污染传 播环境、误导信息,我们要加强检索,建立黑 名单制度。“比如说一个影响很大的误导公 众的信息,通过检索就可以发现这个信息最 早是由哪个媒体传播的。 将来对极个别的媒 体记者,也将建立黑名单制度。 ”
可以理解的,比如没有看清楚、没有听清楚,
但我们发现有极个别的媒体是有意的。 ”
对于什么是重大误导的问题,在昨日的
采访中,毛群安并未直接举例,记者干脆给
他念出了“卫生部拟对极个别误导公众媒体
记者建黑名单”这一则新闻标题,让他判断。
“是新闻宣传中心。 ”毛群安说,我们负
责舆情监测。“你看这都不知道是谁弄的。 ”
认定要看“有意无意”

2024年 社保基金预算简报

2024年 社保基金预算简报

2024年社保基金预算简报一、简介2024年,社保基金作为国家的重要财政支出项目之一,其预算编制工作备受关注。

本简报旨在对2024年社保基金预算进行全面分析,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二、总体预算2024年社保基金总预算为XXX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加了X。

其中,养老保险占XX,医疗保险占XX,失业保险占XX,工伤保险占XX,生育保险占XX,其他支出占XX。

三、预算支出重点1. 养老保险支出:预计2024年养老保险支出将继续增加,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养老金发放规模增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增加等因素。

养老保险支出将占据社保基金预算的较大比例。

2. 医疗保险支出:医疗保险支出也将保持稳定增长,主要用于医疗机构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保基金管理和监督等方面。

3.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支出:这三项保险的支出相对较少,但其在特定领域的社会保障作用不可忽视,因此需要合理安排预算支出。

四、预算筹资来源2024年社保基金的筹资总额为XXX亿元人民币,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财政拨款:政府将继续增加对社保基金的财政拨款,以保证社会保障水平的稳定和提升。

2. 社会保险费收入:广大职工和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缴费是社保基金的重要来源之一,预计2024年社会保险费收入将有所增加。

3. 投资收益:社保基金在合规、稳健的投资方向上取得的投资收益将成为社保基金的重要筹资来源之一。

五、风险评估2024年社保基金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财政拨款不足、社会保险费征收难度加大、投资收益不及预期等。

相关政策部门应对以上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行和财务稳健。

六、结语2024年社保基金预算编制工作是一项重要的财政工作,对于保障广大人民裙众的基本生活保障、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强预算编制与执行的监督管理,确保社保基金的合理使用,为构建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全国社保基金 仓位测算

全国社保基金 仓位测算

全国社保基金仓位测算
全国社保基金的仓位测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基金的投资目标、风险控制、市场走势等。

在实际操作中,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人会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判断,动态调整仓位,以达到最优的投资效果。

一般来说,全国社保基金的仓位测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配置:根据社保基金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各类资产(如
股票、债券、现金等)的配置比例。

2.市场走势预测:通过对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市场走势等因素的分析,预
测各类资产的价格变化趋势。

3.风险控制:在投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市场风险,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
仓位,以降低风险。

4.收益目标:根据社保基金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设定合理的收益目
标,并进行跟踪和调整。

在具体的操作中,投资管理人通常会利用专业的投资分析和模型,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和预测,从而确定最优的仓位配置方案。

同时,也会根据市场变化和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仓位,以实现社保基金的投资目标。

社会保障部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策略

社会保障部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策略

社会保障部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策略社会保障部的社会保险基金是保障国民的老年、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资金来源。

为了保证基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社会保障部积极制定和执行一系列投资运营策略。

本文将探讨社会保障部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策略,并分析其目标和影响。

一、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目标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保基金安全,保持本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二是追求收益,提高基金的增值能力。

在确保基金安全方面,社会保障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首先,严格的投资标准和风险控制机制被制定和执行,确保投资项目符合法律法规,并控制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其次,社会保障部积极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保护。

最后,建立了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及时应对市场的风险。

在追求收益方面,社会保障部采取了多元化的投资策略。

首先,积极参与股票市场,寻找有价值的上市公司,并通过股权投资获得收益。

其次,投资于国债、地方债、企业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确保固定的利息回报。

此外,社会保障部还投资于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以期获得较高的资本增值。

二、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策略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策略主要包括分散化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风险控制。

首先,社会保障部通过分散化投资降低风险。

将基金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资产类别,以减少特定行业或资产的波动对基金的影响。

这种策略可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基金的稳定性。

其次,社会保障基金采取长期投资策略。

长期投资有助于抵消短期市场波动对基金的冲击,同时也有更多时间获得投资项目的收益增长。

长期投资策略有助于稳定基金的价值和增加长期收益。

第三,社会保障基金秉持价值投资理念。

价值投资是指通过对公司或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寻找低估的投资机会。

社会保障部会定期评估投资项目的价值,并选择具备潜力的项目进行投资。

这种策略有助于减少投资风险,并增加基金的收益。

最后,社会保障基金非常重视风险控制。

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管理暂行办法全文及解读

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管理暂行办法全文及解读

附件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的运作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49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国有股权,是指依据《实施方案》划转的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的国有股权。

本办法所称现金收益,是指划转的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的国有股权分红,以及通过国有股权及分红运作等形成的现金收益。

具体包括:(一)直接划转和再投资形成的国有股权现金分红;(二)国有股权运作产生的转让收入、清算收入等现金收益;(三)替代或者补足无法追溯划转的国有股权而向承接主体交纳的现金;(四)现金收益运作产生的收益。

承接主体持有的现金收益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需要上缴,专项用于弥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

第三条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应当坚持保障安全、独立运行、单独核算和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的原则,实现保值增值,并接受考核和监督。

第四条财政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中央层面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实施监管,对地方层面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进行指导。

各省级财政部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本地区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实施监管。

各承接主体负责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管理。

其中,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中央层面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实施方案》设立的负责集中持有、管理和运营划转国有股权的国有独资公司或受托对划转国有股权实行专户管理的具有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功能的公司,负责本地区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管理。

第二章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管理第五条国有股权的运作管理,应当符合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严格遵循《实施方案》、《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督管理办法》、《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等规定。

应提高企业年金权益类投资比例

应提高企业年金权益类投资比例

1应提高企业年金权益类投资比例郑秉文 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 杨长汉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博士 《中国证券报》,2010年6月7日,第A04版/html/2010-06/07/content_91053.htm?div=-1/pl/201006/t20100606_2462367.htm /stock/t/20100607/01218069232.shtml多年的投资实践表明,全国社保基金既有效地防范了投资风险,也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收益。

企业年金的安全性要求低于全国社保基金,盈利性要求高于全国社保基金。

相比于全国社保基金的40%的股票、基金投资比例限制,企业年金限定了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不超过30%,企业年金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不是高了而是低了。

适当提高企业年金对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可以使企业年金计划的参与者更好地分享国民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成长,也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年金行业的发展、更好地促进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调研之中,拟于年底对2004年颁布的第23号令《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进行修订。

6年来的实践表明,无论是根据有关投资理论的要求、匹配企业年金的长期性特征,还是借鉴国外企业年金投资实践经验、对比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比例限制,企业年金的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都可以适当提高。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投资比例数量限制显得过于严格:投资银行活期存款、中央银行票据、短期债券回购等流动性产品及货币市场基金的比例,不低于基金净资产的20%;投资银行定期存款、协议存款、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及可转换债、债券基金的比例,不高于基金净资产的50%。

其中,投资国债的比例不低于基金净资产的20%;投资股票等权益类产品及投资性保险产品、股票基金的比例,不高于基金净资产的30%,其中,投资股票的比例不高于基金净资产的20%。

此次金融危机中,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年金受到影响之所以最小,除了其他原因之外,还得益于投资权益类产品的限制。

中国社保基金收支情况和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关系的探究

中国社保基金收支情况和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关系的探究

中国社保基金收支情况和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关系的探究复旦大学潘晶文、陈睿迪、邓希目录摘要 (2)一.问题的提出 (4)二.人口年龄结构预测 (6)1. 人口预测模型 (6)2. 生育率模型 (8)3. 死亡率模型 (13)4.迁移率 (21)5.人口预测结果 (21)三.社会保险基金探究 (23)1. 社保基金介绍 (23)2. 社保基金综述 (24)3. 社保基金收支与人口年龄结构关系的分析 (26)4. 社保基金收支预测及建议 (31)四.结论 (36)附录 (37)1. 生育率预测代码 (37)2. 死亡率预测代码 (38)3. Leslie模型代码 (40)4. 社保收支回归代码 (40)参考文献 (43)摘要社会保险作为一种以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为目标的再分配制度,紧密联系着强制缴纳社会保险基金的劳动人群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群。

近年来,社保基金问题被广泛关注,关于社保基金收支不平衡的探讨一直不绝于耳。

对未来社保收支问题的担忧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中国未来年龄结构问题,即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减少问题的担忧。

考虑到目前国内对于社保问题的研究虽然不少,但就社保收支情况和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量化关系尚无研究,而这个问题又会直接影响到民生和政策走向,所以我们决定尝试用统计的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为了预测未来社保收入和社保支出的情况,我们首先对未来中国城镇人口的年龄结构进行建模并作出预测,其中分别对生育率和死亡率建立子模型,再对传统的人口预测Leslie模型进行改进后通过模型求解。

在预测出未来人口的年龄结构之后,我们分别对往年的社保收入与劳动适龄人口的年龄结构,以及社保支出与退休人员的年龄结构,运用广义线性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得到回归方程后,我们结合了对人口年龄结构的预测,预测出了未来社保收入和社保支出情况,并由此对作出解释,提出我们的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1.社保基金收支问题的研究不少,也有不少谈到社保基金和老龄化的相关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无对于社保基金的收支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定量分析。

杨长汉:中国保险行业养老金业务的探索

杨长汉:中国保险行业养老金业务的探索

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养老金业务的探索保险行业一直是养老金体系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促进者,在商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养老保障业务、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一直积极进行政策、行业、市场的探索,为现代养老金体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积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一直是保险行业发展的重点。

在保险行业保费收入当中,寿险收入是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

而在寿险保费收入当中,养老保险又是寿险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

保险行业开发了各类年金保险、万能险、分红险、投资连结险,这些险种具有养老保险功能,相关保费收入成为被保险人重要的养老保障来源。

二、积极参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保险行业一直积极参与、推动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养老保障及其他委托养老管理。

迄今为止,保险行业在企业年金受托缴费、投资管理业务缴费、养老保障及其他委托管理业务缴费及相关资产方面,都名列全国养老金行业前茅。

同时,保险行业在职业年金管理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政策、业务、产品、人才、资源、专业储备,可以预见保险行业必将成为职业年金基金管理的重要主体。

2016年1-9月保险机构企业年金等受托管理业务情况表单位:万元公司简称企业年金受托管理业务缴费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业务缴费养老保障及其他委托管理业务缴费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资产企业年金投资管理资产养老保障及其他委托管理资产国寿养老3157163.51 1748733.50 7067042.04 20155237.91 12285683.85 3775420.11 太平养老635498.99 901322.20 1715599.89 5216822.17 6049163.09 1338410.50 平安养老2183001.82 2157710.53 24773012.94 15040249.18 14506861.34 12226349.71 泰康养老368590.63 0.00 29810.98 2517053.57 0.00 59230.90长江养老478399.50 921852.93 3742410.37 5616331.57 5523992.80 7320670.77 安邦养老--6938.40 --8612.58人保资产-133321.57 --1271766.00 -泰康资产-2550621.02 10251727.42 -13878119.45 11187448.28华泰-137714.58 19400.46 -1059452.95 35364.18资产合计6822654.45 8551276.33 47605942.50 48545694.40 54575039.48 35951507.03 注:1、以上数据来源于相关保险机构报送保监会统计报表数据,未经审计,统计频度为季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
2001年12月19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

理事会直接运作的社保基金的
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在一级市场购买国债,其他投资需委托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管理和
运作并委托社保基金托管人托管。

2006年5月1日起施行的“财金[2006]24号”即《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规定》对于全国社保基金境外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外国政府债券、国际金融组织债券、外国
机构债券和外国公司债券;中国政府或者企业在境外发行的债券;银行票据、大额可转让存
单等货币市场产品;股票;基金;掉期、远期等衍生金融工具;财政部会同劳动保障部批准
的其他投资品种或工具。

2014年6月16日正式发布实施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发布实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信托贷款
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全国社保基金可以投资符合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法规规定的信托贷款项目。

2016年5月1日起施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规定,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在国务院批准
的固定收益类、股票类和未上市股权类等资产种类及其比例幅度内合理配置资产。

全国社会
保障基金理事会制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资产配置计划、确定重大投资项目,应当进行风险
评估,并集体讨论决定。

5、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比例限制
2001年12月19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全国社保基金投资银行存
款和国债投资的比例不得低于50%。

其中,银行存款的比例不得低于10%。

在一家银行的
存款不得高于社保基金银行存款总额的50%。

企业债、金融债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10%。

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40%。

2005年,根据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国家重点企业改制及
国家重点改革试点项目的函》的回函(财金[2005]97号),社保基金实业投资范围为中央
直管企业改制或改革试点项目。

中央直属企业是指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国有非金融企业和财政
部直接管理的国有金融企业;社保基金投资中央直管企业改制或改革试点项目不以谋求控制
企业为目的,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投资总额按成本计算不超过划入基金货币资产的20%,投资单一项目的比例不超过该项目总规模的20%。

截至2010年8月31日,社保基金
直接投资项目9个,按新会计准则计算的账面价值合计1287.59亿元,占社保基金总资产的20.29%,累计已实现收益208.74亿元。

2006年5月1日起施行的“财金[2006]24号”即《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规定》对于全国社保基金境外投资比例限制为:全国社保基金投资境外的资金来源为以外汇形式上
缴的境外国有股减持所得。

全国社保基金境外投资的比例,按成本计算,不得超过全国社保
基金总资产的20%。

2007年4月,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在财金[2007]37号文中明确,批准社保基金可投资于有银
行担保的贷款类信托,投资总额不超过全国社保基金总资产规模的5%。

截至2010年9月底,社保基金累计投资信托项目20个,主要借款人包括铁道部、国家电网、国电集团等。

2007
年至2014年6月,社保基金共开展了44个信托贷款项目的投资,涉及铁路、公路、保障房、电网、电力、机场、港口、地铁等多个领域,累计投资金额845.8亿元。

借款人主要为承担
城乡基础设施和保障房建设任务的中央、省、市大中型国有企业。

2016年9月20日全国社
保基金理事会正式发布实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信托贷款投资管理暂行办法(2016年修订版)》。

200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同意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经发展改革委批准的产业基金和在发展改革委备案的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总体投资比例不超过全国社保基金总资产(按成本计)的10%。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金融与财务管理系教授杨长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