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高中历史教学初探

合集下载

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历史过程与方法教学初探

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历史过程与方法教学初探
摘 要: 高考模式下的高 中历史过程与方法教学 , 出学科 的教 育功能又不 回避历 史教 学的高考考试功能 , 新 突 针对 “ 一标 多本”教 , 学要 围绕课 标展 开 , 教师应该将历史教 学提升为 学生认识社会 与应对新高考的方法论 , 而达到教师 乐教 。 从 学生乐学。 关键词: ; 课标 高中历 史; 过程 与方法; 高考

畏 惧 、 民 着 想 、 于 战 胜 自我 的 人 格 风 采 ) 为 勇 。在 美 国 历 史 上 , 同 华 盛 顿 、 肯 是 分 别 代 表 了 三 个 不 同 时 代 的 他 林 三 位 杰 出 的 美 国 总 统 。古 今 中外 历 史 上 值 得 肯 定 的 人 物 , 该 是顺 应 时 代 发 展 趋 势 , 断 与 时 俱 进 , 历 史 发 应 不 对 展 做 出 贡 献 , 经 得 起 历 史 考 验 的人 , 斯 福 正 是 这 样 又 罗 的 人 : 造 健 全 的 人 格 , 养 坚 强 的 意 志 和 团 结 合 作 的 塑 培 精神 , 强经 受挫折 、 应生存 环境 的能力 。 增 适 通 过 学 习这 段 历 史 , 史 论 结 合 , 从 证 出 ” 历 史 “ 史 的 思 维 方 法 和 历 史 学 习 方 略 ,学 生 在 学 习 过 程 中 体 会 到
了。
二 、 习 方 法 : 认 识 中找 规 律 从 理 解 中 寻 思 路 学 从 “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 热 情 而 想 要 硬 塞 的 教 师 , 过 不 不 是 在 锤 打 冰 冷 的 铁 。” 国学 者 贺 拉 斯 曼 的 这 句 名 言 鞭 美

品 味人 生真谛 新 课 程 目标 中 强 调 学 习 过 程 与 方 法 ,这 就 要 求 从 根本 上 改变 过 去那 种传 统 的教 学 方法 ,历史 学 习 是一 “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初探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初探
兴趣 。本 文主要 围绕高 中历 史教 学进行分析 ,并提 出了针对历史教 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 学 改革 措施 中图分类号 :G 6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0 0 3 — 9 0 8 2( 2 0 1 3 )0 8 — 0 0 3 8 — 0 1 考 验学 生对历史知识 的掌握 ,还要考 察学生 对历 史知识 的认知 能力 以及思维方式 ,因此 ,调整教 材 内容是 非常有必 要 的。
高中生 的学习 目标 是顺利 通过高 考 ,因此 ,每 门课程 在教 学中都是 非常重要 的 。历 史课程作 为高 中教 育体 系 中重 要 的组 成 部分 ,其不仅 能够使学 生了解到 中 国历史 的灿烂 文化 ,还能 够 在一定 程度上锻炼 学生 的记忆能 力与创新 能力 。如今 ,新课 标 的发布对 高 中历史 教学 提出 了更 高的要求 ,首先 要求 教师从 知识到实 践 、从 素质到能 力进行全 方面 的提升 ,并 根据 高 中学 生 的特点 制定 出相应 的教 学改革措 施 。

三 、 改进 教 学 方 法 。提 高教 学效 率
1 . 采用 情景教学 法 在高 中历史课 中 ,学生对 历史不 感兴趣 的原 因 主要 是 由于

更 新 历 史 教 学观 念
在历史 科 目中有 大量 的知识 内容是 需要背诵 的 ,而大 多数历 史 内容繁 琐分散 ,缺 乏规律性 ,因此很 难熟练 掌握 。根据 这一 问 题 ,教 师应分析学 生的具体 情况 ,并 找到能 够使 学生熟 练掌 握 的背诵方 法 。例如 ,可 以根 据历史 内容采用 模拟情 景 的方法 来 教学 ,将学生假设 成某一历 史人 物角色 ,使 学生 通过 真实 的场 景演练 ,从 中感 到学 习历史 的趣 味性 ,激发 学生 学 习历 史 的积 极性 。同时 ,也有 助于 帮助学生更 加有效率 的背诵历 史 内容。 2 . 培养 融洽 的师生关 系 ,构建和谐课 堂 在传 统的教学模 式 中,教师在 教学 中往 往 只是将 课本知 识 进行 主要讲解 ,与学生之 间缺乏互 动和交 流 ,有 的教 师甚至 不 关心学 生有没有认 真听讲 ,只是机 械性 的将 知识 讲解 一遍就 算 完成 了教 学任务 。如 今 ,新 课标 要求 教师 要认 清 自己 的角 色 , 并且要 主动与学 生保持 良好 的互 动关系 ,这 样才 能激 发学生 的 学 习兴 趣 ,同时提高教 学效率 。因此 ,在课 堂 中 ,教 师不仅 要 做 到对 知识点进 行细致 的讲 解 ,还 要保持 与学生 之 间的互动 和 交 流 ,例 如 ,在讲 解 到重 要 的知 识点 时 ,可 以向学 生 进 行 提 问 ,这 样学生在 遇到不懂 的问题 时 ,也会独 立思 考或积 极 向教 师 提 问。这样 的教 学方法 在一 定程 度上不 仅提 高 了教学 效 率 , 同时也 使明确教学观 念 ,使学 生 明 白学 习历史 的

课程改革中学历史创新教学

课程改革中学历史创新教学

课程改革与中学历史创新教学初探摘要:新课改后中学历史新课程的主要变化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教师构建先进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名副其实地开展创新教学。

为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等策略来实施创新性教学。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创新教学课程改革涉及的层面很多,其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初衷之一。

创新教学的意义就是肩负着传授知识和发展知识的双重功能;也应该肩负着个体“渴望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和社会“期待着个体成为有创造价值”的双重目标。

一、对课程改革后的中学历史新课程的感受(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求知的前提,积极的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学中要做到既生动又深邃,将历史哲理和有中国特色的规律寓于感人的讲述之中。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其中选修部分是供学生选择学习的,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应该说这种突出学习内容选择性的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自主发展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做学生的伙伴和向导,形成教与学的合作机制,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自主发展,已成为当代历史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营造民主公平、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着力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更要着力于引导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从而形成情感丰富高尚、人格健康和谐,具有坚强意志和锐意创新精神的人。

(三)构建先进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

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停滞在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大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历史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历史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初探历史学科长期以来使人困惑的问题就是课堂教学问题,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既要适应高考,又要搞活课堂教学,便成为令人棘手的问题。

对历史学科而言,搞活历史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要想搞活历史课堂教学,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传道,学生领会;老师授业,学生作业;老师解惑,学生却感到更为困惑。

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不打破这种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就无法展开,现代教学论中的首要原则是“因学定教”。

而目前常见的课堂教学却是“因本定教”。

这样,虽然较好地发挥了教材的“知识载体”作用和老师的专业特长,但对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有所忽略,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做到因学定教。

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学生。

每个教学环节都不能脱离学生这一主体。

因学定教的教学设计有四个突出特点:(1)总的精神是围绕“学法”设计“教法”。

(2)在教材内容处理上,并不刻意追求面面俱到的系统阐述,而是根据学生可能的自行掌握程度,拟定教师点拨式和启发式讲解的轻重虚实,板眼节奏。

(3)在设计步骤上,先从分析学生在本章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人手,再结合本章教材的内容特点确定教学总思路,然后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

(4)在个体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不像“因本定教”式教学设计那样,把授课中的每一句话甚至学生的具体答问预告规定出来。

根据以上四个特点,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需要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思路。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以点拨和启发式教学为主,辅之以讲述法、谈话法、直观教具演示法、比较法、结构法、板块法或其他教学方法。

因学定教的实质在于教会学生怎么学,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因此,要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放在首位,尽量地让学生自己动起来。

对于学生能够自行解决的问题,老师大可不必多费唇舌。

即使遇到重点难点问题,老师也不该直接讲明。

高中历史新教材学习方法初探

高中历史新教材学习方法初探

高中历史新教材学习方法初探在知识经济与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下,当今课程的功能聚集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上,教育的重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原来知识是第一位的,发展到能力很重要,再发展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因此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

经过了将近两年的新课改教学实践,我感觉要想把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真正实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新理念,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必要的。

一、合理利用史料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透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新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除了在教材正文部分为学生提供了一些资料,还注意为学生利用“知识链接”补充了一些史料。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要努力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美国学者罗杰斯也认为史料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为:第一,激发兴趣;第二,“使历史变活”,具有时代气息;第三,加深对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的认识;第四,对重要文献获得直接的认识;第五,使批判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直接接触历史资料,有助于提高学生提炼、运用信息的能力。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指导有条件的学生去搜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在学生直接接触历史资料的过程中,既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又有助于培养学生提炼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养成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学初探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学初探

都可 以, 同时指出要研究 电阻的大小同导电物质的长度 、 横 截面积、 材料种类这三个因素任何一个因素间的关系, 就要
人为地控制 另外两个 因素, 使它们相等 , 并指出这种实验 的
方法就是 “ 控制变量法” 再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系统地进 ,
行上述实验,使学生在实际操 作过程中去体验这一科学方
出 P甲< P乙 。也 可 用 另一 方 法 :已知 R 甲> R乙 ,并联
论当然是否定的。再用横截面积和长度都不 同的两根镍铬 合金丝分别 串入上述 电路中, 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 并让学生 思考这个实验能否说明电阻大小同导电体的某种特性有关, 结论 同样是不能。这时就可不失时机地问学生 :我们应该 “
法。
在物理教学 中还有许多概念和规律 的探索和推导的实
验过程 , 都运用 了“ 控制变量法” 这一科学方法, 如在引导学 生探索 “ 导电体中 电流大小同其两端 电压大小和其电阻大 小之 间的定性关系, 最终得 出欧姆定律” 和探索 “ 力的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的作用 。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打破 以往“ 授之 以鱼” 的填鸭
并相互讨论后, 有的回答: 应取两根横截面积相 同、 但长度
不同的镍铬合金丝进行上述实验 ; 有的同学说: 应取两根长 度相同、 但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合金丝进行上述 实验; 还有
的说 应取 长 度 、 截 面 积 均相 同的 一根 铜 丝 和 一根 镍 铬 合 横
分析,确实能起到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率的 良好效果 。在
物理 ( 如在力学 、 电学 、 热学) 学习中 , 可用“ 控制变量” 这一 科学方法去分析解决 的实际问题还很多,这为学生灵活应
用 这 一 科 学方 法 解 决 问题 提 供 了保 证 。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初探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初探

价。 对 于全体学生参加 的课 堂活动 ,教师可以制作表格 印发给
学生 , 让学生 自主进行 自评或者互评 。比如开展 历史课 堂的辩 论会 时,就可制作表格进行评 比 ,最后 教师可将 评价 结果 向学 生公布 ,评价 的得分也可加入学生 的课堂学 习成就评价表 ,以
此 来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的积 极 性 。
对基础知识 的评价 、进行 即兴评价等等 。
例如关 于对课 堂的活动评价 。在高 中历史 的教学过程 中 , 教师们往往会尝试很多有益 的课堂活动 内容 ,比如制 作模 型或 关系 图表 、历史故事 、绘制历史地 图、网页 、课件 、辩论等 。 对于这些生动有益 的课 堂活动 ,可进行高中历史课堂的活动评
体 系的形成 。例 如在讲解西周 的基本政 治制度——分封制 时 , 简单联系西周 的经济制度—— 井 田制 ,分析二者产生的背景及
关 系 ,这 样 一 个 历 史 概 念 就 丰 满 了 。
但是这里要注意 的是 ,教 材的整合要详 略得 当 ,切忌搞成 简单的叠加或粗糙 的揉和 。
中 图分 类号 :G 6 3 2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号:1 0 0 2 — 7 6 6 1( 2 0 1 3 )3 4 — 1 2 3 一 O 1
在新课程要求下 ,高 中历史教学从教师 的教学方式 、学生 的学 习方式 ,无不体现 出新课程带来 的巨大变化 ,特别是课堂
教学 活动更是丰富多彩 。
现展 开讨论 ,学生群情激愤 ,纷纷表达了对 日本这种卑 劣行 径
些 紧张气 氛 ,或制造悬念诱发好奇心 ,让学生对课程投入热
情 ,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 。高 中历史课程改革给我 们 的教学 注入 了新 的生 机和活力 ,同时也对我们 的教学提 出了 更高 的要求 。 本文结合 自己高中历史教学 的工作实践经验 , 提 出了在新 课标下实施有效教学 的一些合理化建议 ,以期为新历史课程标 准 的进一步实施和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 。

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初探

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初探

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初探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提出了怎样的需求,并力图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建议”分别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

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该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毋庸讳言,在改革实验过程中,历史课程改革所承诺提供的两个“应有利于”的条件能否真正落实,还要经过一番复杂的曲折努力,但当前的历史课程改革毕竟给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带来了必要的支持和动力。

在历史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呢?第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既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又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也走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

他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自主学习则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一面上。

遗憾的是,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和突出他主学习这一方式,从而使学习异化为一种外在于学生的控制力量,并最终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本次课程改革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在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和提倡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

高中历史教学的两种创新模式初探

高中历史教学的两种创新模式初探

题还可以采用作业形式 , 让学生 查阅资料 , 寻
找信 息 , 入 思考 。 深
关键 词 : 位 法 换
综 合 考 试 题
学 , 而 且 学 会
传统的历史教 学形成 了 “ 师重灌 教
输, 学生重背记 ” 时间加汗水 ” 的“ 式的题
考, 学生很 快地
掌 握 了 学 习 的 主 动 权 , 时 也 同 很好 地接 受 了 应试 心理 教育 ,
种 模 式 。 在 教 学 中 , 要 采 用 以 下几 种 我 主
师分 配或学生认领角色 ,把要讲的知识点融 过程 中 ,经 常采 用教学者与学 习者或命
教学过程 是师生之 间双 向互动的过程。 形 式 。 第一种 : 师生换位 法 在教学过程中 , 以学生 为主体 , 让学 是对学生所讲 问题的重复 ,而是要在现 有程 生选择 自己最感兴趣的历史话题 ,在经 度、 层次上 , 向更宽 、 更高 、 更深的 角度推移 , 过充分准备的基础上 , 向教师提 问, 由教 提 出一些带有思考性 的问题 , 起到 “ 一石激起 师回答他们的各式各样的问题 ,可以在 千层浪” 的作 用。 例如 , 在讲西部大开发 , 进行 课 堂 上 进行 , 可 以在 课 外 时 间 进行 。使 也 生态环境建设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知识点 用这种方法 , 教师必须拥有雄厚的知识 、 时, 让学生主讲 , 发表 自己的观点 , 多学生 许 清醒的头脑、 善辩 的口才 、 良好 的心 理素 都提 到植树造林 来改善西部生态环境这一问 质和宽广的胸怀 ,以高 尚的人格魅 力和 题。许 多城市为了提高城市品位 ,搞大树进 渊博的知识寻 求学生 的认 同和尊敬 。此 城, 出现 “ 年年种树 , 年年不绿 ” 种怪现象 。 这 法可以提高学生学 习历史 的兴趣 ,拓宽 这样做 , 不但费用高 , 而且对林 区造成更大的 他们 的知识 面, 教师只有不 断充 实 自己 , 破坏 。于 是 教 师 引导 学 生分 析 其 主 要 原 因 在 才 能不 被 学 生难 倒 。 于没有科学规划 ,所选的树种不符合当地的 第二种 : 休闲游戏法 生长环境条件 ,得不偿失 。因此在经济建设 把历史学 习看作一种休 闲游戏 的途 中, 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平衡经济需 求与 ■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 聂艳华 让学 生去做主 持人 、 幸运 者等 , 过一 生态需求,要实现经济和 资源、环境 的 “ 双 径 , 赢” 。这样使学生 的认识得到了升华。 把休 闲游戏的瘾。在历史课 外兴趣小组

高中历史“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历史“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山 西 青 年
教 育平 台
高中历史 “ 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丁英枝
山西省 大同市南郊区常青 中学
经过 一年 多 的课堂 教学 改革 的尝讨 论 、分析 。 同时 ,可 以摘引一 些史 料 ,以加深 对所 学知
形成 了 “ 问题 导学 ”课 堂教 学模式 。在 这里 向大 家汇 报一 下我在 识 的理解 和 印证。 课 堂 教学 改革 中实施 “ 问题 导学 ”教学 模式 的理 论依 据 、学案 的 设 计及 取得 的 实效 。
制 定切 实可 行 的学案 ,是 上好每 一节 课 的前提 和保 障 ,它是 基本技能的训练。对于有些题 目的技能训练。教师可以给予学生

节课教 学 内容 的路 线图 ,是教 师对 教材 的重 新加 工 、处理 和提 适 当的方 法点拨 ,帮 助学生 进行答 题 方法 的总结 。 ( 6)学后心 得 。 导学 案最 后 。给 学生 留 出记 笔记 和做 小 结
点、教 师的点拨和设疑 、印证 的材料等。上述要素的编排要体 学生 的 自学 能力 ,做 到素质 与应 试兼顾 ,突出个 性和创 新 。从 而
现教 师 的授课 意 图。对 于重 要的知 识点 ,可 以填 空 的形式 出现 。 让学 生在 空 白处填 写好 并在课 本上 勾 画 ,以此强 化学 生对重 要概 提 高教 学质量 ,促 进 师生共 同提高 。 我 知道 ,在课 改 中 ,我 只是 学到 了一点 皮毛 ,还 有更 彻底 、
解决。
高效的导学学案的引领下 ,才能真正唤醒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的欲 望 ,也 才能 真正体 现 自主学 习的课 堂教 学模 式。 二、 “ 问墨导 学 ”教学 模式 学案 的设计
( 5) 巩 固训 练 。巩 固训 练是 对 一节课 学 习 的检 验 ,它 有选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技巧初探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技巧初探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技巧初探摘要:历史教学的特点就是以发展学生素质为核心的历史教育体系,是历史教学的一种创新模式。

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历史课程具有新的教学模式,还包括如何确定教学模式的主体目标和教学原则。

因此,本文主要根据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探索研究历史课程教学中各阶段的问题及教学技巧,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历史教学模式目标教学策略前言: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有益于在学习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要求学生被动学习向倡导学生主动学习转变,在当前很多高中的历史课程中,也开发出了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对培养他们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有很大的提高。

在历史教学改革上使教师改变了陈旧的教学模式,创新了课程理念,对构建新形势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取得宝贵经验,因此,在当今的历史教学中应努力构建新课改下的现代历史教学模式。

1. 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重视的是对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在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念,则是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从将学生视为灌输知识的容器转变为学生主动要求学习的方向上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从历史课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出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品德;在更新教学方法上可以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不光掌握基础知识,又能让学生对优秀历史人物从内心激发出崇敬感,让他们从优秀的历史人物中得到感染和熏陶。

高中的历史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不仅让学生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还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重视传授为主,将发展学生能力作为重点的教育方向。

2. 建立以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理念传统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学生总是被老师牵着走,学生被老师教课的指挥棒引领着学习,这是被动的学习,让学生被动学习的后果就是自主学习能力会彻底丧失。

历史教材教学改革

历史教材教学改革

历史教材教学改革初探对现行历史教材进行教改尝试,一直是我校历史教学的一个实验课题。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实验尝试主要达到如下目标(一)教师通过解析教材、知识结构的教学方法,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整体化,使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点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预先制定教学目标。

(二)在以上基础上,使学生自己逐步掌握解析教材、知识结构的学习方法,通过教师指导阅读,自己表解图示所学内容知识结构,揭示其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掌握学习内容,巩固学习成果,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最优化。

(三)通过以上训练,达到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历史学科素质及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的目的。

二、实验改革的初步设想(一)通过以上目标的实现,学生在以后的历史课学习中,能自觉搜索所学教材内容知识点,并努力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迁移到其他学科,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智力水平。

(二)在实验实践过程中,编制一种配套辅助资料——《知识结果表解及测练》,其体例主要为响应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目标的知识结构表解、覆盖前两者的检测达标题,以及这些内容的产生过程说明和操作提示;同时还能形成一套配套媒体资料,如表解图示的录像、幻灯片,使多数历史教师能够使用这些资料,以便于大面积推广该项实验,提高教材的教学质量。

三、实验的特点(一)系统科学整体化原理认为,系统要素的结构化,可以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

“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他们的简化方式保存在记忆里的”,“除非把一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型里,否则很快就会忘记”。

本实验的最大特点在于它能使学习对象系统及其要素即所学知识简明化、有序化、条理化、层次化、逻辑化、结构化、系统化、整体化,从而易于学习主体即学生掌握。

(二)以上“八化”的过程,既是教师对学生传授“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又是学生学习“双基”、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初探
l 地 论 . 【 注】 史 政 坛I. 关 1
新课 程背景下高 中历史教 学 改革初探
●关 育 红 摘 要 : 生的发展 是课 程 实施 的 出发点 和归宿 。这 就要 求 学 要, 重视培 养 学生 的“ 史情 结 ” 是势 所必 然 。虽 难上 加难 , 历 也 历史 教学 却责 无旁贷 。 调查 统计表 明 : 欢上历 史课 的学生 占 喜
后 的教学 方式 。 以学生 为本 。 坚持 改革授课 方式 方法 , 先进而 难记 难 背等 。一旦 学生 感到 乏味 , 到 困难 时 , 兴趣 就 构建 或感 直接
科学化 。所谓多样化 , 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 靠教 师的语
言 传 授 。 是 充 分 发 挥 信 息技 术 优 势 , 课 堂 教 学 中适 当 运 用 而 在
历 史结 论 。 是 结论 与 过程 并 重 。新 教 材 在这 方 面 给 师生 们 留 而
多媒体 课 件 。所 谓科 学 化 , 是 不再 单 纯地 让 学 生记 忆 并 储 存 学 模式 , 学生 “ 学 。二是 提高 历史 学科 的 实用价值 , 学 就 让 愿” 让 生 “ ” 。 们应该 向学 生显示 历史学 科在社 会里 的作 用 , 乐 学 我 比 如 可 以改革 历史 考试 方法 , 用写 作历史 小论 文 的形式 , 学 调动
减退 . 比如知识 简 单易 懂 、 念重 复讲 述 、 不 易理解 、 概 结论 内容
会衰 减 、 失。 消 三 、 高教 学效 果 , 提 促进 学生愿 学 、 学 、 学、 乐 喜 会学 笔者 认为 , 从 以下几个 方面入 手提 高教学 效果 。 可 一是 优 化课 堂 教学 内容 , 创设 积极 的学 习环境 , 建先进 而科 学 的教 构

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初探

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初探

应 向哲 学 、文 艺 、地 理 学 、 教育 学 以及 自然 科 学拓 展 ,
流 的关 系 ,教师 不 但 要有 能力 回答 学 生 提 出 的各 种各 样
从而 建 立起 多 元 化 的知 识 结 构 。这 就 要 求教 师 博 览群 书 的 问题 ,而 且要 学 生进 行 各 式 各样 的认 知 交往 。只有 通 提 高 专 业 知 识 , 勤 于 思 考 设 计 问题 情 境 ,注 意 知 识 更 过心 灵 对接 、意 见 的 交换 、思 想 的碰 撞 、合 作 的探 讨 , 新 ,适应 时代 的 步伐 。要 教给 学 生 一碗 水 ,教 师必 须 拥 才 能实 现 知识 的共 同拥 有 与 个 性 的全 面 发展 。课 堂教 学 有 一 桶水 。要 适应 课 改 新形 势 ,教 师必 须 精通 自己的 专 不再 是 “ 鸭 ”式 的灌 输 知 识 ,而 是 越来 越 多地 激 励 学 填 业 理 论 以及 组 织 教育 教 学 活动 相 关 的教 育 学 、心 理 学 知 生思 考 。 由此 可 见 ,新 课 程 中师 生 关 系 的构 建 ,充 分 激 识 ,专和 博 的 关系 构 成 了作 为一 名研 究 性 学 习指 导 下 称 发 了 教 师 进 取 心 和 创 新 意 识 , 成 为 驱 动 教 师 的 内化 动 职 教师 所 需 的 知识 底 蕴 。在 此 基 础上 研 究 教材 ,精 读 新 力 ,其 作用 也相 应提 高 了。 课标 ,成为一 名课 改浪 潮 的搏击 者 。
/ 教学实践 /
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初探
魏军
历 史 新课 程提 出要 克服 传统 课 程重 知 识传 授 轻 能力 培养 的 弊端 ,确定 新课 程 应 该十 分 关注 学 生 的发展 ,特 别 关 注 学生学 习 能力 的培养 。那 么 ,教师 该 如何 改变 传统 的教 学方 式 呢 ?

新课改下历史“内容问题化”教学初探

新课改下历史“内容问题化”教学初探

学生 , 如历史发展的观点 、 的观点 、 系的观点 、 辩证 联 经济决定政治 、 政治反作用 于经 济的观点、 主要矛盾决定 次要矛盾 的观点 、 主要矛 盾决定 当前 主要任 务的观点 、 阶级分析 的观点等等 , 保证 学生的讨 论 有理可依 , 尤其是培养 他们运用正确 的史学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事 件、 历史现象 、 史人物 的能力 。 与地理学科 的渗透 中我立足于将 历 在 社会 科学与 自然科学结合起来 , 自然 、 从 地理 、 气候 、 物产等人文 地 理、 自然地理知识与历史上 的重大事件联 系起 来 , 形成一个综合 性 的知识块 , 让学生在 自主的研究 、 讨论与论证 中 自己寻求答案 , 在些 基础上 , 作为教师再加 以点拨 , 引导学生登堂人室。这样一来 , 学生 得 到的就不再是单调的历史知识 , 而是历史 、 政治 、 地理三科 融会贯 通之后的知识。 当然 ,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 它还处在探索 阶段 , 因此在实施 的过程 中我尤其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 第一 , 问题 的讨 论要分清主次 , 、 对 重 难点突 出, 避免学生学完 之后却搞不清孰重孰轻。 第二 , 在讨 论的过程 中老师应摆正 自己的 主导位置 , 到 “ 做 放 手不放引导”, 对每个问题的讨论 , 尤其 是涉及本节重点 、 难点的时 候, 老师应在讨论 的关键 时刻加以准确 、 精炼地 归纳总结 , 以便对学 生的讨论做适度地控制 , 避免不着边 际的讨论 冲淡 了教学 内容。 第三, 老师不 仅要 “ 备教材 ” 更要 “ , 备学生 ” 研究学生的认 知 , 规律 , 设计的问题要适合学 生的认 知特点 , 而最大限度地覆 盖全 从 体学生 , 防止课 堂讨论变 成几个优 秀学生 的 “ 演讲会”。 第四, 要注意课堂 的多向性 , 真正使课堂成为师生之间、 生生之 间广泛交流的大课堂 , 避免课 堂讨论 变成老 师问 , 学生 回答式 的双 向交 流和单纯 的灌输式 的交 流, 切实地将学生 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 主导地位体现 出来 。 在探索实践 中, 笔者切实地感受到 , 将教学 内容问题化 , 激发 了 学生 的求知欲 。 对每个问题 , 学生都以高度的热情进行 讨论。 过去课 堂上那种沉 闷的气氛被一种轻松 、 热烈 、 民主的气氛所 替代 ; 学生在 讨论 的过程中 , 提出了一些不 同于传 统的观点 , 并且 组织有力的论 据进行 了论证。 例如 : 我们在中国古代史 三国部 分的教学 中, 学生对 于 “ 如何评价三国局面 的形成 ” 有一位学生就提出来 : 三 国鼎 时, “ 立局面的形成和各国经济的恢复发展也有一定 的关联 。 在社会经济 发展的同时 , 也在一定 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的全局统一 。 因为 , 国的 各 经济发展 了, 力强大了 , 势 自然而然统一 大业过程 的进展 阻力加大 了。”我们先不对这种观点的正误进行评判 , 而应该 看到学生身上 闪现 的这种勇 于创新 、 勇于争鸣的品质 , 这是过去的历史教 学方法 所无法达到的。学生学会 了思考 问题 的方 法, 在对 问题 的探讨过程 中也加深了对知识 的识记 , 学生找到 了认 知的停靠点 , 日感觉 使 平 干瘪枯燥 、 难以记忆 的知识在讨论 的过程 中变活 了、 记牢 了。此外 , 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方法还 使学 生在讨论 的过程中体验到 了成功 的喜悦 , 增强了学 习的 自信心 和成就感 , 学生 不单学习历史积极性 提高了 , 带动 了其它学科学 习积极性 的提高 。 也 教学 内容 问题化 , 是笔者针对 当前 中学历史教学现状作出的一 点思考 与探讨 。所 以, 于有关 的问题笔者肯定还有考虑得不周全 对 的地方 , 这还有待于与各地 同仁作进 一步地探讨 , 以期更好地优化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技巧初探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技巧初探
史地 专 区
对 州
新课改下高 中历史教学技巧初探
李建 国
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校 内蒙古 0 1 4 0 1 0 摘 要: 历 史教 学的特点就是 以发展 学生素质为核心 的历 史教 育体 系, 是历史教 学的一种创新模式。 新形势下的课程 改 革要 求高中历史课程具有新的教 学模 式 ,还包括如何 确定教 学模 式的主体 目标和教 学原则。 因此 , 本 文主要根据新课 改下 高 中历史教 学的特 点,探 索研究历史课程教 学 中各 阶段 的问
; 2 0 0 8年
过程 , 则 要求 教师在教学设计 中 , 揭示历史知识 的发 生过程 , 也就是历史 的思维过程 ,让学生在思维 中得到训练 ,既长知 识, 又能增进才干。在学 习历史知识的同时 , 会有两个过程式 的飞跃 , 第一次飞跃 , “ 感知——概括” , 让学生的认识 活动 , 在 具体感知的基础上 , 通过抽象概括 , 才能得到历史 的结论 。第 二次飞跃 , “ 概括——应用” ,就是把掌握的历史知识 的结论 , 应用于实际的过程 。 4 . 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 果 高 中历史教学都是 以素质教育基准 点出发 的 ,因此若想 培养学生全 面发展就要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展学生 的个性 和特长 ,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能按照统一规模进行教育 , 既 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 也不符合 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因此 , 要求教师在教学形式上 , 可 以综合运用集体授课 与活动 、 分组 讨论或互相交流 、 自学与辅导 , 搜集 历史 资料 与独立研究等多 种学 习形式 , 实行不拘一格的学 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 中, 要采 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 在每堂历史课都应按照实际的需要 , 设计教学 内容与方法 , 以满足各层次学生 的需要 , 要认真 了解 分析学生的差异性 , 针对不同层次 的学生 , 采取不 同的教学措 施和方法 ,做到因材施教 ,才能更 好地 调动学生 的学 习积极 性, 充分 发展学生 的各种各样 的潜能 , 以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 5 . 采用先进 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加教学的生动性 历史教师在讲课 时多可采用多媒体 教学设备进行历史重 现, 或播放历史影片片段来增加学生 的学习热情 。 由于历史过 去性的特点 , 生动的历史场景 , 活生生 的历史人物 , 仅靠语 言 难 以表述 。 例如在历史 中的战争 画面 , 如果不采用辅助效果进 行 片段还原重现 , 很难达到吸引学生学 习热情的效果 。 运用 现 代 教学手段远胜于单纯的讲述 。当然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作 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 , 它的作用只能是 “ 辅助” , 它的价值也 只 能是作 为一种为人所 用的教育手段而存在。并非历史 教材 中 每一章节均适合使用电脑 软件进行演示。 结束语 i 综上所述 ,新课改主要改变 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和 教学 方法 , 在课程上理论上是一次较彻底 的变革 , 这就要求教师 能 以最快 的方式顺应新课改下 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上不断进行 研究, 不 断总结经验技巧 , 抓住 以学生为主体 , 重视学生各 方 面的教育 , 使学生在学 习知识的同时能达到全 面道德教育 , 这 不仅是新课改 的要求 ,更是新形势下历史教学为我们 高中历 史教师提 出的要求 , 因此 , 只有在教学过程 中不断的探索发现 才能创 造新 的成绩 , 使学生达到更好的学 习效果 。 参考文献 i 【 1 ]陈朝 祥, 罗仲祥, 熊艳, 卢玲; 论 高师历史教 学应对 中学 历 史教 学跨越 式发 展之举措 【 J ] ; 毕节 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 ( 综合版) ; 2 0 0 3年 0 4期 【 2 ]张伟; 提高 中学历史课 堂教学效能 问题研 究【 D 】 ; 东北 师 范大 学; 2 0 0 7年 [ 3 】 仇 晓雯; 2 1世纪初 国家课程标准版高 中历史教科书 内 容体 系研究【 D 】 ; 上海师范大学; 2 0 0 8年 [ 4 ] 李静萍; ; 高中历史教科书如何贯穿人文精神培养[ J ] ; 教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高 中历 史教学方法初探
四川省 射 洪县 柳树 中学 税 正海
擅 要:如今 , “ 应试教 育、填鸭式 、灌输式”都是高 中历史主要 的教 学模 式,教 师大多以教学 大纲作 为教 学的 目 标 ,而学生的学习 目 标 就是对课本的历史. 知识进行 死记硬 背,课 堂上教 师很少培育学生的学 习思维与实践能力。 关t调 :高中历史 教 学方法 探讨
在教学改革 的过程中 ,重 点应该 着眼于对教学 模式进行革 新与开放,着 眼于教学的多样化与情境融合。创新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 教师 的教学质量都有明显的好处。社会与历史的发展都离不开思想素质的提升, 为了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的提升就是重中之重,教育 的 创新在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潜在能力进行重点的开发,培养 出具有健全性格的学生。在素质教育中,高 中历史教育是一个有效的改革重点, 历史教学重点是对学生的个人情操与身心健康进行培育,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弘 扬,从根本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提升,形成一个正确的三观思想。 转变现念 教师更新观念 是实现新课程 改革的基础在 高中阶段 的历史 教学 中, 由于 受高考指挥棒作用的余威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仍普遍存在 。由于大满贯 式的教学,难 以展现宏大的历史场景,难 以捋顺复杂的历史线索,学生听起来兴 趣不高,难以形成师生互动的大课堂。基于现状,我力图通过大胆 改革,逐 步摸 索出了适合 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不断提高历史教学成绩。众 所周知此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 内容是是以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 人 的能力,学生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就是课堂教学。于是我主动转变观念尝试着从 讲台上 “ 走下来”,将角色从曾经的 “ 主宰者 ”调整为课堂的 “ 主导者”,处理 好 “ 教”与 “ 学”的关系,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 =、活跃漂簟 课 堂教学过程 是实施课程 改革的关键在教师 的组织和引导 下营造热烈 、 沸腾、多姿多彩的而又温 馨和谐的、适合学生畅所欲 言、提升能力的课堂气氛, 给 予学生充分 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体会思索的快乐和享受收获 的喜悦 ,使 他们在课 堂上获得充分 的发展是达到历史课堂和谐高效的关键所在。 弃陈述式教学 用问题来引领我们 知道在传统 的高中历史课堂 教学中使用 最频繁 的、学生最容易厌烦的教学方法之一就是陈述式教学 。不论教师讲得多 么清晰明 白,重难点突出,多数学生普遍感觉枯燥无味 ,究其原因就是这种大 满 贯式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正面刺激大大少于负面影响 ,从心理学 的角度而言教 师的喋喋不休与窗外渐渐沥沥的小雨的作用极其类似 。我引入 了 “ 问题引领 , 自主探 究—— 四步教学法 ”来克服师生脱节这一弊端 。具体做法是 :学生 自学 ( 提 出疑难,列出知识 线索) —— 整 理归类 ( 确定中心问题和非中心问题 ) —— 集 体授 课 ( 教师引领,学生探究,师生补充,整理归纳 )——梳理提升 ( 纵、 横 比较 历史事件 ,提升 自 身 能力) 在 《 中国近现代 史》教学 中,笔 者大量采用 了这种教学方法 学生反映 很积极 ,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问题 。例如 《 鸦片战争》一课中面对相关的 历史概念 :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天朝上 国、 自然经济 、商 品经济 、闭关政策、 提 督、总兵等,不少学生认识不请,全然不知的也不在少数 。而这个现象是我 在使用传 统授课模式进行授课时很少考虑到的,解决 了基本概念后 ,这节课知

洋思经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江苏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教学改革初探

洋思经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江苏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教学改革初探

3实用性 。课堂教学 的改革不能仅仅停 留在理论层 .
主要包 括填充知识结构 中的“ 白” 对相关 问题作 简要 留 , 回答等 。 洋 思经验 中的 “ 以教导 学 ” 的实质 就是强 调教师 的 “ 导学 ” 作用 。学 生会不会学 , 习的效 果如何 , 学 教师 “ 导 学” 的技巧将发挥至关重要 的作用 。 在实践中 , 我们采取
经验也早 已实现 了这一 点。 2 . 主导性。 教师要 当教学双边活动中的“ 充 导师’ ' _—诱
导 质 疑发 问 , 导 自主 学 习 , 指 引导 积极 思 维 。
等方式 , 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4 目标性 。 知识结构 ” . 以“ 的形式 出现。 要求学生在阅 读 导学材料 ,学习教材 的基础上 完成相应的学 习任务 ,
自2 0 年起 , 02 我校历 史教研 组为适应新 课程改革趋 势, 提高教学 质量和 学生综合 素质 , 积极 探索课 堂教 学
的理论 和实践 问题 , 大力进行课 堂教 学改革 , 洋思经 将
验引进历史课堂 , 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改 革 的 原 则
1 . 主体性 。 要充分体现 、 保证学生在教学双边活动 中 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 的教学要求 中强调 了这一 点 , 洋思
61
解能力 是创造性 思维 能力 的基础 。三是教 材 的编写 体 例是叙述式 的 , 不利 于学生把握教 材的重点 。四是教 材 中编排 的训练题题 量偏 少 , 且缺 乏解题 指 导 , 不利 于学
了以下方法加强学 习指导 。 首先是培养兴趣 , 使之“ 想学” 心理学认 为 : 。 兴趣是

面上 , 必须 落实到课 堂教学 的实践 中 , 以必须 要有 可 所 操作性 。 4实效性 。 . 一要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能力 。 从短期效果 看, 这种 能力要转 化成 高考 的竞 争力 即高考 分数 ; 从长 远效 果看 , 要提 高学 生 的综 合素 质 , 会学 习 , 于学 学 善 习, 让其受益终身 。二要有 助于提高教师 自身 的综合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高中历史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11-03-30T14:48:34.950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张明言
[导读] 师生之间如果情感冷漠、缺乏沟通,不仅使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会使教学活动失去宝贵的动力源泉
张明言(肥城市第三中学,山东泰安271609)
一、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模式与新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模式是教学的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应该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合理成分亦应加以保留和利用。

第一,从教学思想看。

传统教学模式的重点在“教”上;而新教学模式的重点在“教与学”的结合上,如何实现教与学互动,教与学互相促进才是新课改的灵魂所在。

第二,从操作程序上看。

传统教学模式具有单向性、反馈性特点;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使教学的操作程序变得灵活多样,既可以先学后教也可以先教后学,边教边学,师生共学。

第三,从师生角色上看。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师生互动很少,学生积极性受到压抑,主体性得不到显现;新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二、处理好新课程新教材下教与学的关系
1.营造富有生活情趣的学习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如果情感冷漠、缺乏沟通,不仅使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会使教学活动失去宝贵的动力源泉。

在教学中应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位学生,把微笑洒向每位学生,使每位学生健康发展。

教学中要让学生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进行激烈的争论,必须让学生有无拘无束的自然情感的流露。

教师要从权威的宝座下来,走近学生,平等地与他们对话、沟通。

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感觉距离比较遥远。

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全面释放自己,激起兴趣,引发探究欲望。

2.适当改造教学形式
好的历史教学内容还必须通过好的教学形式来展示,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一堂历史课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经验解决当今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我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时,适当引导学生把小农经济与当前的“三农”问题联系起来,在对比中学生发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就很容易理解接受,学习起来也轻松,老师教得更轻松,一堂好的历史课在轻松的氛围中形成了。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良好的人格魅力与教学机智,使师生关系和谐。

魅力来自于实力,历史教师要提升自己的魅力,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学生可以获得知识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不能只凭原有的知识,要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

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吸取各种知识,开拓视野。

其次要锤炼自己的语言。

语言的正确、明晰、自信、沉着可以征服学生,语言的风趣、生动、形象亲切又可以令人赏心悦目,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而肢体语言运用合时、恰当也可以感染学生。

再就是重积累,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同时形成刻苦钻研精神,以此吸引学生,产生亲和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焕发新的色彩
1.熟练地驾驭教材
首先要宏观把握教材。

备课时,把每节课都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读教材,掌握历史阶段特征。

其次是微观拓宽教材。

在使用教材时,对一些内容必须进行必要的充实和具体化,使之生动形象和更易理解。

再次,深化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节课一般涉及几个问题,那么教师在讲课时不但要突出重点、难点,还要注意深化各个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2.把握好课堂节奏
严谨的课堂结构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

要做到这一点,使学生学活历史还须处理好课堂气氛“严”与“活”的关系。

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气氛控制能力。

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

“严”表现在课堂纪律要严;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对正确答案要予以肯定,对错误的答案要及时纠正。

“活”表现在:教师要有亲切的面容,和蔼的态度;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史料、历史小故事,讲述要耐人寻味;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史实的叙述要有层次感,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3.优美的课堂语言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因此,教师必须追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

这种高超的教学艺术来自教师渊博的知识和对专业课的精深理解和熟练把握。

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内在美主要是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富有科学美,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

教师应该长期不懈地去努力、去探索达到上述完美境界的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实现质的飞跃。

教学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历史教师不止一次的呼吁:“我们要凭借有限的四十五分钟、有限的历史内容教会学生无限的历史思想方法和历史以外的知识。

”这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奋斗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