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国,中学生]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学生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学生的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多元文化思想进入中国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取向也随之出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社会生活中,中学生心理现象的表现呈现多样化:有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对社会的不良诱惑缺乏辨别和抵抗的能力,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了学业;有的学生心胸非常狭窄,动辄为一点小摩擦或小矛盾而打架斗殴;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很差,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很好的与别人沟通而导致人际关系不好,没有朋友,凡此种种,暴露出的学生缺乏理想、勤俭节约、宽容、珍爱生命、坚强意志、抗挫折能力差、团队合作意识差、闭锁等心理,造成许多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已经为社会所重视。这种种不健康心理现象的出现,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学校、家庭的原因。本人认为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迷失。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道德修养、修身克已,讲究以他人和社会为重,因此,我们的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制约作用,以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用中华美德和民族精神滋养学生心灵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提高文化素养,树立远大理想
中学生理想观念模糊,价值取向有的发生扭曲现象。而作为肩负着历史使命的中学生不但在文化上要有所追求,在精神上也要有更高的理想追求。这方面可以从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名人故事、传记、史料的介绍和学习中如赵普、屈原、苏武、史可法、谭嗣同等,此外结合我国历年来的双百人物评选中的双百人物的典型事例等吸取我国历代历史名人的人格理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其对信念、理想坚定不移地追求、坚守,为了维护自己的理想人格,为了坚持理想,弘扬信念,宁愿付出一切代价。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志存高远。坚定的信仰是人生路上的指南,不至于使人迷失了方向,走上歧途,培育坚强的意志品质,勇于战胜挫折,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许多激励个人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思想,《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精神的概括和生动写照。
二、用传统文化塑造学生的诚信观、提倡勤俭节约
许多中学生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受到当前社会中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更多的是追逐金钱、私利,互相攀比,缺少公德心,缺少诚信和社会责任感。自古以来,就有人无信而不立的说法,它是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以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点,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对即将步入社会生活的他们来说尤为紧迫。传统文化中的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等典故和名言都值得我们在加强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勤俭节约方面加以学习与借鉴。用我们传统中现成的东西来教育学生讲求诚信,注重信誉,构建资源节约型节约型社会。
三、用传统文化提倡孝文化
我国正逐渐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精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一个能遵循孝礼的人,绝对不会妄自尊大,凡事都能做到不忘所自,更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一个不孝的人则易忘本,通常表现为惟我独尊,惟利是图。中国自古就有天朝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尊师重道、孝敬父母、忠诚仁德都是传统留给我们的美德,但中
国现在对这些传统的继承还不如韩国和日本,这一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出来的小皇帝小公主其本能地在潜意识里认为世界都应该以自己为中心,自私自利,目无尊长,这的确令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汗颜。因此,应该大力加强对学生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悌忍等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操守的宣传和理解,以灵活新颖的方式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众多古文无疑在孩子们的诵念当中把传统道德理念深入学生心中,不断健全自己的人格。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和广泛,概括起来是:孝敬父母教育,尊师重道教育、团结友爱教育,立志勤学教育,自强不息教育,谦虚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严己宽人教育,人贵有耻教育,见义勇为教育,整洁健身教育,求实创新教育,敬业爱岗教育,勤劳节俭教育,见利思义教育,清正廉洁教育,爱国爱民教育,天下为公教育等,这些鲜活充实的教育内容可以丰富新时期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内涵,可以说中华民族历史上所有的优良传统道德以及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切优秀成果,无不包容其中。
四、用传统文化培养乐观性格,珍爱自己生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人的杀身是为了成仁,为了理想、国家。其实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重生的思想,有着很强的生命意识。在对现世人生的关注、执着,在为现世人生寻找安身立命之所这一点上,无论儒家哲学还是道家哲学,都是如此。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何其乐观豁达,贤人孝子身体发肤源于父母,怎可以擅自轻生。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当前中学生存在自杀现象,这种轻生的观念显然与传统文化精髓相悖。乐观豁达,肯定、尊重、悦纳、珍爱生命,回报父母,回报社会才是人生真谛。
五、用传文化影响学生的礼仪观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著称。我们通常认为不能对学生要求过于细致,担心适得其反,事实上,这种担心是没必要的。文雅的举止、礼貌的言行体现了一个人应具备的素养,人心向善,绝大多数学生是很乐于接受这些东西的。当习惯养成后,学生不会再觉得这是一种负担,而是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
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学生情操,从而影响学生行为,以达到提高学生道德水平这样一个治本的目的有着重大的意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要看到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路程。这需要我们老师付出相当的努力,并且必须要有坚持的耐力,以身作则的态度来提高我们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