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渗透检验报告

合集下载

RCC-M 2007:MC 4000 液体渗透检验

RCC-M 2007:MC 4000 液体渗透检验

(译文仅供参考翻译:魏娟审核:杨娴、何威威)MC4000 液体渗透检验MC 4100总则MC 4110 适用范围本章节描述本规范中规定的液体渗透检验的一般要求。

MC 4120 一般条件MC 4121 检验人员资格评定应由符合MC 8000规定的合格人员进行液体渗透检验。

MC 4122 液体渗透检验文件应按一系列经适当确认的文件(程序、操作单、说明单)规定的条件进行所有的液体渗透检验;这些文件应满足RCC-M相关章节给出的要求,并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被检件的类型和所用材料的类型,-所参考的RCC-M相关章节和其他适用文件;-检验设备:清洗和液体渗透检验用的设备及制剂;-检验条件:被检区和表面状况;-检验程序:渗透工艺、检验参数(部件温度、停留时间等);-验收标准。

MC 4200 控制方法应采用AFNOR标准NF EN 571.1中描述的检验程序并作以下修正:-本标准的6.3节中增加了以下内容:“根据EN ISO 3452-2,渗透产品的敏度应至少为2。

”对于荧光渗透剂,作为标准EN ISO 3452-2的7.2.1节中所述电气方法的一种选择,缺陷显示的能见度可通过目测获得。

制剂的范围应至少达到以下操作等级:发现缺陷的百分比20μm 10μm100>75注:混合制剂应作为着色剂处理。

这些要求与参考实践的陈述相关。

导致等效结果的其他实践可通过相应的证明细节提前向承包商建议。

在使用再循环制剂或液体渗透剂保存在开启的容器内的情况下,应在检验前参考标准EN ISO3452.3中描述的第2部分对液体渗透剂的灵敏度进行试验。

规定的参考部分适用于规定类型的液体渗透剂范围。

试验结果应该与验收结果相同。

若两者不相同,则此制剂不能继续使用。

应记录此类结果。

-本标准的7.3节中增加了以下内容:必须符合RCC-M第Ⅴ卷的F 6423节的“一般规则”包含的要求(用于奥氏体钢或镍基合金检验所用制剂的氯、氟和硫含量限制值)。

-其8.2.1节中增加了以下内容:最终和中间阶段的焊缝表面(根部焊道或填充焊道)可保持焊后状态。

水管渗漏检测报告模板

水管渗漏检测报告模板

水管渗漏检测报告模板检测报告:本次水管渗漏检测主要针对该建筑物内部的水管系统进行了综合检测和分析。

通过对水管系统的检测,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和结果:1. 综合检测结果显示,该建筑物的水管系统存在多处渗漏点。

渗漏点主要集中在厨房、浴室和洗手间等潮湿环境较为严重的区域。

这些渗漏点可能会导致水管外部破损、漏水、漏电等问题,从而对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水资源浪费造成影响。

2. 在厨房的检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明显的渗漏点。

该渗漏点位于水槽下方连接水管的接口处,水滴从接口处渗漏出来,经过检测,发现是由于接口处密封不良导致的。

建议维修工程师对此进行维修,确保水管系统正常运行。

3. 在浴室和洗手间的检测中,我们发现了若干个渗漏点。

这些渗漏点分布在水龙头、浴缸等设备的连接处,以及水管壁的破损部分。

渗漏情况较为严重,建议尽快进行维修,以避免水管破裂导致更大的损失。

4. 水管系统的水压检测显示,整体水压正常。

然而,在某些区域,如顶楼或末端水龙头处,存在水压不稳定现象。

这可能是由于管道老化或堵塞引起的。

建议进行水管清洗或更换老化管道,以确保整个水管系统的正常运行。

5. 除了渗漏点和水压问题外,我们还注意到水管系统中的部分管道存在锈蚀和腐蚀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长期使用和潮湿环境导致的。

建议定期进行管道维护和保养工作,以延长水管系统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次水管渗漏检测结果显示该建筑物的水管系统存在多处渗漏点、水压不稳定以及部分管道腐蚀问题。

我们建议尽快进行维修和维护工作,以确保水管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性和节约水资源的能力。

同时,建议定期进行水管的巡检和维护,以保持水管系统的良好状态。

NB47013.5渗透检测2016.3.30

NB47013.5渗透检测2016.3.30
独立公正,科学严谨,信守合同,优质高效
一、本标准历次修订情况
JB741-80(附录6)————标准起草人:刘亚新
《钢制焊接压力容器技术条件》
GB150-89(附录H)————标准起草人:刘亚新
《钢制压力容器》
JB4730-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主要标准起草人:刘庆
JB/T4730.5-2005 ————主要标准起草人:范宇 NB/T47013.5-2015 ————主要标准起草人:范宇 刘德宇
3、本标准只考虑加工后的结果,不要求过程。
独立公正,科学严谨,信守合同,优质高效
4、JB/T6064替代情况: 4.1、JB/T6064-2015《无损检测 渗透试块通用规范》 2015-10-01实施,替代JB/T6064-2006《无损检测 渗透检
测用试块》
4.2、JB/T6064-2006替代JB/T6064-1992和JB/T92131999 4.3、JB/T6064渗透检测用试块分类:a)A型试块(铝 合金淬火裂纹参考试块);b)B型试块(镀铬辐射裂纹参
六、NB /T 47013.5条文及释义
本标准条文
4.2.2 黑光灯 黑光灯的紫外线波长应在 315nm~400nm的范围内,峰值 波长为365nm。 JB/T4730.5条文
3.3.2 黑光灯
黑光灯的紫外线波长应在 320nm~400nm的范围内, 峰值波长为365nm。
主要变化或释义:
在GB5097-2005中进行了修改,该标准等同采用欧洲标准 ISO 3059:2001 UV-A 。
05版标准荧光渗透剂效率测试要引用该标准附录,现在该
标准取消了附录A中荧光渗透剂效率,等同采用欧洲标准。 2 、 GB/T 5616 无损检测应用导则 删除。这部分应该是

煤油渗透检测实验报告

煤油渗透检测实验报告

煤油渗透检测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渗透检测方法来确定煤油的透过性能,从而评估煤油在不同材料中的渗透性和渗透能力。

实验器材:- 试管:用于存放不同试样和煤油的容器。

- 煤油:作为待检测物质,用于渗透实验。

- 不同材料的薄板:例如金属、陶瓷、塑料等材料,用于进行不同材料的渗透性检测。

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材料的薄板样本,尺寸应保持一致。

2. 将每个薄板样本放置于不同的试管中,每个试管放置一个薄板。

3. 在每个试管中注入相同体积的煤油,确保每个试管中的液位相同。

4. 等待一定时间,观察煤油是否发生渗透现象。

5. 根据观察结果,记录每个试管中煤油的渗透情况,包括进入薄板的时间和渗透程度等。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和记录,每个试管中煤油的渗透情况如下:- 金属薄板试管:煤油开始渗透的时间为5分钟,渗透现象较轻微。

- 陶瓷薄板试管:煤油开始渗透的时间为10分钟,渗透现象较为明显。

- 塑料薄板试管:煤油开始渗透的时间为15分钟,渗透现象最为明显。

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不同材料中,煤油的渗透性能存在差异。

金属材料相对于陶瓷和塑料材料来说,对煤油的渗透程度较小。

2. 渗透性能与材料的孔隙结构和密封性等因素有关。

金属材料由于具有更加紧密的结构和较好的密封性,因此对煤油的渗透程度较小。

3. 煤油的渗透性能对材料的选用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根据不同应用需求,选择具有较好密封性和抗渗透性能的材料,可以有效防止煤油的渗透和泄漏。

结论:通过煤油渗透检测实验,我们成功评估了煤油在不同材料中的渗透性和渗透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材料中,金属材料对煤油的渗透程度较小,而陶瓷和塑料材料则具有较大的渗透性。

这一结论提醒我们在选择材料时应注意它们的密封性和抗渗透性能,以满足不同应用环境的需求。

RCC-M MC4000液体渗透检验

RCC-M MC4000液体渗透检验

压水堆核岛机械设备设计和建造规则R C C-M第Ⅲ卷检验方法(PT)翻 译:张杰 王庆伟校对:刘红梅MC4000 液体渗透检验MC4100 总则MC4110 适用范围本章阐述了本规范中规定的液体渗透检验的一般要求。

MC4120 一般要求MC4121 检验人员资格液体渗透检验应由符合MC8000规定的合格证书的人员实施。

MC4122 液体渗透检验文件应按一系列经过适当确认的文件(规程、操作卡、细则卡)规定的条件进行所有的液体渗透检验;这些文件应满足RCC-M相关章节给出的要求,并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被检件的类型和所使用的材料的类型;-涉及的RCC-M相关章节和其它适用的文件;-检验设备;清洗和液体渗透检验用的设备以及试剂;-检验条件:检验区域和表面状况;-检验规程:渗透方法、检验参数(零件温度,停留时间等);-验收准则。

MC4200 操作方法AFNOR标准NF EN571.1规定的检验程序是适用的,但应作如下修正:-其6.3节,补充内容如下:“根据标准EN ISO 3452-2的规定,渗透剂的灵敏度至少为2。

”对于荧光染料,可选择标准EN ISO 3452-2中7.2.1节中描述的电子法,缺陷显示可通过裸眼确定。

染料的适用范围至少应达到以下性能水平:可发现缺陷的百分率20µm 10µm100 >75注:混合染料应作为着色染料处理。

这些规定与对比试验的结果的相关的。

其他试验导致差不多等效的结果可预先向承包商提出,并附上相应的调整细节。

在循环使用染料或液体渗透剂保存在开口的容器中时,应根据标准EN ISO 3452.3规定的对比试块2对液体渗透染料的灵敏度范围在检验前通过试验确定。

给定的参考试块应用于给定类型的液体渗透染料。

试验结果应与验收时获得的结果是等效的。

如果不是这种情况,染料的灵敏度范围不再适用。

应对采用此类型的染料获得的试验结果进行保存。

-其7.3节,补充内容如下:“必须遵守RCC-M第V卷的F6423节的‘一般规则’包含的要求(用于奥氏体钢或镍基合金检验用的染料中氯、氟和硫含量的限制)。

无损检验规范-PT指导书

无损检验规范-PT指导书

用如用水冲洗、机械清洁、溶剂浸泡等适当的清洁工作 ,来进行后 清洗。 如果需要后清洗,则检验后必须尽快进行,以免显像剂凝固在工件 上。 5. 显示评价 5.1 大面积颜料沉淀会掩盖缺陷显示,是不合格的,这些区域应清 洗干净并重新检验。 5.2 明显的机械性不连续为其显现特征,只有在显示主要尺寸大于 1/16 英寸(1.6mm)时,才是缺陷显示。 5.3 线性缺陷是指长度大于三倍宽度的缺陷。面形缺陷是指长度小 于 3 倍宽度的圆形或椭圆形缺陷。 5.4 任何有疑问或难以判断的显示,必须重新检验以确认是否是缺 陷显示,重新检验前可先作表面修整。 5.5 缺陷显示可能大于缺陷本身,但是以显示的尺寸作为合格与否 的依据。 6. 合格标准 下列缺陷显示为不合格:
2.2 渗透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小数)视力和远(距)
视力应不低于 5.0(小数记录值为 1.0),测试方法应符合 GB 11533
的规定;且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3. 渗透材料
3.1 渗透材料包括检验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渗透剂、溶剂或清洗剂、
显像剂等。
3.2 液体渗透探伤材料,必须是指定的和推荐的,见表 3.2。检验
预清洗,干燥
施加渗透剂 清洁 干燥
显像、检验 评定、记录
后清洗
所有渗透检验前,被检工件表面及其附近至少为 1 英寸(25.4mm)的 区域内都应干燥清洗干净,不得有任何脏物、纤维屑、氧化皮、焊剂、 油和其它外来物。必要时,应对表面进行打磨或机加工。 4.3 预清洗
4.3.1 在施加渗透剂之前,被检区域及其附近至少为 1 英寸(25.4mm) 的区域内均需用清洁剂进行清洗。
a.任一裂纹或相应的线性缺陷; B.在 35mmx100mmd 的评定框内小于 1.5mm 的圆形缺陷大于 1 个 或等于 1 个。 7.返修区应按原 PT 探伤工艺重新探伤。 8. 报告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前言本标准为新编制企业标准。

在编制过程中,参照了压力容器和机械行业的标准,结合本公司船舶制造中各种试件的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设计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品质保证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编制):顾秋兵标检:徐玉珍审核:孙嘉钧本标准由总工程师南大庆批准。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渗透检测的检验前准备、人员、检验要求和检验过程。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成的船用产品及其零部件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方法和缺陷等级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HB/Z 61-1998 渗透检验JB/T 6064 渗透探伤用镀铬试块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渗透剂一种能进入到开口于表面的缺陷中去的可见染料溶液。

3.2 乳化剂可使多余渗透剂形成乳化液而易于清洗的液体。

3.3 清洗剂一种能溶解渗透液的挥发性溶剂,用于去除被检工件表面上多余的渗透液。

3.4 显象剂在液体渗透检验中,一种施加在检验面上以加速渗出和增强指示对比度的材料。

3.5 渗透时间在液体渗透检验中,渗透剂与试件表面接触的全部时间,包括施加和流滴的时间。

3.6 干燥时间在液体渗透检验中,使经水洗或经湿显象的受检件干燥所需的时间。

3.7 显象时间液体渗透检验中,施加显象剂和检验零件之间所经过的时间。

4 检测前准备4.1 探伤剂4.1.1 探伤剂包括渗透剂(荧光和着色)、乳化剂、清洗剂、显像剂。

应具有足够的缺陷检测能力,对被检件无腐蚀作用、对人体无害。

4.1.2 对奥氏体不锈钢制件检测时,每种探伤剂的氯和氟含量之和不得大于1%。

4.1.3 探伤剂的性能要求及其试验方法应符合HB/Z 61中的有关规定,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探伤剂不能混用。

4.2 标准试块4.2.1 标准试块应符合JB/T 6064的规定。

4.2.2 不锈钢镀铬试块(B型试块)和黄铜镀镍铬定量试块(C型试块),主要用于检验操作方法和工艺系统灵敏度。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前言本标准为新编制企业标准。

在编制过程中,参照了压力容器和机械行业的标准,结合本公司船舶制造中各种试件的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设计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品质保证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编制): 顾秋兵标检: 徐玉珍审核:孙嘉钧本标准由总工程师南大庆批准。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渗透检测的检验前准备、人员、检验要求和检验过程.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成的船用产品及其零部件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方法和缺陷等级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HB/Z 61—1998 渗透检验JB/T 6064 渗透探伤用镀铬试块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渗透剂一种能进入到开口于表面的缺陷中去的可见染料溶液。

3。

2乳化剂可使多余渗透剂形成乳化液而易于清洗的液体。

3。

3清洗剂一种能溶解渗透液的挥发性溶剂,用于去除被检工件表面上多余的渗透液.3。

4显象剂在液体渗透检验中,一种施加在检验面上以加速渗出和增强指示对比度的材料。

3。

5渗透时间在液体渗透检验中,渗透剂与试件表面接触的全部时间,包括施加和流滴的时间。

3.6干燥时间在液体渗透检验中,使经水洗或经湿显象的受检件干燥所需的时间。

3.7显象时间液体渗透检验中,施加显象剂和检验零件之间所经过的时间。

4 检测前准备4。

1 探伤剂4。

1.1 探伤剂包括渗透剂(荧光和着色)、乳化剂、清洗剂、显像剂。

应具有足够的缺陷检测能力,对被检件无腐蚀作用、对人体无害。

4.1。

2 对奥氏体不锈钢制件检测时,每种探伤剂的氯和氟含量之和不得大于1%。

4.1.3 探伤剂的性能要求及其试验方法应符合HB/Z 61中的有关规定,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探伤剂不能混用。

4。

2 标准试块4。

2.1 标准试块应符合JB/T 6064的规定。

4.2。

2 不锈钢镀铬试块(B型试块)和黄铜镀镍铬定量试块(C型试块),主要用于检验操作方法和工艺系统灵敏度。

渗透探伤检测规范2011新

渗透探伤检测规范2011新

上海天合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修订次/版本:0/A TSJ/JW03-19-2011渗透检测规程编制:审核:批准:2011年06月20日发布 2011年07月10日实施上海天合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合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修订次/版本:0/A TSJ/JW03-19-2011 1范围液体渗透检验方法是一种用于检测非多孔性的金属或其它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有效方法可以用这种方法探测的典型缺陷有:裂缝、裂纹、折迭、冷隔、分层以及气孔。

渗透法的原理是先对被检验的表面施加液体渗透剂,并让它渗入不连续中,然后除去所有多余的渗透剂,干燥零件,再施加一种显像剂。

显像剂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种吸收剂,将已渗入不连续中的渗透剂吸收出来;二是作为一种本底的衬托,以加强渗透剂迹象的能见度。

渗透剂的染色这里选用颜色衬托(在白光下可见到)。

2 器材选用液体渗透检测类型Ⅱ-着色渗透剂和方法C-作为主要方法的溶剂去除和d溶剂型(非水湿式)显像剂。

这个工艺适用于非铁磁性材料以及铁磁性材料。

3引用标准1) ASME Ⅴ卷第6章液体渗透检验2) ANSI/API Spec7-1 旋转钻柱构件规范4人员要求执行检测人员应符合在推荐操作SNT-TC-1A里规定的要求。

评估和解释结果的执行检测人员至少持无损检测Ⅱ级资格证书,Ⅰ级人员仅可在Ⅱ级和Ⅲ级人员的监视下才可执行该检测。

渗透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不得有色盲。

5 其它要求5.1污染物的控制a)用于检测镍基合金材料的硫含量应不能超过残渣重量的1%b)用于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氯含量不超过残渣重量的1%5.2表面制备(a)保持零件的焊接、滚轧、铸造或锻造后的状态,就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如果表面的高低不平,有可能遮蔽某些不能允许的不连续,则可以要求打磨、切削加工或其它方法制备表面。

(b)每次做液体渗透检验之前,需要检验的表面以及相邻的至少为1in(25mm)的区域内当是干燥的,而且不应当有任何可能堵塞表面开口或干扰检验进行的污物、油脂、纤维削、锈皮、焊渣、焊接飞溅物、油、以及其它外来物质。

S7724验收标准

S7724验收标准

S7724验收标准除了在S7724.5中规定的特殊要求外,还包括下列验证准则。

S7724.1液体渗透检验——只考虑记录大于2mm的显示。

注:然而,任何紧密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多个显示,其总长度超过20mm,即使这些显示都小于记录阈值,则对该显示也应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确定显示的性质。

——下列任一显示均为不合格:·线性显示;·大于4mm的圆形显示;·3个或3个以上排列在一条直线上,且两显示间边与边的距离小于3mm的显示。

·以最不利的方式选择的最大边长不大于20cm的100cm2的矩形表面上存在8个或8个以上的密集显示。

S7724.2磁粉检验——只考虑记录大于2mm的显示。

注:然而,任何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多个显示,其总长度超过20mm,即使这些显示小于记录阀值,则对该显示也应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确定显示的性质。

——下列显示为不合格:·线性显示;·大于4mm的非线性显示;·3个或3个以上直线排列的显示,其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3mm,或者虽然其间距在3~6mm范围内,但显示的总长度超过30mm。

如果两个显示之间的间距小于其中最小显示的两倍,则这两个显示被视为一个显示。

S7724.3射线照相检验下列验收标准适用于S7722中所规定的隔离层焊缝和承载焊缝。

具有下述任何一种情况的焊缝均为不合格:a)任何形式的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咬边。

对在射线检验胶片上发现的任何连续性的咬边都必须作外观检查。

其验收准则见S7462的规定;b)任何大于6mm或e/3两值中较小者的气孔;c)在12e或150mm两值中较小者的长度内,任一组合直径大于e的条状气孔(或峰窝状气孔);d)任何单个夹渣,如果它的最大直径(L)大于或等于下表所列数值e)在12e长度内,成群夹渣的总长度大于e。

如果两个夹渣缺陷之间的距离小于较长者的长度的6倍.则该两个夹渣被视为同一个夹渣。

S7724.4超声波检验焊缝和隔离层——所有反射波振幅大于或等于基准反射波振幅的显示(Hd/Hr≥1/2),都应记录;——下述显示均为不合格:如MC2637d)所规定的任何非体积性显示;其长度大于本节下表中相对于Hd/Hr比率所确定的数值的所有体积性的显示。

ASME无损探伤报告模板

ASME无损探伤报告模板
显象剂施加
Developer
applicat ion
方法:喷涂口刷涂口
MethodSprayBrush
干燥方法:自然蒸发口显象时间:分钟
Drying methodNatura1evaporationDwe11 timeminutes
照 明
Light used
日光口白炽灯口手电筒口光照度
SunlightLamp1ightTouch 1ightLight intensity 2Lux
荧光Fluorescent口
清洗剂
RINSING PRODUCT
类别Type
商标Trade mark
牌号Reference
批号Batch number
水洗Water口
溶剂型So1vent □
显象剂
DEVELOPER
类别Type
商标Trade mark
牌号Reference
批号Batch number
部件名称
Sub assembly
产品令号
Job No
图 号
Drawing No.
材质
Material
规格
Size
制造规范
App. No
委托单位
Task given by
检验部位/比例
Exam, area/ratio
检验数量
Quantity
检验规程/版本
Specification / Rev
检验编号
Exam. No
坡口型式
Chamfer
检验编号
Exam. No
□焊缝
焊缝编号
Weld No
分段号
Fi Im No
缺陷号
Defect No

防冻剂(液体)检测报告

防冻剂(液体)检测报告
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 ≤
对钢筋锈蚀作用
试验设备
结论
备注
掺量:
批准:校核:主检:试验单位:(盖章)
签发日期:
xx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监制



含固量(%)
密度(g/cm3)
Cl-含量(%)
总碱量(%)
水泥净浆流动度(mm)







减水率(%), ≥
泌水率比(%), ≤
含气量(%),≥
凝结时间差
(min)
初凝
终凝
抗压强度比
(%), ≥
规定温度(℃)
R-7
R28
R-7+28
R-7+56
28天收缩率比(%), ≤
渗透高度比(%), ≤
防冻剂(液体)检测报告
共 1 页 第 1 页
委托单位
报告编号
工程名称
样品编号
使用部位
委托日期
检验类别
检验日期
检测机构信息
取样人员编号
见证单位
见证人、编号
检验依据
试验环境
种类名称
生产厂家
包装
质量证明编号
出厂日期
样品状态
取样地点
取样日期
代表数量(t)
检 验 项 目
标准指标
试验结果
一 等 品
合 格 品


(完整版)无损检测工艺规范

(完整版)无损检测工艺规范

目录1范围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4)3-般要求 (4)4检验实施要求 (6)5检验细则 (8)6验收标准 (9)7复检 (10)8显示记录 (11)9后清洗 (11)10检验报告 (11)无损检测工艺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使用着色渗透剂、荧光渗透剂实施液体渗透检验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核电站常规岛设备制造中所实施的液体渗透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规范性文件中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下列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则,但提倡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097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观察条件GB/T18851.2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2部分渗透材料的检验JB/T473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3一般要求3.1 检验人员的要求3.1.1检验人员资格检验人员应按规定取得相应的资格。

3.1.2检验员的视力检验人员的视力必须满足下列要求:·不得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并需每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3.2检验规程检验部门在实施检验前应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按照本文相关章节的规定编写具体的检验规程,该规程应经质保程序的规定认可,并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1)受检部件的类型和所使用材料种类;2)检验所依据的标准或文件;3)检验器材和用品;4)检验条件(被检件材质、受检区域和表面状态);5)渗透方法:对比试验、预清洗,施加渗透剂,去除多余渗透剂,表面干燥,施加显像剂,显示和观察及后清洗等要求;6) 检验参数:检验温度和渗透时间;7) 验收标准。

3.3渗透检测剂渗透检测剂是指检验过程中所使用的渗透剂、乳化剂、清洗剂、显像剂等。

渗透检测剂的检验应符合GB/T18851.2的规定,其灵敏度至少为2级。

渗透剂、清洗剂和显像剂材料之间应配套使用,不同型号的材料之间不能相互混用。

ASME规范产品金属材料和焊件着色液体渗透检验

ASME规范产品金属材料和焊件着色液体渗透检验

ASME规范产品金属材料和焊件着色液体渗透检验1.概述1.1 本规程适用于ASME规范产品金属材料和焊件着色液体渗透检验。

1.2 本规程仅适用于探测材料或焊件表面开口类缺陷。

1.3 本规程在执行之前,须演示至AI满意。

2.人员2.1 从事液体渗透检验的人员必须是根据南京定色钛业有限公司<<NDE人员培训、考试、资格认证实施细则>>(资料号:QCD-011)进行考试和资格任命的合格人员。

3. 渗透材料3.1 渗透材料包括检验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渗透剂、溶剂或清洗剂、显像剂等。

3.2 液体渗透探伤材料,必须是指定的和推荐的,见表3.2。

检验使用的材料必须是同一类型的。

不允许用不同类型的或不同制造厂的渗透材料混合使用表3.23.3 当检验奥氏体不锈钢或钛材时,必须根据ASME规范第Ⅴ卷T-641(b)中的程序,对所有材料分别分析氯和氟的含量。

残留氯和氟总含量不得超过残留物重量的1%,必须有制造厂相应的合格证。

3.4 当检查镍基合金时,必须按照ASME规范第Ⅴ卷T-641(a)中的程序,对所有材料分别分析硫含量。

硫含量不得超过残留物重量的1%。

必须有制造厂相应的合格证。

4. 检验程序4.1 检验程序流程图见图4.1图4.14.2 表面制备所有渗透检验前,被检工件表面及其附近至少为1英寸(25.4mm)的区域内都应干燥清洗干净,不得有任何脏物、纤维屑、氧化皮、焊剂、油和其它外来物。

必要时,应对表面进行打磨或机加工。

4.3 预清洗4.3.1 在施加渗透剂之前,被检区域及其附近至少为1英寸(25.4mm)的区域内均需用清洁剂进行清洗。

4.3.2 清洗后,通过适当的方法(自然挥发或人工通风),对被检表面进行干燥;最少干燥的时间以保证在施加渗透剂之前清洁剂已完全挥发为界。

4.4 施加渗透剂4.4.1 可以用浸渍、涂刷或喷涂等任一合适的方法,在被检工件NJBST Co.,Ltd. QCD-015 Rev.:0 Page:5 of 8 Title: PROCEDURE FOR LIQUID PENETRANT EXAMINATIONof workpieces to be examined by any suitable means such as dipping, brushingor spraying.4.4.2 The temperature of the penetrant and the surface to be examined shall not be below 500F(100C) nor above 1250F(520C) throughout the examination period. When it is not practical to conduct a liquid penetrant examination within above temperature range, the examination procedure at the proposed lower or higher temperature range shall be qualified using a quench cracked aluminum block according to ASME Code Section V, T-653.4.4.3 Penetration time is critical. The minimum dwell time is shown in Table 4.4.3. For suitable temperature, the area being examined shall remain wettedby the penetrant for the dwell time.Table 4.4.3 Recommended minimum dwell times4.5 Excess Penetrant RemovalExcess solvent removable penetrant shall be removed by wiping with a cloth or absorbent paper. The remaining traces shall be removed by lightly wiping the surface with a cloth or absorbent paper moistened with solvent. To avoid over removing, flushing the surface with solvent shall be prohibited.4.6 Developer Application4.6.1 The developer shall be applied as soon as possible after excess penetrant removal and drying surface. The surface may be dried by normal evaporation before the developer is applied. The drying time shall be within5 to 20 min.4.6.2 The developer shall be applied by spraying. A uniform thin coatingshall be provided and the coating thickness shall be suitable.4.6.3 Prior to applying wet developer to the surface, the developer must bethoroughly agitated.4.6.4 Dipping or flooding the part with non-aqueous developer is prohibited, since it will dissolve the penetrant in the discontinuities through itssolvent action.4.7 Interpretation4.7.1 Developing time for final interpretation begins 表面施加渗透剂。

渗透探伤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渗透探伤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渗透探伤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舟学会利用渗透探伤实验检测焊接等工件的表面 或近表而的裂纹、气孔等缺陷。

更重要的是要同学们熟练的掌握并学 会运用无损检测技术。

二、实验内容:利用带有荧光染料(荧光法)或红色染料(着 色法)渗透剂的渗透作用,显现缺陷痕迹的无损检验法。

三. 实验原理:在被检测工件表而涂覆某些渗透力较强的渗透 液,在毛细作用下渗透液被渗入到工件表面开口的缺陷中,然后去除 工件表而上多余的渗透液(保留渗透到表面缺陷中的渗透液),再在 工件表而上涂上一层显象剂,缺陷中的渗透液在毛细作用下重新被吸 到工件的表而,从而形成缺陷的痕迹。

根据在黑光(荧光渗透液)或 口光(着色渗透液)下观察到的缺陷显示痕迹,作出缺陷的评定。

实验方法:渗透探伤的步骤:预处理(干燥,去除铁锈、 油渍、污渍等)、渗透.中间清洗、干燥、显象、观察、质 量评定。

1、预处理在渗透探伤前,应对受检表面及附近30mm 范围内进行清理,不 得有污垢、锈蚀、焊渣、氧化皮等。

当受检表面妨碍显示时,应打磨 或抛光处理。

在喷、涂渗透剂之前,需清洗受检表面,如用丙酮干擦, 再用清洗剂将受检表而洗净,然后烘干或晾干。

用浸浴.刷涂或喷涂等方法将渗透剂施加于受检表面。

采用喷涂 法时,喷嘴距受检表而宜为20-30 mm ,渗透剂必须湿润全部受检表 而,并保证足够的渗透时间(一般为15〜30mm ) O 若对细小的缺陷 进行探测,可将工件预热到士0〜50C 然后进行渗透。

四. 氧化皮、五、 实验步骤:当使用后乳化型渗透剂时,应在渗透后清洗前用浸浴.刷涂或喷涂方法将乳化剂施加于受检表面。

乳化剂的停留时间可根据受检表面的粗糙度及缺陷程度确定,一般为1〜5min,然后用清水洗净。

施加的渗透剂达到规定的渗透时间后,可用布将表面多余的渗透剂除去,然后用清洗剂清洗,但需注意不要把缺陷里面的渗透剂洗掉。

若采用水清洗渗透剂时,可用水喷法。

水喷法的水管压力为0・2Mpa, 水温不超过M C,当采用荧光渗透剂时,对不宜在设备中洗涤的大型零件,可用带软管的管子喷洗,且应由上往下进行,以避免留下一层难以去除的荧光薄膜。

RCCM培训教材-渗透

RCCM培训教材-渗透

第三章
验收标准和检验报告
2.3报告 点此查看报告范例
第四章
经验教训
1.在渗透检验中,因为渗透剂的种类较 多,出现混用现象,违反操作规程,必 须重新进行检验。
第四章
经验教训
2.渗透检验中的温度应该控制在一定的 范围,在检验中出现过焊缝温度过高就 进行渗透检验,会造成缺陷的漏判。
谢谢大家!
(4)在边长≤20cm的矩形100cm2范围内,按对缺陷不利的情况,挑选缺陷: · 1级,≥5个的群体缺陷; · 2级和支承件,≥8个的群体缺陷; · 3级和非RCC-M 级,≥12个的群体缺陷。
注:对于缺陷去除部分的检验,如果去除部分整个包括在熔敷区内,对于1级,任何大于1mm的迹象 拒收,对于2级,任何大于2mm的迹象拒收如果相邻母材部分受影响,对应的级见本章1.3节的标准.
第二章
液体渗透检验
第四节 去除过量的渗透剂,干燥 所有过量的渗透剂应完全去除。但要防止过度的 清洗。 用温度低于50℃的水清洗: --- 采用喷洒法,其压力应<2×105 Pa(帕); --- 用清洁的海棉或布,蘸水清洗; --除过量的渗透剂以后,表面用清洁干燥不起毛 的布或吸水纸擦干。
第二章
液体渗透检验
第三章
验收标准和检验报告
1.3 坡口和堆焊表面 点此查看验收标准
第三章
1.4 成型部件
验收标准和检验报告
(1)锻件,轧制管(不锈钢和碳钢) --- 长度>1mm的缺陷迹象,才予以考虑; --- 下述情况判为拒收: · 长度>1mm线性缺陷; · >3mm的圆形缺陷; · 间距<3mm的≥3个的排在一条直线上的缺陷; · 在边长≤20cm方形100cm2 范围内≥5个的群体缺陷。 按对缺陷不利的情况,挑选缺陷。 注:对于在SEREG阀上,阀帽体焊缝的标准,必须是: 无缺陷。

液体渗透探伤工艺规程(国标)

液体渗透探伤工艺规程(国标)

1.总则1.1适用范围(1)本规程适用于上海金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和采购的金属材料和焊件着色液体渗透检验。

(2)本规程仅适用于探测材料或焊件表面开口类缺陷。

1.2 编制依据(1)客户要求、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的资料,焊接技术资料。

(2)依据API RP 2X-2004:2004《海上平台起重机(Specification for Offshors Pedestal Mounted Cranes)》、AWS D1.1:2006《钢结构焊接规范(Structural Welding Codt-Steel)》、ASTM E709&E125、《CCS起重设备规范(2007)》、《CCS材料与焊接规范(2006)》、JB/T6062-2007等有关标准、规范中渗透探伤的有关规定。

1.3 检验人员(1)应持有相应考核组织颁发的等级资格证书。

(2)渗透检验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验一次,不得有色盲和色弱。

2.渗透探伤方法VC-S,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发——快干式显像3. 渗透探伤材料3.1 清洗剂、渗透剂、显像剂必须同族组,不允许用不同类型的或不同制造厂的渗透材料混合使用。

3.2 液体渗透探伤材料的质量控制应符合JB/T7523-2004标准中相关条款执行。

3.3 渗透探伤材料中氯、氟元素含量的重量比不得超过1%,氯、氟含量的测定方法按JB/T7523-2004标准中相关条款执行。

4. 渗透探伤操作4.1 表面准备所有渗透检验前,被检工件表面及其附近至少为25.4mm的区域内都应干燥清洗干净,不得有任何脏物、纤维屑、氧化皮、焊剂、油和其它外来物。

必要时,应对表面进行打磨或机加工。

4.3 预清洗4.3.1 在施加渗透剂之前,被检区域及其附近至少为25.4mm的区域内均需用清洁剂进行清洗。

4.3.2 清洗后,通过适当的方法(自然挥发或人工通风),对被检表面进行干燥;最少干燥的时间以保证在施加渗透剂之前清洁剂已完全挥发为界。

CAP1000核主泵叶轮耐久试验后液体渗透检测技术

CAP1000核主泵叶轮耐久试验后液体渗透检测技术

CAP1000核主泵叶轮耐久试验后液体渗透检测技术摘要:CAP1000反应堆冷却剂循环泵叶轮是核主泵中最为关键的部件,耐久试验运行后以确保水力性能试验对核主泵叶轮不产生质量影响,采取液体渗透检测手段针对核主泵叶轮进行质量验证。

关键词:CAP1000;反应堆冷却剂循环泵;耐久试验;渗透检测;溶剂去除型;质量验证;中途分类号:TG115.28文献标识码:ALiquid penetrant testing technology after durability test ofcap1000 nuclear main pump impellerLu Da1,Lu Rong2,Liu Jia He3(1.Shenyang blower group nuclear pump industry co., LTD,Shenyang 110869,China;2.Liaon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Shenyang 110122,3.Anhui Yingliu Huoshan Foundry Co., Ltd ,Liuan 237200,China) llegAbstract: CAP1000 reactor coolant circulating pump impeller is the most critical component of the main nuclear pump. After the operation of the endurance test to ensure that the hydraulic performance test does not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main nuclear pump impeller, the liquid permeability test method is adopted to verify the quality ofthe main nuclear pump impeller.Key Words:reactor coolant circulating pump; Endurance test;Penetrant detection;Solvent removal type ; Quality verification;1.前言CAP1000反应堆冷却剂循环泵(简称核主泵)作为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被誉为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心脏,是三代核电自主化发展的重要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方法
Method
干燥时间
Dry time
检验部位温度
Temp. of Part
渗透剂
Penetrant
清洗剂
Cleaner
显像剂
Developer
施加方法
Application
渗透时间
DwellTime
min
显像时间
Dev.Time
min
Ⅱ.检验区域示意图Sketch ofexamined area:
Ⅲ.检验结论Testresult:
.检验记录Test Record
部件名称
Part Name
部件编号
PartNo.
数量
Quantity
焊缝号
SeamNo.
缺陷位置
Position ofDefect
X
Y
X:离左端的距离(The distance from left end) Y:离焊缝中心的距离(The distance from center line of seam)
Location
检验比例
Ratio of Test
检验时机
Test Stage
表面状态
Surface Condition
验收标准
Accept STD
工艺规程号
Procedure
Ⅰ.检验条件Test Conditions:
设备型号
Equipmenttype
试块型号
Test Block
光源
LightEquipment
探伤人(级别)
Operator
(Level)
日期
Date
审核(级别)
Reviewer
(Level)
日期
Date
客户
Client
授权检验师
AI
液体渗透检验报告
REPORT
OF LIQUID PENETRANT EXAMINATION
报告编号
Report No.
页号
Page No.
of
委托单位
Customer
项目号
JobNo.
产品名称

产品编号
SN
图号(修订号)
Dwg. No.(Rev.)
材料MΒιβλιοθήκη terial规格Size
检验部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