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

合集下载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如何评估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如何评估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如何评估中药注射剂是一种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制剂。

它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一些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但同时其安全性问题也备受关注。

那么,如何评估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呢?首先,要从药物的成分和制备工艺入手。

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复杂,可能包含多种化学成分。

因此,对其成分的准确鉴定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在制备过程中,提取、分离、纯化等工艺环节都可能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确保其来源合法、无污染,并且符合药用标准。

同时,优化制备工艺,减少杂质的引入,提高药物的纯度和稳定性。

其次,临床前的安全性研究是评估的重要环节。

这包括动物实验,通过给实验动物使用不同剂量的中药注射剂,观察其是否出现毒性反应,如急性毒性、长期毒性、特殊毒性(如致畸、致癌、致突变)等。

此外,还要研究药物的致敏性、刺激性以及溶血性等,以预测在人体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在临床试验阶段,对安全性的评估更为直接和关键。

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药注射剂在人体中的安全性。

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在用药后的各种反应,包括常见的不良反应如发热、寒战、皮疹、瘙痒等,以及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肝肾功能损害等。

同时,要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症状、严重程度、处理措施以及转归情况。

药物的相互作用也是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患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可能会发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因此,在评估安全性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合并用药情况,研究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的安全性。

监测药品上市后的不良反应是持续评估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建立完善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鼓励医务人员和患者积极报告用药后的不良事件。

通过对大量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如修改药品说明书、调整用药剂量或疗程、甚至暂停使用等。

四川省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方案

四川省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方案

四川省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的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类具有特殊用途的中药制剂,因其疗效显著、使用方便等优点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量逐年增加,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因此,为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有必要对四川省中药注射剂进行安全性再评价工作。

本次工作旨在通过对四川省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进行再评价,全面了解其不良反应和安全性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二、工作内容1.数据收集:对四川省各级医疗机构的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患者用药记录、不良反应报告等相关数据。

2.不良反应分析:对收集到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不良反应的类型、发生情况、严重程度等。

3.安全性评价:根据不良反应分析的结果和药理学等相关知识,评价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4.经验总结和问题分析: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5.编制报告和推广措施:根据工作内容和评价结果,编制安全性再评价报告,并提出相关的推广措施,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三、工作步骤1.制定调查方案:明确调查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要求。

2.数据收集:组织专业人员对四川省各级医疗机构的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患者用药记录、不良反应报告等相关数据。

3.不良反应统计和分析:对收集到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不良反应的类型、发生情况、严重程度等。

4.安全性评价:根据不良反应分析的结果和药理学等相关知识,评价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

可以采用临床试验、动物实验、文献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价。

5.建议和措施提供:根据安全性评价的结果,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如适应症、禁忌症、用药剂量等,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6.经验总结和问题分析: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7.编制报告和推广措施:根据工作内容和评价结果,编制安全性再评价报告,并提出相关的推广措施,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中药注射剂点评模板

中药注射剂点评模板

中药注射剂点评模板一、药品基本信息药品名称:XXX注射液批准文号:XXX生产企业:XXX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日期:XXXX年XX月XX日产品批号:XXX药品规格:每支XX毫升二、适应症与用法用量适应症:用于治疗XXX疾病。

用法用量:成人每日XX毫升,分XX次注射;或遵医嘱。

三、安全性评价1. 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建议首次使用时进行过敏试验。

2. 心血管系统: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停药。

3. 肝肾功能:长期使用可能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建议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4. 其他不良反应:如发热、恶心、呕吐、肌肉疼痛等,如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四、有效性评价该中药注射剂在治疗XXX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但部分患者可能效果不明显,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五、药物经济学评价该中药注射剂价格相对较低,适合广大患者使用。

但由于其生产成本较高,价格仍高于同类西药。

建议生产企业加强成本控制,降低价格,提高药品的可及性。

六、综合评价及建议该中药注射剂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表现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建议生产企业加强质量控制,提高药品质量,确保安全有效;同时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药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七、处方及使用注意事项1. 处方开具: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和适应症开具处方,并告知患者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使用前检查:使用前应检查药品包装是否完好、有效期是否过期等信息。

如有异常,不得使用。

3. 注射方法:注射时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深度,避免皮下渗漏或肌肉注射刺激过大。

注射后应观察局部反应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药并就医。

4. 用药期间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应避免同时使用其他药物,如有必要需告知医生并遵医嘱。

同时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等指标,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本药。

6. 儿童用药:儿童使用本药时需根据体重和年龄等因素调整剂量和使用方法,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资料报送要求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资料报送要求

附件3: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资料报送要求
备注:
1. 所有资料用A4纸打印,资料1-12独立装订并报送2份;资料1-8独立装订并报送3份;资料1,4独立装订并报送1份;所有报送资料都应分别准备目录。

2. 在资料首页应注明资料编号名称、单位名称、签章、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3.所有研究资料均需有研究单位公章。

4.已完成的研究资料应保证真实性、完整性。

尚未完成的和未进行的研究应书面予以说明。

5.药品生产企业应一次性提交再评价资料,必要时,可以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再补充资料。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一体化研究思路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一体化研究思路

行业自律机制建设
倡导并推动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确保产品质 量和安全。
鼓励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风险控制能力,确保产品全生命周期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支持行业协会、学术团体等社会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发展,推动中药注射剂产 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03 一体化研究思路构建
整体框架设计
1 2
明确研究目标
确立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的整体目标,包括 全面评估风险、提升质量控制水平、促进临床合 理用药等。
制定研究计划
根据研究目标,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 内容、研究方法、时间进度、人员分工等。
3
构建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全面、客观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 体系,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
数据处理
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分析等处理,提高数据的质量和 利用率。
结果分析与解读策略
结果分析
根据评价标准和数据处理结果,对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进行全面分析,包括药品成分Βιβλιοθήκη 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解读策略
制定科学、合理的解读策略,对分析结果进行客观、准确的解读,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再评价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推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再评价工作。
04 具体实施方案制定
评价标准与方法选择
评价标准
制定科学、全面、客观的中药注射剂 安全性评价标准,包括药品质量、临 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
方法选择
采用多种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如 文献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 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
一般有效成分是碱性的(如生物碱),药液宜调至偏酸性( pH4~~8.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过敏反应均表现为皮疹及皮肤瘙痒 ( 5 )发生时间在用药后 60 分钟之内
如制成注射剂则可解决这些问题。
9( %1 ))、多②全发身性性和发损普害遍热(性占1,4. 以中度及高热为主,伴有或不伴有寒战 ③ 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疸、转氨酶 ⑥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以头痛、头晕、眩晕、兴奋、烦躁等为主
中药注射剂的特点优势
( 5 )能够较好地控制所用药物的质量
由于中药注射液必须达到安全、有效、可控和稳定的要求,所以其 生产工艺具有严格的技术控制条件和质量控制标准,临床用药能得到较 好的保证
( 6 )适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
在临床上常遇到神昏,抽搐、痉厥等状态的病人,或消化系统障碍的 患者均不能口服给药,采用注射剂则是有效的给药途径。如清开灵注射 剂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重症肺炎引起的高热,昏迷等,均有较好的疗 效
➢ 70 年代, 《 中国药典 》 收载的就有 23 个品种。此外,各地卫 生部门制订的“中草药制剂规范”中也收载了大量的中药注射剂据 统计,达 700 余种,多为医院自制制剂
➢ 80年代中期至90 年代,中药注射剂迎来又一轮开发热潮, 1 985 年 到 1998 年,共有 11 个中药注射剂作为中药新药批准上市
中药注射剂与西药的配伍研究发现清开灵注射液与阿米卡星及维生素 B6 配伍会产生沉淀,穿琥宁注射液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配伍立即产生沉淀,这些沉淀 不易引起临床注意,使用后容易造成患者输注部位血管堵塞,局部组织发炎,引起过敏,或对患者的心、肝、肾等器官造成损害,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升高等 1、中药注射剂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关于中药注射剂临床安全性研究与评价关键问题的考虑

关于中药注射剂临床安全性研究与评价关键问题的考虑

关于中药注射剂临床安全性研究与评价关键问题的考虑在申报生产的中药注射剂品种的技术审评中发现: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用药局部红肿疼痛、静脉炎、皮疹、寒战发热、肝损伤等,个别品种出现全身速发的过敏反应。

但目前临床试验安全性研究设计及评价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难以依据所提供的临床试验数据评价其安全性。

药审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召开了“中药注射剂临床安全性试验与评价关键问题专题会”,针对现阶段中药注射剂临床安全性研究设计与评价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形成了以下专家共识。

鉴于中药注射剂组成成份复杂,大分子成份较多,易产生过敏反应,其中Ⅰ型变态反应和类过敏反应,均可引起全身速发的过敏(或类过敏)反应,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等严重不良反应。

故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试验与评价时,一般情况下应建立皮肤试验方法,以判断过敏反应是否属于Ⅰ型变态反应。

由于皮肤试验不能排除类过敏反应,故还应进行嗜碱细胞脱颗粒试验,以尽可能规避类过敏反应的发生。

具体要求如下:一、为保护受试者安全,在进入Ⅰ期临床试验前,中药注射剂需进行嗜碱细胞脱颗粒试验。

试验结果出现阳性者,不应进入Ⅰ期临床试验。

每批均应进行该试验,作为常规质控指标。

二、如为静脉给药途径,针对从未有人用经验的中药注射剂、以及中药注射剂所含成份可能引起疑似Ⅰ型变态反应的,均需在Ⅰ期进行皮试试验研究。

依据皮试研究结果及Ⅰ期临床试验结果,从安全性角度评价是否支持后续的临床试验。

如皮试阳性者未进行相关研究、或研究结果无法排除与试验药物的关系,则在Ⅱ、Ⅲ期所有受试者均预先需进行皮试试验后方可临床使用。

如皮试结果均为阴性,或针对皮试阳性受试者的研究结果证明与试验药物无关,则Ⅱ、Ⅲ期试验药物可不需预先进行皮试试验。

三、皮试试验的设计方法与评价1.Ⅰ期需进行不少于30例的皮试预试验,根据品种的具体情况,在变态反应专科,由具有变态反应资质的研究者负责建立科学规范的皮试方法。

Ⅰ期临床病房需符合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指南规定的相关要求。

中药注射剂再评价指导原则

中药注射剂再评价指导原则

中药注射剂再评价指导原则
中药注射剂再评价指导原则通常涉及药品质量、安全性、有效性等多个方面,主要目的是确保药品在再评价过程中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以下是可能包含在中药注射剂再评价指导原则中的一些关键方面:
1.质量再评价:
•包括对原始生产批次的药品进行质量评估,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药典或相关标准。

•对关键质量特性(如成分含量、纯度、微生物限度等)进行再评估。

2.安全性再评价:
•对原始生产批次的药品进行安全性评估,包括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毒性成分、可能的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再评估。

•考虑可能存在的新的药物相互作用、禁忌症等信息。

3.有效性再评价:
•对原始生产批次的药品进行有效性评估,确保药品的治疗效果符合预期。

•考虑可能存在的新的疗效信息、患者反应等。

4.生产工艺再评价:
•对原始生产工艺进行再评估,确保其能够稳定生产合格的药品。

•考虑可能存在的新的生产技术、工艺变更等。

5.稳定性再评价:
•对药品的稳定性进行再评估,确保其在规定的保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和有效性。

•考虑可能存在的新的稳定性信息、保存条件变更等。

6.法规遵从再评价:
•确保药品的生产和再评价过程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包括药品管理法规、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等。

中药注射剂再评价的具体原则可能根据具体的国家法规、行业标准和具体药品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再评价时,通常需要依赖专业的药品监管机构、药品生产企业以及独立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机构。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再评价的指导原则可能会进行更新和调整,因此建议参考最新的法规和行业标准。

中药注射液的评价标准

中药注射液的评价标准

中药注射液的评价标准
中药注射液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有效性:中药注射液的有效性评价主要包括临床疗效和药效学指标。

临床疗效主要通过对照试验的方式,观察患者在使用中药注射液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药效学指标则是通过现代药物分析方法,测定中药注射液的成分,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其作用机制和疗效。

2. 安全性: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对其所含成分进行严格检测和控制。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不良反应、毒性反应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对中药注射液的适用人群、用法用量等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规定,确保用药安全。

3. 质量可控性:中药注射液的质量可控性是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原料药的质量、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规范性、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对中药注射液的生产、储存、运输等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

4. 标准化程度:中药注射液的标准化程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工艺、质控标准、临床应用规范等方面的标准化程度。

同时,还需要加强中药注射液的研发和临床试验,推动中药注射液的标准化进程。

5. 剂型合理性:中药注射液的剂型合理性是指其与药物性质、用药目的、给药途径等相符合的程度。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药物性质、给药途径、用药目的
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加强中药注射液的剂型研究和改进,提高其剂型合理性和用药效果。

总之,中药注射液的评价标准是多方面的,需要从有效性、安全性、质量可控性、标准化程度和剂型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常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质量分析

常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质量分析

常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质量分析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药为原料,经中药提取、加工、制备成溶液或粉针剂等剂型,最终以注射方式给予患者用于治疗疾病的中药制剂。

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复杂,药效强大,是许多疑难病症的救命药物。

然而,如何确保中药注射剂的安全质量,是制约其应用的重要因素。

一、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1、毒性学评价:中药注射剂的毒性和副作用对人体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

甚至一些中药注射剂存在于严重的毒性反应,比如说出现肝肾功能损伤和病变,因此必须要进行毒性学评价。

2、药效学评价:中药注射剂药效评价是衡量其临床疗效的重要依据。

药效学评价一方面包括中药注射剂的药理作用机制,另一方面是中药注射剂的实验室和临床药效研究。

3、质量控制: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过程需要遵守GMP规定,并且必须对中药注射剂的制备、贮存、输送,以及药液对人体的反应都进行质量控制。

4、药物相互作用:中药注射剂与其他医用药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现象。

因此,对于患者将进行多种药品治疗,且同时应用中药注射剂者,需要评估其安全性和对药效的影响。

二、中药注射剂常见的质量问题1、残留有害物质:中药注射剂中的残留有害物质,如酚、硫酸铵等,有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2、细菌感染:由于中药注射剂是无菌制剂,因此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卫生,以免细菌或霉菌侵入造成细菌感染。

3、配方不符:由于药材来源、加工工艺等方面问题,中药注射剂的配方会存在一些变化,导致药物的量、品质和成分与处方不符,从而影响疗效甚至引起中毒现象。

4、稳定性:中药注射剂在制剂后会经过输液管道输送输到患者身体内,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贮存和输送过程,稳定性是保证中药注射剂药效的重要保障。

三、中药注射剂的安全质量评价中药注射剂的安全质量评价包括理化检测、药代动力学研究、毒性学评价、临床试验等多个环节。

1、理化检测:毒物的含量、细菌的数量和毒素的成分都可以通过理化检测的方法获得。

2、药代动力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通过血药浓度、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指标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作用。

浅谈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与关键技术

浅谈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与关键技术

浅谈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与关键技术标签: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安全评价人们使用药物治疗疾病,所用的药物往往不止一种,而经常是2~3种药物同时使用,或者混合使用,不同的药物混合在一起,由于它们各自的理化性质不同,容易产生对患者不利的影响。

通过对近年来临床关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道,归纳出以下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1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1.1中药注射剂内在质量不稳定中药在我国的运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中药的品种及化学成分极其复杂,由于中药原材料受产地、土质、气候等条件影响,使得中药材的质量存在不稳定性。

从而使运用现代工艺加工生产的中药注射剂,在制备工艺方面产生诸多影响因素,而且各个厂家的不同制备工艺生产的中药注射剂,由于纯度不同含量差异,往往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以至于其中的原因也较为复杂。

例如某些含有动植物蛋白成分的中药注射剂,可直接致人过敏;某些小分子化学物质半抗原,则需要与人体蛋白质结合,才能使人致敏。

1.2中药注射剂使用不规范有些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是由于使用不规范而造成的。

例如配伍不当、加药方式错误、输液速度控制失当等。

不同的药物混在一起时发生物理性质的变化,如析出、分离等。

在这种情况下,药物的原来物理性不再存在,其疗效也就受到影响。

有些配伍不当会产生药物沉淀,而沉淀现象往往容易被忽视,使用后易引起患者输注部位血管堵塞,导致过敏,严重者会造成心、肝、肾等器官的损害。

1.3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混乱由于中药种类、适应症、疗效期限及生产厂家等众多原因,使得中药注射剂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指导标准,致使在众多的注射剂中,部分标准品测定中的有效成分,在其他同样的品种中却测不到标准品的成分,甚至有些品质缺少原料标准。

1.4患者个体差异患者个体差异性亦是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之一。

过敏反应的发生,个体间差异很大。

有些过敏体质的人,会对很多抗原物质产生过敏,因而过敏反应发生与否,机体的反应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四川省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方案

四川省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方案

四川省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方案
一、安全性再评价说明
1、安全性再评价原因:随着中药注射剂的普遍使用和广泛应用,出
现部分中药注射剂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需要对其安全性进行再评价,以便指出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为改善临床用药质量和效果提供依据。

2、安全性再评价对象:四川省已上市的中药注射剂。

3、安全性再评价方法:本评价工作将运用现有的药学安全评价技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客观地评价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掌
握加工工艺、配方、质量控制等安全性的相关信息,确定其安全性的可靠
程度。

二、安全性再评价内容
1、质量评价:对四川省已上市的中药注射剂进行质量评价,具体包括:外观检查、质量指标检查、必要的药效学评价等方面。

2、安全性评价:对四川省已上市的中药注射剂进行安全性评价,具
体包括:不良反应监测、药物副作用、配伍安全性、药物交互作用、药物
代谢相互作用等方面。

3、加工工艺安全性评价:对四川省已上市的中药注射剂加工工艺进
行安全性评价,具体包括:原料药的收购、储存及检查、药材的洗涤、破
药及混合、加工工艺过程及操作程序、加工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等方面。

中药注射液局部用药安全性评价 (2)

中药注射液局部用药安全性评价 (2)

刺激性实验评价标准
凡两只家兔的平均反应级数在2以下者可供肌 肉注射之用;平均反应级数超过3者不能供肌 肉注射之用;平均反应级数在2-3之间者可进 行复试或结合其他项目考虑其临床试用问题。 凡刺激性试验不能达到肌肉注射要求的知己制 剂一般也不宜供皮下注射之用。
静脉注射制剂的安全性评价
静脉注射制剂根据我国药政部门的规定,要必 须进行常规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血管刺激性 试验、体外溶血性试验、过敏性试验、热原试 验等。
中药注射剂局部用药安全性 评价
过敏性试验 刺激性试验 溶血性试验
一、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一种变态反应,即一型超敏反应. 当过敏原(包括抗原与半抗原,如异种血清,微生 物代谢产物,花粉,某些药物或食物等)进入机体 时,可以通过特殊机制,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这种 抗体附着在肥大细胞上,此后当又有同样抗原进 入机体时,即与抗体相反应,使肥大细胞释放出 组胺等物质.
血管刺激性试验
实验目的:为确保注射液制剂安全性,检查制剂 经多次静脉注射后对血管刺激性反应。 动物:家兔 分组:供试品组
生理盐水对照组
实验步骤
家兔8只,禁食16小时,随机分成2组,每组4只。设 供试品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兔固定于兔箱, 药液通 过消毒恒速注射器与小儿头皮针注入耳缘静脉内。每 天给药1次,连续3天。 实验给药期间,观察动物全身反应、血管及周围组织 的刺激性反应。 组织病理学检查 于末次给药完毕后两天,剪下各兔 进针点前方的耳静脉及其周围组织一段(长约1.5cm) 固定于福尔马林生理盐水溶液中,送病理学检查。
刺激性实验评价标准
将肌肉组织的反应分为六级: 0级(-):注射供试品部位的肌肉组织与对照部位肌肉组织任何差 异。 1级(+):注射供试品部位的肌肉组织有充血,直径在0.5cm以下。 2级(++):注射供试品部位的肌肉组织有红肿充血,直径在1cm 左右。 3级(+++):注射供试品部位的肌肉组织有红肿、发紫、光泽消 失、可见坏死点。 4级(++++):注射供试品部位的肌肉组织有红肿、发紫、光泽 消失、坏死范围直径达0.5cm左右。 5级(+++++):注射供试品部位肌肉的各项反应更重,有大片 坏死。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评价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评价
表1 T ab 1 国家标准收载的中药注射剂药味数统计表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 ns w hich gathed by the na
[ 3]
, 尤其是
在抢救危急重症时, 发挥着其他中药剂型难于替代 的独特作用 , 安全 曾是中医药的一块金字招牌。 但随着龙胆泻肝丸致肾毒性、 鱼腥草注射剂被停用 等中药安全性事件不断曝光 , 安全性成了中医药界 一个最怕被触及 , 也最易受打击的软肋 问题
dentify components of drug
组成 药味数 1味 2 味 ( 17 种 ) 3 3 味 ( 11 种 ) 2 4 味( 7 种) 3 5 味( 4 种) 6 味( 5 种) 1 7 味( 1 种) 8 味( 3 种) 9 味( 1 种) 12 味 ( 1 种 ) 无鉴别药味数 2味 1 2 3 3 1 3味 4味 6味 7味 8味 合计 5 6 12 9 16 4 17 7 8
[ 5] [ 4]
。中药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射剂的安全性一直是药品安全性评价中的一个热点 。本综述拟探讨涉及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 的主要问题: 药材来源、 处方组成、 制备工艺、 质量标 准、 功能主治、 机体差异及临床应用 , 以期为临床合 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一些参考[ 1] 。 1 药材来源的评价 中药材受产地影响极大, 产地不同 , 土壤、 气候、 采收季节等种植条件不同, 药材所含成分及含量有 很大差异 , 许多中药的基源往往有数种甚至数十种 , 不同基源的同一药材差别更大。中药的生产年限、 收获季节、 药用部位及炮制方法的不同 , 也会影响药 液的纯度
[ 2]
。而我国当前列入国家
标准的 109 种中药注射剂中, 共涉及 143 种中药, 属 于复方制剂有 50 种 ( 48. 57 % ) , 其中原料药 3 味以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总体指导原则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总体指导原则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总体指导原则一、中药注射剂的起源中药注射剂不同于化学药,目前国内的化学药大多数都是仿制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在国外的前期研究和大量应用中充分得到了证明,而且其成分多单一明确,质量容易控制。

中药注射剂则是诞生于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在抗战时期为了满足战时需要而自主开发的,在当时的确解决了燃眉之急,并在此后大量的开发并用于临床,而关于中药注射剂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却远远不足,也没有国外的研究数据可以借鉴。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中药注射剂大多数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各省市的卫生部门在上市门槛低的情况下批准上市的,虽然自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成立后,抬高了技术审评和上市门槛,并制定了管理办法,但是之前地方药监部门批准的中药注射剂却在临床上大量使用,这其中有自主研发值得保护的中药品种,也有大量质量不可控的品种。

二、国家对中药注射剂出台的监管办法中药注射剂的严重不良事件,近年不时有所发生,如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炎毒清注射液、复方蒲公英注射液、鱼金注射液、黄双连注射液等,其安全性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有关部门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措施。

早在2006年初,全国政协的20位医药卫生界委员就联合提出了《应当重视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的方案。

之后,政府有关部门于2007年到2011年期间先后发布了一系列对中药注射剂研发及上市后再评价的管理办法。

这些管理办法和措施的出台无疑对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和公众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国家关于中药安评的管理文件停止在2011年4月份,之后没有再发布官方正式的文件通知。

三、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开展的紧迫性及必须性2009年7月21日,国家局副局长吴浈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再次强调了中药安评开展的紧迫性及必要性:“据统计,1999~2006年,全国中药注射剂市场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0%,2008年销售排名前十位中成药品种中中药注射剂占了其中的六种。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生产工艺评价技术原则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生产工艺评价技术原则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生产工艺评价技术原则2.安全性再评价应基于国家相关法规和药品监管部门制定的指导原则进行。

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药品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规范,确保中药注射剂的生产符合标准和要求。

3.安全性再评价应综合考虑临床实际情况进行。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应严格按照适应症和用法用量的要求,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事件。

4.安全性再评价技术应包括体内外实验和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通过体内外实验可以评估中药注射剂的毒性、药动学、代谢过程等特征,而临床研究可以评估其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应用情况。

5.安全性再评价技术应包括多个方面的评价指标。

除了评价中药注射剂的毒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外,还应考虑中药注射剂的溶解度、稳定性、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评价。

1.生产工艺评价应基于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

必须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过程符合标准和规范。

3.生产工艺评价技术应综合考虑中药注射剂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

中药注射剂的特点包括溶解度低、不稳定等,因此需要特殊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4.生产工艺评价的结果应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质量分析。

必须对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包括药物成分的含量、溶解度、稳定性等方面的分析。

5.生产工艺评价的结果应定期进行验证和更新。

由于生产工艺和设备可能发生变化,因此生产工艺评价的结果应定期进行验证和更新,以确保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和生产工艺评价是确保中药注射剂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进行评价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综合考虑中药注射剂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指标和方法,定期进行更新和验证,以确保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细则

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细则

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细则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种特殊剂型,具有疗效确切、用药方便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中药注射剂的研究和开发,我国制定了专项点评细则,以确保其安全有效性。

以下将对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细则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药注射剂临床试验的设计在进行中药注射剂临床试验时,应遵循科学严谨的研究设计。

首先,应根据中药注射剂的适应症明确试验对象,并确保样本量足够。

其次,应明确定义试验终点和观察指标,以评估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试验应严格遵循伦理规定,确保试验过程的公正和透明。

二、中药注射剂的药物质量中药注射剂的药物质量是保证其疗效和安全性的基础。

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并确保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工艺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应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测,确保每批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三、中药注射剂的药理研究中药注射剂的药理研究是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

应通过实验研究,明确中药注射剂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

同时,还应对中药注射剂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以确定其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

四、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评价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评价是保证其临床应用安全的关键。

应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评估中药注射剂的毒性和不良反应,确保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安全可靠。

同时,还应注意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五、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疗效评价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疗效评价是最终评估其价值的关键。

应通过临床试验,评估中药注射剂的疗效和治疗效果。

同时,还应比较中药注射剂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细则是规范中药注射剂研究和开发的关键文件,对于提高中药注射剂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循专项点评细则,才能确保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为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好的效果。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

③ 注射用粉针含有溶解不完全的异物颗粒。由于 小容量注射剂因药典未规定对其进行微粒检查, 而其本身可能含有不溶性微粒。临床上常将小容 量的注射剂与大输液配伍,使得微粒增加。 ④ 有的药物与葡萄糖分子的相互吸附产生微粒。
⑤加入的药物由于溶媒的改变而减低溶解度产生微 粒。 ⑥配伍用药的品种越多,输液中的微粒增加越多。
不溶性微粒的危害 药典规定:100m1以上静脉滴注用注射液每1 ml 中含l 0μm以上微粒不得超过20粒,含25μm以 上微粒不得超过2粒。

① 由于中草药成分复杂,制备工艺不同。在提取 精制过程中,一些成分如色素、鞣质、淀粉、蛋 白质等,以胶态形式存在于药液中,与输液配伍 后发生氧化、聚合。 ② 输液的pH值对加入的中草药注射剂的稳定性 的影响。如一些生物碱、皂甙等配伍后,由于p H值的改变而析出,导致微粒的增加。
溶媒选择 由于中草药提取制剂成分较为复杂,与含有离 子成分的输液配伍后可能会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 量不溶性微粒,提高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例如:复方丹参、双黄连等中草药针剂,一般 采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而不选用 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注射应付、林格氏注射液等 含离子成分较多的输液作为稀释剂。
葛根素注射液


葛根素注射液,质控PH3.6
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的混合液PH变化较


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PH值下降2左右。
参麦注射液


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沿阶草皂苷
苷类在酸性溶液中稳定

但实验表明:氯化钠注射液对该注射液的
PH、微粒、 最大吸收波长影响不大。
微粒异物

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微粒增加 原因:pH 改变,溶解度降低,成分析出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质量控制要点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质量控制要点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质量控制要点附件1: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质量控制要点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应符合药品GMP关于无菌制剂的有关规定,应具备相应的人员、厂房、设备、设施及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实施,应加强原料、辅料及包装材料、生产工艺等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进行有效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和检测,保证中药注射剂质量的稳定均一。

按照《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为控制已上市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风险,确保公众用药安全有效,制订本要点。

一、原料1.中药注射剂的处方组成及用量应与国家标准一致。

2.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原料质量的稳定。

应固定药材的基原、药用部位、产地、采收期、产地加工、贮存条件等,建立相对稳定的药材基地,并加强药材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尽可能采用规范化种植(GAP)的药材。

药材标准中包含多种基原的,应固定使用其中一种基原的药材。

无人工栽培药材的,应明确保证野生药材质量稳定的措施和方法。

如确需固定多个基原或产地的,应提供充分的研究资料,并保证药材质量稳定。

处方中饮片的生产企业、炮制方法和条件应固定,药材来源及饮片质量应具有可追溯性,药材的要求同上。

处方中含有国家标准收载提取物的,应固定来源,严格进行供应商审计,其生产条件应符合GMP要求。

3.应根据质量控制的需要,建立可控性强的注射剂用原料质量标准,完善质量控制项目,如指纹图谱、浸出物检查等,以体现原料的特点以及与制剂质量控制的相关性,保证原料的质量稳定。

二、辅料及包装材料1.中药注射剂所用辅料的种类及用量应与国家标准一致。

包装材料应与批准的一致。

2.注射用辅料、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应固定生产企业,严格进行供应商审计。

3.注射剂用辅料应符合法定药用辅料标准(注射用)或注射用要求。

应加强辅料的质量控制,保证辅料的质量稳定。

必要时应进行精制,并制订相应的质量标准。

4.注射剂用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要求,必要时应进行相容性研究。

三、生产工艺1.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工艺不得与法定质量标准的【制法】相违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
① 过敏反应,表现为突发的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皮肤 过敏反应均表现为皮疹及皮肤瘙痒 ② 发热,以中度及高热为主,伴有或不伴有寒战 ③ 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疸、转氨酶 升高等 ④ 血液系统损害:表现为出血、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 少、过敏性紫癜等

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历史:
1940 年,八路军一二九师卫生队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研制成功了 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中药注射剂 ― 柴胡注射液
1954 年 12 月,武汉制药厂对柴胡注射液进行了重新论证并批量生 产,成为新中国大批量生产的第一个中药注射剂品种 5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初,我国陆续研制成功了茵栀黄注射液、板 蓝根注射液等 20 余个品种,为中药注射剂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 路
pH对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表现为: ① 影响药物溶解度; ② 导致药物降解; ③ 导致氧化还原 反应; ④ 影响药液吸收; ⑤ 影响给药途径。每一种注射剂 都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比较稳定。一般有效成分是碱性的(如 生物碱),药液宜调至偏酸性( pH4~5 ) ;有效成分是酸性 的(如有机酸)或弱酸性的(如蒽醌类),药液宜调至偏碱性 ( pH7.5~8.5 ) 如:灯盏细辛注射液( 10ml )在酸性条件下,其酚酸类 成分可能游离析出,故必须用 0.9%氧化钠注射液,而不能用 偏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
⑤ 心血管系统损害:以心律失常多见,亦见有心绞痛、心肌损伤、血 压骤升或骤降等 ⑥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以头痛、头晕、眩晕、兴奋、烦躁等为主 ⑦ 运动系统反应:包括腰背剧痛、肌肉震颤、关节肿胀疼痛等 ⑧ 其他:急性肾衰竭、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等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
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排名前十名的药品分别是:
清开灵注射剂 舒血宁注射剂 参麦注射剂 双黄连注射剂 血塞通注射剂 血栓通注射剂 丹参注射剂 香丹注射剂 生脉注射剂 痰热清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特点
( 1 )多发性和普遍性
1997 年至 2001 年全国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注射剂 在品种上虽只占 32.18 % ,但在例数上却占到了 68 .71 % , 说明中药注射剂在中药不良反应中的多发性和普遍性
( 3 )可使某些药物发挥定向或定位给药
由于脂质体、毫微衰药物制剂等“微粒”静脉注射后,通 过内吞作用,被体内网状内皮系统(如淋巴、肝、肺、脾等) 的巨噬细胞吞噬,在上述器官组织系统药物富集,具有定向作 用。消痔灵注射液等可用于痔核注射,具有定位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 4 )可以穴位注射发生特有的疗效
如当归注射液等
⑥其他类有十来个品种
①清热解毒类
⑤抗肿瘤类
功能主治分布
②活血化瘀类
④补益类
③祛风湿类
中药注射剂的特点优势
( 1 )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注射剂中的药物以液体状态注入人体组织,血管或器官内, 吸收快,药物快速分布于靶组织或受体,作用迅速,尤其是静 脉注射,药液直接进入血循环系统,避免吸收过程,更适于危 重病症抢救之用。由于注射剂不经胃道给药,避免了肝脏的首 过作用,具有吸收过程的注射剂生物利用高,而静脉注射剂则 具有 100 %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因此剂量准确、作用可靠。如 丹参常用量口服治疗心绞痛等效果不明显,制成注射剂静脉注 射,则有明显效果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配置的时间 滴速 输液器的选择 瓶塞的穿刺次数 温度、光线、湿度
谢谢大家!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特点
( 5 )发生时间在用药后 60 分钟之内 374 例 ADR 的发生时间,在用药后数秒钟至 60 分钟之内 的有 256 例,占 70 % 提示中药注射剂在用药的 1 小时内要密切观察,若患者出 现皮肤疹痒、胸闷恶心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给予治 疗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70 年代, 《 中国药典 》 收载的就有 23 个品种。此外,各地卫 生部门制订的“中草药制剂规范”中也收载了大量的中药注射剂据 统计,达 700 余种,多为医院自制制剂
80年代中期至90 年代,中药注射剂迎来又一轮开发热潮, 1 985 年 到 1998 年,共有 11 个中药注射剂作为中药新药批准上市 如香菇多糖注射液、双黄连粉针、康莱特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等。 国家药品标准中收载的中药注射剂达 100 余种。这尚不包括以化学药 品获得批准文号的品种,如葛根素注射剂、穿琥宁注射剂、莪树油注 射剂和川穹嗪注射剂等 2010 版药典收载 5 个品种(双黄连、清开灵、止喘灵、灯盏细辛、 灯盏花素)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特点
( 3 )不可预知性
由于中药成分中过敏反应物质的不确定性及过敏种类众多 无法通过预试验减少,因而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存在不可预 知性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特点
( 4 )中药注射剂批与批之间不良反应的差异性
由于药材质量和工艺技术条件、制剂质量标准控制水平 的制约,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甚至同厂家的不同批次的中药 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可能不同,无法做出确切的结论 有些报道的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就与生产的批次有关
中药注射剂的特点优势
( 2 )适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药物
某些药物由于本身的性质,有的不易被胃肠道所吸收;有的 具有刺激性;有的则易在消化道失活。如制成注射剂则可解决这 些问题。如某些动物药提取的有效部位为多肤,如口服存在胃肠 道失活或难以通过生物膜吸收,制成注射剂静脉注射则具有可靠 药效
中药注射剂的特点优势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联合用药不当:
一般来说药物配伍品种越多,配伍禁忌发生的概 率越高, ADR 发生的概率就越大 中药注射剂与西药的配伍研究发现清开灵注射液 与阿米卡星及维生素 B6 配伍会产生沉淀,穿琥宁注 射液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配 伍立即产生沉淀,这些沉淀不易引起临床注意,使用 后容易造成患者输注部位血管堵塞,局部组织发炎, 引起过敏,或对患者的心、肝、肾等器官造成损害,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2014 年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中药注射剂累及系统前三 位的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2.9%)、胃肠系统损害(占18.9%)、全 身性损害(占14.6%),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表现多为皮疹、瘙痒、胸 闷、恶心、心悸、寒战、过敏反应、头晕、呕吐、呼吸困难等,严重报 告主要涉及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包括过 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瘙痒、 皮疹、恶心、呕吐等表现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特点
( 2 )临床表现多样性
从2014 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中可以看出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常涉及多系统、多器官,主要为皮肤及 其附件损害(占32.9% )、胃肠系统损害(占18.9% )和全 身性损害(占14.6% ) 虽然大部分中药注射剂 ADR 仅是轻微的过敏反应,但 严重不良反应亦占到相当的部分。2014年收到中药注射剂报 告 12.7万例次,其中严重的就有8509例次,故对中药注射 剂的不良反应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中药注射剂的 ADR 主要是速发型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四、配伍用药的问题:
混合用药 溶媒的使用 联合用药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溶媒的使用: 常用溶媒 pH值的变化 不溶性微粒增加和操作过程带进异物 热源叠加 有效成分含量下降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pH对稳定性的影响: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
濉溪县医院药剂科 张贵锋 二零一七年九月
CONTENTS
1、中药注射剂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4、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 点
2、中药注射剂的特点优势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3、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 表现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中药注射剂的定义:
注射剂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溶液、乳 状液及供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 ― 《中国药典 》 《 中药药剂剂 》 的定义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 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复方中药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注射剂 称为中药注射剂” 《 中药注射剂学 》 的定义是“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 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 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溶体 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
一、药物因素:
原、辅料 生产工艺 质控存在的问题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二、患者的因素:
个体差异 特殊人群 疾病状况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三、临床使用的问题:
中药西用,缺乏辩证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施治,采用现代制剂方法研制 的中药注射剂仍保留了传统中药的特点,因此临床应 用时亦应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 辨证施治?辨病施治? 清开灵本应用于热证发热却被误用于寒证发热, 这种违背中医辨证原则的用药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的 可能性 使用剂量过大、药物浓度过高、加大疗程
中药注射剂的特点优势
( 5 )能够较好地控制所用药物的质量
由于中药注射液必须达到安全、有效、可控和稳定的要求,所以其 生产工艺具有严格的技术控制条件和质量控制标准,临床用药能得到较 好的保证
( 6 )适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
在临床上常遇到神昏,抽搐、痉厥等状态的病人,或消化系统障碍的 患者均不能口服给药,采用注射剂则是有效的给药途径。如清开灵注射 剂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重症肺炎引起的高热,昏迷等,均有较好的疗 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