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专题线索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的中国历史围绕国家主权始终贯穿着两条主 线: 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强加给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是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顽强抗击侵略并最终将侵略者赶出 中国,中国重新获得独立。我们不妨进入“时空隧道"追溯这段历史, 并探究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主要原因和中国军民是如何筑起捍卫民 族尊严的历史丰碑的。
【专题导引】 把握两条主线: 遭受侵略,被迫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史。 抵抗侵略,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抗争史。
三、学科前沿
1.抗日战争的起点
关于抗日战争开端问题,学术界已有的观点是“ 九一八” 说、“ 一 二·九” 说、“ 西安事变” 说、“七七”说、“八一三”说、“八一四” 说、“并存”说(即“七七”和“九一八”两种说法可以并存)、“区别对 待”说、“对日宣战”说等。近年来又有人提出江桥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 开端的观点。周喜峰认为,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 华战争的开端,东北人民武装抗日斗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桥抗战是中国军队最早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的大规模战役,应该是中国抗 日战争的开端。同时,江桥抗战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推动了全国 性的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因此,中国 抗日战争不是8 年抗战, 而是14 年抗战, 它的起始时间应该是江桥抗战 爆发的时间,即1931 年11 月4 日。
2.九一八事变后的不抵抗问题 长期以来通行一种说法: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对日本关东军的进 攻未予抵抗,是张学良“忍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命令, 使他蒙 上“ 不抵抗将军”骂名,做了蒋的“替罪羔羊”。曾景忠澄清了过去研 究中存在的误区, 认为张学良是不抵抗命令的下发者。
其理由:一是蒋介石、张学良之间并非简单的上下级关系,张学 良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他与蒋的意见不同时,对蒋的命令可以不听, 防守锦州问题即是如此, 张学良不是凡南京政府指示他都执行的; 二 是过去的观点主要靠一些回忆录作依据, 而许多回忆资料的说法存在 种种漏洞;三是事变前中国一方对日军挑衅采取“力避冲突”方针,对 此蒋张二人具有共识。事变前蒋氏指示对日军挑衅采取“ 力避冲突” 方针, 对事变后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不无影响,但事变前“力避冲 突” 与事变发生后“ 不抵抗” 方针, 二者有明显区别;四是事变发生 后,张学良和荣臻等人的电文均证明,是张学良对东北军下了不抵抗 命令;五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 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处置事变的方针,并 非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不抵抗政策。国民政府对事变的处置是,诉诸国 联,并准备抵抗。四个月后就发生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采取的是 “ 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方针;六是张学良晚年一再说过,下不抵抗命 令的,是他自己,而不是中央政府。
郭德宏认为,从1939 年开始,国民党虽然加强了其反共的方面, 接连发动了晋西事变、皖南事变等一系列严重的摩擦事件,但在整 个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没有破裂。这就说明,国 共两党之间的合作还是主要的, 国民党的反共是有限度的。否则,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能不破裂吗?
另一方面,从1939 年开始,国民党虽然加强了反共的方面,但 抗日还是比较积极的。在1938 年至1940 年底这段时间里, 正面战 场先后进行的大的战役有: 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 年冬季攻势、桂南会战、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两年间, 国 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 人,同时也付出了1,1019,911 人 的重大伤亡, 与1937年至1938 年的伤亡人数大体相等, 这也是国 民党在这一阶段抗战较为积极的一个表现。1941 年,国民党军队进 行的大的战役还有上高会战、中条山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枣宜战 役等。在1941 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 国民党虽然进一步依赖 外援,但并没有停止对日作战,在这之后的很多战役仍然是打得很坚 决的。这个时期先后进行的大的战役有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远征军 入缅作战、浙赣战役、鄂西会战、常德会战、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作 战和滇西作战、豫湘桂战役阻击战、老河口地区作战(豫西、鄂北会 战)、芷江地区作战等。
【专题重难点】 重点: 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给中国人民在政 治和经济上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使中国沦为了 半殖民地。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坚决反抗外来侵略。 其中,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 国家主权的斗争,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洗雪了百年 以来的民族耻辱。 难点: 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的理 解与把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和实质,义 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 日战争和抗战期间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的失败,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3.关于“安内攘外”政策 “攘外必先安内” 是蒋介石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执行的一项 重要政策。过去,对这一政策的基本评价是“反动”、“反共”。华洪 珍认为,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前, 处于执政地位的国民党确实面临 着“内忧”甚于“外患”、不先“安内”便无法“攘外”的现实,提出 “安内攘外” 的号召应是一个合乎常理的普遍原则,而问题的关键就在 于“安内”采取何种方式,“攘外”又应如何进行。“安内不应只是政 府以武力和压制方式消弭反对力量,更应是全体合法社会政治力量间的 谐调”。而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 即民族矛盾盛于阶级矛盾的情况下, 蒋介石强化以“ 反共” 为主要目标的“ 安内攘外” 政策,将代表全国 人民正义要求、主张积极抗日的中共作为剿杀对象, 则颠倒了主次矛盾, 使处于次要地位的阶级矛盾凌驾于本应居主导地位的民族矛盾之上。因 此, 该政策具有反共反人民性质,并成为抗战全面爆发后, 国民党推行 片面抗战路线、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思想理论根源。
郭德宏认为,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中国战 场, 都是中国战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 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作出令人信服的统计以前,如实地反映出两个 战场的贡献就可以了, 并不一定非要将两个战场分出主次不可。如果 一定要分出个主次,那就必须拿出令人信服的统计材料。
持此观点的还有李茂杰、赵俊清等。赵俊清认为,中国抗战始于 1931 年,抗战的标志是马占山领导打响抗战第一枪的江桥抗战。 理由:一ຫໍສະໝຸດ Baidu此战规模大。敌我双方运用兵力都超过万人,此外敌人 还运用了飞机、大型火炮、铁甲车等重武器;战斗中敌方死伤上千人, 遭受巨大损失。此战是九一八事变以来,敌方遭到的第一次重大打 击;二是此战为时早,时间长。它共进行15 天;三是此战影响巨大。 对于抗战始于1931 年9 月18 日的北营突围战的说法, 他认为由于 当时东北军奉行的是国民党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九一八当夜,北 大营驻军的突围,虽有“ 不抵抗的抵抗”之说,但不具备主动抵抗 的意义,因此,不能称其为抗战的标志。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近代的中国因列强的入侵而被卷入世界潮流。所以要将中国近代史置 身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宏观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2、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推进教学手段、方法和形式多样化 与现代化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 问题的方案。如: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会被侵略?列强 如何严重践踏中国国家主权?中国如何逐步丧失独立的主权,沦为受外国 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说明了什么?等等。在解决 问题过程中,指导学生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形 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3、注意宏观把握列强侵华的脉络以及侵华的危害。在对所学内容进行较 为全面地比较、概括和阐释的基础上,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杨天石探讨了蒋介石战前对日方针的主旨及其演变过程。指 出: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对日外交仍以妥协、 退让为特征。蒋之所以如此,一由于他的兴奋中心在剿共;二是 对日本的军事实力估计过高; 三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勾践故事 及老子等思想的某些影响。这一政策,其错误有应予批评、谴责 的方面;同时也有弱国面对强国时的无奈与不得已。它是一种政 策,也是一种谋略。
黄道炫探讨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 安内、攘外 的具体内涵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安内攘外” 政策的走向等问题。 黄道炫指出,“安内”大致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以武力镇压中国共产 党,消弭中共威胁,从而确立国民党一党专政;其次是清除党内、国内的 反对派,削弱地方实力派,稳固中央政府统治; 再次是加强物质建设和国 防建设,一来安定社会,培育民族精神,二来充实国力,增强御侮能力。 并强调:“攘外必先安内”有违背大众意愿、消极抵抗的一面,也有权 衡整体国力,在当时形势下不得已的隐衷; 有对内镇压和武力反共的迫切 要求,也有最后关头准备起而抵抗的决心,是内外交困局面下, 国民政 府和蒋介石应付时局的一种复杂无奈的抉择。
列强侵略 国际背景 工业革命完成 开辟国际市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国边疆危机 开展;资本主义 向帝国主义阶段 过渡, 瓜分中国狂潮 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从商品输出到资 左宗棠收复新疆 本输出过渡; 从瓜分狂潮到 “以华治华”。 (略) 义和团运动 甲午海战爱国官兵 主要战争 鸦片战争 侵华方式 商品输出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爱国官兵 (略) 人民群众 三元里人民抗英 斗争 (略) 台湾人民反割台
一、专题分析
课标要求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 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 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 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 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专题概述
斗争
30 年代资本主义 日本侵华 经济危机
军事侵略 殖民统治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高涨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
【专题教学目标】 1、了解从1840年到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历程,以 及在这一过程里中华儿女奋起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 主权的英勇斗争。掌握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日 本侵略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及使中国遭受的巨大苦难和 损失,掌握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历史事实。 2、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 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危害,反思中国 落后挨打的原因。理解全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分析抗日 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3、体会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 争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振兴中华的信心。
4.国民党的“积极反共,消极抗日”方针 长期以来,几乎所有的抗日战争史著作,都说从1938 年10 月 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就采取了“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方 针,甚至还认为它积极反共就是为了对日投降作准备。这种说法来 源于国共两党斗争的时期, 在当时的情况下强调国民党反共的方面, 贬低它抗日的作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说法容易给人造成 一种国民党只反共、不抗日的印象,实际上把它反共的方面夸大了, 把它抗日的方面贬低了,并不完全符合历史的实际。
例如根据延安总部1945 年12 月公布的数字, 八路军、新四军 在1938 年就已经抗击了日军的58.5%, 国民党军队只抗击了日军的 41.2%,就很难令人信服。因为这一年八路军、新四军虽然已经发展 到181,700 人, 但有的部队并没有开到前线, 真正在前线同日军 作战的还没有这么多人。而国民党军队在这一年接连进行了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及广州作战等重大战役。其中徐州会战涉及山东、江苏、安 徽、河南四省,中国参战的部队45 万人, 仅台儿庄战斗就歼灭日军 1 万多人;武汉会战更涉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湖南等省,中国 参战的部队多达上百万人,日军投入的兵力也约有30 万人,被歼灭2 万多人。正面战场这么多的大战役仅抗击日军的41.2%, 而10 多万 八路军、新四军却抗击了日军的58.5%,很难令人信服。
5.关于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长期以来,很多抗日战争史著作都说进入相持阶段以后, 敌 后战场就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敌后军民成为抗战的主力 军。郭德宏认为,说敌后战场从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就逐渐成为抗 日战争的主战场,主要是根据当时公布的国共两党分别抗击日军 的比例数字。当时公布的那些比例数字是值得推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