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札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札记(一):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怎样通过数学教学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目的,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友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主动参与。反之,如果课堂气氛严肃,就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善于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例如:在教学“利息”这一节课时,我就从学生感兴趣的新年压岁钱入手,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等活动中,明确了把钱存入银行的意义。这样一节课既轻松掌握了“利息、本金、利率”等抽象概念的意义,又掌握了计算利息的方法,整节课以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发表见解,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学习的态度和努力探索知识的欲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运用激励性的评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告诉我们: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出现的“标新立异”现象,要满腔热情地评价,用一些简短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说得不错”、“讲得真棒”、“你真聪明”、“有创新意识”、“老师相信你的能力”等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感到“我能行!”

学生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从而产生更强烈的创新意向。

三、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和实践活动中得到自主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爱活动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多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推动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创新。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学生对车轮是圆形,不是方形和车轴装在轮子的中心两个事实感到好奇,总想弄个明白,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作为教师不能责难和训斥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找到问题的答案。让他们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和仔细观察形状各异车轮的转动,从而认识到轴装在圆心,则圆心到圆上任何一点的距离即半径相等,这样的圆形轮子转动才能使车子平稳行走,而其它形状的轮子则不稳定。这样教学,既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了抽象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古人云:“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质疑,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量出几个大小不等的圆的周长和直径,上课时,让学生说出圆的周长,我很快说出直径,再让学生说出圆的直径,我又很快说出周长。由于我报出的数据与学生量的结果非常接近,引起学生的疑问,学生纷纷提出问题:“老师,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这时,我还是没有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观察每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看能发现什么问题。学生很快发现每个圆的周长总是其直径的三倍多一点,从而引出“圆周率”。

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激励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教学札记(二):如何上好数学课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如何来上好数学课呢?我根据对新课程的认识谈几点体会。

一、真心关爱学生,让他们喜欢数学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兴趣的基础,如果每个教师都把自己全部的爱给了学生,用自己的真情趣感染学生,我认为这比任何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都有效,因为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深的吸引。老师处处为学生着想,照顾到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要用真情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每天以亲切的面孔面对每个孩子,要认可每个学生,不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喜“优”厌“差”,对“学困生”要多些“关爱”,教学中注意多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课堂提问、作业、检测都要根据他们的实际制定评价标准,做对了,及时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做错了,也不指责,耐心讲解,不让他们产生气馁情绪,鼓励他们奋发向上。只有我们老师真正做到:了解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并努力地将他贯彻到自己每一天的教学实践中,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他们喜欢上数学课。

二、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

从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学习活动,使之趣味化,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新教材很多内容的

呈现都注意体现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如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这节课中,一位教师先用切合实际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和元旦庆祝会,各班都会把教室布置得很漂亮举行大联欢。大家看,这是一(5)班的教室,这个教室布置得有什么规律呢?”老师边说边把教学立体图挂在黑板上,经过短暂时间的观察,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这个说:“灯笼是按蓝、紫的顺序排列的。”那个说:“花是红、绿顺序排列的。小旗是黄、红顺序排列的。”片刻,教室布置的规律找了个清清楚楚。课本上的练习一般是圆形片、三角形片、方形片交替出现,而有位老师在设计练习时很有创意,结合儿童的特点让学生拍手、摆头来找规律。又设计了学两声猫叫、学一声狗叫,让学生在活动中找规律。这样的活动很实在也很有趣味,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知知识,体验到趣味数学的魅力。

三、提倡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好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怎样投入与数学学习,甚至比学习何种数学知识更重要。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教学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能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不仅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合作学习还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

四、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