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模型设计(E-R图)
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实例
![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61a435194a7302768e993962.png)
二、概念结构设计1、系统概念模型图1选课系统概念模型E-R 图(注:本例中上课时间可以抽象成实体,也可以抽象成属性。
) 2、详细说明(1)系统涉及的实体集● 班级实体集:具有属性班级名称和选课学分限制。
● 学生实体集:具有属性学号、姓名、性别和生日。
● 课程实体集:具有属性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授课教师、接纳人数。
● 上课时间实体集:具有属性时间。
(2)系统涉及的联系● 一个班级可以有多个学生,一个学生只能属于一个班级,所以班级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为1:M 的联系。
● 一个班级可以有多门必修课程,一门课程是多个班级的必修课,所以班级和课程之间的必修联系是M :N 的联系。
● 一个学生课以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被多个学生选修,所以学生和课程之间的联系是M :N 的联系。
班级学分限制班级名学生学号 姓名性别生日属于必修课程选修上课时间上课时间授课教师接纳人数课号课名学分1mmnmmnn一门课程可以有多个上课时间,同一时间内可以有多门课程在上课,所以课程和上课时间的联系是M:N的联系。
三、逻辑结构设计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式(1)班级实体集可以转换为关系CLASS(CLASSNAME,MAXCREDIT,MINCREDIT)CLASSNAME表示班级名称,MAXCREDIT表示最大学分限制,MINCREDIT表示最小学分限制。
(2)学生实体集可以转换为关系STUDENT(STUDENTID , NAME , SEX , BIRTHDAY)STUDENTID表示学号,NAME表示姓名,SEX表示性别,BIRTHDAY表示生日(3)课程实体可以转换为关系COURSE(COURSEID, COURSENAME, CREDIT, TEACHER, ACCEPTION)COURSEID表示课程号,COURSENAM表示课程名,CREDIT表示学分,TEACHER表示授课教师,ACCEPTION表示接纳人数。
E-R图
![E-R图](https://img.taocdn.com/s3/m/4417826858fafab069dc020a.png)
1 E-R图的作用
• E-R图为实、属性和联系的 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2 E-R图的组成
• 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实体、属性和联 系,其表示方法为:
– 实体 实体: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 – 属性 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 应的实体连接起来; – 联系 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 并用无向线条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 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 : 1、1 : n 或m : n)。
4 如何从E-R图导出关系模型
• E-R图是现实世界各实体的具体反映,与 数据库具体实现毫无关系,但它却是构造 数据模型的主要依据。应用E-R图反映实体 间联系并从E-R图中导出关系模型。 • 从E-R图中导出关系模型的原则:
– 对于E-R图中的每一个实体 实体,都应转换为一个 实体 关系,该关系应包括对应实体的全部属性,并 应根据关系所表达的语义确定哪个属性(或哪 几个属性组合)作为“主键”。键在关系模型 中是实现联系的主要手段。
示例:
教学管理E-R图
• 根据概念模型转化为关系的基本原则,可 将上述E-R图转换为以下关系: • 实体转换为关系:
学生(学号,姓名,系别,年龄) 教师(教师号,姓名,系别,教研组)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先行课)
• 联系转换为关系:
教学(教师号,学号) 教课(教师号,课程号) 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
3 E-R图的设计(绘制)
• 首先要针对每一个用户做出该用户信息的局部E-R图, 确定该用户视图的实体、属性和联系。 在设计E-R图 时,能作为属性的就不要作为实体,这样有利于E-R图 的简化。 • 把每一个局部的E-R图综合起来,产生出总体的E-R图。 在E-R图的综合的过程中,同名实体只能出现一次,还 要去掉不必要的联系,这样才能消除冗余。 • 一般来说,从总体E-R图必须能导出原来所有局部E-R 视图,包括所有的实体、属性和联系。 • 任何一个系统的E-R图都不是惟一的,强调的侧面不同, 所作出的E-R图就可能差别很大。总体的E-R图所表示 的实体联系模型,只能说明实体间的联系关系,还需 要把它转换成数据模型才能被实际的DBMS所接受。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E-R图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E-R图](https://img.taocdn.com/s3/m/43d0222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f.png)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E-R图⼀、数据管理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1)⼈⼯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特点:数据不保存;应⽤程序管理数据;数据不共享;数据没有独⽴性;2)⽂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60年代)特点:数据以⽂件形式长期保存;⽂件系统管理数据;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数据独⽴性差;3)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现在)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由DBMS统⼀管理与控制;数据共享性⾼、冗余度低;数据独⽴性⾼;⼆、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由DBMS提供的数据定义语⾔(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
2)数据操纵功能:由DBMS提供的数据操纵语⾔(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DML)实现对数据库的查询、插⼊、删除和修改;3)数据控制功能:由DBMS提供的数据控制语⾔(Data Control Language,DCL)实现数据保护和事务管理的功能,包括完整性、安全性、并发控制和数据库恢复;4)数据库的建⽴与维护功能三、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E-R图(Entity-Relationship Diagram)概念结构设计即对现实世界进⾏抽象描述,在需求分析所得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的基础上,为计算机存储做准备;概念结构设计的内容即建⽴概念模型;描述概念模型最常⽤⽅法是E-R图或UML图⽅法。
主要概念:实体(Entity):客观存在的各类事物;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特性;联系(Relationship):不同实体集中实体之间的联系,也可以是同⼀实体集中实体间的联系;联系的种类:1:1联系;1:N联系;M:N联系⽤E-R图建⽴概念模型局部的E-R图⼜称为局部视图,将多个局部视图E-R图合并成⼀张完整的E-R图的过程称为视图集成。
视图集成过程中可以解决冲突和消除冗余;分E-R图之间的三类冲突:1)属性冲突2)命名冲突3)结构冲突:同⼀实体在不同的分E-R图中有不同的属性,同⼀对象在某⼀分E-R图中被抽象为实体⽽在另⼀分E-R图中⼜被抽象为属性,需要统⼀;四、逻辑结构设计——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1)⼀个实体转换为⼀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关系的属性实体标识符——>关系的码2)联系的转换1:1联系——与任意⼀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和并;1:n联系——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m:n联系——⼀个独⽴的关系模式五、关系模式的优化从以下⼏⽅⾯:1)关系模式规范化2)对关系模式进⾏必要的合并3)进⾏合理的分解,包括⽔平分解、垂直分解六、关系模式的存取⽅法选择DBMS常⽤存取⽅法:1)索引⽅法,⽬前主要是B+树索引⽅法2)聚簇(cluster)⽅法3)Hash⽅法七、SQL数据库的三级结构/两级映像三级模式体系结构:两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1)数据的逻辑独⽴性应⽤程序(外模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模式)是相互独⽴的,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发⽣改变,应⽤程序不⽤变。
ER图设计
![ER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ead773f8c75fbfc67db291.png)
ER 图设计 1.在简单的教务管理系统中,有如下语义约束:
一个学生可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被多个学生选修;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个教师讲授;一个系可有多个教师,一个教师或学生只能属于一个系。
请用E-R 图方法进行概念模型设计,然后转换为关系数据库系统支持的逻辑模型(用关系模式表示)
实训要求:
1.先用E-R 图表示实体。
2.在给每个实体设计三个以上的基础属性。
3.绘制出综合E-R 图模型。
4.将概念模型转换为关系数据库系统支持的逻辑模型。
1. 先用E-R 图表示实体。
2. 在给每个实体设计三个以上的基础属性。
3. 绘制出综合E-R 图模型。
学生 课程 教师 系
学生 学号 年龄 姓名 课程 课程号 学时 课程名 教师 教工号 职称 姓名
系
系址 办公电话 系名 课程 选课 学生
4. 将概念模型转换为关系数据库系统支持的逻辑模型。
A 、实体:
学生(学号,姓名,年龄)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时)
教师(教工号,姓名,职称)
系(系名,系址,办公电话)
B 、联系:
讲授(课程号,教工号)
选课(课程号,学号)
属于(教工号,系名)
归属(学号,系名)
m
n n 1 1 n。
ER图文档
![ER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56fea8683d049649b665884.png)
ER图文档1.定义 (1)2.基本要素 (2)3.如何画ER图 (2)4.例子 (4)5.常用软件 (5)1.定义ER图又叫实体-联系图(Entity-Relation Diagram)用来建立数据模型,在数据库系统概论中属于概念设计阶段,形成一个独立于机器,独立于DBMS的ER图模型。
通常将它简称为ER图,相应地可把用ER图描绘的数据模型称为ER模型。
ER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即数据对象)、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数据库设计过程:需求分析确定存储那些数据,建立那些应用。
常用的操作及对象有哪些等概念数据库设计对需求分析所得到数据的更高层的抽象描述逻辑数据库设计将概念模型所描述的数据映射为某个特定DBMS 模式数据物理数据库设计ER图设计2.基本要素构成E-R 图的基本要素是实体、属性和联系.① 实体:实体对应的是数据库中的实体表,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
② 属性:属性对应的是数据库中实体表的字段,用椭圆形或圆角矩形表示,并用无向 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多值属性由双线连接;主属性名称下加下划线。
③ 联系:联系对应的是数据库中的连接表,用来描述实体之间的关系,用菱形表示, 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
ER 图中实体之间有三种关系:一对一关系,一对多关系,多对多关系。
一对一关系在两个实体连线方向写1;一对多关系在1的一方写1,多的一方写N ; 多对多关系则是在两个实体连线方向各写N,M11M1 N N夫妻间一对一关系仓库与产品一对多关系 学生与课程多对多关系3.如何画ER 图一、在画ER 图之前必须进行正确的需求分析,只有通过正确的需求分析才能得到比较正确的ER 图。
二、设计E-R 图的原则:针对特定用户的应用,确定实体、属性和实体间的联系,设计该用户视图的局部实体名属性名主属性名联系名丈夫夫妻 妻子 仓库 存放产品学生 选课课程E-R图综合各个用户的局部E-R图,产生反映数据库整体概念的总体E-R图。
概念模型设计
![概念模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7a2f54ea8956bec0975e36d.png)
1、概念模型设计(E-R图)E-R图也称实体-联系图,提供了标识实体类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E-R图的基本类型:实体(矩形)属性(椭圆)联系(菱形,无向线段)(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N:N)例:再简单的教务管理系统中,有如下语义约束:一个学生可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被多个学生选修,因此学生和课程之间是多对多的联系;一个老师课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个教师讲授,因此教师和课程之间也是多对多的联系;一个系可有多个教师,一个教师只能属于一个系,因此系和教师之间是一对多的联系,同样系和学生之间也是一对多的联系。
2、信息与数据数据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物理符号,或者说数据是用各种可以鉴别的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客观事实。
数据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客观性(数据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它反映了某一客观事实的属性,这种属性是通过属性名和属性值同时来表达的,缺一不可)可鉴别性(是数据对客观事实的记录,这种记录是通过一些特定的符号来表现的,常用的特定符号包括:声、光、电、数字、文字、字母、图形、图表和图像等)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价值。
信息与数据可以看做原材料和成品的关系:相对/绝对,主观/客观,抽象/具体3、Business processes:(workflows of material,information,knowledge)(sets of activities,steps)(may be tied to functional area or be cross-functional)Businesses:can be seen as collec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Business processes may be assets or liabilities4、信息与决策:信息是管理的基础,管理的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而决策过程就是收集、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过程。
数据库概念模型(e-r图)设计
![数据库概念模型(e-r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e2cb20192e45361066f5cd.png)
课程名
教师表teachers(主码-教师号)
教师名
教师号
部门
教研室
职称
选课表SC(主码-学号and课程号)
学号Sno
课程号Cno
选课类别Selectkind
总成绩Agrade
平时成绩Ograde
考试成绩Egrade
讲授表teach(主码-教师号and课程号)
教师号tno
课程号cno
课程类别Classki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1.需求分析
此系统能够记录学生的选课情况、教师的授课情况以及学生、课程、教师的基本情况,并通过用户权限进行操作。
2.E-R图
3.关系模型
学生表students(主码-学号)
学号
姓名
专业
所在系
班号
年级
班级表classes(主码-班号)
班号
年级
班名
课程表courses(主码-课程号)
讲授学期Teachterm
课时数Classnum
系统用户表
用户名hostname
密码password
权限userpermission
关系模型学生表students主码学号学号姓名专业所在系年级班级表classes主码班号课程表courses主码课程号课程名课程名教师表teachers主码教师号教师名教师号部门教研室职称选课表sc主码学号and课程号学号sno课程号cnoegrade讲授表teach主码教师号and课程号教师号tno课程号cnoclassnum系统用户表用户名hostname密码password权限userpermission
数据库-概念模型E-R图
![数据库-概念模型E-R图](https://img.taocdn.com/s3/m/40ea7a0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3.png)
12. 学校中有若干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可由若干学生选修。
请用E-R图画出此学校的概念模型。
答:该学校的概念模型E-R图如下:13.某工厂生产若干产品,每种产品由不同的零件组成,有的零件可用在不同的产品上。
这些零件由不同的原材料制成,不同零件所用的材料可以相同。
这些零件按所属的不同产品分别放在仓库中,原材料按照类别放在若干仓库中。
请用E-R图画出此工厂产品、零件、材料、仓库的概念模型。
答:本题将“原材料按照类别放在若干仓库中”理解为:一种原材料存放于一个仓库中,一个仓库只存放一种原材料。
该工厂的概念模型E-R图如下:18.试述关系模型的概念,定义并解释以下术语。
关系属性域元组码分量关系模式答:关系模型概念: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1)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通常将一个没有重复行,重复列的二维表看成一个关系,每个关系都有一个关系名。
(2)属性:二维表的每一列在关系中称为属性,每个属性都有一个属性名,属性值则是各元组属性的取值。
(3)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域。
域作为属性值的集合,其类型与范围由属性的性质及其所表示的意义具体确定。
同一属性只能在相同域中取值。
(4)元组:二维表的每一行在关系中称为元组。
(5)码:也称为码键。
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6)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组。
(7)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其格式为:关系名(属性名l,属性名2,…,属性名n)。
E-R图
![E-R图](https://img.taocdn.com/s3/m/5d29e81b866fb84ae45c8d6d.png)
E-R图E-R图也称实体-联系图(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提供了表示实体类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E-R方法是“实体-联系方法”(Entity-Relationship Approach)的简称。
它是描述现实世界概念结构模型的有效方法。
是表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式,用矩形表示实体型,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用椭圆表示实体的属性,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型连接起来;用菱形表示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在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型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1,1:n或m:n)。
成分在ER图中有如下四个成分矩形框:表示实体,在框中记入实体名。
菱形框:表示联系,在框中记入联系名。
椭圆形框:表示实体或联系的属性,将属性名记入框中。
对于主属性名,则在其名称下划一下划线。
连线:实体与属性之间;实体与联系之间;联系与属性之间用直线相连,并在直线上标注联系的类型。
(对于一对一联系,要在两个实体连线方向各写1;对于一对多联系,要在一的一方写1,多的一方写N;对于多对多关系,则要在两个实体连线方向各写N,M。
)构图要素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实体型、属性和联系,其表示方法为:·实体型(Entity):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在E-R图中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比如学生张三丰、学生李寻欢都是实体。
如果是弱实体的话,在矩形外面再套实线矩形。
·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个实体可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在E-R图中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比如学生的姓名、学号、性别、都是属性。
如果是多值属性的话,在椭圆形外面再套实线椭圆。
如果是派生属性则用虚线椭圆表示。
·联系(Relationship):联系也称关系,信息世界中反映实体内部或实体之间的联系。
e-r图案例
![e-r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989d3a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a.png)
e-r图案例在信息系统领域,E-R图(实体-关系图)是一种用来描述实体之间关系的数据模型。
E-R图通常用来设计数据库,帮助开发人员理解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设计和管理数据库系统。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案例来介绍E-R图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假设我们要设计一个学生选课系统的数据库,我们首先需要确定系统中的实体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确定有两个主要实体,学生和课程。
学生和课程之间存在着多对多的关系,一个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一门课程也可以被多个学生选择。
在E-R图中,我们用矩形表示实体,用菱形表示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用两个矩形分别表示学生和课程,用一个菱形表示学生和课程之间的关系。
除了学生和课程之间的关系,我们还需要考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
一个教师可以教授多门课程,而一门课程只能由一个教师教授。
因此,我们可以在E-R图中用另一个菱形表示教师和课程之间的关系。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包含学生、课程和教师三个实体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E-R图。
在E-R图中,我们还可以用箭头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例如,一个学生选修了一门课程,我们可以用箭头从学生指向课程来表示这种关系。
同样,一个课程由一个教师教授,我们也可以用箭头从教师指向课程来表示这种关系。
通过E-R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课程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数据库表结构和确定数据之间的约束条件。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E-R图确定学生和课程之间的关系是多对多的,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设计一个中间表来存储学生选课的信息。
同时,我们还可以确定课程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一对多的,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课程表中添加一个外键来关联教师表。
总之,E-R图是数据库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设计和管理数据库系统。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对E-R图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验四——E-R模型设计
![实验四——E-R模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8e7f2a453610661ed9f4b4.png)
实验四系统分析(三)-------新系统概念模型的建立
一、实验目的:掌握新系统概念模型(E-R图)分析和绘制方法
二、建议机时:4机时(课内2机时,课外2机时)
三、实验内容
1、掌握概念模型的作用;
2、掌握新系统概念模型的分析方法;
3、利用Visio绘制新系统的概念模型图(E-R图);
4、学会绘制局部和整体E-R图。
四、实验步骤
根据对图书销售管理系统调查分析的结果,建立该系统概念模型的相关文字材料整理如下:
该销售部门对图书进行记录时要涉及到图书作者和出版社,图书作者要记录其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简介,并对其编号;出版社要记录其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负责人、备注,并对其编号;对图书要记录其书名、版本、定价、出版日期,并对其编号。
图书到货时先入库,一个库房可存放多批图书,一批图书可存放在多个库房,存放时要注明入库日期和库存数量;对库房要记录其编号和名称。
图书由采购人员向供货单位进行采购;采购人员和管理人员一样要记录其编号、姓名、性别、联系电话;
对供货单位要记录其编号、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在采购的时候要注明采购的价格,它和书籍的入库价格是一致的。
图书可有管理人员或售书员进行销售,销售时要记录销售时间、销售数量、销售价格;顾客找不到想要的书籍或者需求量超过库存数时,可将其需求进行登记;登记时要注明需求日期和需求数量;此外要记录顾客的编号、姓名、性别、读书爱好、购书次数、存档日期等信息。
【请根据以上信息,绘制图书销售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图(E-R图)】。
E-R图设计:设计合理的E-R图,明确实体和关系
![E-R图设计:设计合理的E-R图,明确实体和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29a1b1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5.png)
E-R图设计:设计合理的E-R图,明确实体和关系第一章:引言1.1 背景介绍1.2 目的和目标1.3 文章结构第二章:E-R图概述2.1 E-R图的定义2.2 E-R图的作用2.3 E-R图的基本元素第三章:实体设计3.1 实体的概念3.2 实体的特点3.3 实体识别与命名3.4 实体的属性设计3.4.1 单值属性3.4.2 多值属性3.4.3 派生属性3.4.4 复合属性第四章:关系设计4.1 关系的概念4.2 关系的特点4.3 关系的命名4.4 关系的属性设计4.5 关系的基数约束4.6 关系的强弱约束第五章:E-R图设计步骤5.1 需求分析5.2 概念设计5.3 逻辑设计5.4 物理设计5.5 E-R图设计实例第六章:E-R图的优化6.1 冗余属性的消除6.2 一对一关系的优化6.3 一对多关系的优化6.4 多对多关系的优化第七章:E-R图的验证和调整7.1 E-R图的验证方法7.2 E-R图的调整方法第八章:E-R图的实现8.1 E-R图的转化8.2 E-R图的实施第九章:总结与展望9.1 主要内容总结9.2 不足与改进9.3 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数据管理成为各个领域的关键任务。
设计合理的数据模型对于构建可靠的数据管理系统至关重要。
在关系数据库中,E-R图(Entity-Relationship Diagram)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数据设计和数据库开发中。
1.2 目的和目标本文旨在介绍E-R图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了解E-R图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以及如何根据需求设计出合理的E-R图。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清晰地理解实体和关系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E-R图设计方法进行数据模型的构建。
1.3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九章,各章节内容安排如下:第二章将介绍E-R图的概念和作用,以及E-R图的基本元素,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章将重点讲解实体的设计,包括实体的概念、特点、识别与命名,以及实体的属性设计。
实体关系图(E-R图)基本概念详解
![实体关系图(E-R图)基本概念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115430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4.png)
实体关系图(E-R图)基本概念详解E-R图,也称为实体关系图,⽤于显⽰实体集之间的关系。
它提供了⼀种表⽰实体类型、属性和连接的⽅法;⽤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ER模型是数据库的设计或蓝图,将来可以作为数据库来实现。
在E-R图中,实体集是⼀组相似的实体(数据模型中的数据对象),它们可以有属性。
在数据库系统中,实体是数据库中的表或属性,因此ER图通过显⽰表和它们的属性之间的关系来显⽰数据库的完整逻辑结构。
[视频教程推荐:MySQL教程]电⼦病历图的组成:1.实体实体表⽰数据模型中的数据对象或组件。
例如,⼈、学⽣和⾳乐都可以被视为数据对象。
在电流变图中⽤矩形表⽰。
数据模型中有⼀个特殊的实体:弱实体,它不能通过⾃⾝的属性唯⼀识别,并且依赖于与其他实体的关系。
在电流变图中,弱实体⽤双矩形表⽰。
注意:每个实体都有⾃⼰的实体成员或实体对象,但是这些成员或对象不需要出现在er图中。
2.属性属性代表⼀个实体的属性,如⼀个⼈的姓名、年龄、地址和其他属性;在电流变图中⽤椭圆表⽰,有四种类型的属性:1. 关键属性:可以唯⼀标识实体集内的实体2. 复合属性:属于其他属性组合的属性从上图可以看出,“学⽣⼈数”是关键属性;“地址”是⼀个复合属性,因为“地址”也由其他属性组成,如省、市和区/县。
3)多值属性:可以包含多个值的属性称为多值属性,⽤双椭圆表⽰。
4)派⽣属性:该值是动态的,从另⼀个属性派⽣⽽来,⽤点椭圆表⽰。
3.关系关系⽤于表⽰实体之间的关系,在ER图中⽤菱形表⽰。
有四种类型的关系:1. ⼀对⼀2. ⼀对多3. 多对⼀4. 多对多电⼦病历图⽰例:总结:以上是本⽂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以上是什么是E-R图的详细内容,等等到此这篇关于实体关系图(E-R图)基本概念详解的⽂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实体关系图(E-R图)基础内容请搜索以前的⽂章或继续浏览下⾯的相关⽂章,希望⼤家以后多多⽀持!。
数据库设计之 E-R 图
![数据库设计之 E-R 图](https://img.taocdn.com/s3/m/3a439106bb68a98271fefac9.png)
课程解决问题
什么是E-R图? 什么时候使用? 怎么用?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从用户对 数据的需求出发,研究 并构造数据库的过程
设计步骤:
需求分析 实体定义 概念设计 关系定义 属性分配
E-R图
设计的目标
实现设计
满足应用功能的需求 良好的数据库性能
物理设计
实现、维护
员工
姓名 属于
实体-关系模型
在 E-R 图中显示的每个特性或属性映射为相应 表中的一个属性 员工
地址 名字
出生日期
工号 名字 出生日期 地址 邮编 电话 学历
员工
代号 工号 邮编 邮编 电话 电话 学历 学历
实体-关系模型
关系:实体间的关联
例如, 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中。这种关系代表了一个供 应商可以有多客户,一个客户也可以选择多个供应商。这 个关系被称为“选择”。
经理
部门 部门号(pk) 部门名 经理
员工 员工号(pk) 员工名 电话 部门(FK)
外键:当一个表的主关键字作为属性出现在另一个表中则在第二个表中称为外键(用于联系实体)
转换原则:多对多
把两实体中的主关键字放入到一个新实体中,成为新实体 的组合键 客户编号 客户名 商品编号 商品名 客户编号商品编号
客户
m
销售
m
商品
地址
联系方式 帐号 购买日期 数量 价格
库存量
对应数据库表
客户编号
C01 C02 C03 C04 C05
客户表
地址
北京 武汉 武汉 上海 武汉
顾客名
李明 王华 孙庆 赵国强 陈洁
联系方式
1.2.2实体联系模型E-R图设计 课件《网站数据库应用技术-SQL Server》(高教版)
![1.2.2实体联系模型E-R图设计 课件《网站数据库应用技术-SQL Server》(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bf7ea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e.png)
职工号
姓名
年龄
仓库
1
工作
n
职工
职称
m
库存 p
n 零件
库存量
1
n
领导
项目号
预算 开工日期
零件号
规格
名称
描述 单价
6 E-R模型
实例: 某职工管理系统涉及职工、部门、职称职务三个实体:
职工: 职工号,姓名,性别,年龄 部门: 部门号,名称,电话 职称职务: 代号,名称,津贴,住房面积 说明:职工与部门的联系没有单独的属性
定价
6 E-R模型
实例: 某工厂物资管理系统涉及仓库、零件、供应商、项目 、职工五个实体:
仓库:属性有仓库号、面积、电话号码。 零件:属性有零件号、名称、规格、单价、描述。 供应商:属性有供应商号、姓名、地址、电话号码、账号。 项目:属性有项目号、预算、开工日期。 职工:属性有职工号、姓名、年龄、职称。 请画出E-R 图。
项目号 预算 开工日期
零件 仓库号 面积 电话号
项目 职工号 姓名
年龄 职称
仓库
供应商号 姓名 地址 电话号 账号
职工
供应商
6 E-R模型
实体及其联系图:
供应商 m
供应量
供应
n 项目
仓库
1
工作
n
职工
m
存储 p
n 零件
库存量
1
n
领导
6 E-R模型
完整E-R图:
姓名
电话号
供应商号
地址
账号
仓库号
面积
电话号
6 E-R模型
这些实体之间的联系如下: (1)仓库和零件是多对多的联系。用库存量表示联系的属性。 (2)仓库和职工之间是一对多的联系。 (3)职工之间具有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因此职工实体集中具有一对多的联系。 (4)供应商、项目和零件三者之间具有多对多的联系。
ER图
![ER图](https://img.taocdn.com/s3/m/f49257166edb6f1aff001fa1.png)
• 观点
– 世界是由一组称作实体的基本对象和这些对象 世界是由一组称作实体 实体的基本对象和这些对象 之间的联系 联系构成的 之间的联系构成的
ER图的作用 ER图的作用
• ER图作用: ER图作用 图作用:
– 用户与技术人员的交流工具 – 避免不必要的返工
E-R图基本概念
• 实体(Entity) 实体(Entity)
– 实体集属性中作为主码的一部分的属性用下划 实体集属性中作为主码的一部分的属性用下划 线来标明。 来标明。 姓名 学号 系别 课程名 先修课 学分
学生
选修
课程
基本概念——举例 基本概念——举例
bank 一个客户就是 一个实体, 一个实体,一 笔贷款也是一 个实体。 个实体。 若干客户就构 成一个客户实 体集, 体集,若干贷 款就构成一个 贷款实体集。 贷款实体集。 客户的属性包括 客户号、客户名、 客户号、客户名、 住址 贷款的属性包括 贷款编号、 贷款编号、金额 等
绘制ER图时需注意的问题 绘制ER图时需注意的问题
• 教师可以作为课外团体实体的属性,用来 教师可以作为课外团体实体的属性,
说明某个课外团体的指导教师是谁。 说明某个课外团体的指导教师是谁。 • 但是,如果系统中还涉及了课程,而教师 但是,如果系统中还涉及了课程, 与课程间又有任课的联系,根据准则3 与课程间又有任课的联系,根据准则3-“属 性除了它所描述的实体以外, 性除了它所描述的实体以外,不能再与其 它实体具有联系” 教师应该做为实体。 它实体具有联系”,教师应该做为实体。
可以唯一地决定实体集中的一个实体,而属性组 可以唯一地决定实体集中的一个实体, 的任一个真子集没有这个特性 如果候选键是包含两个以上属性的属性组, 如果候选键是包含两个以上属性的属性组,该候 选键称为复合键( key) 选键称为复合键(composite key) 主键( key): ):从若干个候选键中选出的 主键(primary key):从若干个候选键中选出的 一个用于识别实体集中每一个实体的候选键, 一个用于识别实体集中每一个实体的候选键, 其他的候选键称为替补键( key)。 其他的候选键称为替补键(alternative key)。 弱实体的属性中不存在主键, 弱实体的属性中不存在主键,其主键需要其依赖 的实体的主键和其本身的某些属性共同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户信息实体E—R图
试题类型实体E—R图
系统参数实体E—R图
学生成绩实体E-R图
学生考试试卷实体E—R图
试题库实体E-R图
用access建立一个数据库文件,用来存储试题及用户的验证信息。
当管理员登陆时,首先提示要输入验证信息,当输入用户信息后,通过 sql 语言查询administrator表,判断此管理员是否合法,如果不合法,则显示提示信息,否则,进入考试系统。
管理员进入后
可通过程序对test 表内容进行添加,查询和删除。
学生登录,则需要学生的姓名和学号通过查询employee表,如果用户合法,由服务器抽取试题并显示到考生屏幕上,否则学生无法登录考试。
试题的抽取又需要通过subject表,抽取题库中的某一科所对应的题,当考生做完题并递交后,由系统自动评分,显示成绩并将学生姓名和成绩存入user 表。
在本系统中,数据库的建立是用 ACCESS 实现的。
其中包括四个表:administrator、employee、test、user和subject。
administrator表存储管理员信息, employee表存储用户信息,test表存储单科考试内容,这里的test表用来存储客观题,还可建立test1表用来存储主观题,user 表存储用户成绩, subject表存储课程名,这样的话,本系统可以实现对任何科目的考试,先通过subject表选择科目,通过字段filename确定对应的test 表,再通过test 表提取对应科目的题库。
在这里test 表包含多个表,它们的字段相同,具体题目不同,每一门课程的试题对应一张表。
administrator表结构如下:
employee表结构如下:
test表结构如下:
subject表结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