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教案
汉语修辞复习教案

汉语修辞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和掌握常用的汉语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更生动、形象、有趣。
3. 提高学生对汉语修辞的鉴赏能力,增强语感。
二、教学内容1. 复习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特点。
2. 分析实例,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
3. 进行修辞练习,提高运用修辞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复习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及运用。
2. 难点:正确判断和运用修辞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及运用。
2. 示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
3. 练习法:进行修辞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 教案、PPT及相关资料。
2. 修辞实例及练习题。
第一章:比喻1. 比喻的定义: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的描述,用一个事物来暗示另一个事物。
3. 比喻的运用:注意本体和喻体的相关性,避免生搬硬套。
第二章:拟人1. 拟人的定义:拟人是一种将人的特征赋予非人事物的修辞手法。
2. 拟人的运用:使非人事物具有人的情感、动作或特征,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第三章:夸张1. 夸张的定义: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某些特点加以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2. 夸张的类型: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3. 夸张的运用:注意度的把握,避免过度夸张或不足夸张。
第四章:排比1. 排比的定义:排比是一种将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
2. 排比的类型:并列排比、递进排比、转折排比。
3. 排比的运用:注意句子结构的协调,使语言更加有力、鲜明。
第五章:修辞练习1. 练习题:分析下列句子,判断其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原因。
2. 学生互相讨论,教师点评。
3. 针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进行讲解和指导。
六、对偶1. 对偶的定义:对偶是一种将两个意义相对、结构相似的句子或短语排列在一起,以形成对称、和谐的效果的修辞手法。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教案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教案教学目标复习修辞格知识,能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辨析几种易混的修辞格教学时数:三课时一、考试要求:《考试说明》对常见的修辞方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八种。
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运用,而不是仅仅辨认概念,指认文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学生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
还能熟练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二、考查方式:由历年各地的高考卷(以湖南卷为主),归纳有关修辞的考查方式、及趋势。
投影显示各地的高考卷。
小结考查方式、内容及趋势:1、指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2、分析运用修辞手法作用3、通过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形式考查4、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考查5、通过作文进行考查高考的选择题中,近几年已没有单纯的修辞题。
而是放在以下题型中去考:a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包括修辞方法在内的写法;b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c 作文当中,根据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法写作。
三、结合实例详细讲解高考考查的八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概念、结构、特点、种类、辨析、作用及运用等)比喻(一)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二)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
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
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
复习《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教案

复习《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喻修辞:引导学生回顾比喻的定义、种类(明喻、暗喻、借喻)及作用。
2. 排比修辞:回顾排比的定义、结构(句式、语气)及作用。
3. 夸张修辞:回顾夸张的定义、种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及作用。
4. 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比喻、排比、夸张修辞实例。
5. 进行比喻、排比、夸张修辞的写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比喻、排比、夸张修辞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难点:如何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喻、排比、夸张修辞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比喻、排比、夸张修辞实例。
3. 实践练习法:进行比喻、排比、夸张修辞的写作练习。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回顾比喻修辞的定义、种类及作用。
2. 第二课时:回顾排比修辞的定义、结构及作用。
3. 第三课时:回顾夸张修辞的定义、种类及作用。
4. 第四课时: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比喻、排比、夸张修辞实例。
5. 第五课时:进行比喻、排比、夸张修辞的写作练习,并进行点评。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的准确性和创意性。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经典文学作品实例,用于分析和讲解比喻、排比、夸张修辞。
2. 准备写作练习材料,以便学生进行实践。
3. 准备评估标准,用于对学生的写作练习进行评价。
八、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新知识:详细讲解比喻、排比、夸张修辞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教案3:修辞手法运用技巧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教案3:修辞手法运用技巧修辞手法运用技巧语文复习备考是每一位高中生必须面对的考验,语文考试中的修辞手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备考及考试中所需要掌握的技巧之一。
因此,本篇文章将为大家总结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教案中有关修辞手法运用技巧的知识。
一、修辞手法的定义和分类修辞手法是指用语言手段对事物进行描述、表达和呈现的一种艺术技巧。
它是表达者借助于语言材料所运用的一种特定的、独具特色的、语法上的特殊手法。
它可以使语言的表达更生动、更有感染力,增强了语言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力和魅力。
修辞手法分为六类:1、比喻:以比拟的方式来表达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特质。
2、拟人:给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属性,使其具有人的形象、感情和思想。
3、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手段,用来突出其中某种特征。
4、排比:对同一事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它的同类事物列举出来,以增强文字的价值感和感染力。
5、反问:提出问题并不求回答,强调说话者的感情和语气。
6、比较:采用对比的方法,强化事物间的差异,从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二、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正确运用修辞手法是提高语文表达能力的重点之一。
在文章中,可采用以下技巧:1、灵活使用修辞手法,本着以类推代替单调的叙述的原则。
比如,在描述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拟人手法,让努力成为"顽强拼搏的小鸟",这样既突出努力的特点,又丰富了表达方式。
2、要选择恰当的修辞手法,比如在课文中出现的“传胸臆之忧,直前步之难,谁不旋踵,以望眼前?”这里采用排比手法,使句子更为优美和生动。
3、对不同的修辞手法,应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比如对于比喻,可以使用直线式、圆周式和交叉式等不同的比喻方式。
4、正确地掌握修辞手法的适用方法。
要根据情境和语境中的需要来选择修辞手法,合理地发挥修辞手法,避免过分使用或不适当使用,否则会导致文章表达不清、混乱。
修辞手法对于语文表达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掌握好修辞技巧可以提高文章的美感、感染力和表达能力,也是备考及考试中必不可少的技巧之一。
高考修辞复习教学教案

高考修辞复习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观点、描绘事物、增强语言感染力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文本中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够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
2.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或情感。
3.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述。
4. 排比:句子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运用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修辞实例,引导学生感受修辞的魅力。
3.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借鉴。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比喻:介绍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类型,分析示例。
3. 讲解拟人:阐述拟人的特点和运用方法,分析示例。
4. 讲解夸张:介绍夸张的手法和效果,分析示例。
5. 讲解排比:讲解排比的结构特点和运用,分析示例。
6. 讲解对偶:阐述对偶的定义和形式,分析示例。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总结各自的定义和特点。
2. 分析一篇文学作品,识别其中的修辞手法,并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3. 创作一篇小文章,运用至少三种修辞手法,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
4. 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题目: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六、教学内容1. 设问:自问自答或提问以引起注意、思考。
2. 反问:用疑问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语气,加强语气。
3. 反复: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或句子,以强调或突出某个意思。
4. 对比:将两个相对立或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突出它们的特点。
5. 比拟:把事物比作另一事物,进行形象化的描述。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设问和反问的用法,分析示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反复、对比、比拟实例,引导学生感受修辞的魅力。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教案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观点、描绘形象、增强语言感染力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文本、鉴赏修辞手法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比喻:抓住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表示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2. 比拟: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属性,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替代。
4. 夸张:为了突出某种事物的特点,故意言过其实,夸大其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高考常见的修辞手法,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
2. 难点:正确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合作能力。
3. 写作实践: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比喻、比拟1.1 讲解比喻、比拟的定义和特点1.2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比喻、比拟的运用1.3 学生练习:运用比喻、比拟手法进行写作2. 第二课时:借代、夸张2.1 讲解借代、夸张的定义和特点2.2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借代、夸张的运用2.3 学生练习:运用借代、夸张手法进行写作3. 第三课时:对偶3.1 讲解对偶的定义和特点3.2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对偶的运用3.3 学生练习:运用对偶手法进行写作4. 第四课时:综合练习4.1 给学生提供一段文本,要求学生识别并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4.2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分析结果4.3 教师点评并进行讲解5. 第五课时:总结与拓展5.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5.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5.3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写作实践,评价学生对高考常见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202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2:修辞手法

202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2:修辞手法修辞是文学艺术的基础,是语言的精髓。
修辞手法就是说,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一个意思,从而让读者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和体验。
正是因为修辞手法的运用,才让文学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灵气。
要想在高考语文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对修辞手法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修辞手法。
一、比喻比喻是最常见的手法之一,也是最基本的手法之一,是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从而达到比较明显或者深刻的表达效果。
比喻可以增强文学作品的形象感和情感感染力,让文学作品更为贴近读者的生活。
二、象征象征是用一个符号来代表另一个含义,主要是通过对某个事物或者现象的描述来传递某种深层次的思想或者情感。
好的象征在表达主题和意境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拟人拟人是赋予非人类的事物以人的感情、思想和行为,主要是通过对某个物品或者事物的人格化来加深读者对该物品的理解,以及表达某种深层次的思想或者情感。
四、对比对比是将两种或者多种事物进行对比,强调它们之间的差异。
通过对比,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事物和概念的特点。
五、排比排比是为了加强表达的效果,用相同的结构来反复重复,主要是利用了音律的共鸣和特定的韵律特点来给读者带来新的感觉和体验。
六、夸张夸张是对某种特征或者事实进行程度上的放大,从而达到突出表达和产生大量艺术想象的一种手法。
七、借代借代是将某个意象或者事实爱好甄擎对其他的含义进行转换,主要是引出更多的艺术想象。
八、双关语双关语利用了语言的多义性或者词语的同音重庆,打破音形符号与意义符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给读者带来一种新的阅读乐趣。
以上就是202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2:修辞手法的内容。
希望各位同学可以认真学习,深化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在高考语文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0综合3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教案

10综合3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高考常见的修辞手法。
2.能够分析和运用修辞手法解决高考题目。
3.提高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教学内容:1.修辞手法的概念和分类。
2.高考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则有趣的段落或短文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问引出修辞手法的概念。
问题: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只是一件小事,但别人却用很夸张的语言描述它,让你感觉非常有趣或者感动?这是因为他们使用了一些特殊的语言技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修辞手法。
步骤二:学习修辞手法的概念和分类(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的方式介绍修辞手法的概念和分类。
概念:修辞手法是修饰语言的一种艺术技巧,通过巧妙的运用语言、形象、声音等因素,使语言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感性,引起读者的共鸣。
分类: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拟人、对比等等。
步骤三:学习高考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3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或白板呈现高考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并结合练习题进行讲解。
1.比喻:比喻是通过找出两个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用一个事物来描写另一个事物。
例子:他的笑容犹如阳光一般灿烂。
练习题:请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以下句子。
他的眼睛像两汪清澈的湖水。
2.夸张: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形象、声音、数量等来增强表达的表现力。
例子:他笑得几乎裂开了嘴巴。
练习题:请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述以下句子。
山川翻滚,海啸汹涌。
3.拟人:拟人是指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概念赋予人的行为和特性。
例子:夜空仿佛一位守护者,无声地守护着大地上的每一个人。
练习题:请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述以下句子。
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步骤四:练习运用修辞手法解题(3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分析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效果和意义。
练习题:1."一位高高瘦瘦的小姐姐走在街上,像极了一只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摆。
"请分析句子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以及其效果和意义。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教案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文本、鉴赏修辞手法的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比喻:通过对比喻句的构成和作用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辨别和运用比喻。
2. 拟人:讲解拟人修辞的特点和效果,引导学生运用拟人表达情感。
3. 夸张:分析夸张修辞的手法和效果,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夸张的能力。
4. 排比:讲解排比修辞的构成和作用,让学生掌握排比的运用技巧。
5. 对偶:通过对偶修辞的定义和特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对偶表达意思。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修辞手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比喻:讲解比喻的构成要素和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并加以练习。
3. 讲解拟人:分析拟人修辞的特点和效果,让学生尝试运用拟人表达情感。
4. 讲解夸张:强调夸张修辞的手法和效果,让学生进行夸张句的编写和修改。
5. 讲解排比:讲解排比修辞的构成和作用,让学生进行排比句的编写和修改。
6. 讲解对偶:通过对偶修辞的定义和特点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对偶句的编写和修改。
四、课堂练习1. 比喻:请学生编写一个比喻句,要求形象生动。
2. 拟人:请学生编写一个拟人句,要求表达出情感。
3. 夸张:请学生编写一个夸张句,要求突出表现。
4. 排比:请学生编写一个排比句,要求结构一致。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总结其特点和作用。
2. 找一些文章或句子,分析其中运用到的修辞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3. 尝试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提高表达效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应用和鉴赏能力。
3. 结合学生的写作练习,评价其在实际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的效果。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句讲解修辞手法的运用。
202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12:修辞手法详解

202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12:修辞手法详解修辞手法是我们在平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有关语言的表现力和美感的技巧。
掌握好修辞手法,能够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准确和富有感染力。
在高考语文中,修辞手法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掌握好修辞手法,能够让我们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本文将对202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12:修辞手法进行详细解析。
一、概念修辞手法指的是使用各种修辞方法,使语言达到更加美化和生动的效果的技巧,同时,修辞手法也能够为文章赋予不同的情感,进一步丰富文章的内涵。
二、分类1.比喻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表达出更加深刻、准确的感情。
比如:蓝天白云就像一张大帆布,覆盖在万物之上。
2.比拟比拟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修辞手法,它是通过将两种相互矛盾的事物进行对比,来表达出更加深刻的感情。
比如:他的行为就像黑暗中的拐杖,不停的引导着我们。
3.夸张夸张是一种通过强调事物的某些特点来进行渲染的修辞手法。
夸张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加引人入胜,让人们印象更加深刻。
比如:他的恐惧已经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
4.隐喻隐喻是一种在语言表达中将某种不同的概念联系起来以表达情感的方法,它通过暗示和引导读者来诠释自己所想要表达的内容。
比如:他是大海中的一叶扁舟,经过重重磨练,仍然不曾脆弱,坚韧。
5.拟人拟人是一种经常被用来表达生趣和情感的手法,它能让非生物物品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人类特征和行为,从而达到更加简单、生动的描述效果。
比如: 雷声像是在暴怒,同时加强了整篇文章的气氛和戏剧性。
6.借代借代是一种将某种具体的事物借用于表达其他含义的手法,通过借用的事物来作比拟或隐喻,进一步加深读者的体验感。
比如:这条繁星河道的弯曲,就像是人生中各种困难,曲曲折折,但我们都能够穿越,达到成功的彼岸。
三、效果1.增强情感通过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可以更好地表达出文章中的感情,带给读者更加深刻的感受。
2.富有感染力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更有活力,更生动有趣,增加读者的兴趣和阅读的愉悦感。
高考修辞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修辞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2. 能够识别和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
3.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丰富写作,提高表达效果。
二、教学内容1. 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特点2. 比喻的种类和作用3. 拟人的运用和效果4. 夸张的技巧和限制5. 排比的应用和效果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介绍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每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3. 分析: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其表达效果。
4. 练习:学生练习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其表达效果。
3. 练习法:学生练习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练习作品:评价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效果。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参考书籍:修辞学相关书籍。
2. 网络资源:修辞手法案例分析文章。
3. 教学课件:制作涵盖各种修辞手法的课件。
4.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帮助学生进行练习。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教学难点: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和分析。
八、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
2. 第二步:讲解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3. 第三步: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其表达效果。
4. 第四步:学生练习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5. 第五步: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练习成果。
针对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文本,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并在练习本上进行标注。
高考修辞复习教学教案

高考修辞复习教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考修辞复习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高考修辞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2 教学内容高考修辞的概念与作用。
高考修辞的分类: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对比。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高考修辞的概念和分类。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章中的高考修辞手法。
1.4 教学步骤引入高考修辞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修辞在高考作文中的重要性。
讲解高考修辞的分类,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让学生进行修辞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二章:比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比喻的概念和特点。
让学生学会运用比喻手法进行写作。
2.2 教学内容比喻的概念和特点。
比喻的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比喻的运用技巧。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比喻的概念和特点。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比喻练习。
2.4 教学步骤讲解比喻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比喻的意义。
讲解比喻的类型,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让学生进行比喻练习,培养运用比喻进行写作的能力。
第三章:比拟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比拟的概念和特点。
让学生学会运用比拟手法进行写作。
3.2 教学内容比拟的概念和特点。
比拟的类型:拟人、拟物。
比拟的运用技巧。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比拟的概念和特点。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比拟练习。
3.4 教学步骤讲解比拟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比拟的意义。
讲解比拟的类型,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让学生进行比拟练习,培养运用比拟进行写作的能力。
第四章:借代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借代的概念和特点。
让学生学会运用借代手法进行写作。
4.2 教学内容借代的概念和特点。
借代的类型:代词、代事、代物。
借代的运用技巧。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借代的概念和特点。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借代练习。
4.4 教学步骤讲解借代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借代的意义。
讲解借代的类型,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让学生进行借代练习,培养运用借代进行写作的能力。
高考修辞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修辞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修辞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
2. 能够识别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写作,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修辞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特点3.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特点。
2. 难点: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的概念、作用和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3. 练习法:学生进行修辞手法的练习和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修辞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感受修辞的魅力。
4. 练习:学生进行修辞手法的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分析不同文章中同一修辞手法的运用,比较其表达效果的差异。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创作,培养其文学素养。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其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2. 练习作业:评估学生作业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情况,给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关修辞手法的相关内容。
2. 参考书籍:提供修辞手法相关的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3. 网络资源:推荐相关网站和文章,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修辞手法的知识。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修辞的概念和作用、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特点。
2. 第二课时: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案例分析。
3. 第三课时:修辞手法的练习和指导。
4. 第四课时:教学拓展和评估。
十、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选取一篇文章,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写出分析报告。
3. 创作一篇短文,运用至少三种修辞手法,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本课程的复习内容和目标1.2 教学内容修辞手法的概念和分类复习计划和课程安排1.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案例分析和练习第二章:比喻2.1 教学目标理解比喻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比喻的种类和构成2.2 教学内容比喻的定义和功能直接比喻和隐喻的区别常见比喻的例子和分析2.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分组练习和讨论3.1 教学目标理解拟人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拟人的构成和运用3.2 教学内容拟人的定义和功能拟人的构成要素拟人的例子和分析3.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创作练习和分享第四章:夸张4.1 教学目标理解夸张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夸张的构成和运用4.2 教学内容夸张的定义和功能夸张的构成要素夸张的例子和分析4.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创作练习和分享5.1 教学目标理解反问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反问的构成和运用5.2 教学内容反问的定义和功能反问的构成要素反问的例子和分析5.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讨论和练习第六章:排比6.1 教学目标理解排比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排比的构成和运用6.2 教学内容排比的定义和功能排比的构成要素排比的例子和分析6.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创作练习和分享7.1 教学目标理解对仗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对仗的构成和运用7.2 教学内容对仗的定义和功能对仗的构成要素对仗的例子和分析7.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创作练习和分享第八章:对比8.1 教学目标理解对比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对比的构成和运用8.2 教学内容对比的定义和功能对比的构成要素对比的例子和分析8.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创作练习和分享9.1 教学目标理解设问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设问的构成和运用9.2 教学内容设问的定义和功能设问的构成要素设问的例子和分析9.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讨论和练习10.1 教学目标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修辞能力10.2 教学内容复习所学的修辞手法分析和练习典型例句10.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练习和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比喻的定义和作用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形成形象生动的表达。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教案13:修辞手法的应用教案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教案13:修辞手法的应用教案修辞手法是语文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是指作者运用语言的艺术手段来塑造文学作品的形象、语感、情感和意义的一种方法。
在高中语文中,修辞手法的应用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让文章更加饱满、更加生动、更加真实。
在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中,修辞手法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下关于修辞手法的应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语文知识。
一、教学目标1、掌握“修辞”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2、掌握修辞手法的基本形式和应用方法;3、熟练运用修辞手法,丰富文章的语言表达,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二、教学重点1、文章语言的表达效果;2、修辞手法的分类和应用;3、文章修辞手法的表现和推理分析。
三、教学难点1、掌握修辞手法在文章表现中的创新应用;2、较高层次文章的修辞再创作。
四、教学方法1、讲述法;2、分组探讨法;3、边缘编教学法;4、作品分析法。
五、教学内容修辞手法的分类及其应用:1.比喻2.拟人3.夸张4.反问5.排比6.设问7.对比8.讽刺9.双关语10.引用六、教学步骤1、引入掌握修辞手法不是为了让文章更加华丽或者更加虚华,而是因为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加真实、更加生动、更加饱满。
本节课我们会学习修辞手法这一要素,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并熟练运用。
2、概念讲解修辞,是指以言语文字为工具,运用词汇、语法、形式、音韵等方面的技巧,精心塑造形象、刻划性格、描绘情节、表达思想。
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更加地生动、幽默、充满诗意。
3、数据分析在高中语文的阶段,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许多的修辞手法,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和反问等。
本节课,我们将来分析一下这些修辞手法的应用。
4、阐述比喻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通过将两种事物相互比较来揭示它们之间相似点的手法。
拟人是赋予无生命物品、抽象概念以具体形像、特殊性格或心理状况的修辞手法。
夸张是故意扩大、过分渲染、虚构事实,以突出文章的重要性、矛盾、冲突等特点。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 通用(免费下载优秀版)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一、考试说明: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级二、知识要点分析:目标重点:掌握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目标难点:1、 体会八种修辞格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
2、 根据修辞格的要求进行仿写。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 修辞知识介绍及修辞手法辨析一、考点透视:高考《考试大纲》中对“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考点作了十分清晰的界定。
常见的修辞方法共考查种,即比喻、排比、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
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
历年高考试卷中,修辞方法的考查同阅读、鉴赏结合,仍是重要的关注点;修辞方法与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考查更是近年高考的发展趋势所在,这或许又是以后修辞命题的一大热点,也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二、修辞知识介绍㈠修辞知识小库Ⅰ《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常见修辞手法有八种:、比喻: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种类:明喻 甲像乙。
本体、比喻词、喻体三者明明白白都有。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像、仿佛、似、犹如……暗喻 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是、成了、变成”连接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罢。
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雨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借代: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手法。
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出说的人或事物。
借代的种类: ()用事物的特征代本体事物: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具体代抽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专名代泛称: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部分代整体:咏罢低眉无写处,()结果代原因: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运用借代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出现。
语文高考修辞复习教案(推荐5篇)

语文高考修辞复习教案(推荐5篇)第一篇:语文高考修辞复习教案语文高考修辞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一)复习修辞格知识,能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二)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分析:借喻与借代修辞手法,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断,二者的不同点是:①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
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
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
“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
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中国共产党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闹笑话了。
它们之所以能替代,是因为本体、借体有密切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地,与中国共产党有关。
(二)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分析: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
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
高三语文复习修辞方法教案

高三语文复习修辞方法教案高三语文复习修辞方法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三语文复习修辞方法教案,欢迎阅读。
课题:修辞(修辞方法)复习第一课时课型:复习策略指导课教学目标:学会理清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学会把握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重点;学会设计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方法;学会调控修辞方法部分的训练内容。
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复习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
课前预习:学生解答近几年高中会考、高考中有关修辞方法部分的试题(印成讲义),教师借此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统计分数);学生分析试题中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形成对修辞方法部分考核的初步感知,以便在课堂上深入讨论。
教学过程:理清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教师提问:大家知道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可能一:不知道,或不太知道。
可能二:根据高考说明回答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教师提示:要理清一个知识点的复习目标,其根据有哪些?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应该根据以下两方面考试说明(包括会考高考)B、考试试题结合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分解出如下4个能力考核点:(幻灯投影)能够辨识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列出8种,会考列出12种);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
本环节小结:有效的复习,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所以每一个同学在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都应该首先要理清复习目标。
从以上的分析操作,我们也基本了解了理清复习目标的方法。
二、把握修辞部分的复习重点教师提引:目标的确立,为我们把握复习重点提供了范围。
目标是针对所有学生的,而复习重点则应该是针对个人的。
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围绕目标,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说各自的想法及做法。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12《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精品教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12《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精品教案第一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12《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精品教案12《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学习过程]一、修辞的类别及特点:(一)比喻1.概念比喻是“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2.构成比喻的必备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下面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
例如: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
②表示猜度。
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像。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
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比喻的种类(1)明喻。
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这里是花的海洋。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座一座,长虹飞架。
(二)借代1.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方法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2.借代的种类(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
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
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形象代本体。
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教案教学目标复习修辞格知识,能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辨析几种易混的修辞格教学时数:三教时一、考试要求:《考试说明》对常见的修辞方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八种。
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运用,而不是仅仅辨认概念,指认文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学生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
还能熟练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二、考查方式:由历年各地的高考卷(以湖南卷为主),归纳有关修辞的考查方式、及趋势。
投影显示各地的高考卷。
小结考查方式、内容及趋势:1、指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2、分析运用修辞手法作用3、通过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形式考查4、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考查5、通过作文进行考查高考的选择题中,近几年已没有单纯的修辞题。
而是放在以下题型中去考:a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包括修辞方法在内的写法;b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c 作文当中,根据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法写作。
三、结合实例详细讲解高考考查的八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概念、结构、特点、种类、辨析、作用及运用等)比喻(一)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二)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
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
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
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比喻的种类:(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
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五)、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
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
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
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
即或是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分开的。
(六)、比喻的作用①具体、形象、生动。
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②浅显易懂。
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
③表达感情。
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乌鸦”(飞机)成阵。
(七)、比喻要贴切①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轻快。
没有相似点②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
喻体不当③大水一来,可真比老虎还厉害,庄稼、房子、家俱一扫而光,今天,我们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和这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
前后不一致,前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厉害的其他事物,后面又比作老虎,前后不一致④“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后面连接哪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B)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八)、准确理解比喻句1、我猜他把那信总该看了几十遍,每个字让他嚼得稀烂,消化了。
本体是“看信”,喻体是“咀嚼食物”,相似点是:仔细、反复、回味。
2、虽然这是些无关大局的小事,可是在这位观察别人很精细的姑娘身上却投下了一个不太好的阴影。
本体是“印象”;喻体是“阴影”;相似点是“暗淡”。
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要问我的意思,我说,文言文可以念点儿,可是念多少还值得研究。
似乎应该先研究一下学习文言文的目的。
教学大纲提出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按现在课本里的文言文数量和一般的讲解方法,能否达到这个目的,还得打个问号。
如果说现在的几篇课文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加大分量怎么样?加到三分之一?二分之一?这就牵涉到会不会妨碍学生学好现代文的问题。
会不会搞得不好,弄成驼子摔跤,两头没着落?…… 此人发言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请将比喻指出来,并说明它所说的是与学文言文有关的什么问题。
①比喻句:(答案:驼子摔跤)②比喻所谈的是(答案: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分量比例的问题。
)比拟(一)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例①: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把运用于“人”的动词、形容词直接描写物。
例②:我不愿说,你只是一块矿石,因为你有理想,因为你要飞翔,为了创造祖国有声有色的明天,你恨不得生出一千副手掌,一千双翅膀——用人称代词来指代物。
例③:井岗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等待着你们——把物当人来呼唤。
例④:莲农们精心培植,把绵绵情意栽种在每一口莲塘里。
(把惯用于描写莲耦的“栽”用来描写“绵绵情意”)(二)比拟与比喻的区别:比拟是把人直接当物写,或把物直接当人写,把写人的词语直接描写物,把惯用于写物的词语用来直接写人。
比喻则不同。
把甲物说成像乙物,或是乙物,或者干脆用乙物来代替甲物。
例①:住口,你这吠人的狗住口,你再吠人,我可要一木棒打死你例②:炮弹愤怒地向敌人飞去。
我们要谨防弹衣炮弹——比喻(三)比拟要注意问题1、必须有真情实感的流露2、进行比拟的人和物必须有相近的地方例①:对诗句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1993年高考题)(C)A.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C.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D.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分析:“合”在这里是“环绕”的意思,“斜”在这里是“延伸”,都是自然景物的本身状态。
作者在这里是用描写景物来衬托心情,并没有用拟人手法写青山、绿树有人的感情。
例②: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江上看山苏轼船上香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江上看山苏辙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
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
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惟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
(1)下列词句在诗中的作用是:①飞鸟: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帆”,写舟行之快)②依然不负远来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巫山景色浓秀)例③:分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参考答案:这两句写故乡水的“万里送行”,是拟人手法。
表达了诗人初次出峡的喜悦之情与离开生活已久的故乡的缱绻之情,又与题目“送别”照应。
“仍怜”,语气极轻柔婉转,而分量厚重。
借代(一)用借体代本体。
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
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借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同处。
借用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来代替本事物。
①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借特征来代替所要说的人和事物。
②我买了一台“康佳”——借事物的名称代替该事物。
③樯橹灰飞烟灭——借部分代替全体。
④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
⑤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借材料、工具代该事物。
⑥读点鲁讯——借作者代著作。
⑦于是大家替他们兄弟捏把汗——借结果代事物本身。
(代担心)(二)借代的作用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②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四)借喻与借代的区别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
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
“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
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B)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
夸张(一)夸张是有意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并对其加以扩大或缩小来表达强烈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二)夸张的几种形式a、扩大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