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中小学教育评价评价=量或质的记述 价值判断美国格

合集下载

美国中小学课程评价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美国中小学课程评价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美国中小学课程评价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课程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分支,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判断要求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体现评价者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愿望,不同的评价主体因其自身的需要和观念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或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美国课程评价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00多年来,课程评价从简单到完善,模式从单一到多样,逐步向科学化方向发展。

了解美国中小学课程评价的特点,分析它的优势和不足,预测其发展趋势,对我国的中小学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借鉴意义。

一、美国中小学现行课程评价的方式。

1.成绩评价。

成绩评价是证明学生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学业完成情况的一种常用方式,对这种评价结果进行判断,是学生升级、毕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要有一定的记录,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成绩作为对教学和学习结果的评定。

成绩评价可以是简短回答,也可以是深入探讨,通常采用口头询问、传统小测验、考试以及自由回答等方式进行。

2.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主要是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各项技能,独自或小组共同完成既定目标的一种评价方式。

根据教师分配任务的不同,项目评价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它允许学生创造性地发挥。

倒如,设计一种新型交通工具的工作模型;把你的居住地区绘制成一张地图,并标明你最喜欢的地方。

3.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计划,请学生持续一段时间主动搜集、组织与省思学习成果的档案,以评定其努力、进步、成长情况的一种评价方法。

在教学评价多元化的改革中,档案袋评价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档案袋评价以实作的形式,请每位学生设计与制作个人学习档案袋,通过连续搜集有意义的资料,经过整理、反思与统合,形成内容丰富、富有创意的学习档案,以系统地展现学生个人实践活动的历程与成果。

精心设计与制作的学习档案袋,可以发挥诸多优势,如能兼顾活动结果与过程,兼顾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的整体目标和反思能力,可以呈现多元资料,获得关于学生发展的更真实的表现与成果,培养学生主动积极、自我成长、自我评价、自我负责的精神及价值观,能够增进师生互动、同学沟通等。

第四篇 语文课程评价的功能与原则

第四篇 语文课程评价的功能与原则
46
11
5.调节功能
语文课程评价的调节功能是指语 文课程评价可以通过对所获得的信 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分析,发现学 生语文学习上的优缺点,发现语文 教师教学上的长处与不足,发现学 校语文教学中的成绩与问题所在等, 从而有针对性地调节各自的行为, 使语文课程达到尽可能完善的程度。
12
三、语文课程评价的原则
6
语文课程评价的范围比语文教学评价要广, 它的范围不能仅局限于知识和能力,即认知领域, 还要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 行全面评价;既要对语文学习的结果进行描述和 判断,又要对产生这一学习结果的多种因素和动 态过程进行描述和判断;既要看到学生智力发展 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们的动机、兴趣、情感、态 度、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作用的一面。
42
2.考查法
(1)日常考查 (2)总结性考查
43
3.评语法
(1)语文课堂教学中 的即时口头评语 (2)作业、作文中的 书面评语
44
4.成长记录袋
语文成长记录袋主 要收集的是学生在语文 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各种 作品,用以展示学生的 语文学习和进步的状况。
45
正确认识成长记录袋
●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 ●作品收集是有意的,而不是随机的; ●应提供给学生发表意见和对作品进 行反省的机会.
《语文课程标准》具体制定了三个维度和五 个方面的语文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由 单一转向多元。
22
(一)语文课程评价的三个维度 1.知识和能力的评价
知识和能力的评价应着重关 注:识字写字知识评价、读写知 识评价、文学知识评价、听说读 写基本能力的评价、语文发展能 力的评价。
23
2.过程和方法的评价
无论采用定量还是定性的方式,都要从促进 学生的角度、促进课程发展的角度出发,要让被 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切实从语文课 程评价中受益。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

{测量(量的记述)+价值判断
教育评价= 非测量(质的记述)+价值判断
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估:初等教育称教育评价,高等教育称教育评估。 教育评价类型较多,这里介绍按评价的基准分类情况: 1. 相对评价: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总体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对象作为 标准,然后将其余评价对象与该标准进行比较,或者是用某种方法把 所有评价对象排成先后顺序的评价。(平时年级或班级排队) 2. 绝对评价: 在被评价对象集合之外,预先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评价 对象与该客观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其达到标准程度的评价。(高考) 3. 个体内差异评价: 把被评价对象集合总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过去和现在 相比较,或者将一个个体的若干测面相比较。例如:把学生物理期中考 试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比较;一个学生的物理水平可以从解题能力、 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等多个侧面加以考查。 此外,按参与评价的主体分类,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按评价的 方法分类,可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选择=结果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欢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
教育评价:指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 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处进教 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要点:1. 教育评价的对象可以是教育领域中的任意元素,如教师、学生、 教育管理人员、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活动、教育效果。 2. 教育评价的本质是对教育的价值做出判断,是评价者的主体需要与被 评价对象的客体属性的一种特殊的效用关系运动。 3. 教育评价的手段是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方法。综合运用测量、统计 系统分析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既有定量的,又有定性的。 4. 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处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达到这一目 的,要为被评价者诊断各种教育问题,探索改革措施,选择行为决策。

教育测量与评价论文

教育测量与评价论文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教育测量与评价论文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班级:姓名:学号:2013/6/12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李田—08(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中国,300222)摘要: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教育评价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了新的研究进展。

本文从教育评价的不同研究取向角度阐述了四种教育评价的模式,并且在对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主线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展望了当前世界范围内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

关键词: 教育评价;主要模式;新进展一、教育评价的概念教育评价理论领域的新进展首先体现在其概念的历史演进中。

从泰勒最早提出“教育评价”这一概念,到当前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可的对教育评价的综合性界定,充分体现出教育评价研究者对概念的把握逐渐接近其本质的原貌,有利于他们运用新的理论促进实践领域的新发展。

1. 概念界定对于教育评价的概念界定,当前学术界存在着多种观点.美国学者泰勒在其著名的“八年研究"(1933- 1940) 报告(《史密斯- 泰勒报告》) 中,首次提出并正式使用“教育评价”这一概念.他早期的观点认为“,教育评价过程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大纲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1986 年,在《教育评价概念的变化》中,他对该陈述做了修订,认为教育评价是“检验教育思想和计划的过程”。

我国教育界一般把教育评价定义为: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2.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的关系从对教育评价的概念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评价主要包含两个要素,即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美国学者格朗兰德曾经指出,教育评价= 量的记述+ 价值判断或质的记述+ 价值判断.其中量的记述是指来自测量的结果,而质的记述则指通过非测量的手段所获得的事实,他们共同构成了事实判断部分。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题库附答案(含A.B卷)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题库附答案(含A.B卷)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题库附答案(含A.B卷)A卷:单选题1.儿童努力摆脱掌握原则的集团或个人的权威,且不把自己和这种集团视为一体,从而确定有效的和可用的道德价值和原则,这是科尔伯格的()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阶段零参考答案:C2.测评者在测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的教育作用,使思想品德测评成为一项教育活动。

指的是学生思想测评的()原则。

A、方向性B、教育性C、客观性D、有效性参考答案:B3.世界观开始萌芽,逐渐能用道德信念自觉调节行为的发展阶段是()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参考答案:B4.以下哪一项不是信度估计的方法()A、重测信度B、复本信度C、同质性信度D、标准信度参考答案:D5.评价者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模式等对评价可靠性影响,是指评价者和被评者的OA、意识倾向性B、情意心理C、认知倾向D、个性心理特征参考答案:C6.两个变量都是连续变量,但其中一个变量因为某种原因被人为地分成两类,这种数据类型适合的计算区分度的方法是计算()相关系数。

A、点二列B、二列C、积差D、高低分组法参考答案:B7.智力结构的“三重智力论”的提出者是()A、吉尔福特B、斯皮尔曼C、斯腾伯格D、瑟斯顿参考答案:C8.影响智商的最为主要的因素是()A、遗传和环境B、种族C、学习成绩D、性别参考答案:A9.以下哪一项不是美国耶鲁大学斯滕伯格教授提出的成功智力理论所包含的内容OA、分析性B、创造性C、操作D、实践性参考答案:C10.教育测量专家格兰朗德认为,一个完整的评价计划,可用公式形象地表达,其公式是()。

A、评价=测量+评定+价值判断B、评价二测量+定量描述+定性判断C、评价二测量+非测量+价值判断D、评价二测量+非测量+统计推断参考答案:C11.适合于某些用于选拔和分类的职业测验的效度是()A、时间效度B、内容效度C、效标关联效度D、结构效度参考答案:B12.智力测验在社会历史舞台上获得第一个稳固的立足点是为()A、智力正常的儿童进行测试B、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测试C、弱智者提供诊断和帮助有关D、生理缺陷者提供诊断有关参考答案:C13.下列量尺中,属于最高水平测度的是()。

教育评价的概念、分类、步骤和基本模式

教育评价的概念、分类、步骤和基本模式

教育评价的概念、分类、步骤和基本模式教育评价的概念、分类、步骤和基本模式第一部分:教育价值与教育评价教育评价学教育评价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教育评价是从教育测量活动中发展出来的。

始于1934年至19432年美国心理学家泰勒(Tyler, R)人的“八年研究”.教育评价的四个发展阶段自19世纪中叶起到本世纪30年代的八十多年,为教育评价的第一个时期----“心理测验时期”,教育测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考试的定量化、客观化与标准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强调以量化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测量。

然而,当时的考试与测验只要求学生记诵教材的知识内容,较为片面。

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

到本世纪30年代--50年代是教育测量的第二个时期----“目标中心时期”,泰勒(Tyler, R)提出了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原理,即教育评价的泰勒原理,并明确提出了“教育评价”(education evaluation)的概念,从而把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区分开来,教育评价学就是在泰勒原理的基础上诞生与发展起来的。

在西方,一般人们都把泰勒称为“教育评价之父”.60年代是教育测量的第三个时期----“标准研制时期”(20世纪50--70年代),以布卢姆为主的教育家,提出了对教育目标进行评价的问题,由美国教育学家斯克里文(Scriven, M.)、斯塔克(Stake, R.E.)和开洛洛(Kellogg, T.E.)等人对教育评价理论作出巨大的贡献。

学者们把1967年界定为美国教育评价发展的转折点。

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教育评价发展到第四个时期----“结果认同时期”,这一时期在非常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

关注评价过程,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给予个体更多被认可的可能。

总之,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因此,又称为“个体化评价时期”.教育评价的分类教育评价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

粗略地加以区分,就有: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评价、课程评价、学校与教育机构评价、教育政策与教育项目评价等方面。

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研究

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研究

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研究引言:教师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

因此,对教师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一直备受关注,其研究内容包括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应用等。

本文将对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对教师和教育体系的影响。

一、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标准美国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标准通常包括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我评价等。

教学能力是衡量教师是否胜任工作的重要指标,包括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以及学生学习成果的提高等。

此外,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等。

二、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方法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课堂观察、学生评价、同事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等。

课堂观察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通常由校内导师、教务主管或专业评估师进行。

他们会通过实地观察教师的教学过程,记录并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学生参与度。

学生评价则是通过学生问卷或面谈方式,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态度和对学生的关注程度。

同事评价是由同事或其他教育专家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情况。

教师自我评价则是通过教师自己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应用结果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结果主要用于教师聘用、晋升和奖励等方面。

在教师聘用过程中,评价结果可以作为评判教师是否胜任工作的重要依据。

对于已经在职的教师,评价结果可以用于晋升和奖励,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评价结果还可以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参考,帮助教师发现自身不足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四、对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的争议与改进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也面临一些争议和挑战。

例如,一些教师认为评价标准过于繁琐和苛刻,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背景和特殊需求的差异。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同名33620)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同名33620)

全国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同名33620)全国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041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第一次把小学算术更名为小学数学是在(B)A.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B.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C.1986年的《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D.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2.教材是课程内容的(A)A.载体B.展现C.工具D.根据3.将原来的课程标准更名为教学大纲的是(B)A.1950年的《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B.1952年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C.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D.1986年的《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4.1903年《奏定小学堂章程》中规定初等小学堂修业(B)A.4年B.5年C.6年D.7年5.数学学习的本质是一个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和能力的(C)A.操作过程B.认知过程C.思维活动过程D.感知过程6.认知-发现论的代表人物是(B)A.加涅B.布鲁纳C.布卢姆D.皮亚杰7.“猎犬具有灵敏的嗅觉”,它的这种经验是(C)A.个体经验B.群体经验C.种系经验D.实际经验8.学生已掌握了总价和数量、路程与时间等数量关系,现在又学习稻谷量与出米量的关系,这种概念的同化属于(B)A.类属同化B.并列同化C.上位同化D.下位同化9.20世纪50年代对智力活动的形成作了系统研究,取得了颇有影响成就的心理学家是(D)A.皮亚杰B.加涅C.布鲁纳D.加里培林10.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一对矛盾是(C)A.教师与教材的矛盾B.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C.教与学的矛盾D.学生的学与教学评价之间的矛盾11.下列关于启发式教学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B)A.启发式教学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循的方法B.启发式教学是教学的一种指导思想C,启发式教学提倡对话法教学D.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教学发生根本性变化12.“认知结构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认识的一种主动、积极的建构过程”这一观点的倡导者是(C)A.斯金纳B.布鲁纳C.皮亚杰D.杜威13.根据美国教育测量专家的研究,可将测量与评价的关系用公式表述为(A)A.数量的描述/质的描述+价值的判定=评价B.数量的描述/质的描述+评价过程=测量C.质的描述+数量的描述+价值的判定=评价D.数量的描述+评价的价值=测量14.A具有性质a,b,c,d,B具有性质a,b,c,由此得出B也有性质d,这种思维形式是(B)A.联想B.类比C.归纳D.观察15.由同类事物的一般属性推出个别对象属性的思维方法属于(A)A.演绎B.推理C.归纳D.概括16.表达数学判断的语句又称(A)A.数学命题B.数学问题C.数学概念D.数学归纳17.学习动机的具体表现是(C)A.学习兴趣B.学习情感C.学习态度D.学习习惯18.思维的“细胞”是(A)A.概念B.判断C.推理D.证明19.作为一种高一级的心理活动,在活动之前预想活动的结果,这种心理活动现象是(C)A.记忆B.再现C.想像D.联想20.想像力属于人的(C)A.生理素质B.心理素质C.文化科学素质D.思想道德素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浅析教育评价理论的演进和发展

浅析教育评价理论的演进和发展

浅析教育评价理论的演进和发展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班级:10小学教育2班学号:2010151211姓名:何佳宁浅析教育评价理论的演进和发展摘要:教育评价理论从产生并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多次的演变,不管事从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或者是方法上,都在向着多元化发展。

教育评价作为教育研究的三个发展方向之一,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教育评价理论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不管事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教育评价理论都是从简单到完善,评价模式从单一到多样,发生了一系列的演变。

考察各个时期教育评价理论的时代背景与方法特征,以历史、现实与未来结合的眼光来全面的加以考察、探究教育评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教育评价的演变和发展中显示出教育评价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与其他基础学科之间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关键词:评价教育评价测量描述测验价值判断意义建构科举制度教育测验教育评价的定义“评价”一词在《新华词典》中的解释是:“评论货物的价格,现泛指衡量人物、事物的作用或价值”,也就是要判断曲直优劣,价值高低。

在英语中,“评价”主要牵涉到三个单词即evaluation、assessment、appraisal。

从词源学的视角来考察,“evaluation”由三部分构成:“e”、“valu”、“ation”,其基本意思是“valu'”,表示“价值”,“e-”表示“向外”,有“导出”之意。

“ation”则是一个名词性后缀,表示“过程或结果”,在我国教育界通常译作“评价”,主要用于对人的判断,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评级与考核、考试,可用于评定学生在某一个学习过程中的成绩,也可评定某一职业申请者的态度,甚至于教师的能力。

在我国文字中,“评价”是“评定价值”的简称,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有可能取得的)价值的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在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历史中,由于人们对教育评价本身认识的逐步深入和观察角度的不同,教育评价的概念有着多种不同的诠释。

专题六 新课程改革(三)——教育评价

专题六  新课程改革(三)——教育评价

某学生的回答

“各位好!这次我能来重庆,多亏了中正的一番盛情。中正 是我们的老朋友啦,多次想让我们来好好谈谈,盛情难却呦。 我们就来了,不仅(既然)来了,来了就要真的好好谈谈! 抗日抗了八年,谁也不想再打啦,所以我们就来与中正好好 谈!有人说我们就是来重庆吃麻辣烫的,不是来谈判的,我 说我们不仅要谈,(还要)好好地谈,麻辣烫也是不能不吃 的。而且要中正陪我们吃,别忘了,我是湖南人,中正他是 浙江人,他吃辣子可没我厉害。我们可是比过的呦!”
概念的多种理解-3

着眼于方法 强调评价是成绩考查的方法或调查的方法。 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D.L.):“评价不应局 限于评判决策者所确定的教育目标所达到的预期的 程度,而应该是收集有关教育方案实施全过程及其 成果的资料,为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 斯坦福评价协作组认为:“评价是对当时方案中发 生的事件以及方案结局的系统考查——一种导致帮 助改进这个方案或其他同样总目的的方案的考查。”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 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 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 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 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 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 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 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 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概念的多种理解-5
着眼于价值 强调教育评价的关键在于价值判断。 [日]桥本重治:“评价是与教育的目标和价 值有明确关系的概念,是按照教育目标和价 值观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教育计划的效果等 进行测量的过程。因此,教育评价概念的重 点在于以教育目标为标准的价值判断。”

(完整版)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完整版)自考《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用公式形象表述:“评价=测量(定量描述)+非测量(定性描述)+价值判断”的人是【 A 】A.格兰朗德 B.斯塔费尔比姆 C.泰勒 D.德雷斯2.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实施的,在性质上相当于现在的中小学单元测验,我们称之为【 A 】A.形成性测量与评价 B.诊断性测量与评价 C.终结性测量与评价 D.安置性测量与评价3.在编制客观性试题时,题干要尽可能地采用【 B 】A.疑问陈述 B.正面陈述 C.否定陈述 D.似真性陈述4.解释测验分数的参照系为【 B 】 A.标准 B.常模 C.目标D.等级5.包含和目标相适应的一组题目构成的测验称为【 B 】A.领域参照测验 B.目标参照测验 C.掌握测验 D.标准参照测验6.以考试分数作为追求的目标和决策的依据,把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和学习历程用笼统的分数表达,这种分数我们称之为【 A 】A.表征性分数 B.实质性分数 C.掌握性分数 D.认知性分数7.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重新组合等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活动,我们称之为【 D 】A.记忆 B.观察 C.思维 D.想象8.具有量的大小和相等单位外,还具有绝对零点的量表称为【 D 】A.称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率量表9.科举考试制度始于【 D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朝10.测量与评价的指导思想是【 B 】A.选拔适合精英教育的学生B.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C.对学生的学业进行精确的评定 D.改变教育的内外环境11.效度始终是针对一定的【 A 】A测量目的而言 B测量手段而言 C测量过程而言 D测量方法而言12.美国教育测验中心举办的“托福”考试线性变换分数是【 C 】A.500+100Z B.90+20T C.500+70Z D.100+15Z13.标准参照测验的定量标准是【 A 】 A合格分数线 B掌握分数线 C标准分数线 D等级分数线14.以下哪一项不是绝对评价等级制常见的方法【 D 】A.教师综合评价法B.测量结果转换法 C.核心内容参照法D.最佳行为评价法15.以下哪一项不是思维能力的测量与评价的方法【 C 】A.语言文字推理测验 B.图形 C.作品分析D.数字符号16.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和性格等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或他人的一种心理过程,我们称这种方法为【 B 】 A.自陈量表法 B.投射测验法 C.情境测验法 D.逆境对话法17.在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控制无关变量,操纵某些自变量,激发学生内心矛盾冲突,从而测评学生的品德行为、品德动机、品德情感体验及认识评价的方法是【 B 】A.品德情境模拟测评B.品德现场情境测评 C.品德情境积分测评 D.品德现场评语测评18.学生身体领域发展目标,本质上是【 A 】 A.身体发育、增强体质 B.身体素质、身体形态C.身体发育、身体形态 D.身体发育、身体素质19.由测验专家严格按照测验程序而编制成的测验称为【 A 】A.标准化测验 B.非标准化测验 C.成就测验 D.能力倾向测验20.情感领域教育目标的最高境界是【 D 】A.接受 B.反应 C.价值评价 D.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跨越素质教育评价的误区

跨越素质教育评价的误区

跨越素质教育评价的误区李亚东【内容提要】本文对现实中存在的五种素质教育评价误区,进行了客观描述和弊端揭示,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了进行较为深入的原因分析,进而作者就如何走出困境,提出了自己的一孔之见。

【关键词】跨越素质教育评价误区为促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人们从一开始就把评价作为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其功能作用寄于很大的希望。

然而,当人们还在对什么是素质教育争论不休的时候,就要作出这样或那样的价值判断,这不免或多或少会陷入一定的误区。

作为一项探索性的实践,这些误区是可以接受的,但要保证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和健康发展,有必要总结经验教训,理智地跨越这些误区。

误区之一:“张冠李戴”的评价方案人的活动需要评价,以便合目的、合规律。

轰轰烈烈地开展了素质教育活动,自然也需要进行评价,以求某种“证明”或“改进”。

于是,学校自己组织评,上级主管部门找上门来评,素质教育评价活动也就热火朝天。

评价者不论是谁,都是在执行一套评价方案。

在这套方案中,已对评价目的、依据、准则、原则和方法、组织等作出了系统的设计。

评价方案从何而来?现实中大多数学校是上级主管部门“强加的”,或者是从别的学校“借用的”,而很少是根据自身的素质教育价值取向和素质教育活动实际自主设计的。

那种“强加的”和“借用的”评价方案,免不了“张冠李戴”,评价的结果如同“父母包办”的婚姻。

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这种判断依据的是主体的客观价值标准。

不是说“张冠”一定不能“李戴”,这要看这顶“张冠”是否恰好反映并符合“李戴”的客观需要和能力实际。

设计素质教育评价方案时,不仅强调其针对性和逻辑性,还要体现出自主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一般说来,特定的素质教育评价方案是不具有“普适性”通用价值的,因而,“张冠李戴”必须慎之又慎。

如果一定要“张冠李戴”是话,有必要事先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理解、训练,直至接受这顶“张冠”中所确认的素质教育价值观和推崇的教育行为,而不应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

教育学类专业《教育评价学》网络学习与复习提纲

教育学类专业《教育评价学》网络学习与复习提纲

教育评价学复习提纲对象:10级、12级、13级教育类教材编著:陈玉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2月版第一章教育价值与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有可能取得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P72.格朗兰德关于评价的表述:评价=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质的记述)+价值判断,这就是说,评价是在量(或质)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他的表述抓住了评价的本质。

事实判断是对事实的现状、属性和规律的客观描述。

价值判断:是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根据评价者的需要和愿望对客观事物作出评判。

由于它受评价者价值观念的制约,因此价值判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是一种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的活动。

P83.教育评价的主体:教育的个体评价与社会评价P10-11个体评价:是一种以个人为评价主体的评价,是个体从自身的需要、利益、情感出发,对主客体的价值关系的判断,教育的个体评价是个人从自身的需要、利益、情感出发,对教育进行的价值判断。

严格地说,个体评价可以分为个体的自我评价及个体对他人它事的评价。

社会评价:与个人评价不同,“是指从一定社会的角度来考察和评定现象的社会价值,判断现象对社会的作用之善恶、美丑、功过及其程度。

”社会评价则是反映这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那些个人、群体和阶级意识的评价。

教育的社会评价是从国家和地区的需要出发对教育进行的评价。

社会的现时评价与社会历史评价:社会的现时评价以满足社会发展眼前需要为价值尺度的教育评价,是教育的社会现时评价。

社会的历史评价:以满足社会发展长远需要为价值尺度的教育评价,是教育的社会历史评价。

P114.教育评价的目的: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P12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这两个概念是由斯克里文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

美国中小学考试评价解析

美国中小学考试评价解析

美国中小学考试评价解析作者:王蕾等文章来源:/info/63158-3.htm 点击数:1288 更新时间:2007-5-61 美国基础教育考试评价的新规则“不让一个孩子落伍”(No Child Left Behind, NCLB)教育改革法案是美国基础教育领域近些年来最热门的话题。

布什总统于2001年提出的“不让一个孩子落伍”的教育改革议案于2002年1月8日正式通过审核成为法律。

这是自196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教育改革立法。

这一法案极大地增强了联邦政府在保障所有儿童公共教育质量中所发挥的作用。

法案要求3年级到8年级的学生每年都要参加阅读与数学测验。

议案中最关键的部分是要求每个州在数学和阅读科目上制定并实施有挑战性的学术标准,设定每年的进步目标以保证所有群体的学生在12年内达到精熟水平。

然后每年对3年级到8年级学生的阅读和数学科目进行测验以测量他们的进步。

这个议案尤其对“全国考试”或“联邦控制的课程”有利。

由各个州自己选择和设计测验,必须保证测验与州课程标准一致。

各州将会受到联邦资金的资助来发展测验。

“激励机制”指的是如果联邦政府不能提供必要的资金资助,那么各州可以不编制3—8年级的阅读与数学测验。

测验结果将以“报告卡片”的形式每年向公众报告。

内容将会涉及学校的成绩表现及各州朝精熟目标的进步情况。

为了保证所有群体的学生适度的进步速度,测验的结果将会按照贫困情况、种族、残疾情况与英语精熟程度分开报告。

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数据的解体”。

这样做也是为了防止学校将多个测验的结果混合而只提供学校的平均水平以掩盖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成绩差距。

议案要求各州与学区提供每年精熟目标进展的情况。

他们必须证明所有群体的学生在12年之内部达到了100%的精熟程度。

各州自己确定精熟标准,每个群体的学生适当的年进步率。

表现不佳的学校要参加州所实施的各种各样的学校提高和改革计划。

每个州的测验结果将与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NAEP)的指标进行比较,NAEP每两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样,对各州4年级和8年级的学生实施阅读与数学测试。

用课堂观察法对综合英语课堂进行分析研究

用课堂观察法对综合英语课堂进行分析研究
观察他人(听课):包括教材运用、讲 解能力、提问技巧、教学沟通、多媒体运用、 学生行为管理、教学准备、组织、评价,也
包括教师的课堂观察能力、学生的非学习性 行为、教室内外的情境等。 (三)课堂观察的方法和步骤
1.主要技术方法手段: ----课堂教学录像、录音; ----以时间标识进行选择性课堂实录;
作者简介:蒋学东(1969-),汉,学士,中南大学人 才培训中心主任、中南大学再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研 究方向:高校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进行比较精确的描述和量化分析。例如,我 们可以利用弗兰德斯互动分类表(FICA), 对师生的言语互动进行研究。
课堂观察法为综合英语课堂教学里师生 的言语互动行为提供的真实可靠的数据。本
文旨在归纳出如何在运用课堂观察法分析和 评价综合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
二、概念界定
(一)课堂观察的概念 课堂观察是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
----座位表法; ----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 ----提问行为类别频次表; ----课堂练习目标层次统计图; ----弗兰德斯语言互动分类表;
----学习动机问卷调查和访谈; 四)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对课堂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时,
我们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在课堂对观察 对象做详实的多方面的记录,并在观察后根 据回忆加以追溯性的补充和完善。分析手段 主要是归纳法。文字记录是描述性的和评价 性的,并且可以把现场感受和领悟记录下来。 然后,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对教学过 程进行考察,评定其价值,以提供信息改进 教学,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整体 来看,可以理解为分析与估价两个部分。分 析是进行数值的测定与计算,取得数据,估 价是对这个数据作出价值判断。美国学者格 朗兰德在1971年德表述为:评价=量(或质) 的记述+价值判断。这就是说,评价是在量 (或质)的记述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的活 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音乐—节奏智力:指的是个人感受、 辨别、记忆、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 对节奏、单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 作曲、演奏、歌唱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情感。具有高度发达的这方面智力的典型人 物有作曲家、指挥家、乐师、善于领悟音乐 的听众等。 约翰 斯特劳斯《闲聊波尔卡》 、《蓝色 多瑙河》 贝多芬:月光鸣奏曲、田园交响曲、命运 交响曲
4、设计与制作 即围绕某一主题来设计或 者制作产品,教师则根据学生制作的产品对 学生进行评价。这些产品可以是模型、实验 设计、调查报告、音像制品、手抄报、故事 书、戏剧表演等。学生所设计和制作出的产 品不仅能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技能、价值取 向,而且还能体现出学生的思考能力、合作 能力和交流能力等。
一、多元智力理论:教育评价的新理念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含义 多元智力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力结构的 理论。该理论认为智力“是解决问题或创造产品的 能力,这些能力对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是很有 价值的。”就其基本结构来说,智力是多元的,是 由不同因素构成的,具体有: 1、语言—言语智力:指的是人对语言的掌握和 灵活运用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顺利而有效地利用 语言描述事物、表达思想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具有 高度发达的这方面的典型人物有作家、诗人、记者、 演说家等。
8、自然观察者智力:指的是人们辨别生 物(植物和动物)以及对自然世界(云朵、 石头等的形状)的特征敏感的把握能力。 (典型人物有农夫、植物学家、猎人、生态 学家、庭院设计师等。) 加德纳认为,这八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表 现不尽相。 多元智力理论自提出后,在美国和世界各 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已经成为许多国 家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多远智力理论中的教育评价 由于受传统的以语言和数理逻辑智力为核 心的治理观念的影响,传统教育把学科考试 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多元智力理 论对传统教育评价提出了挑战。多元智力认 为,智力的本质更多地表现为个体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 产品的能力。人的智力各具特色,每个人的 治理强项和弱项各不相同。学校应发掘每个 学生的智力特点和学习类型,将其强项的特 点迁移到弱项上去,以促进其弱项得到尽可 能发展。多元智力理论的教育评价有:
苏格拉底式评价步骤:第一,明确教育结 果。第二,选定讨论要采用的文本。第三, 由及时提出一个启始问题。第四,选择记录 过程的方式。第五,以多种方式完成评价。
3、教师观察 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 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把这些观察材料作 为评价的依据。 教师的的观察包括叙述记录法、观察记录 清单等。叙述记录法是教师可以随时把观察 到的能说明学生取得进步的东西,或能证明 学生成长的典型,或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记 录下来,然后根据学校的目标、标准,对学 生进行评价。观察记录清单的运用方法是, 教师参照事先确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学生的表 现进行检查。
2、逻辑—数理智力:指的是对逻辑结构关系的 理解、推理、思维表达能力,主要表现为个人对事 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 及通过数理进行运算和逻辑推理等。具有高度发达 的这方面治理的典型任务有科学家、数学家、会计 师、电脑程序设计师等。 3、视觉—空间智力:指的是人对色彩、形状、 空间位置等要素的准确感受和表达能力,体现了个 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程 度以及准确的把握能力。具有高度发达的这方面治 理的典型人物有飞行员、水手、工程师、雕塑家、 画家等。
1、评价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为帮助学生而实施评价。 3、黍离情境化的评价观念。 4、提倡多元
二、多元化与情景化:教育评价策 略的与原则
(一)国外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新策略 1、档案袋评价 是指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的各种作品汇集起来,以展示和评价学生的 学习和进步情况。这是一种体现了过程与结 果相结合,体验与知识并重的评价方式。 (1)特点:第一,评价学生的依据和来源 广泛而多样。第二,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和 学生、家长是合作伙伴关系。 (2)优点:使评价过程与学生日常学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活动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能提供相对真实的 信息和证据,有利于多角度、全面性地评价 学生;多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能够使学生 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有利于学生对 自己的学习负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 反思力。 2、苏格拉底式评价 指把学生在课堂讨 论中的表现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一个部 分。注重教师、学生作为平等主体参与讨论, 让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 解,教师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
莫奈 日出印象
莫奈 日落
毕加索 熟睡的农民

1927年,47岁的毕加 索与长着一头金发, 体态丰美的17岁少 女初次相遇,从此, 这位少女便一直成为 毕加索绘画和雕刻的 模特儿。这幅画作于 1932年,可以说是毕加索对精神与肉体的爱的 最完美的体现
亚威农少女
这幅画藏14个人头
复活节岛、母狼、夫妇像等雕塑
5、身体—运动智力:指的是人的身体的 协调、平衡能力和运动的力量、速度、灵活 性等。表现为用身体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 和动手的能力。典型人物有运动员、舞蹈家、 手工艺大师等。
6、人际—交往智力:指的是对他人的表 情、说话、手势动作的敏感程度以及察觉、 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并作出适当反应的能 力。这方面典型人物有成功的销售商、谈话 节目主持人、政治家、教师、心理医生、宗 教领袖等。 7、自我反省力:指的是个体认识、洞察 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较好地意 识和评价自己的动机、情绪、个性等,并有 意识地运用这些信息去调适自己生活的能力。 (典型人物如神学家、心里学家。)
第六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评价
评价=量(或质)的记述+价值判断。(美国格 朗兰特) 教育评价就是依照一定的教育目标,通过系统 地收集资料,进而对评价对象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广义的教育评价以教育的全部领域为对象,涉 及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如对学生、教师、课程、 教材、课堂教学、学校基本设施、学校所在地区的 人文社会环境、学校行政管理等的评价。狭义的教 育评价是以学生为对象,只是对学生的发展成长给 予价值上的判断。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教育评价工作 大多还是集中在学生评价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