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理论-1
《西方社会学理论》PPT课件

⑷、沟通性行动。指动作者之间的互动。是合理化的行动。同时涉 及客观的、社会的、和主观的世界中的各项内容
沟通行动的职能与合理性
沟通行动具有三种不同的职能:理解的职能、行为 合作化的职能和社会化的职能。
理解的职能:主要服务与文化知识的传承与更新。 行为合作化的职能:主要服务于社会统一与联合的
或者说是当人们观察他们时,他们应如何表现自己。
三、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1、符号是社会相互作用的中介 2、人们通过对符号的定义与理解进行互动 3、符号互动是能动的与可变的过程 4、符号互动创造、维持与变革社会组织、结构与制度
第十一章 现象学社会学
主要概念和问题: 自然态度、主体间性、生活世界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对解释社会学的影响?
第十四章
哈贝马斯的 沟通行动理论
主要概念和问题:
沟通行动;生活世界殖民化; 在哈贝马斯理论中认识和兴趣的含义及其关系是什么? 社会行动的类型 哈贝马斯沟通行动的职能是什么?他这样划分的意图是什么?
沟通行动:是指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间以语言或符号为媒介,以言语的有 效性要求为基础,以达到相互理解为目的,在意见一致的基础上遵循规范进行的, 被合法调节的、使社会达到统一并实现个人同一性与社会化相统一的合作化的、 合理的内在活动。
⑵、共同生活的意志类型
“社区”和“社会”两种共同生活形式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把人们联系在一 起的共同意志不同。
共同意志分为:自然意志和理性意志。 这里大家比较一下迪尔凯姆的理论。
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集体意识;
第三节 帕雷托的普通社会学
帕雷托最优:
精英和精英循环理论
《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资料

西社复习资料第一章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基本问题第一节1.“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1838年孔德提出来的。
2.澳大利亚社会学者马尔科夫•沃特斯指出,社会学宣称是一门独立学科的原因有二:一是它具有一个被广泛公认的理论传统,二是它在方法论上有一种严肃的态度,即以精密的方法论来指导研究。
真正确认这门学科的是理论。
3.理论的特质及其构成(1)经验主义:对社会事实或实践作理论归纳[美]亚历山大:理论就是脱离个别事物的一般化,脱离具体事例的抽象。
[美]乔纳森•特纳:科学理论总是力求超越具体事件和时间的局限。
理论是一般的、基本的、永恒的、普遍的。
总之,都强调理论对社会事实的“一般化”、“抽象”、“概括”、和“总结”功能,认为理论是一种假设、观点、学说、取向、视角、命题或结论。
(2)理性主义理论不能反映真理。
理论的主要作用是解释和预测,判断理论的标准是其解释力和应用范围。
[美]默顿:逻辑上相关联并能推导出实验一致性的命题就是理论。
(探索性研究)沃德:理论就是概念、定义和命题的逻辑演绎—归纳体系,它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过选择的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可由此得出可检验的假设。
(验证性研究)4.“社会学理论”的含义及其构成★(1)社会学理论是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一种客观、系统性的总结,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科学活动形式,其有别于形而上的思辨和日常知识的推理。
(2)社会学理论的类型,分类:★①一般理论与中层理论:一般理论主张从概括性观念的一般理论到特殊社会事实之研究的理论,又称“巨型理论”,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为代表;中层理论主张社会学的研究应该从特定社会事实出发去建立正确而有效的的特定理论,在慢慢地结合许多具有相关性质的特定理论而成概括性的一般理论,又称“微型理论”,以美国社会学家默顿为代表②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宏观理论以整体性的社会现象为解释对象;微观理论关注行动个体之间的互动层面的现象与问题(符号互动论、常人方法学)③描述性理论与解释性理论④正式理论与非正式理论⑤理念性理论与科学性理论⑥直觉性理论与客观性理论就社会学理论的性质和功能而言,其最具代表性的分类是把社会学理论划分为“实质理论”与“工具理论”。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1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1福建自考心理学“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1)第一讲西方社会学产生的思想基础及历史背景思想基础思想遗产:从古希腊到18世纪大家都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的文明开始于荷马时期。
根据已有的史料可以说明,荷马大约生活在公元前9—前8世纪,是小亚西亚西部的依奥尼亚人,最后死于西奥岛。
他是一个民间歌手,即所谓“行吟诗人”。
当时,古希腊还是口传文学的时代。
史诗中所写的特洛亚战争在历史上确曾发生过。
战后,产生了许多有关这次战争的传说和诗歌,由民间歌手口口相传。
荷马以其出众的艺术才能,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编成了两部具有统一的思想和完整的艺术布局的史诗。
到公元前6世纪史诗才有文字记录,又经过多次的加工和整理,到公元前3世纪时编定,流传到今天。
《依利亚特》《奥德塞》。
这个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生关系)(1)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苏格拉底的学生,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和理性能使人摆脱恶而追求道德生活。
这一见解促成了柏拉图关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蓝图:理想国的建构。
但同时,他反对苏格拉底关于“人性和民主的社会秩序”的见解,他认为民众正是借助民主的幌子把苏格拉底送上了断头台的。
另外,这个柏拉图的贵族身份也有关系,因为贵族身份使他坚信从事政治活动是贵族的特权。
柏拉图关于社会的见解:A、把社会与有机体类比,将社会看成是类似与自然界的各种成分相互结合的统一整体。
国家是放大的个人,个人是缩小的国家.人的生活有理性、意志和情欲三个方面。
作为放大的国家也是如此。
国家的这些要求也需要三部分人的满足,这就产生了最基本的社会分工。
B、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禀性有高低之别,这种差别等级制的劳动分工制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从而满足国家和的社会的不同需要。
社会由:统治者、保卫者和普通劳动者构成。
评价:他看到了社会是一个由分工组成的功能互补的系统,并论证分工的基础是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和能力的差异。
但,他混同了社会和国家的论述,因此社会职业分工的合理性就被用于国家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重点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重点第一章现象学社会学(现象学社会学的创始人:舒茨,奥地利维也纳)1.舒茨指出,人的行为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看做是持续的意识过程(称为行动),具有时间性;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是已经完成的所作所为(称为行事),具有空间性。
2.手头库存知识(名词解释)(stock of knowledge at hand):意义构造的不断积累就形成了人们的手头库存知识。
3.主体间性的理解(名词解释)只有发生行动的意义时才是真正的理解,要做到真正的理解,不仅要理解行动的表面意义,还要理解表面意义之外的附加意义,舒茨认为我们对他人行动意义的把握总是介于纯粹的客观意义和绝对的主观意义之间。
4.社会世界的构造(填空)(1)直接经验世界:面对面的互动的世界(2)间接经验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无论时间、空间上都是间接地,存在着一种“他们”关系。
5.生活世界(名词解释)是人的直接性的世界,是感觉、需求、幻想、希望、怀疑、断言、回忆过去和预料未来的现象世界。
6.生活世界的交往基础是主体间性理解(填空)7.生活世界的本质是同感现实(填空)8.处于生活世界的人的基本特点是自然态度(填空)自然态度是将生活世界视为独立的客观的存在,以缺乏反省的习以为常的方式对待的一种态度9.库存知识在生活世界发挥作用的两种形式:(填空)有两种:一为类型化,另一为关联性①类型化:普通人总是将生活中不断变化的场景标准化,变成例行的情况,然后使用类型化的库存知识来处理②关联性:指在一个情境中,什么问题会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考虑的主题,我们会对什么问题感兴趣。
三种关联:主题关联,解释关联,动机关联(填空)10.科学知识的构造必须遵循四项基本假定:(填空,简答)科学知识的构造是二阶构造◆、关联性假定(the postulate of relevance)科学家构造的知识要受到其价值观、人生观、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
(这一点实际上是韦伯所谓“价值关联性”思想的一个新表述)◆、适当性假定(the postulate of adequacy)在研究人的科学行为模式时,必须以普通人的行为为基准。
西方社会学理论

孔德一、社会静力学(社会秩序论)社会静力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以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
社会静力学在逻辑上包括两个部分:人性结构和社会性质结构。
人性具有三重性质:情感、活动和智力。
人类行为受情感支配与决定。
情感可以区分为利己主义的东西和利他主义或无私的精神。
情感决定着社会的起源与性质。
利他主义有三种禀性:敬慕、崇敬、仁爱。
利己心和利他心的一致和谐,将维持社会的共存与秩序。
维护社会秩序的精神纽带:1、语言2、所有制3、社会组织(劳动分工)4、宗教社会分化可以增强社会联系并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是工业社会同传统社会明显区别的标志之一。
社会分化的正功能:充分的社会分工和高度的生产专业化,是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这不仅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和工业生产能力,而且还可以使有充分分工的个人在生产劳动中更清楚地意识到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并导致人们之间难以分离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而使复杂的社会有了稳定的秩序。
社会分化的负功能:劳动分化助长了个人主义,当人们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和个人地位并为此而激烈竞争时,社会团结就要受到危害。
宗教是行动的指导宗教信仰向人们提供了共同遵守的原则,它使得个人能够严格地服从超越个人利益之上的社会目标,并且还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感情联系,所以宗教是一种社会秩序的强人粘合剂。
宗教具有增加社会团结的功能。
四、社会动力学(社会变迁论)社会的变迁,其根本原因是全部社会现实的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引起的,它包括政治、经济和才智方面。
其中,才智是主要的。
工业社会的特征:(见材料)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就是发展财富,谋求最终利益。
未来的社会(实证社会)是劳动至上、劳动价值至上的社会,社会将由牧师、银行家、企业家共同管理。
社会发展的动力:1、才智2、死亡3、人口4、种族5、气候6、道德价值7、政治活动斯宾塞一、社会进化论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的思想是一直贯穿斯宾塞社会学的两条主线,也是他关于社会的基本理论的观点。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一章现象学社会学一、现象学社会学的知识掌握(现象学社会学的创始人:舒茨)1、韦伯的影响继承方面:⑴、价值中立思想(在确定选题后,在调查研究中,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去搜索资料,应区分应然和实然的东西。
)⑵、方法论的个体主义⑶、社会现象只有通过“理想类型”才能把握批评方面:⑴、方法论基础不牢固,一些概念模糊。
对于社会行动,只强调社会行动与他人的关系,没有把握社会行动的意义。
舒茨认为社会行动的意义是复杂的,有层次性,而韦伯没有细分。
(社会行动的条件:①、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②、行动以他人为取向)⑵、韦伯在考虑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时,没有对两者进行真正区分。
舒茨认为主观意义涉及时间,而客观意义涉及符号和沟通(区分:主观意义,即行动主体对行动赋予的意义;客观意义,即行动主体的旁观赋予的意义。
)⑶、韦伯关于动机的认识含糊不清。
舒茨认为一般所谓的动机有两种含义:第一、人们努力实现的目标,即意图动机;第二、促使个人这样去做的原因,即原因动机。
⑷、舒茨认为韦伯关于意义和动机的关系的讨论模糊不清,从而使他关于社会行动的分析不明细。
他认为社会行动的核心要素是筹划,应该以影响他人来区分社会行动。
2、胡塞尔的影响(现代现象学的创始人)现象学的含义:胡塞尔认为现象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研究意识与客体的关系。
此处的意识是指先验的意识,客体是指观念中的客体。
继承方面:⑴、自然态度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之所以有秩序,是人们把它看做有秩序。
生活秩序的行动者从不加以质疑,采取自然态度,是人们整理的结果。
⑵、关于意识的本质胡塞尔认为,意识是一个过程,并不是存在于头脑中,存在于行动者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中。
外在世界只有透过人对它的意识才变得有意义。
批判方面:批判了胡塞尔的超验/先验设想,舒茨认为人们只有去体验经历才能把握世界。
二、舒茨的现象社会学思想1、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⑴赋予行动以意义①、舒茨指出,人的行为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看做是持续的意识过程,是具有时间性的,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是已经完成的所作所为,是已经冻结的、空间化的。
西方社会学理论笔记第一篇(1)古典社会学理论

第一篇古典社会学理论第一章人类三大理论阶段学说方法论科学分层或层级体系→→实证社会学孔德社会静力学:人性结构&社会性质结构社会学理论实证主义社会动力学:社会变迁社会有机论()赛宾斯社会进化论第二章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学科建设涂尔干研究方法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研究内容(范例)宗教自杀论第三章维科——提出理解的方法施莱尔马赫——解释学自省/“最后事实”狄尔泰↓(修正)资料外部标志/他人内心世界自然科学——普遍化李凯尔特——科学的分类个别记述文化科学价值联系第四章研究对象——社会互动和交往形式;西美尔:问题领域——一般社会学(普通社会学)社会类型纯粹社会学(形式社会学)社会互动和交往形式哲学社会学(认识论)社会几何学文化社会学——主观&客观文化社会分化导致两种变化——群体组成原则&群体数量货币哲学——交换关系第五章社会学研究对象——人类社会行动社会学两大任务——解释性理解:直接观察&动机因果性说明社会分析模式研究的客观性——价值中立社会行动类型理性类型科层制资本主义精神第曼海姆与知识社会学六章第一章实证主义社会学创始人基本思路:人类三大理论阶段学说方法论科学分层或层级体系→→实证社会学孔德社会静力学:人性结构&社会性质结构社会学理论实证主义社会动力学:社会变迁社会有机论()赛宾斯社会进化论第一节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一、孔德:(一)社会背景:法国大革命(1789年)大革命后的社会和政治紊乱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圣西门的秘书、就业困难、对社会的不满、社会重建的责任;(二)理论框架:孔德逻辑的构造出一个“科学等级体系”提出社会学这一名词,创立一门新科学——实证社会学。
主张以自然科学的实证精神来建立社会秩序。
孔德的实证社会学包括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部分。
方法论人类的三大理论阶段学说:神学→形而上学→科学或实证科学分层或层级体系:天文学→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学社会静力学/社会秩序论)“重建社会秩序”的宏观构想;定义:社会静力学只在解释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从横断面,静态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原则。
西方社会学理论(文军版)笔记

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文军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一编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一章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基本问题第一节社会学理论的内涵及其建构1、澳大利亚社会学者马尔科夫.沃特斯指出,社会学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是一门独立科学的原因有二:一是它具有一个被广泛公认的理论传统,二是它在方法上有严肃的态度,即以精密的方法论来指导研究。
一、理论的特质及其构成5、理论构成要素(理性主义):既定的意图、一组可验性的相关概念、一种逻辑结构。
二、“社会学理论”的含义及其构成1、美国当代社会学理论家乔治.瑞泽尔指出社会学理论与日常生活中得出的理论的差异:(1)社会学者的理论更有组织,更自觉自己在做什么;(2)其提出的理论根基于过去社会学者所提出的理论之上;(3)依赖于自己/别人搜集所得资料,这些资料都是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社会现实或社会关系(4)希望借自己论述的出版以获得批判性分析,并经传播成为实证研究的基础并为后来理论家所运用;(5)针对广泛的社会议题做总括性的思考;2、社会学实践角度的“社会学理论”定义:(1)瑞泽尔:社会学理论较为正式的定义是:一组相关联的观念,能对社会世界的知识加以系统化,能解释社会世界,并能预测社会世界的未来;(2)查尔斯.梯利:一个学科的知识发展取决于其产生好的解释的能力;(3)类型学:社会学研究是一项特殊的职业活动,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社会实践发现社会结构内在的规律性及其独特性,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3、马尔科夫.沃特斯——社会学理论必须符合以下标准:抽象性/说明性/一般性/独立性/专题化/逻辑一致/实质上的有效;4、吉登斯:社会理论是关心人类行为并为一切学科所共享的一种覆盖和跨越所有社会科学的理论体。
5、“社会理论”三标准:以社会及其人类行为为研究对象;对社会的研究方法既是哲学的,又是科学的;理论目标往往是功能性的或批判性的。
6、社会学理论的类型:(1)一般理论 & 中层理论(2)宏观理论 & 中观理论 & 微观理论(3)描述性理论 & 解释性理论描述性理论:重点在详细描述一个事物或现象的形状性质;解释性理论:注重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并加以说明一个事物或现象存在或变迁的原因;(4)正式理论 & 非正式理论(5)理念性理论 & 科学性理论(6)直觉性理论 & 客观性理论实质理论:研究者依照既定工作计划与操作方式对经验事实进行研究后所得的一组相关概念,并通过理性与逻辑的运作与建构,来解释或说明被研究的社会事实的一种理论;工具理论:其理论构建是根据一般普遍性的概念,通过纯理智的逻辑运作而产生的理论;8、主流社会学采用假设——演绎法来构建理论,这类方法由四部分组成:(1)提出问题并形成理论观点;(2)依据理论观点作出假设;(3)对假设进行检验;(4)构建并形成理论;这是社会学主流研究模式与理论范式;第二节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思想基础一、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1、大背景:工业革命使得西方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社会矛盾与冲突空前扩大和激化;2、具体背景:3、其它阐释:(1)美国社会学者约翰逊: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产生动力有二:一是西方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复杂的社会变迁”,二是这种变迁获得了来自知识界的有意关注,急剧的变迁有可能提高人们自觉的反复思考社会形式的程度。
《西方社会学理论》课件

社会学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管理中的社会学理论应用
社会学理论在企业管理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帮助管理者理解员工行为、组织文化和战略发展等方面 。
企业管理中的社会学理论应用案例
例如,通过运用社会学理论,企业管理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组织变革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从而制定 出更加有效的战略和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
总结词
马克思强调社会阶级和生产方式对社会结构 的影响。
详细描述
马克思认为社会结构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 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决定了社会的阶级关系。 他强调阶级斗争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性,认 为无产阶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马 克思还提出了“异化”的概念,指出了资本 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与其劳动产物的疏远和矛
04
当代社会学理论
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
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
他强调社会行动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并提出了AGIL功能分 析模型,即适应、目标达成、整合和模式维持四个功能领域。
结构功能主义
帕森斯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各个组成部分都发挥着各自的功能 ,这些功能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平衡。
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要点一
总结词
关注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影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涂尔干关注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他认为宗教在维 护社会团结和社会整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分析了 宗教信仰、仪式和组织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方 面的功能,并探讨了宗教与道德、法律、教育等方面的关 系。他认为宗教信仰能够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 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VS
详细描述
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 哲学家,他提出了社会有机论,认为社会 是一个有机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依存, 共同维持社会的运转。他强调社会的整体 性和系统性,认为社会的各个部分之间存 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构架和基本范式(1)

• (5) 舒茨认为,必须从社会影响的角度,而 不仅从“以他人为取向”的角度来分析社 会行动,因为前者才是社会行动的样板。
• 三、社会学理论的构架和基本范式
• 社会学的发展历史,是一部理论流派蜂拥 迭出的历史。为了更好地把握各种假设不 同、观点各异的社会学理论,长期以来人 们就尝试着用不同的方式划分这些相互对 立的观点和理论,纵观以往出版的各类有 关社会学理论或历史的著作,我们可以发 现,人们划分社会学理论的方法主要有以 下三种:
斯宾塞 结构功能主义 涂尔干
新功能主义
达尔文生物学 生态学
• 理性 功利主义
马歇尔
•
帕累托
•
•
• 结构 批判结构主义 马克思
•
恩格斯
•
交换理论
理性选择 公共选择
批判理论
沟通论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后结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
文化研究 精神分析学
•
• ●行动(agency):是一种主体性的行动, 包括主体赋予其行动的意义及其行动的原 因或者动机。(agent 与agency , 非actor 与action )
•
自然主义 理论的性质
人文主义
社会学家的自我形象
牧师
先知
默顿,霍曼 斯,布劳,科 塞,达伦多夫 ,帕森斯
埃兹尼
戈夫曼,布鲁 默, 加芬克尔
米尔斯,贝 尔
• 3、理论范式的方法。
• 托马斯·库恩(Kuhn, Thomas S.):“它指的 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 技术等等的集合”。范式的发展过程可以 表示为:范式Ⅰ常规科学依法解题 异例出现范式危机科学革命范式Ⅱ。
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一章PPT课件

迪尔凯姆也像孔德一样,认为社会学是一 门克服了哲学偏见的科学,社会学要想成 为一门成熟的独立的学科,必须明确无误 地同思辨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划清界限, 否则就无法完成社会学面向社会事实,达 到对社会现象客观的、准确的科学研究。
迪尔凯姆指出:“社会学无须使用那些使 形而上学者们发生意见分歧的重要假说。 它既没有必要肯定自由,又没有必要肯定 决定论。”
9
用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来建立社会学,是 社会学奠基者们在几千年传统的欧洲哲学思维 方式中做出的形式上有变化,实质上无新意的 选择。
实证社会学发生的变化不过在于:明确提出从 经验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出发的原则,所有 结论的根据是经验事实,理论的结果不是普通 有效、不受时空限制的玄思。
实证社会学同传统哲学的不同之处谈不上是精 神革命,更不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它仅仅是在 传统思维方式的限制中开展的经验主义和客观 主义的追求。
6
其实,无论孔德和迪尔凯姆用何种判断来 说明社会学同形而上学的对立,也无论他 们用何种修辞来显示社会学的革命意义, 说到底不过是把物理学的客观性原则移到 了社会科学研究中。
迪尔凯姆和孔德、斯宾塞等其他实证主义 者一样,不是否认社会生活中有精神的或 思想意识的主观因素,而是主张要把这些 进入社会学视野的主观因素当作客观因素 来看待。
实证的二元论社会学思维方式可以作为社会学研 究的一种形式、一种手段或一种环节,而不应是 社会学研究方式或思维方式的全部。
11
二、解释社会学对实证社会学的批判
韦伯不赞成迪尔凯姆把社会现象当作外在之 物来看待,认为社会现象同物理现象不同, 它不能用物理学的原则简单地追究其客观性。
在韦伯看来、社会现象与物理现象或自然现 象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它的客观性,而在于它 的主观意向性,所以研究社会问题必须把主 观性作为根本问题去对待,必须承认社会学 的研究对象是那些有意向性的人的社会行动。
西方社会学理论_绪论

的对象限定在人的现实生活和经验所及的范围之 内。
认为认识来源于经验,所谓真理,无非就是对于经
验的一种解释。如果解释得通,它就是真理,就对我们有 用,有用就是真理。
强调立足于现实生活来思考,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 点,把采取行动作为手段,把获得效果作为主要目标,其 中行动概念占据主导位置。
西方社会学理论
山东建筑大学
第一章 绪论
山东建筑大学
一、社会学理论是什么?
社会学理论:一组相互关联的概念,
能对社会世界的知识加以系统化,能够解
释社会世界,并能预测社会世界的未来。
•
——瑞泽尔
社会世界,如人类行动、互动和组织 运行等。
应从三个特性把握社会学理论:
1.概念
2.连接概念的陈述
3.组织陈述的形式
山东建筑大学
论的基本原则,并以此为原则来研究社会世界的规律,追求 客观性、秩序性和确定性。
3.启蒙思想的影响(课本4-7):研究人类社会 的什么?
英格兰和苏格兰:人类社会的远景和一些社 会学论题
A思想家们主张自由主义,为最早在大不列颠群岛
出现的工业资本主义辩护,提出了人类和社会的远景。 如亚当斯密:个人应该从外部的控制中获得解放,应
山东建筑大学
1.经验哲学传统:为啥用实证主义研究人类社会?
17世纪之前,知 17世纪经验
识往往是形而上学 哲学的代表人
的,即通过理性的 物培根强调:
推理和逻辑去研究, 在以观察为基
不直接透过感知得 础的知识之外,
到答案。
没有别的真实
的知识。
贝克莱、休谟、牛 顿等都强调把人的知 识限制在可直接观察 的范围以内的认识论。
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一章 实证主义_OK

16
第 二
节 特征
基本体系的过 程 1.管理过程 a.社会目标 b.政治组织
2.生产过程 c.个人
d.社会结构
3.分配过程 e.物质资料流
f.信2021息/7/流22
军事社会
军事化
工业社会
工业化
防御和战争 中央集权、独裁主义
对内生产、提供服务
权力不那么集中,系统单元 上的直接权威较少
2021/7/22
14
第
二
社会系统的分化
节
分化的三个层面: 男性与女性的分工:管理与生产层面 专业的行政管理人员:从战争角色中分化 在管理、生产和分配中出现不同的结构
2021/7/22
15
第 二 节
人口增长
结构文化分化 整合的难题
整合
一致性
瓦解的可能
选择解决途径 相互依赖、权力集中 适应性
➢ 国内制度和亲属关系:亲属关系的产生满足了所有物种最 基本需要:
➢ (1)当缺乏组织群体的替代方法时,它将成为社会整合的 主要机制;
➢ (2)缺乏选择性的组织活动方式时,亲属系统就越完备; ➢ (3)长期处于冲突中的社会趋向于建立父系血统体系和族
长权威。
2021/7/22
18
第 二 节
➢ 仪式制度 任何制度都是建立在仪式的基础上的,存在仪式程序的不平 等。
实证的含义:(1)真实对虚幻(2)有用对无用(3) 肯定对犹疑(4)精确对模糊(5)相对代替绝对。
2021/7/22
7
第 一 节
启蒙运动强调了“进步”和社会系统的运行,受此思维方式的影 响,他将社会学分成(1)社会静力学(社会秩序的研究)和(2) 社会动力学(社会进步和变迁的研究)
西方社会学理论

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西方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遵循西方社会学研究的两个传统的主题,即一是社会秩序或社会稳定,二是社会变迁或社会发展,介绍了西方社会流行的社会学理论,即秩序论、功能论、交换论、互动论、冲突理论、批判理论、后现代理论、介入理论。
内容包括上述理论的代表人物、理论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对社会研究所具有的意义,是社会学理论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西方的社会现实,阐述和介绍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来源、基本内容、各种表现及其变化发展规律,为我们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西方社会的实际状况,分析西方社会的现实提供了广阔的途径,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取其精华,用这些理论中合理的、适应我国具体形势的部分,来正确地认识与对待我国的改革开放,对待我国社会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
学习西方社会学理论也有助于政治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社会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公民自觉地、科学地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为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为提高工作效率,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作出贡献。
根据本大纲的要求,《西方社会学理论》是指定必读书目。
自考学生应系统阅读这本教材,同时,也可以选读其他有关的教材和书籍。
必须按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范围,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做到学以致用,自觉联系社会实际,加强对理论的思考与理解。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范围第一章秩序论第一节社会秩序的原则--孔德的观点一、社会表面下的结构在社会相对纷繁复杂的表面下面,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或秩序,在西方古代或近代学者那里,已经有了一定的探讨。
亚里士多德认为社会是一个有分化的结构,各种独立的要素在结合为整体的同时,仍保持着对整体的独立性。
霍布斯则以为社会是一个通过契约联系起来的结构,他提出了"社会契约论"。
维科认为社会历史是各种冲突与混乱的个人行动联结起来而形成统一体的过程。
西方社会学理论

西方社会学理论导言一、学习《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目的通过学习社会学发展史上各个思想名家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理论,在自觉模仿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看待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视角。
二、社会学发展史(一)古典社会学理论(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大约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是社会学的诞生和形成时期,主要特征是:1.社会学发展的重心在西欧,但20世纪初已经开始转向美国:孔德(Comte,法国人);斯宾塞(Spencer,英国人);滕尼斯(Tonneis,德国人);涂尔干(Durkheim,法国人);韦伯(Webber,德国人);马克思(Marx,德国人)、帕累托(Pareto,意大利人);齐美尔(Simmel,德国人);曼海姆(Mannheim,匈牙利人)。
社会学发展重心由西欧转向美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凡勃伦(Veblen),库利(Cooley),帕克(Park),米德(Mead),托马斯(Thomas).2.使社会学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尤其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确立了独特的学科地位,主要表现为有了自己的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社会学产生的标志也有两种意见。
一种以社会研究方法的转向为标志,比如Garner就认为社会学起源于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的《君主论》(the Prince),until the renaissance, most books upheld general notions of normative behavior, were non-empirical, and did not observe,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actual human behavior. Machiavelli included into his book all the violent, fierce, savage, coercive, and even compassionate acts that the ruler implement in order to stay in power. The prince is based on reality-the observations of real people, not just moral ideals. 另外一种意见便是以“社会学”一词的提出为标志,那就是法国社会学家August Comte1838年,在他出版的阐述社会哲学原理的《实证哲学教程》的第四卷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西方社会学理论

西方社会学理论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第一章秩序论第一节社会秩序的原则●秩序论:1.亚里士多德,社会是一个有分化的结构,2.托马斯.霍布斯,社会是一个通过契约联系起来的结构,3.亚当.斯密,等级结构,4.奥古斯特.孔德,有规律的结构●论断:社会整体和谐性表现为社会秩序,不和谐性则表现为社会冲突●简论:孔德关于"重建秩序"的构想?1.崇尚科学与自然法则,2.扩大博爱倾向,3.增加信仰与道德的一致性,4.实行社会分工与合作,5.增强政府权威与调节,6.在私有制基础上进行"社会改造"●多项:社会学的四大法则 1.概念先后承继的法则,2.科学概念的分类法则,3.活动进化的法则,4.情感进化的法则,把社会学种合并为思想的法则●多项:孔德创造的实证方法:1.观察方法,2.实验方法,3.比较方法,4.历史方法第二节社会整合的机制●简:杜尔克姆对社会团结的分析:1.不同的社会结构产生不同的团结类型,2.竞争导致现在社会化分工的成长,3.集体意识是社会团结的精神基础,4.法律是保障社会团结的力量,5.消除社会团结的危险●简论:失范的原因是什么?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结构中急剧滋长,2.现在社会不能满足所有个人的欲望,3.社会骤变会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杜尔克姆找到了经济危机的基本标志-破产●论断:在杜尔克姆看来,防止与解决失范与社会动乱最重要的措施,是建立新的道德秩序,即"道德化"第三节国际社会的秩序●武力冲突是国际社会的放社会特征之一●多:武力冲突中的国家动机:1.权利,2.光荣,3.理念●多:影响外交行为的道德要素有两个:1.智慧的道德,2.责任道德●简:"尚武和平"时代的来临,引起国际秩序上种种变革。
在意识形态对立的国际社会,如何追求长期和平?阿隆看来:1.法律管理,2.帝国控制,3.世界联邦,4.超国家第二章功能论第一节社会系统的功能理论●简:构造理论的方法:1.首先是从复杂的经验现实中抽象出某些要素,并使其范畴化,2.要揭示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使这种联系在概念中体现出来,3.是"整体论",即把种类繁多的现象连接在一起●简:帕森斯认为,社会行动的基本单位是"基本行动","基本行动"包括以下结构要素:1.行动者,2.目的,3.情境,4.规范●韦伯提出了社会行动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主观意义,是一种行动,行为往往是非理性的、无个性的,而行动总是理性的、有个性的。
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一章孔德

主要教学内容:
一、生平与著述 二、理解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重点) 三、科学分类与社会学 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五、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重点) 六、认识孔德实证主义性质和唯心主义史观
一、生平与著述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秩序、进步与爱 其中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标 奥古斯特· 孔德1798年出生于法国南部 城市蒙彼利埃,体弱多病,但天资聪颖 1814年考入巴黎工程技术学校,1816年离开。
以表述,因此有可能使人们形成错误的进化观念。
(四)历史法
孔德认为,历史法是社会学研究的专门方法,它最
适合于对社会现象的考察,因为历史法是从事物的先后和
连续上考察社会现象和状态的一种方法,注重于事物的发 展过程正是历史方法的基本特点。
在他看来,历史方法本质上也是一种比较方法,只
不过是它们比较的时空不同,一般的比较方法是一种横向 和共时性的比较,历史的方法则是对过去事物的一种纵向 和历时性的比较。
4、精确的而非模糊的 5、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பைடு நூலகம்
(二)社会学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
1、本体论的自然主义假设。
断言社会文化现象与自然现象本质上是同类的,因
此,社会过程同自然现象相比并非是崭新的现实,同样可以 以自然规律来解释;
2、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假设与整体主义
社会学知识体系应以自然科学为楷模,并采用它的方 法论观点。在这个问题上,早期的实证主义不像后来的实 证主义那样刻板。孔德与穆勒都很关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 学的不同之处,而且他们都没有用这一个来反对另一个;
在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上,孔德坚持社会唯实论,认为
社会大于个人。
3、认识论的经验主义原则。
侯均生_西方社会学理论笔记1

侯均生_西方社会学理论笔记10.1 复习笔记一、促进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与发展的知识力社会学理论是对旧的已有的社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希腊思想家的社会观(1)柏拉图柏拉图描写的理想国家,特别强凋社会的有机统一性,明确规定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应从属于它的整体。
他把社会看成是一个包含着分工和不平等的统一体,认为贤明的立法是保持社会昌盛和秩序的关键,私有财产和家庭作为社会的独立要素都应当为增强社会的统一性发挥作用。
(2)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不同,他认为社会是一个有分化的结构,各种独立的要素在结合为整体的同时,仍保持着对整体的独立性。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对人类社会性质的分析充满了社会学的见解,但是他仍没有摆脱传统的政治哲学的框框,没有分清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差别。
2.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是作为同神律观念和宗教主权观念相对立的世界观发展起来的一种在契约义务和社会关系的结构中探究社会起源的近代社会理论。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霍布士、洛克与法国的卢梭。
(1)主要理论观点社会契约论认为人有“天赋权利”,社会发展是由“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不断进步的过程。
人们订立契约、建立国家是为了更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天赋权利”。
“天赋权利”是人们生存的自由、平等、财产私有和享乐的权利,任何人和任何组织都不能以任何借口剥夺人的这些权利。
社会契约论强调人性是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础,社会是指超历史的过程。
(2)局限性社会契约论没有把社会看成是由不同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层次构成的复杂结构,也看不到社会的各个层次的客观运行规律。
3.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法国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原则”的旗臶,鞭笞和批判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改革旧的社会政治结构,建立新的合乎自然秩序的理性王国。
他们认为,自由、平等和财产私有是一切幸福生活的基础,是自然法的灵魂。
其主要人物有: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
4.苏格兰的启蒙思想其代表人物是大卫〃休谟、亚当〃斯密、亚当〃佛格森、约翰〃米勒和威廉〃罗伯特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孔德的实证社会学思想
1、生平与背景 、 2、主要社会学思想 、 3、简要评价 、
1、生平与背景
个人生平 著述 思想背景 研究旨趣 学术阶段
Comte, Auguste(1798~1857) ( ~ )
1798年 1798年1月19日生于蒙彼利埃城的一个天主教徒家庭,父亲为中级官吏。 19日生于蒙彼利埃城的一个天主教徒家庭,父亲为中级官吏。 日生于蒙彼利埃城的一个天主教徒家庭 1814---1816(16-18岁 在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1814---1816(16-18岁)在巴黎综合理工学院(Ecole polytechnique,1794 ) ---1816 , 求学。1816年 王朝复辟政府怀疑综合工科学校为雅各宾派, 求学。1816年4月,王朝复辟政府怀疑综合工科学校为雅各宾派,决定暂时 关闭该校。孔德辍学,后回巴黎教授数学谋生。 关闭该校。孔德辍学,后回巴黎教授数学谋生。 1817年成为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秘书和合作者。1824年两人分道扬镳。 1817年成为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秘书和合作者。1824年两人分道扬镳。 年成为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秘书和合作者 年两人分道扬镳 1826年因其夫人第一次出走的刺激,加之用脑过度而患精神病。 1826-1827 年因其夫人第一次出走的刺激,加之用脑过度而患精神病。八个 月后出院萌自杀之念。 月后出院萌自杀之念。 1826年设馆讲授实证哲学。1830年 实证哲学教程》第一卷出版。 1826年设馆讲授实证哲学。1830年《实证哲学教程》第一卷出版。其余几卷 年设馆讲授实证哲学 先后于1835 1835年 1838年 1839年 1841年和1842年出版 年和1842年出版。 先后于1835年、1838年、1839年、1841年和1842年出版。 1845年 无比美好之年” 向克洛蒂尔德 德沃表示爱情 未果, 德沃表示爱情, 1845年“无比美好之年”,向克洛蒂尔德德沃表示爱情,未果,“无法超过 友情的限度” 1846年 克洛蒂尔德德沃病逝 令孔德思想大变。 德沃病逝, 友情的限度”。1846年4月5日,克洛蒂尔德 德沃病逝,令孔德思想大变。 1847年孔德提出人道教 1848年 实证主义学会”成立。 年孔德提出人道教。 1847年孔德提出人道教。1848年“实证主义学会”成立。 1857 年9月5日卒于巴黎 。
思想背景
斯氏的知识背景和思想来源模糊不清。未受过正规教育, 斯氏的知识背景和思想来源模糊不清。未受过正规教育, 未读过大部分名著。书架上只有少量别人赠送的书, 未读过大部分名著。书架上只有少量别人赠送的书,而且 从不看。他的知识主要来自报刊,在晚餐俱乐部与人交谈。 从不看。他的知识主要来自报刊,在晚餐俱乐部与人交谈。 他的观点形成很早,终生未变。他的助手负责收集素材支 他的观点形成很早,终生未变。 持他的观点。 持他的观点。 可能的影响: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亚当斯密的 斯密的《 可能的影响: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亚当 斯密的《国 富论》、赖尔的《地质学原理》、穆勒的《逻辑学》、哈 富论》 赖尔的《地质学原理》 穆勒的《逻辑学》 维的《胚胎学》 维的《胚胎学》。 斯宾塞与达尔文 斯宾塞与孔德
斯宾塞的著作
多产作家,维多利亚英国的亚里士多德。 多产作家,维多利亚英国的亚里士多德。 代表作是自1858年开始按进化论思想建构得“综合哲学体系” 代表作是自1858年开始按进化论思想建构得“综合哲学体系”:《第 1858年开始按进化论思想建构得 一原理》 生物学原理》 心理学原理》 社会学原理》 一原理》、《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社会学原理》、 伦理学原理》 1862-1896年陆续出版 死后次年出版了《自传》 年陆续出版。 《伦理学原理》,1862-1896年陆续出版。死后次年出版了《自传》。 中译本: 中译本: 《社会静力学》(节略修订本),张雄武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社会静力学》 节略修订本),张雄武译,北京 ),张雄武译 1996/2005; 《社会学研究》,张红晖、胡江波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 社会学研究》 张红晖、胡江波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1;/ 《群 ; 学肄言》 严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931]/斯宾塞尔:《群 斯宾塞尔: 学肄言》,严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斯宾塞尔 学肄言》 上海文明编译书局1903[清光绪 年]; 清光绪29年 ; 学肄言》,上海文明编译书局 清光绪 《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谭小勤等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 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 谭小勤等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0。 。
三、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
1、生平与背景 、 2、主要社会学思想 、 3、简要评价 、
1、生平与背景
个人生平
著述 思想背景 (1820-1903)
幼时体弱辍学,由父亲施教,未受正规学校教育。 幼时体弱辍学,由父亲施教,未受正规学校教育。 1837~ 年担任铁路工程师。1848年任伦敦 经济学家》 年任伦敦《 1837~1848 年担任铁路工程师。1848年任伦敦《经济学家》杂志助理 编辑。 编辑。 1850年发表第一部著作《社会静力学》 1852年发表论文《 1850年发表第一部著作《社会静力学》。1852年发表论文《进化的假 年发表第一部著作 年发表论文 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 说》,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 1853年他的叔父去世给斯宾塞留下大笔遗产,从此潜心著书立说, 1853年他的叔父去世给斯宾塞留下大笔遗产,从此潜心著书立说,终生 年他的叔父去世给斯宾塞留下大笔遗产 未婚。 未婚。 1855年出版《心理学原理》 未受重视,遂患精神抑郁症, 1855年出版《心理学原理》,未受重视,遂患精神抑郁症,后虽恢复但 年出版 仍严重神经衰弱,养成各种怪癖。1862年出版 第一原理》 1864- 年出版《 仍严重神经衰弱,养成各种怪癖。1862年出版《第一原理》,1864-67 年出版《生物学原理》 1873年出版 社会学研究》 后相继出版《 年出版《 年出版《生物学原理》,1873年出版《社会学研究》,后相继出版《伦 理学原理》 社会学原理》 理学原理》和《社会学原理》。 1903年12月 日卒于苏塞克斯郡。 1903年12月8日卒于苏塞克斯郡。
西方社会学理论
Western Sociological Theory
主讲人: 主讲人:赵万里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zhaowl@
第一编 古典社会学理论
古典时期的社会学家
法国: 法国:Auguste Comte, Alexis de Tocqueville, Emile Durkheim, 英国:Herbert Spencer, John Stuart Mill 英国: 德国: 德国:Karl Marx, Ferdinand Tnnies, Werner Sombart, Max Weber, Georg Simmel 美国: 美国:W.E.B. Du Bois, Thorstein Veblen, Charles Horton Cooley, George Herbert Mead, W.I. Thomas 意大利: 意大利:Vilfredo Pareto
2、主要社会学思想
知识进步规则与实证社会学 知识进步的三阶段,实证知识及其结构, 知识进步的三阶段,实证知识及其结构,实证社会学的研 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社会静力学(社会秩序理论) 社会静力学(社会秩序理论) 着眼于社会结构剖析,涉及个人、家庭、 着眼于社会结构剖析,涉及个人、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 存在 社会动力学(社会变迁理论) 社会动力学(社会变迁理论) 历史进步的三阶段, 历史进步的三阶段,影响社会变迁的诸因素
3、简要评价
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 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 一个上进而边际的先知型学者: 一个上进而边际的先知型学者:强调秩序,反对革命 一个哲学家: 一个哲学家:实证主义的创始人 一个社会学家:建构了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性;勾 一个社会学家: 画勒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提出了一套科学主义方法论;通 过社会有机体论开创了功能分析的社会研究进路。 巨大的影响
思想背景
18世纪的进步哲学: 18世纪的进步哲学:杜尔哥(J. Turgot, 1727-1781)、 世纪的进步哲学 孔多塞(J. Condorcet, 1743-1794) 传统主义秩序观: 传统主义秩序观:梅斯特(J.de Maistre, 1754-1821)、 博纳尔(L. de Bonald, 1754-1840)、伯克(E. Burke, 1729-1797) 自由主义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自由主义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 )、萨伊(Jean-Baptiste Say,1767-1832) 空想社会主义和专家治国论: 空想社会主义和专家治国论:圣西门(C.H.Saint-Simon, 1760-1852)
孔德的著作
孔德最主要著作是六卷本的《实证哲学教程》 1830-1842) 孔德最主要著作是六卷本的《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 此外重要的还有《论实证哲学的精神》 1844)、《实证主义概论》 此外重要的还有《论实证哲学的精神》(1844)、《实证主义概论》 )、 1848)、 实证政治体系》 四卷,1851一1854)、 )、《 )、《 (1848)、《实证政治体系》(四卷,1851一1854)、《实证宗教教 义问答》 1853) 义问答》(1853)等。 中译本: 中译本: 《实证主义概观》,萧赣译,长沙: 商务印书馆1938;台北:商务印 实证主义概观》 书馆1966。 《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论实证精神》 秩序进步 《科学爱秩序 进步 孔德《实证主义概论》精粹 》,冯玮编译,武 科学 爱 秩序 进步: 孔德《实证主义概论》 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9。
研究旨趣
对工业社会的关注: 对工业社会的关注:对新兴工业社会的独特性的 解释, 解释,摆脱危机与社会重建的途径 人类的统一性:人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性, 人类的统一性:人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性,人类历 史的统一性 科学的统一性: 科学的统一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