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优选教案目标设计.doc

合集下载

《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

《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

《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游子吟》。

2. 理解《游子吟》的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培养文学素养。

3. 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 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关心家人的情感态度。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游子吟》的诗意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诗歌中意境的感悟,孝道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图片或故事形式引入《游子吟》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游子吟》,注意停顿、语气、情感的把握。

3. 讲解:解释诗歌中的生字词,阐述诗意的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欣赏:欣赏相关艺术作品,如画作、音乐等,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6. 写作:以《游子吟》为灵感,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提高写作能力。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游子吟》。

2. 学生能够理解《游子吟》的诗意,表达自己的感悟。

3. 学生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所学,表达对亲情的理解。

4.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游子吟》原文及其注释。

2. 与《游子吟》相关的背景资料,如作者孟郊的生平介绍。

3. 《游子吟》的绘画作品或其他艺术形式的再创作。

4. 朗读《游子吟》的音频或视频资料。

5. 用于写作和讨论的纸张、笔等文具。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游子吟》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学生自读《游子吟》,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和节奏。

3.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解释诗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语文《游子吟》优秀教案设计 3篇

语文《游子吟》优秀教案设计 3篇

语文《游子吟》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文,背诵并默写诗文。

2、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句的情真意切。

3、感受诗人对伟大母爱的赞颂,领悟国学教育的真谛,陶冶学生的情感。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2、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人间真爱。

教学难点:通过读懂诗句,体会作者对母爱的颂扬,并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母爱,歌颂母爱,领悟国学教育的真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平时喜欢诵读古诗吗?老师这有几幅画,(出示画面不出现诗句:咏鹅、静夜思、)你们猜猜是什么诗?(猜想后学生齐读)看来同学们在古代诗歌方面已有所积累,那么能把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吟诵出来与大家分享吗?(指名学生吟诵古诗,共同欣赏。

)好,孩子们吟诵得真棒!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希望同学们继续积累,将我们的民族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1992年,香港举行了“我最喜爱的一首唐诗”的公众调查,你们猜哪一首会名列榜首?(学生猜:是《游子吟》)对,是《游子吟》,(板书课题:游子吟)想知道为什么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饱含深情的诗《游子吟》。

(多媒体出示课题)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多媒体出示全诗)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郊,现在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自由地读几遍,试一试你能读懂些什么?同桌交流交流。

(学生自由读古诗,同桌交流)那个同学自告奋勇的来给大家范读一下?(指明学生读,随机提问:你读懂些什么?帮助学生点拨出关键词:“游子”、“吟”、“意恐”、“寸草心”、“三春晖”的意思)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学习诗歌我们就要学会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进行理解。

来,带着我们各自初步的`体会,一起再来诵读一下。

三、品读诗句,深入悟情同学们,诗歌是讲究韵律美的,能吟,能唱,所以仅仅读通顺还不够,还得读出味儿来,下面我们来细细地品一品。

现在老师来读诗中的前四句,请同学们认真的听一下,体会一下诗中的情感。

《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

《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

《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游子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古诗熟背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与韵味2、理解古诗的含义着重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这句诗所蕴涵的深义和喻义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4、体会作者孟郊所表达的思母情怀;并能用思想和行动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教学重点: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教学过程:一、阅读图片情感铺垫——(56分)一边听音乐一边认真地阅读《母子图》你从图画中看出了什么?(学生反馈教师点评)(预案:1、年迈的母亲在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儿子在床上酣睡;2、夜已深了母亲不辞辛苦地用自己的一针一线为儿子缝衣服祝愿孩子远行平安并希望早日归来3、这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 师述:看到这样一幅动人的“母子图”你就会想怎样的一首诗? (引出——《游子吟》、作者:孟郊唐朝诗人)师述:孟郊——唐朝著名诗人很早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与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自己从小刻苦攻读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岁才中进士当了一名县官这首诗就是孟郊当了县官了之后往事思绪万千时候写就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古诗二、节奏朗读引入情感——(5分)出示本诗指导朗读初步导出学生的感情(用反复诵读的方式来激动学生的情感)(1)请学生来朗诵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让听的学生说出她读出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来?(预案:深情的、语气先缓慢再强烈升高、有一种母爱的伟大与对母亲的关怀的感觉……)(3)带全体同学朗读全体学生齐读、朗诵也同样来读出这样一种感情来三、理解诗意挥发情感——(7分)再读一读古诗你说说有些意思不明白的(自由读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直接向参考书寻求答案)(1)、你认为在这首诗中几句是比较容易理解的?(14句)说说你的理解并告诉老师你是借助什么来理解的?(借助:参考资料、图画、想象、以前的旧知识……)(2)、最后一句话最难以理解方法:A、先来读一读B、这句话描述的?C、再理解重点的词语:“意恐”——心里担心、害怕;“寸草心”——小草比喻儿女的心意;“三春晖”——三月里春天温暖的太阳D、最后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像春天对小草般的恩情谁说子女能报答的完呢?——母亲这份慈爱与关切真不是我们微小的心意所能报答的——谁说那些绿茵茵的小草就能报答太阳母亲的光辉呢?四、情读体验深入悟情——(10分)师述: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来看看这幅图画当年迈的老母亲在油灯下眼睛昏花动作迟缓但由于对儿女的爱牵动着她心坚持到底一定要为孩子缝制一件衣服看到此情此景我们就会油然地对这位母亲产生一种崇敬的感情请你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预案:一位“慈祥”的母亲、一位“爱子如命”的母亲、一位“关心孩子”的母亲……)表达了她的一种怎样的感情?(预案:把自己对儿女的爱心与关切全部融入了一针一线之中期盼孩子早日回家早日团圆;游子穿在身上的不仅仅是一件衣服而是一颗母亲的爱心……)师述: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古代吴越民间有一种风俗家中有人要出远门母亲或妻子要为他做衣服针线一定要缝得细密这样出门人才会早早归来你能再来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的前四句古诗?师述:假如你就是那位孩子;假如你明天就要远行在睡眠中偶然看到此情此景;假如你就是孟郊穿着母亲为你连夜赶制的衣服……你会怎样想?(预案: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恩情不能报以万一对母亲无限的热爱与崇敬这是孟郊的心声……)是啊母爱难忘母情难舍请你再来读一读最后两句诗(读出一种深情而感激的语气来)五、尝试实践延续情感——(6分)(1)、母爱是纯真的母爱是无私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今天当你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体会到孟郊和母亲之间的互敬这是一种天伦同学们现在就以您的笔写写自己对母亲的感情板书“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你十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再听刚才的音乐进入情境后尝试书写)(2)、写好一段话交流这段话六、评价交流深化情感——(6)1、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自己所写的文字简要评价2、在课后可继续学习另外的一首古诗《游子吟》。

关于游子吟优质教案范文(通用5篇(优质教案

关于游子吟优质教案范文(通用5篇(优质教案

关于游子吟优质教案范文(通用5篇(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游子吟》,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理解和赏析。

具体章节为《古诗二首》中的《游子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游子吟》的字词、句式和诗歌节奏。

2. 使学生理解《游子吟》的寓意和情感,体会母爱的伟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寓意和情感,体会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重点:朗读、赏析诗歌,掌握字词、句式和诗歌节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课。

2. 朗读诗歌:让学生自由朗读《游子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理解诗歌:结合课文注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字词、句式,讲解诗歌的背景。

4. 赏析诗歌: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和寓意,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类似的古诗,进行赏析,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首表达母爱的诗歌,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游子吟》2. 字词、句式: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3. 诗歌节奏:五言绝句4. 诗歌寓意:母爱伟大,游子思念家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首表达母爱的诗歌。

示例答案:母爱如阳光,温暖我心房。

辛勤付出不图报,只愿儿女幸福长。

2. 课后拓展:收集关于母爱的名言警句,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朗读诗歌、赏析例题等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诗歌寓意和母爱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家庭、亲情等主题,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的朗读和理解2. 诗歌寓意和情感的教学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歌的朗读和理解1. 正确把握诗歌的节奏,五言绝句的韵律特点。

《游子吟》教案设计

《游子吟》教案设计

《游子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培养学生感受亲情、珍惜亲情、感恩父母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教学难点(1)深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深厚情感,引发学生的共鸣。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母爱的伟大,并学会感恩。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含义。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营造温馨的氛围。

(2)提问学生: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母爱的古诗——《游子吟》。

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单介绍诗人孟郊的生平。

(2)讲述诗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缘由。

3、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4、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小组讨论诗歌的意思。

(2)教师逐句讲解诗歌的含义,重点解释“游子”“临”“意恐”“归”等词语。

(3)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内容。

5、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归纳:诗人通过描写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裳的细节,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3)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母亲关爱自己的场景,谈谈感受。

6、朗读指导(1)教师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用缓慢、深情的语调朗读。

(2)学生再次朗读,注意读出诗歌的情感。

2024年《游子吟》标准教案(通用

2024年《游子吟》标准教案(通用

2024年《游子吟》标准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古诗两首》中的《游子吟》。

具体内容包括:1. 诗歌背景及作者介绍;2. 诗歌全文解读,分析诗句的意境、韵律、修辞手法等;3. 课文注释及生僻字词解释;4. 课文翻译及解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游子吟》的作者背景,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2. 掌握课文中的生僻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的意境理解、修辞手法的分析;2. 教学重点:课文生僻字词的掌握、诗歌翻译与解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亲情的实践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2. 诗歌背景及作者介绍:介绍孟郊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3.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古诗的韵律美;4. 课文解析:逐句讲解诗句,分析诗句的意境、修辞手法等;5.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难点为例,进行详细讲解;6. 随堂练习: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游子吟》2. 作者:孟郊3. 课文重点字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4. 课文结构:背景介绍、课文解析、翻译与解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翻译课文《游子吟》;(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3)谈谈你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2. 答案:(1)见附录;(2)课文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3)答案开放,要求言之有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亲情的古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诗歌的意境理解、修辞手法的分析;2.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难点进行详细讲解;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设置及答案的详细解释;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关注学生课堂表现,推荐相关阅读。

《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

《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

《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游子吟》这首古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2. 分析《游子吟》的词句结构,理解其意义。

3. 掌握《游子吟》的朗诵技巧和表达方法。

4. 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熟悉《游子吟》的内容和词句结构。

2. 理解并准确表达《游子吟》的情感和意义。

3. 学习和掌握《游子吟》的朗诵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翻译和解释《游子吟》中的一些较为复杂的词句。

2. 正确理解和传达《游子吟》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准备:1. 课本或讲义:《游子吟》的原文和译文,作者介绍。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或电子白板。

3. 音频资源:《游子吟》的朗诵录音。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课题:向学生介绍《游子吟》这首古代文学作品,并简要阐述其背景和作者。

2. 启发思考:提问学生有没有离开家乡的经历,询问他们在陌生环境中的感受。

二、整体理解(10分钟)1. 呈现原文: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游子吟》的原文,引导学生阅读原文并感受其中的情感。

2. 词语解释:辅助学生理解古文中的生僻词汇,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故人西辞黄鹤楼”等。

三、词句分析(15分钟)1. 音频欣赏:播放《游子吟》的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朗诵的语调和情绪。

2. 诗句解析:逐句引导学生分析《游子吟》中的词句结构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其中的意义和情感。

四、情感表达(15分钟)1. 表演实践: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词句进行诗朗诵表演,要求表达出《游子吟》中所表达的情感。

2. 学生点评:学生们观看其他组的表演后,进行点评和讨论,互相借鉴和提出建议。

五、个人感悟(10分钟)1.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就《游子吟》的情感表达进行个人感悟的写作练习,表达自己对离别与思念的理解。

2. 分享交流: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感悟,并进行互动交流,促进彼此的思考和理解。

六、拓展延伸(10分钟)1. 欣赏相关作品:介绍其他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离别和思乡的诗篇,扩展学生的文学知识面。

幼儿园古诗《游子吟》教案

幼儿园古诗《游子吟》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古诗《游子吟》的内容,了解古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诵能力,使幼儿能够流利地背诵古诗。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家乡、尊敬父母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古诗《游子吟》的内容,培养幼儿的朗诵能力。

难点:帮助幼儿把握古诗的韵律和节奏,使幼儿能够流利地背诵。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古诗《游子吟》的内容,了解古诗背后的文化底蕴。

2. 幼儿准备:具备一定的古诗启蒙知识,能够听懂并简单表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图片或故事形式引入古诗《游子吟》的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教学古诗: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古诗,讲解古诗的意思,使幼儿能够理解并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3. 朗诵练习:教师指导幼儿把握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进行朗诵练习,使幼儿能够流利地背诵。

4. 情感教育:引导幼儿讨论古诗中所表达的对家乡和父母的感情,培养幼儿热爱家乡、尊敬父母的情感。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幼儿对古诗内容的理解: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幼儿对古诗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幼儿的朗诵能力:观察幼儿在朗诵过程中的韵律、节奏和表达,评估幼儿的朗诵水平。

3. 评价幼儿的情感态度:通过讨论和观察,了解幼儿在情感教育方面的接受和表现。

六、教学延伸:1. 绘画活动:让幼儿根据古诗《游子吟》的内容,发挥想象,绘制出自己心中的游子和他的母亲。

2.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游子离家出征的心情,感受母亲的关爱。

七、作业布置:1. 回家后,幼儿向父母朗诵古诗《游子吟》,与家人分享学习成果。

2. 家长协助幼儿填写学习反馈表,记录幼儿在家的表现。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2. 在教学古诗时,要注重韵律和节奏的把握,引导幼儿正确朗诵。

3. 情感教育要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让幼儿能够切实感受到家乡的美好和父母的关爱。

《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

《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

《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游子吟》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古诗《游子吟》的字词、句意,体会古诗的意境,感悟母爱的伟大;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感;了解唐代诗人孟郊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游子吟》,理解古诗的字词、句意,感悟母爱的伟大;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家人的关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诗《游子吟》的字词、句意理解,朗读技巧的掌握。

难点:感悟母爱的伟大,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回忆起自己离家在外的经历,引发学生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2. 新课导入:介绍诗人孟郊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主题。

3. 朗读古诗: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朗读的节奏、语气、情感。

4. 理解古诗:引导学生逐句分析古诗的字词、句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涵。

5. 感悟母爱: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

6. 课堂练习:设计随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游子吟》2. 诗人:孟郊3. 字词、句意解析4. 朗读技巧5. 母爱的伟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内容真实、感情真挚。

2. 作业题目:朗读《游子吟》,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古诗的主题。

答案:《游子吟》主题为母爱的伟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关于母爱的古诗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游子吟》教案设计优秀

《游子吟》教案设计优秀

《游子吟》教案设计优秀教案设计:《游子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吟》一首,通过学习这首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五言古诗,使学生领略到母爱的伟大和游子的思乡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游子吟》;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的感激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3. 学习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诗文的理解和韵律的把握;2. 重点:诗文背诵和情感的体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游子思念家乡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共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诗文讲解(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文,讲解诗文内容,解释生词,分析诗人的情感。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经典的例句,讲解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题,进行诗文的默写和韵律的练习。

5. 诗文背诵(10分钟):学生集体背诵诗文,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将《游子吟》进行背诵;2.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游子吟》的读后感,不少于200字;3. 请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关于家乡的诗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对《游子吟》的诗文内容和韵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诗文。

在例题讲解环节,学生对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随堂练习中,部分学生对韵律的把握还有待提高。

在作业布置方面,希望通过学生的读后感和诗歌创作,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文学创作的潜能。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孟郊的其他作品,如《登科后》、《游宣城》等,深入了解孟郊的文学成就和风格。

《游子吟》教学教案设计

《游子吟》教学教案设计

《游子吟》优秀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游子吟》。

(2)理解《游子吟》的诗意,体会诗人孟郊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运用图片、故事等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长辈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游子吟》。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2. 教学难点:(1)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体会诗人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孟郊及其作品《游子吟》。

2. 学习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停顿、语气和韵律。

(2)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节奏。

(3)教师解释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 感悟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4. 拓展延伸(1)学生讨论:生活中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2)教师总结,强调尊敬长辈、关爱家人的重要性。

四、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游子吟》的诗意及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表达对家人的爱和关心。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游子吟》。

2. 写一篇关于父母爱的短文,题目为《我的父母》。

3. 搜集其他描写亲情的古诗,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游子吟》。

2.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体会到诗人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3. 学生能够主动表达对父母的爱和关心,展现出尊敬长辈的品质。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对于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可以适当给予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在感悟诗歌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

《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

《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游子吟》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庭观念。

二、教学重点2.1 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和词汇掌握。

2.2 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文学素养的提升。

三、教学难点3.1 诗歌中某些生僻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3.2 诗歌情感的深入感受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诗人孟郊的背景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并记录下自己不理解的词汇和句子。

4.3 课堂讲解:讲解诗歌的基本内容,解释生僻词汇,解读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4 合作探讨: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对诗歌的理解,互相学习和交流。

4.5 诗歌鉴赏: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

五、作业布置5.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背诵《游子吟》,并解释诗中的意思,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5.2 布置一篇关于家庭和亲情的短文写作,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家人的感激和爱意。

六、教学评价6.1 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掌握程度,包括关键词汇和句子的理解。

6.2 学生对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升,包括对诗歌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6.3 学生对家庭观念和爱国情怀的培养,包括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七、教学策略7.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7.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

7.3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朗诵和绘画等方式,亲身体验诗歌的情感。

八、教学准备8.1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诗歌的图片、音频和视频。

《游子吟》教学教案设计

《游子吟》教学教案设计

《游子吟》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悉并背诵《游子吟》全诗。

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孟郊的思乡之情。

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的背诵与理解。

诗歌的表现手法及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意义。

诗歌情感的深入挖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图片展示游子远离家乡的情景,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主题。

学生分享自己远离家乡的经历,引发情感共鸣。

2.诗歌阅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诗歌,注意把握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诗歌,分析诗句的意义和修辞手法。

3.诗歌背诵与默写学生跟随教师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把握。

学生自主背诵诗歌,检查记忆效果。

教师随机抽取学生默写诗歌,检验背诵成果。

4.诗歌情感分析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游子与母亲的感情。

5.诗歌鉴赏与拓展教师介绍孟郊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学生欣赏孟郊的其他诗歌,感受其风格特点。

学生尝试创作以“游子”为主题的现代诗歌,进行分享和交流。

6.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四、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游子吟》。

2.搜集孟郊的其他诗歌,进行阅读和欣赏。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游子吟》的理解和感悟较为深入。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学习氛围浓厚。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课堂小结环节,学生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之情,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5.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对诗歌的背诵和默写仍有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诗歌的背诵与理解在学生自读诗歌后,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有什么特点?能分享一下你们的感受吗?”2.诗歌的表现手法及情感表达在分析诗句时,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注意到这首诗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了吗?比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里的‘线’和‘衣’分别代表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解释:“‘线’和‘衣’分别代表了母爱和游子,这种比喻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生动和深刻。

语文《游子吟》优秀优质教案设计

语文《游子吟》优秀优质教案设计

语文《游子吟》优秀优质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游子吟》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朗读与理解,对游子吟的词句赏析,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游子吟》,理解诗歌大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游子吟》,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理解《游子吟》的词句,体会诗人情感。

难点: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以及对古典诗词的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PPT展示游子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想法。

(2)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及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朗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注意停顿、重音等。

(3)学生模仿朗读,体会诗歌的情感。

3. 理解诗意(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理解诗歌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3)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4. 赏析词句(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学生分享自己的赏析心得。

5. 体会情感(1)学生讨论:诗人为何思念家乡?(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游子吟》2. 板书内容:①诗题:游子吟②作者:孟郊③诗句赏析:断肠人在天涯、君自故乡来④情感:思念家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并背诵《游子吟》。

(2)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

(3)谈谈你对“断肠人在天涯”这句话的理解。

2. 答案:(1)见课本。

(2)见课本。

(3)示例:诗人用“断肠人在天涯”来形容游子离家之苦,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理解、赏析等环节,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游子吟》的内容和情感。

《游子吟》音乐教案

《游子吟》音乐教案

《游子吟》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游子吟》这首歌曲,感受中国古典音乐的美妙之处。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理解并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游子吟》的词曲分析。

2. 母爱的主题及其在歌曲中的表现。

3. 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法。

三、教学重点1. 歌曲《游子吟》的词曲特点。

2. 母爱的主题及其在歌曲中的体现。

3. 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法。

四、教学难点1. 歌曲《游子吟》的词曲理解。

2. 母爱的主题的深入理解。

3. 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法的掌握。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词曲特点和母爱的主题。

2. 示范法:演唱歌曲,展示演唱技巧和表演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歌曲演唱和表演,提高音乐素养。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2. 准备歌曲《游子吟》的乐谱和歌词。

3.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如母爱的故事和图片。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母爱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歌曲《游子吟》的背景和作者。

3. 歌曲学习:分析歌曲的词曲特点,解释母爱的主题。

4. 演唱练习: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让学生进行集体演唱练习。

5. 表演练习:指导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包括动作和表情。

八、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评价:评价学生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2. 学生表演评价:评价学生的表演技巧和表达能力。

3. 学生理解评价:通过提问方式,评价学生对歌曲和母爱的理解程度。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以母爱为主题,创作自己的歌曲。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分享他们对母爱的理解和体验。

3.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比赛,展示他们的音乐才能和表演技巧。

2. 强调母爱的重要性和伟大之处。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欣赏和分析《游子吟》这首歌曲,使学生能够领会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游子吟》教案设计

《游子吟》教案设计

#《游子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游子吟》的背景和作者李之仪的生平经历;2.熟悉《游子吟》的词意和写作意图;3.掌握诗歌朗诵技巧;4.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体验能力;5.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背景和作者李之仪的生平经历;2.词意和写作意图;3.诗歌朗诵技巧。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对《游子吟》的情感体验更加深刻;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朗诵。

四、教学方法1.导读法:通过对李之仪的生平介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背景和写作意图;2.阅读分析法:对诗歌进行详细的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3.诗歌朗诵法: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诗歌朗诵的技巧;4.文学鉴赏法:通过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和情感体验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1.课前导入通过投影片展示唐代文学发展的重要特点,引导学生回顾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

2.人物背景介绍教师通过导读法,先对作者李之仪的生平介绍。

让学生了解这位善良而才华横溢的诗人的历程。

从李之仪的家庭、官职、友情等方面展示其社会生活和心里活动。

3.诗歌整体感知为学生展示《游子吟》全文,引导学生通读全诗,了解每句话的含义;然后呈现出自己个人的理解。

4.分析诗歌的具体细节教师对《游子吟》进行详细的分析,解释每个字的含义和诗句的意义。

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理解诗句的含义,提出自己的看法来。

5.气息和节奏的练习教师首先示范如何朗诵《游子吟》,再一点点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气息和节奏来朗诵。

6.情感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识别《游子吟》中描写的情感,以便听众在接受诗歌时与李之仪产生共鸣。

使学生对《游子吟》产生情感共鸣。

7.巩固和提高让学生在课后通过朗诵、背诵、理解、创作等方面加强自己对《游子吟》的记忆和理解。

六、教学反思这次的课堂教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在人物背景介绍中,我只介绍了李之仪的生平背景和创作动机,却没有对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社会背景进行更加深入的介绍。

《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

《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

《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一、教学背景《游子吟》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古诗,作者孟郊通过简洁而深情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裳的场景,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关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这首诗的情感和内涵,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和亲情观念。

因此,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教案目标对于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背诵《游子吟》这首诗。

2、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诗中的生字、生词,如“吟”“临”“意恐”等。

3、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方法,描绘诗中的画面,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之情,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2、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亲情的珍贵,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珍惜亲情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掌握诗歌中的生字、生词,能够准确流畅地背诵全诗。

(二)教学难点1、深入体会诗歌中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以及诗人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2、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感恩意识。

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生字、生词和重点诗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诗中的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营造温馨的氛围,引出课题。

语文《游子吟》优秀教案设计

语文《游子吟》优秀教案设计

语文《游子吟》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游子吟》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朗读与理解,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分析诗歌的写作背景,了解古代游子与母亲间的情感表达;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游子吟》,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中所表达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正确朗读、理解诗歌,体会作者情感,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字典、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游子吟》,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解决疑难问题。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诗歌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 随堂练习:学生对诗歌进行填空、翻译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游子吟》2. 作者:孟郊3. 诗歌大意:游子离家,母亲牵挂,临行密密缝制衣服,唯恐迟迟不归。

4. 重点词汇:游子、临行、密密、缝制、衣服、迟迟。

5. 重点句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游子吟》的内容,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诗歌大意,体会了作者情感。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母爱的古诗词,如《诗经·小雅·蓼莪》,进一步感悟母爱,培养学生的孝敬父母之情。

《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

《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

《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游子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游子吟》;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树立远大的志向,努力学习,回报父母。

二、教学重点2.1 诗歌的字词背诵和理解;2.2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2.3 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三、教学难点3.1 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3.2 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的深入剖析;3.3 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诗歌的原文和相关背景资料;4.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4.3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孟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5.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5.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深入剖析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5.5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感恩情怀,树立远大志向。

5.6 课堂小结:5.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背诵诗歌,书写学习心得体会。

六、教学反思6.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等因素。

6.2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程度,以及情感教育的效果。

六、评价与反馈6.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包括诗歌背诵、理解、分析以及情感体验等方面。

6.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提供反馈,促进彼此的进步。

6.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提供正面的反馈和建设性的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子吟》教案目标设计
《游子吟》教案
教学目:
1、熟古熟背古出古的奏与韵味
2、理解古的含着重理解“ 言寸草心 , 得三春” 句所涵的深和
3、改学生的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的能力能与其他同学合
作、交流
4、体会作者孟郊所表达的思母情 ; 并能用思想和行来表达自己
母的
教学重点:
理解句“ 言寸草心 , 得三春”教学程:
一、片情感——(56 分)
一听音一真地《母子》你从画中看出了什
么?( 学生反教点 )
(案: 1、年的母在即将行的儿子制衣服儿子在床上酣睡 ;2 、夜已深了母不辞辛苦地用自己的一一儿子衣服
祝愿孩子行平安并希望早日来3、是一个好学上的孩子⋯⋯ )
述:看到一幅人的“母子”你就会想怎的一首?
(引出——《游子吟》、作者:孟郊唐朝人)
述:孟郊——唐朝著名人很早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与自己的
母相依命自己从小刻苦攻多次参加科考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
才中士当了一名官首就是孟郊当了官了之后往事思万千候写就
的下面我就来欣首古
二、奏朗引入情感——(5 分)
出示本指朗初步出学生的感情 ( 用反复的方式来激学生的
情感 )
(1)学生来朗游
子吟孟郊
慈母 / 手中 , 游子 / 身上衣
行 / 密密 , 意恐 / 言 / 寸草
心 , 得 / 三春
(2)听的学生出她出了一种怎的感情来 ?
(案:深情的、气先慢再烈升高、有一种母的大与
母的关的感⋯⋯)
(3)全体同学朗全体学生、朗也同来出一种
感情来
三、理解意情感—— (7 分)
再一古你有些意思不明白的
(自由可以小 ; 也可以直接向参考求答案)
(1)、你在首中几句是比容易理解的 ?(14 句) 你的理解并告老你是借助什么来理解的 ?
(借助:参考料、画、想象、以前的旧知⋯⋯)
(2)、最后一句最以理解方
法:
A、先来一
B、句描述的 ?
C、再理解重点的:
“意恐”——心里担心、害怕;
“寸草心”——小草比儿女的心意;
“三春”——三月里春天温暖的太阳
D、最后理解重点句子的含
“ 言寸草心 ,
得三春”——母像春天小草般的恩情子女能答的完呢 ?——母份慈与关切真不是我微小的心意所能答的——那些茵茵的小草就能答太阳母的光呢 ?
四、情体深入悟情——(10 分)
述:同学我再一次来看看幅画当年的老母在油灯下眼睛昏花作但由于儿女的着她心持到底一定要孩子制一件衣服
看到此情此景我就会油然地位母生一种崇敬的感情你是一位怎的母 ?
(案:一位“慈祥”的母、一位“ 子如命”的母、一位
“关心孩子”的母⋯⋯)
表达了她的一种怎的感情?
(案:把自己儿女的心与关切全部融入了一一之中期
盼孩子早日回家早日; 游子穿在身上的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
母的心⋯⋯ )
述: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古代吴越民有一种俗家中有人
要出母或妻子要他做衣服一定要得密出人
才会早早来你能再来有感情地朗文章中的前四句古?
述:假如你就是那位孩子 ; 假如你明天就要行在睡眠中偶然
看到此情此景 ; 假如你就是孟郊穿着母你夜赶制的衣服⋯⋯你
会怎想 ?
(案:表达自己母的恩情不能以万一母无限的
与崇敬是孟郊的心声⋯⋯)
是啊母忘母情舍你再来一最后两句( 出一种深情而感激的气来 )
五、践延情感——(6 分)
(1)、母是真的母是无私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今天当你到首的候体会到孟郊和母之的互敬是一种天同学在就以您的笔写写自己母的感情
板“ 的爸爸、:你十多年来我的关心和⋯⋯” ( 再听才的
音入情境后写 )
(2)、写好一段交流段
六、价交流深化情感——(6)
1、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自己所写的文字简要评价
2、在课后可继续学习另外的一首古诗《游子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