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化验单完全版(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教你读懂检验报告单课件

教你读懂检验报告单课件

2
红细胞:贫血的一个诊断标准
【参考值】 成年男性:(4-5.5)X1012/L 成年女性: (3.5-5.0)X1012/L 新生儿: (6.0-7.0)X1012/L
教你读懂检验报告单
19
生理性变化
(1)年龄与性别的差异:新生儿,由于出生前处于生理性缺氧状态, 故红细胞明显增高,较成人约增加35%,出生2周后逐渐下降,2个月婴儿 约减少30%。
教你读懂检验报告单
31
急性病毒性肝炎
Ø ALT显著↑↑↑、 AST显著↑↑,ALT/AST>1 Ø 病毒感染后1-2周转氨酶达高峰;3-5周逐渐下降 Ø 急性肝炎恢复期,转氨酶再升高,为急性→慢性
ALT AST
慢性病毒性肝炎 、
Ø 转氨酶轻度↑或正常,ALT/AST>1
的 Ø 若ALT/AST<1,提示肝炎进入活动期或肝硬化 临
教你读懂检验报告单
13
嗜酸性粒细胞(0.5%-5.0%)
p 生理变化 (1)年龄变化:5岁以下儿童嗜酸性粒细胞约为(0~0.8)
×109/L,5~15岁约为(0~0.5)×109/L。 (2)日间变化: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浓度在1d内有波动,白
天低,夜间高,上午波动大,下午较恒定,与糖皮质激素脉冲式 分泌有关。
2)异常增生性增多:为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造血组织中粒细胞大量增 生。见于粒细胞白血病,如急性白血病以幼稚白血病细胞增多为主,慢性白血病 以成熟白血病细胞增高为主,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 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症。
教你读懂检验报告单
10
(3)中性粒细胞减低 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粒细胞减低症,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

(完整版)教你看懂化验单各科室【全】学医必备

(完整版)教你看懂化验单各科室【全】学医必备

看懂化验单(蛮有归纳性的,学医的有必要把此当珍藏版呵呵)一,尿常规二,血常规三,其他检查五,生化检测检验项目英文缩写正常值范围临床意义二,谷丙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GPT/ALT0-40U/L①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引起的肝病肝细胞坏死。

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梗。

③轻度增高胆道阻塞性疾病。

三,总胆红质素T-BIL0~18.8umo1/1总胆红素增高,如肝细胞损害、肝内和肝外胆道阻塞、溶血病、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D-BIL0~6.84umo1/1参考总胆红素总蛋白TP60~80g/1血清总蛋白增加①脱水如水份摄入不足下痢呕吐糖尿病酸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外伤性休克,急性传染病等。

②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③结核,梅毒,血液原虫病等。

血清总蛋白降低①出血、溃疡、蛋白尿等②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乏症、恶性肿瘤、恶生贫血、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

四,血清白蛋白ALB35.0~55.0G/L与血清总蛋白测定基本相同五,碱性磷酸酶ALP成人20-110U/L儿童20-220U/L增高见于①骨髓疾患②肝胆疾患③其它甲亢甲状腺腺瘤、甲旁亢。

六,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γ-GT)<50U/L①明显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晚期性肝硬化、胰头癌②轻中度增高: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③酗酒,药物等所致七,胆固醇CHOCHO0~5.18mmo1/L<200①用于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分析。

②用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判断。

八,甘油三脂TG0~1.6pmmo1/L青年<150老年<200增高见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

降低(低于人群的5%位数)无重要临床意义。

过低见于消化吸收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β-脂蛋白缺乏症。

九,高密度脂蛋白脂固醇HDL-C1.16-1.55mmo1/L男>40(1.03)女>45(1.16)胆固醇和冠心病患病数之间负相关已经被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1.生理性升高:运动(如运动员一般HDL—C较高)、饮酒、妇女服用避孕药、一些降胆固醇药物(如诺衡)等。

看懂化验单

看懂化验单

看懂化验单看懂化验单一,尿常规二,血常规三,其他检查五,生化检测检验项目正常值范围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GPT/ALT0-40U/L①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引起的肝病肝细胞坏死。

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梗。

③轻度增高胆道阻塞性疾病。

总胆红质素T-BIL0~18.8umo1/1总胆红素增高,如肝细胞损害、肝内和肝外胆道阻塞、溶血病、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D-BIL0~6.84umo1/1参考总胆红素总蛋白TP60~80g/1血清总蛋白增加①脱水如水份摄入不足下痢呕吐糖尿病酸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外伤性休克,急性传染病等。

②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③结核,梅毒,血液原虫病等。

血清总蛋白降低①出血、溃疡、蛋白尿等②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乏症、恶性肿瘤、恶生贫血、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

血清白蛋白ALB35.0~55.0G/L与血清总蛋白测定基本相同碱性磷酸酶ALP成人20-110U/L儿童20-220U/L增高见于①骨髓疾患②肝胆疾患③其它甲亢甲状腺腺瘤、甲旁亢。

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γ-GT)<50U/L①明显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晚期性肝硬化、胰头癌②轻中度增高: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③酗酒,药物等所致胆固醇CHOCHO0~5.18mmo1/L<200①用于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分析。

②用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判断。

甘油三脂TG0~1.6pmmo1/L青年<150老年<200增高见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

降低(低于人群的5%位数)无重要临床意义。

过低见于消化吸收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β-脂蛋白缺乏症。

高密度脂蛋白脂固醇HDL-C1.16-1.55mmo1/L男>40(1.03)女>45(1.16)胆固醇和冠心病患病数之间负相关已经被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1.生理性升高:运动(如运动员一般HDL—C较高)、饮酒、妇女服用避孕药、一些降胆固醇药物(如诺衡)等。

教你读懂检验报告单

教你读懂检验报告单
❖ 单核细胞能够对抗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尤其是结核杆菌 等胞内寄生菌,在细菌和病毒感染时都可能增高。
❖ 各项白细胞百分比反应免疫系统旳工作侧要点,提醒免疫 系统正在加强某一方面旳免疫反应。值得注意旳是,当白 细胞计数有十倍甚至百倍旳波动,外周血涂片中还出现了
幼稚细胞,常提醒白血病。
18
2
红细胞:贫血旳一种诊疗原则
10
(3)中性粒细胞减低 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粒细胞减低症,低于
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见于:①某些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流感等;②血液病,如经典
旳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急性白血病;③慢性理化损伤,如电离辐射( X线等)、长久服用氯霉素后;④本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等;⑤脾功能 亢进,如门脉性肝硬化等。
❖ 血小板过多或过少均会引起凝血功能异常,血液中旳血小板过少时, 就要注意是否患上造血系统疾病,或者脾脏功能亢进。血小板旳升高 经常提醒骨髓病变,或脾脏于近期被切除。而血小板异常增多旳人可 能血栓旳风险就会增长。
26
二、肝功能、肾功能
27
肝功能
血清总胆红素(TBIL) 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 血清总蛋白(TP) 血清白蛋白(ALB) 碱性磷酸酶(ALP) 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GGT)
甘胆酸 CG
谷草转 氨酶同
工酶
ASTM
反应肝细胞 损伤程度
意义一:ALT和AST能敏感旳反应肝细胞损伤是否及损伤程度。 意义二:出现ALT正常而GGT连续升高,经常提醒肝炎慢性化。
30
血清氨基转移酶测定
谷丙转氨酶
ALT 主要分布在肝脏(胞浆),其次是骨骼肌、肾脏、 心肌等组织中。肝细胞损害旳敏感指标

最新如何看懂化验单

最新如何看懂化验单

如何看懂化验单血液流变指标检测全血比粘度(低切)正常情况:低于男:7.5~10.0 女:5.8~8.1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全血比粘度(高切)正常情况:高于男:5.6~6.7 女:4.7~6.01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血浆比粘度正常情况:1.64~1.78增加: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

红细胞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 15~17.4s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

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血小板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19~22.6s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降低: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

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眼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纤维蛋白原(Fb)正常情况:2.4~3.7(g/L)增高:感染,炎症,风湿、经期,手术后,DIC代偿期等。

减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胎盘早期剥离,分娩时羊水渗入血管形成栓塞等。

全血还原比粘度(低切)正常情况:低于男:14~20 女:12~21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

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

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

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红细胞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 15~17.4s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手把手教你看懂医院化验单上那些数据

手把手教你看懂医院化验单上那些数据

手把手教你看懂医院化验单上那些数据今天小编讲一些常用的医学检查指标,讲的简单些,实用些第一类血常规检查一、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区间】成人男:(4.0-5.5)×1012 /L女:(3.5-5.0)×1012 /L二、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常被称为“血色素”,是组成红细胞的主要成分。

【正常参考区间】女性:110-150g/L男性:120-160g/L新生儿:170~200g/L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红蛋白(Hb)的临床意义解读1: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多①相对增多:频繁呕吐、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等,由于大量失水使血浆减少,血液浓缩,血中各种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相对增多,仅为一种暂时的现象。

②代偿性和继发性增多:常继发于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病和肿瘤患者,可引起红细胞代偿性增生;③真性红细胞增多:为原因不明的慢性骨髓功能亢进,红细胞计数可达(7.0-12.0)×1012 /L。

解读2: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①急性、慢性红细胞丢失过多:常由各种原因的出血引起,如消化道溃疡、痔疮、十二指肠钩虫病等。

②红细胞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如骨髓病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病贫血;肾性贫血。

血红蛋白生成减少: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铅中毒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③红细胞破坏过多解读3.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量(RBC)与贫血贫血——即RBC及Hb减少。

血红蛋白(Hb)比红细胞数量(RBC)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

贫血按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贫血,Hb量在>90 g/L;中度贫血,Hb量在>61~90g/L;重度贫血,Hb量在31~60g/L;极重度贫血,Hb量<30g/L;三、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区间】成人静脉血:(3.5~10.0)×109/L(略不同于末梢血)新生儿:(15.0~20.0)×10 9/L(显著高于成人)【正常参考区间】——白细胞有以下分类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0.50~0.70(50%-70%)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6(1%~6%)嗜酸性粒细胞 0.01~0.05(1%~5%);儿童0.005~0.05(0.5%~5%)嗜碱性粒细胞0~0.01(0%~1%)淋巴细胞0.20~0.40(20%~40%)单核细胞0.03~0.08(3%~8%)由于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所占百分率高(50%~70%),因此它的数值增减是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关键。

史上最全化验单解读

史上最全化验单解读
“两对半”:
不同组合模式的意义正常情况: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五项乙肝的血清标志均为阴性。
异常: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五项乙肝的血清标志常联合检测,称之为乙肝“两对半”试验,它们的组合模式如表。
常见的组合模式(1-8)
减少:常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淋巴细胞减少症、免疫缺陷 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⑤单核细胞英文缩写:M%.正常为3%~8%.增多:常见于某些感染(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活动性结核病、淋巴瘤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BLO代表隐血。正常人尿隐血为阴性。
KET代表酮体。正常结果为阴性。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为阴性,常见于糖尿病患者饥饿、呕吐、腹泻时。
BIL代表胆红素。如果是阳性,提示有黄疸,需进行检查。
WBC代表白细胞。正常结果为阴性,尿液中WBC增多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及前列腺炎。
SG代表比重。尿比重增高见于脱水、高热、心功能不全等;降低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英文缩写:DC检测各类白细胞所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例。
白细胞分为5类:①中性粒细胞英文缩写:N%.正常为50%~70%.增多和减少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②嗜酸性粒细胞英文缩写:E%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神经性鼻炎及由曲霉菌 芽胞引起的肺炎等、寄生虫病(急性血吸虫病、钩虫病、绦虫病、旋毛虫病、肺吸虫病等)、某些皮肤病、某些恶性肿瘤(霍奇金病、淋巴系统恶性 疾病等)。
血清标志1 2 3 4 5 6 7 8

看懂化验单的方法

看懂化验单的方法

看懂化验单(蛮有归纳性的,学医的有必要珍藏...),尿常规顶目1名尊SG比重pH L酸緘度LEU白细胞—NTT]亚暗酸盐PRO9E白GLU■KET酮休UBG尿胆原参*1-002—1.030亠住性-5-**.厲阴简要意义升髙见热、脱水及急性肾炎" ,降柢见于过量饮水*慢性肾炎及尿崩症升高见于嶽中毒等。

降低见于酸中毒等一陌性表示尿路恿染阳性表示尿路感染BU尿隐血ERY红细胞,血常规阴性阴性阴性BJJtt阴性阴性阳性表示督炎.肾病综合备及泌尿系感染等L阳性表示糖尿病艮晋性糖尿成的眠吐阳柱姦示JFlii應及溶血阳性提示血尿6红蛋白辰誣于哄■肾结核、肾结石、幹肿癇、尿睹损伤尺再血點漏皤炎71^7™五,生化检测5 SjMurrJ TF' ALBALP的~-・Vi L ■篇总矽・»Q<氷如刼■人不足下m 外切恃*怎一二性恬求麻丁…vuMJk*miittBikfiM«!r 昨・.■卄屮拓茶.ft.Mr'fKriM«<D^h . 4 熄、4.fiffX-^M^^.n- 4 住科tg. %BN*- S±KA- WI Si.H 备・mi 豚 _____ 了莎顾乔广QU 命 厂34“ H 勰千峦射^區酣IF 唄应感滋甘立即 训i 亢■甲鞭詳辕龍-甲舍亢*GGTJL (20-230 uri tt 繭二 ffTO^200 Q- 1fiprn忌驟Sid 歸肿曲a-l&amu 丽j 黑權南,削IfHIWfl 帶,卅艸Wf 小」 外H 刃血墓一解□总一 ftlkMnU,_/柯]w A<S 昭 材、iMff*、MW COWL 聊特出"B^a■严忖—堀梯唤"-nrars^t ・留命冈首・輔康聆• 宙角踪岔童屋甲弑■功趣疋畫、班星.“■ 爵卩如,廉軽尊.SQFT«T亜文IS 与Wa-JOLKL拠勰韻轼"辰鮎歸#遜■帕CHDa^-5 iflmmellL血廉于丸由哥白京&厶岸需方常阳板白曲 曾的謬料豺* CHO _ KWJLK1E. HDL £ 一K« (紙十人禅韵LZ 恃蠡)先童。

教 您 看 懂 化 验 单

教 您 看 懂 化 验 单

教您看懂化验单■血常规化验单血常规代号“ 血Rt” ,包括血色素 (又名血红蛋白,代号 Hb)、白血球 (又叫白细胞,代号 WBC)、白细胞分类 (代号 DC)三大项。

有些医院把血小板 (代号 PLT)或红血球 (又称红细胞,代号 RBC)也列在血常规中。

血小板是血液凝固的主要物质,正常范围为 10 m ~ 30万/m 。

1.血细胞:成人每立方毫米5000~10000;1~5岁儿童约为8000~11000。

2.红细胞:成人男性每立方毫米400~500万;成人女性350~450万;新生儿600~700万;两岁后逐渐下降。

3.血红蛋白;成人男性13.5~15克%;女性12~14.5克%。

4.血沉:A、长管法,每小时儿童12毫米以下;成人男性15毫米以下;成人女性20毫米以下。

B、短管法,每小时儿童2~10毫米,成人男性0~8毫米,成人女性0~10毫米。

5.血小板:每立方毫米10~30万。

6.出血时间:1~5分钟。

7.凝血时间:A、试管法4~12分钟;B、毛细血管2~4分钟;玻片法2~8分钟。

8.蛋白质:总量6~7.5克%;白蛋白3.5~4.8克%;球蛋白2~3克%;白蛋白/球蛋白3.8~4.8克%。

9.葡萄糖:成人80~120毫克%;儿童80~100毫克%。

10.总胆固醇:成人100~230毫克%;6岁以上儿童130~200毫克%。

11.甘油三酯:比色法<5.45毫当量/升或40~150毫克%。

12.谷丙转氨酶:定量法2~40卡门氏单位。

13.肝功能:黄疸指数2~6单位;总胆红素0.1~1毫克%;麝香草酚浊度0~6单位;硫酸锌浊度2~12单位。

■尿常规化验单如果尿化验单的一些项目后面写上了“ +” (或“ ++” 、“ +++” ),这在医学上叫做阳性结果;如果是“ -” 号即是阴性结果。

阳性结果通常是泌尿系统疾病的标志。

化验单上如果验出大量白血球 (WBC++~+++ )和上皮细胞,大多是提示泌尿系统感染;如果尿中化验出大量红血球 (RBC+~+++ ),说明可能患有肾结石、肿瘤、急性肾炎、膀胱炎和泌尿系统损伤;如果尿中化验出有管型阳性,那就表示肾脏有一定损伤,常见于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和肾病综合症等。

教你读懂检验报告单(共73张PPT)

教你读懂检验报告单(共73张PPT)
轻中度肝细胞损伤时,ALT>AST,ALT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灵敏度高于AST 严重肝细胞损伤时,线粒体AST放,AST/ALT↑
31
ALT、AST的临床意义
急性病毒性肝炎
➢ ALT显著↑↑↑、 AST显著↑↑,ALT/AST>1 ➢ 病毒感染后1-2周转氨酶达高峰;3-5周逐渐下降 ➢ 急性肝炎恢复期,转氨酶再升高,为急性→慢性 慢性病毒性肝炎
8
白细胞的组成
1.中性粒细胞 45%-77% 2.淋巴细胞 20%-40% 3.单核细胞 3.0%-8.0% 4.嗜酸性粒细胞 0.5%-5.0% 5.嗜碱性粒细胞 0%-1.0%
9
中性粒细胞〔45-77%〕 〔1〕生理性增高:年龄;日间变化;运动、疼痛、情
绪变化;妊娠与分娩;其他
〔2〕病理性增多
血清总蛋白(TP)
血清白蛋白(ALB)
碱性磷酸酶(ALP) 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GGT)
28
乳酸脱氢酶(LDH)
谷草转氨酶同工酶(ASTM) 血清总胆汁酸(TBA)
肌酸激酶(CK)
甘胆酸(CG) 抗线粒体抗体测定〔AMA〕 共计:14项
肝脏的主要功能
解毒 代谢
〔2〕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如房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 等各种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纤维化 、矽肺和各种引起肺气体交换面积减少的疾病,异常血红蛋白 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病〕,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 糖皮质激素、雄激素等。
〔3〕相对性红细胞增多:如呕吐、严重腹泻、多汗、多 尿、大面积烧伤、晚期消化道肿瘤而长期不能进食等。
23
贫血程度分类
按红细胞形态分类
24
3

教你看懂化验单

教你看懂化验单
临床意义:
增多: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恢复期及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等。
减少:接触放射线及应用皮质激素之后。
(6)单核细胞(M):
正常参考值:0.03~0.08(3%~8%)【0.01】
(3)红色血便:见于结肠和直肠病变如肿瘤、息肉、大肠溃疡、胃癌等疾病,另外有时食用甜菜及蕃茄未消化亦会造成。粪便表面附有新稣血、点状血斑:见于痔疮出血。
(4)巧克力色便:常见于阿米巴痢疾。
(5)脓血便:见于细菌性痢疾
(6)棕黑色:为肉类含类较高食物。
(7)淡棕色:为饮用牛乳类饮食。
淋巴细胞 20~35%
单核细胞 1~8%
血小板计数 (100-300)X109/L(100,000~300,000/ul)
百分率: 0.5~1.5%
网织红血球计数 绝对值:(24~84)X109/L(2.4~8.4万/ul)
红血球沉降率(ESR)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
*尿胆元
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疸,如免疫性血性贫血、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和肝实质性损害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
*尿胆素定性试验
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其意义与尿胆元相同。
*胆红质
阳性见于阻塞性黄疸如总胆管结石、胰头癌、壶腹部癌和肝细胞性黄疸如病毒性肝炎及中毒性肝炎。
*凝血时间:延长见于重症肝脏疾病、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病、阻塞性黄疸、先天性凝血霉原缺乏症、血浆凝血因子缺乏、应用肝素和双香豆素治疗时。
▲看懂尿液检查报告
1.尿的形成由肾脏负责,血液通过肾丝球,除血球及蛋白部份外,概过滤之液体,经肾小管之选择性再吸收,形成尿液,后再经输尿管而储存于膀胱,经一定的时间,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如何看检验报告(附图)

如何看检验报告(附图)

1。

血常规一般看病最常做的就是3大常规,这也是住院病历里面必须的,特别是小孩子发烧感冒时,建议大家去医院要自己要求验,看看是不是病毒感染,这样可以防止医生滥用抗生素。

血常规化验现在一般取指尖血〔过去取耳垂末梢血〕,内容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及血小板计数,均用英文字首缩写表示。

血红蛋白(HGB) 正常值为120-150g/L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值为4×109/L-10×109/L其中中性白细胞〔NEUT%〕正常时为0.5-0.7淋巴细胞(LYM%) 正常时为0.2-0.4嗜酸细胞(MXD%) 正常时为0-0.02血小板(PLT ) 正常值为100×109/L-300×109/L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正常值为82-92fL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为340-360g/L临床意义:如果HGB值低于120g/L,就说明有贫血存在,应该进一步检查是什么性质的贫血,如果HGB 值高于160g/L,可能是因为患有血红蛋白增高症或者血液被浓缩的缘故,WBC代表的白细胞是人体的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相当于国家的军队,共总数的增高〔超过10×109/L〕时,多说明有炎症、感染存在,此时病人多有发热病症,如果白细胞总数太高在〔30-50〕×109/L以上,病人是于少年儿童或年青人,伴有较严重的不能解释的贫血,请不要掉以轻心,应该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检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可由接受放射线,病毒感染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等引起。

中性白细胞比例增高多意味着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存在,淋巴细胞增高多见于慢性疾病及长期接受放射线照射,嗜酸性白细胞增高时,往往说明体内有过敏原存在引起的过敏,如寄生虫〔蛔虫多见〕,过敏性炎症,过敏反响等。

PLT减少时,可能会有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增高时,说明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

史上最全化验单解读教程(手把手教您看化验单)

史上最全化验单解读教程(手把手教您看化验单)

史上最全化验单解读教程(手把手教您看化验单)+3 一、如何看尿常规尿常规化验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有无蛋白和糖等。

在一张化验单上,如果一些项目后面写了“+”号,这在医学上叫做阳性结果;相反,“—”号就叫阴性结果。

阳性结果通常是泌尿系统疾病的标志。

NIT代表尿中的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含量的多少常与食物的种类有关。

如经常超过正常,提示有尿结石或有尿路感染的可能。

PH代表酸碱度。

正常结果为6.0。

酸碱度增高常见于频繁呕吐,呼吸性碱中毒等。

酸碱度降低常见于酸中毒、糖尿病等。

GLU代表尿糖。

正常结果为阴性。

患糖尿病时尿糖可达2~3个加号,甲亢、肢端肥大症、脑肿瘤等均可导致尿糖升高。

PRO代表尿蛋白。

正常结果为阴性或微量。

阳性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硬化、多发性骨髓瘤和高热等。

BLO代表隐血。

正常人尿隐血为阴性。

KET代表酮体。

正常结果为阴性。

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为阴性,常见于糖尿病患者饥饿、呕吐、腹泻时。

BIL代表胆红素。

如果是阳性,提示有黄疸,需进行检查。

WBC代表白细胞。

正常结果为阴性,尿液中WBC增多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及前列腺炎。

SG代表比重。

尿比重增高见于脱水、高热、心功能不全等;降低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等。

URO代表尿胆元。

正常结果为阴性或弱阳性。

在病毒性肝炎早期黄疸出现前,尿胆元增高,溶血性黄疸时阳性或强阳性。

二、如何看尿常规化验单“常规”二字的英文为routing,常缩写为RT或Rt。

因此血常规又可写为:“血RT”,它是最常做的一项血液化验,习惯上也称作“血象”,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等16-18项内容。

虽不是特异性检查,但人体各部位稍有异常都会由血液携带其各种信息传达出来。

(1)红细胞计数英文缩写:RBC增多:可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缺氧等。

降低:见于各种贫血、血液稀释等。

(2)血红蛋白(也叫血色素)测定英文缩写:Hb或HGB增多:①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等;②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血管畸形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也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

教你看懂“化验单”

教你看懂“化验单”

看懂化验单检验项目英文缩写正常值范围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GPT/ALT0-40U/L①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引起的肝病肝细胞坏死。

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梗。

③轻度增高胆道阻塞性疾病。

总胆红质素T-BIL0~18.8umo1/1总胆红素增高,如肝细胞损害、肝内和肝外胆道阻塞、溶血病、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D-BIL 0~6.84umo1/1 参考总胆红素总蛋白TP 60~80g/1 血清总蛋白增加①脱水如水份摄入不足下痢呕吐糖尿病酸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外伤性休克,急性传染病等。

②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③结核,梅毒,血液原虫病等。

血清总蛋白降低①出血、溃疡、蛋白尿等②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乏症、恶性肿瘤、恶生贫血、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

血清白蛋白ALB 35.0~55.0G/L 与血清总蛋白测定基本相同碱性磷酸酶ALP 成人20-110U/L儿童20-220U/L 增高见于①骨髓疾患②肝胆疾患③其它甲亢甲状腺腺瘤、甲旁亢。

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 (γ-GT)<50U/L ①明显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晚期性肝硬化、胰头癌②轻中度增高: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③酗酒,药物等所致胆固醇CHO CHO 0~5.18mmo1/L <200 ①用于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分析。

②用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判断。

甘油三脂TG 0~1.6pmmo1/L 青年<150 老年<200 增高见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

降低(低于人群的5%位数)无重要临床意义。

过低见于消化吸收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β-脂蛋白缺乏症。

高密度脂蛋白脂固醇HDL-C 1.16-1.55mmo1/L 男>40(1.03)女>45(1.16)胆固醇和冠心病患病数之间负相关已经被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1.生理性升高:运动(如运动员一般HDL—C较高)、饮酒、妇女服用避孕药、一些降胆固醇药物(如诺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懂化验单(蛮有归纳性的,学医的有必要珍藏...)一,尿常规
二,血常规
三,其他检查
五,生化检测
[ft=,+0,]检验项目[ft=,+0,]英文缩写
[ft=,+0,]正常值范围
[ft=,+0,]临床意义
[ft=,+0,]谷丙转氨酶/
[ft=,+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ft=,+0,]SGPT/ALT
[ft=,+0,]0-40U/L
[ft=,+0,]①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引起的肝病肝细胞坏死。

[ft=,+0,]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梗。

③轻度增高胆道阻塞性疾病。

[ft=,+0,]总胆红质素
[ft=,+0,]T-BIL
[ft=,+0,]0~18.8umo1/1
[ft=,+0,]总胆红素增高,如肝细胞损害、肝内和肝外胆道阻塞、溶血病、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ft=,+0,]直接胆红素
[ft=,+0,]D-BIL
[ft=,+0,]0~6.84umo1/1
[ft=,+0,]参考总胆红素
[ft=,+0,]总蛋白
[ft=,+0,]TP
[ft=,+0,]60~80g/1
[ft=,+0,]血清总蛋白增加①脱水如水份摄入不足下痢呕吐糖尿病酸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外伤性休克,急性传染病等。

②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③结核,梅毒,血液原虫病等。

血清总蛋白降低①出血、溃疡、蛋白尿等②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乏症、恶性肿瘤、恶生贫血、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

[ft=,+0,]血清白蛋白
[ft=,+0,]ALB
[ft=,+0,]35.0~55.0G/L
[ft=,+0,]与血清总蛋白测定基本相同
[ft=,+0,]碱性磷酸酶
[ft=,+0,]ALP
[ft=,+0,]成人20-110U/L
[ft=,+0,]儿童20-220U/L
[ft=,+0,]增高见于①骨髓疾患②肝胆疾患③其它甲亢甲状腺腺瘤、甲旁亢。

[ft=,+0,]γ-谷氨酰基转移酶
[ft=,+0,]GGT
[ft=,+0,](γ-GT)<50U/L
[ft=,+0,]①明显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晚期性肝硬化、胰头癌
[ft=,+0,]②轻中度增高: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
[ft=,+0,]③酗酒,药物等所致
[ft=,+0,]胆固醇
[ft=,+0,]CHO
[ft=,+0,]CHO
[ft=,+0,]0~5.18mmo1/L
[ft=,+0,]<200
[ft=,+0,]①用于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分析。

[ft=,+0,]②用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判断。

[ft=,+0,]甘油三脂
[ft=,+0,]TG
[ft=,+0,]0~1.6pmmo1/L
[ft=,+0,]青年<150
[ft=,+0,]老年<200
[ft=,+0,]增高见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

[ft=,+0,]降低(低于人群的5%位数)无重要临床意义。

过低见于消化吸收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β-脂
蛋白缺乏症。

[ft=,+0,]高密度脂蛋白脂固醇
[ft=,+0,]HDL-C
[ft=,+0,]1.16-1.55mmo1/L
[ft=,+0,]男>40(1.03)
[ft=,+0,]女>45(1.16)
[ft=,+0,]胆固醇和冠心病患病数之间负相关已经被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所证
实.1.生理性升高:运动(如运动员一般HDL—C较高)、饮
[ft=,+0,]酒、妇女服用避孕药、一些降胆固醇药物(如诺衡)等。

[ft=,+0,] 2.生理性降低:少运动的人,应激反应后。

[ft=,+0,] 3.病理性降低: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

[ft=,+0,] 4.病理性升高:慢性肝病、慢性中毒性疾病、遗传性高HDL血症。

[ft=,+0,]HDL胆固醇是一种和总胆固醇浓度无关的危险因素,而且有很高的预
期价值.
[ft=,+0,]因此,HDL胆固醇浓度的测定对冠心病危险的评估是必需的
[ft=,+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ft=,+0,]LDL-C
[ft=,+0,]2.84~3.10mmol/L
[ft=,+0,]增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ft=,+0,]淀粉酶
[ft=,+0,]AMS
[ft=,+0,]血清0-220U/L
[ft=,+0,]尿<1000U/L..
[ft=,+0,]增多见于急性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

[ft=,+0,]减低见于严重肝病(血清尿淀粉酶同时降低)
[ft=,+0,]二氧化碳结合率/力
[ft=,+0,]CO2-Cp
[ft=,+0,]45.0~65.0ml%
[ft=,+0,]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增多,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酸性中毒的代偿。

六,乙肝五项指标含义:
HBsAg、抗HBs 、HBeAg、抗 HBe、抗 HBc。

以上即为乙肝的" 二对半",正常均阴性。

下列各种 "组合 "的阳性,其意义如下:
①HBsAg、HBeAg、抗HBc(1 、3、5项)阳性:急性或慢性乙肝。

俗称"大三阳" 。


急性乙肝趋向恢复、
阳性
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抗HBe 、
② HBsAg、
抗HBc( 1、 4、
5 项)
者。

俗称 "小三阳 "。

③ HBsAg、抗 HBc( 1、5 项)阳性: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急性 HBV 感染。

④抗 HBs、抗HBe 、抗HBc( 2、 4、5 项)阳性:表示感染后恢复,已获得免疫力。

⑤抗HBe、抗 HBc( 4、5 项)阳性:有既往感染史、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⑥抗 HBs( 2项)阳性:被动或主动免疫,对HBV (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⑦抗HBc阳性( 5项):急性 HBV(乙肝病毒)感染核心窗口期(尚未发病但可传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