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将进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将进酒 教案 评课反思
《将进酒》教案+评课研讨+自我反思一、教学目标(一)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二)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三)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及酒文化。
二、教学重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
三、教学难点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设想本词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文章理解的难度不大。
可以以诵读为主导,结合赏析,抓住词义要旨,领会意境及艺术特点。
五、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情境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七、教学时数2课时八、教学内容与步骤导语:李白被誉为“诗仙”,其实他还有一个雅称——“酒仙”。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怀李白》就这样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酒仙”李白的写酒名篇《将进酒》。
(一)介绍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
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
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二)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将,读qiāng。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单元要求“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学习本诗便是读,在此,我先提出诵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1、①听范读,读准字音:将进酒(qiāng)金樽(zūn)馔玉(zhuàn)恣欢谑(zì)(xuè)沽酒(gū)将出(jiāng)②听范读,读准句读和重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教学反思】《将进酒》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将进酒》教学反思引言概述:《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反思教学方法和效果,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
一、教学内容设计1.1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例如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意境、提高诗歌赏析能力等。
1.2 设计教学内容:结合课程要求和学生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3 教学方法选择: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朗诵、分组合作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过程实施2.1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引入相关背景知识、讲解作者生平经历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将进酒》的兴趣。
2.2 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诗歌内涵的理解和感悟。
2.3 激发学生表现: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讨论、写作等活动,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力。
三、教学效果评估3.1 学生表现评估:通过课堂表现、作业成绩、考试表现等多方面评估学生对《将进酒》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2 教学效果反馳: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3.3 学生反馈收集: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体验。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4.1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找出原因并加以改进。
4.2 教学创新: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3 教学成果分享:将教学成果与教学心得分享给其他教师,共同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改革。
五、教学心得总结5.1 成功经验总结: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5.2 教学心得分享: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体会,促进教学经验互相借鉴、交流。
5.3 持续改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持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对《将进酒》教学反思,我们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李白的《将进酒》。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将进酒》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一篇课文。
这首诗大约作于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之后,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
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诗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它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特点。
诗歌句式长短错落,韵律跌宕起伏,情感奔放激荡,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对李白的诗歌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诗歌中深层的情感内涵和艺术特色的把握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高二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有较强的表现欲望。
但他们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诗人复杂的情感变化。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诗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诗歌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2)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
(2)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体会诗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2、教学难点(1)理解诗人复杂的情感内涵,尤其是其悲愤与抗争的交织。
(2)体会诗歌句式和韵律的独特之处,以及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高中语文_《将进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将进酒》教课方案语文高中教课目的1.朗读诗歌,掌握诗人的感情变化。
2.剖析诗中表现的诗人形象。
3.认识中国古代文人与诗酒文化教课重、难点1.剖析诗中表现的诗人形象。
2.认识中国古代文人与诗酒文化教课方法朗读法议论法问答法教课手段多媒体教课课时一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播放视频《经典咏流传》中《将进酒》有关片段。
同学们赏识的是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凤凰传奇演唱的《将进酒》。
激情汹涌的演绎带给了我们崭新的感觉。
这节课你,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千古传诵的《将进酒》。
(板书:《将进酒》李白)二、整体感知1、解题1(1)这里的“将” ,读 qiāng,是“请”、“愿”的意思。
这个字我们曾在《诗经氓》中学过——“将子无怒”,意思就是请你不要生气。
(2)“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意思就是“劝酒歌”,自然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感情。
2、朗诵(1)诗歌的抑扬顿挫,缓急相间又是由什么决定的?(感情)引出问题:《将进酒》中诗人的感情变化是怎么样的?生 1 答(2)生 2 依照感情变化朗诵全诗,生3评论师评论生 3 读(3)师增补指导,范读两三句(4)生齐读全诗(5)我们常说,“诗缘情而绮靡”,感情基调是指贯串诗歌一直的感情偏向和感情态度。
那么经过朗读全诗 ,同学们说一说,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如何的?(板书:愁)三、深入研读2(一)解读“万古愁”研究一:李白想要经过饮酒来销“万古愁”,李白为何而“愁”?【要求】1.独立思虑,而后后小组议论,确立讲话人。
2.联合详细诗句分3.用时 3分钟(1)生 4、5、6 回答(板书:光阴易逝人生苦短怀才不遇圣贤无名)(2)师总结评论,引出比兴手法、李白简介、写作背景(播放 PPT 1. 李白经历 2.背景介绍可让学生读)(3)发问:诗中李白提到了哪位圣贤、隐者?自古以来圣贤饮者那么多,李白为何却单单只提到曹植?生 6 答师评论总结,引出曹植简介(4)商讨对“人生喜悦须尽欢”、“烹羊宰牛且为乐”中“欢”和“乐”的理解。
高中语文_将进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将进酒》教学设计一、导入李白被称为“酒仙”“诗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古往今来,你可曾见过如此可爱的人?李白醉了,醉了的李白生活在一个自由的世界,什么天子,什么王侯贵族,都淹没在他的酒里,都沉浸在他的诗里。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将进酒》,来品一品他的诗酒人生。
二、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一)、反复诵读,感受诗人豪放的诗风。
(二)、涵泳品味,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
三、初读——走进诗歌读准字音与节奏(多媒体展示)过渡:学习诗歌的方法,重在诵读。
通过诵读,我们才能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美;通过诵读,我们才能用我们的情感和心声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和心声。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自读诗歌。
找一学生范读,再找一生点评再读。
四、过渡:刚才大家在吟咏的时候大多注意了感情,那么,再读诗歌——读出诗情思考:你读出了李白什么样的情感?(多媒体展示)明确:悲——欢——愤——狂愁(板书)五、品读——体悟诗情诗人是如何表达这些情感的?请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
(提示:可从内容、手法等方面来思考)(多媒体展示)学生先自己品读诗歌找出诗句分析再小组讨论交流。
诗句分析●悲伤包括哪些句子?(前四句)诗人“悲伤”什么?(韶光易逝,人生短暂)这种“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悲伤是如何体现出来的?★黄河水的“不复回”,表现韶光易逝。
以水来表现时光短暂。
(《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头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表现人生短暂。
在表现“悲”的时候,运用了哪些手法呢?(夸张、比喻、对比)还有一种手法。
诗人通过对黄河这一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悲伤的气氛,寄寓了诗人的情思。
这样的手法是?(起兴。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小结:诗歌前四句,综合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对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伤。
那么,诵读时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如课后诵读提示所言:前两句有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故慷慨有之。
高中语文_将进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将进酒》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转化的复杂性。
2、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和极度的夸张。
【预习学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知识链接·知人论世1、作者介绍: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
逝世于安徽当涂县。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
2、背景资料补充《将进酒》就是李白咏酒诗中的代表作。
《将进酒》本是汉乐府的曲调之一,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
李白的《将进酒》约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他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浪漫的诗风、奔放的语言,充分展示出他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怀。
二、基础积累·厚积薄发1. 默写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1),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
(2),西出阳关无故人。
(3),化作相思泪。
(4),独酌无相亲。
,对影成三人。
(5)抽刀断水水更流,。
人生在世不称意,。
(6)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2.识记字音。
(给加点的字注音)将.进酒()烹.羊宰牛且为乐()岑.夫子()钟鼓馔.玉()恣.欢谑.()呼儿将.出换美酒()千金散.尽还复来()3.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
①高堂..一饮三百杯()..明镜悲白发()②会须③钟鼓馔玉..不足贵()④斗酒十千恣.欢谑.()⑤呼儿将.出换美酒()⑥与尔.同销.万古愁()【课堂学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读诗歌,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诗歌中诗人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请在诗中圈画出相关的词语并分析。
《将进酒》教案学情分析优秀(三篇)
《将进酒》教案学情分析优秀(三篇)《将进酒》教案学情分析篇一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准确把握情感基调并背诵全诗。
学习诗歌中唤起、暗示和夸张的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欣赏诗歌中情感语境的变化,可以用准确流畅的语言概括全诗的内容和情感。
能品味诗人婉约的音乐语言的深意,学会联想对比的欣赏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正确认识诗人对自我的肯定与对现实不满的矛盾思想,认识“以酒销愁”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人文精神。
诵读法品味鉴赏法二课时第一课时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换?2、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3、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注意节奏点,用韵、语调变化)感情线索:悲——欢——乐←—歌—→愿——恣——愁(首尾呼应)↑↓自己高|潮转折万古(愤激、无奈——豪爽、旷达)(自信)全诗诗眼:悲愁——感情基调:愤激。
全诗中心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开头四句与全诗主旨关系渲染慷慨悲凉气氛,为第二段“歌弦”作铺垫,也与“天生我材必有用”构成对比反衬效果。
“天生我材必有用”与开头之“悲”,后来之“愿”有矛盾吗?你怎样理解?思想情感的矛盾统一:入世思想:我必有用——突出愤激之情出世思想:圣贤寂寞为什么举“曹植”为例,说明“古来圣贤皆寂寞”?(略)“与尔同销万古愁”中“愁”的对象范围有多大?试举例。
往古圣贤不被君王赏析之人。
自己与自己同时代人。
以后和自己同命运之人。
第二课时【把讨论结果写出提纲,课后整理与同学交流】读诗,初步掌握内容和情感基调。
《将进酒》教案学情分析篇二1.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2.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3.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1.把握全诗由悲而欢而激愤而狂放的感情基调2.鉴赏全诗。
杜甫有一首诗为《饮中八仙歌》,内容如下:李白在一个桶里写了一百首诗,去长安的一家餐馆睡觉。
《将进酒》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将进酒》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内容丰富、意境深远,是中学生接触古诗词的重要篇目之一、在教学设计上,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引导他们体会诗歌的美感和深意,同时也要注意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践,对《将进酒》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进行详细探讨。
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理解、分析和赏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短文写作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2.教学内容:《将进酒》全文共80句,内容宏大,意境深远。
诗歌中描绘了诗人豪饮畅饮、尽情作乐的场面,表达了诗人豁达大度、豪情壮志的情感。
通过学习《将进酒》,可以了解李白的豪放风格,感受他的豪情壮志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3.教学过程:(2)整体感知:让学生朗读整首诗歌,感受诗歌的整体氛围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从情感和意境上理解诗歌。
(4)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歌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5)情感体验:通过配乐、朗诵、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深入感受诗歌的美感和情感力量,激发学生的文学情感和审美情趣。
(6)写作表达: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活动,让他们自由发挥,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教学评价: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参与讨论、朗诵表演、小组合作等成绩评价。
作业评价:布置朗读、赏析、写作等方面的作业,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行评价。
笔试评价:通过期中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将进酒》的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程度。
二、教学反思在教学《将进酒》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以下几点:1.重视情感体验。
《将进酒》是一首具有强烈情感表达的诗歌,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诗歌的美感和情感力量。
2.注重修辞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进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把握诗人思想感情的变化(2)学习诗歌吟诵的方法。
2、能力目标:把握诗歌抑扬顿挫的吟诵方式。
3、情感目标:了解诗人感情变化的原因。
4、教学重点:诗歌的吟咏方法。
5、教学难点:体味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
6、教学方法:师生探讨法、吟诵法一、导入新课最慷慨英勇的劝酒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最求贤若渴的劝酒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最孤独寂寞的劝酒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最无法拒绝的劝酒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最豪放自信的劝酒诗?二、整体感知(一)诗人写作的时间及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李白35岁,不得志下与朋友饮酒而作。
(二)学生朗读全诗,共同为诗歌正音。
三、设计要点情感大起大落的四个阶段:(一)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悲叹。
1、两个“君不见”领起两组天风海雨似的排比长句诗人落笔从空间上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基调是壮;顷刻间黄河流程万里“不复回”,基调又是悲。
由此从时间上联想人生:高堂之上,对镜自视,两鬓斑白,流光易逝,人生如朝暮间短促!悲意甚浓!2、吟咏“天上来”高亢,生水天相接、滔滔而来之壮阔;“不复回”短促,现势不可回之斩钉截铁般慨叹;“悲白发”“青丝”“成雪”缓重低沉,叹鬓发斑白之巨人式感伤。
(二)豪情自信、痛饮高歌的欢乐。
1、李白胸中没有喁喁而泣的纤弱,消极中深藏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
政治上不“得意”,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此时不得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绝不甘休!2、吟咏“得意”“必”读得坚定,凸显李白之自信与坚定;“散尽”“还”“三百杯”读得潇洒,极尽“散近三十余万”“斗酒诗百篇”之豪情。
“将进酒,杯莫停”读得舒缓,双重否定为后文高潮的到来蓄势。
(三)不屑富贵、有志难展的愤激1、李白鄙弃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憎恨他们卑污之行径;他不仅为一己遭遇,还想到“古来圣贤”怀经天纬地之才而不为所用;表面赞曹植豪华酒宴,其实为子建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
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为结尾说的“万古愁”埋下伏笔。
2、吟咏“谪仙人”已醉,表现愤激之情亦有其特殊方式。
此阶段“醉”读何如:“长醉”是真醉,“饮者”即是席间你我,“陈王盛宴”,笑中含悲,“欢谑”不免放浪,悲而能壮。
(四)反客为主、恣意妄为的狂诞。
1、诗人已酩酊大醉,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五花马”“千金裘”都拿来“换美酒””,而且是“径须沽取”,这样将宾作主,真是狂放到了极点。
这一切不免让人想象,诗人正“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放浪形骸。
诗已至此,情已至此,意犹未尽,戛然而止。
突然,又如神来之笔,迸发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将与仙人同悲、同乐、同醉、同狂的读者拉回,悲凉而深沉。
2、吟咏整体语速加快,甚至不留缝隙,表现诗人大醉后的“发狂吟”;一气呵至“换美酒”,作大停顿,三至五秒亦可,为收束全篇蓄势;尾句是全诗的终结,诗人即便大醉发狂,亦挥之不去“皆寂寞”之惆怅,反之,更浓、更烈、更厚、更重。
读时可缓进促收!四、本课设计构想1、基调基调是一篇作品整体上的感情色彩或氛围。
它的理解过程常表现为,由直观感知到分析领悟。
这首诗,初读豪气十足,深入探究后就会看出,诗人的愤激之情是主导。
豪放是外壳,激愤是内核。
如“古来”二句,“圣贤”不单指孔孟,也包括所有“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饮者”,决非酒徒,而是“圣贤”中逃之于醉乡的人。
说圣贤“寂寞”,并非贬抑,不过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之意;说饮者“留名”,固属偏激之辞,表现了诗人的狂放,但既在酒宴上,自然要强调饮酒的意义,又可理解。
诗人再以曹植为例的意图就昭然明示了。
2、吟咏吟咏是学习诗歌最好的方法,它要运声发气,它要情通古人。
中学生学习大量的古今诗词,放声吟咏必不可少。
但多数的吟咏限于诗词背诵、考试得分,如此功利抹杀了诗词吟咏的浸染、熏陶目的。
我的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明白,朗诵、吟咏诗词绝不是背课文,它是情发于声,声凝于情;它有高低起伏,轻重缓急;它要抑扬顿挫甚至摇头摆身,它可模仿学习,更可自成曲调。
就课堂来讲,引导学生如何去读;就习惯来讲,长期如此,可披文入情。
学情分析本堂课对学生而言,最大的难点有二:一是吟咏诗歌不得法,二是吟咏诗歌口难开。
我采取以下两个方法解决这两个难题:一、不得法:教师做示范,高亢大气的吟诵化解学生思想上的壁垒,敢于放声吟咏。
二、口难开: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小组内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小组选优或者集体展示诵读成果,并辅以教师课件讲解。
这样大大提高课堂诵读的效率合效果。
以上两个难题解决后,在课结束之前,教师吉他弹唱《将进酒》,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颤,艺术上的享受。
学生从未听过演唱的李白诗歌,教师的演唱更未见识,这样以期给学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本堂课效果主要体现在四方面:1、导入进诗境以古代著名“劝酒诗”导入,既让学生体会诗歌与酒的关系,又让学生快速进入李白饮酒赋诗的境界中。
2、情感把起伏诗人四个感情的起伏过程是为吟咏诗韵做铺垫。
3、吟咏展个性诗歌学习的课堂应该有朗朗书声,李白诗歌的学习课堂,应该有个性化的诗歌吟咏。
4、弹唱添风采结课的弹唱算是让学生在意想不到的效果中结束学习。
《将进酒》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一课。
这堂课旨在解决教材三方面的问题。
一、诗人情感变化过程李白性格的“仙”道,诗歌的“仙”气,在《将进酒》中表露无遗。
要想充分把握这一,必须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四个变化。
所以本课的第一个教学任务就是“把握诗人思想感情的变化”。
借助教材上的赏析文章,学生不难总结概括出诗人“悲-欢-愤-狂”的情感变化过程。
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具体体现“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但学生如何把握诗歌的“声”与“气”,如何吟咏,在平时的实际学习中很少切身的体会,更少有专门的训练,所以它同时是本单元的学习难点。
因此我诗歌的吟诵方法的指导作为本堂课的重点。
教师授之以渔,学生合作解疑,课堂展示交流。
在体验中学会诗歌吟咏的方法。
以期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以后的诗歌学习中注重诵读的训练。
三、弹唱触发学生兴趣点《将进酒》诵多唱少,并且教材上没有这部分内容,但吉他弹唱的豪气,更贴近诗人作品的风格与内容,这样能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升华诗人情感,触发学生兴趣。
是教材内容强有力的补充。
从实际效果看,也印证了这种预判。
《将进酒》评测练习一、填写相关诗句1、最慷慨英勇的劝酒诗:“,。
”2、最求贤若渴的劝酒诗:“,人生几何!,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3、最孤独寂寞的劝酒诗:“明月几时有,。
不知天上宫阙,?”4、最无法拒绝的劝酒诗:“,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二、理清诗人情感变化过程❶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
❷豪迈自信、痛饮高歌的:。
◆过渡:。
❸不屑富贵、有志难展的:。
❹反客为主、恣意妄为的:。
三、总结诗歌吟诵的三个渐进过程:第一:“”——,第二:“”——,第三:“”——,【答案】一、填写相关诗句1、最慷慨英勇的劝酒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最求贤若渴的劝酒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最孤独寂寞的劝酒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4、最无法拒绝的劝酒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二、理清诗人情感变化过程❶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悲叹:君。
奔。
君。
朝。
❷豪迈自信、痛饮高歌的欢畅:人。
莫。
天。
千。
烹。
会。
◆过渡:岑。
丹。
将。
杯。
与。
请。
❸不屑富贵、有志难展的愤激:钟。
但。
古。
惟。
陈。
斗。
❹反客为主、恣意妄为的狂诞:主。
径。
五。
千。
呼。
与。
三、总结诗歌吟诵的三个渐进过程:第一:“真”——发音到位,字正腔圆第二:“善”——高低起伏,轻重缓急第三:“美”——细节雕琢,个性处理课后反思(一)成功之处1、让学生明白,诗歌原来“可以这样读”,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比较热烈,为下一步诗歌教学的展开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
2、进一步了解了李白诗歌的特点,以及朗诵其诗歌应具有的基本情感。
3、对老师能示范朗读而不是录音听读学生反响较好,特别是诗歌首尾的处理,让学生耳目一新。
4、对吟咏的方法进行了指导,使学生明白诗歌吟咏的高低起伏、轻重缓急,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吟咏诗歌。
5、结课前的吉他弹唱,让学生提高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
(二)缺憾1、内容设计:情感分析与背诵一课时,诗歌吟咏一课时,这样内容学习更充分。
2、学生读的还是少,吟咏方法的时间还是少,展示的时间还是少。
3、吉他弹唱节奏慢一些,与诗歌风格更接近。
课标分析对《将进酒》的课标分析,是在《2018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下的解读。
一、语言积累与建构。
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
本课以《将进酒》的诵读为主要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对诗人情感变化的理解的基础上,学习不同情感段落不同的吟诵方式,在吟诵实践中“积累较为丰富的……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