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习题工程结构抗震

合集下载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李国强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李国强

y
设防烈度为 8 度和 9 度区的大跨度屋盖结构,长悬臂结构,烟囱及类似高耸结构和设防烈度为 9 度区的高 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12、为什么抗震设计截面承载力可以提高? 地震作用时间很短,快速加载时,材料强度会有所提高。 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对结构构件承载力加以调整(提高),主要考虑下列因素: ⑴动力荷载下材料强度比静力荷载下高; ⑵地震是偶然作用,结构的抗震可靠度要求可比承受其他荷载的可靠度要求低。 3
G E = D k + ∑ψ i Lk

5、什么是地震系数和地震影响系数?它们有什么关系?
F=m
g x
m g g
S T) aa( x = 中 k =
g x
m ax
g
—地震系数,通过地震系数可将地震动振幅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分离出来,是确定地
较大的放大,因此场地固有周期 T 也将是地面运动的主要周期,称之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 2、为什么地基的抗震承载力大于静承载力? 地震作用下只考虑地基土的弹性变形而不考虑永久变形。地震作用仅是附加于原有静荷载上的一种动力作 用,并且作用时间短,只能使土层产生弹性变形而来不及发生永久变形,其结果是地震作用下的地基变形 要比相同静荷载下的地基变形小得多。因此,从地基变形的角度来说,地震作用下地基土的承载力要比静 荷载下的静承载力大。另外这是考虑了地基土在有限次循环动力作用下强度一般较静强度提高和在地震作 用下结构可靠度容许有一定程度降低这两个因素。 3、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
第 5 章 钢混结构抗震 1、什么是刚度中心?什么是质量中心?应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刚心就是指结构抗侧力构件的中心,也就是各构件的刚度乘以距离除以总的刚度; 质心就是指结构各构件质量的中心; 质心和刚心离的越近越好,最好是重合,否则会产生比较大的扭转反应。因为地震引起的惯性力作用 在楼层平面的质量中心,而楼层平面的抗力则作用在其刚度中心,二者的作用线不重合时就会产生扭矩, 其值等于二者作用线之间的距离乘以楼层惯性力的值。 2、总水平地震作用在结构中如何分配?其中用到哪些假定? 根据各柱或各榀抗侧力平面结构的抗侧刚度进行地震作用引起的层剪力的分配。假定地震沿结构平面的 两个主轴方向作用于结构; 假定楼层屋盖在其平面内的刚度为无穷大。 3、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有何意义? 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将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一级最高。划分的目的是控制钢筋混凝土的等 级及用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不足。 4、为什么要限制框架柱的轴压比? 当 n 较小时,为大偏心受压构件,呈延性破坏;当 n 较大时,为小偏心受压构件,受压边砼先达到极限 压应变,呈脆性破坏。并且当轴压比较大时,箍筋对延性的影响变小,为保证地震时柱的延性,故限之。 5、抗震设计为什么要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的原则?如何满足这些原 则? P133~ 4

第一章-地震及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地震及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

震中 震 源 深 度
震源

震源深度在60公里以内的地震为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的地震叫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介于6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
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 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的称为近震 震中距超过1000公里的称为远震

世界上绝大部分地震是浅源地震,中源地 震比较少,而深源地震为数更少。 一般来说,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当震源 较浅时,波及范围较小,而破坏程度较大; 当震源深度较大时,波及范围则较大,而 破坏程度相对较小。
地震波记录是确定地震发生的时间、震级和震源位置 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工程结构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实 际反应的重要资料。


1.2.3 地震波的主要特性 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由震源释放出来的地震波传到地面后引起地面运动,这 种地面运动可以用地面上质点的加速度、速度或位移的 时间函数来表示,用地震仪记录到的这些物理量的时程 曲线习惯上又称为地震加速度波形、速度波形和位移波 形。


2. 地幔

地壳以下到深度约2895km的古登堡界面为止的部分为地 幔,约占地球体积的5/6。 地幔由密度较大的黑色橄榄岩等超基性岩石组成,其中 上地幔物质结构不均匀,中、下地幔部分是比较均匀的。 由于地幔能传播横波(剪切波),所以根据推算,地幔应 为固体。


3. 地核

古登堡界面以下直到地心的部分为地核,地核半径约为 3500km,又可分为外核和内核。 据推测,地核的物质成分主要为镍和铁。由于至今还没 有发现有地震横波通过外核,故推断外核处于液态,而 内核可能是固态。 地球各部分的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地球内部的温度 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建筑结构抗震MOOC思考题汇总(有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MOOC思考题汇总(有答案)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抗震单元作业(共10 页)目录第 1 章单元作业........................................................ 3...第 2 章单元作业........................................................ 3...第 3 章单元作业........................................................ 4...第 4 章单元作业........................................................ 4...第 5 章单元作业........................................................ 5...第 6 章单元作业........................................................ 6...第7 章单元作业........................................................ 7...第8 章单元作业........................................................ 8...第9 章单元作业........................................................ 8...第10 章单元作业........................................................ 8...第11 章单元作业........................................................ 9...第 1 章单元作业一简答题1. 什么是震级,什么是烈度,烈度与震级有什么联系?答:1.震级是表征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是地震预报和地震工程研究的重要参数。

建筑结构抗震第1章

建筑结构抗震第1章

三、时程分析可以采用的 些软件 三、时程分析可以采用的一些软件

通 用 软 件 : Ansys 、 Abaqus 、 Marc 、
Adina、SAP2000 ……

专业软件(土木) O 专业软件(土木):OpenSees、Idarc、 S Id
Drain 2D、Drain 3D Drain-2D、Drain-3D……
李志山, 廖耘. Abaqus显示动力弹塑性分析技术在建筑结构 领域的应用. Abaqus q 上海土木研讨会
Humboldt Bay Bridge
11000个节点 10900个单元 20000自由度
二维有限元模型
A. Elgamal, J. C. Lu, Z. H. Yang. PPT of OpenSees Days, 2008
CU KU MU MU g
M —结构质量(结构楼层处的楼板+墙+活荷载)
C —结构阻尼(结构楼层处的楼板+墙+活荷载)
K —结构刚度(结构楼层间的抗侧移刚度)
说明:方程中系数和变量都是标量
多自由度结构的动力平衡方程(二阶常系数 微分方程组)
+ CU + KU = -MU MU g
M —结构质量矩阵(结构楼层处的楼板+墙+活荷载) C —结构阻尼矩阵(结构楼层处的楼板+墙+活荷载) K —结构刚度矩阵(结构楼层间的抗侧移刚度)
、U —结构楼层的水平加速度、水平速度和水平位移 、U 结构楼层的水平加速度 水平速度和水平位移 U
说明:方程中系数是矩阵、变量都是向量
+ CU + KU = -MU MU g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题1.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规定:把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称为高层建筑,此处房屋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

2.高层建筑设计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

3.复杂高层结构包括带转换层的高层结构,带加强层的高层结构,错层结构,连体结构以及竖向体型收进结构等。

4.8度、9度抗震烈度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和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5.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承重体系有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等;水平向承重体系有普通肋形楼盖体系,无梁楼盖体系,组合楼盖体系等。

6.高层结构平面布置时,应使其平面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尽可能靠近,以减少扭转效应。

7. 三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体系是指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二)选择题1.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应具有[ a ]抗震防线。

a.多道;b.两道;c.一道;d.不需要。

2.下列叙述满足高层建筑规则结构要求的是[ d ]。

a.结构有较多错层;b.质量分布不均匀;c.抗扭刚度低;d.刚度、承载力、质量分布均匀、无突变。

3.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是[ b ]。

a.竖向荷载为主要荷载,水平荷载为次要荷载;b.水平荷载为主要荷载,竖向荷载为次要荷载;c.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均为主要荷载;d.不一定。

4.8度抗震设防时,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高宽比限值是[ C ]。

a.2;b.3;c.4;d.5。

5.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房屋在确定抗震等级时,除考虑地震烈度、结构类型外,还应该考虑[ A ]。

a.房屋高度;b.高宽比;c.房屋层数;d.地基土类别。

6.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变化最明显的是[ C ]。

A. 轴力B. 弯矩C.侧向位移D.剪力7.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商用店面,上部为住宅,此时应采用那种结构体系[ D ]。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_东南大学_1 第一章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_4 第4讲如何进行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_东南大学_1  第一章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_4  第4讲如何进行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
fak >150 的粘性土和粉土,坚硬黄土
稍密的的砾、粗、中砂,除松散外的细、粉砂 , fak 150 的粘性土和粉土, fak >130 的填土,可塑黄土, 淤泥和淤泥质土,松散的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和粉土,
fak 130 填土,流塑黄土
vs >800 800 vs >500 500 vs >250 200 vs >150
结构抗震基本知识
1.1 地震的基本知识
1
1.2 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影响和建筑分类
1.3 抗震设防目标、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
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1.4 如何进行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
1.5 场地土液化

1.4
如何进行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
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
1、建筑场地地震影响 场地土对于从基岩传来的地震波具有扩大作用。 坚硬土层上的刚性建筑和软弱土上的柔性建筑破坏
3.场地土的类型划分和剪切波速范围
注: fak 为由荷载试验等方法得
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vs为岩土剪切波速。
土的类型 岩土的名称和性状
土层剪切波速范围(m/s)
岩石 坚硬、较硬且完整的岩石
坚硬土或 软质岩石
破碎或较破碎的岩石或软和较软的岩石,密实的碎石土
中硬土 中软土 较弱土
中密、稍密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砂,
严重。 坚硬:结构破坏 软弱:地基破坏
1.4
如何进行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
2. 场地土层固有周期与场地地震效应
场地土层的固有周期的简化计算公式为
单一土层时
T 4H vs
多层土时
n
T
4hi
v i1

建筑结构抗震随堂练习参考答案(1~3章)

建筑结构抗震随堂练习参考答案(1~3章)

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D.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要求,抗震措施,当设防烈度为 6~8 度时,应符合
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9. 某地区设防烈度为 7 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 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 8 度考虑 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 7 度考虑 C.地震作用按 8 度确定,抗震措施按 7 度采用 D.地震作用按 7 度确定,抗震措施按 8 度采用
一个震级,但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不同 D. 震级表达地震时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烈度表达地震释
放的能量大小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4. 地震烈度和下列哪些因素无关( ) A. 地震的震级 B. 地震的持续时间 C. 震中距 D. 地震的类型Fra bibliotek答题:A.
B.
C.
D. (已提交)
建筑结构抗震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1.1 地震的基本知识
1. 建筑抗震设计中所提到的地震主要指( ) A. 构造地震 B. 火山地震 C. 陷落地震 D. 诱发地震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2. 下列关于地震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震波只有纵波和横波两种 B. 纵波相对于横波来说,周期较短,振幅较小 C. 横波的传播
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D. 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要求,抗震措施,当设防烈度为 6~8 度时,应符合本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试第1章绪论1、震级与烈度有什么区别与联系?震级就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与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

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与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小震就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中震,10%; 大震就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第一章内容判断题1.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中距()2.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3.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小1.55度,罕遇烈度比基本烈度大1.55度。

()4.地震动的三大要素是最大振幅、频谱和持续时间。

()5.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所以不同地区地震烈度相同()6.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的概念是一样的()7. 地震动振幅越大,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8. 多遇地震下的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

()9.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距()10.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11. 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其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

()12. 瑞雷波传播时,质点在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运动,在地面上表现为蛇形运动。

()13. 横波一般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引起地面水平方向的运动。

()14. 北京地区按6度设防。

()15.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

()16. 地震时造成的火灾、水灾、海啸等属于次生灾害。

()17. 选择结构的自振周期应尽可能接近场地卓越周期。

()18. 地震波中面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慢。

()19. 现行抗震规范规定的抗震设防范围为6、7、8、9 度区,对烈度为10 度的地区按有关规定执行。

( )选择题1.下列灾害中,不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A.火灾B. 毒气泄漏C.海啸D. 噪声2. 纵波、横波和面波(L波)之间的波速关系为()A.V S > V P > V L B.V P > V S > V L C.V L > V P > V S D.V P > V L> V S3.基本烈度50年的超越概率为()A.50%B.20%C.10%D.5%4. 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的三要素()A.震幅B.震级C.频谱D.持时5.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A.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B.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C.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6. 下列哪种不属于地震波的传播方式()A. P波B. S波C. L波D. M波7. 下列地震波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 纵波B. 横波C. 瑞利波D. 乐夫波8. 地球内部组成圈层不包含以下哪个()A、地壳B、岩石层C、地幔D、地核9. 为保证__________,则需进行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答案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答案

工 程 结 构 抗 震 习 题 答 案 一、 填空题1、 构造地震为 由于地壳构造运动造成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面振动 。

2、 建筑的场地类别,可根据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 场地覆盖层厚度 划分为四类。

3、 《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 10%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 63.2% ________ 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

4、 丙类建筑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类型和 __________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5、 柱的轴压比n 定义为 n=N/f C A (柱组合后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6、 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震中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震源深度 _____ 。

7、 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分别为最大加速度、频谱特征 和 强震持时 ________ 。

&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G=G=1200kN,第一振型© 12/ © 11=1.618/1;第二振型© 22/ © 21=-0.618/1。

则第一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 j =_________ 。

9、 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楼盖类型) 和各墙体的侧移刚度及负荷面积。

10、 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 扭转效应、应力集中 。

11、 在多层砌体房屋计算简图中,当基础埋置较深且无地下室时,结构底层层高一般取至 ___________ 室外地面以下 500mn 处 _______ 。

12、 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为 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 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土类别为 ________ m 类场地 (中软土) __________ 。

13、 动力平衡方程与静力平衡方程的主要区别是,动力平衡方程多 ____________ 惯性力和 _____ 阻尼力 ______________ 。

工程结构抗震_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工程结构抗震_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工程结构抗震_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一般周期较短,波速较快,振幅较小,引起地面垂直方向运动的地震波是()。

答案:纵波##%_YZPRLFH_%##压缩波##%_YZPRLFH_%##疏密波##%_YZPRLFH_%##初波##%_YZPRLFH_%##P波2.计算厂房横向地震作用时,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答案:吊车产生的地震作用应并入整个体系考虑3.为了使框架柱破坏时发生延性较好的大偏压破坏,一般通过限制框架柱的哪项指标实现答案:轴压比4.关于特征周期,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答案:其他条件不变,场地越软,特征周期值越大5.进行液化判别时,采用初判→复判的原因是答案:场址初勘阶段,勘察面积较大,不适合采用试验判别_采用初判→复判的流程,能够节省时间和经费6.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必须进行抗震设计的最低抗震设防烈度为()度。

(此题请填入阿拉伯数字)答案:67.某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横梁刚度无穷大。

第一层楼盖标高处集中质量m1= 70t,第二层楼盖标高处集中质量m2= 55t,每层层高均为4m。

结构自振周期T1= 0.378s,T2= 0.167s;主振型为{ X11,X12}T ={ 0.494,1}T,{ X21,X22}T ={1.589,-1}T。

特征周期Tg= 0.35s,多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amax=0.24,阻尼比为0.05。

则相应于第1振型自振周期的地震影响系数a 1=()(注:答案保留到小数点后3位)答案:0.224##%_YZPRLFH_%##0.223##%_YZPRLFH_%##0.2258.某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横梁刚度无穷大。

第一层楼盖标高处集中质量m1= 70t,第二层楼盖标高处集中质量m2= 55t,每层层高均为4m。

结构自振周期T1= 0.378s,T2= 0.167s;主振型为{ X11,X12}T ={ 0.494,1}T,{ X21,X22}T ={1.589,-1}T。

东南大学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习题集-老规范.

东南大学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习题集-老规范.

第一章抗震设计基本概念1-1 地震震级差一等级,ΔM=M2-M1=1, 所释放能量有何关系, 即E2/E1=?1-2 试绘出世界和中国主要的地震带。

1-3用简单方法(按悬臂梁)计算一个正方形平面结构在高度为25m,50m,100m时的基底剪力V0、基底弯矩M0、顶点转角θ和顶点侧移△的数值,并加以比较(比较时均以25m高时为1)。

该正方形筒体平面为10×10m,墙厚为20mm,弹性模量E=30.0KN/mm2。

荷载分为:①倒三角形分布荷载,顶部最大值q0=50KN/m;②均布荷载q=25KN/m。

从该结构的简单比较可得到什么概念?高层、多层、低层对结构刚度和承载力要求有什么不同?1-4 什么是三水准抗震设计目标?用什么方法实现这些目标?抗震概念设计有哪些主要内容?第二章场地、地基和基础2--1 已知某场地土,从地表以下至基岩的20m范围内共有3层土,各层土的厚度、名称和物理状态见下图,试计算该场地土层的固有周期T,并确定该建筑场地的类别,(提示:杂填土,可塑亚粘土,饱和砂土的V S分别为100,150,340m/S)。

2--2s第三章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3--1 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等效地震作用有什么异同?3--2地震作用和那些因素有关?计算等效地震作用的步骤是什么?3--3 计算结构自振周期有那些方法,如何选用?3--4结构自振周期和那些因素有关?随着房屋振动加剧出现局部损坏,结构周期为什么加长?3--5结构自振周期计算值如何修正为设计值?为何需要修正?3--6计算二层框架结构的自振频率与振型。

横梁刚度为无限大,各层重量为G1=m1g =400KN, G2=m2g=300KN, 底层层间侧移刚度为K1=2╳12╳2EI/h13 =48EI c/h13=14280KN/m, K2=2╳12EI c/h23。

(K11=K1+K2,K22=K2 ,K12=K21=-K2)3---7结构整体刚度K与总重量W增大对结构自振周期T及水平地震荷载F有何影响?3--8有地震作用内力组合和无地震作用内力组合的主要区别有哪些?3--9在变形验算中,有地震作用组合和无地震作用组合有什么区别?第四章 多层混合结构房屋4-1. 验算下图所示四层砖混结构房屋首层④轴线横墙a,b,c 墙短多遇地震烈度下的抗震强度,如抗震强度不足时要求提出提高抗震强度的措施。

(完整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解答第1章绪论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

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中震,10%;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他们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完整版)东南大学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习题集-老规范

(完整版)东南大学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习题集-老规范

第一章 抗震设计基本概念1-1 地震震级差一等级,ΔM=M 2-M 1=1, 所释放能量有何关系, 即E 2/E 1=?1-2 试绘出世界和中国主要的地震带。

1-3用简单方法(按悬臂梁)计算一个正方形平面结构在高度为25m ,50m ,100m 时的基底剪力V 0、基底弯矩M 0、顶点转角θ和顶点侧移△的数值,并加以比较(比较时均以25m 高时为1)。

该正方形筒体平面为10×10m ,墙厚为20mm ,弹性模量E=30.0KN/mm 2。

荷载分为:①倒三角形分布荷载,顶部最大值q 0=50KN/m ;②均布荷载q=25KN/m 。

从该结构的简单比较可得到什么概念?高层、多层、低层对结构刚度和承载力要求有什么不同?1-4 什么是三水准抗震设计目标?用什么方法实现这些目标?抗震概念设计有哪些主要内容?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2--1 已知某场地土,从地表以下至基岩的20m 范围内共有3层土,各层土的厚度、名称和物理状态见下图,试计算该场地土层的固有周期T ,并确定该建筑场地的类别,(提示:杂填土,可塑亚粘土,饱和砂土的V S 分别为100,150,340m/S)。

2--2 s第三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3--1 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等效地震作用有什么异同?3--2地震作用和那些因素有关?计算等效地震作用的步骤是什么?3--3 计算结构自振周期有那些方法,如何选用?3--4结构自振周期和那些因素有关?随着房屋振动加剧出现局部损坏,结构周期为什么加长?3--5结构自振周期计算值如何修正为设计值?为何需要修正?3--6计算二层框架结构的自振频率与振型。

横梁刚度为无限大,各层重量为G 1=m 1g =400KN, G 2=m 2g=300KN, 底层层间侧移刚度为K 1=2╳12╳2EI/h 13 =48EI c /h 13 =14280KN/m, K 2=2╳12EI c /h 23。

第一章地震工程学概论习题

第一章地震工程学概论习题

第一章地震工程学概论一、选择题1、建筑抗震设防烈度是根据下列哪一项确定:[C]A. 多于地震烈度B.罕遇地震烈度C. 基本地震烈度D. 震级2、下列哪些为抗震概念设计的范畴?[ABCE]A.房屋的高宽比限制;B. 抗震结构体系的确定;C.保证女儿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D.构件截面尺寸的确疋;E.选择有利场地。

3、下列设防烈度的说法中,哪条是不正确的?[D]A.设防烈度并非是基本烈度;B.设防烈度大都是基本烈度;C. 设防烈度是该地区今后一段时间内,可能遭受的最大的地震产生的烈度;D. 设防烈度不能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随意提高。

4、通常生命线系统的建筑,包括医疗、广播、通信、交通、供电、供气、消防、粮食等建筑,在抗震规范中列为下列何种?[B]A.甲类建筑B. 乙类建筑C. 丙类建筑D. 丁类建筑5、延性结构的设计原则为[B]A. 小震不坏,大震不倒;B.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C. 进行弹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发现承载力不足时,修改截面配筋;D. 进行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发现薄弱层、薄弱构件时进行设计。

二、填空题1、世界上主要地震带分别为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

2、工程抗震设防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3、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这些类别是甲、乙、丙、丁。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适用的抗震设防烈度的范围是6、7、8、9度。

5、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以体波的形式传播,它又可以分为纵波和横波。

&在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7、对甲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值应按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

8、地震动的三要素为最大加速度、频谱成分和持续时间。

、名词解释震级:反映一次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用M表示log A ,式中A表示标准地震仪距震中100k m纪录的最大水平地动位移,单位为微米。

地震烈度:度量某一地区地面和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全解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全解

第一章绪论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哪几种类型?按其震源的深浅又分为哪几种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

深浅:构造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d<60km)、中源地震(60 –300km),深源地震(>300km)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包含了哪几种波?各种地震波各自的传播特点是什么?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影响如何?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

是一种弹性波,分为体波(地球内部传播)、面波(地球表面传播)。

体波:分为纵波(p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

特点是:周期短,振幅小;影响: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

橫波(s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

特点是:周期长,振幅大。

影响: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

面波:分为洛夫波(L波):传播时将质点在与波前进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上作蛇形运动。

影响: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纵波>横波>面波橫波、面波:地面震动猛烈、破坏作用大。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地面振动减弱、破坏作用逐渐减轻。

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

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

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

什么地震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和基本烈度?什么是抗震设防烈度?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强度或大小的一种度量指标。

地震烈度: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基本烈度: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指50年),某地区可能遭遇到的超越某一概率的最大地震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就是指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什么是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多遇地震一般指小震,50年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63%的地震烈度值。

罕遇地震一般指大震,50年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习题与思考题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习题与思考题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习题与思考题第一章地震基础知识与工程结构抗震设防1、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几种类型?按其震源深浅又分为哪几种类型?2、试述构造地震成因的局部机制和宏观背景?3、试分析地震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震害现象4、地震波包含了哪几种波?它们的传播特点是什么?对地面运动影响如何?5、什么是地震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两者有何关联?6、地震基本烈度的含义是什么?7、为什么要进行设计地震分组?8、试列出三座城市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9、什么是建筑抗震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方法?10、我国规范根据重要性将抗震类别分为哪几类,不同类别的建筑对应的抗震设防标准是什么?11、什么是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12、根据经验公式,某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大约是5×1024尔格,它对应的里氏震级是多少?第二章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1、什么是场地,怎样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2、简述选择建筑场地的相关规定3、如何确定地基抗震承载力?简述天然地基抗震承载力的验算方法4、已知某建筑场地的钻孔资料见下表,试计算该场地土层的自振周期,并按《抗震规范》的规定来确定该建筑场地的类别土层资料5、什么是砂土液化?液化会造成哪些危害?影响液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怎样判别地基土的液化,如何确定地基土液化的危害程度?7、简述可液化地基的抗液化措施第三章 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1、什么是地震作用?如何确定结构的地震作用?2、地震系数和动力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确定这两个系数?3、 影响地震反应谱形状的因素有哪些?设计用反应谱如何反映这些因素影响的?4、简述确定结构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5、何谓求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的平方和开方法(SRSS ),写出其表达式,说明其基本假定和适用范围6、简述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和适用范围7、什么叫鞭端效应?设计时如何考虑这种效应?8、什么叫结构的刚心和质心?结构的扭转地震效应是如何产生的?9、哪些结构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如何计算竖向地震作用?10、 什么是结构或构件恢复力特征曲线,反映了结构或构件的什么性能?11、地震动的三要素是什么?采用时程分析法选取地震波时如何考虑这三要素?12、 抗震设计中如何考虑结构的地震作用?依据的原则是什么?13、什么是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为什么要引入这一系数?14、什么是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怎样确定结构薄弱层或部位?15、一单层单跨框架如图1所示。

工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XX理工大学《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试第1章绪论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

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与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规X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与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中震,10%;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他们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答案第1章习题1.1 地震按照成因可分为哪几种类型?按其震源的深浅又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答:地震按照成因可分为哪4种类型。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

按其震源的深浅又可分为哪3种类型,浅源地震:震源深度< 60km,中源地震:震源深度60~300km,深源地震:震源深度> 300km。

1.2 世界有哪几条地震带?我国有哪几个地震活动区?答:世界上有三个主要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它沿南美洲西部海岸起,经北美洲西部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我国的台湾省→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新西兰。

全球约有80%的浅源地震和90%的深源地震以及绝大部分中源地震都集中发生在这一带。

欧亚地震带:西起大西洋的亚速岛,经意大利→土耳其→伊朗→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脉→缅甸→印度尼西亚,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衔接。

大洋海岭地震带和东非裂谷地震带。

从西北利亚北岸靠近勒那河口开始,穿过北极经斯匹次卑根群岛和冰岛,再经过大西洋中部海岭到印度洋的一些狭长的海岭地带或海底隆起地带,并有一分支穿入红海和著名的东非裂谷区。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地震活动的分布分为六大个活动区。

①台湾及其附近海域。

②喜马拉雅山脉地震活动区。

③南北地震带:北起贺兰山,向南经六盘山,穿越秦岭沿川西直至云南省东部,纵贯南北,延伸长达2000多公里。

因综观大致呈南北走向,故名南北地震带。

④天山地震活动区。

⑤华北地震活动区。

⑥东南沿海地震活动区。

1.3 地震灾害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地震灾害主要表现在哪3个方面。

(1) 地表的破坏。

地震造成地表的破坏主要有地裂缝、喷水冒砂、地面下沉、河岸、陡坡滑坡等。

(2) 建筑物的破坏。

①结构丧失整体性;②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足引起破坏;③地基失效。

(3) 地震次生灾害。

地震除了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以外,还可能引起火灾、水灾、毒气污染、滑坡、泥石流、海啸等严重的次生灾害。

1.4 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包含了哪几种波?答:当震源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时,岩层所积累的变形能突然释放,它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四周传播,这种波就称为地震波。

地震波分为体波(地球内部)和面波(地球表面传播的),体波又分纵波和横波。

纵波:震源向外传播的疏密波、压缩波、P波、介质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引起地面垂直方向振动。

横波:震源向外传播的剪切波、S 波、介质的质点振动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引起地面水平方向振动。

面波:在地球表面传播的波。

它是体波经地层界面多次反射、折射形成的次生波。

面波可以使地面即垂直振动又水平振动。

面波包含两种形式的波,即瑞利波(R 波)和勒夫波(L 波)。

瑞利波传播时,质点在波的传播方向与地面法向所组成的平面内做与波前进方向相反的椭圆运动,在地面上表现为滚动形式。

勒夫波传播时,质点在地面内产生于波前进方向相垂直的运动,在地面上表现为蛇形运动。

1.5 什么是地震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答: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是里氏震级,其原始定义是在1935年由美国学者里克特(C.F.Richter )给出。

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

地震震级计算公式为:AM lg M ——里氏震级。

A ——标准地震仪( Wood-Anderson 式地震仪:指摆的自振周期为0.8s ,阻尼系数为0.8,放大系数为2800倍) 在距震中100 km 处记录的以微米( m m6101) 为单位的最大水平地动位移( 单振幅) 。

当震中距不足为100km 时,需要按修正公式进行计算:lg lg lg A AE0lg A ——依据震中距变化的起算函数。

当震中距为100km 时,m A 10,0lg 0A 。

E ——地震释放的能量,单位是尔格(erg ),1 erg = 10-7J 。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震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是衡量地震引起的后果的一种度量。

地震烈度与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地基条件有关。

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器物的反应、建筑物收破坏的程度和地貌变化特征等宏观现象综合判定划分的。

基本烈度:是指某地区在一定时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概率(我国取10%)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我国根据45个城镇的历史震灾记录进行统计并依据烈度递减规律进行预估,得到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在基本烈度的基础上,按区别对待的原则进行调整确定的。

但一般情况下取基本烈度,对于特别重要的建筑物,经国家批准,设防烈度可按基本烈度提高一度取值。

1.6 简述众值烈度、基本烈度和罕遇烈度的划分标准及其关系。

答:规范取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为该地区的基本烈度,超越概率为63.2%的地震烈度为该地区的众值(小震)烈度(概率密度曲线上峰值烈度所对应的被超越的概率),取超越概率为2%的地震烈度为该地区的罕遇(大震)烈度。

三种烈度关系如下:小震烈度=基本烈度- 1.55度;大震烈度=基本烈度+1.00度。

1.7 我国规范依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把建筑分成为哪几类?分类的作用是什么?答:我国规范依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和破坏后果把建筑分成为4几类,《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规定,建筑工程应该分为以下4个抗震设防类别:(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

简称甲类。

(2)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

简称乙类建筑。

(3)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

简称丙类。

(4)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

简称丁类。

分类的作用是分别采用不同的设防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规定,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该符合下列要求:(1)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该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应该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对于划为重点设防类而规模很小的工业建筑,当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材料且符合抗震设计规范对结构体系的要求时,允许按标准设防类设防。

(3)特殊设防类,应该按照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该按照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同时,应该按照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该降低。

一般情况下,仍应该按照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1.8 什么是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方法?答:工程抗震设防的基本目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抗震设防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具体表述如下: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基本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第一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第三水准)结构抗震设计是通过两阶段设计来实现的:第一阶段设计:按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的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弹性变形。

第二阶段设计:按罕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1.在小烈度地震作用下,结构整体和构件的承载力、变形满足规范要求;2.在大烈度地震作用下,保证结构不产生导致倒塌的结构变形。

3.通过采用良好的抗震构造措施来实现第二水准的设计目标。

1.9 什么是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它主要包括哪几方面内容?答:所谓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建筑抗震设计在总体上需把握基本原则(概念设计)主要包括为:场地选择,把握建筑体型,利用结构延性,设置多道防线,重视非结构因素。

1.10 自救和互救原则有哪些?答:自救原则:在破坏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

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者其它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合作,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寻找和开辟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

如果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延长生存时间,等待救援。

要注意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者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要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

当确定附近有人时再呼救。

互救原则:互救是指已经脱险的人和专门的抢险营救人员对压埋在废墟中的人进行营救。

为了最大限度地营救遇险者,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后少”;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也就是“先近后远”;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员,也就是“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也就是“先轻后重”。

如果有医务人员被压埋,应该优先营救,以增加抢救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