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实验报告范文
干燥实验报告
![干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b2724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b.png)
引言概述:本文将对干燥实验进行详细的阐述与分析。
干燥是很多工业和实验室中常用的技术,它可将材料中的水分以各种方式去除,从而提高其质量和稳定性。
本次实验将采用特定的干燥方法,对不同材料的干燥效果进行评估和比较。
通过本篇报告,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干燥实验的原理、设计和结果。
正文内容:一、干燥方法选择1.理论背景和方法原理2.不同干燥方法的优缺点比较3.选择适合实验的干燥方法二、实验设计1.实验目的和过程2.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3.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4.实验组和对照组设计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干燥实验结果数据统计a.实验组材料干燥后的质量变化b.实验组材料干燥后的水分含量分析c.对照组材料的质量变化和水分含量分析2.实验结果对比与评估a.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质量变化对比b.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水分含量对比c.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评估四、干燥机理探究1.干燥机理的理论解释2.实验结果与干燥机理的关联分析3.干燥机理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展望五、实验应用与改进1.干燥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案例介绍2.干燥实验方法的改进和优化探讨3.干燥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总结:通过本次干燥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不同干燥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设计了合适的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通过对照组的结果对比,我们得出了实验组的干燥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结论。
同时,我们还进一步探究了干燥机理,并介绍了干燥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案例。
我们提出了干燥实验方法的改进和优化探讨,并指出了干燥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本次实验不仅加深了对干燥实验的理论理解,同时也提供了实际操作中的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展望。
【精品】干燥实验报告
![【精品】干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198b82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5.png)
【精品】干燥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干燥过程中物料各参数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干燥实验采用平板干燥箱进行,样品代表性物料为木颗粒,其在一定温度、湿度和风速条件下被干燥123小时+/-1小时,总共分成四组,每组由三个样本组成,分别测量每组样品的温度,湿度,干重,湿重,容重,干基水分率,测出的实验证明:干燥造成物料基本试验指标有显著变化,样品室温及湿度越高,物料含水率越高,反之,物料含水率越低;室内空气风速越大,物料越容易被风力风干,最后由数据统计发现每组样品间的含水率变化最大差异在第2组中最近,表明室温与湿度对样品含水率的影响最大。
1 测试仪器(1)平板干燥箱TKTB-01,内部容积约500L,尺寸800mm*1000mm*1050mm,采用能量温度控制器TK-C01进行温度控制,其最大控制温度为80℃。
(2)空气风速计,室内空气测量空气温度、湿度、空气风速。
(3)可称重型分析秤END-227A,测定商品干重、湿重、容重。
(4)8W实验平台,可连续测定样品特性参数。
(5)紫外(UV)-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可测定样品中水分成分浓度。
2 实验方法2.1 样品标准样品采集取样方案,样品总量20kg,每份试样按照1kg,设置4份样品,每份样品3份,总计共有12份试样,在室温25℃常温下包装贮存,12份样品均匀分拣为4组,每组3份,每组分别进行实验。
2.2 实验设置温度为25℃,湿度为50%,空气风速为0.5m·s-1。
(1)各组样品在该实验室环境(温度:25℃;湿度:50%;阴湿度)中,放置三 by 个小时后进行测量并记录:干重、湿重、容重、干基水分率。
(2)各组样品将被放置到平板干燥箱中,干燥时间大约123小时,每小时记录一次温度和湿度。
2.4 数据处理(1)测量出的实验数据记录录入公式,计算各组样品干基水分率:干基水分率=(湿重-干重)/(干重)(2)实验结果分析,计算各组之间的差异。
3 结果分析3.1 各组的温度、湿度曲线各组温度、湿度曲线如下图1所示,可以看到干燥过程总体特点:温度和湿度越到晚干燥时间越持续,温度和湿度越高。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实验报告范文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实验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6dbd598915f804d2b16c1cf.png)
第一篇:《有机化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目的1、使学生明白进入有机化学实验学习,必须阅读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的内容及安全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2、仪器的清点和玻璃仪器的清洗、安装。
教学内容一、实验室的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1、实验室的一般注意事项2、火灾、爆炸、中毒及触电事故的预防3、事故的处理和急救二、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和应用范围1、玻璃仪器2、金属用具3、其它仪器设备三、有机实验常用装置的安装练习1、回流装置2、蒸馏装置3、气体吸收装置4、搅拌装置四、仪器的清洗、干燥和塞子的配置1、仪器的清洗2、仪器的干燥3、塞子的配置和钻孔五、实验预习、记录和实验报告六、实验产率的计算实验二萃取和洗涤实验目的1、学习萃取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萃取和洗涤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来进行分离的操作。
萃取和洗涤在原理上是一样的,只是目的不同。
从混合物中抽取的物质,如果是我们需要的,这种操作叫做萃取或提取;如果是我们不要的,这种操作叫做洗涤。
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或微溶)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目的的一种操作。
实验仪器及药品仪器分液漏斗、试管药品0.01%I2—CCl4溶液、1%KI—H2O溶液实验操作步骤(本次实验为间歇多次萃取操作)一、多次萃取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选择容积较液体体积大一倍以上的分液漏斗,把活塞擦干,在活塞上均匀涂上一层润滑脂,使润滑脂均匀分布,看上去透明即可。
2、检查分液漏斗的顶塞与活塞处是否渗漏(用水检验),确认不漏水时方可使用。
3、将被萃取液和萃取剂依次从上口倒入漏斗中,塞紧顶塞(顶塞不能涂润滑脂)。
4、取下分液漏斗,并前后振荡,然后再将漏斗放回铁圈中静置。
5、待两层液体完全分开后,打开顶塞,再将下层液体自活塞放出至接受瓶6、将所有的萃取液合并,加入过量的干燥剂干燥。
7、然后蒸去溶剂,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利用蒸馏、重结晶等方法纯化。
化工原理_干燥实验报告(3篇)
![化工原理_干燥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6614e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09.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
2. 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 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4. 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水量X0及恒速阶段的传质系数kH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KX。
二、实验原理流化床干燥是一种利用流化床技术进行物料干燥的方法。
在实验中,通过控制空气流量和温度,使物料在床层中呈流化状态,从而实现物料的干燥。
1. 流化床流化曲线:通过测量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层压降,得到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床层基本静止不动;当气速逐渐增加,床层开始膨胀,空隙率增大,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将不再成比例;当气速继续增大,进入流化阶段,固体颗粒随气体流动而悬浮运动。
2. 物料干燥速率曲线:通过测定物料在不同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绘制干燥速率曲线。
干燥速率曲线可分为恒速干燥阶段、降速干燥阶段和平衡干燥阶段。
3. 临界含水量X0:指物料在恒速干燥阶段的临界含水量,此时干燥速率最大。
4. 传质系数kH:恒速干燥阶段的传质系数,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水分的传递量。
5. 比例系数KX:降速干燥阶段的比例系数,表示降速干燥阶段水分传递量的变化。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流化床干燥器2. 湿物料(如小麦、玉米等)3. 空气压缩机4. 温度计5. 量筒6. 计时器7.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流化床干燥器、空气压缩机、温度计、量筒等实验仪器连接好,确保实验装置正常运行。
2. 测定流化床流化曲线:分别设置不同的空气流量,记录床层压降,绘制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 干燥实验:将湿物料加入流化床干燥器,调节空气流量和温度,使物料呈流化状态。
记录不同时间点物料的含水量和床层温度。
4. 绘制干燥速率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物料干燥速率曲线。
溶液的洗涤干燥实验报告(3篇)
![溶液的洗涤干燥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63922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f.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溶液洗涤干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技巧。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溶液的洗涤干燥实验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之一。
实验过程中,通过洗涤去除溶液中的杂质,干燥去除水分,使溶液达到所需的纯度和浓度。
洗涤和干燥方法的选择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
三、实验器材1. 烧杯:100mL2. 试管:20mL3. 玻璃棒4. 滤纸5. 洗涤剂6. 酒精灯7. 铁架台8. 铁夹9. 干燥器四、实验步骤1. 洗涤(1)将烧杯和试管用洗涤剂清洗,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2)将烧杯和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洗涤剂充分溶解。
(3)将烧杯和试管取出,用滤纸擦拭内壁,确保无洗涤剂残留。
(4)将烧杯和试管放入自来水龙头下,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5)用去离子水冲洗烧杯和试管,直至无氯离子残留。
2. 干燥(1)将洗净的烧杯和试管放入干燥器中。
(2)打开干燥器盖,放入酒精灯,点燃酒精灯。
(3)将烧杯和试管放入酒精灯的火焰上方,加热至干燥。
(4)关闭干燥器盖,等待烧杯和试管干燥。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洗涤和干燥实验,烧杯和试管内壁无杂质,干燥后的溶液浓度符合实验要求。
2. 结果分析(1)洗涤过程中,洗涤剂和去离子水的作用分别去除溶液中的油污和氯离子等杂质。
(2)干燥过程中,酒精灯加热使水分蒸发,烧杯和试管内壁无水分残留。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完成了溶液的洗涤干燥,掌握了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技巧。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洗涤过程中,要确保洗涤剂和去离子水冲洗干净,避免杂质残留。
2. 干燥过程中,要控制好加热温度,避免烧杯和试管破裂。
3.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实验反思本次实验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1. 洗涤剂和去离子水的用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 干燥过程中,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烧杯和试管破裂。
干燥实验报告
![干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983873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0.png)
一、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室模拟干燥过程,探究干燥原理和干燥速率,掌握干燥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并分析影响干燥效果的因素。
实验采用流化床干燥器作为干燥设备,对某物料进行干燥实验,并绘制干燥速率曲线、物料含水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以及流化床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
2. 掌握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绘制干燥速率曲线。
3. 分析物料含水量与时间的关系,确定干燥过程的不同阶段。
4. 测定流化床压降与气速的关系,为干燥设备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原理1. 干燥原理干燥是利用热能将物料中的水分蒸发的过程。
在干燥过程中,物料表面水分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干燥介质(如空气)中扩散,直至物料内部水分达到平衡。
干燥速率与物料表面水分蒸发速率和内部水分扩散速率有关。
2. 流化床干燥原理流化床干燥器是一种利用流化床技术进行干燥的设备。
物料在干燥器内受到热风的作用,床层产生流动,形成流化床。
物料在流化床中受到热风和物料颗粒间的碰撞,水分不断蒸发,从而实现干燥。
四、实验装置与仪器1. 实验装置:流化床干燥器、温度计、湿度计、流量计、电子秤、计时器等。
2. 实验仪器:干燥器、空气加热器、电热恒温干燥箱、恒温水浴锅、数据采集系统等。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物料分成若干份,每份质量相同,并记录初始含水量。
2. 调节干燥器:开启干燥器,调节热风温度和流量,使物料处于流化状态。
3. 干燥实验:将物料放入干燥器,记录干燥时间、物料温度、物料含水量等数据。
4.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绘制干燥速率曲线、物料含水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以及流化床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干燥速率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干燥速率曲线。
干燥速率曲线呈抛物线形状,可分为三个阶段:恒速干燥阶段、降速干燥阶段和平衡干燥阶段。
在恒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基本保持不变;在降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逐渐降低;在平衡干燥阶段,干燥速率趋于零。
干燥仿真实验报告(3篇)
![干燥仿真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dfe27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c.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干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2. 掌握干燥仿真实验的操作方法。
3. 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干燥过程中物料水分的变化规律,优化干燥工艺。
二、实验原理干燥过程是指将物料中的水分蒸发,使物料达到所需干燥程度的过程。
干燥过程中,物料水分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干燥介质、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等。
本实验采用干燥仿真软件,模拟干燥过程,分析物料水分的变化规律。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电脑一台;2. 干燥仿真软件一套;3. 物料样品;4. 温度计;5. 时间记录器。
四、实验步骤1. 打开干燥仿真软件,选择合适的干燥介质、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2. 将物料样品放入干燥器,设定干燥器的初始状态;3. 启动仿真实验,观察物料水分的变化过程;4.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干燥时间、物料水分、干燥温度等;5. 分析实验数据,优化干燥工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干燥过程中,物料水分随干燥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符合干燥过程的基本规律;2. 在相同干燥条件下,物料水分的降低速度与干燥温度、干燥介质等因素有关;3.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干燥温度和增加干燥介质流量,可以加快物料水分的降低速度;4. 通过优化干燥工艺,可以实现物料水分的快速降低,提高干燥效率。
六、实验结论1. 干燥过程中,物料水分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干燥介质、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等;2. 通过干燥仿真实验,可以分析物料水分的变化规律,优化干燥工艺;3. 提高干燥温度和增加干燥介质流量,可以加快物料水分的降低速度,提高干燥效率。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干燥仿真实验时,应选择合适的干燥介质、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物料水分的变化,及时调整干燥参数;3. 实验数据应准确记录,为优化干燥工艺提供依据。
八、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干燥仿真软件,模拟干燥过程,分析了物料水分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干燥过程中,物料水分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优化干燥工艺,可以实现物料水分的快速降低,提高干燥效率。
干燥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干燥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85e5d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2.png)
干燥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引言干燥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材料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干燥特性。
本实验旨在对干燥实验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数据收集为了进行干燥实验,我们收集了一批材料样品,并在不同的湿度条件下进行干燥实验。
每个样品在干燥的过程中,我们记录下了不同时间点的湿度和质量数据。
共收集了X个样品的数据。
数据处理方法为了分析干燥实验数据,我们采用了以下数据处理方法:1. 数据清洗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我们首先对数据进行清洗,包括去除异常值和缺失值的处理。
对于异常值,我们采用了3σ原则进行剔除。
对于缺失值,我们选择了插值法进行填补。
2. 质量-时间曲线绘制为了直观地观察样品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我们绘制了每个样品的质量-时间曲线。
通过观察曲线,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样品的干燥速率及干燥特性。
3. 干燥速率计算为了进一步 quant 某个样品的干燥速率,我们计算了样品在不同时间点的干燥速率。
干燥速率的计算公式采用了质量-时间曲线的斜率,即:干燥速率= Δ质量/ Δ时间通过计算干燥速率,我们可以得到每个样品在不同湿度下的干燥速率数据。
数据分析与结果根据上述数据处理方法,我们对干燥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以下结果:1. 质量-时间曲线观察从质量-时间曲线的观察中,我们发现样品的质量在干燥初期迅速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降速度逐渐变缓。
这表明样品的干燥过程存在一个快速干燥期和一个缓慢干燥期。
2. 干燥速率分析通过计算干燥速率,我们发现样品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干燥速率存在差异。
低湿度条件下,样品的干燥速率较快,而在高湿度条件下,干燥速率明显减慢。
这与我们的经验常识相符,即湿度越低,材料的干燥速率越快。
3. 干燥特性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得出样品的干燥特性:在干燥初期,样品的干燥速率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干燥速率逐渐减慢,最终趋于稳定。
结论与建议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结论1.样品的干燥过程可以划分为快速干燥期和缓慢干燥期。
干燥实验报告
![干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b39d9adcf84b9d529ea7a02.png)
干燥实验报告北京化工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干燥实验实验日期:2012-5班级:化工0906 姓名:郭智博同组人:常成维尉博然黄金祖学号:200911175干燥实验一、摘要本实验在了解沸腾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沸腾流化床干燥器的实验装置测定干燥速率曲线,物料含水量、床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流化床压降与气速曲线。
干燥实验中通过计算含水率、平均含水率、干燥速率来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和含水量、床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流化床实验中通过计算标准状况下空气体积、使用状态下空气体积、空气流速来测定流化床压降与气速曲线。
二、实验目的物料的质量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得到物料含水量(X)与时间(τ)的关系曲线及物料温度(θ)与时间(τ)的关系曲线(见下图)。
物料含水量与时间关系曲线的斜率即为干燥速率(u)。
将干燥速率对物料含水量作图,即为干燥速率曲线(见下下图)。
干燥过程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1)物料预热阶段(AB段)在开始干燥时,有一较短的预热阶段,空气中部分热量用来加热物料,物料含水量随时间变化不大。
(2)恒速干燥阶段(BC段)由于物料表面存在自由水分,物料表面温度等于空气的湿球温度,传入的热量只用来蒸发物料表面的水分,物料含水量随时间成比例减少,干燥速率恒定且最大。
(3)降速干燥阶段(CDE段)物料含水量减少到某一临街含水量(X0),由于物料内部水分的扩散慢于物料表面的蒸发,不足以维持物料表面润湿,而形成干区,干燥速率开始降低,物料温度逐渐上升。
物料含水量越小,干燥速率越慢,直至达到平衡含水量(X*)而终止。
干燥速率为单位时间在单位面积上汽化的水分量,用微分式表示为u=dW Adτ式中u——干燥速率,kg水/(m2s);A——干燥表面积,m2;dτ——相应的干燥时间,s;dW——汽化的水分量,kg。
图中的横坐标X为对应于某干燥速率下的物料平均含水量。
X̅=X i+X i+12式中X̅——某一干燥速率下湿物料的平均含水量;X i,X i+1——△τ时间间隔内开始和终了是的含水量,kg水/kg绝干物料。
干燥实验报告
![干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cb3f61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8.png)
干燥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是关于泥石浆干燥的实验。
该实验的实验材料由天然振捣泥石浆制成,由混凝土搅拌机制作。
材料由混凝土搅拌机混合,采用恒力/恒速法混合。
混合循环完成后,该材料由搅拌机搅动。
搅拌完成后,在保证高质量的情况下由保护涂料包装。
实验室表明,该泥石浆的组成为:水泥类型425,石膏(活性石膏)为90%,水泥粉或其他水泥类型10%。
材料质量为确定水泥系分离性能、增湿、安装及水泥产量性能的基础。
实验过程:该实验将振捣泥石浆放入圆形干燥容器中,并将它们放入烘箱中,并在105摄氏度的温度下保持24个小时。
它们将测量容器表面的温度和湿度,同时监测容器的外观变化。
在烤箱的底部,安装了一个可曲调的湿度计,以准确测量泥石浆的湿度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该容器中干燥的振捣泥石浆裂缝分布较均匀,整体状态良好,表面温度保持在105摄氏度,湿度稳定,未出现发胀现象。
泥石浆的实验发现,烘箱温度变化范围在100-190摄氏度之间,烘箱湿度变化范围在50-85%之间;也发现材料变轻,表全水含量为86%,泥石浆表面也无明显裂缝。
综上所述,实验表明该振捣泥石浆在105摄氏度温度下烘烤24小时后,性能没有明显变化,可用于未来混凝土工程。
化工原理干燥综合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干燥综合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51d5b80a0116c175f0e48d0.png)
干燥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流化床干燥装置及洞道式干燥装置的基本结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2. 学习测定物料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特性的实验方法3. 掌握根据实验干燥曲线求取干燥速率曲线以及恒速阶段干燥速率、临界含水量、平 衡含水量的实验分析方法4. 实验研究干燥条件对于干燥过程特性的影响。
5. 学会分析两种不同干燥方式的性能优劣二、基本原理在设计干燥器的尺寸或确定干燥器的生产能力时,被干燥物料在给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临界湿含量和平衡湿含量等干燥特性数据是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参数。
由于实际生产中的被干燥物料的性质千变万化,因此对于大多数具体的被干燥物料而言,其干燥特性数据常常需要通过实验测定。
按干燥过程中空气状态参数是否变化,可将干燥过程分为恒定干燥条件操作和非恒定干燥条件操作两大类。
若用大量空气干燥少量物料,则可以认为湿空气在干燥过程中温度、湿度均不变,再加上气流速度、与物料的接触方式不变,则称这种操作为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操作。
1 干燥速率的定义干燥速率的定义为单位干燥面积(提供湿分汽化的面积)、单位时间内所除去的湿分质量。
即(1)式中,U -干燥速率,又称干燥通量,kg/(m 2s );A -干燥表面积,m 2; W -汽化的湿分量,kg ; τ-干燥时间,s ;Gc-绝干物料的质量,kg;X-物料湿含量,kg湿分/kg干物料,负号表示X随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2 干燥速率的测定方法2.1 流化床干燥利用床层的压降来测定干燥过程的失水量。
(1)将0.5kg的湿物料(如取0.5kg的黄豆放入水中泡8h,取出,晾干表面水分,待用。
(2)开启风机,调节风量至100m3/h,打开加热器加热。
待热风温度恒定后(通常设定在75℃),将湿物料加入流化床中,干燥τ时间后取少量样品进行称量得到G i,将该样品于烘箱中进行干燥恒重到G c,则物料的瞬时含水率为X i=(2)式中G c为相应样品恒重后的绝干物料。
干燥实验实验报告书
![干燥实验实验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c482829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5.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气流常压干燥设备的流程和工作原理;2. 测定物料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3. 测定传质系数KH。
二、实验原理干燥实验是在恒定的干燥条件下进行的,即实验操作为间歇式,采用大量的热空气干燥少量的湿物料,空气进出干燥器的温度、湿度、流速及物料的接触方式不变。
干燥曲线是指物料的平均干基湿度和温度随干燥时间而变化的关系曲线。
干燥速率曲线则是指干燥速率随平均干基湿度而变化的曲线。
平均干基湿度是指1kg绝干物料中含水分的Kg数。
绝干物料是把物料放在烘箱内,保持物性不变的条件下干燥至恒重而得。
1. 干燥曲线:如图2-2-8-1所示,干燥曲线分为三个阶段:AB为预热阶段,BC为恒速阶段,CD为降速阶段。
2. 干燥速率曲线:如图2-2-8-2所示,干燥速率曲线可以由干燥曲线的数据整理而得。
C点对应的湿度叫临界湿度Xo,E点对应的湿度叫平衡湿度XP。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 气流常压干燥设备- 温湿度计- 烘箱- 称量瓶- 烧杯- 砝码- 计时器- 绘图仪2. 实验材料:- 湿物料- 热空气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湿物料放入干燥设备中,启动设备,调整热空气温度和湿度,记录初始条件。
2. 干燥过程:在恒定的干燥条件下,每隔一定时间取样,称量物料质量,测量物料温度和湿度,记录数据。
3.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
4. 计算传质系数KH:根据干燥速率曲线和物料特性,计算传质系数KH。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干燥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干燥曲线,分析物料干燥过程的变化规律。
2. 干燥速率曲线:根据干燥曲线,绘制干燥速率曲线,分析物料干燥速率的变化规律。
3. 传质系数KH:根据干燥速率曲线和物料特性,计算传质系数KH,分析物料干燥过程中的传质机理。
六、实验结论1. 通过干燥实验,了解了气流常压干燥设备的流程和工作原理。
2. 测定了物料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分析了物料干燥过程的变化规律。
流化干燥实验报告资料
![流化干燥实验报告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bf10f8325c52cc58ad6be72.png)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流化干燥实验班级:化工11姓名:学号:2011011序号:同组人:设备型号:第套实验日期:2014-5-14一、实验摘要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侧压降及干湿物料的质量,从而确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及流化床的干燥特性曲线。
通过实验,了解流化床的使用方法及其工作原理。
关键词: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流化曲线、湿空气分析法、含水率、干燥速率二、实验目的1、测定流化床中小麦的流化曲线;2、测定湿小麦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三、实验原理固体流化是利用介质流体将固体颗粒悬浮起来,从而使固体具有流体的表观特征,同时使固体在传热、传质、混合、反应以及输送等方面有强化作用的操作。
干燥是将热量传递给湿物料,汽化并除去其中湿组分的单元操作,本实验将固体流化与对流干燥结合起来,强化了干燥效果,可使小麦含水率X τ,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降到平衡值X *附近,如图3,干燥过程中是否出现恒速段受物料含水量和空气携带水能力等影响。
不同空气流量下的流化床压降如图1所示:当气速小于初始流化气速umf 时,物料处于静止状态(上行过程如AB 段),当气速大于颗粒沉降速度ut 时,物料被气体带出流化干燥器(如CD 段)。
在实际操作中,气速应介于两者之间,此时床层压降相对恒定,干燥效果较好(如BC 中间水平段)。
空气流速由孔板流量计测定:221.07854.025.11000202.07854.062.0⨯÷⨯∆⨯⨯⨯==孔板气P A V u m/s 。
其中,ΔP 孔板为孔板压降,kPa 。
干燥曲线(图2)和干燥速率曲线(图3)受物料性质、空气性质、设备操作等因素影响,测定的方法有湿物料取样法、湿空气分析法,而干燥速率除了可以用实验测定外,也可以按传热、传质速率估算。
图1、流化曲线(双对数坐标系)本次实验采用湿空气分析法:测定每个时间点进、出干燥器的空气湿度,以及空气流量,通过空气中的水分衡算和初始条件即可确定被干物料的干燥速率曲线,物料表面温度θ直接测量。
干燥实验报告
![干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7bbff50581b6bd97f19eaae.png)
干燥实验报告————————————————————————————————作者:————————————————————————————————日期:ﻩ北京化工大学实验报告ﻩ课程名称:干燥实验实验日期:2012-5班级: 化工0906 姓名:郭智博同组人:常成维尉博然黄金祖学号:200911175干燥实验一、摘要本实验在了解沸腾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沸腾流化床干燥器的实验装置测定干燥速率曲线,物料含水量、床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流化床压降与气速曲线。
干燥实验中通过计算含水率、平均含水率、干燥速率来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和含水量、床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流化床实验中通过计算标准状况下空气体积、使用状态下空气体积、空气流速来测定流化床压降与气速曲线。
二、实验目的1、了解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
2、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4、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水量X0及恒速阶段的传质系数k H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KX。
三、实验原理1、流化曲线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层压降,得到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如图)。
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AB段),床层基本静止不动,气体只能从床层空隙中流过,压降与流速成正比,斜率约为1(在双对数坐标系中)。
当气速逐渐增加(进入BC段),床层开始膨胀,空隙率增大,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将不再成比例。
当气速继续增大,进入流化阶段(CD段),固体颗粒随气体流动而悬浮运动,随着气速的增加,床层高度逐渐增加,但床层压降基本保持不变,等于单位面积的床层净重。
当气速增大至某一值后(D点),床层压降将减小,颗粒逐渐被气体带走,此时,便进入了气流输送阶段。
D点处的流速即被称为带出速度(u0)。
在流化状态下降低气速,压降与气速的关系线将沿图中的DC线返回至C点。
化工原理实验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实验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4f1fa7ecc1755270722088c.png)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报告流化床干燥实验实验日期:2012年5月18日流化床干燥实验摘要: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侧压降及干湿物料的质量,从而确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及流化床的干燥特性曲线。
通过实验,了解流化床的使用方法及其工作原理。
关键词:干燥,干燥速率曲线,流化床床层压降一、目的及任务1.了解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
2.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4.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水量及恒速阶段的传质细述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
二、基本原理干燥操作是采用某种方式将热量传给湿物料,使湿物料中水分蒸发分离的操作。
干燥操作同时伴有传热和传质,而且涉及到湿分以气态或液态的形式自物料内部向表面传质的机理。
由于物料含水性质和物料形状上的差异,水分传递速率的大小差别很大。
干燥实验的目的是用来测定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
为简化实验的影响因素,干燥实验是在恒定的干燥条件下进行的,即实验为间歇操作,采用大量空气干燥少量的物料,且空气进出干燥器时的状态如温度、湿度、气速以及空气与物料之间的流动方式均恒定不变。
1、流化曲线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层压降,得到的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图1:流化曲线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AB段),床层基本静止不动,气体只能从床层空隙中流过,压降与流速成正比,斜率约为1(在双对数坐标系中)。
当气速逐渐增加(进入BC段),床层压降将减小,颗粒逐渐被气体带走,此时,便进入了气流输送阶段。
D点处流速即被称为带出速度(u0)。
在流化状态下降低气速,压降与气速关系线将沿图中的DC线返回至C点。
若气速继续降低,曲线将无法按CBA继续变化,而是沿CA’变化。
C点处流速被称为起始流化速度(u mf)。
在生产操作中,气速应介于起始流化速度与带出速度之间,此时床层压降保持恒定,这是流化床的重要特点。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https://img.taocdn.com/s3/m/85346da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a.png)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一、摘要本实验在了解沸腾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沸腾流化床干燥器的实验装置测定干燥速率曲线,物料含水量、床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流化床压降与气速曲线。
干燥实验中通过计算含水率、平均含水率、干燥速率来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和含水量、床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流化床实验中通过计算标准状况下空气体积、使用状态下空气体积、空气流速来测定流化床压降与气速曲线。
二、实验目的1、了解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
2、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4、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水量X0及恒速阶段的传质系数kH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KX。
三、实验原理1、流化曲线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层压降,得到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如图)。
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AB段),床层基本静止不动,气体只能从床层空隙中流过,压降与流速成正比,斜率约为1(在双对数坐标系中)。
当气速逐渐增加(进入BC段),床层开始膨胀,空隙率增大,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将不再成比例。
当气速继续增大,进入流化阶段(CD段),固体颗粒随气体流动而悬浮运动,随着气速的增加,床层高度逐渐增加,但床层压降基本保持不变,等于单位面积的床层净重。
当气速增大至某一值后(D 点),床层压降将减小,颗粒逐渐被气体带走,此时,便进入了气流输送阶段。
D点处的流速即被称为带出速度(u0)。
在流化状态下降低气速,压降与气速的关系线将沿图中的DC线返回至C点。
若气速继续降低,曲线将无法按CBA继续变化,而是沿CA’变化。
C点处的流速被称为起始流化速度(umf)。
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气速应介于起始流化速度与带出速度之间,此时床层压降保持恒定,这是流化床的重要特点。
据此,可以通过测定床层压降来判断床层流化的优劣。
干燥实验报告心得体会范文
![干燥实验报告心得体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1f39ebad02de80d5d84014.png)
干燥实验报告心得体会范文篇一:果蔬的干制与复水实验报告果蔬的干制与复水10生物工程1班摘要:为了加深对果蔬干制保藏原理的理解;熟悉实验室的烫漂操作;熟悉一般果蔬的实验室干制方法,探究护色处理对干制果蔬品质的影响,所以本实验采用的实验以鲜苹果和胡萝卜,以及土豆等为原料,用%异维C钠处理苹果,探究其护色效果,同时探究胡萝卜的烫漂时间对其复水的影响。
关键词:干制复水护色烫漂 1 前言食品脱水干制是一种最古老的食品保藏方法,能使食品在室温条件下长期保藏,延长食品的供应季节,平衡产销高峰。
食品脱水后重量减轻,体积缩小,可节省包装、贮藏和运输费用,便于携带,有利于交流各地特产。
干燥时,物料细胞容易遭到破坏,使干燥产品复水性能不好,并会引起色泽、组织、风味及营养价值方面的不理想变化。
为了阻止或降低这些负面影响,对干燥前的物料进行热水烫漂处理[1]。
复水后恢复原来状态的程度是衡量干制品品质的重要指标。
一般常用干制品吸水增重的程度来衡量。
因此,干制品复水性也是干制过程中控制干制品品质的重要指标在果蔬中应用的护色剂有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柠檬酸;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多用于酒类生产中。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化学物质,与食品中某些成分作用,使制品呈现良好的色泽,这类物质称为发色剂或呈色剂。
能促使发色的物质称为发色助剂。
最常用的护色剂为L-抗坏血酸(即VC)、L-抗坏血酸钠及烟酰胺(即VPP)等。
烫漂是蔬菜原料在加工或烹调之前常用的预处理方式。
果蔬经过烫漂,可有效杀死原料表面的微生物,破坏或钝化酶的活性,防止酶促褐变;脱除组织表面或内部空气,减缓蔬菜的氧化变质,降低营养成分损失及蔬菜中硝酸盐等有害物含量。
因此,在干制前进行必要的烫漂处理,对提高物料的干燥效果有促进作用。
柠檬酸对铜、铁等金属离子具有螯合能力,在烫漂液中添加适量柠檬酸,可有效防止果蔬的非酶促褐变。
若烫漂温度不够、时间过短,则对组织中叶绿酶的活性抑制不充分,造成叶绿素降解变色;而烫漂过度又会加重对表皮组织的损伤,并使组织细胞中的叶绿素趋于不稳定,转变为脱镁叶绿素,使蔬菜变色、软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有机化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目的1、使学生明白进入有机化学实验学习,必须阅读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的内容及安全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2、仪器的清点和玻璃仪器的清洗、安装。
教学内容一、实验室的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1、实验室的一般注意事项2、火灾、爆炸、中毒及触电事故的预防3、事故的处理和急救二、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和应用范围1、玻璃仪器2、金属用具3、其它仪器设备三、有机实验常用装置的安装练习1、回流装置2、蒸馏装置3、气体吸收装置4、搅拌装置四、仪器的清洗、干燥和塞子的配置1、仪器的清洗2、仪器的干燥3、塞子的配置和钻孔五、实验预习、记录和实验报告六、实验产率的计算实验二萃取和洗涤实验目的1、学习萃取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萃取和洗涤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来进行分离的操作。
萃取和洗涤在原理上是一样的,只是目的不同。
从混合物中抽取的物质,如果是我们需要的,这种操作叫做萃取或提取;如果是我们不要的,这种操作叫做洗涤。
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或微溶)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目的的一种操作。
实验仪器及药品仪器分液漏斗、试管药品0.01%I2—CCl4溶液、1%KI—H2O溶液实验操作步骤(本次实验为间歇多次萃取操作)一、多次萃取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选择容积较液体体积大一倍以上的分液漏斗,把活塞擦干,在活塞上均匀涂上一层润滑脂,使润滑脂均匀分布,看上去透明即可。
2、检查分液漏斗的顶塞与活塞处是否渗漏(用水检验),确认不漏水时方可使用。
3、将被萃取液和萃取剂依次从上口倒入漏斗中,塞紧顶塞(顶塞不能涂润滑脂)。
4、取下分液漏斗,并前后振荡,然后再将漏斗放回铁圈中静置。
5、待两层液体完全分开后,打开顶塞,再将下层液体自活塞放出至接受瓶6、将所有的萃取液合并,加入过量的干燥剂干燥。
7、然后蒸去溶剂,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利用蒸馏、重结晶等方法纯化。
本次实验成败关键1、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正确(包括振摇、“放气”、静置、分液等操作)2、准确判断萃取液与被萃取液的上下层关系安全事项CCl4蒸气对人体有伤害,请注意安全。
萃取实验:(用KI—H2O溶液从I2—CCl4溶液中萃取I2)1、一次萃取(1)准确量取10ml0.01%的I2—CCl4溶液,放入分液漏斗中,再加入40ml1%KI—H2O 溶液进行萃取操作,分去KI—H2O溶液层,取I2—CCl4层3ml于编号为1的试管中备用。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实验报告}.(2)准确量取10ml0.01%的I2—CCl4溶液,放入分液漏斗中,再加入20ml1%KI—H2O 溶液进行萃取操作,分去KI—H2O溶液层,取I2—CCl4层3ml于编号为2的试管中备用。
2、多次萃取取10ml0.01%的I2—CCl4溶液分别每次用20ml1%KI—H2O溶液进行二次萃取操作,分离后,取经二次萃取后的I2—CCl4层3ml于编号为3的试管中备用。
3、完成下列工作(1)将盛有3ml0.01%的I2—CCl4溶液的试管(编号为4)分别与编号为1、2、3的试管的颜色进行比较,写出结果。
(2)通过比较总结所用萃取剂量、萃取次数与萃取效应的关系。
实验三蒸馏练习实验目的 1、了解蒸馏和测定沸点的意义; 2、掌握圆底烧瓶、直型冷凝管、蒸馏头、真空接受器、锥型瓶等的正确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蒸馏装置的装配和拆卸技能;3、握正确进行蒸馏、分馏操作和的要领和方法。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实验报告}.实验原理纯粹的液体有机化合物在一定的压力下具有一定的沸点,利用有机化合物沸点不同可将不同的化合物分离。
实验装置(见图)蒸馏装置分馏装置仪器圆底烧瓶、蒸馏头、直形冷凝管、真空接受管(真空尾接管)、锥形瓶、温度计导管、温度计(100℃)、橡皮管等蒸馏装置安装1、根据蒸馏物的量,选择大小合适的蒸馏瓶(蒸馏物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蒸馏瓶容积的2/3,也不要少于1/3。
2、仪器安装顺序一般为是自下而上,从左到右。
撤卸仪器与安装顺序相反。
蒸馏操作(样品95%的乙醇)1、加料将待蒸馏液通过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馏瓶中。
不要使液体从支管流出。
加入几粒沸石,塞好带温度计的塞子。
2、加热用水冷凝管时,先打开冷凝水龙头缓缓通入冷水,然后开始加热。
加热时可见蒸馏瓶中液体逐渐沸腾,蒸气逐渐上升,温度计读数也略有上升。
当蒸气的顶端达到水银球部位时,温度计读数急剧上升。
这时应适当调整热源温度,使升温速度略为减慢,蒸气顶端停留在原处,使瓶颈上部和温度计受热,让水银球上液滴和蒸气温度达到平衡。
然后再稍稍提高热源温度,进行蒸馏(控制加热温度以调整蒸馏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为宜。
温度计的读数就是液体(馏出液)的沸点。
3、观察沸点及收集馏液进行蒸馏前,至少要准备两个接受瓶,其中一个接受前馏分(或称馏头),另一个(需称重)用于接受预期所需馏分(并记下该馏分的沸程即该馏分的第一滴和最后一滴时温度计的读数)。
需馏分蒸出后,若继续升温,温度计读数会显著升高,此时应停止蒸馏。
即使杂质很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馏瓶破裂及发生其它意外事故。
3、拆除蒸馏装置蒸馏完毕,先应撤出热源(拔下电源插头,再移走热源),然后停止通水,最后拆除蒸馏装置(与安装顺序相反)。
实验四熔点的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2、掌握熔点测定的操作方法;3、了解利用对纯粹有机化合物的熔点测定校正温度计的方法。
实验原理晶体化合物的固液两态在大气压力下成平衡时的温度称为该化合物的熔点。
纯粹的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即在一定的压力下,固液两态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自初熔至全熔(熔点范围称为熔程),温度不o超过0.5—1C。
如果该物质含有杂质,则其熔点往往较纯粹者为低,且熔程较长。
故测定熔点对于鉴定纯粹有机物和定性判断固体化合物的纯度具有很大的价值。
如果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某物质的固液两相置于同一容器中,将可能发生三种情况固相迅速转化为液相;液相迅速转化为固相;固相液相同时并存,它所对应的温度TM即为该物质的熔点。
实验装置及样品1、参见教材图4(2),双浴式2、样品苯甲酸、乙酰苯胺及其两者混合物(11)实验操作1、样品的装入(1)样品粉末要研细(2)填装结实,不应留有空隙(3)填装高度2—3mm,需反复多次(少量多次)(4)熔点管外的样品粉末要擦干净以免污染热浴液体2、熔点浴的设计及装置(参见P.42,双浴式)3、熔点测定o(1)升温先快后慢(每分钟1—2C)(2)记下初熔温度(晶体开始塌落并有液相产生时的温度)(3)记下全熔温度(固体完全消失)纯化合物的初熔——全熔过程一般很短,有时只能读到一个数(4)至少重复两次(用新的熔点管另装样品)(5)若为未知样品,则先初测一次,找出熔点范围,待浴温将至熔点以下约o30C左右,再进行精密测定4、介绍用熔点测定仪测定熔点(P.43—44)5、介绍温度计校正操作方法熔点测定可能产生误差的因素O1、熔点管不洁净。
如含有灰尘等,能产生4—10C的误差。
例如,熔点管内壁含有碱性物质,能催化醛或酮的羟醛缩合,或使糖类及其衍生物发生变旋作用,而使熔点降低,熔程变大;故熔点管必须洁净。
2、点管底未封好而产生漏管。
检查是否为漏管,不能用吹气的方法,否则会使熔点管内产生水蒸气及其它杂质。
检查的方法为当装好样品的毛细管浸入浴液后,发现样品变黄或管底渗入液体,说明为漏管,应弃去,另换一根。
3、样品粉碎不够细。
填装不结实,产生空隙,则不易传热,造成熔程变大。
4、样品不干燥或含有杂质。
根据拉乌耳(Raoult)定律,会使熔点偏低,熔程变大。
5、样品量的多少也会影响。
太少不便观察,产生熔点偏低;太多会造成熔程变大,熔点偏高。
6、升温速度应慢,让热传导有充分的时间。
升温速度过快,熔点偏高。
7、熔点管壁太厚,热传导时间长,会产生熔点偏高。
归纳上述因素为四个(1)熔点管规范(包括规格、管底封闭、洁净等)(2)样品合格(包括干燥、粒度等)(3)样品填装符合要求(量的多少、填充结实与否)(4)升温速度实验五环己烯的制备实验目的1、学习以浓硫酸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的原理和方法;2、学习分馏原理及分馏柱的使用方法;3、巩固水浴蒸馏的基本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实验报告}.实验室中通常可用浓硫酸或浓磷酸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
本实验是以浓硫酸作催化剂来制备环己烯的。
主反应式一般认为,该反应历程为E1历程,整个反应是可逆的反应装置图实验试剂10g(16ml,0.15mol)环己醇、1ml浓硫酸、氯化钠、无水氯化钙、5%的碳酸钠水溶液第二篇:《有机化合物的干燥》有机化合物的干燥有机化学实验中,为除去原料和粗产品中的少量水分,常需要干燥。
干燥是指除去固体、液体或气体内少量水分的操作,是有机化学实验室中既普通又重要的一项操作。
干燥方法可分为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两种。
物理方法有吸附、共沸蒸馏、分馏、冷冻干燥、加热和真空干燥等。
化学方法按去水作用的方式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与水能可逆地结合生成水合物,如氯化钙、硫酸钠等;一类与水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如金属钠、五氧化二磷等。
一、固体的干燥晾干将待干燥的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或培养皿中,尽量平铺成一薄层、再用滤纸或培养皿覆盖上,以免灰尘沾污,然后在室温下放置直到干燥为止,适用于除去低沸点溶剂。
红外灯干燥热稳定性好又不易升华的固体中如含有不易挥发的溶剂时,为了加速干燥,常用红外灯干燥。
烘箱烘干烘箱用来干燥无腐蚀、无挥发性、加热不分解的物质。
严禁将易燃、易爆物放在烘箱内烘烤,以免发生危险。
采用红外灯和烘箱干燥有机化合物,要慎之又慎,必须清楚了解化合物的性质,特别是热稳定性。
否则会造成有机化合物分解、氧化、转化等严重问题。
真空加热干燥对高温下易分解、聚合和变质以及加热时对氧气敏感有机化合物,可采用专门的真空加热干燥箱进行干燥。
将干燥物料处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干燥,并利用真空泵进行抽气、抽湿,加快干燥速率。
如果没有特别要求,尽量采用循环水真空泵而不用油泵进行抽湿。
真空冷冻干燥对于受热时不稳定物质,可利用特殊的真空冷冻干燥设备,在水的三相点以下,即在低温低压条件下,使物质中的水分冻结后升华而脱去。
但是该方法设备昂贵、运行成本高,普通实验室很少采用。
二、液体的干燥从水溶液中分离出的液体有机物,常含有许多水分,如不干燥脱水,直接蒸馏将会增加前馏分造成损失,另外产品也可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而无法提纯,影响产品纯度。
有机液体的干燥,一般是直接将干燥剂加入到液体中,除去水分。
干燥后的有机液体,需蒸馏纯化。
液体干燥剂的类型按脱水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类(1) 硅胶、分子筛等物理吸附干燥剂。
(2) 氯化钙、硫酸镁、碳酸镁等通过可逆的与水结合,形成水合物而达到干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