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调研论证报告
康复专业调研报告
![康复专业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e94731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1.png)
康复专业调研报告第一篇:康复专业调研报告康复专业是一门致力于帮助人们恢复健康、改善生活质量的学科。
调研康复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广泛,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现阶段康复专业的现状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康复专业的发展中,可分为临床康复和社区康复两个主要方向。
临床康复包括针对患者群体的定制化康复计划,通过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减轻症状。
社区康复则主要关注患者从医院出院后的康复过程,在社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康复服务。
康复专业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在康复专业的实践中,需要面对不同群体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每个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都有所不同,需要特别针对性的康复方案。
其次,康复专业还需要关注社会的认知和支持。
虽然康复专业在许多国家得到了重视和发展,但在一些地区,人们对康复的认知仍然较为有限,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教育。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康复专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
首先,康复专业需要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紧密合作,如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
其次,康复专业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与时俱进地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
同时,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对康复的认知和支持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康复专业可以通过开设公益讲座、举办康复知识普及活动等方式,增加公众对康复的认知。
康复专业的发展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康复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同时,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也为康复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通过结合传统康复手段和新技术手段,康复专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并提高康复效果。
总而言之,康复专业作为一门致力于帮助人们恢复健康的学科,发展势头良好。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加强宣传教育,康复专业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未来,康复专业的应用前景广阔,为更多需要康复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第二篇:康复专业调研报告康复专业是一个旨在帮助人们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领域。
中医院校康复治疗学课程体系Delphi法研究
![中医院校康复治疗学课程体系Delphi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5db719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a.png)
中医院校康复治疗学课程体系Delphi法研究彭乾乾;陈思达;吴丹娜;李艳萍;苏雯媛;钟荣萍;黄莹莹;万超凡;刘步平【摘要】目的对中医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研究,以期深化中医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改革、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选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法采用Delphi法对来自5所重点中医药大学的15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确立课程体系指标体系.通过SPSS 23.0分析数据,得出各二级指标均值、权重、变异系数;结果形成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体系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7项;结论中医院校课程体系建设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精选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多样性的课程活动方式.【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7(015)019【总页数】3页(P18-20)【关键词】德尔菲法;中医院校;康复治疗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作者】彭乾乾;陈思达;吴丹娜;李艳萍;苏雯媛;钟荣萍;黄莹莹;万超凡;刘步平【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早在90年代中期,国家卫生部就明确提出了在二级以上医院必须建立康复医学科的要求,并明确康复医学科为临床科室。
但现阶段,一方面医学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数量不足,难以弥补近30万的人才缺口;另一方面,因缺乏统一且适用范围较广的专业课程设置标准和方案,同时对于器材与技术依赖性较强的康复治疗学也亟需进一步融合中医药特色。
关于康复专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康复专业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0d176a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6.png)
关于康复专业的调研报告康复专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康复专业是当前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领域,其目的在于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帮助患者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康复专业的发展状况、相关学科的基本情况以及康复专业人员的日常工作。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了来自不同康复机构的100份问卷。
三、调研结果1. 康复专业的发展状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康复专业在近几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康复专业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康复专业的发展标志着社会对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的提升。
2. 相关学科的基本情况康复专业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其中最主要的学科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
调查结果显示,物理治疗在康复专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
这些学科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提高身体机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促进沟通能力的发展。
3. 康复专业人员的日常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康复专业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评估、制定康复计划、实施康复治疗以及康复效果评估。
康复专业人员需进行综合性的评估,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通过不同的治疗手段进行实施。
康复效果评估是衡量康复效果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帮助康复专业人员了解治疗的效果,从而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康复专业正在迅速发展,社会对其需求不断增长。
2. 物理治疗是康复专业中的主要学科,其次是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
3. 康复专业人员的工作内容包括评估、制定康复计划、实施治疗和康复效果评估。
五、建议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 对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加大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2. 加强康复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康复治疗的综合发展。
3. 加强对康复专业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康复的重要性和效果。
六、参考文献[1] 孟凡超. 康复专业状况及发展可行分析[D].河北体育学院,2020.[2] 刘琳.康复专业治疗服务需求与发展趋势研究[D].安徽大学,2019.敬上!。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25edfd2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2.png)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是一门涉及中医理论和康复医学技术的综合性学科。
它旨在培养掌握中医康复保健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的内容、特点及学习方法。
一、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简介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康复医学基础、康复技能训练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掌握中医康复保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常见疾病的康复流程和技能,为从事康复治疗和保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的内容1.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理论为后续的康复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学生需要深入理解中医基础理论,掌握其核心思想和应用方法。
2.康复医学基础康复医学基础是康复治疗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两个方面。
康复评定是对患者的功能状况进行评估,为后续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康复治疗则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多种方法,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康复治疗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3.康复技能训练康复技能训练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针灸、推拿、拔罐等技能的训练。
学生需要在实践中掌握这些技能的操作方法、适应症和注意事项,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
三、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的特点1.综合性强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涉及中医和康复两个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需要学生具备较为广泛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
学生需要将中医理论和康复技术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实践性强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性。
学生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各项技能,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课程安排了丰富的实践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
3.应用范围广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临床医学、养老护理、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
课程体系构建调研论证报告
![课程体系构建调研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668182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5.png)
课程体系构建调研论证报告第一篇:课程体系构建调研论证报告矿山机电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调研报告一、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1、强调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是以理论知识够用为构架,以实际应用为目标,以就业落脚点,为形成突出实践应用特点的理论课程体系。
矿山机电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涉及课程的性质特点,内容的整合、重组,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其目的是与市场人才规格需求零接轨,与就业相结合。
在课程体系设计中,理论课程以实际应用为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专业核心能力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把专业(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导入课程体系,融进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并在教学中认真落实。
2、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与教学内容选择。
矿山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依据人才培养的细化目标,并不断优化每门课程的结构及教学内容的选择。
将绝大多数专业的课程调整为五大模块式课程体系,即:公共课与基础课、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技术综合课、职业能力专项训练和选修课。
实践课程所占比例也大大提高。
职业技术及能力模块课程实现有机衔接,逻辑关联,使课程间具有连贯性和递进关系。
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技术综合课和职业能力专项训练课程分段设置,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按先基础后提高的原则进行安排。
3、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
矿山机电专业课程实践教学采用系列化、层次化模式。
设有配合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验、培养某种技能的实训、专业的或社会性的实践,形成专业系统知识和技能为一体的训练模式。
4、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认证相一致的策略。
矿山机电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建立与岗位或专业核心能力相关的专业技术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认证服务的课程,体现专业技能与证书的一致性,真正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体系构建策略1、编制新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是贯彻落实课程方案和过程的纲领文件,体现课程的体系结构。
教学大纲是教学计划对课程内容界定和对课程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没有教学大纲规范的教学是盲目的,很难做到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双重体现。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调研报告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e3a8003360cba1aa911da27.png)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调研报告1中医养生保健专业调研目的根据本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发展是主线,改革是动力,质量是生命,人才是基础,特色是灵魂”的办学思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办学模式,同时根据政府、行业、企业的要求,促进本专业的积极健康发展,撰写本专业调研报告。
2调研思路与内容本调研报告通过发函、电话、走访等方式从行业人才需求、企业调研全方位研究本专业的现状,提出专业发展与未来。
3调研方式与对象3.1政策解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养生保健及治未病方面推动了一系列政策:2010年12月23日发布,2011年1月11日起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立项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
2011年8月1日发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和《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基本标准》;2012年1月26日发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准入试点地区名单》,都充分说明国家对养生行业规范的重视及举措。
2013年两会又有提到加强中国中医预防养生保健服务行业规范工作进度。
《江苏省发展中医条例》提出的“兴办中医非基本医疗保健事业,推进中医非基本医疗保健的市场化、产业化”的工作目标。
治未病健康工程是一项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创新性工作,为保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充分发挥专家咨询组的作用,组织制定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步骤、组织方式、具体任务、评估指导等要求,积极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实施,为实现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目标而努力。
目标:努力构建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目的:不断提高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
载体: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确定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为主体,并根据发展要求和条件基础,在严格把关指导下,逐步扩大试点单位。
中医康复技术调研报告
![中医康复技术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d8fcde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19.png)
中医康复技术调研报告一、引言中医康复技术是指应用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康复治疗的一种综合性医疗技术。
它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和独特的治疗手段,达到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本报告将对中医康复技术进行深入调研,探讨其应用领域、治疗方法以及发展前景。
二、中医康复技术的应用领域中医康复技术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脑损伤)、骨伤科疾病(如骨折、关节炎)、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不良、胃炎)等。
中医康复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能力,减轻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三、中医康复技术的治疗方法1. 中药疗法中医康复技术中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中药疗法。
中药疗法通过调理人体阴阳平衡、活血化瘀、调节气血等途径,起到促进康复的作用。
例如,在中风康复治疗中,常用的中药有益气活血、祛风除湿的药物,如川芎、丹参等;在骨伤康复治疗中,常用的中药有活血化瘀、壮筋健骨的药物,如川断、秦艽等。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康复技术中另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在中风康复治疗中,常用的针灸疗法有扎尺、足三里等穴位,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在骨伤康复治疗中,常用的针灸疗法有足三里、曲池等穴位,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3. 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中医康复技术中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通过按摩和推拿特定的部位,达到调理气血、舒筋活络的效果。
例如,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常用的推拿疗法有胸前推拿、背部拍打等,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常用的推拿疗法有腹部推拿、背部拍打等,可以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四、中医康复技术的发展前景中医康复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中医康复技术具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手段,能够对一些传统医学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进行有效治疗;另一方面,中医康复技术与现代医学结合,可以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模式,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
康复医学科可行论证报告
![康复医学科可行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18af8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4.png)
康复医学科可行论证报告康复医学科是一个旨在帮助患者实现身心健康的领域,通过综合的治疗方法和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促进患者从疾病或伤害中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在当今社会,康复医学科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
本文将探讨康复医学科的可行性,并就其在现代医疗中的重要性进行论证。
康复医学科的定义康复医学科旨在通过多学科协作,包括医生、护理人员、康复治疗师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
这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生活。
康复医学科包括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康复治疗等多个领域,涵盖了身体、心理和社会各个方面。
通过综合性的康复计划,康复医学科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健康问题,包括运动损伤、中风后遗症、残疾等。
康复医学科的重要性康复医学科在现代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但患者在治疗后往往需要长期的康复。
康复医学科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慢性疾病和残疾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这对医疗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
康复医学科可以为这部分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生活,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
此外,康复医学科还可以在提高医疗质量和降低医疗成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康复医学科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医疗效果。
康复医学科的可行性康复医学科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学科协作康复医学科强调多学科协作,包括医生、护理人员、康复治疗师等,共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这种多学科协作的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提高康复效果。
个性化康复计划康复医学科注重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这种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专业课程体系综合改革实践
![康复治疗专业课程体系综合改革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e18ffa7d1f34693dbef3e06.png)
Ba i J u n mi n Fe n g Xi a o d o n g Re n Bi n b i n Re n Ya f e n g
( T h e F r i s t A f f l i c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H e n a n P r o v i n c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0 )
综 合改革 和 尝 试 , 旨在 培 养 理 论 知 识 扎 实 、 实 践 能 力
变化 , 康 复 医学迅猛 发展 , 与 医疗 、 预防、 保 健共 同构成
医学 的 四大体 系 。康 复 医学 的主要 内容 包 括 : 康 复 医 学 基 础学 、 康 复 医学评 定学 、 康 复治疗 学 、 临床康 复学 、 社 区康复学 等 , 而康 复治 疗 学 是康 复 医学 中最 具 特 பைடு நூலகம்
合改革实践, 力图探索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本科教育; 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0 2 . 1 1 1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一 0 2 — 0 4 1 2  ̄3
强、 综合 素质高 的康 复治疗 师 , 探 索 出培 养 中西医结 合
康 复人 才培养模 式 。现就 改革过 程 的体 会 总结如下 。
1 人 才 培 养 目标 定 位 清 晰 明 确
人 才培 养 目标 是 医学 教育 者工作 基本 出发点 和归 宿, 是 确定 学制 、 课程体系、 教学 内容 和评 估 教 学质 量 等 的依 据 和基 础 。 培 养 目标 不 明确 , 教学活动的 目 的性 、 计 划性 、 方 向性 就无 从 谈 起 , 因此 人 才 培养 目标 的研究 是人 才培 养模式研 究 的第一 步 。人 才培养 目标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f406a1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a.png)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调研报告一、引言康复治疗技术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旨在通过各种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恢复生理和心理功能。
本篇调研报告将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进行全面的探讨,包括该专业的定义、专业培养方案、从业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定义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指通过应用各种理疗、康复训练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改善或维持生理和心理功能,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一门专业。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涉及到多种康复治疗技术,如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康复需求。
三、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培养方案1. 专业课程设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通常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技能培养两大部分。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以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理解;实践技能培养包括康复治疗技术的实际操作、实习和临床实训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经验。
2. 实习和临床实训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通常需要在医疗机构或康复中心进行实习和临床实训。
实习和临床实训的目的是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康复治疗环境,学习和实践康复治疗技术,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学术研究和科研项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科研项目。
学生可以选择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或者自主开展与康复治疗技术相关的科研项目。
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康复治疗技术的最新发展,并为学科的进步作出贡献。
四、就业前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医疗机构、康复中心、养老院等单位的康复治疗工作。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广阔。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以成为康复科的专业人员,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并协助医生、护士等其他医疗人员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
五、专业发展趋势1. 个性化康复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康复治疗技术也呈现出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针对不同患者的康复需求,康复治疗技术越来越注重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调研结论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调研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6a72536128ea81c759f578ae.png)
一、行业现状及人才需求情况
(一)社会需求增加 1.现社会的“亚健康”人群的扩大。 2.人们对于 “养生”的重视。 3.夫妻双职工化,单双方老人,甚至两辈老人的养老,调养、 医疗需求化。
(二)专业人才缺口急需 让具有丰富知识、技能、实践的全能人才,改变“知中医,
可从医”的不正当现象。 (三)工作能力
现单位需求人员,学历越高越好,但学历并非唯一必需的, 同时具备技能、实践经验及获得资格者才是单位的必需人才。
二、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一)符合《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 的原则意见》的要求 (二)“2+1”教学模式 (三)建立“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三、职业综合能力
除具备相应的中医专业方向能力外, 增加综合能力的培养:
中医美容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五、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建设
(一)明确人才养目标方向:
康复理疗方向、中医保健方向、中医美容 方向
(二)创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
1.信息化处理能力 2.数学化应用能力 3.业务拓展能力 4.合作能力 5.自我学习的能力
四、职业资格
除具有中职通用证书外注重专业方向资格证书设置:
种类 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对应岗位
证书名称(颁发单位)
保健按摩师初级、中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中医按摩师、 中医刮痧师、
足疗师、 中医美容师
康复治疗师初级、中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康复治疗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足疗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调研》 调研结论阐述
汇报人:封燕
调研范围
本次调研范围
1.二级医院部门二家。 2.三级医院及县级医院三家。 3.中医保健按摩机构、中医美容机构四家。 4.具本专业同等级院校一家。(曲阜中医药学校)。
康复技术专业设置论证报告
![康复技术专业设置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9e282804a1b0717ed5dd4c.png)
河源市卫生学校康复技术专业设置论证报告一、专业设置的市场需求情况按卫生部等四部门联合颁发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3—10万居民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可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约8个城镇社区服务站,其中康复医疗是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
我国需要康复治疗的残疾人有3600万人,41万脑瘫患者、600万脑中风患者和1600万精神患者也有康复需求,中国康复医学会的调查表面,我国从事康复服务的队伍只有5600多人,平均每10万人口仅“分摊”名康复治疗师。
目前全国省级康复中心只有1477名工作人员,而整个社会需求是35万,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70。
在西方发达国家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的比例要求达到1:5到1:10。
目前,我国康复技术人才的现状远远跟不上实际的需求,因为康复人才的短缺,导致许多患者难以达到预期康复效果。
例如,部分医院对神经科的患者不能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导致不可逆的损伤,致使后期康复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河源市位于东北部,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户籍总人口约350万人,辖五县一区,有98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251个村委会和154个社区居委会,现有各级各类医院306间,村卫生站2013间,医院床位总数3282张。
参照卫生部相关标准,目前全市医疗机构应有康复技术人员1231人,实际只有85人,康复技术人员缺口高达1146人。
据调查,由于在职人员年龄偏大,我市年均自然减员近10人,依此推算,若不及时补充,三年后全市康复专业技术人员缺口将近1176人。
同时,随着我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升,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将不断加大,同时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段时期内我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需要增加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对康复技术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
为了解全市康复技术人才紧缺程度以及医院对康复技术人才素质的要求,通过对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康复机构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各级各类医院对中高级康复技术人才需求量较大,医院对职业道德和技术能力比较看重。
中医康复基层调研报告总结
![中医康复基层调研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c08da0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0.png)
中医康复基层调研报告总结中医康复基层调研报告总结本次中医康复基层调研旨在了解中医康复基层康复服务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我们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专家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了中医康复基层服务的发展情况。
首先,中医康复基层服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根据调查结果,中医康复基层服务的普及率较高,广大患者对中医康复的认可度也较高。
同时,中医康复基层服务在康复治疗、康复指导、康复咨询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患者的康复效果有明显的改善。
然而,中医康复基层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中医康复基层服务资源不足,导致服务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特别是在乡村和偏远地区,中医康复服务的覆盖面较小,人员配备也不足。
其次,中医康复基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的康复人员,导致康复疗效欠佳。
同时,一些中医康复机构的设施设备和康复仪器也有待改进。
此外,中医康复基层服务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患者对中医康复服务的了解仍然不够,影响了患者的选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大中医康复基层服务的投入,增加康复人员和设备的配置,提高服务能力。
其次,加强康复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此外,中医康复机构应该加强与医院和社区的合作,形成完善的康复服务网络。
同时,要加强对中医康复基层服务的宣传,提高患者对中医康复的认知和理解。
总之,中医康复基层调研报告显示中医康复基层服务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希望通过加大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宣传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中医康复基层服务水平,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中医康复。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推拿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推拿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38712b2caf45b307e8719723.png)
己的知识 和技能结构 。 更 有效带 动理论 知识学 习 , 如解剖 、 经 络穴位 、 生理病 理等理 论知识 , 为接下 来 的学习打下基础 ;再 者可 以保 证学生在学校有 充足 时间加强 自身身体 素质及进 行技能 实训 , 使 学生实际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很好提升 。并且还可 以让学生及其家长认为在学校学 习中医康复保健 专业确有所值 。 从而形成 良好 的社会效应 。
的矛盾等若 干因素 。 笔 者借 广 东省潮 州卫 生 学校创 建 国家示 范学校契机 , 依 托潮 州市卫 生职教 集团和 中医康复 保健 专业指导委 员 , 结合 多年对推 拿 学的 学 习及课程 的教 学 实践 , 从 培养 学生的 实操 能力入 手 , 从教 学 内容 、 授 课 时间 、 授 课模 式、 教 学方法 、 评 价体 系等 方 面积 极探 索推 拿 学课 程教 学改革 , 致 力提 高学生的职 业素质和 技术 应 用能力 , 以适应 中医康复行业 岗位的 需求。
版) : 1 5 8 3 — 1 5 8 4 .
[ 8 ] 戴 晓天 , 齐德广 , 杨 和平 , 等. 引入 临床路径 理念增 强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推拿学课程教 学改革初探
柯 炎斌
( 广 东省 潮 州卫 生 学校 ,广 东 潮 州 5 2 1 0 4 1 )
[ 摘 要] 面对现 实 中职教 育 中生源现 状 , 传统 的教 育观念 和教 学模式 以及 多年 不变的课 程 与教 材之 间
[ 关键 词 ] 中医康 复保健
推拿 学
教 学改革
推 拿 学 为 一 门实 践 性 很 强 的 中 医 临 床 课 程 ,
在教学上 , 有鲜 明的“ 多动 、 多实践 ” 特点 , 动 手能
中医康复学专业调查报告
![中医康复学专业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025a9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f.png)
中医康复学专业调查报告调查背景本报告旨在深入了解中医康复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课程设置和学生评价,并对该专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100份问卷发放,回收了80份有效问卷。
就业前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医康复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
其中,91%的受访者表示在毕业后能够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9%的受访者认为就业形势一般。
调查发现,目前中医康复学专业的就业领域主要包括医院、康复中心、科研机构等。
根据调查数据,大多数毕业生主要从事康复治疗师、中医理疗师、康复科研人员等相关职业。
课程设置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医康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较为全面。
调查发现,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康复学原理与方法》、《中医理疗学》、《针灸与推拿学》等。
此外,调查还显示,中医康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当重要。
学生通过实践培训提升了临床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评价对于中医康复学专业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整体较为满意。
90%的学生认为该专业的教学质量较高,80%的学生对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赞赏有加。
此外,调查发现,同学们对中医康复学专业的师资力量评价较高。
大多数学生表示,专业的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水平。
发展趋势对于中医康复学专业的发展趋势,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的前景较为乐观。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康复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就业市场对中医康复学专业的毕业生需求将持续稳定增长。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医康复学专业也将更加注重整合传统医学与现代康复技术,培养具备独特技能的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结论综上所述,中医康复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乐观,课程设置全面,学生对专业整体较为满意。
该专业将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和科技的进步而持续发展,为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中医康复学专业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注:以上调查结果仅为样本调查结果,不能代表所有中医康复学专业的情况。
康复专业调研报告
![康复专业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cf9710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a.png)
康复专业调研报告调研背景康复专业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康复专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为了了解康复专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相关问题,本次进行了一项康复专业的调研。
调研目的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希望收集康复专业的相关信息,了解康复专业的现状、发展趋势,探讨康复专业的发展问题,为康复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向康复专业相关机构、从业人员以及受众群体发放问卷,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和意见。
调研结果1. 康复专业的现状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康复专业在社会中的认可度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康复专业。
康复机构也在不断扩大规模,提供更多的康复服务。
2. 康复专业的发展趋势调研结果表明,康复专业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发展。
目前康复专业主要集中在物理康复、职业康复和心理康复等方面,未来可能涉及到更多的领域,如社会康复、智能康复等。
3. 康复专业的问题与挑战康复专业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人才培养不足、服务质量不高、资源配置不均衡等。
另外,康复专业还面临着人们对康复概念的认知不足,缺乏康复专业的认可度等挑战。
建议和展望鉴于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来促进康复专业的发展:1. 加强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
2. 增加康复专业的推广力度,提高公众对康复概念的认知度。
3. 加大对康复专业的投资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康复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康复专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相关机构和从业人员能够重视康复专业的发展,共同推动康复专业的健康发展。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eeaa1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e.png)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调研报告一、专业现状与发展历程随着我国康复治疗专业教育发展迅速和我省康复人才需求的增长,我院自1999年起就参与江苏省全科医生进行社区康复岗位培训,至今已开办17期,累计五千余人。
在充分进行社会需求调研并结合我院办学条件的基础上,于2006年开办了本专业,院领导高度重视对专业的建设和投入,该专业也一直作为是学院的骨干专业进行建设和培育,虽然只有六年的办学历史,,为社会培养了259名康复治疗技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目前年招生规模为70人左右,专任教师36人,兼职教师12人,专业实训设备总值超过341万元。
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该专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事态:2006年开办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招收三年制大专生;2011年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2012年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开通了海外本科直通车。
二、行业发展背景和社会需求1)行业发展背景随着现代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龄化加剧,慢性病、老年病比例增加,很多患者带残生存,加上劳动作业、交通意外事故、文体活动意外损伤以及自然灾害等意外伤害发生率的增高,造就了庞大的有康复需求的人群。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而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占总残疾人数72.28%。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对功能障碍者的康复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中,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了要加强残疾人康复和残疾预防工作,完善康复网络,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
2009年在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也提出了“坚持统筹兼顾,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和“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服务功能,包括提供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
2011年5月卫生部印发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设康复科,明确了其床位数要求及床位数与康复治疗师的配备比。
中医康复专业课程体系
![中医康复专业课程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0ea665e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d.png)
中医康复专业课程体系
中医康复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学基本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等。
2. 康复医学基础知识:包括康复医学基本理论、人体功能障碍与康复学、康复评估与康复治疗技术等。
3. 中医康复学科基础:包括中医康复诊断学、中医康复治疗学、中医康复技术与方法等。
4. 康复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康复科学研究设计、统计学、临床试验等。
5. 中医康复临床实践:包括中医康复疾病诊治、中医康复技术操作实践、临床实习等。
6. 康复医学相关专业知识:包括康复心理学、康复护理学、康复工程学、康复教育学等。
7. 相关学科的交叉学科课程:包括中西医结合、康复与运动医学、康复与康复医学、康复与康复科学等。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中医康复专业课程的体系,具体课程设置还会因不同学校和专业设置而有所差异。
CDIO理念下《中医康复保健》课程整体设计与实施
![CDIO理念下《中医康复保健》课程整体设计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39407a4e69eae009581bec53.png)
与疾病制定中医康复保健方案 ; 提高分析问题和处理
问题的能力 ; 保持对中医康复保健知识的兴趣 , 具有 自 主和合作学习的愿望及能力 ,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和潜 力。
[ 收稿 日期] 20 09一l —1 1 0 [ 作者简介] 罗清平 (96一 , , 17 )女 湖南邵东人 , 民政职业 技术学 院康复 医学系讲师 、 长沙 医学硕士。 研究方向: 中医康复 ; 黄岩松 (9 5一) 男 , 16 , 湖南岳阳人 ,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 院康复医学系副教授 。 研究方向: 老年康复 。
直都是沿用本科教育体制下的学科体系, 依据基础知
生,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康 复保健 岗位职业核心能力 调查 , 确定 岗位 核心 能力的基础 上 , 成 了课程 开发 在 形 的整体思路 。
32 通过解构和重构 , . 重新选择课程内容
识、 基本技术、 专业应用三段式的课程结构。这种结构 经过多年的应用 , 明在 中医本科教育中是一种非常 证
综合职业 能力 的提高。
[ 关键词】 C I ; DO 中医康复保健;课程整体设计 【 中图分类号】 ( 1 ;2 7 [ 文章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7 — 16 (09 4 08 — 3 6 1 53 20 )0 — 01 0
c I一 DO
国外高等工科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 是近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学生能获得 中医康复保健 的 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 , 掌握基本技能 , 能针对常见症状
遵循“ 工学结合” 的原则, 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指导下 , 根据中医康复保健岗位能力要求 , 积极与行业 合作 , 全面理清相应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 ,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 按照工作岗位对知识、 能力、 素质 的要求 , 选择教学内容; 以真实、 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 体; 同时遵循“ 学、 教、 做一体化” 的行动导向教学观, 以学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介绍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251297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b.png)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需求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需求,建设一套完善的教学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资源建设。
一、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性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中医理论、康复技术、中药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而教学资源的建设可以提供学生所需的学习材料、实验设备和实践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的建设还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中医康复技术领域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
建设教学资源可以及时引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竞争力。
二、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1. 教材资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学资源建设的第一步是选择和编写适合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教材。
教材应该内容全面、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材的编写还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2. 实验设备和实践场地中医康复技术专业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操作,因此建设实验设备和实践场地是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实验设备应当齐全,并且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实践场地应当符合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要求,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3. 专业期刊和学术资源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因此建设专业期刊和学术资源是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校可以购买相关的期刊和图书,或者与其他高校、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共享学术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研究机会。
4. 实习和实训基地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进行实习和实训,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因此,建设实习和实训基地是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调研论证报告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调研论证报告为了制订我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新的教学指导方案,使指导方案能符合教育部及中职示范校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满足德州市各级医院、相关行业等对中医康复保健人才的实际要求,符合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为此,我们开展了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目的的医院、行业等人才需求和要求的调研。
一、调研的目的使教学指导方案能真正符合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内涵,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感和先进性。
以山东省康复保健及相关行业的岗位要求为基本依据,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分析出本专业学生应具有的专业能力与素质结构,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重点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1.中医康复保健的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2.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职业岗位有哪些?3.就业的职业岗位对职业能力有哪些要求?4.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专业课程该如何设置?二、调研的方式和内容(一)调研方式1.深入医院、康复保健机构内部与单位领导、科室负责人、专家、技术骨干等座谈。
2.深入医院、康复保健机构内部与其他院校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座谈。
3.深入医院、康复保健机构内部对工作一线的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置的调研。
调研结果:(1)公共基础知识:完成岗位职责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有心理基础与人际沟通、社交礼仪、法律常识,英语、计算机、语文、数学,其中多数人认为人际沟通、社交礼仪、法律常识比较重要。
(2)专业基础知识:多数人认为经络腧穴、解剖生理、中医常识、临床常见病在完成岗位职责中比较重要,其选择率分别占前四位,而选择中药方剂、中成药、中医养生、食疗学的选择率则较低。
(3)专业技能:大多数人认为推拿手法、推拿治疗、针灸、足疗、拔罐、刮痧在岗位所需专业技能中均非常重要,并且占前三位的分别是推拿手法、推拿治疗和针灸。
三、调研的结论1.人才需求方面一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人才需求始终保持稳定并不断增加;二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中医康复保健人才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三是由于人们要求的康复保健技术、方法不同,需要具有不同技能方向的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技术人才,如:保健按摩师、足疗师、保健刮痧师、中医康复理疗师、中医美容师等。
2.课程体系构建方面一是课程体系构建要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做到理实一体,学中做,做中学,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二是课程设计要符合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就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适应就业去向的变化而不断优化,突出专业技能方向课的学习,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突出专业技能方向的培养;三是康复保健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医疗、康复、保健服务,要加强实践、实训、实习教学环节,尽量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仿真模拟的“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与岗位能力培养的直接对接,缩短学习到服务的时间,让毕业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四、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依据调研结果分析,按照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厅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课程体系构建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一)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由于中职课程与高职高专课程、普通高等教育课程在性质功能以及总体框架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由于教育性质、教育对象、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因此中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保持有别于本科、专科的自身特点。
1.课程体系、标准要体现中职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标准能具体反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中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设置要突出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从而使人才培养规格适应中职中医康复保健职业岗位群的具体要求。
2.课程内容要适应社会服务及学生个体的需求中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康复保健的技能型、实用型服务人才。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在逐步增强,这就要求中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课程内容要适应社会服务的发展需要;同时,随着社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康复保健方面又出现了新的岗位、工种,必须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高度来开发课程,不断吸收康复保健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3.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也不同于高职高专教育,它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实践技能,能够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而工作中依赖的大部分是实践知识,因而要把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设计成实践过程,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这是现代中职教育的内在要求。
4.课程设置要结合地方、行业发展的需要由于每所学校所处区域及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难以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实施需求。
因此《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只制订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并由教育部负责并组织制定国家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等专业建设规范性文件。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要求和国家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实施,并按《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要求,结合地方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与行业部门的合作,组织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其他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报教育部备案。
各中职学校应按照《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要求,依据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教学指导方案,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本地区、本学校的教学实际。
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组织编写符合学校实际的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
5.拓宽课程内容范围,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技术更新速度很快,岗位能力不断变化,就业市场变化莫测,这些不确定因素要求中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必须尽可能拓宽课程内容的范围,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不仅要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
(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设想1.课程设置要符合《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大体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类。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体育与健康、英语、语文、数学、计算机应用、公共艺术及其他公共选修课程。
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
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
专业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应当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专业基础课加专业技能课和技能方向课的课程结构,构建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行业实际和岗位能力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注意与相关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
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应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部分基础性强、规范性要求高、覆盖专业面广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由国家统一制定。
2.课程设置要适应中职教学模式要求和中职学生特点目前中职教育普遍执行2+1教学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两年,顶岗实习一年。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4周),假期11周,机动1周。
由于学生的顶岗实习大多与将来的就业密切相关,大部分学校将第三学年全部安排了顶岗实习,学生实际在校学习时间大约只有70周,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要求,在前两年的学习期间内公共基础课程要占去近一半的时间,这样能够保证用于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拓展课程)的教学实践只有不到35周的时间,按每周28课时计,只有980左右的课时,加上后续课程对基础课程的依赖性较大,前期不能开设,只能在后面一学年开设,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课程的选择上要少而精,不能多而泛。
目前中职学生生源主要是参加中考没有考上普通高中,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加上突然由普通教育转入职业教育,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要为以后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同时练就过硬的中医康复保健操作技能,医学基础课程开设要占用一个学年。
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集中在第二学年,这也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开设门数不能过多的原因。
为此,顶岗实习之所以拿出1年的时间进行,是解决好多专业课程的任务在学校无法完成的问题。
3.课程设置要有一定的梯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中职生学习基础普遍不好,但个体之间仍有差别,甚至相差能有一两百分,加上对专业学习适应能力不同,在学习上又会出现不同的层次,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适当增加选修课程来加以解决,学习较好的那部分学生,可适当选修一些较深的专业课程,而对于那些程度较低的学生,则主要以取得从业资格证书的学习为培养目标。
4.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设置,一是满足社会、行业对专业人才的数量、质量需求,二是满足该专业学生就业、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
中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实践课程应设置理实一体阶段实践课程、综合实践阶段实践课程二种形式。
(1)阶段实践课程。
阶段实践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经络腧穴学、推拿手法学、刺法灸法学、康复医学概论等课程内的分块实训。
如:画经点穴、推拿手法、艾灸、拔罐、康复工程设计的实训等。
这些实训都应与各自学科的理论内容相融合,需要老师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中体现,并配有相应的理实一体教材。
(2)综合实践课程。
这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训,包括临床常见疾病的推拿治疗、刮痧治疗、芳香治疗、足疗等,实现教学与岗位服务的有效衔接。
5.建立“理实一体、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要保持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理实一体化”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将理论融入到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理论知识,做到“学中做,做中学”,用工作任务来引领专业知识,将知识、方法和技能有机融合,使教、学、做密切结合,解决以往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