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舞弊防范的思考—以xx生物制药公司为例

合集下载

企业财务舞弊的防范和治理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

企业财务舞弊的防范和治理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

企业财务舞弊的防范和治理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摘要本文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针对财务舞弊此起彼伏的现状,运用了案例分析法、比较管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康美药业财务舞弊事件,归纳总结了财务舞弊的类型及手段。

结合舞弊动因分析的GONE理论,剖析了财务舞弊的动因,最后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视角提出了财务舞弊防范与治理的措施和意见。

全文分为6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财务舞弊的现状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介绍了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构建理论基础。

第三章选取当前实际发生财务舞弊的康美药业案例进行分析,梳理舞弊事件的经过,采用的手段,包括虚增存货、收入造假、利用关联方交易等。

第四章参考GONE理论,从4个维度分析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的动机,探讨预测和防范企业财务舞弊的思路。

第六章结合前文的案例分析和动因分析,从公司治理视角和内部控制理论视角提出了防范及降低财务舞弊的可行性建议,其中包括个人因素、第三方审计有效性,政府监管有效性等方面。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财务舞弊防范与治理相关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更为有效地规范企业行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有序运行。

关键词:财务舞弊、GONE理论、康美药业、内部控制、公司治理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Fraud in Enterprises: Take Kangmei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s an ExampleAbstract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relevant research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nancial fraud, using case analysis, comparative management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ase - Kangmei pharmaceutical financial frau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ypes and means of financial fraud. Combined with the GONE theory of fraud motivation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otivation of financial fraud,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financial fraud prevention and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ternal control.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of financial fraud.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related theory and practice research status, and constructs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e third chapter selects theactual financial fraud cases of Kangmei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o analyze, combing the process of fraud events, the means used, including virtual increase of inventory, income fraud, use of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etc.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motivation of financial fraud of Kangmei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from four dimensions with reference to the theory of GONE, and probes into the thinking of predicting and preventing financial fraud of enterprises. In the sixth chapter, combined with the case analysis and motivation analysi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ternal control theory to prevent and reduce financial fraud, including personal factor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rd-party audit, the effectiveness of government supervision and so on.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and management practice related to financial fraud prevention and governance, more effectively regulate corporate behavior,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operation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Keywords: Financial fraud, GONE theory, Kangmei pharmaceutical, Internal control, Corporate governance目录一、绪论 (4)(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4)1.研究背景 (4)2.研究意义 (5)(二)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5)1.研究目的与思路 (5)2.研究内容 (6)3.研究方法 (7)二、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8)(一)关于企业财务舞弊的相关研究 (8)1.国外相关研究 (8)2.国内相关研究 (8)(二)财务舞弊动因分析的相关理论 (9)1.冰山理论 (9)2.舞弊三角理论 (10)3.GONE理论 (10)4.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12)(三)关于财务舞弊治理的相关理论 (12)1.公司治理理论 (12)2.内部控制理论 (13)(四)研究述评 (13)三、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14)(一)企业概况 (14)(二)舞弊事件经过 (15)(三)财务舞弊手段 (15)1.虚增存货 (15)2.收入造假 (16)3.关联方交易 (16)(四)案例分析述评 (17)四、基于GONE理论的康美药业财务舞弊动因分析 (17)(一)贪婪因子分析 (17)(二)机会因子分析 (18)(三)需要因子分析 (19)(四)暴露因子分析 (19)(五)本章小结 (20)五、财务舞弊治理对策分析 (21)(一)公司治理视角的对策与建议 (21)1.企业内部决策层的人为因素改善 (22)2.企业外部的监管环境优化 (22)(二)内部控制视角的对策与建议 (23)1.内部环境 (24)2.风险评估 (24)3.控制活动 (24)4.信息与沟通 (24)5.监督 (25)(三)本章小结 (25)六、结束语 (26)(一)结论与启示 (26)1.主要结论 (26)2.启示 (26)(二)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27)参考文献 (27)谢辞............................................................................................................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从“存贷双高”看企业财务舞弊以康美药业为例

从“存贷双高”看企业财务舞弊以康美药业为例

从“存贷双高”看企业财务舞弊以康美药业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企业财务舞弊的现象,并以康美药业为例,深入分析其“存贷双高”现象背后的可能原因及潜在风险。

我们将首先对企业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和动机进行概述,然后着重介绍康美药业的基本情况和其财务舞弊事件的背景。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详细剖析康美药业“存贷双高”现象的具体表现,以及这一现象可能引发的财务风险和市场反应。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加深对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理解,为投资者、监管机构和企业自身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康美药业案例背景康美药业,作为中国知名的医药流通企业,曾以其广泛的药品销售网络和庞大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医药界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自2018年起,该公司陷入了一场严重的财务舞弊风波,引起了公众和监管机构的广泛关注。

康美药业的财务舞弊主要体现在其财务报表的“存贷双高”现象上。

所谓“存贷双高”,指的是企业同时拥有高额的存货和高额的贷款。

这种情况本身在正常情况下是较为罕见的,因为一般来说,高额的存货会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从而减少了对外融资的需求。

然而,康美药业却同时拥有高额的存货和高额的贷款,这引发了外界的质疑。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康美药业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

该公司通过虚构存货、夸大销售额、虚增资产等手段,掩盖了其真实的财务状况。

而这些虚假的财务数据不仅误导了投资者和监管机构,也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市场信任度。

康美药业的财务舞弊事件,不仅暴露了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也引发了对于整个医药行业财务透明度和监管力度的反思。

这一事件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提醒着所有企业必须坚守诚信原则,加强内部控制,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对于监管机构而言,也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维护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三、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手法分析康美药业作为一家知名的医药企业,其“存贷双高”现象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1315240233.牛娇娇.浅谈财务舞弊问题-以HY制药公司为例

1315240233.牛娇娇.浅谈财务舞弊问题-以HY制药公司为例

摘要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何种原因导致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舞弊者运用何种手法进行财务舞弊、如何识别和治理财务舞弊行为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参考国内外研究的成果,从国内外对于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原因、手段、识别方法和防范与治理的文献出发,对财务报告舞弊问题产生的原因、采用的手段、识别信号以及治理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产舞弊舞弊过程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现象愈演愈烈,不仅给投资者造成了重大损失,也损害了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

HY制药公司是我国的一家上市公司,其财务舞弊行为时间长、金额多,是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件之一。

“抓住典型,解剖麻雀”是揭示事物真相、发现事物运动规律的重要途径。

HY制药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法具有典型性,基本能代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本质和规律。

因此,现已该公司为典型,通过对这一只麻雀的解剖来发现当前上市公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略陈管见。

一、财务舞弊概述1、财务舞弊的概念财务舞弊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

2、财务舞弊通常的几个特征一是财务舞弊动机是有意识的。

即舞弊者往往是为了实现舞弊的结果,获得其自身的某种利益而策划、制造舞弊行为。

二是财务舞弊的手段是欺骗性的。

财务舞弊通常采用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侵占资产,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故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等手段。

三是舞弊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一定利益。

四是财务舞弊性质是违法或违规的。

五是财务舞弊通常是以管理层为主体。

尽管公司财务舞弊可能出现在各个层面,但主体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属集体舞弊,往往动用组织的资源和力量。

六是以会计数据作为造假的客体。

财务造假活动不论其母的和形式如何,最终都要反映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资产实物等会计信息载体之中。

七是财务舞弊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

财务舞弊是虚构或者篡改真实的财务数据,因此不会也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

基于内控视角的财务舞弊分析——以新华制药为例

基于内控视角的财务舞弊分析——以新华制药为例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摘要:21世纪初,美国安然公司发生了严重财务舞弊案,出具了《萨巴斯法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逐渐呈现弊端。

使财务报表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也不利于报表预期使用者对企业做出投资决策。

新华制药公司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使其破产。

文章基于此案例的分析,国内外的文献研究以及对新华制药的公司及业务层面的了解和内控5要素的分析及自我评价,进一步为企业内部控制的识别和完善提出意见。

关键词:财务舞弊;内控;自我评价;五要素一、导论在21世纪初,会计造假和财务舞弊开始高频率的涌现。

这些会计丑闻的接连出现直接催生《萨巴斯法案》的出台,该法案的出台对企业内部控制其他准则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我国也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用来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的执行和制定的有效性。

要求公司首先要根据本公司的性质业务范围等设计符合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然后做好本公司的内部评价工作,最后再出具财务报表和披露有关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二、新华制药案例分析(一)新华制药简介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在原山东新华制药厂基础上改组而成,其前身山东新华制药厂至今已有六十余年历史。

(二)新华制药内部控制总体情况先由审计部门联系各组织,安排并且协调各种评价活动的有效进行。

再由董事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内部控制的意见进行评价并且如实的向外界披露。

最后,由监事会进行恰当的监督和管理。

1.控制环境新华制药《公司章程》中有明确规定在董事会的监督下,公司经理层需要执行生产经营活动,定期讨论,并将讨论过程及结果上报给董事会。

新华制药也设立了审核委员会,其下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2名执行董事,4名监事会成员,3名副总经理以及两名董事会秘书。

在2011年,两位原高层人员因为工作变动不再继续担任原职务。

2.风险评估(1)市场风险由于新华公司存在对外贸易的交易活动,年销售额的37%都是以外币结算的,主要涉及美元、英镑和港币。

尔康制药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与防范建议-会计职业道德论文-会计论文

尔康制药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与防范建议-会计职业道德论文-会计论文

尔康制药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与防范建议-会计职业道德论文-会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财务舞弊不仅会损害投资者利益,还会扰乱资本市场秩序。

文章以尔康制药为例,分析了其20122019年财务指标和行业状况等方面的财务疑点,结合GONE理论,从贪婪、机会、需要和暴露四个方面探讨了尔康制药的财务舞弊动因,并提出强化公司管理层职业道德意识、健全公司内部控制、提高外审质量、加大舞弊行为打击力度等防范措施。

关键词:财务舞弊; GONE理论; 防范措施;一、引言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质量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更为突出。

而国内外不断发生的财务舞弊,在不断提醒我们财务舞弊不仅造成了财务信息失真、资本市场混乱,还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对财务舞弊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GONE理论最早是由Bologna G.J等人提出,认为财务舞弊包括四个因素:贪婪(Greed)、机会(Opportunity)、需要(Need)和暴露(Exposure)。

需要是四因素的基础,它为舞弊提供了动机,如:融资的需要、掩饰业绩下滑的需要、企业上市的需要、企业面临退市风险时粉饰业绩的需要等。

贪婪是指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道德水平较低,公司过度重视自身利益而不惜牺牲投资者和报表使用者的利益。

机会与企业内部控制、外部监管有关,当内外制度都不健全时,就给了企业财务舞弊的机会。

暴露一方面是指财务舞弊被发现的可能性大小,一方面是指披露后可能遭到惩罚力度的大小。

违规或舞弊者如果发现惩罚力度过小或认为惩罚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自然会倾向于冒险。

GONE理论是目前比较完善的财务舞弊因素分析理论,它表明了在存在舞弊需求时,如果企业管理层职业素养不高,并且内外不监管不力,舞弊行为就很有可能发生。

本文结合GONE理论,以尔康制药为例,对其财务舞弊行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强化公司管理层职业道德意识、健全公司内部控制、提高外审质量、加大舞弊行为打击力度等具体建议。

法务会计应对企业财务舞弊发挥其重要作用

法务会计应对企业财务舞弊发挥其重要作用

法务会计应对企业财务舞弊发挥其重要作用作者:李涛来源:《现代企业》2024年第06期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生生物”)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吉林省的生物制药公司,成立于1992年。

公司主要从事生物技术研发、药品生产和销售等业务,包括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试剂等产品。

长生生物在疫苗领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然而,在2018年7月,中国媒体曝光了长生生物销售不合格疫苗的丑闻。

报道称,长生生物生产的百白破疫苗和狂犬疫苗存在质量问题,未能符合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的安全标准。

这些疫苗在生产过程中存在造假行为,包括使用过期原料、违规调整生产工艺等,严重威胁了接种者的健康安全。

该事件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和忧虑,严重损害了长生生物的声誉和信任度。

监管部门迅速介入调查,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暂停长生生物疫苗的生产和销售、召回已上市的不合格产品,并对涉事人员进行法律追责。

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对医药安全和监管体系的关注和反思。

这个案例凸显了财务舞弊和不合规行为对企业和公众利益的严重危害,同时也强调了法务会计在揭示和应对此类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一、法务会计的定义与职责1.法务会计的定义。

法务会计是指在企业中负责将法律和财务两个领域相结合的职业。

它将会计学和法律学的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以满足企业对财务合规性和法律风险管理的需求。

法务会计的主要任务是确保企业的财务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财务规定。

他们负责解释、理解和应用法律规定,以确保企业在财务方面的运作符合法律的要求。

同时,他们还协助企业与律师团队合作,解决与财务相关的法律问题,并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

法务会计在企业内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与财务部门、法务部门和管理层密切合作,确保企业在财务和法律层面的合规性和风险管理。

他们可能参与制定和执行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评估公司面临的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他们还可能参与内部调查和审计活动,确保公司的财务报告准确、可靠。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防治措施——基于康美药业舞弊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防治措施——基于康美药业舞弊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防治措施——基于康美药业舞弊案例引言康美药业舞弊案是中国资本市场实施最大一起蓄意误导投资者案件之一。

公司以虚假销售收入、透亮度欠缺等方法隐瞒公司真实财务状况,严峻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揭示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的严峻问题。

本文将以康美药业舞弊案为例,探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1.压力和动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首要原因是来自经营压力和动机。

公司面临业绩压力时,为了维持股价水平宁市场对公司的信心,可能会通过虚增收入、隐瞒亏损等手段做出虚假的财务报告。

2.缺乏有效监督与审计机制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督与审计机制存在一定问题。

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往往能够染指审计工作,影响审计结果。

同时,审计机构也可能面临股东压力和商业利益的影响,导致审计失去独立性和专业性。

3.信息披露不透亮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离不开信息披露不透亮的环境。

信息披露不规范、披露周期过长以及信息核查机制不完善,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二、康美药业舞弊案分析康美药业舞弊案揭示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严峻性和危害性。

该案中,康美药业通过虚假销售收入、选购返利、资产管理等手段虚增财务数据,迷惑了投资者和监管部门。

1.虚假销售收入康美药业通过与下游经销商签署虚假合同,虚增销售收入。

实际上,这些合同并没有真实的来往背景,旨在误导投资者和审计机构。

2.选购返利康美药业通过虚增选购商品额度,从而获得供应商的返利。

这种手段使得康美药业的利润和盈利水平被显著夸大。

3.资产管理康美药业通过虚增资产和欠搜集期限等手段,虚增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从而误导投资者。

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防治措施1.加强监管与审计力度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完善审计机制,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确保审计结果的独立性和准确性。

2.提升信息披露透亮度上市公司应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信息披露的准时性和准确性。

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以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以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AND TRADE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以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白鹍,张琪(南京审计大学,南京211815)摘要:近年来,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丑闻层出不穷,这损害了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及其对资本市场的信心。

现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常见手段,对中外学者的“GONE ”理论和风险因子理论等研究成果加以阐述,结合风险因子理论分析了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及方法,并提出了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健全上市公司的评级制度等对策,旨在警醒上市公司相关责任方履行其对债权人、投资方以及社会公众的责任。

关键词:会计舞弊;舞弊动因;内部控制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 (2019)09-0154-02收稿日期:2019-06-09作者简介:白鹍(1995-),女,辽宁锦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学;张琪(1997-),女,安徽滁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学。

一、概述(一)理论1.舞弊“GONE ”理论企业会计舞弊由贪婪(Greed ,缩写为G )、机会(Opportunity ,缩写为O )、需要(Need ,缩写为N )、暴露(Exposure ,缩写为E )共四个因子组成。

换言之,如果一个舞弊者十分贪婪又迫切地需要资金或展示良好业绩,其发现了舞弊的机会并认为很可能不被发现或即使被发现损失也很小,那么就很可能有财务舞弊的行为。

2.风险因子理论舞弊风险因子分为个别风险因子和一般风险因子两类。

个别风险由个体的不良道德观和动机而产生。

一般风险因子是指可以由组织来控制的因素。

舞弊机会、舞弊受罚性质及程度和发现可能性的大小会直接影响一般风险。

(二)会计舞弊的手段经理人可能通过在报表中披露不真实、不准确的资产数目和项目的方式来粉饰报表。

主要通过计入非经营性的资金业务来虚增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不按时转销超过正常使用期的固定资产和库存商品以及超过回收期的应收账款和长期应收款等。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及防范措施——以康美药业为例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及防范措施——以康美药业为例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及防范措施——以康美药业为例I.前言康美药业是中国医药企业中的一颗闪亮的明星,其药品品质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都享有较高的声誉。

然而,自2018 年以来,康美药业多起财务问题暴露出来,引发了市场对整个医药行业的担忧与不安。

这让人不禁思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该如何预防和避免?II.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1.高成长压力上市公司一般需要承担高成长压力,以满足市场预期。

但是,有些公司可能不能够完全通过内部业务来实现这些目标,从而根据市场预期来“改变”他们的业务和财务状况。

这就可能导致公司出现财务舞弊。

康美药业在发展初期时,主要通过高价值的地产项目来支撑自身的业绩,发展自身产业。

然而,地产项目并不是康美药业的核心业务,这便使得康美药业需要快速转向自身核心业务来树立自身的行业地位,从而形成了公司管理层对业务和财务状况“改变”的动机。

2.企业管理不规范管理不规范也是导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一个原因,这很可能源于企业管理层的水平和素质问题。

企业必须保障法律合规性,以防止任何的不当操作。

在康美药业的案例中,应该说其管理不规范是显而易见的。

康美药业董事长和总经理在财务主管人员的披露不透明下对财务素质出现疑虑而进行核查,发现了康美药业原本缺乏核心药品,业绩虚报等问题。

同时,企业管理层中出现权力侵蚀和贪腐行为也给企业的发展留下了许多隐患。

3.财务人员不诚实上市公司中的财务人员主要是负责会计和税务等财务工作,是企业中的核心人才。

如果财务人员不诚实,那么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导致财务舞弊的发生。

在康美药业的案例中,有关机构认为其产生的财务舞弊是由于其财务人员存在欺诈行为导致的。

这些财务人员将公司的利润和其他数据人为操纵,从而掩盖康美药业真正的财务状况。

III.预防和避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措施1.加强治理企业必须优化其管理层级,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从而更好地保证其内部管制的有效性。

同时,企业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政策,推进企业督促机制,整合管理资源,完善治理制度和机制,从而更好地防范其各类财务风险。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视角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视角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视角摘要:康美药业因连续三年涉嫌虚增营业收入、货币资金等项目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该事件迅速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摘要:点。

本文在了解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件的基础上,从舞弊三角理论的视角剖析康美药业舞弊案件的成因,并针对性的从企业内部和外部提出反舞弊策略。

最后从不同层面得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方面的相关启示。

关键词:康美药业,财务报表舞弊,反舞弊策略关键词:1 康美药业舞弊案件简介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康美药业”,其在中国的医药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2019年4月30日,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美药业)发布了一份会计差错更正说明,近300亿元的货币资金被当成会计差错调减,营业收入、应收账款以及存货等项目也进行相应的调整。

康美药业公告的发布迅速引起社会公众的密切关注。

2019年8月16日,康美药业将证监会作出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进行公告,证监会初步认定康美药业2016年至2018年披露了虚假财务报告,企业可能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2 康美药业舞弊案件成因分析本文从最具代表性的舞弊三角理论出发,立足于压力、机会和借口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康美药业舞弊案件背后隐藏的动因。

2.1 压力2.1.1 企业盈利能力受到威胁(1)面临资金短缺压力。

自上市以来,康美药业已进行了多次融资并背负高额负债。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举债金额约为291亿元,其中116亿元为短期借款,7亿元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金额约为168亿元。

股权融资金额约为163亿元。

另外,康美药业的前十大股东将其股份几乎全部质押,以上情况可以说明康美药业存在资金短缺迹象,面临巨大的资金偿债压力,管理层可能存在舞弊动机。

(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远低于净利润。

净现比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和净利润的比值,常用来衡量企业的盈利水平。

在正常的情况下,企业的净现比越接近于1,企业的盈利质量越高。

从表1中可以看出,康美药业近四年的净现比远远小于1,可见公司盈利质量较低。

基于内控视角的财务舞弊分析 以新华制药为例

基于内控视角的财务舞弊分析  以新华制药为例
基于内控视角的财务舞弊分析 以新华制药为例
目录
01 一、内控视角下的财 务舞弊分析
03 参考内容
02 二、基于内控视角的 财务舞弊防范措施
财务舞弊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对企业、投资者和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 危害。近年来,中国也出现了多起财务舞弊事件,其中新华制药的财务舞弊案 引起了广泛。本次演示将从内控视角出发,对财务舞弊进行分析,并以新华制 药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一、内控视角下的财务舞弊分析
1.新华制药案例概述
新华制药是一家大型制药企业,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声誉。然而,2018年曝出 了一起财务舞弊案,涉及金额高达数亿元。经调查,发现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通 过虚增收入、隐瞒成本等方式进行财务造假,导致公司股票价格大幅下跌,给 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损失。
2.内控缺失导致财务舞弊
二、基于内控视角的财务舞弊防 范措施
1、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财务领域的监管。首先,要完善公司 治理结构,实行权力的合理分配与制衡。其次,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使其能够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此外,还应建立完备的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发现 和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
2、强化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监 督
3、建立透明的财务制度
企业应建立透明的财务制度,严格监管执行。首先,要制定规范的财务管理流 程,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其次,要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 及时向公众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此外,还要加强对财务制度的执行监督,对 违反制度的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罚。
结论:
本次演示从内控视角出发,对财务舞弊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新华制药案例 的详细阐述,揭示了内控缺失与财务舞弊之间的内在。针对这一问题,本次演 示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强化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以及建立透明的 财务制度等一系列防范措施。

内部控制视角下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尔康制药为例

内部控制视角下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尔康制药为例

总之,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企业可以有效地防范和纠正财务舞弊行为,保 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的公平与正义。
谢谢观看
2、发生原因
尔康制药发生财务舞弊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董 事长及部分高管人员未履行职责,对公司的日常经营和财务管理不够重视;二 是内部控制存在漏洞。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未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和 纠正财务舞弊行为。
3、公司内部流程和制度
在业务流程方面,尔康制药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情况。例如,公司的订单处理、 合同签订、仓库管理等环节未制定严格的制度和流程,导致部分人员可以利用 漏洞进行财务舞弊。此外,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也存在缺陷,如会计核算不规 范、缺乏内部审计监督等。
财务舞弊是指企业故意隐瞒、歪曲或篡改财务事实,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以 达到欺骗利益相关者的目的。财务舞弊的动机包括但不限于粉饰报表、迎合业 绩考核目标、获取更高的信用评级、规避监管处罚等。可能导致财务舞弊的因 素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存在漏洞、内部审计形同虚设等。
尔康制药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维护资产完整性、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确保遵循法律法规而制定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控制的目标包 括防范风险、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确保企业合规经营等。为实现这些目标, 企业需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授权审批、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等原则。
财务舞弊概述
结论
本次演示从内部控制视角分析了尔康制药财务舞弊案例。通过深入探讨内部控 制对财务舞弊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内部控制对于防范和纠 正财务舞弊至关重要;其次,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优 化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规范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等;最后,企 业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探析——以康美药业为例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探析——以康美药业为例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探析——以康美药业为例摘要:随着国内外经济的不断稳定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迎来发展契机。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风口,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不断出现,不仅是对公司自身形象的巨大破坏,更是对投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严重破坏,中小型投资者的权益将遭受巨大损害,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康美制药作为医药企业中的翘楚,非但没有发挥其领头羊的作用,反而出现了高达300亿的"会计差错",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该文以康美制药为例,剖析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成因,并根据大量财务造假案例,给出了具体的防止财务舞弊产生的对策,比如加强在公司中贯彻新《证券法》、加大对外部监管与审计的力度、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并保证其有效性、推进财务领域的科学技术发展等,以减少或规避财务舞弊发生的风险。

关键字:财务舞弊、上市公司、康美制药、企业治理措施一.引言在目前国内经济发展压力增大,对外贸易摩擦的影响下,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

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注入的同时,国内企业想要在经济市场中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很多的企业就会通过虚增利润收入、资产重组、借关联交易转移利润等财务造假的手段来提升业绩,增加企业资本实力,吸引投资。

这种虚假的会计信息披露,不仅仅会导致整个经济市场会计信息失真,也会对交易机构和人员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后果。

虚假的财务报表会误导金融市场,使市场向资源配置方向倾斜,对投资人产生错误的投资判断,从而蒙受了资本上的巨大损失;虚构的利润收入和虚增费用,严格规避了国家税收,导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巨大减少,极大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

怎样防止上市股份公司中发生财政舞弊的情况、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资本市场的向好发展成为了国内和世界经济市场上的首要问题。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分析(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内部动机1.企业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结构不完善很多企业不重视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残缺不全,制定了制度却不去执行,应付检查。

加强企业会计舞弊防范工作的思考

加强企业会计舞弊防范工作的思考

加强企业会计舞弊防范工作的思考【摘要】企业会计舞弊是企业管理中一个严重的问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风险。

加强企业会计舞弊防范工作至关重要。

为此,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建立严格的会计核算制度,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与监督,以及采取技术手段提高会计数据的可信度来防范会计舞弊行为。

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杜绝会计舞弊行为,还能够保障股东利益,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应该重视加强企业会计舞弊防范工作,以提高企业的治理水平,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会计舞弊、防范、内部控制、审计监督、会计核算制度、管理与监督、技术手段、内部管理、股东利益、企业治理、企业发展。

1. 引言1.1 企业会计舞弊的危害企业会计舞弊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故意虚报或隐瞒经济业务的行为,旨在获取不正当的利益。

这种行为不仅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整个市场经济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企业会计舞弊会导致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准确,给企业经营决策带来误导。

当企业高层为了实现自身私利而进行财务造假时,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无法准确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

会计舞弊会损害企业形象和信誉。

一旦企业被曝出存在会计舞弊行为,不仅会导致企业市值下跌,还会失去客户信任和投资者青睐,影响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

会计舞弊还可能引发税务风险和法律风险。

一旦相关部门发现企业存在会计舞弊行为,不仅会对企业进行罚款处罚,还可能导致企业高管被追究刑事责任,造成巨大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企业会计舞弊对企业经营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必须加强防范工作,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1.2 加强企业会计舞弊防范的重要性加强企业会计舞弊防范工作,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

会计舞弊不仅会损害企业的财务稳定和经济效益,还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声誉和信誉,对企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以尔康制药为例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以尔康制药为例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以尔康制药为例院别经济学院专业会计学学生姓名蒋洁敏学号013141247指导教师李烨职称讲师2018 年 4 月15日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课题信息:课题性质:设计□论文√课题来源:教学√科研□生产□其它□发出任务书日期: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系别:经济学院专业:会计学姓名:蒋洁敏学号:0131412472015 年4 月15日Rasa Kanapickiene,Zivile Grundiene在《程序-社会和行为科学》中认为,财务比率分析是识别舞弊的简单方法之一。

研究区分财务比率,其价值可能表明财务报表中的欺诈行为,而财务报表是为了提供关于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的一个平台。

因此,研究财务比率对研究财务舞弊就显示的无比重要。

Lajos Zager,Sanja Sever Malis在《审计人员在预防和发现欺诈性财务报告中的作用和责任》上市公司的财务审计是对企业财务舞弊的一种揭露与防范措施,审计效果的好坏关系着整个资本市场投资环境的健康发展。

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财务报表上有重要的作用和责任,需分析财务舞弊的内涵,揭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以及提出相应的审计对策。

Spyridon Repousis在《使用Beneish模型来检测希腊的公司财务报表欺诈行为》中认为,一个公司财务是否造假是可以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出来的,根据建立的模型然后再对公司的一些财务比率进行分析计算,为公司进行打分,当分数越高时,则表明这家公司存在财务舞弊的可能性越大,通常当得出的数值大于 -2.22 时则可以认为公司有极大可能出现了财务舞弊的行为。

代晋玮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防范对策研究》中指出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的滋生不仅仅是单一方面的原因,内控的失效,公司治理结构的残缺等,这些从根本上影响公司日常的运作,又诸如会计师事务所的不称职,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等原因都会诱使企业冒险实施舞弊。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基于审计失败的视角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基于审计失败的视角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基于审计失败的视角引言:财务舞弊是指企业在财务报告中虚构、篡改、隐瞒重要信息,以达到欺骗投资者、扭曲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目的。

近年来,中国股市频繁曝光了不少财务舞弊案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案件之一就是康美药业的财务舞弊案。

本文将以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为例,从审计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审计失败在此案中的原因及其教训。

一、案情回顾康美药业是中国领先的药品制造商和分销商之一,成立于1993年。

然而,在2018年,康美药业突然爆发了一起规模巨大的财务舞弊案,其财务报表凭空膨胀出大量虚假信息。

康美药业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后,迅速进入退市整理期。

经调查发现,康美药业涉嫌夸大利润,虚增营收,通过关联交易转移资产等手段进行财务造假。

二、审计失败的原因1.薄弱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审计师执行审计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在康美药业案中,审计程序存在薄弱之处。

审计师未能适时发现和调查涉嫌违规或高风险交易,未能审慎评估相关方案和交易造成的影响,导致对康美药业财务报告的审计工作失效。

2.对管理层恶意行为的盲目依赖康美药业的管理层扮演了关键角色,对公司财务舞弊做出了决策和执行。

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过度依赖管理层提供的信息,未能对其作出恰当的怀疑。

这种盲目依赖使得审计人员无法揭示其违规行为,从而导致财务舞弊行为未得到及时发现。

3.缺乏专业素养的审计团队康美药业案例中,审计团队缺乏足够的专业素养和经验,未能准确分析和判断财务报告中的异常数据和风险信号。

专业水平不足导致业务和财务的关联性审计欠缺,放大了财务造假嫌疑的风险。

三、案例教训1.加强审计程序和风险管理审计机构应当积极加强审计程序的研究,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在审计工作中要注重风险管理,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筛查,及时发现潜在财务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查。

2.减少对管理层的依赖性审计师在工作中应根据职业道德和审计规范,独立、中立地开展工作。

财务舞弊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

财务舞弊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

财务舞弊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财务舞弊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一、引言近年来,财务舞弊在企业中频频发生,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康美药业作为中国上市公司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其财务舞弊行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本文将从财务舞弊的动因和经济后果两方面,以康美药业为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二、财务舞弊的动因财务舞弊是企业在财务报表中违规操作,以谋取个人利益或对公司形象进行掩盖的一种行为。

究其动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逐一分析。

1. 经营压力经营压力是企业发生财务舞弊的一个重要内部动因。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着盈利能力的下降、市场份额的流失等问题,导致了经营压力的增大。

康美药业在面临资金链断裂、盈利下滑等压力下,寻求通过财务欺诈来让企业表面看起来更好。

2. 高管个人目标企业高管个人目标的影响也是导致财务舞弊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企业高管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通过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等手段来达到自身目标。

康美药业的财务舞弊背后,正是高管为了个人财富的增长而采取的一系列不当行为。

3. 企业治理结构问题企业管理者的监管不到位、内部控制机制缺失等问题,也是企业财务舞弊的重要原因。

康美药业在企业治理中存在着管理混乱、内部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给了财务舞弊可乘之机。

4. 利益驱动的市场环境市场环境对企业经营方式产生了直接影响。

大股东追求短期利益、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等,都会对企业的财务操作产生一定压力。

康美药业所处的医药行业,正是利益驱动的典型案例。

三、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的经济后果康美药业的财务舞弊行为给企业、投资者和整个经济体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后果。

1. 企业损失康美药业财务舞弊导致了企业信誉受损,相关的管理人员被追责,公司市值大幅下跌。

货币资本蒸发,企业陷入困境。

同时,康美药业还面临巨额罚款及索赔,对企业运营和未来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2. 投资者损失康美药业财务舞弊行为对投资者造成了严重损失。

财务舞弊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

财务舞弊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

财务舞弊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财务舞弊行为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财务舞弊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也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本文旨在通过对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例的深入研究,探讨其舞弊的动因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后果。

康美药业作为一家知名的大型医药企业,其财务舞弊案的曝光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康美药业的财务舞弊行为进行深入剖析,包括舞弊的手段、动因以及对企业自身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通过对这一案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财务舞弊行为的本质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防范和打击财务舞弊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还将探讨财务舞弊行为的经济后果。

财务舞弊不仅会对企业的声誉和信誉造成重大损害,还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财务舞弊对企业、投资者、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财务舞弊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以康美药业为例,全面深入地研究财务舞弊的动因及经济后果,为防范和打击财务舞弊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在财务舞弊的研究领域中,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其动因和经济后果进行了深入探讨。

财务舞弊的动因往往涉及多个层面,包括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外部监管环境的宽松、管理层个人道德风险以及追求不当利益等。

经济后果方面,财务舞弊不仅损害公司的声誉和信誉,还会对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公司破产和法律责任。

康美药业作为近年来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例,其舞弊手段、动因及经济后果受到了广泛关注。

已有研究指出,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的动因可能与其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管理层权力过度集中、外部监管不力等因素有关。

其舞弊行为给投资者和债权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损害了资本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康美药业为例,深入分析其财务舞弊的动因和经济后果。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本文旨在探讨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的内在和外在因素,评估其舞弊行为对公司、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影响,以期为未来财务舞弊的防范和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企业会计舞弊浅析—以康美药业为例

企业会计舞弊浅析—以康美药业为例

企业会计舞弊浅析—以康美药业为例目录一、绪论 (2)(一)研究背景 (2)(二)研究意义 (1)二、会计舞弊的定义及动因 (1)(一)会计舞弊定义 (1)(二)会计舞弊动因 (2)(三)会计舞弊预防 (2)三、康美药业情况介绍 (2)(一)康美药业简介 (2)(二)康美药业优势 (3)四、会计舞弊指标分析——以康美药业为例 (2)(一)毛利率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 (4)(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差 (5)(三)存贷双高 (6)(四)关联交易存在问题 (8)(五)销售方面存在问题 (9)(六)海外收入存在漏洞 (9)(七)股票质押比例过高 (10)(八)公司分红较少 (10)(九)审计公司的无保留意见 (10)五、案件处理结果 (11)六、会计舞弊防范手段——以康美药业为例 (11)(一)完善法律规范,提高违法成本 (11)(二)加大政府和社会监督力度 (12)(三)企业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 (12)(四)强化管理层的主体责任 (12)结论 (13)参考文献 (14)摘要每年我国都有数十家上市公司被暴露出财务舞弊问题而声名狼藉受到社会谴责和法律处罚,而这些公司却也只占了很少一部分,仍然有很多上市公司逃过了处罚。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市场规范化运作,打破了制度透明性,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因此探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并提出防治对策对于配置经济资源、规范市场运行和市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康美药业为例,经调查康美药业财务报告存在重大虚假:使用虚假银行单据虚增存款,通过伪造业务凭证进行收入造假,部分资金转入关联方账户买卖本公司股票。

关键词:财务舞弊;舞弊分析防治;康美药业一、绪论(一)研究背景社会主义下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使企业成为最具活力和效率的经济运行载体。

不同于以往的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再单纯以政府来计划调节经济的运行,而是以“看不见的手”来配置社会资源,这就使企业有了很大的自主性。

财务舞弊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

财务舞弊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

财务舞弊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财务舞弊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一、引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务舞弊作为一种严重犯罪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利益,也增加了市场不确定性,对整个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康美药业是中国一家知名的医药企业,近年来由于财务舞弊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因此,本文将以康美药业为例,分析财务舞弊的动因并研究其经济后果,以期为今后防范财务舞弊提供经验与教训。

二、财务舞弊的动因分析财务舞弊通常由多种动因引发,康美药业的财务舞弊也是如此。

首先,内部控制不完善是财务舞弊的主要动因之一。

康美药业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未能有效地履行风险管理、内部审核和监督等职能,给了舞弊者可乘之机。

其次,管理层利益驱动是财务舞弊的另一个重要动因。

康美药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过度追求企业业绩和个人利益,为了实现短期经济效益,采取了不当手段、捏造财务数据等违法行为,导致了财务舞弊的发生。

三、财务舞弊的经济后果探析1. 经济损失财务舞弊对企业和投资者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显而易见的。

康美药业的财务舞弊导致公司财务数据的虚假和不准确,投资者根据这些数据作出了错误的决策,从而导致其投资损失。

此外,财务舞弊还会对公司的股票价格产生负面影响,使得企业股票的市值下跌,造成股东财产损失。

2. 市场不稳定财务舞弊对整个市场的稳定性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

康美药业作为一家知名企业,其财务舞弊引发了市场上对其他企业的担忧和不信任,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受到了重创。

这种不稳定性不只是一家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市场的问题,可能引发投资者的大规模抛售,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3. 经济失衡财务舞弊会导致经济失衡,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康美药业的财务舞弊使得企业通过虚构利润、隐瞒风险等手段获取了不实的信用,从而在市场上获得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这不仅损害了其他企业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整个市场的运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2016 届)论文(设计)题目作者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称)论文字数论文完成时间大学教务处制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一、论文说明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

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1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探讨2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以某服饰公司为例3 精益成本管理在企业应用研究4 某房地产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5 新准则下计提减值准备的研究6 非盈利组织的和控制研究——以某福利院为例7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问题研究8 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研究9 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研究10 关联交易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的研究11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12 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基于价值管理的案例分析13 基于EV A的财务预警理论与实证研究14 “营改增”试点企业的税务风险及防范15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研究16 浅谈企业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浙江赛飞电器有限公司为例17 会计寻租问题研究18 论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管理19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以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为例20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探讨21 关于财务与会计外包的研究22 服装企业存货管理的现状研究--以雅戈尔为例23 某公司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24 基于盈余管理动机的财务重述研究25 基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造业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问题研究—以某公司为例26 并购行为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研究27 物流成本控制研究—以联想为例28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应用与发展29 浅谈天龙公司的出口退税管理30 温州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31 公允价值在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问题研究32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探讨33 从会计电算化到ERP系统发展研究——以某医药公司为例34 财务竞争力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以浙江纺织行业上市公司为例35 ERP条件下的成本管理36 新所得税法下薪酬的税收筹划37 所得税会计下资产的纳税调整事项研究38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调查与分析39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40 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风险及其防范—以某公司为例41 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由“法国兴业银行”事件说起42 国内外环境会计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43 基于现金流量的项目投资决策研究44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问题研究45 三全食品公司的财务分析46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47 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及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48 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的争议与思考49 金融行业审计风险及其防范50 某集团内部控制优化研究51 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成本研究——以某公司为例52 某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53 浅析会计舞弊及风险防范54 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5 企业流动资金紧缺分析56 某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优化研究57 企业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研究58 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和对策分析59 财务分析在股票投资价值分析中的应用60 金融危机下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研究61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探讨62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完善——基于个税自行申报的思考63 某公司应收账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64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研究65 某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研究66 民营房地产企业境外买壳上市研究—以金地集团为例67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68 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69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70 某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研究71 经济危机背景下汽车行业盈利能力评析72 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研究73 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的应用研究74 某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75 基于生命周期角度的企业融资策略的研究76 某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77 物流企业负债经营分析——以xx公司为例78 浅析管理层收购中的若干财务问题79 基于战略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设计和选择80 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对企业所得税影响的案例研究81 会计政策选择对某水泥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研究82 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公允价值计量分析——以某公司为例83 小微企业筹资问题的研究84 论中小企业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5 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谨慎性原则下的存货期末计价86 某大酒店公司存货管理问题研究87 谈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的构建88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9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基于企业投资行为的分析90 新公共管理模式下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研究91 新企业所得税制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92 某银行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研究93 xx公司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94 资产重组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分析——以中化国际为例95 会计信息化背景下内部控制研究—基于管理优化原则96 企业绿色体系设计97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价值影响分析98 基于所得税税收视角的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99 试论我国环保税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100 略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101 关于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思考102 某建材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103 某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及对策研究104 某公司负债经营与风险控制105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应用研究106 我国上市公司“零现金股利”现象探析107 基于价值链的预算管理研究108 私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改进109 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成本研究110 加强恒源国贸的固定资产管理111 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112 某能源公司的负债经营研究113 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控制研究-以某金属材料公司为例114 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研究115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116 税务会计信息披露初探117 中石化纵向并购的价值效应研究118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探讨119 某机械厂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20 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分析121 某公司质量成本管理研究122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123 基于内部价值链的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研究124 经济危机背景下某银行信贷风险管理125 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及改进措施的研究126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研究——基于金融危机的新思考127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128 我国家族企业的治理困境与化解对策129 资产负债观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130 xx印刷公司研究131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132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纺织行业中的应用研究133 论机会成本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134 新湖集团借壳上市案例分析及启示135 某机械公司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法研究136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民间融资问题探讨137 制造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以某机械公司为例138 Excel服务器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研究139 某集团模式研究140 某农业发展公司营运资金预算管理研究141 探讨加强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必要性及措施142 企业集团模式及其构建研究143 食品质量成本与企业经济效益关系的实证分析144 某纺织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145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146 企业绿色经营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147 审计重要性及其判断研究148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管理——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149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150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51 某冶金制造公司的预算管理问题研究152 固定资产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53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154 会计法治的困境与对策—以中国人寿xx支公司为例155 企业竞争战略和盈利模式演变的研究——以安踏为例156 新形势下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157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158 我国中小企业民间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59 假账的识别方法与治理对策160 我国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1 企业集团问题研究162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163 全面预算执行控制的探讨——以某公司为例164 中国工商银行的投资价值分析165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166 浅析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及深化167 论风险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168 碳排放权交易在我国的发展研究169 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xx公司为例170 股票回购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分析171 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企业投资价值的研究172 存货会计准则变化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173 新增值税政策下的纳税筹划174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比较175 某公司资金结构优化研究176 论非公允关联交易及其审计177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及防范措施178 通货膨胀对中小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研究179 企业筹资方式的研究180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探讨181 公允价值计量与盈利预测182 基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应用研究183 我国优秀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及启示184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185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分析—以沪市A股钢铁类上市公司为例186 余额宝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187 中小企业资金紧缺的成因及对策188 国内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比较分析189 浅论固定资产的避税筹划190 论会计计量与报告的二元模式191 试谈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192 某公司财务外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93 企业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联合治理研究194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研究195 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策略研究196 某公司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197 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利益的冲突与协调198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199 小型微利企业偿债能力问题研究200 论全面收益理念在我国会计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