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药设计理念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_王晓洁
举例说明前药原理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前药原理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前药原理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第一节:引言1.1 背景介绍。
前药的合理设计及应用
前药的合理设计及应用前药是指需经过一定的代谢作用后,才能发挥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前药的设计及应用对于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通过前药设计可以改善药物的属性、增强药物的疗效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下面将从前药的设计原则和应用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前药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药代动力学、药理活性、稳定性、活化速度和代谢产物五个方面。
首先,药代动力学是前药设计的重要指标,要通过改变代谢途径、调节代谢速度等方式,使药物具有适当的体内停留时间和释放速率。
其次,前药的药理活性也是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药理活性的目标可以是增强、减弱原药的疗效,或者开发出具有全新活性的化合物。
第三,前药的稳定性是制约前药设计的重要因素。
前药在体内不应被过早或过快地代谢,而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确保预期的药理效应。
第四,活化速度也是前药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前药的激活需要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以确保药物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时效性。
最后,前药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也需要考虑。
正常情况下,代谢产物应具有较低的毒性和副作用。
前药设计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以几个具体领域进行阐述。
首先,在肝脏疾病的治疗中,通过设计前药可以利用肝脏特异性代谢途径增强药物在肝脏的作用。
例如,通过合理设计前药,可以提高丙戊酸激酶抑制剂的肝脏组织选择性,从而提高药物在肝脏的治疗效果。
其次,在肿瘤治疗中,通过前药的设计可以改善药物的溶解度和选择性,提高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积累,在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毒性的同时增强药物的抗肿瘤活性。
例如,某些抗肿瘤药物可以通过设计前药,使其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具有更高的抗肿瘤活性。
再次,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通过前药的设计可以改善药物的血脑屏障透过性,增加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布和作用。
例如,通过前药的设计可以提高抗抑郁药物的脑内积累,提高药物的抗抑郁效果。
此外,前药的设计还可以应用于其他药物治疗领域,例如心血管疾病、感染病等。
通过合理设计前药,可以增强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代动力学性质,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第三章 前药原理与新药设计
二、释放前药的酶系统
前药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如酸或醇形成酯,胺形成酰 胺,嘌呤的6位羰基可以变为氢或氨基,利用酶的氧化作用 变为所需的羰基,所以能水解前药的酶也是多种多样。如羧 基酯酶、α-糜蛋白酶、各种氧化还原酶等。 三、前药设计的目的和方法
目的:主要是改变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由于原药存在 一定的缺点,因此通过前药即结构修饰以改善药物在体内的 吸收、分布、转运与代谢等药代动力学过程,提高生物利用 度。提高药物对靶位的选择性,增加稳定性,去除或降低毒 副作用,改善药物的不良反应等。
OO
O N+ O C15H31 N
H2N
O O
N
N O
O NH
N NH2
HO O
COCH2OCOR
OH
R= -CH2CH2COOH -CH2N(CH3)2
(3)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前药修饰 有的药物,其剂量不能太大,如果剂量太大的话,会造成很
大的副作用,而每天给药的次数太多,使用上也不方便。若将其 做成前药,使其缓释,不仅可以延长作用时间,而且还可以减少 服用次数,同时还能减轻高剂量使用时的各种副作用。
后来,根据正常组织和肿瘤中的酰胺酶水平上的差异,设计成了N, N-二烯丙基-3-(1-氮丙哑叮基)丙酰胺,使其在肿瘤组织中被酰胺酶降解为 母体药物,对某些类型的白血病有活性,但不会引起白细胞降低的毒副作 用。
采用手性羧酸或手性醇与原药中的醇或酸形成酯,由于酶对底物的解 裂具有立体的选择性。因此,可以这一思想进行前药的设计。例如,下列 前药的R异构体对肝癌细胞Anr4酯酶的立体选择性与体外肿瘤组织培养杀 伤试验相吻合。
这种设计的前提是某些特定活性的酶必须只能局限于某一特 定组织中,而不是广泛存在于机体中。例如,曾经为了减少雌激 素在治疗前列腺癌时的女性化副作用,将其设计成磷酸己烯雌酚, 由于酸性磷酸酯酶的分布很广,其副作用与母体没有多大差异。
-前药设计与新药研发
前药设计与新药研发胡园园生药学211107069摘要利用前药原理进行先导化合物的优化,可以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或提高药物对靶部位作用的选择性,或提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转运、与代谢等药代动力学过程,或延长作用时间,或提高生物利用度,或降低毒副作用,或提高化学稳定性,或增加水溶性,改善药物的不良气味,或消除特殊未到及不适宜的制剂性质等多种作用。
是药物研发的很具有前景的方法。
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查阅资料,综述了前药设计的原理,前药的性质,前药设计及其目的,列举相关的药物说明前药设计的应用。
加深前药在药物研发中的的认识。
关键词:药物研发,前药设计,匹氨西林,舒他西林,舒林酸目录1.前言 (2)2.前药原理 (2)3.前药的一般特征 (2)4.前要修饰的目的和作用 (3)4.1提高药物的选择性 (3)4.2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3)4.3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3)4.4改善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4.5改善药物的溶解性 (4)4.6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5)5.前药设计 (5)5.1前药的载体材料 (5)5.1.1 基本化合物 (5)5.1.2 高分子材料 (5)5.1.3 高分子载体材料的改性 (6)5.2高分子前药的化学合成 (6)6. 前药设计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6)6.1匹氨西林(P IVAMPICILLIN) (6)6.2舒他西林(S ULTAMICILLIN或S ULTAMICILLIN TOSILATE) (7)6.3舒林酸(S ULINDAC) (8)参考文献 (9)1.前言药物开发过程,设计活性高、选择性强、药理作用确切、毒副作用小、应用广泛的新药不但是新药开发人员追求的目标,也是临床用药的发展需要。
药物设计方法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前,处于经典的药物设计方法阶段;随着计算机和分子生物学等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在药物研发中的广泛运用,目前已经可以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去认识疾病和药物的作用机制,给药物设计提供了更新,选择性更强的靶点,是药物设计发展到分子水平阶段。
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在中药胶囊剂设计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在中药胶囊剂设计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对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在中药胶囊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和总结,阐述了质量源于设计的概念并探讨了其在中药胶囊剂设计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最后总结了QbD理念在中药胶囊剂设计中的应用前景并进行了讨论。
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在制剂设计中的应用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新方法,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QbD;中药胶囊剂;设计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优秀医疗卫生资源。
各类政策法规支持现代科技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以加速中药制剂生产工艺的标准化、现代化。
然而,中药制剂原料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工艺单元操作变异系数大,质量控制研究面临很多复杂、不确定的因素。
长期以来,中药制剂质量依靠终端检验而非过程控制,忽略了对原料质量属性和生产工艺过程的理解,无法预测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多数情况下仅依靠经验判断,难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QbD 理念在制剂设计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它是一个将监管体系、风险控制和优化深化集于一体的药品研发方法,最重要的是,它将药品质量的控制迁移至药品的设计阶段,从源头实施质量管理,对药品的高质量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
并且,在检验药品是否合格时,可以通过双重判定标准来提高药品的质量,即要求最终药品既要满足药品质量的合格标准,又要使药品的各因素均在设计空间的界定范围内,从而获得最优的产品。
1.QbD理念及其在药物研发设计过程中的作用1.1QbD理念QbD相关理念最早源于20世纪70年代Toyota为提高汽车质量而提出的创造性的概念,并经过在通信、航空等领域的发展逐渐形成。
1985年,著名质量管理学家Julan博士在总结其质量管控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QbD。
对于药品行业,当人们已经普遍接受药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质量理念之后,美国制药业开始深入探讨QbD。
进入21世纪,美国FDA开始在药品管理中引入QbD理念,QbD也逐渐在药品监控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前药设计策略在新药设计中的应用
前药设计策略在新药设计中的应用前药设计策略在新药设计中的应用导语: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药物研发的追求,前药设计策略作为一种新颖的方法在新药设计领域呈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在本文中,将深入探讨前药设计策略的定义、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一、前药设计策略的定义与原理1.1 前药的概念前药,即指药物的不活性衍生物或先导化合物,在体内经过代谢反应后才能形成活性物质,从而发挥药效。
前药的设计与合成是一种重要的药物设计策略,可通过调整化学结构、改变药代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来提升药物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1.2 前药设计策略的原理前药设计策略基于两个主要原理:代谢酶介导的活化以及控制性释放。
代谢酶介导的活化是指通过酶在体内催化前药代谢反应,将其转化为活性物质;而控制性释放则是通过调控前药内部的化学特性,使其在特定条件下释放活性物质。
这些原理的应用使得前药设计策略成为一种有前景的药物设计方法。
二、前药设计策略的应用2.1 改善药物活性和选择性前药设计策略可通过调整化学结构,使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反应后形成更活性且选择性更好的物质。
通过加入酯基或酰腙基可以改善药物的脑血管选择性,从而提高药效和减少副作用。
2.2 增强药物稳定性前药设计策略还可以通过保护活性物质、避免药物的酶降解和酸碱水解等方式,增强药物的稳定性。
采用丙酸酯等化学修饰团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2.3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通过前药的设计,可以改善药物的溶解度、脂溶性等药代动力学参数,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这对于需要口服给药的药物尤为重要,因为口服给药是最常见和最便捷的给药途径。
三、个人观点与总结作为一种新颖的药物设计方法,前药设计策略在新药研发中呈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改善药物的活性、选择性、稳定性以及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然而,前药设计策略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药代动力学和药动学参数的优化,以及药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研究等。
前药的合理设计及应用
前药的合理设计及应用前药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化学或酶促反应,在体内转化为活性药物的药物前体。
合理设计和应用前药能够提高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吸收性和体内分布,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下面将从合理设计和应用两个方面来探讨前药的重要性。
首先,合理设计前药是提高药物疗效的关键。
很多药物由于其化学性质或生物化学反应的半衰期较短,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而通过设计合适的前药,可以使药物在体内被稳定地转化为活性物质,从而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增强疗效。
例如,抗生素阿莫西林的前药双氯环丙酮阿莫西林,能够在体内迅速水解为阿莫西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加疗效。
其次,合理设计前药有助于改善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有些药物由于其结晶形态或溶解度的限制,导致口服给药时难以溶解或不能稳定地存在于胃肠道。
这种情况下,设计合适的前药可以改善药物的溶解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例如,替格瑞洛在体内转化为活性代谢物,能够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并改善血浆浓度-时间曲线。
此外,合理设计前药还能够优化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而这些过程往往受到药物的化学特性的制约。
通过合理设计前药可以改变药物的化学性质,从而优化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例如,通过酯化或缩成分子量较小的酯类、醚类或酰胺类,可以提高药物的脂溶性,改善药物的组织分布和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
最后,合理应用前药有助于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一些药物在体内转化为活性代谢物后可能会产生毒性,而合理应用前药可以通过控制药物的代谢途径,降低产生毒性代谢物的可能性。
例如,氟尿嘧啶的前药卡培他滨被磷酸化为活性代谢物,该代谢物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恶性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综上所述,合理设计和应用前药对于改善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设计前药,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和吸收性,优化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前药设计策略在新药设计中的应用
前药设计策略在新药设计中的应用近年来,前药设计策略在新药设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前药设计是指将药物的药动学和代谢动力学性质考虑在内,通过对药物分子结构进行合理的修饰和设计,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代谢稳定性,从而提高药效学和安全性。
本文将深度探讨前药设计策略在新药设计中的应用,以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的科研领域。
1. 前药设计策略的基本原理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前药设计策略的基本原理。
前药设计旨在通过改变药物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提高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通常包括改变药物的亲脂性、亲水性,以及降低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等方面。
通过这些改变,可以减小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率,延长药物的半衰期,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2. 前药设计策略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在药物化学领域,前药设计策略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子的合成和改进中。
通过引入特定的官能团或结构基团,可以改变药物的性质和代谢途径,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
有机药物化学中的前药设计策略,常常通过调整分子结构中的酮、羰基等官能团,来提高药物的脂溶性和细胞膜通透性,从而增强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 前药设计策略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除了药物化学领域,前药设计策略在药代动力学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药物的代谢途径和动力学性质对于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通过前药设计策略,可以调整药物的代谢途径和速率,减小药物在体内的排泄速率,从而提高药物的血浆半衰期和药效持续时间。
这对于一些需要长期维持治疗的慢性疾病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 我对前药设计策略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前药设计策略的应用是药物研发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合理地设计和改进药物分子结构,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从而为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尤其是在个体化药物治疗和精准医学方面,前药设计策略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前景。
我对于未来前药设计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充满了期待。
总结前药设计策略在新药设计中的应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
利用前药设计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
适合静脉给药 ;(5) 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
HO P OH
12%可以定义为前药,可见前药所占比例相当高 [3]。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前药设计的主要目
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受多方面影响,主要包括药 物的渗透性、水溶性、系统前代谢和首过效应,以 及外排转运器的外排等。大部分药物都是通过口服 途径给药,只有当药物的物理化学和分子性质达到 一定要求,药物才能被良好吸收。通常药物的分子 量不能超过 500,脂溶性不能太高 (logP < 5),同 时又需要能够通过生物膜,水中溶解度一般应大于 0.1 mg/ml,药物 pH 为 6 ~ 8 为佳,极性表面积与 氢键个数也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总之药物是否 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是决定其能否被充分吸收的关键 因素 。 [4,5] 1 前药与水溶性
(1. Dept. of Medicinal Chemistry,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 2. Tianjin Tasly Group Co., Ltd., Tianjin 300410)
ABSTRACT: The prodrug strategy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the absorption of drug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cent progress of the prodrug strategy for enhancing the bioavailability of drugs, including water- and lipid-soluble prodrugs. The water-soluble prodrugs designed for improvement of the aqueous solubility of drugs can be achieved by many approaches such as modification with phosphoric acid, amino acid etc. The lipid-soluble prodrugs is expected to enhance the permeability of drugs mainly by esterated approach.
举例说明前药原理的意义
举例说明前药原理的意义前药原理(prodrug)是当下药物研究领域中兴起的一种新型策略,其将一些不太适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经过化学或生物修饰,使其在体内转化为治疗效果更佳的形式。
这种药物设计策略在医学上的应用,给研究人员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创意空间,它在从理论到实践各个方面都具有丰富的应用价值。
前药原理的设计旨在提高药物治疗效率。
在胶质瘤(glioma)治疗中,通过对富含色氨酸的化合物进行前药化改造,使其模拟脑内色氨酸进入细胞并由肝内的酯酶调节成5-氟尿嘧啶,从而达到治疗胶质瘤的目的。
因为该化合物在正常细胞中不易进入的特点,进而引起细胞内外发生代谢反应,达到了减轻副作用的效果。
前药原理还可以增强药物的溶解性。
在治疗不同癌症时,化合物的溶解性充分考虑是药物能否在体内发挥预期作用的关键之一。
通过前药化手段将一些疏水性药物改造成更亲水的形式,从而提高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率,从而增加药效和有效性。
前药原理还可以提高药物的定向作用。
一些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不断地抑制其广泛应用,因为在治疗肿瘤时,药物往往也会破坏健康细胞。
将这些药物被开发为前药来提高与正常细胞的特异性结合,使药物从而最大程度地聚集在肿瘤细胞中,减轻药物的毒性反应。
在实际应用中,药物前药的研究被应用于多种药物领域,如抗癌药物领域、抗结核药物领域、抗病毒药物领域、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领域等。
近年来研究人员将多种化合物设计为前药,人工合成出化合物,测试其在体内的活性,评估解毒的活性。
可以看出,前药原理在药物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前药化改造,药物的毒性可以被减轻,药效可以得到增强,药物定向作用可以得到强化,从而在医学治疗上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前药化改造通过化学或生物方式将药物转化为更具治疗效果的形式,进而减轻药物的毒性等不良反应,增强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定向作用。
这种药物研究策略的优越性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其在各种药物领域都有了不同的应用,包括癌症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结核病等领域。
前药设计原理及应用
前药设计原理及应用药物设计是药物研发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指根据疾病的发生机制,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和优化,设计出具有特定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药物设计原理主要包括结构基础、药效基础、结构活性关系和理论计算。
药物设计的应用涉及药物发现和优化。
药物设计的结构基础是指根据靶点的三维结构,通过分析靶点和药物结合模式的空间构象关系,设计药物的结构。
在药物设计中,结构基础是指从已知活性分子中提取出活性的药物骨架,然后根据结构骨架进行修改和优化。
药物设计的药效基础是指根据药物分子与靶点结合后的相互作用,分析药物对靶点产生作用的机理。
药物设计的药效基础可以通过药物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靶点结合的热力学参数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结构活性关系是指药物分子的结构和药效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已知药物的结构和活性数据,建立结构活性关系模型,进行药物设计和优化。
理论计算在药物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理论计算可以通过计算化学方法预测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药效,加速药物的发现和优化过程。
理论计算可以用于药物分子的构象生成、虚拟筛选、药物代谢动力学等方面。
药物设计的应用主要涉及药物发现和药物优化两个方面。
药物发现是指通过药物设计的方法,从化学库中筛选和发现具有潜在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药物优化是指基于已有活性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修饰和优化,提高药物的选择性、药效和药代动力学性质。
药物设计在药物研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节省药物研发过程中的时间和成本,提高药物的研发成功率。
药物设计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指导药物的合理使用。
应用药物设计方法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具有更好疗效和更小副作用的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选择。
总之,药物设计是一门基于分子结构和药理学的学科,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和优化,设计出具有特定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药物设计的应用可以加速药物的发现和优化过程,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药物选择。
高等药物化学课程答案2
高等药物化学课程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个说法不正确EA. 具有相同基本结构的药物,它们的药理作用不一定相同B. 最合适的脂水分配系数,可使药物有最大活性C. 适度增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活性会有所提高D. 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是影响药物活性的因素之一E. 镇静催眠药的lg P值越大,活性越强2、药物的解离度与生物活性有什么样的关系EA. 增加解离度,离子浓度上升,活性增强B. 增加解离度,离子浓度下降,活性增强C. 增加解离度,不利吸收,活性下降D. 增加解离度,有利吸收,活性增强E. 合适的解离度,有最大活性3、lg P用来表示哪一个结构参数AA. 化合物的疏水参数B. 取代基的电性参数C. 取代基的立体参数D. 指示变量E. 取代基的疏水参数4、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DA. 新药开发是涉及多种学科与领域的一个系统工程B. 前药进入体内后需转化为原药再发挥作用C. 软药是易于被代谢和排泄的药物D. 生物电子等排体置换可产生相似或相反的生物活性E. 先导化合物是经各种途径获得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合成前体5、氟尿嘧啶通过细胞膜,常以( D )方式进行A.简单扩散B.加速扩散C.主动转运D.吞饮过程E.易化扩散6、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A.理化性质主要影响非特异性结构药物的活性。
B.特异性结构药物的活性取决于与受体结合的能力及化学结构。
C.分子结构的改变一般不对脂水分配系数发生显著影响。
D.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需要通过血脑屏障,一般具有较大的脂水分配系数。
E.具有相同解离率,作用于相同受体的化合物,多显示相同的生物活性。
7、下列哪一项不能用药物的化学修饰方法来解决 BA.提高药物的选择性B.提高药物的稳定性C.改善药物的吸收D.改变药物的作用类型E.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8、通常前药设计不用于DA. 增加高极性药物的脂溶性以改善吸收和分布B. 将易变结构改变为稳定结构,提高药物的化学稳定性C. 消除不适宜的制剂性质D. 改变药物的作用靶点E. 在体内逐渐分解释放出原药,延长作用时间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EA. 弱酸性药物在胃中容易被吸收B. 弱碱性药物在肠道中容易被吸收C. 离子状态的药物容易透过生物膜D. 口服药物的吸收情况与解离度无关E. 口服药物的吸收情况与所处的介质的pH有关2)在Hansch方程中,常用的参数有 ACDEA. lg PB. mpC. pKaD. MRE. σ3)先导化合物可来源于ABCDEA. 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的合理药物设计B. 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相互配合的研究C. 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中间体D. 具有多重作用的临床现有药物E. 偶然事件4)前药的特征有ACEA. 原药与载体一般以共价键连接B. 前药只在体内水解形成原药,为可逆性或生物可逆性药物C. 前药应无活性或活性低于原药D. 载体分子应无活性E. 前药在体内产生原药的速率应是快速动力学过程,以保障原药在作用部位有足够的药物浓度,并应尽量减低前药的直接代谢5)表示药物在有机相中的溶解度,可用BCA.亲水性B.亲脂性C.疏水性D.疏脂性E.酸碱性6)决定药效的主要因素是BCDA.能被吸收、代谢B.以一定的浓度到达作用部位C.药物和受体结合成复合体D.药物受体复合体产生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的变化E.不受其它药物干扰7)新药研究开发的重要性在于ABCDEA.使无药可治的疾病变为有药可治B.使欠理想的防治药物更新换代为更好的药物C.经济效益较高D.促进和带动许多相关的基础学科及应用学科的发展E.对制药企业、多种相关行业以及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8)模型化合物的发掘方法有ABCDEA.意外获得B.由天然产物中获得C.在生命基础过程研究中发现D.在药物代谢中发现E.由受体模式推测9)常用于结构修饰的方法有ABDA.成盐B.成酰胺C.加氢D.氨甲基化E.成几何异构体10)使用药物的化学结构修饰方法的目的是ABCEA.使药物在特定部位作用B.提高药物的稳定性C.改善药物的溶解性D.降低药物的成本E.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EA. 硬药指刚性分子,软药指柔性分子B. 原药可用做先导化合物C. 前药是药物合成前体D. 孪药的分子中含有两个相同的结构E. 前药的体外活性低于原药三、填空题1.标准的Hansch方程是答案中的π改成P。
前药设计原理及应用
前药是药物份子的生物可逆的衍生物,在体内经酶或者化学作用释放具有活性的原药,从而发挥预期的药理作用。
在药物的发现和开展过程中,前药已经成为一种切当的改善原药理化性质、生物药剂学性质及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的手段。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批准上市的药品中有 5%~7%可以归类为前药,并且在新药研究的早期前药这一理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前药是一类通过构造修饰将原来药物份子中的活性基团封闭起来而导致本身没有活性,但在体内可代谢成为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1]。
前药原理在药物设计中应用广泛,不仅可对经典的含羧基、羟基、氨基药物发展构造修饰制成酯、羧酸酯、氨基酸酯、酰胺、磷酸酯等类型的前药 ,还可制成偶氮型前药、曼尼希碱型前药、一氧化氮型前药及开环、闭环等新型构造的前药 ,既保持或者增强了原药的药效,又节制了原药的*些缺点。
含有羧基、羟基和巯基的药物成酯在前药的应用中是最广泛的,将近 49%的上市药物在体内是通过酶的水解来激活的。
酯类前药主要是用来提高药物的脂溶性和被动的膜渗透能力,通常通过掩蔽水溶性药物的极性基团来到达的。
在体内,酯键可以很容易的被血液、肝脏以及其他器官和组织中普遍存在的酯酶水解掉。
目前临床上有许多烷基或者芳基酯类前药在应用,其中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匹氨西林〔Pivampicillin〕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2]。
氨苄青霉素是耐酸、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可以口服, 但是口服吸收差, 血药浓度惟独注射给药的 20%~40% 。
分析构造说明, 氨卡青霉素份子中的 C2 羧基与 C6 侧链氨基在胃内 pH 情况下解离为两性离子,将羧基形成简单的脂肪。
芳香酯类不够活泼, 在体内酶促分解成原药的速度很慢, 将其设计成双酯型前药, 末端酯键位阻较小, 易于发生酶促断裂, 生成的羟甲酯不稳定, 自动分解, 释放出甲醛和氨苄青霉素, 产生药效, 生物利用度提高 3~5 倍, 口服几乎定量吸收(98%~ 99% )。
含有羟基和氨基的药物磷酸酯类前药主要是针对含有羟基和氨基的水溶性差的药物而设计的,目的是提高它们的水溶性来得到更好的口服给药效果。
(完整版)基于前药原理的药物设计
载体前药
体外活性较 小或无活性
原药 化学结构修饰 前药
体内酶解
原药
载体前药
2、生物前体药物
Bioprecursors prodrugs
不含载体的前药
药物是代谢酶的底物,在体内通过 不同类型的酶系统进行生物转化, 形成预期的活性形式
无味氯霉素
氯霉素
四、生物前体药物
利用代谢活化,使药物在体内经一步 或多步I相代谢反应转变成预期活性 的药物
氧化活化 还原活化 消除活化
例
氯沙坦: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
活性不强 体内经肝脏代谢氧化为羧酸
例
舒林酸:非甾体抗炎药,具有广谱 活性
体外无活性 体内亚砜基被还原硫醚
唑啉、亚胺、肟
羧酸类的前药
双酯前药
羟基类的前药
前药设计的原则
共价键连接,在体内经化学或酶解断裂
前药无活性或低于原药活性、制备简单
载体分子无毒性或无生理活性,价廉易 得
前药在体内定量转化,应有足够快的反 应动力学
三、前药设计原理的应用
增加水溶性,改善药物吸收或给药途径 增加脂溶性,促进药物吸收 提高稳定性、延长作用时间 提高作用部位特异性 掩盖药物的不适气味,提高患者的依从
载体前药与生物前体药物的区别
特点
载体前药
生物前体药物
组成
原药+载体(基团、 原药结构改变, 片断或其他载体) 无载体
亲脂性 变化较大
变化较小
活化反应 水解
氧化、还原或 其他反应
催化作用 化学作用或酶解 只有酶催化
二、前药设计的目的与方法
前药原理与新药设计
前药原理与新药设计
王淑月;王洪亮
【期刊名称】《河北工业科技》
【年(卷),期】2003(020)001
【摘要】探索前药原理在新药设计中的规律,推动新药研究工作的开展,通过文献检索,综合、归纳、分析、概括前药原理在新药设计方面的典型事例.前药原理在新药设计中广泛应用,不仅可对经典的含羧基、羟基、氨基药物进行结构修饰制成前药,还可制成偶氮型前药、曼尼希碱型前药、一氧化氮型前药及开环、闭环等新型结构的前药,既保持或增强了原药的药效,又克服了原药的某些缺点.利用前药原理设计新药投资少、风险小、成功率高,适合我国国情,是值得推广的新药研究途径.
【总页数】4页(P54-57)
【作者】王淑月;王洪亮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7;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
【相关文献】
1.软药原理与新药设计 [J], 王淑月;尹宏军;陈竞洪
2.新药研究中的前药原理 [J], 刘剑峰;徐文方
3.前药设计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J], 李敏
4.聚乙二醇前药设计原理与应用研究进展 [J], 滕再进;马荔;王志强
5.拼合原理及其在新药设计中的应用 [J], 刘敏;章文军;高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前药设计理念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_王晓洁
13将活性成分进行合理的修饰设计成前药并在体内转化成具有活性的药物发挥药效,是目前改善药物理化性质、提高药物稳定性、增强药效、优化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有效策略。
目前上市的前药多为药物简单的化学衍生物,通过一步或两步酶促反应即可产生母体药物。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前药的巨大潜力,利用前药设计理念,根据人体不同生物环境,结合新型药物载体,开发出多种结构复杂、生物安全性好、靶向性强的前体药物。
下面主要对四种前药设计理念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 基于高分子载体的前药设计设计出靶向性强、全身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的抗癌药物给药系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研究者将已有的抗癌药物与高分子药物载体结合,载体将药物靶向递送至肿瘤部位,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增强药物疗效,降低全身毒副作用。
熊果酸因药物水溶性差,在肿瘤组织中非特异性分布,生物利用度低,因此抗癌效果不理想。
Gao Y 等[1]将熊果酸与叶酸和聚酰胺(PAMAM )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型树枝状复合物作为前药。
熊果酸与叶酸通过对酸不稳定的酯键共价结合在PAMAM 上,该酯键在酸性(pH5.4)或者中性(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能够水解。
体外细胞实验表明,叶酸能够增强过表达叶酸受体(FR )的Hela 细胞对树枝状前体药物的摄取,同时增强熊果酸的细胞毒性。
结果表明,叶酸修饰的熊果酸前药具有癌细胞靶向并能提高抗肿瘤疗效。
She W 等[2]为实现阿霉素在肝脏中的特异性传递,设计并合成了PEG 修饰偶联阿霉素的树枝状共聚物,阿霉素通过腙键连接在树枝状聚合物上,并通过对树枝状聚合物的半乳糖基化实现靶向功能。
由于腙键的pH 敏感性,使得共聚物在pH 为5.5的释药速率大于pH7.4。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该前药偶联物可以降低IC50值,提高细胞摄取率,从而提高疗效和生物安全性。
虽然,将药物与高分子载体偶联成为前药具有很好的前景,但目前仍面临不小的挑战。
分子表面多基团是高分子载体的优点之一,然而只有少量药物能够在不改变高分子性能的前提下,共价结合在载体表面。
利用前药设计提高生物利用度的课件
前药与水溶性
溶解度是药物理化性质的重要参数,药物需要 有一定的水溶性才能够被代谢,否则难以进行 生物代谢与药物毒性方面的实验。对一部分药 效良好但水溶性较低的药物进行前药设计,可 提高其成药性。
前药设计可以通过在其分子连接前药载体,如 磷酸类和氨基酸类等可以有效增大其水溶性, 进而提高生物利用度。
氨基酸类载体
例二:卡马西平是一种抗惊厥药物,用于治疗癫痫等,由 于其水溶性低,所以临床应用时通常添加助溶剂和表面活 性剂来提高生物利用度,但仍无法应用于静脉注射。其N甘氨酸前药的水溶性为50 mg/ml,生物利用度提高了2倍, 临床前研究显示可以静脉注射给药。
其他类载体
• 糖苷类载体 用于喜树碱的前药,增加了 水溶性及靶向性。 • PEG类载体 用于黄芩素的前药,溶解度提 高1500倍
氨基酸类载体
氨基酸或多肽为载体的前药具有以下优势: • 化学稳定性良好 • 水中溶解度提高 • 在有酯酶的环境中能水解成原药 • 适合静脉给药 • 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
氨基酸类载体
例一:这类药物的代表是用于治疗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 的药物缬更昔洛韦,它是更昔洛韦的L- 缬氨酸类前药。缬更昔洛韦 在肠道吸收后能够迅速被肠道和肝脏中的酶系代谢成更昔洛韦,药动 学研究表明,更昔洛韦的生物利用度为5.6%,而缬更昔洛韦可达 60.9%,提高了10倍。 L-缬氨酸
磷酸类载体
例二:HIV 蛋白酶抑制剂类抗病毒药福沙那韦(3) 是安瑞那韦 (4) 的磷酸酯类前药,3 进入人体到达肠黏膜附近时,被磷酸 酯酶水解为4,阻断从受感染的宿主细胞表面释放病毒粒子的 形成过程,从而抑制病毒蛋白酶而起作用。4 在pH 7 的溶液 中溶解度仅为36 μg/ml,而3 的溶解度可达0.3 mg/ml。
新药研发-前药的设计
前药设计原理与应用实例张世平制药工程2111107010摘要本文主要总结了前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在新药发现中的应用,并列举了几个相关的前药设计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前药设计,应用实例,药理学和药动学The principle of pro-drug design and Applied CasesABSTRACT : the basic principles for pro-drug design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new drug discovery are summarized in the paper, and some relative cases about pro-drug design were listed.Key words : pro-drug design ; applied cases;pharmacology and Pharmacokinetics1 前药概述前药是指在口服后经体内化学或酶代谢,能释放出有药效活性的代谢物或原药的化合物。
它是将原药与一种载体经化学键连接,形成暂时的化学结合物或覆盖物,从而改变或修饰了原药的理化性质,随后在体内降解成原药而发挥其药效作用[1]。
前药设计在克服药物用药障碍、增强化学及代谢稳定性、提高水溶性或脂溶性、增加口服或者局部给药的吸收度、增强血脑屏障渗透性、延长作用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以及减轻不良反应等应用中,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策略而广为接受。
前药是一类由于结构修饰后分子中的活性基团被封闭了起来而本身没有活性,但在体内可代谢成为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
在体内,尤其是作用部位经酶或非酶作用,如水解或氧化还原反应,前药的修饰性基团被除去,恢复成原药而发挥药效。
这种利用在体内逐渐转变为有效药物而把有生物活性的原药潜伏化的道理,称之为前药原理[2]。
前体药物的研究不仅可以在新药研发中作为一种解决药物缺陷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me-too”或“me-better”新药开发模式。
前药设计的主要思想
前药设计的主要思想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前药(Prodrug)是一类体外活性较小或无活性,在体内经酶或非酶作用,释放出活性物质而发挥药理作用的化合物”’。
前药目的主要在于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增加药物稳定性,减小毒副作用,促使药物长效化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前药设计在新药研究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在现有药物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修饰,相对风险性较小,投资少,见效快,非常适合我国药品研发的实际。
1 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1.1抗肿瘤药物依托泊苷其水溶性磷酸酯前药在体内经内源性磷酸酶作用转化为原药,生物利用度可由原药的0.04%提高到50%。
1.2安瑞那韦的磷酸酯前药夫沙那韦,该药具有高水溶性和固态稳定性。
将该前药制成钙盐片剂溶解度显著提高(100 mg/mL),口服后,提高了生物利用度,降低用药量,减轻了患者的用药负担。
1.3蛋白酶抑制剂如沙奎那韦,印地那韦,分别制成前药。
在体内通过细胞内酶的水解作用在细胞内释放出原药,从而提高了蛋白酶抑制剂对血脑屏障的渗透率和生物利用度。
2改善溶解性2.1考布他汀的甘氨酸氨基甲酸酯前药,溶解度提高到5.0mg/mL。
2.2左旋多巴的乙酯的水溶性得到很大提高,临床实验表明口服左旋多巴乙酯的溶液起效快。
2.3喜树碱的水溶性前药伊立替康。
伊立替康本身没有抗癌活性,主要在肝脏经酯键断裂代谢成7一乙基一10一羟基喜树碱而起作用,具有水溶性好,抗癌谱广等特点。
3消除不适宜的制剂性质3.1药物不适宜的制剂性质常常影响患者的口服用药。
将克林霉素制成克林霉素磷酸酯(clindamycin phosphate),可增加其水溶性,通过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途径给药。
在血液中碱性磷酸酯酶作用下很快水解为克林霉素,避免了口服用药引起的味道不适和胃肠道反应。
3.2甘油酯前药有利于减轻口服抗炎药对胃肠道的刺激4延长药物作用时间4.1前药也能用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例如,氟奋乃静的癸酸酯前药注射24h一72h后开始起作用,可持续作用l一8周,平均作用时间3—4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将活性成分进行合理的修饰设计成前药并在体内转化成具有活性的药物发挥药效,是目前改善药物理化性质、提高药物稳定性、增强药效、优化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有效策略。
目前上市的前药多为药物简单的化学衍生物,通过一步或两步酶促反应即可产生母体药物。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前药的巨大潜力,利用前药设计理念,根据人体不同生物环境,结合新型药物载体,开发出多种结构复杂、生物安全性好、靶向性强的前体药物。
下面主要对四种前药设计理念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 基于高分子载体的前药设计设计出靶向性强、全身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的抗癌药物给药系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研究者将已有的抗癌药物与高分子药物载体结合,载体将药物靶向递送至肿瘤部位,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增强药物疗效,降低全身毒副作用。
熊果酸因药物水溶性差,在肿瘤组织中非特异性分布,生物利用度低,因此抗癌效果不理想。
Gao Y 等[1]将熊果酸与叶酸和聚酰胺(PAMAM )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型树枝状复合物作为前药。
熊果酸与叶酸通过对酸不稳定的酯键共价结合在PAMAM 上,该酯键在酸性(pH5.4)或者中性(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能够水解。
体外细胞实验表明,叶酸能够增强过表达叶酸受体(FR )的Hela 细胞对树枝状前体药物的摄取,同时增强熊果酸的细胞毒性。
结果表明,叶酸修饰的熊果酸前药具有癌细胞靶向并能提高抗肿瘤疗效。
She W 等[2]为实现阿霉素在肝脏中的特异性传递,设计并合成了PEG 修饰偶联阿霉素的树枝状共聚物,阿霉素通过腙键连接在树枝状聚合物上,并通过对树枝状聚合物的半乳糖基化实现靶向功能。
由于腙键的pH 敏感性,使得共聚物在pH 为5.5的释药速率大于pH7.4。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该前药偶联物可以降低IC50值,提高细胞摄取率,从而提高疗效和生物安全性。
虽然,将药物与高分子载体偶联成为前药具有很好的前景,但目前仍面临不小的挑战。
分子表面多基团是高分子载体的优点之一,然而只有少量药物能够在不改变高分子性能的前提下,共价结合在载体表面。
此外,如何改善药物活性成分与载体的比例,如何实现这种新型给药系统的质量控制与监管,是工业化生产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临床转化的难点所在。
2 与基因相关的前药设计以核酸为靶点的药物设计已经成为药物化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
通过硫酯化反应将碱基识别单元键和到共聚物骨架上,是实现基因药物递送的有效手段。
Lingzhi Liu 等[3]利用硫酯化反应构建含有碱基的动态共聚物。
该反应条件温和,胸腺嘧啶通过氢键结合到嘌呤改性分子上形成前药。
在谷胱甘肽GSH 环境中,胸腺嘧啶结构单元可通过硫醇-硫酯交换反应从主链断开,成为母体药物发挥药效,表现有“还原”响应特性。
目前,硫酯和胸腺嘧啶共聚物相互作用产生的“还原”响应特性在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治疗中有很多应用。
基因不仅可以开发成药物,也可作为药物载体与化学药物结合,利用DNA 强大的自组装特性,可以自组装成多种形状的递药系统,实现胞内递药。
最初提出的DNA 纳米给药系统是单层结构折叠成三维的四面体或空心立方体[4]。
此后,有研究人员开发出具有各种结构的DNA 纳米递药系统,如纳米管[5]和多维笼状结构[6]等,能够更好的实现载体与药物的结合与断裂,有利于药物的递送与交付。
Jiang Q 等[7]将阿霉素嵌入到杆状DNA 结构中,实现了阿霉素释放的可控性。
目前基因药物发展势头迅猛,但如何实现大规模生产以及降低生产成本仍是限制其实际应用的障碍。
3 运用免疫治疗原理的前药设计免疫治疗癌症是最近两年的研究热点,一些治疗药物如细胞因子,需要通过自分泌的方式局部加强药物水平才能恰当的发挥其疗效。
如可通过肿瘤特异性抗体与抗肿瘤药物偶联,将药物靶向富集到肿瘤细胞,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肿瘤细胞,并在溶酶体中将母体药物释放到细胞质中,发挥其抗肿瘤作用的生物过程。
此时,特异性抗体相当于药物载体,将药物递送至靶点。
这个过程主要是使用一个修饰的特异性抗体。
有趣的是,药物以这种免疫抗体偶联物的方式进入细胞的与原型药物相比,发生P 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的几率更低。
但这种免疫偶联物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其体内不稳定性,血浆清除率高,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4 糖类氨基酸为载体的前药设计开发脑靶向性药物是攻克血脑屏障,治疗脑部疾病的有效手段。
现阶段研究较多的是利用血脑屏障上存在的葡萄糖转运体、氨基酸转运体、核苷转运体等与小分子药物偶联,将原本不易穿越血脑屏障的药物转运进入脑组织。
刘兴等[8]运用该前药设计原理,使用不同的桥链将布洛芬与D-葡萄糖共价链接起来,成功合成出两种以D-葡萄糖为载体的脑靶向前体药物。
此外,有研究证实,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对于氨基酸的代谢存在一定的差异,肿瘤细胞对赖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求是正常情况下的2~3倍。
据此,有研究者开发出聚氨酸类高分子载体材料,如两亲性PHB-PEG-PHB 共聚物[9],其生物相容性好,无免疫原性,与药物结合后被肿瘤细胞摄入胞内,氨基酸类载体在体内可水解或酶解为氨基酸,供人体吸收利用,母体药物发挥药效。
将体内外性质不佳的药物通过合理的修饰制成前药是目前新药设计与新型药物制剂开发中常用的设计理念。
虽然目前根据人体生物环境结合新型药物载体,开发的结构复杂、靶向性强的前体药物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但随着对前药的研究深入,依托前药理念设计的新型药物临床应用前景很广阔。
参考文献[1] Gao Y , Li Z , Xie X , et al. Dendrimeric anticancer prodrugs for targeted delivery of ursolic acid to folate receptor-expressing cancer cells: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Eur J Pharm Sci , 2015,(70): 55-63.[2] She W , Li N , Luo K , et al. Dendronized heparin- doxorubicin conjugate based nanoparticle as pH-responsive drug delivery system for cancer therapy. Biomaterials ,2013,34(9): 2252-2264.前药设计理念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王晓洁(长江职业学院生物医药学院药物质量检测技术教研室,武汉 430064)【摘要】利用前药设计理念,根据人体不同生物环境,结合新型药物载体,开发出多种结构复杂、生物安全性好、靶向性强的前体药物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本文综述近年来前药设计理念在高分子、基因、免疫治疗、糖类、氨基酸等新型药物载体中的应用。
【关键词】前药;药物载体;靶向性本文摘自当代临床医刊14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卫生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临床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及介入治疗均获得了长足进展。
外周血管病变、冠状动脉缺血性病变等介入治疗技术经验的积累,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提供了借鉴依据[1]。
近年来,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技术、临床经验与治疗效果均取得了飞跃式进展。
本文就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是诱发脑卒中最主要的原因,约占总数的10%~20%[2]。
早期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主要是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
上世纪90年代初,有学者逐渐开始尝试应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进行治疗,而随着新材料的研发与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逐渐应用于临床。
临床研究表明,随着保护性装置的应用,CAS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过程中,动脉斑块脱落导致颅内远端血管栓塞的发生率已由既往的5%降低至2%左右[3]。
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CAS能否替代CEA而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治疗。
但关于颈动脉狭窄是否需要应用CAS 治疗,目前尚存在较大争议。
近几年,随着CAS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CAS 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相比于外科手术而言,具有操作简便和创伤小等优势。
从目前已经完成的研究结果表明,CAS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并未较CEA增加,有望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项新型、有效的方法。
国内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发现,CAS术后6个月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8%,与CEA的10.7%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4]。
有研究发现,CAS术后1个月内死亡率约为3.8%,脑卒中发生率约为4.1%,表现出了较好的临床疗效[2]。
国外相关随访研究表明,应用含血栓保护装置的CAS治疗高手术风险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可获得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相当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3年死亡率仅为24.6%,与CEA的30.3%相比并无增加,甚至有降低趋势[3]。
还有研究对实施CAS与CEA手术治疗患者进行为期120 d的随访,结果显示,CEA的致残性脑卒中发生率为3.2%,而CAS为4%,CAS术后脑卒中发生率与CEA相比并无明显增加[4]。
由此可见,对于颈动脉狭窄具有较高手术风险者,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应用CAS治疗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预后,且短期治疗效果与CEA基本相当。
有研究资料显示,高手术风险患者实施CAS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主要为受颈部放射治疗、颈部癌症手术治疗史以及心脏危险程度改良Goldmanpf评分为Ⅱ中度危险者[5]。
还有研究发现,高手术风险患者实施CAS的效果与低手术风险患者实施CEA 治疗的效果基本相当[6]。
但2007年,由法国卫生部主持开展的-3S研究结果发现,CAS的风险性相较于CEA更大,这使得诸多学者表示困惑。
但这项结果是目前为止关于CAS与CEA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应用安全性和可行性研究的首个阴性结果,其研究中并未严格要求执行介入治疗医师的技术要求,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尚有待论证[7]。
但同时也说明,CAS是否能够媲美CEA,甚至完全替代CEA而成为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法还有待更多的研究资料论证,尤其是在介入操作技术较大程度地影响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情况下,不宜盲目开展CAS治疗。
同时,这项技术在实践应用中,还应充分考虑到手术适应证的掌握、术中保护装置的使用范围与可能风险、双侧颈动脉均狭窄的术中处理方案、围手术期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方案以及术前、术后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5]。
既往研究表明,高龄(年龄>80岁)是影响CAS临床预后的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