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评价

合集下载

住院病人营养状况评定

住院病人营养状况评定

住院病人营养状况评定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于康营养评定(nutritionalassessment)是通过人体组成测定、人体测量、生化检查、临床检查及多项综合营养评定方法等手段,判定人体营养状况,确定营养不良的类型及程度,估计营养不良所致后果的危险性,并监测营养支持的疗效。

一、人体组成的研究可采用“五水平模式”,即将人体分为原子水平、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系统水平和整体水平进行评价。

1、原子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整体水平。

2、分子水平——水、蛋白质、糖原、脂肪和矿物质等。

公式1:总体脂肪(TBF)=体重-去脂组织(FFM)公式2:FFM=总体水(TBW)/0.7323、细胞水平——细胞、细胞外液体(ECF)和细胞外固体(ECS)体细胞群(BMC)=(总体钾/150)×(1/0.80),或BMC=总体钾×0.00834、组织-系统水平——由主要组织和器官组成。

5、整体水平——评定方法包括人体测量及人体组成测定,如总体密度、双能源X线吸收法(DEXA)及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等。

二、人体测量1、体重测定时必须保持时间、衣着、姿势等方面的一致性。

体重计的感量不得大于0.5 kg,测定前须先标定准确。

(1)现实体重占理想体重(IBW)百分比(%)=现实体重÷IBW×100%(2)体重改变(%)=【通常体重(kg)-实测体重(kg)】÷通常体重(kg)×100%(3)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体重减少是营养不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但应结合内脏功能的测定指标。

当短期内体重减少超过10%,同时血浆白蛋白<3.0 mg/dl时,可判定病人存在严重的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

2、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正常参考值男性为8.3 mm,女性为15.3 mm。

实测值相当于正常值的90%以上为正常;介于80~90%之间为轻度亏损;介于60~80%之间为中度亏损;小于60%为重度亏损。

高龄老年长期鼻饲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高龄老年长期鼻饲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高龄老年长期鼻饲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分析摘要:目的调查高龄老年长期鼻饲患者的营养状况并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护人员和家属陪护对此类患者营养状况的关注,改进鼻饲管理,提高喂养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3月期间,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中年龄≥80岁且鼻饲时间超过一周的患者50例。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营养评价指标为上臂肌围、淋巴细胞比率、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

进行结果分析。

结果入组对象鼻饲一周后,综合MNA 评分均<17分。

MNA评分下降率为92%(P<0.05),其上臂肌围、淋巴细胞比率、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下降率均超过50%,其中血清白蛋白下降率为72%,前白蛋白下降率为70%。

调查显示:高龄老年住院鼻饲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

且存在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对营养效果关注度低。

结论高龄老年长期鼻饲住院患者多数存在营养不良状况,需要引起医护人员和家人的高度重视,营养管理要贯穿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延续护理。

经过给予合理的营养指导与护理干预,配合临床治疗,对增强病人的抵抗力,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康复有很大帮助。

应将营养管理纳入医护管理的工作流程,特别是护理健康教育中.关键词:高龄老年;长期鼻饲;营养状况;护理干预营养管理是住院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有效的营养管理对疾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

住院高龄老年长期鼻饲患者的营养状况是否得到临床医护足够的重视,本文旨在通过收集高龄老年长期鼻饲住院患者营养现状的数据进行分析,为临床营养管理,配合临床治疗,促进患者康复提供支持。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①年龄≥80岁的住院患者。

②连续鼻饲时间≥7天。

③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

排除标准:①由于疾病的原因不允许做此项调查。

②患者或家属不同意或者不配合。

1.2方法1.2.1 资料收集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我院老年病院2019.1-3月年龄≥80岁且连续鼻饲时间超过7天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

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评估分析

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评估分析
s r e ng to n t p rme to sr e t r lg . c e ni o li he De a t n fGa to n e oo y
【 ywo d 】Man tio Ke r s lurin;Nur in lr k;Nurt n l s ce nn 0 2 t t t a i io s t i a ksre ig2 0 ;Nur in tea y io r i tt h rp io
i npa int n t pa t e fg sr e e 0 0 y te si he de rm nto a t 0 nt r l g
WE J N i
De rme fI e n lM e c n ,Cho g i g W an ho Ho pi lo ntg ae d t na n e tr e c n ,W a h u Ditit pa t nto ntr a dii e n qn z u s t fI e r td Ta ii la d W se n M dii e a o nz o src, Cho g ng404 0, n n qi 00 Chia
t n si h p l l n a in si h p rme t fGa t e tr lg r n ol d i i t n t e De at n fGa t e tr lg . e r t o s 2 ed y i p t t n t e De a 1 8 e t n s o n e o o y we e e r l n o r e
ti pooo N tt nl i cenn 0 2(R 0 2 w s efr do enx m ri f r d sin R s l ep c v— hs rtc1 uri a Rs S reig20 N S2 0 ) a r me nt et o n at mi o. eut R set e . io k p o h n g ea s s i l, nal 1 ai t tet a rt o luri a 39 5 ae) n h rvl c fntt n l s (R ≥ 3 a y i l 2 8pt ns h o l a f e , t e Man tt nw s2 .%(2css adtepea n eo uri a rkN S )w s io e io i 4 _%(0 ae) T t l, 4pt n (94 rc i dn tintea y C n ls n N S 0 2 w safail n ttn l s 63 1 1css. o l 6 ae t 2 .%) eev u t h r . o c i R 2 0 a es e u io a r k ay i s e io p uo b ri i

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

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

上 臂 围
使用器材:无伸缩性刻度卷尺 上臂紧张围: 指上臂肱二头肌最大限度收缩时的围度。 测量步骤: (1) 被测者上臂斜平举450,手掌心向上握拳用力屈肘。 (2) 测量者站于被测者侧面或对面,将卷尺在上臂肱二头肌最粗处绕一周并读数(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即0.1cm) 。 注意事项: (1) 测量时被测者肌肉充分收缩,卷尺松紧度要适宜。 (2) 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误差<0.5cm,取均值。
身长/身高
身高:为站立式测量人体的长度;多用于健康人群。 使用器材:身高坐高计/卷尺/身高体重秤 测定时间:早上10点或同一固定时间 测量步骤: 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呈600;足跟、骶骨部、两肩间区与立柱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廓上缘与眼眶下缘水平。 测量者立于被测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被测者头顶。 测量者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平面等高读数,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即0.1cm。
上 臂 围
上臂松弛围: 指上臂肱二头肌最大限度松弛时围度。 测量步骤: 上臂紧张围测量后,将卷尺保持原位置不动,令被测者上臂缓缓伸直,用卷尺在肱二头肌最粗处绕一周读数(精确至0.1cm)。 注意事项: (1) 上臂由紧张变换为松弛时,勿使卷尺移位。 (2) 测量误差≤0.5cm。 臂围差(即上臂紧张围与松弛围之差)意义:差值越大反映肌肉发育越好、差值越小反映脂肪发育越好。
坐 高
测量步骤: 3岁以上——(1)被测者坐在身高坐高计的凳子上,两大腿紧密靠拢,并与之凳面完全接触;(2)被测者端正上身坐姿,测量者右手把头板往下移使之与头顶接触并读数,数据精确至0.1cm。
量 床
身高体重秤
01
是营养评价最重要、最简单可行的检查指标。临床上,常采用实际体重与理想体重之比,或体重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幅度和速度来评价营养状况。

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

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
监测与调整
针对不同疾病和病情,指导病人调整 饮食结构,如低盐、低脂、高蛋白等 。
04
住院病人营养评价的注意事 项和挑战
注意事项
病人状况了解
在开始营养评价之前, 需要充分了解病人的病 情、年龄、身高、体重 、饮食习惯等基本信息 ,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其
营养状况。
动态评估
由于病人病情可能随时 发生变化,因此营养评 价应该是动态的,定期 进行,以便及时调整营
营养评价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研究
长期追踪研究
开展长期追踪研究,评估营养评 价对病人康复和疾病预后的影响,
为制定更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提 供依据。
多学科合作
加强医学、营养学、流行病学等多 学科合作,共同开展相关研究,提 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临床试验
开展临床试验,比较不同营养评价 方法和干预措施对病人的影响,为 优化营养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营养基因组学
利用基因检测技术,评估病人对不同营养素的代谢能力和需求, 为个性化营养方案提供依据。
代谢组学
通过检测病人代谢产物的变化,了解营养素摄入与代谢状况,有助 于发现早期营养不足或过度。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大量营养评价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评价 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了解病 人的代谢状况和营养物质储备情
况,从而评估其营养状况。
实验室检查指标需结合病人的病 史、体格检查和其他相关指标进
行综合分析。
03
住院病人营养评价的实践应 用
营养不良筛查
1 2
3
体重指数(BMI)
通过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BMI,评估是否存在体重过轻、超重 或肥胖。
体重变化

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解读

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解读

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解读
NRS 2002(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2002)是一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主要用于评估老年人和住院病人的营养风险。

以下是NRS 2002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解读:
1. 饮食自我照顾能力(0-4分):这是评估个体是否能够独立进行日常饮食活动,如购物、烹饪和进食。

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的自我照顾能力越差。

2. 疾病或治疗影响(0-2分):这是评估个体的疾病或治疗是否影响了其饮食摄入。

得分越高,表示疾病或治疗对饮食的影响越大。

3. 体重丢失(0-2分):这是评估个体是否已经发生了体重丢失,包括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丢失了5%或更多的体重,或者医生的诊断中有体重丢失的记录。

得分越高,表示体重丢失的程度越严重。

4. 血清白蛋白浓度(-2分):这是评估个体的血血清白蛋白浓度,血清白蛋白是一种反映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浓度越低,表示营养状况越差。

以上四个部分的总得分在0-7分之间。

根据得分,NRS 2002将营养风险分为四个等级:0-1分表示低营养风险,2-3分表示中营养风险,4-5分表示高营养风险,6-7分表示极高的营养风险。

NRS 2002的目的是早期识别和预防营养风险,从而改善病人的治疗结果和生活质量。

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

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
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
了解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对于提供有效的医疗护理至关重要,本节将介绍住 院病人的营养评价方法和如何改善其营养状况。
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概述
什么是营养评价?
营养评价是通过收集和分析病人的营养信息, 评估其营养状况和需求。
评价哪些方面?
营养评价考虑病人的摄入食物、体重变化、生 化指标等因素。
营养评价的实施步骤
1
收集病人信息
了解病人的个人信息、病史和用药情况。
2
评估营养状况
根据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和饮食记录等方法进行评估。
3
制定个性化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符合病人需求的营养治疗计划。
4
监测和调整
定期监测病人的营养状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计划。
提高住院病人营养状况的方法
个性化饮食计划
根据病人的需求和口味制定合 理的饮食计划。
食物营养补充
在需要的情况下,给予病人合 适的营养补充品。
营养教育
为病人提供有关营养知识和健 康饮食的教育。
这些指标可以用来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和风险,并指导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
分析住院病人的营养需求
1 病人的年龄、性别和活动水平
这些因素会影响病人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2 病人的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某些疾病或手术会导致特定的营养需求变化。
3 特殊的医疗情况
如妊娠、肾功能衰竭等,也会对病人的营养需求产生影响。
常见的营养评价方法
临床评估
医生和营养师通过观察病人的食 欲、体重变化等进行评估。
实验室检测
检测血液中的生化指标,如蛋白 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水平。
饮食记录
病人记录每日的食物摄入量和饮 食习惯,以便评估其营养状况。

住院患者的营养评价方法

住院患者的营养评价方法

住院患者的营养评价方法一、引言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于其康复过程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营养评价方法,医护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营养需求,为其提供合适的营养支持,进而加速康复进程。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住院患者的营养评价方法。

二、营养评价内容1. 体重指数(BMI):通过测量患者的身高和体重,计算其BMI值,判断其是否处于正常范围。

2. 身体组成测定:使用生物电阻测量仪或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等工具,评估患者的肌肉、脂肪比例,了解其能量储备情况。

3. 视觉评估:观察患者皮肤弹性、肌肉丰满度等指标,判断其营养状况。

4. 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条件,进行血生化、血清白蛋白等指标的检测,了解其蛋白质、能量等营养素的摄入情况。

三、营养评价方法1. 膳食调查:了解患者饮食情况,包括食物种类、摄入量等,评估其营养素的摄入情况。

2. 临床观察:医护人员定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了解其食欲、消化吸收情况等,为营养评价提供参考。

3. 问卷调查:设计营养相关问卷,了解患者饮食习惯、饮食偏好等信息,为个性化营养指导提供依据。

4. 营养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营养知识教育,提高其营养意识,促进患者合理饮食。

四、营养评价结果处理根据以上方法得到的营养评价结果,医护人员应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如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蛋白质摄入等。

同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恢复情况,适时调整营养干预措施,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五、结论住院患者的营养评价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的营养评价方法,医护人员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为其提供合适的营养支持,促进患者康复。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注重营养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营养评价

营养评价

营养评价一、住院病人营养风险评估按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方法对住院病人进行营养风险评分。

(一)NRS-2002营养风险评分标准:1. 营养状况情况评分⑴严重营养状态受损:营养风险3分1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3个月内体重下降>15%;或近一周食物摄入比正常量减少75%以上;或BMI<16.0,并且一般情况差,如血浆白蛋白<25g/L。

⑵中度营养状态受损:营养风险2分一般情况差并2个月体重丢失>5%;或近一周食物摄入比正常量减少50%~75%;或BMI为16.0-16.9。

⑶轻度营养状态受损:营养风险1分3个月内体重减少>5%或近一周食物摄入比正常减少25%~50%;或BMI 为17.0-18.4。

⑷正常营养状态:营养风险0分营养摄入正常,体重无明显降低。

(注:几项问题任一符合就按其分值,几项都有按照高分值为准)2.疾病严重程度的评分:⑴疾病对营养的摄入、吸收、利用和代谢影响严重:营养风险3分如严重头颅部损伤、骨髓移植、重症监护病人、严重感染、脓毒血症、烧伤面积>50%患者、严重多发伤、脑卒中、急性重症胰腺炎等。

⑵中度影响:营养风险2分如腹部大手术、重症肺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严重的炎性肠疾病、肝切除等;⑶轻度影响:营养风险1分如有并发症的慢性疾病患者、肝硬化、血液透析、糖尿病、股髋骨骨折、肿瘤患者(放、化疗)等。

(注:几项问题任一符合就按其分值,几项都有按照高分值为准)3.年龄因素影响的评分:年龄≥70岁,营养风险明显增加。

因此,7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应增加营养风险1分。

4. 营养风险总评分:总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营养状态评分+年龄评分㈡NRS-2002营养风险评分意义:根据NRS法对营养状况总评分结果的处理原则,对总评分≥3分者,必须进行营养支持。

对总评分≥1,但<3分者,应给予营养指导或营养补充,并每周定期评估筛查1次。

当再次评估如≥3分时,应实施营养支持。

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方法和意义

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方法和意义

良好的营养状态可以提高病 人的免疫力和康复能力,增 加治疗的成功率。
评估指标及其解释
体重指数(BMI)
用于判断肥胖和消瘦程度的指标。
血清白蛋白
血液中的营养蛋白,反映营养状 况和肝功能。
尿素氮
血液中氮的代谢产物,用于评估 蛋白质代谢和肾功能。
营养评估工具
主观营养评价
通过患者自述的饮食习惯和营养问 题来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
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方法 和意义
了解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对其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营养评价的方法和 意义,以便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
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分析
身体指标
通过测量患者的体重、身高和体质指数等指标,来 评估其身体状况。
膳食记录
记录患者的饮食习惯和进食量,以判断其摄入的营 养物质是否满足需求。
生化指标
通过血液和尿液等生化检查,评估患者的营养代谢 和器官功能。
临床观察
通过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肌肉萎缩等情况,来 评估其营养状况。
营养评价高治疗效果
通过评价住院病人的营养状 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 预,促进康复。
根据个人的营养需求制定个 性化的饮食方案,提供全面 而有效的护理。
与其他治疗方案相协调,确保营养干预的有效性。
结论和展望
通过营养评价,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并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干预与特殊饮食。未来的研究应进 一步完善营养评估方法,以提高病人的康复效果。
适应饮食
针对特殊情况或病人的特殊饮食需求,提供 适应性饮食,如液体饮食或软食。
注意事项和限制
过敏与禁忌
了解病人的过敏史和禁忌症状,避免食物引起不良 反应。
监测与调整
定期监测病人的营养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饮食调 整。

血清前白蛋白对老年病人营养状况的评价及意义

血清前白蛋白对老年病人营养状况的评价及意义
2 检 测 方 法 。 采用 免 疫 比浊 法 检 测 , 器 由 意 大 利 生 产 . 仪
的 LaY 全 自动 生 化 仪 。试 剂 盒 购 自上 海 北 加 生 物 制 品 有 i S S 限 公 司 , 格 按 说 明 操 作 。 正 常 参 考 值 为 204 0 g L 严 0 —0m / 。 3 统 计 学 处理 。 结 果 以 均 数 4标 准 差 ( 4s 表 示 , 清 . - - ) 血 P B差 异 比较 采 用 统计 学 处 理 方 法 用 Suet 检 验 。 A t nt d
中 国 高 等 医学 教 育
20 09年
第l 2期

l 23 ・
≥ ◆蓐掌 究0 研 毒
血 清 前 白蛋 白对 老 年 病 人 营 养 状 况 的评 价 及 意 义
王 正 良, 谢 颖, 王云 芳 , 沈春 燕
( 江 老 年 关 怀 医院 , 江 杭 州 3 0 1) 浙 浙 10 5

养 评 价 指 标 , 而 应 认 识 到 白 蛋 白 半 衰 期 相 对 较 长 , 其 浓 然 故
度 的 变 化 对 体 内蛋 白 的贮 存 情 况 反 映 较 慢 。 前 白蛋 白 在 肝 脏 和 胃肠 黏 膜 细 胞 产 生 , 代 表 脏 器 蛋 白质 状 况 , 血 清 前 可 而 白 蛋 白的 半 衰 期 仅 19天 , 有 白蛋 白的 1 1 ./ , 血 清含 . 只 /219 其
运 蛋 白之 一 , 的 半 衰 期 较 其 他 血 浆 蛋 白 短 ( 1 9天 ) 比 它 为 . ,
可 早 期 认 识 营 养 缺 乏 , 助 患 者 尽 快 康 复 , 低 并 发 症 。研 帮 降
究 显 示 , 养不 良和 血 清 蛋 白如 白蛋 白 、 铁 蛋 白 、 白蛋 白 营 转 前

ICU患者营养评估方法

ICU患者营养评估方法

ICU患者营养评估方法在医学领域中,为了确保ICU患者得到适当的营养支持,营养评估方法起着关键作用。

ICU患者的病情复杂,需要特殊的关怀和治疗。

而准确、全面的营养评估有助于医护人员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计划,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ICU患者营养评估方法。

一、主观营养评估方法主观营养评估方法是通过直接观察和患者询问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这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临床评估:医护人员通过观察患者的体格特征、皮肤状况、精神状态、口腔健康以及是否有摄食困难等方面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2. 食物摄入:询问患者的日常摄入量,了解其对各种食物和饮料的偏爱和摄入量。

3. 主观症状:询问患者是否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是否有明显的体重减轻、水肿等情况。

4. 食物耗散:通过观察患者的饭菜食量和剩余情况,了解其实际的食物耗散情况。

二、客观营养评估方法客观营养评估方法是基于患者实验室检查和测量数据来评估其营养状况。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客观营养评估方法:1. 体重指数(BMI):BMI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评估肥胖和体重不足程度的方法。

通过计算患者体重与身高的比例来确定其体重状况。

2. 皮褶厚度测量:通过使用皮褶厚度测量仪器来评估患者的皮下脂肪含量,从而推测其蛋白质和能量储备情况。

3. 肌肉围长测量:通过测量患者的上臂、大腿等部位的肌肉围长来评估其肌肉状况,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肌肉损耗。

4. 血清蛋白测定: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来评估其蛋白质状况。

5. 营养摄入量记录:记录患者的每日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以评估其实际的营养供应是否满足需求。

三、主客观相结合的营养评估方法综合主观和客观的营养评估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营养状况评估结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1. 欧洲ICU营养状况评估法(NUTRIC):该方法结合了主观评估和客观指标,通过评估患者的食欲、营养摄入量、疾病严重程度、炎症指标等因素来综合评估其营养状况。

住院病人营养状况评估制度

住院病人营养状况评估制度

住院病人营养情形评估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章的目的为确保住院病人的营养情形得到科学评估和合理管理,提高住院病人的营养摄入质量,促进病人的病愈,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的住院病人,包含各科室的住院病人。

第三条定义1.住院病人:指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

2.营养情形:指病人的营养摄入和代谢情况。

3.营养评估:指对病人的身体情形、病史、饮食摄入、体重变动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第二章营养评估流程第四条营养评估流程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估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项目:1.病人的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BMI)。

2.病人的病史、既往饮食习惯、喂养模式等。

3.病人的进食本领、咀嚼和吞咽功能。

4.病人的胃肠道功能和消化汲取情况。

5.病人的营养需求和限制。

6.病人的营养摄入情况和摄入量评估。

第五条营养评估工具为确保营养评估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医院将采用以下工具进行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估:1.身高、体重测量仪器。

2.营养评估表格。

3.营养摄入计算软件。

第六条营养评估指标依据住院病人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医院将订立相应的营养评估指标,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指标:1.营养不良程度评估:依据病人的BMI、体重变动等指标,评估病人的营养情况。

2.营养摄入评估:依据病人的饮食记录和营养需求,评估病人的营养摄入是否达标。

3.营养风险评估:依据病人的病情和病史,评估病人的营养风险程度,如存在患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病史的病人。

第三章营养干涉和管理第七条营养干涉目标依据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估结果,订立相应的营养干涉目标,包含但不限于以下目标:1.供应充分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满足病人的营养需求。

2.维持病人的体重稳定和营养情形改善。

3.改善病人的食欲和饮食习惯。

4.防备和治疗病人的营养相关并发症。

第八条营养干涉措施依据住院病人的营养干涉目标,医院将采取以下营养干涉措施:1.供应个性化的膳食方案,依据病人的病情、口味偏好和饮食限制订立。

临床营养学 病人营养状况评价

临床营养学 病人营养状况评价
PNI(%)=158-16.6ALB-0.78TSF-0.20TFN-
5.80DHST

式中ALB为血清清蛋白(g/dl),TSF为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mm),TFN为血清运铁蛋白(mg/dl),DHST为迟发性超 敏皮肤反应试验,硬结直径<5mm为1,>5mm为2。
PNI≥50%,手术高度危险,发生并发症及手术危险性
微型营养评定(minisize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
指标 1.近期(2周)体重改变 2.饮食改变 A级 无/升高 无 B级 减少<5% 减少 C级 减少>5% 不进食/低能量流食
3.胃肠道症状(持续2周) 无/食欲不减 轻微恶心呕吐 严重恶心呕吐 4.活动能力改变 5.应激反应 6.肌肉消耗 7.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8.踝部水肿 无/减退 无/低度 无 正常 无 能下床走动 中度 轻度 轻度减少 轻度 卧床 高度 重度 重度减少 重度
(2)肌酐-身高指数(creatinine-height index, CHI)
是衡量机体蛋白质水平的灵敏指标。 在肾功能正常时,肌酐-身高指数是测定肌肉蛋白质消
耗的一项生化指标。 肌酐是肌酸的代谢产物,其排出量与肌肉总量、体表面 积和体重密切相关,不受输液与体液潴留的影响。
CHI 被试者24 h尿肌酐排出量(mg ) 100% 同身高健康人24 h尿肌酐排出量(mg )
(5)病人能量消耗估计
二、人体测量

体重和身高:体重的改变与机体能量与蛋白质的 平衡改变相平行,故体重可从总体上反映人体的 营养状况。
皮褶厚度 围度


现实体重占理想体重(idea body weight, IBW)的百分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结 果
2. 1 MNA-SF 营养评价结果 根据 MNA-SF 评分 标准,234 例老年住 院 病 人 中,营 养 不 良 发 生 率 为 12. 39% ( 29 /234) ,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 46. 58% ( 109 /234) ,营养正常者为 41. 03% ( 96 /234) 。 2. 2 不同营养状况老年病人传统营养评价指标比 较 对营养正常组、营养不良风险组和营养不良组 三组病人的人体测量指标和生化检测指标进行单因 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三组病人的 BMI、AMC、CC、 握力、ADL、TP、ALB、Hb 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 义( P < 0. 05) 。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用 LSD 法进行两两比较,发现三组病人两两之间的 BMI、 AMC、CC、握 力、ADL、ALB 均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P < 0. 05) 。营养正常组病人的 TP 和 Hb 明显高于营养 不良组( P < 0. 05) ,但与营养不良风险组之间无明 显统计学差异。营养不良风险组 Hb 也明显高于营
[摘要] 目的: 应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 MNA-SF) 评价老年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并比较不同营养状况三组 病人间传统营养评价指标的差异。 方法: 随机选取 234 例老年住院病人,采用 MNA-SF 对其进行营养状况评价, 同时测定传统营养指标,并进行分析。 结果: 老年住院病人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 12. 39% 和 46. 58% ,而营养正常的病人仅占 40. 03% 。对三种不同营养状况病人的传统营养指标分析后发现,三组病人的体 重指数( BMI) 、上臂围( AMC) 、小腿围( CC) 、握力、体力活动水平( ADL) 、总蛋白( TP) 、清蛋白( ALB) 和血红蛋白 ( Hb) 等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三组病人之间两两比较后,BMI、AMC、CC、握力、ADL、ALB 均有显 著性差异( P < 0. 05) 。营养正常组病人 TP 和 Hb 明显高于营养不良组( P < 0. 05) ,但与营养不良风险组之间无显 著性差异。营养不良风险组病人 Hb 也明显高于营养不良组( P < 0. 05) 。 结论: 老年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和营养 不良风险的发生率较高,其类型多为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
养不良组( P < 0. 05) 。其余指标三组间差异均无显 著性差异,见表 1。
表 1 三组老年病人的人体测量和生化指标比较( x ± s)
Table 1 Comparison of anthroposomatology and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in different nutritional status of aged
25. 22 ± 3. 10# 22. 48 ± 4. 03*
31. 21 ± 3. 03# 28. 00 ± 3. 68*
17. 95 ± 7. 60# 12. 93 ± 7. 36*
78. 62 ± 26. 32# 48. 28 ± 32. 71*
67. 61 ± 6. 34 65. 64 ± 7. 89 63. 24 ± 7. 35 38. 32 ± 4. 37 36. 81 ± 5. 74# 33. 07 ± 5. 56*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nutritional state of aged patients in hospital,and to compare difference of the traditional assessment index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MNA-SF scores. Methods: 234 age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o assess their nutritional states by MNA-SF,and to analyze the traditional nutritional assessment index. Results: Among the aged inpatients,the incidence of malnutrition,the risk of malnutrition and good nutritional status were 12. 39% ,46. 58% and 40. 03% respectively. BMI、AMC、CC、ADL、ALB and Hb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 05) . The better nutritional status the patient had,the higher level of BMI,AMC,CC,ADL and ALB the patient got. Conclusion: Incidence of malnutrition and the risk of malnutrition of the aged patients in hospital are comparatively high.
216. 10 ± 86. 64 188. 37 ± 82. 39 161. 10 ± 79. 35
4. 24 ± 1. 11 4. 05 ± 1. 07 3. 75 ± 1. 07
1. 71 ± 0. 98 1. 61 ± 1. 06 1. 14 ± 0. 41
6. 59 ± 3. 35 6. 46 ± 3. 14 6. 99 ± 6. 31
营养正常组 营养不良风险组 营养不良组
( n = 96) 24. 19 ± 2. 44 28. 26 ± 2. 93 34. 47 ± 4. 19 20. 65 ± 7. 70 91. 41 ± 17. 91
( n = 109)
( n = 29)
21. 07 ± 2. 39# 18. 01 ± 2. 71*
[关键词] 微型营养评价精法; 老年人; 营养状况 [中图分类号] R153.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810X( 2013) 01-0026-03①
Evaluation of nutritional state of aged patients in hospital
WU Xiao-na,CUI Yue,YANG Yong-tao ( Department of Clinical Nutrition,Sichuan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Chengdu 610072,Sichuan,China)
[Key words] Short-form mini nutrition assessment; Aged patient; Nutritional status
由于年迈和躯体疾病的影响,老年住院病人营 养缺乏或营养不良现象非常普遍,从而使病人的免 疫功能下降,易发生各种感染和非感染性并发症,导 致各种不良临床结局的发生。因此,如何及早发现 营养不良,并全面客观地加以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微型营养评价( MNA) 是一种专门评价老年人营养 状况的方法。2001 年,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更加简 便的微型营养评价精法( MNA-SF) ,并已在国内外 得到广泛应用[1 - 3]。本研究应用 MNA-SF 对 234 例
与营养正常组比,#P < 0. 05; 与营养不良风险组比,* P < 0. 05
2. 3 非营养正常组与营养正常组比较 将上述指 标用 t 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营养正常组病人 BMI、AMC、CC、握力、ADL、ALB 明显高于非营养正常组 病人,两组间其余指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见表 2。
表 2 两组病人的人体测量和生化指标比较( x ± s)
81. 65 ± 48. 99 79. 18 ± 40. 03 64. 76 ± 20. 24
6. 19 ± 1. 89 5. 82 ± 1. 69 5. 90 ± 1. 41 124. 33 ± 17. 61 119. 50 ± 20. 55#108. 50 ± 19. 98*
1. 46 ± 0. 86 1. 38 ± 1. 02 1. 12 ± 0. 56
答问卷问题的管饲以及重症监护的病人。所有病人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1. 2. 1 微型营养评价精法 由专业人员采用统一 的 MNA-SF 问 卷 进 行 评 定,问 卷 内 容 由 体 重 指 数 ( BMI) 、近 3 个月的体重下降情况、饮食变化、应激 或急性疾病情况、活动能力和神经精神疾病等六个 问题组成。评分标准: 上述各项总分为 14 分。12 ~ 14 分为营养状况正常,8 ~ 11 分为有营养不良风险, 0 ~ 7 分为营养不良。 1. 2. 2 传统营养指标测定 包括①人体测量: 体重 指数( BMI) 、上臂围( AMC) 、小腿围 ( CC) 、握力和 体力活 动 水 平 ( ADL) ; ② 生 化 检 测: 血 清 总 蛋 白 ( TP) 、清 蛋 白 ( ALB) 、前 清 蛋 白 ( PA) 、三 酰 甘 油 ( TG) 、总胆固醇( TC) 、血糖( Glu) 、尿素氮( UN) 、血 肌酐( Cr)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AU2700,Olympus) 测定。③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 Sysmex XE-2100,Maker 公司) 测定血红蛋白( Hb) 和淋巴细胞数( TLC) 。 1. 2. 3 调查方法 以 MNA-SF 评分为结果,将老年 住院病人分为营养不良组、营养不良风险组和营养 正常组,对三组病人的 BMI、AMC、CC、握力、ADL 和 Hb、TLC、TP、ALB、PA、TC、TG、Glu、UN、Cr 进 行 比 较。因考虑营养不良风险和营养不良的病人均需要 积极进行营养干预,所以将两组合并为非营养正常 组与营养正常组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 1. 3 统计学方法 调查数据采用 SPSS 13. 0 进行统 计分析,以 x ± s 表示,对检测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 析或 t 检验。P≤0. 05 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