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
管理心理学模拟测试题
![管理心理学模拟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1581c17964bcf84b9d57b20.png)
模拟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B)A. 所有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B. 管理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C. 管理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D. 管理活动中的心理过程2、在人的个性组成中,较多受生物因素的影响,较少受社会影响的是(C)A.性格B. 能力C. 气质D. 态度3、主体对某特定对象进行认知、评价并做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被称为(C)A.性格B. 气质C. 态度D. 动机4、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是(A)A.泰勒B. 梅奥C. 韦伯D. 法约尔5、被人们称为“动作专家”的是(C)A.莫雷诺B. 勒温C. 吉尔布雷斯D. 泰勒6、在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中,下列不属于个体主观因素的是(B)A.兴趣B.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C. 知识经验D. 性格与气质7、在知觉过程中,人们趋向于对容易说出例子的事物给予高判断,即所谓(A)A.易获得性偏差B. 基础比例偏差C. 社会刻板印象D. 心理定势8、某人与多年相识的女友分手后从此一蹶不振,这是一种什么心理表现?(C)A.攻击B. 升华C. 冷漠D. 退化9、某厂发放的一笔奖金没有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一经取消,职工便怨声载道,生产效率大幅度下降,这说明这笔奖金是(C)A.强化因素B. 激励因素C. 保健因素D. 精神因素10、管理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工作绩效主要取决于他的(B)A.能力和工作难度B. 能力和激励水平C. 性格和机遇D. 价值观与态度11、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D)A.对发展的需要B. 对享受的需要C. 对精神的需要D. 对权力的需要12、阿Q在被别人打了以后说是儿子打了老子,其行为属于下列哪种类型?(C)A.反向行为B. 压抑C. 合理化D. 升华13、“眼不见,心不烦”、“掩耳盗铃”等都是(C)的表现。
A.合理化作用B. 投射作用C. 压抑作用D. 反向作用14、最早提出公平理论的是(B)A.麦克利兰B. 亚当斯C. 勒温D. 弗勒姆15、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工作任务的团体叫(B)A.任务团体B. 正式团体C. 指挥团体D. 利益团体16、将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转换成媒体易于传送的信息称为(A)A.编码B. 传送C. 解码D. 反馈17、就团队成员间的信任关系而言,下列哪一维度被认为是最重要的(C)A.一贯B. 开放C. 正直D. 能力18、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不仅在行为上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而且在信仰上也改变原来的观点,放弃原有的意见之现象称为(B)A.模仿B. 从众C. 暗示D. 顺从19、在人际吸引中起长远作用的因素是人的(B)A.外表B. 个性品质C. 熟悉程度D. 利害关系20、“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是人际吸引中的(A)原则。
2024年下半年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考题含解析
![2024年下半年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考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8d5ba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f.png)
2024年下半年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美国学者罗宾斯将团体区分为工作团体和______A.松散团体B.正式团体C.实际团队D.工作团队2、如果说管理是一门艺术,那么这门艺术的核心是______A.知识B.能力C.激励D.控制3、关于团队生产效率与团队士气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高士气一定有高效率B.高效率不需要高士气C.两者无关联D.士气只是提高效率的必要条件之一4、在管理的职能中,对组织的实际工作与运行活动状态偏离预订计划与目标时的监督、纠正与调整称为A.控制B.计划C.协调D.组织5、人类意见沟通的最重要的形式是______A.肢体交流B.言语交流C.眼神交流D.思想交流6、领导权变理论发展予20世纪A.40年代B.50年代C.60年代D.70年代7、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辩,从而研究其心理活动发展变化整个过程的一般规律的研究方法,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A.观察法B.个案研究法C.调查研究法D.实验法8、人对物体大小的知觉属于______A.整体知觉B.运动知觉C.时间知觉D.空间知觉9、“特征”“标志”“属性”指的是人的______A.性格B.人格C.人性D.气质10、现代工业中最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是______A.直线式B.职能式C.矩阵式D.直线职能式11、个体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体验的能力是______A.智商B.情商C.财商D.逆商12、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与影响,典型地表现在人们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倾向性等动力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心理学中所指的A.气质B.感觉C.情绪D.能力13、根据上下级领导层之间决策权力的大小,领导体制可划分为______A.一长制与委员会制B.层次制与职能制C.一元化与多元化D.集权制与分权制14、智力属于A.一般能力B.特殊能力C.液态能力D.晶态能力15、个人在大众面前由于心理不自在,其行为表现拘谨的现象,属于团体影响的行为效应中的______A.社会助长效应B.社会标准化倾向C.社会顾虑倾向D.社会惰化现象16、人的行为所要达到的方向目标和预期结果,称为______A.动机B.目的C.任务D.动力17、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以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为______A.能力B.智力C.知识D.技能18、卢梭索根据绩效要求与时间结构将员工心理契约分为4种类型。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84e35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b.png)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员工的个人心理B. 组织行为C. 企业文化D. 组织结构设计2. 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激励理论?A.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B.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C.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D.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3. 领导风格中,哪种风格更倾向于民主参与?A. 权威型B. 放任型C. 民主型D. 任务型4. 组织变革中,以下哪项不是变革的阻力?A. 组织文化B. 员工的抵制C. 资源的不足D. 领导的支持5.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关于团队建设的?A. Tuckman的团队发展阶段理论B. Belbin团队角色理论C.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D. 社会互动理论6. 以下哪种沟通方式不属于正式沟通?A. 会议B. 报告C. 电子邮件D. 闲聊7. 以下哪项不是组织文化的功能?A. 导向功能B. 凝聚功能C. 激励功能D. 约束功能8. 以下哪个不是组织发展的方法?A. 敏感性训练B. 团队建设C. 组织结构调整D. 员工满意度调查9. 以下哪项不是员工培训的目的?A. 提高员工技能B. 增强员工忠诚度C. 降低员工流失率D. 减少员工工作量10. 以下哪个不是工作压力的来源?A. 工作量过大B. 角色冲突C. 工作满意度高D. 时间压力答案:1. B2. C3. C4. D5. C6. D7. D8. D9. D 10. 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 解释什么是组织文化,并说明其对组织的影响。
3. 描述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4. 阐述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答案: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享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和传统。
管理心理学模拟题
![管理心理学模拟题](https://img.taocdn.com/s3/m/2fdaae1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b.png)
管理心理学模拟题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 人的心理活动规律B 管理过程中的心理现象C 组织中的人际关系D 组织中的群体心理2、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侧重于()A 工作任务的标准化B 满足员工的社会需求C 提高员工的满意度D 激发员工的创造力3、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是()A 赫兹伯格B 马斯洛C 弗鲁姆D 亚当斯4、以下哪种领导风格更注重员工的参与和自主性()A 独裁型B 民主型C 放任型D 任务型5、当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时,其工作效率往往比单独工作时低,这种现象被称为()A 社会惰化B 社会促进C 从众效应D 晕轮效应6、挫折产生的原因不包括()A 自然环境因素B 社会环境因素C 个人主观因素D 成功的经历7、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 认知成分B 情感成分C 行为成分D 意志成分8、沟通中信息传递最快的方式是()A 链式沟通B 轮式沟通C 圆周式沟通D 全通道式沟通9、以下哪种激励方式属于内在激励()A 奖金B 晋升C 工作的成就感D 表扬10、组织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A 个体B 群体C 组织D 以上都是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测验法E 个案法2、影响知觉的因素有()A 知觉者的主观因素B 知觉对象的特征C 知觉的情境因素D 社会文化因素E 过去的经验3、群体决策的优点包括()A 提供更全面的信息B 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C 提高决策的合法性D 激发群体的创造力E 决策速度快4、领导的权力来源包括()A 法定权力B 强制权力C 奖赏权力D 专家权力E 参照权力5、组织文化的功能包括()A 导向功能B 约束功能C 凝聚功能D 激励功能E 辐射功能三、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40 分)1、简述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从而实现对人的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的一门学科。
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cfcdb4a45177232e60a2c7.png)
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 5.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心理技术学名称的创始者为( )A.闵斯脱博格B.梅奥C.斯腾D.马斯洛正确答案:C2.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 )A.勒温B.黎维特C.阿吉里斯D.闵斯脱博格正确答案:A3.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是( )A.霍桑试验B.搬铁块试验C.砌墙试验D.马罗试验正确答案:A4.“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是( )A.泰罗制B.参与管理制C.终生雇佣制D.缓慢提升制正确答案:A5.“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个性具有( )A.整体性B.独特性C.稳定性D.倾向性正确答案:C解析:个性是人内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偶尔的、一时的某种心理现象,不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只有那些一贯的、经常而持久出现的心理特征,才能反映一个人的个性。
6.强调个人争取优胜意识是行为主要内动力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麦迪正确答案:C解析:阿德勒强调个人争取优胜意识才是人的行为的主要内动力。
他认为,在人的个性结构中起核心作用的是意识,而不是潜意识。
个人不但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而且有计划、有方向地追求成就,以胜过他人。
7.人的知觉能动性,主要表现为知觉的( )A.整体性B.恒常性C.选择性D.理解性正确答案:C解析:人的知觉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它的选择性。
在同一时刻内,有许多客观事物同时作用于人的感官,人不能同时反映这些事物。
为了清晰地反映客观对象,人总是主动地或被动地对许多知觉对象进行选择,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8.态度的最终表现形式为( )A.认知要素B.评价要素C.情感要素D.意向要素正确答案:D解析:认知是态度的基础,因为认知影响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和情感从而影响主体的行为意向,不同的认知会产生不同的评价。
评价和情感是态度的核心,因为它们是促成行为意向的关键。
意向是态度的最终表现形式,它直接源于主体的情感反应。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doc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doc](https://img.taocdn.com/s3/m/cd2eb9fdd5bbfd0a78567323.png)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一. 填空题1、社会知觉是个体或群体对的知觉。
2、以己度人反映了原理。
3、以偏概全反映了原理。
4、马斯洛在其一文中阐述了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5、阿德佛提出人的需要的发展也遵循流程。
6、提出了成就需要理论。
7、信息沟通的正式途径有、、和。
二. 判断题1、民族中心主义可以导致人际沟通障碍。
2、工作负荷不足也会导致工作应激。
3、目标管理理论和目标设置理论是同一个学者提出的。
4、自我效能感是一种期望。
5、当个体的行为所造成的一些后果是互相排斥或带有互不相容的因素时,就会产生个人内部的目标性冲突。
三. 单项选择题1.管理心理学的重点是()。
A.心理分析B.人机关系C.劳动的一般性质D.外环境系统2.泰勒的标志性著作是()。
A. 《车间管理》B. 《工厂管理》C. 《科学管理》D. 《科学管理原理》3.设立光荣榜、开表彰大会,满足了六感指标中的()。
A.实惠感B.方向感C.成就感D.温暖感4.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是()。
A.法约尔B.泰勒C.韦伯D.厄威克5、具热情直率、精力充沛、易冲动、性情急躁、心境变化剧烈的特征的个体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 粘液质D. 抑郁质6.、“新官上任三把火”应用了下列哪个社会知觉效应?()A.第一印象效应 B.定型效应 C.晕轮效应 D.近因效应7.在管理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方面,()提出的文化四维度受到众多关注。
A.屈斯特B.波特C.贾尼斯D.霍夫斯泰德8.中美两国在文化四维度上的相同之处是()A.权力距离B.男性度C.集体主义D.不确定性避免9.在赫兹伯格看来,人际关系属于()。
A.激励因素B.满意因素C.保健因素D.不满意因素10.社会认知理论的提出者是()。
A.阿德佛B.佛隆C.班杜拉D.赫兹伯格11.公平理论认为人们产生公平或不公平的感觉过程是一个()过程。
A.自我比较B.横向比较C.纵向比较D.社会比较12.目标管理的深层原理是()。
管理心理学模拟题
![管理心理学模拟题](https://img.taocdn.com/s3/m/7fb7e67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f.png)
管理心理学模拟题《管理心理学》模拟题(补)一、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
A.冯特B.闵斯特伯格C.梅奥D.马斯洛2.精力充沛,情绪发展快而强,内心外露等是()的气质类型。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3.人的()是由人的思想、情绪、感知、能力和行为动机等因素所决定的。
A.需要B.行为C.性格D.气质4.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了()。
A.期望理论B.公平理论C.领导作风理论D.动机理论5.一个人遇到挫折时像小孩一样哭闹、激动,为一点小事暴跳如雷,属于挫折后的()。
A.攻击B.不安C.冷漠D.退化6.()的管理特点是“胡萝卜”加“大棒”。
A.X理论B.Y理论C.超Y理论D.Z理论7. “摸着石头过河”属于()决策行为的思考方法。
A.程序化B.确定型C.不确定型D.风险型8.管理方格理论中,()为“一团和气”的管理。
A.1.1方式B.1.9方式C.9.1方式D.9.9方式9.传统管理把人假设为(),认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
A.社会人B.经济人C.复杂人D.自动人10.管理心理学主要是研究()。
A.人与机器的关系B.管理者之间的关系C.人的行为激励问题D.机器大生产的问题11.主要表现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属于()。
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12.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某一目标的过程是()。
A.需要B.欲望C.刺激D.动机13.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了()。
A.期望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C.成就需要理论D.公平理论14.个人无法达成其追求的目标,或其表现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价值标准时,给自己找出适当理由来解释,属于()。
A.逃避作用B.压抑作用C.代替作用D.合理化作用15.()是管理心理学的关键问题,更是管理实践的重要前提。
A.动机管理B.挫折管理C.人性管理D.组织管理16.属于内容型的激励理论是()。
模拟试卷二 00163 管理心理学
![模拟试卷二 00163 管理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e5fc221955270722182ef70d.png)
模拟试卷(二)第Ⅰ部分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形状知觉的整合构图原则不包括【B】A.接近性原则B.统一性原则C.封闭性原则D.对称性原则2.下列不属于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的是【C】A.兴趣差异对知觉的影响B.需要和动机对知觉的影响C.重复性刺激物的影响D.心理定势效应对知觉的影响3.下列不属于自我管理的方法的是【C】A.改变与改造环境B.回归社会,适应环境C.随波逐流,放任自我D.形成自我,发展自我4.俗语“一俊遮百丑”、“一好百好”、“一坏百坏”反映的是【B】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登门槛效应D.哈罗效应5.美国心理学家基尔福特于1959年提出了著名的【D】A.能力群因素学说B.智力多元论C.三元智力论D.智力的三维结构学说6.卡特尔1965年将能力分为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的划分依据是【C】A.能力的倾向B.能力的创造性程度C.心智能力功能差异D.能力测验7.关于气质的学说,提出了按体型划分气质类型理论的德国精神病学家是【A】A.克瑞奇米尔B.希波克拉特C.谢尔顿D.巴甫洛夫8.性格特征表现为做决定凭预感,好改变主意,富有创造性的性格类型属于【D】A.思维外倾B.情感外倾C.感觉外倾D.直觉外倾9.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弱程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是【B】A.U字形关系B.倒U字形关系C.V字形关系D.倒V字形关系10.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下列不属于人的需要的特征的是【C】A.个体差异性B.历史制约性C.独立性D.对象的复杂性11.提出了综合激励模式的加拿大学者是【C】A.亚当斯B.波特尔C.豪斯D.弗鲁姆12.下列关于强化管理的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D】A.因人而异原则B.及时反馈原则C.小步子前进原则D.固定时间、频率、间隔原则13.员工对组织与组织目标的认同,以及员工对义务与责任自觉承担的程度指的是【B】A.心理契约B.组织承诺C.组织忠诚D.组织协调14.下列不属于加拿大学者艾伦和梅耶提出的组织承诺的三维度内容的是【A】A.口头承诺B.持续承诺C.规范承诺D.感情承诺15.最早提出系统的应激学说的加拿大著名学者是【A】A.谢尔耶B.布雷希特C.豪斯D.马斯勒奇16.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梅耶提出了【A】A.情商B.智商C.情感D.智力17.衡量一个团体是否有战斗力,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A.团体凝聚力B.团体规范C.团体荣誉感D.团体规模18.地位角色障碍,空间与心理距离障碍等属于人际关系障碍原因中的【B】A.文化因素障碍B.社会因素障碍C.个体因素障碍D.团体与组织结构因素障碍19.下列不属于西蒙认为决策过程和程序所包含的四个阶段的是【D】A.情报活动B.设计活动C.选择活动D.组织活动20.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取舍时,处在两种取舍的矛盾状况时出现的冲突指的是【C】A.双趋式冲突B.趋避式冲突C.多重趋避式冲突D.双避式冲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22年秋季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2年秋季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9c729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8.png)
四川省华蓥市海绵城市规划案例分析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海绵城市“大海绵”空间格局海绵城市建设文章以四川省华蓥市海绵城市规划为例,基于“大海绵”视野,从“面要素—线要素—点要素”三个层级构建小城市“大海绵”空间格局,并提出分区建设指引与管控、完善城市水系统、建立动态监测平台等规划策略,以期为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新思路。
当前,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新时期城市内涵式转型发展的新途径,但我国海绵城市规划实践集中于特大城市及大城市,以中心城区水系治理为主,缺少与城市周边山、水、林、湖、田的“大海绵”空间格局的衔接,且往往采用总体年径流指标控制的方式,对于详细规划引导相对不足。
一、“大海绵”视野理念产生的背景与内涵传统城市规划以经济为核心发展目标,采用粗放式的土地扩张模式,在快速实现城市化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对河流水系、自然山体和农田湖泊等生态要素的保护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2005年,俞孔坚等人提出“反规划”的思想,将城市中被侵占、被忽视的植物、河流和山体等自然景观作为严格保护、适度开发的对象,确保城市生物的多样性,避免传统“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
“反规划”的思想在浙江省台州市规划中得到了应用。
2009年,在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俞孔坚等人通过区域层次的生态要素分析,提出了保障北京市生态安全的土地利用格局和实施战略。
2011年,在杭州市城市生长边界划定中,李咏华提出通过划定区域林地、湖泊、水库、重要风景区和农田等源斑块,并采用资源评价和分级赋值的方式进行权重分析,从而划定城市生长边界,促进城市建设与区域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2015年,谢映霞提出,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从区域的角度出发,既要考虑山、水、林、田、湖的“大海绵”格局,又要考虑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小海绵”建设。
由此,“大海绵”视野理念被正式提出。
与传统城市规划相比,“大海绵”视野下的城市规划的核心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以区域视野为切入点,突破传统城市规划过分局限于中心城市建设的不足,通过构建区域的“大海绵”基础,保障城市“小海绵”的建设,促进城市建成区与其周边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另一方面,以资源承载力为核心,通过严格划定区域层面的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要素的保护范围及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有效避免传统盲目式开发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2022年春季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考题含解析
![2022年春季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考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66ae6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8.png)
2022年春季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卢梭索根据绩效要求与时间结构将员工心理契约分为4种类型。
其中,心理契约时间短、绩效要求具体明确的类型是______A.交易型B.过渡型C.平衡型D.关系型2、关于团队生产效率与团队士气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高士气一定有高效率B.高效率不需要高士气C.两者无关联D.士气只是提高效率的必要条件之一3、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下属的各个企业,都设有被称为“出气室”的“精神健康室”。
这属于组织文化建设心理机制中的______A.化解挫折心理B.培养认同心理C.注意心理定势D.重视心理强化4、工作满意度与其他态度倾向一样,其心理结构包括三个部分:情感、行为意向和______A.理智B.认知C.态度5、如果说管理是一门艺术,那么这门艺术的核心是______A.知识B.能力C.激励D.控制6、“特征”“标志”“属性”指的是人的______A.性格B.人格C.人性D.气质7、对于性格特征粗暴急躁的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思想教育与管理方法应该是A.经常鼓励,多教方法B.严格要求,谨慎表扬C.表扬为主,防微杜渐D.肯定成绩,避开锋芒8、领导权变理论发展予20世纪A.40年代B.50年代C.60年代D.70年代9、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以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为______A.能力C.知识D.技能10、个体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体验的能力是______A.智商B.情商C.财商D.逆商11、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经济人假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A.泰勒B.梅奥C.马斯洛D.洛斯奇12、现代工业中最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是______A.直线式B.职能式C.矩阵式D.直线职能式13、古典组织管理理论大师韦伯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理论”,集中表现该理论的著作是______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B.《新教理论和资本主义精神》C.《一般经济史》D.《社会学论文集》1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是A.马斯洛B.法约尔C.德鲁克D.詹姆斯15、在有效团队的发展过程当中,分享信息、积极进行一些需要妥协的决策等活动,属于团队发展的______A.初步形成阶段B.规范阶段C.休整阶段D.运行阶段16、属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是______A.奖赏力B.法人代表力C.威胁力D.知识和个人魅力17、根据霍兰德的性格与职业匹配理论,企业型性格适合从事的工作有______A.司机B.计算机操作工C.文秘D.律师18、国外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职业倦怠最容易发生的行业是______A.金融行业B.助人行业C.地产行业D.资源行业19、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与影响,典型地表现在人们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倾向性等动力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心理学中所指的A.气质B.感觉C.情绪D.能力20、科学的心理学诞生于______A.1678年B.1779年C.1879年D.1978年21、人类意见沟通的最重要的形式是______A.肢体交流B.言语交流C.眼神交流D.思想交流22、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激励理论是______A.需要层次理论B.“生存、关系、成长”理论C.期望理论D.成就需要理论23、不属于传统组织观念的是______A.组织有一个共同的目标B.组织包括不同层次的分工合作C.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D.组织的任务明确24、归因理论最早的提出者是A.凯利B.海德C.武德沃斯D.威廉·詹姆斯25、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根据人的性格与职业选择的关系,提出了职业与性格匹配理论,他将人的性格类型划分为______A.6种B.7种C.8种D.9种26、霍桑实验的第四阶段是A.工作物理环境实验B.职工福利措施实验C.态度和意见调查D.团体行为的观察研究27、荀子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之处是人能合群,即构成______A.家庭B.社会组织C.氏族D.部落28、2004年,我国提出的基本国策是______A.依法治国B.和谐社会C.以人为本D.计划生育29、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弱程度和工作效率之间是______A.U字形关系B.倒U字形关系C.M字形关系D.W字形关系30、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自我实现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A.韦伯B.梅奥C.马斯洛D.摩尔斯二、多项选择题31、法约尔认为,行政管理活动的职能具体可分为A.计划B.组织C.指挥D.协调E.控制32、在组织中,高层管理者关注的决策类型有______A.程序性决策B.战术性决策C.非程序性决策D.战略性决策E.确定性决策33、根据构成团体的原则、方式和结构的差异,团体分为______A.正式团体B.非正式团体C.假设团体D.实际团体E.自我管理团体34、组织形象的特征包括A.整体性B.主观性C.客观性D.非线性E.绝对稳定性35、美国心理学家吉伯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天才的领导者应该具有的品质包括______A.智力过人B.英俊潇洒C.能言善辩D.心理健康E.外向丽敏感三、简答题36、简述人类行为的特点。
管理心理学模拟题(最全、含答案)
![管理心理学模拟题(最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110411866fb84ae45c8d6e.png)
华南理工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未考试《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10×2=20)1.( C )下列关于管理心理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B.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C.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D.管理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A )研究者有目的的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引出所要研究的某些现象,以此得到关于这一现象发生所起作用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B.访谈法;C.个案法;D.观察法;3.( B )主持霍桑实验的人是。
A.亚当斯;B.梅奥和罗利斯伯格;C.艾宾浩斯;D.费斯汀格;4.( D )每个人特定人群总有一种共同的、较为一致且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其人格的依据,这种现象被称为。
A.光环作用;B.假定相似作用;C.首因效应;D.社会刻板效应;5.(D )行为发生的原因与行为的预测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行为是由引起的,那么行为是否会再发生则很难确定;如果行为是由引起的,那么就可以推测出该行为者的许多特点,并对该行为的再次出现进行预测。
A.外部条件;内部条件;B.内部条件;外部条件;C.内部原因;外部原因;D.外部原因;内部原因;6. (B )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这种群体称为。
A.非正式群体;B.正式群体;C.小群体;D.参照群体;7.(D )在奥德弗的ERG理论中,E、R、G分别是指。
A.生存;自尊;自我实现;B.存在;相互关系;自我实现;C.生存;安全;自我实现;D.生存;相互关系;成长;8. ( B)如果职工A通过与职工B相比,认为自己报酬偏低,因而产生不公平感。
根据公平理论,A为了达到公平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A.增加自己的投入; B.减少自己的投入; C.增加B的报酬;D.使B减少投入。
9.(B)路径─目标理论认为,如果下属的工作是结构化的,则领导可以带来高的绩效和满意度,而对于能力强或经验丰富的下属,的领导可能被视为多余的,相信自己能够控制命运的内控型下属对领导更为满意。
模拟试卷六 00163 管理心理学
![模拟试卷六 00163 管理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806885e20975f46526d3e109.png)
模拟试卷(六)第Ⅰ部分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心理过程的是【A】A.动机B.认识C.情感D.意志2.人有欣赏客观事物美的精神需要并在对审美对象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体验属于【B】A.心境B.美感C.理智感D.道德感3.论述了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中获得经济优势的英国经济学家是【C】A.罗伯特·欧文B.巴贝奇C.亚当·斯密D.尤尔 4.下列哪一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管理心理学的萌芽【B】A.人本理论B.人际关系理论C.社会科学理论D.科学管理理论5.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特性,这反映的知觉的特性是【A】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选择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6.下列不属于影响知觉的客观因素的是【A】A.过去的经验对知觉的影响B.刺激物强度的影响C.对象和背景的对比差异影响D.知觉情境的影响7.关于气质的学说,提出了按胚叶划分类型学说的美国心理学家是【C】A.克瑞奇米尔B.希波克拉特C.谢尔顿D.巴甫洛夫8.行为特征表现为安静稳重,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的气质类型是【B】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9.被认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是【C】A.莱维特B.德鲁克C.马斯洛D.麦克莱兰10.保障、胜任、稳定等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哪一层次【B】A.尊重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1.提出组织承诺的三个维度的加拿大学者是梅耶和【A】A.艾伦B.布雷希特C.斯登伯格D.马斯勒奇12.将非正式团体分为冷淡、乖僻、策略、保守型的划分标准是【D】A.根据非正式团体的作用B.根据形成原因C.根据组成团体的成员不同D.根据团体与组织的关系状况13.个人在大众面前,由于心理不自在,其行为表现拘谨,反应效果下降的现象称为【C】A.社会助长效应B.社会标准化倾向C.社会顾虑倾向D.社会惰化现象14.对于人际关系的类型的划分,控制需要引起的人际关系属于哪种划分标准【C】A.根据交往关系范围划分B.根据交往关系存续的时间划分C.根据人际交往需要不同划分D.根据交往双方的相互关系状况划分15.认为传统决策理论是建立在“利润极大化”或“完全理性”的最佳决策基础上的,把人的行为抽象假设为“经济人”、“理性人”或“理想人”,并以此作为经济分析的前提条件,按照最大效用期望值和完全理性的原则进行决策。
管理心理学题库及答案(十套)
![管理心理学题库及答案(十套)](https://img.taocdn.com/s3/m/c6d2c9107c1cfad6185fa724.png)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一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稳定的态度体系与行为方式相结合而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性格B、气质C、能力D、自我参考答案:A2、社会人假设对应的管理理论是A、X理论B、Y理论C、人际关系理论D、权变理论参考答案:C3、下列不属于直接影响个人在企业与行政管理中的行为效率的是A、个人积极性B、主动性C、创造性的激发D、团队气氛参考答案:D4、20世纪30年代通过霍桑实验建立起来的人群关系学说的是A、闵斯特伯格B、黎维特C、梅奥D、勒温参考答案:C5、首次把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是否融洽摆在重要位置的是A、黎维特B、梅奥C、闵斯特伯格D、勒温参考答案:B6、不用死板僵化与一成不变眼光来看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是指要贯彻管理心理学研究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参考答案:B7、对人的心理现象的研究与测验既要进行统计处理和数据量化分析,又要对人的心理特性和规律进行综合与定性的分析,是指要贯彻管理心理学研究的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原则参考答案:D8、心理测验法必须采用哪种方法来进行测评与研究A、实验法B、观察法C、问卷法D、调查法参考答案:C9、被称为法国工业教育的先行者的是A、罗伯特·欧文B、巴贝奇C、夏尔·迪潘D、尤尔10、下列实验不能代表泰勒显著成就的是A、搬运生铁块的实验B、使用铁锨的实验C、木料切削的实验D、金属切削的实验参考答案:C11、被后人尊称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的是A、泰勒B、法约尔C、库克D、埃默森参考答案:B12、下列不属于韦伯的官僚模型的管理理念有A、明确的职能分工B、明确的职位阶C、资源控制,提高效率D、讲人情参考答案:D13、正式用“管理心理学”这个名称取代原来沿用的工业心理学的是A、菜维特B、梅奥C、马斯洛D、弗鲁姆参考答案:A14、下列不属于同企业有关的“人性”问题的研究的是A、X理论B、期望理论C、Y理论D、不成熟一成熟理论参考答案:B15、美国兰德公司提出“系统分析”这个概念的时间是A、1946年B、1949年C、1952年D、1956年参考答案:B16、1891年从物质资料的角度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人的需要层次的是A、恩格斯B、马克思C、欧文D、伏尔泰参考答案:A17、提出了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的组织心理学家是A、麦格雷戈B、雪恩C、马斯洛D、弗鲁姆参考答案:B18、过分强调应变性、灵活性,不利于企业组织与规章制度的建设和稳定的理论是A、X理论B、Y理论C、超Y理论D、人际关系理论参考答案:C19、通过霍桑实验,梅奥提出了A、经济人理论B、社会人理论C、人际关系理论D、复杂人理论20、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法之父”的是A、泰勒B、法约尔C、库克D、埃默森参考答案:A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管理心理学模拟练习题(附答案)
![管理心理学模拟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d5c53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00.png)
管理心理学模拟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智力属于A、液态能力B、特殊能力C、一般能力D、晶态能力正确答案:C2、亚当斯提出的激励理论是()A、期望理论B、公平理论C、需要层次论D、双因素理论正确答案:B3、假设团体也称A、工作团体B、实际团体C、正式团体D、统计团体正确答案:D4、心理学家经过大量测验研究基本上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人的智力水平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测量是两头小中间大,呈常态曲线分布。
约占全部人口的80%左右的人智力水平中等、IQ在()A、70以下B、70~79之间C、80~120之间D、120以上正确答案:C5、在态度改变的各种类型中,不改变原有态度的方向,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被称为( )A、一致性改变B、异化改变C、同化改变D、不一致性改变正确答案:A6、按照事物本来面目认识事物,实事求是地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环境并找出人行为结果的真正心理原因,这是管理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A、具体性原则B、联系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正确答案:D7、在组织形象识别系统中,被简称为MI的是( )A、视觉识别系统B、理念识别系统C、行为识别系统D、效能识别系统正确答案:B8、考核者在评价他人时,特别体谅那些与自己一致的行为和思想。
这种考核中的心理偏差是( )A、趋中化的偏差B、相似性偏差C、暗示性偏差D、从众效应偏差正确答案:B9、年终考核是何种考核A、日常考核B、长期考核C、定期考核D、临时考核正确答案:B10、伯恩斯和史托克的组织理论把适应于不同环境的组织结构划分为A、平行组织与垂直组织B、有机组织与机械组织C、垂直组织与扁平组织D、有机组织与元机组织正确答案:B11、事业部式组织结构形式最突出的特点是集中决策和A、异地经营B、集中经营C、多头经营D、分散经营正确答案:D12、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 )A、抑郁质B、胆汁质C、粘液质D、多血质正确答案:B13、以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为例,业务技术能力、人际关系与协调能力、管理决策能力的要求与差异也非常明显。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fe0c0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c.png)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一。
单选(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
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在( )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1分)A.哈佛B。
霍桑 C.控制 D.梅奥2。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 )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的过程. (2分)A。
自己B。
人际关系 C.群体D。
组织3。
1927年到1932年,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下属的霍桑工厂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总称为(1分)A.霍桑实验B.系列实验C。
电器实验 D.梅奥实验4。
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
具有安静稳重、反应缓慢行为特征的人的气质属于(1分)A.粘液质B。
多血质C。
胆汁质D。
抑郁质5.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把良好的政策与管理、监督、工资、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因素归为(2分)A.激励因素B。
情境因素 C.保健因素D。
工作因素6。
按照期望理论,在()情况下激励力量为0。
(1分)A.期望值等于0.5 B。
期望值等于1。
0 C。
效价等于1.0 D。
效价等于07。
当人们发现和他人相比自己的报酬偏低,会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公平. (2分)A.增加自己的投入B.增加他人的收入C。
减少自己的报酬D。
改变比较对象8. 大棒是最为传统的激励手段之一.以下现象中不属于由“大棒”产生的消极效应的是(1分)A。
对工作漠不关心B。
消极怠工 C.生产劣质产品 D.一切向钱看9. 麦格雷戈认为管理人员应坚持的哲学是(1分)A.层次需要论B.Y理论C。
X理论D。
超Y理论10。
下列不属于个性倾向性内容的是(1分)A.爱好B。
气质C。
需要 D.兴趣11。
强化可以分为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2分)A。
奖励B。
消退C。
倒退 D.激励12. 在勒温的群体动力学中,人的行为改变程序模式的解冻阶段是指(1分)A.形成人们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B.重新组合工作关系C。
重新组合工作群体 D.鼓励人们接受新观念,改变原有的态度、习惯与传统13。
管理心理学模拟卷AB卷
![管理心理学模拟卷AB卷](https://img.taocdn.com/s3/m/dfc0418ee87101f69f31950a.png)
管理心理学模拟卷AB卷华师大管理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C)A.组织环境中的人类行为B.员工带给组织的独特的观点C.竞争及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D.组织自身2. 群体和团队的基本差异是:(B)A.群体通常规模较大B.团队成员承诺于共同的目标C.群体成员拥有互补的技能D.团队成员更关心个人绩效3.在人性假设方面,认为人天生厌恶和规避工作的理论是(A)A.X理论B.Y理论C.超Y理论4.EAP的内容不包括(A)A.工作环境的重新设计B.生产技能培训C.心理咨询D.员工职业生涯规划5.组织内部的一些特殊典礼、仪式、风俗属于组织文化的(A)A.精神层B.制度层C.器物层D.物质层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指根据不完全的信息而做出的对知觉对象的整体印象与评价,实质上是一种以点概面效应,即根据一个人的个别品质从而做出全面的评价。
2.强化强化主要是利用正性或负性强化来激励员工或创造激励的环境。
正强化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赏,使这个行为巩固、保持、加强;负强化对某种行为给予否定和惩罚,使之减弱、消退。
3. 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是指察觉和管理情绪线索和情绪信息的能力,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感同身受和社会技能。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什么是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认为,激发人的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为保健因素,另一类为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起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能够防止人们对工作产生不满情绪。
激励因素是影响人们工作的内在因素,其本质是注重工作本身的内容,能够给人们带来满足。
2.影响知觉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知觉的因素包括知觉者、知觉对象和情境因素。
3.简述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
产生从众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把大多数人的错误判断看成正确的;二是对自己的判断缺乏自信;三是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但因不想“标新立异”而表面从众,内心保留自己的判断。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741d2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5.png)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道,每题1分,共10分)1、在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中,在情景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作系统的观察记录,以分析判断其心理活动称之为( B )A.案例法B.观察法C.测验法D.调查法2、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 A )A.行为方式B.生活方式C.学习方式D.交往方式3、“早熟”与“晚熟”是( C )A.能力的类型差异B.能力的水平差异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D.能力的质的差异4、按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人的行为需要可以分为保健因素与( D )两大类。
A.生理性因素B.发展性因素C.社会性因素D.激励因素5、“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等现象是因为知觉的( A )特性而容易产生知觉。
A.选择性B.整体性D.恒常性6、社会知觉中,对他人认知的以偏概全或以点概面的倾向,属于( B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近因效应D.刻板效应7、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称为( A )A.假设群体B.实际群体C.实属群体D.参照群体8、由于群体压力,不仅在行为上而且在信仰上也改变原来的观点,这种现象称为( A )。
A.从众B.顺从C.认同D.内化9、领导理论中,侧重研究领导成功的经验及其本人的品德、能力、知识、修养和领导艺术等特征的关系的是( C )A. 权变理论B.行为理论C. 特质理论D.专业理论10、只进行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沟通的是( A )A.正式沟通B.非正式沟通C.单向沟通二、多选题(本题共5道,每题2分,共10分)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归纳为( ABCDE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 C.社交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主要有( ABCDE )A.观察者的需要与动机B观察者的兴趣和爱好C观察者的个性特征D.观察者的过去经验 E观察者的知识结构。
管理心理学模拟题
![管理心理学模拟题](https://img.taocdn.com/s3/m/38b7365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e.png)
管理心理学模拟题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 管理活动中的心理现象B 管理活动中的行为规律C 管理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D 管理活动中的组织行为2、以下不属于个体心理特征的是()A 能力B 气质C 性格D 动机3、()是指个体在知觉他人时,往往根据少量的信息将人分为好或坏两种。
A 首因效应B 近因效应C 刻板印象D 晕轮效应4、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是()A 赫茨伯格B 弗鲁姆C 马斯洛D 亚当斯5、工作满意度的测量方法不包括()A 单一整体评估法B 工作要素总和评分法C 观察法D 员工访谈法6、以下不属于群体决策优点的是()A 提供更多的信息B 增加观点的多样性C 提高决策的可接受性D 决策速度快7、团队发展的阶段依次是()A 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执行阶段B 形成阶段、规范阶段、震荡阶段、执行阶段C 震荡阶段、形成阶段、规范阶段、执行阶段D 震荡阶段、规范阶段、形成阶段、执行阶段8、领导的权力来源不包括()A 法定权力B 奖赏权力C 专家权力D 亲属权力9、()领导方式注重与下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A 任务导向型B 关系导向型C 独裁型D 民主型10、组织文化的核心是()A 价值观B 规章制度C 组织目标D 组织架构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测验法E 个案研究法2、影响知觉的因素有()A 知觉者B 知觉对象C 知觉情境D 知觉经验E 知觉态度3、激励的过程包括()A 未满足的需要B 紧张C 动机D 行为E 满足4、群体规范的功能包括()A 群体支柱功能B 评价准则功能C 对群体成员的约束功能D 行为矫正功能E 惰性功能5、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包括()A 政治素质B 知识素质C 能力素质D 心理素质E 身体素质三、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40 分)1、简述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2022年春4月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考题含解析
![2022年春4月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考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bdf1e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b.png)
2022年春4月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美国学者罗宾斯将团体区分为工作团体和______A.松散团体B.正式团体C.实际团队D.工作团队2、企业形象战略CIS包括的三个系统是______A.AI、BI和CIB.AI、BI和VIC.MI、BI和VID.AI、BI和MI3、研究表明,通常有效的管理幅度是______A.3~6人B.7~12人C.12~20人D.20~30人4、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自我实现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A.韦伯B.梅奥C.马斯洛D.摩尔斯5、根据伯恩斯和史托克的组织理论,关于有机组织结构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A.工作明确界定B.垂直沟通C.横向沟通D.高度专业化6、个体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体验的能力是______A.智商B.情商C.财商D.逆商7、在古典管理理论的三巨头中,因其在组织理论领域的突出贡献,被后世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______A.泰勒B.法约尔C.韦伯D.卡斯特8、“特征”“标志”“属性”指的是人的______A.性格B.人格C.人性D.气质9、下列不同类型的意见沟通网络中,传播信息速度慢,适应工作变化较快的是______A.轮式网络B.环式网络C.Y式网络D.链式网络10、人类意见沟通的最重要的形式是______A.肢体交流B.言语交流C.眼神交流D.思想交流11、2004年,我国提出的基本国策是______A.依法治国B.和谐社会C.以人为本D.计划生育12、成员对某一组织的高度认同、高度情感热爱与喜欢以及行为接纳与关爱相统一的态度称为A.忠诚B.组织承诺C.工作参与D.工作满意13、对于性格特征粗暴急躁的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思想教育与管理方法应该是A.经常鼓励,多教方法B.严格要求,谨慎表扬C.表扬为主,防微杜渐D.肯定成绩,避开锋芒14、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提出划分气质类型的依据是______A.外貌B.体型C.年龄D.性格15、在企业的识别系统中,属于企业文化的意识形态范畴的是A.CIB.MIC.VID.BI16、霍桑实验的第四阶段是A.工作物理环境实验B.职工福利措施实验C.态度和意见调查D.团体行为的观察研究17、领导权变理论发展予20世纪A.40年代B.50年代C.60年代D.70年代18、1990年概括出心理契约的构成内容的学者是A.艾迪B.罗宁C.陆索D.海洛特19、在一定的组织规模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是______A.成正比B.成反比C.不成比例D.不相关20、及时表扬或奖励与组织文化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及时批评或惩罚与组织文化相违背的思想和行为,体现了组织文化建设心理机制中的A.重视心理强化B.激发从众心理C.培养认同心理D.注意心理定势21、有效的组织文化,能够使组织成员在满足于物质需求的同时,获得工作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荣誉感,这是组织文化的______A.行为导向作用B.行为激励作用C.行为协调作用D.社会辐射作用22、根据上下级领导层之间决策权力的大小,领导体制可划分为______A.一长制与委员会制B.层次制与职能制C.一元化与多元化D.集权制与分权制23、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激励理论是______A.需要层次理论B.“生存、关系、成长”理论C.期望理论D.成就需要理论24、在管理的职能中,对组织的实际工作与运行活动状态偏离预订计划与目标时的监督、纠正与调整称为A.控制B.计划C.协调D.组织25、关于团队生产效率与团队士气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高士气一定有高效率B.高效率不需要高士气C.两者无关联D.士气只是提高效率的必要条件之一26、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与影响,典型地表现在人们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倾向性等动力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心理学中所指的A.气质B.感觉C.情绪D.能力27、个人在团体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团体压力的影响,促使其行为与团体行为相一致的现象,这是A.社会助长效应B.从众行为倾向C.社会顾虑倾向D.社会惰化现象28、我国“以人为本”的基本国策提出于______A.2004年B.2005年C.2006年D.2007年29、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了论述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亦称工作专门化)中获得经济优势的著名著作是______A.《国富论》B.《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学》C.《计件工资制》D.《科学管理原理》30、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以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为______A.能力B.智力C.知识D.技能二、多项选择题31、人所特有的高级社会情感包括______A.道德感B.美感C.成功感D.愤怒感E.挫折感32、关于心理定势的表述,正确的有A.心理定势对社会知觉有积极作用B.心理定势对社会知觉有消极作用C.心理定势是对某一个人或某类人的刻板印象D.心理定势不受以往经验模式影响E.心理定势可能会使人们产生偏见33、在组织中,高层管理者关注的决策类型有______A.程序性决策B.战术性决策C.非程序性决策D.战略性决策E.确定性决策34、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包括的内容与范围有______A.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B.个体心理C.团体心理D.组织心理E.领导心理35、为了有效地进行管理,法约尔提出了14条管理原则,其中包括______A.秩序B.公平C.纪律性D.创造性E.专业化分工三、简答题36、简述当前我国企业与社会发展追求的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C. 竞争及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2、群体和团队的基本差异是:(B. 团队成员承诺于共同的目标)3、在人性假设方面,认为人天生厌恶和规避工作的理论是( A . X理论)4、EAP的内容不包括(A .工作环境的重新设计)5、组织内部的一些特殊典礼、仪式、风俗属于组织文化的( A. 精神层)6、管理心理学研究哪三个层面的结果?( C. 个体、群体和组织)7、满意的员工应当有以下行为,除了:( B. 高生产力)& 对经验不足或者能力比较差的下属,下面哪种类型的领导比较合适( C.指导型)9、组织精神、组织哲学属于(C .深层文化)10、社会知觉中,对人认知的以偏概全或以点概面的倾向属于( B.晕轮效应)二、是非判断题1 、能够防止员工冲突的组织比较有效。
答:否2、快乐的员工的生产率高。
答:否3、目标越简单,越容易实现,那么它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就越大。
答:否4、群体的内聚力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
答:否5、在工作中不应该带有任何情绪。
答:否6、根据双因素理论,只有将奖金变为“保健因素”才能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答:否7、提高员工工资就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答:否8、“工作扩大化”是指增加同一或类似任务的数量,实现满负荷工作。
答:否三、名词解释1、晕轮效应答:指根据不完全的信息而做出的对知觉对象的整体印象与评价,实质上是一种以点概面效应,即根据一个人的个别品质从而做出全面的评价。
2、强化答:主要是利用正性或负性强化来激励员工或创造激励的环境。
正强化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赏,使这个行为巩固、保持、加强;负强化对某种行为给予否定和惩罚,使之减弱、消退。
3、情绪智力答:指察觉和管理情绪线索和情绪信息的能力,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感同身受和社会技能。
4、员工援助计划答:员工帮助计划(EAP是由企业组织出资为员工及其家属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是心理卫生服务的一种。
它根据企业具体情况,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进行诊断,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为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提供管理以及个人心理帮助的专家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员工及其家庭成员解决各种职业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组织中的工作绩效、开发工作潜能以及改善组织气氛和管理5、非正式群体答:非正式群体是以观点兴趣爱好相似为基础、以彼此感情为纽带自然形成的、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群体。
6、组织文化答:组织文化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为组织所有的成员所接纳,成为组织的一种群体意识,表现为组织共同的信任、追求和行为准则。
7、双因素理论答:是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简称。
首先,引起工作满意的因素是内在的或心理因素;其次,引起工作不满意的因素是外在的或物质的因素;再次,工作满意的因素一般决定态度的短期改变;最后,工作满意的因素,由于可以满足个人心理成长的需要,称为激励因素,工作不满意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8、刻板印象答:对某个群体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会据此去推断这个群体的每个成员的特征。
9、非正式群体答:以观点兴趣爱好相似为基础、以彼此感情为纽带自然形成的、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群体。
四、简答题1、什么是双因素理论?答:双因素理论认为,激发人的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为保健因素,另一类为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起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能够防止人们对工作产生不满情绪。
激励因素是影响人们工作的内在因素,其本质是注重工作本身的内容,能够给人们带来满足。
2、影响知觉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知觉的因素包括知觉者、知觉对象和情境因素。
3、简述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
答:产生从众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把大多数人的错误判断看成正确的;二是对自己的判断缺乏自信;三是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但因不想“标新立异”而表面从众,内心保留自己的判断。
4、什么是投射效应?并举例说明。
答:投射效应指由于自己具有某种特性或者想法,因而判断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或者想法。
5、平时从报刊杂志互联网上做心理自测题时,你应当注意些什么?答:使用心理测验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1)正确认识心理测验的作用和局限性;(2)使用标准的心理测验;(3)专业人士咨询或施测;(4)慎重解释与使用测验结果。
6、简评领导特质理论。
答:领导特质理论在观点和研究方法上都存在片面与不足。
观点上过分强调天生品质,忽视了后天培养和影响。
研究方法上没有指出各种品质的重要程度,所列品质既有重叠也有互斥。
领导特质理论有时能识别领导者,但不能预测领导的有效性。
7、影响知觉的因素有哪些?答:1 )、知觉者因素:包括知觉者的态度、价值观、动机、需要、兴趣、经验、个性特点。
实验表明,知觉结果受知觉者生理、需要、动机和过去经验的影响。
2 )、知觉对象因素:包括运动、新奇、对比、声音、大小、重复等。
3 )、情景因素:包括时间、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
人的知觉离不开一定的情景,也离不开对当时情景的分析。
8、解释操作性条件反射。
答: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一种反应性条件反射,个体只有在强化的条件下才会形成这种反射。
斯金纳认为,如果人们的行为可以得到积极强化,会增加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反之,该行为重复的可能性会下降。
9、简述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
答:从众行为的产生受个体对事物的了解程度、情境因素、个体特征多方面因素影响。
人们的从众行为由表面与内心两个层面,表现微表面从众、内心也接受;表面从众、内心却拒绝;表面不从众、内心却接受;表面不从众、内心也拒绝四种情况。
10、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人格:外向性的人格对工作满意度高于内向性的人格2、价值观:注重享受工作过程的人比注重工作回报的人工作满意度更高3、工作情境:在工作者眼里,工作本身是否有趣、有意义,和同事、上下级的关系也会影响工作满意度。
4、社会影响:同事、家庭和文化也会影响工作满意度。
11、简评领导特质理论。
答:特质理论是指通过对领导者的身体、性格、气质、智力等方面的分析,找出好的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特性。
传统的领导特质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素质是与生俱来的,不具备天生领导素质的人不能当领导。
现代的领导特质理论则认为领导者的大多数素质是在实践中培养和养成的,并根据现代企业的要求,提出领导者素质的标准,开发相应的专门训练方法,培养相关素质。
五、案例分析题1、案例一:珍妮想成为一名经理。
1)你如何解除珍妮的焦虑?管理心理学课程怎样才能使她成为一名优秀管理者?答:管理心理学需要结合理论知识,运用相关知识,配合实际情况,在实践中,慢慢找出适合自己的管理人的方法,所以不用焦虑,应该好好学习,然后取适合自己的运用,不要照搬理论知识。
培养自己好的心态,迎接挑战,锻炼自己的管理心理,培养良好素质,达成优秀管理者2)管理心理学与其它课程如会计、财务、营销课程的区别在哪里?答:主要讲究心理研究问题,从人本身出发,而不是市场等其他方面学习,让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情况,使自己调整良好的状态,实行正确的管理方案。
2、案例2:副总家失火以后1)从管理方格理论分析这位老总属于哪一种领导风格?为什么?答:这位老总的领导风格是团队型。
即对生产和人的关心都有高标准的要求。
因是,首先这位领导不但注重工作的完成,而且也其原非常关心员工,在员工因为家里失火而赶回家时,拒绝员工请假的要求,并已免职来威胁员工要求员工立即出差,说明该领导十分注重工作任务的完成。
其次,副总走了以后,立即全线动员,安排好副总家失火后的善后事宜,解除副总的后顾之忧,而不是顾此失彼。
2)你赞成这位老总的做法吗?有何建议?答:基本赞同。
从这个副总的角度讲,这是为他树立形象的大好机会。
从实际效果讲,组织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人的力量。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讲,这是受到损失最小的方式,如果副总抽身照顾家里,肯定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精力。
从企业形象的角度讲,这件事很好地弘扬了企业文化。
但同时,此事件应在副总出差的同时,就告诉其将如何安顿家属的决定,以免其牵挂而带着情绪出差。
尽管副总迟早会知道老总用意,但事前沟通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3、案例3:如此激励1) 根据马斯洛理论,住房、评职称、提高工资和入党对于黄工来说分别属于什么需要?答: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①住房属于生理需要,因为其满足了人基本的栖身需要。
②评职称属于尊重需要,因为其代表了外界对其的认可。
③提高工资属于生理需要,因为工资(金钱)满足了人各种基本生存需要。
④入党属于自我实现需要,也就是使个体成为他可以成为的人的内驱力。
2)根据公平理论,黄工的工资和仓管员的不相上下,是否合理?答:不合理。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指出,人们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绝对值的影响,而且要受到报酬相对值的影响。
员工会把自己的投入(如努力、经历、教育、能力)和产出(如薪水水平、提升、认可)与其他人(如员工所在组织内部的其他个人或群体)的投入—产出进行比较。
员工的不公平感会影响到其工作情绪。
本例中,黄工是某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工作诚恳负责,技术能力强,同时也得到了厂里其他员工的好评。
将上述的投入和产出(工资)与企管员的相对比,企管员一般属于受教育水平不高的人,同时也没有较高的技术能力,工作经历与努力程度也未必比得上黄工,但是其较低投入所获得的产出(工资)却与黄工较高投入所获得的产出(工资)不相上下,显然这样做是不合理的。
3)根据期望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厂长的激励措施是否恰当?答:根据期望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黄厂长的激励措施不恰当。
(1)从期望理论的角度来说:期望理论认为,当人们有需要,又有达到这个需要的可能,其积极性才高。
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
其中,效价是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一个人对某一结果偏爱的强度。
当管理者无法分辨不同激励措施给不同员工带来的不同效价水平时,其激励措施所达到的激励水平可能会很低,甚至会出现负值。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黄工对于住房、评职称和提高工资的期望很大,即这三因素的效价水平较高,但黄厂长却忽视了黄工的这些需求,只是通过语言、给予研发重任和推荐入党等方式进行激励,而这三者的效价显然没有前三者的高。
久而久之,后者的激励水平会越来越低,其激发员工动力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而前者作为高效价因素始终得不到满足,对黄工来说,这三因素的期望值越来越低,同样导致黄工工作失去动力,最后选择离职。
(2)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其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数以较低级需要,后三者属于较高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