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里的小动物(一)

合集下载

土壤中的常见小动物课件

土壤中的常见小动物课件

学习交流PPT
13
伪蝎
蛛形纲伪蝎目。形似 蝎,但无尾,体长仅 1∼7.5毫米。螯肢有丝腺 孔,须肢为毒钳。除寒冷 地区外广泛分布。多数栖 于树皮或石下,有的见於 书籍或旧箱柜中。在丝巢 中蜕皮、孵幼和越冬。
学习交流PPT
14
原尾虫
最原始的小型昆 虫,长0.5∼2毫米, 灰白,无翅,无眼。 约150种,生活在湿 土中潮湿的草土内、 树皮及砖石下 ,以 腐败有机质为食。
学习交流PPT
6
马陆性喜阴湿。一般生活在草坪土表、土 块、方块下面,或土缝内,白天潜伏,晚间活 动危害。马陆受到触碰时,会将身体卷曲成圆 环形,呈“假死状态”,间隔一段时间后,复 原活动。马陆一般危害植物的幼根及幼嫩的小 苗和嫩茎、嫩叶。马陆的卵产于草坪土表,卵 成堆产,卵外有一层透明粘性物质,每头可产 卵300粒左右。在适宜温度下,卵经20天左右 孵化为幼体,数月后成熟。马陆1年繁殖1次, 寿命可达1年以上。
在野外翻动石块的时候,有时土壤中 会有非常相近的白色虫子迅速爬行,但仔 细观察就很容易辨别,只有三对足的才是 双尾虫。
学习交流PPT
17
群落的演替
学习交流PPT
18
学习交流PPT
19
学习交流PPT
20
学习交流PPT
21
学习交流PPT
22
喀拉喀托火山的爆发
以1883年8月7日的大爆发最猛烈。 喷出大量石英安山岩质浮石及火山灰,使原 有75 平方千米的海岛(火山所在地)崩毁2/3。火 山灰直达80多千米的高空。火山爆发时,3500千 米以外可闻爆炸声,而80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布满 了下落的火山灰。火山爆发时强烈的气流甚至摧 毁了1300千米以外位于马来半岛吉兰丹与丁加奴 两州的部分森林。火山爆发之后,在残余的岛屿 之上覆盖了厚达100米的火山灰及浮石层。

土壤里的小动物PPT课件 苏科版

土壤里的小动物PPT课件 苏科版


鼠妇又称“潮虫、西瓜虫、团子虫 曲成团,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
• 是节肢动物。又名百脚、百足虫。身 成,背面是暗绿色,腹面是黄褐色, 长着一对足。有的有毒,蜈蚣生活在

又称北京山蛩[qióng] 虫。属于节肢动物 体长而稍扁,长约35毫米,暗褐色,背
蜘蛛
蜘蛛有 都是食肉动 吞食了 80% 从而有效地 虫的数量。 蜘蛛,害虫 成灾。所以
阅读课本P94~95、P96,回答下列问
1、蚯蚓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动物?
2、蚯蚓外部形态 3、蚯蚓的触感 4、蚯蚓的运动情况
5、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如何?
1、蚯蚓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动物
蚯蚓是一般生活在潮 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 土壤中。白天在土壤中穴 居,夜间爬到地面,以土 壤中的有机物或植物的茎、
第十三章
土壤里的生物
1、土壤里的小动物
调查小动物的种类
• 蚂蚁
一般分几个 和蚁后、工蚁、 性复杂,有肉食 有的危害人类, 小家蚁侵袭人们 污染,传播疾病 的东方矛蚁可加 字花科蔬菜和西 类又能消灭害虫 朋友,如红树蚁
• 昆虫的一种。俗名屎蛒螂。中药名 布于中国 。体长23.7~40毫米,宽
2、蚯蚓的外部形态
长圆柱形 ①体形:
暗红色或灰黑色 (保护 ②体色:
环状体节 ③身体由许多相似的_ _构 属于_环节 _动物 ④区分前后端:
3、蚯蚓的触感
①用手指在蚯蚓的体表轻轻触摸, 湿润、黏滑 有__ __感觉,
蚯蚓体表湿润、黏滑的作用?如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 体表进行气体交换;湿润 蜘蛛猎食时先用毒牙 分泌口水溶解猎物,再慢慢吸食,一点 干净。 ( 二 ) 自制保鲜袋: 蜘蛛怕光,经常对 风的地方结网。蜘蛛丝除了用来网罗猎 用来当保鲜袋,蜘蛛将吃剩的食物用网 留待下次食用。 ( 三 ) 洁癖: 蜘蛛将吃、睡和拉的场所 家养的蜘蛛一般把笼边当垃圾站,在那 扔食物残渣

《寻访土壤里的小动物(一)》教学设计

《寻访土壤里的小动物(一)》教学设计
通过视频、科学绘本等资料,了解更多的小动物与土壤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土壤和生命息息相关。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能改良土壤,并在士壤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屎壳郎B.蚂蚁C.蚯蚓
2.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不包括( )。
A.麻雀 B.屎壳郎 C.蚂蚁
3. 寻访土壤中小动物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二)土壤的作用
土壤为动物提供了温暖、松软的环境和必需的食物。
通过实地寻找小动物的活动,讨论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活环境,知道这些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各异,但都离不开土壤、水等基本需求
三、研讨小结
1.我们来看看土壤里还有哪些小动物?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对土壤中的小动物很感兴趣,同学们有时间可以阅读科学绘本《地底下的动物》(拓展延伸)。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土壤中蕴藏着许多的土壤小动物,蚯蚓、蚂蚁、鼹鼠、变形虫、轮虫、线虫等。
科学思维
通过寻找小动物,知道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各异,但都离不开土壤、水等基本需求。
探究实践
实地寻找小物的活动,讨论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一、导入课题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蚂蚁生活在土壤中,想一想在一片土壤下还住着哪些小动物?
2.蚯蚓、蜘蛛、蜈蚣等。
3.同学们知道的小动物可真多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
4.你认识这些土壤中的小动物吗,请仔细观察,说一说他们有哪些特点?(出示图片)
5.展示千足虫(非常多足)、蜗牛(有坚硬的外壳)、西瓜虫(遇到刺激的时候,会卷曲身体)、蚯蚓(光滑、柔软)的图片。

第1节土壤里的小动物

第1节土壤里的小动物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学习目标】1、概述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尝试通过观察实验得出结论并掌握实验探究的基本技能。

3、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形成爱护小动物的观念。

【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探究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主要特征。

2、学习难点:围绕蚯蚓的探究活动的有序开展。

【学习过程】一、蚯蚓的生活环境二、探究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活动1:观察蚯蚓的外形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观察任务并作好记录活动2:观察蚯蚓的反应1、对湿度的反应2、对光照的反应活动2:探究蚯蚓在光滑面和粗糙面运动的快慢三、蚯蚓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蚓粪除臭器蚯蚓之所以能提高土壤肥力,是因为蚯蚓是一些微生物活的“培养室”,当蚯蚓吃进带有微生物的土壤和有机物后,随着食物在消化道的消化,某些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蚯蚓的消化道前端到后端,往往以数学指数的速度增加。

这样在蚯蚓排出的粪便中,微生物的数量比蚯蚓所栖息的土壤中要多10多倍。

土壤中微生物多了,分解土壤中一些腐烂的动、植物尸体的帮手也就多了,土壤肥力也就自然增加了。

科学家继续发掘蚯蚓的这种“培养室”的潜力,发现蚯蚓还能防治大气污染。

他们培养出一种蚯蚓,体长15~25厘米,它的粒状蚓粪中,含有能分解恶臭剧毒的硫化物和氨气的细菌、放线菌和丝菌。

而且一克蚓粪中这些微生物的数量达3亿多个。

这些微生物以蚓粪为生,它们善于吸附大气中的硫化物、氨气等臭气,并把这些臭气迅速分解为无毒无味的气体。

由蚯蚓的粪便培养了大量的微生物,蚓粪便成为除臭器了。

由于蚓粪扭扭曲曲的堆积,无形中蚓粪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扩大了许多,因此它吸附臭气的表面也加大了。

恶臭的物质多来源于腐烂的动、植物尸体,坏了味的食物等,把蚯蚓引入这些腐烂的物质之中,既可除臭味,蚓粪和腐烂物质最后还都可以作为上等的肥料。

不少国家已把蚯蚓的这种特殊功能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

例如把蚓粪装在特殊的容器里,制成各种型号的脱臭装置,在粪尿处理场所、下水道污泥处理场、畜产制品厂、皮革加工厂、化工制品厂、造纸厂和食品加工厂等,都可广泛用到这种脱臭装置。

土壤里的小动物-蚯蚓

土壤里的小动物-蚯蚓
形成团粒结构
蚯蚓的活动能形成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变得更为紧实,有利于保 水、保肥。
蚯蚓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增加土壤磷、钾等营养元素,可以增加土壤的肥
力。
促进土壤矿物质溶解
02
蚯蚓的活动能促进土壤中矿物质元素的溶解,提高土壤的供肥
能力。
平衡土壤酸碱度
03
蚯蚓能通过排泄物调节土壤酸碱度,使土壤酸碱度保持适宜植
蚯蚓是雌雄同体,它们通过交配来繁殖后代。交配时,两 条蚯蚓互相缠绕,互相交换精子和卵子,然后分开。
卵子在蚯蚓的卵囊中受精,经过约2周的孵化,就会孵化 出小蚯蚓。
蚯蚓的生命周期
01
蚯蚓的生命周期通常为2-3年,但有些种类可能更长。
02
在生命周期中,蚯蚓会经历多个阶段的发育,从孵 化出的幼蚓到成年的雌雄同体蚯蚓。
03
每个阶段的发育都对应着特定的生理特征和行为习 性。
蚯蚓的种群数量控制
土壤中的氧气含量是影响蚯蚓种群数 量的关键因素。当土壤中的氧气含量 过低时,蚯蚓会难以生存和繁殖。
此外,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食物来源 和天敌等因素也会影响蚯蚓的种群数 量。
土壤的酸碱度也是影响蚯蚓种群数量 的因素。大多数蚯蚓喜欢中性土壤, 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都不利于它们的生 存。
土壤里的小动物-蚯蚓
目录
• 蚯蚓的简介 • 蚯蚓的简介 • 蚯蚓的简介 • 蚯蚓在土壤中的作用 • 蚯蚓的繁殖与生命周期 • 蚯蚓与人类的关系 • 蚯蚓的保护与利用
01 蚯蚓的简介
蚯蚓的经济价值
蚯蚓可作为高蛋白饲料添加剂,用于 养殖业。
蚯蚓体内含有丰富的酶系,可应用于 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补充习题答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补充习题答案

生物学补充习题七年级下册参考答案8.1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1.基本单位。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核。

2.细胞壁液泡,细胞膜。

3. (1) 产生气泡。

(2) 染色体。

(3) 生理盐水(4)低。

右下方。

4. (1) 细胞壁细胞膜液泡细胞核细胞质(2) 保护,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3)物质交换,线粒体、叶绿体(4)是脱氧核糖核酸DNA,染色体。

5. 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液泡细胞壁6.A7.C8.C9.B 10.A11.①-C ②-A ③-B ④-A12.×13.√14.×15.√16. √17.(1)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细胞核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2)母羊B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3)人工合成的体细胞(4)略18.(1) ⑥细准焦螺旋(2) B(3)②细胞膜④细胞核⑥细胞质④细胞核8.2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1.数目体积2.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组织3.染色体分裂遗传物质4.营养物质体积细胞生长5.分化细胞数量细胞体积生长发育6.D7.A8.B9.C 10.B 11.D 12.B 13.D 14.√15.×16.√17.×18.(1)分裂生长(2) A (3)分化19.变小较少第9章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第1节植物体的组成一、1.(1)薄壁储藏营养物质(2)保护保护(3)输导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4)机械支持 2.(1)机械输导保护薄壁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根茎叶花果实种子3.分生组织机械组织营养器官茎叶种子二、4.B 5.B 6.C 7.C 8.C 9.C 10.C 11.D 12.A 13.C三、14.×15.×16.√17.√18.×四、19.(1)保护输导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2)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第2节人体的组成一、1.颅体脑膈2.臀肌内注射3.系统4.消化呼吸循环运动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5.(1)结缔支持、连接、营养、保护(2)神经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3)肌肉收缩、舒张(4)上皮保护内部结构6.(1)肺心脏膈胃小肠肝脏大肠(2)胃、小肠、肝脏、胆囊、大肠、盲肠小肠(3)喉、气管、肺肺7.结缔组织上皮组织骨骼肌或心肌或平滑肌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二、8.D 9.C 10.B 11.D 12.D 13.A 14.B 15.A 16.C 17.D三、18.×19.√20.√21.×四、22.构成一株番茄和一头牛的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苏科版生物七下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下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下第1节《土壤里的小动物》教案土壤里的小动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土壤里动物种类2.说出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主要特征以及他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探究活动,提高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加强保护蚯蚓等动物的情感,强化“生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课前准备:调查表、笔、放大镜、白瓷盆、小铲子、透明有盖的小瓶子。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调查土壤中的生物种类我们的脚下的土壤中有些什么生物呢?先请大家观察一下,书本94页图12-1中的动物,你见过这些动物吗?你能辨认一下吗?今天我们打算带同学们走出教室到室外现场调查一下,我们校园里的土壤生物种类。

方法指导:1.全班同学4~5人组成一个调查小组,在我们学校的某处选择一个地方,2.用小铲子掘取少量土壤,放在白瓷盘内,用手弄散土壤,捕捉土壤里的小动物,放入小瓶里,并加以辨认。

每种动物收集3~4只,带回实验室。

要注意安全和减少对土壤生态环境的破坏。

3.参考下表的检索表,在老师的指导下查找资料,设法认识从土壤离捕捉的小动物。

通过观察,要找出这些动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它们初步归类。

认真记第二课时: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导言:小小的蚯蚓,泥水里有,花鸟市场有,渔具商店有,甚至饭桌上也会有,人们用它来喂鸡、喂鱼、做药,直至人类食品。

可见它趋势与人类关系密切,是人类的朋友;此外,蚯蚓在生物演化史上还占有一席之地,它的许多形态结构在更高等的动物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因此,研究蚯蚓和生活习性,学习有关蚯蚓的知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章我们学习土壤中生活的动物,就是以蚯蚓为代表的。

提出主题,指出探究领域。

蚯蚓是大家熟悉的小动物,但大家未必仔细观察过。

本节课我们着重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运动、对刺激的反应等,找出蚯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主要特征,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创设情景课前自己采集活蚯蚓,说出采集的地点及方式,用什么方法带到学校来。

松土好帮手——蚯蚓

松土好帮手——蚯蚓
温馨提示: 不要重复多次触碰蚯蚓,要学会爱护蚯蚓。
思考:
蚯蚓适于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
蚯蚓适应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蚯蚓的生活环境里有什么? 蚯蚓生活在潮湿、 阴暗的土壤中,昼 伏夜出。经常在地 下钻洞,寻找食物 。它以土壤中动植 物的碎屑、以腐败 有机物为食,连同 泥土一起吞入,也 摄食植物的茎叶等 碎片。
蚯蚓的特点
1、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下 2、身体是细长的圆柱形,身体柔软,有环节。 3、运动是靠身体伸缩向前爬行。 4、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身体收缩 5、喜欢吃枯叶等食物 6、会排泄,会繁粪可以肥沃土壤 3、养,会处理垃圾 4、做饲料,喂鸡鸭鱼 5、富含蛋白质,可以食用 6、可以做药(中药地龙)
猜一猜
细细长长一条龙,
天天躲在泥土中。
它是庄稼好朋友, 钻来钻去把土松。
土壤里的小动物—
蚯 蚓
蚯蚓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 熟悉和普通,以至于我们常常忽略它。
观察蚯蚓的身体
1、蚯蚓身体是怎样的?
身体是细长的圆柱形,身体柔软,有环节。
2、能找到蚯蚓的口、肛门和环带 吗?用简图将它的样子画下来。 离环带近的是头,离环带远 的是尾,环带是蚯蚓的繁殖 器官。
蚯蚓长什么样子呢?
没有眼睛、鼻子、耳朵
肛 门
体 节
环 带

尾 身上有许多水分,摸上去湿湿的 头
蚯蚓身体细长、光滑、柔软。 全身有许多环节组成,头较尖 ,嘴长在身上最前面。没有眼 睛,但是可以感受到光。
运动蚯蚓的反应
受到外界刺激反应时:身体会一伸一 缩,蠕动着往前走的,借助腹部刚毛 爬行的。(谁用动作表示一下?)

小学科学知识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

小学科学知识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

物质,促进物质循环,维
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03
土壤小动物可以改善土壤 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 进植物生长。
04
土壤小动物还可以作为生
物指标,反映土壤质量和
生态环境状况。
谢谢
小学科学知识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
演讲人
目录
01. 土壤中的小动物种类 02. 土壤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03. 土壤小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
土壤中的小动物种类
昆虫类
蚂蚁:群居性昆虫,种类繁多,善于
01
搬运食物 甲虫:种类繁多,如金龟子、天牛等,
02
具有坚硬的外壳 蝴蝶:色彩鲜艳,善于飞行,生命周
03
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蜜蜂:社会性昆虫,善于采集花蜜和
04
花粉,对人类有益
蠕虫类
蚯蚓:土壤中的主 要分解者,有助于
土壤养分的循环
蜗牛:以植物为, 有助于土壤有机质
的分解
蛞蝓:以植物为食, 有助于土壤有机质
的分解
线虫:土壤中的主 要分解者,有助于
土壤养分的循环
钩虫:以植物为食, 有助于土壤有机质
的分解
蛔虫:以植物为食, 有助于土壤有机质
的分解
其他小动物
02 土壤小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密切,如蚯蚓可以疏松土 壤,促进植物生长。
03 土壤小动物的消失可能导 致生态系统失衡,影响人 类生产生活。
04 人类活动可能对土壤小动 物造成影响,如过度使用 农药、化肥等。
农业影响
01 土壤小动物在土壤生
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
色,如蚯蚓可以疏松
土壤,促进植物生长。
02 土壤小动物可以控制
蜗牛:土壤中的主要植食者,有 助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

《土壤里的小动物》第1课时探究课件-3560

《土壤里的小动物》第1课时探究课件-3560
蚯蚓是一般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 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在土壤中穴居,夜 间爬到地面,以土壤中的有机物或植物的 茎、叶等作为食物。
2、蚯蚓的外部形态
①体形: 长圆柱形 。 ②体色: 暗红色或灰黑色(保护色) 。 ③身体由许多相似的 环状体节 构成,属于_环节_动物 ④区分前后端:前端有 口 和 环带。
蚰蜒
蝼蛄 lou gu 俗称土狗子。身体细长, 翅膀短小,前足粗短扁平 像铲子,善于掘土筑洞。 是农业害虫。
蠼螋 qu sou
俗称“耳夹子虫”。生 长在土壤中,落叶堆或岩 石下,食性杂食。此类昆 虫具有高度母爱。
螳螂
鼠妇
鼠妇又称“潮虫、西瓜虫”,常能 卷曲成团,需生活在潮湿、温暖以 及有遮蔽的地方,昼伏夜出。
自学指导:
1、阅读P94-95“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及P105“信 息库--蚯蚓”,思考:
①蚯蚓属于什么动物? ②蚯蚓一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以什么为食? ③蚯蚓外部形态?如何辨认它的前端和后端? ④蚯蚓的运动情况? ⑤蚯蚓的呼吸情况? ⑥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如何? ⑦蚯蚓对土壤环境的作用有哪些?
头三角形且活动自如 ,螳螂经 常会自相残杀,因此牠们对自 己的同类也时刻保持着警惕, 否则就会有被吃掉的危机。在 螳螂交配以后,雌螳螂会吃掉 雄螳螂。
蜘蛛
蟋蟀
蝎子
冷血动物,喜欢群居。蝎子昼伏夜出, 视力很差,行动不灵活,因而捕食能力 差,经常处于时饱时饿的状态。
蝗虫 蚱蜢 zha meng
参考下面的检索分类图表,认识从土壤里捕捉到的小动物。 小动物检索分类图表
身体分节可以灵活、自如的运动。 2、呼吸: 用湿润的体表呼吸;体表的黏液可起到润滑作
用,减少钻土的摩擦力。 3、运动: 依靠肌肉与刚毛的协调配合运动。

课题土壤里的小动物(1.

课题土壤里的小动物(1.

课题:土壤里的小动物(1)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土壤里的动物种类2.能力目标:通过调查土壤里的小动物,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科学调查过程,认同土壤里小动物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点:概述土壤里的动物种类三、教学难点:调查土壤里的动物种类,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讨论法、实验法、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二)新课讲解: (一)课程导入:“由于我们从未认真地观察过,所以周围的许多事物,甚至有的就在脚下,我们都没有看到。

——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土壤是生物的重要生活环境之一,土壤里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土壤中的小动物。

(二)新授:调查土壤里的动物种类 一)课前材料准备:通过调查,可以直接观察并获取真实的“地下动物”信息。

课前四人组成一个调查小组,对自己生活的环境进行考察和选择,并用工具掘取土壤样本。

1、要求:(1)选择相对肥沃,小动物较多的环境 (2)注意安全和减少对土壤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3)保证土壤里小动物的收集,每种动物收 集3~4只(4)放置土壤样本的容器要透气2、记录:取样的时间 取样的地点 取样用的工具 调查的人员 二)调查计划 1.调查目的。

⑴调查土壤里的动物种类。

⑵了解土壤里动物的多样性。

2.人员分工。

本次调查我们这样分工。

3.调查材料用具。

我们小组选择的用具有。

4.调查过程:(1)将土壤样品倒入解剖盘内(2)用手弄散土壤,捕捉土壤里的小动物,放入小烧杯(3)参考《小动物检索分类图表》,在老师的指导下查找资料,设法认识从土壤里捕捉到的每一种小动物,并进行初步归类。

三)实施调查2、议一议:(1)根据各小组的调查,不同环境的土壤里,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有什么不同?(2)你还有什么好的捕捉土壤小动物的方法和建议?四)收获与反思:1、我们的收获:2、成功的地方:3、不足的地方:4、如何改进:5、在班级的交流中,其他小组的调查方法有什么值得你们学习的地方?(三)课堂检测:1.调查完土壤里的动物种类以后,应该将这些小动物()A.交给老师B.丢进垃圾箱C.用杀虫剂杀死D.送回土壤中去2.调查土壤里的动物种类时,碰到不认识的小动物可以查《小动物检索分类图表》。

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

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

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
土壤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它不仅是植物生长的家园,也是许多微小生物和
动物的栖息地。

在这个看似平凡的土壤之中,隐藏着许多生命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们吧。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土壤中的蚯蚓。

蚯蚓是土壤中的重要居民之一,它们
通过不断地钻动和翻动土壤,帮助土壤保持透气性和肥力。

蚯蚓的生活习性十分有趣,它们会在土壤中寻找食物,将有机物质吞食后再排泄成为有益的腐殖质,为土壤的肥力提供了重要的营养物质。

除了蚯蚓,土壤中还有许多微小的生物,比如蠕虫、细菌、真菌等。

它们在土
壤中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相互之间通过食物链和共生关系相互影响。

这些微小的生物虽然不起眼,却在土壤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保持着土壤的健康和生命力。

除了微小的生物,土壤中还有一些昆虫和小型动物。

比如蚂蚁、蜈蚣、蜘蛛等,它们在土壤中寻找食物,建造巢穴,繁衍后代。

它们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土壤的生物多样性,也对土壤的结构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们虽然不如大型动物那样引人注目,却在土壤生态系统中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过自己的生活活动,为土壤的肥力和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让我们更加关注和珍惜这些微小的生命,共同保护好我们生活的土壤吧。

苏科版生物七下5.13.1《土壤里的小动物》课件

苏科版生物七下5.13.1《土壤里的小动物》课件
食物。(每空1分)
2. 蚯蚓的 ① 体形: 长圆柱、形② 体色: 暗红色或、灰黑色 ③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 环状体节构成,属于 环节 , 动物、④ 区分前后端:前端有 口 和 环带 。
(每空1分)
湿润的
• 3.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 体表 进 行气体交换;湿润、黏滑的体表还可以
减少身体与土壤表面的摩擦。蚯蚓依靠 肌肉 的收缩和 体表刚毛 的协助进行运动。
1、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2、处理生活垃圾; 3、作饲料; 4、作中药、“地龙”; 5、作保健食品,药膳; 6、利用蚯蚓为原料制成轻化工产品 如:化妆品、食品与饲料添加剂。
堂清知识:
1、土壤里的动物种类
2、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当堂检测(每题2分)
1. 蚯蚓的呼吸是依靠 ( D)
A.口 B.肠壁 C.肺 D.体壁
鼠妇: 潮虫、西瓜虫
蜈蚣: 又称百足虫、百 脚虫、陆生节肢 动物。
马陆: 又称千足虫、 千脚虫
蚰蜒: 古称“草鞋虫”。
蜣螂: 屎壳郎、粪金龟
蜘蛛:
小小诸葛亮, 稳坐中军帐, 布下八卦阵, 专捉飞来将。
蚂蚁
蚯蚓
蛔虫
线虫动物
钩虫
对小动物进行检索分类
足的情况
动物种类 动物举例
无足
3对
有足
(1)请你作出假设 土壤湿度对蚯蚓没有影响。 (2)你确定这个实验的变量是 土壤湿度。 (3)你的实验结果:蚯蚓
在 潮湿 (请填“潮湿”或“干燥”)土壤的一
自学指导三:(3分钟)观看视频“探究蚯蚓适应
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说出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 提出问题: 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有哪些? • 作出假设: 蚯蚓长圆柱形体形、红褐色体色是适应

土壤里的小动物 (详细)

土壤里的小动物 (详细)

第一节土壤里的小动物(蚯蚓)一、导入师:同学们,能猜出这条谜语吧?(学生猜)对,是蚯蚓。

(板书:蚯蚓)蚯蚓的身体细细长长像条龙,又生活在地下土壤中,因此又称为“地龙”。

(板书:地龙)关于地龙名称的由来,还有一个小故事呢,同学们知道吗?(学生说,如果说的不清楚,可以投影)(4分)二、新课师:蚯蚓的名声还真不小啊!昨天,同学们已经采集了不少的蚯蚓,你们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采集的?(学生说)师:这些环境的土壤有什么共同点?在干燥、板结的土壤中能采集到蚯蚓吗?为什么不能呢?这与蚯蚓的生活习性有关。

(播放视频:蚯蚓的生活习性)(板书:一、蚯蚓的生活习性)师:蚯蚓生活的环境是什么?有什么习性?可以概括为“昼伏夜出”(讲到“昼伏夜出”的时候,老师说“现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我们平时很少见到蚯蚓的了吗?”)蚯蚓吃的食物是什么?(4分)师:我们知道,鱼生活在水中,有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鸟生活在空中,有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的特征;蚯蚓生活在土壤里,又有哪些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呢?现在,我们一起来进行探究。

爱心提示:每隔几分钟,就要用潮湿的棉球湿润蚯蚓的体表。

(示范)(点击)活动一:观察蚯蚓的体色、体形,辨认前后端(4分)播放视频:蚯蚓的外形师:现在我们开始自己做实验。

师:(指名学生)蚯蚓的体色是什么颜色?(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可以提示“是不是和泥土的颜色相似啊?)这种颜色对蚯蚓来说有什么作用?(与土壤颜色相似,保护色)身体是什么形状?你认为圆筒形的身体对于土壤里生活有什么作用?怎样区分蚯蚓身体的前端和后端?关键是要先找到环带(点击,认识环带)同学们,对照活的蚯蚓,找到环带了吗?认识前后端。

(再让一个学生手拿蚯蚓,指着辨认)怎么区分蚯蚓的背面和腹面?(点击)活动二:体验蚯蚓有刚毛,观察刚毛(4分)师:蚯蚓的体表是否很光滑?我们先看视频。

(播放视频:蚯蚓的体表)学生实验。

师:同学们,用手摸一摸蚯蚓腹面的体表,(提示:腹面)有什么感觉?(可能有学生会说:黏滑。

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第1课时)

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第1课时)

( 一 ) 化尸大法: 蜘蛛猎食时先用毒牙麻痹对方,分泌口水溶解猎物, 再慢慢吸食,一点儿不漏吃个干净。 ( 二 ) 自制保鲜袋: 蜘蛛怕光,经常对着透光和透风的地方结网。蜘蛛 丝除了用来网罗猎物外,还可用来当保鲜袋,蜘蛛将吃 剩的食物用网把猎物包好,留待下次食用。 ( 三 ) 洁癖: 蜘蛛将吃、睡和拉的场所分得很清楚,家养的蜘蛛 一般把笼边当垃圾站,在那里大小便及扔食物残渣。 ( 四 ) 胃口极秀气: 蜘蛛领域感很强,要单独饲养。它们一个月只吃 一到两餐,最长可以绝食两个月。食物主要是蟋蟀、草 蜢等昆虫,只需在笼里放一块湿海绵给它补充水分,就 可以养到成年 ( 七年左右 ) ,不用换笼。
(2)高效的挖洞机 说到蝼蛄惊人的挖洞本领, 还有个传说呢。很早以前,有个横征暴敛,欺压人民的 皇帝,百姓被他压榨得无法生活下去了,便联合起来造 反。他们拿起锄头扁担冲进皇宫,皇帝闻讯从后门落荒 而逃。追赶的人群喊声震天,惊慌失措的皇帝正无处躲 藏时,只见路旁有个蝼蛄挖的土洞,便一头钻了进去, 躲过了这场“灭顶之灾”;后来皇帝为报答救命之恩, 赐给蝼蛄边地一垄;任它随意吃空田中禾苗。故事虽然 出于虚构,蝼蛄挖洞能力的强大可是千真万确的。 (3)并不高明的歌唱家 你知道吗,蝼蛄还会呜 叫呢!不过,纵然它学着蟋蟀和螽斯【zhōngsī】那样 “摩翅而歌”,在地下传出沉闷的“咕咕”之声,然而 结果却难登大雅之堂。 最后要说的是,土狗是一味中药材。
• 蝎子
• 昼伏夜出,是冷血动物,有冬眠的习性,胆小易受 惊 ,喜欢群居。蝎子昼伏夜出,视力很差,行动不 灵活,因而捕食能力差,经常处于时饱时饿的状态, 久而久之养成了动物界中罕见的耐饿能力。蝎子是肉 食性动物,生命力非常顽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很 强。蝎子的寿命长至36年,产仔期25年。

土壤里的小动物大班科学教案

土壤里的小动物大班科学教案

土壤里的小动物大班科学教案一、引言小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土壤中扮演着促进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角色。

本篇科学教案将围绕土壤中的小动物展开,介绍其种类、生态功能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的教学活动。

二、小动物的种类与生态功能1. 小昆虫小昆虫是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如蚯蚓、蜈蚣、蚂蚁等。

它们通过啃食和排泄过程,促进土壤通风与增加有机物质,提高土壤的肥力。

作为土壤的“工程师”,它们还通过钻土、挖洞等行为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水分渗透和根系生长。

2. 红腿蜘蛛红腿蜘蛛是土壤中的捕食性蜘蛛,以食草害昆虫、蚯蚓等为食。

它们通过控制害虫数量维持生态平衡,保护农田作物的生长。

3. 小土壤线虫小土壤线虫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通过捕食寄生动物维持其数量。

同时,小土壤线虫还参与有机质的分解和循环过程,促进土壤肥力。

4. 小土壤螨小土壤螨是一类微小的节肢动物,以微生物和有机物质为食。

它们通过分解有机物和碎屑,将其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的养分,促进植物生长。

三、教学活动:观察和分析土壤中的小动物1.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土壤中的小动物,了解其种类和生态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所需材料放大镜、工具(如小铲子、集土器等)、标本瓶、显微镜、实验报告本等。

3. 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首先,带领学生前往户外,利用小铲子或集土器采集土壤样本。

回到教室后,利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让学生观察土壤样本中的小昆虫、蜘蛛、线虫、螨等。

(2)让学生进行分类和记录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特征,将小动物进行分类,并在实验报告本上记录下各类小动物的名称和数量。

(3)分析小动物的生态功能根据所学知识,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各类小动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和解释。

(4)总结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对所观察和分析的小动物进行总结,让学生从中认识到土壤中小动物的重要性和作用。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学生观察和记录能力的评价教师可以评估学生观察小动物的能力,并检查他们的实验报告本是否有规范的分类和记录。

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131土壤里的小动物(共21张PPT)

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131土壤里的小动物(共21张PPT)
刺激的反应程度 不同 (相同或不同)。
探究(三):蚯蚓的反应







蚯蚓的前端有脑,脑向后延伸为腹神
经索。腹神经索上有许多神经节,集中
了许多神经,因此,蚯蚓对刺激的反应
比较灵敏、准确。
探究(四):蚯蚓的呼吸
将蚯蚓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会怎样?为什么?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 表进行气体交换。
因为光滑的纸板摩擦力小,刚 毛无法固定,运动不协调。
探究(三):蚯蚓的反应
保持蚯蚓体表湿润!
【材料】活蚯蚓、纸板、清水、滴管、玻璃棒
【方法】把半边潮湿半边干燥的纸板放在解剖盘 里,将2-3条蚯蚓放在纸板的干湿边接处。用玻 璃棒轻轻碰一下蚯蚓。几分钟后观察蚯蚓向纸板 的哪边移动。
讨论;蚯蚓的这一反应说明了什么?
分析夏天雷雨过后蚯蚓为什么要爬出洞穴? 土壤浸水后缺少空气,妨碍蚯蚓呼吸
总结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体形
细长圆柱形,减少钻土时的阻力
身体分节可以灵活、自如的运动。
体色
暗红色或灰黑色(保护色)
体表
湿润、黏滑的体表还可以减少身体
与土壤表面的摩擦。
运动 依靠肌肉与刚毛的协调配合运动
活动一: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阅读教材,结合生活经验完成以下问题:
1.蚯蚓是一般生活在 阴暗 潮湿、疏松 富含有机物的土 壤中。白天 在土壤中 穴居 ,夜间爬到地 面,以土壤中的 有__机_物_或__地_面__上_的_碎_ 叶 等作为食 物。
2.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__解__者。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蚯蚓向潮湿的环境移动 说明蚯蚓适应潮湿的环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调查地点:学校植物园 3、调查人员:明明:组长 文文:观察员 君君:记录员 佳佳:摄像员 4、材料用具:小铲子、白瓷盘、镊子、放大镜、调查记录表、笔、手机等 5、调查步骤:用小铲子掘取少量土壤,放在白瓷盘内。弄散土壤,观察土壤里的小动物, 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判断它们的种类,并记录在调查记录表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 物,用手机拍照记录,到网上查询结果。
交流与展示 土壤动物调查记录表
调查地点:农田 调查时间: 2019.5 记录人:
编号 动物名称 数量
环境特点
形态结构或生活习性
1
蚯蚓
4条
土壤潮湿、疏松 体长,红褐色,无足,有环带
2
蚂蚁
3
蚱蜢
6只 12只
较小,黑色,1对触角,分头、 胸、腹三部分,有3对足
绿色,有1对触角,3对足
4
鼠妇
12只
灰黑色,有7对足,硬壳
2、把观察到的所有动物都捉起来吗?
3、用什么工具捕捉小动物?
镊子
及时做好数量统 计,每种捉3-4只 做代表。
4、小动物个体太小,用镊子或手都捉不住的,怎么办?
如何采集小动物?
吸虫器的使用
评价和修订调查活动方案
表层10-20cm处的土壤,量 不超过白磁盘容量一半
用放大镜
5、调查步骤:用小铲子掘取少量土壤,放在白瓷盘内。弄散土壤,观察
(2)、找出动物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初步分类; (3)、学会调查的方法,尝试撰写调查报告。 2、调查地点:学校植物园(或居住区花坛、草地、农田、树林) 3、调查人员:明明:组长 、汇报员文文:观察员 君君:记录员 佳佳:摄像员 4、材料用具:小铲子、白瓷盘、镊子、放大镜、调查记录表、笔、手机、小塑料袋、透明有盖的小瓶子、 吸虫器等 5、调查步骤:1、用小铲子掘取土壤表层10-20cm处,将土壤放在白瓷盘内,量不超过白磁盘容量一半, 弄散土壤,用镊子或吸虫器捕捉土壤里的小动物,放入有盖小瓶内,每种动物收集3-4只。用塑料袋装取 一些土壤,带回室内观察。 2、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形态特征并进行简单的分类,将结果记录在调查记录表中。 3、遇到不认识的动物,详细记录该动物的形态和生活环境,带回教室请教老师,也可以用手机拍照 记录,上网查询结果。
调查前
调查地点: 确定调查路线
调查小组:
做好协调分工
调查计划: 准备好材料用具,确定调查步骤
调查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调查土壤里的动物种类
1、调查目的: (1)、观察并记录土壤里的动物种类、数量和形态特征; (2)、找出动物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初步分类; (3)、学会调查的方法,尝试撰写调查报告。
评价和修订调查活动方案
表层10-20cm处的土壤,量 不超过白磁盘容量一半
5、调查步骤:用小铲子掘取少量土壤,放在白瓷盘内。弄散土壤,观察 土壤里的小动物,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判断它们的种类,并记录在调
查记录表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物,用手机拍照记录,到网上查询结
果。
思考:1、如果小动物行动迅速难以观察时,怎么办? 捕捉后放进容器观察
2020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 生物
授课教师:无锡市西漳中学
陈维
指导教师: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陈严
活动一、调查土壤里的动物种类
土壤里的动物可是名副 其实的“地下工作者”,要 了解它们,真的需要“掘地 求生”,让我们进行实地调 查,亲眼看一看它们的真实 面貌吧。
活动一、调查土壤里的动物种类
设计调查活动方案 调查目的: 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蚯蚓
蚂蚁
蜣螂:俗称屎壳郎
鼠妇 又称“潮虫、西瓜虫、团子虫”
蜈蚣 又名百脚、百足虫
马陆
栖息在潮湿耕地或石堆下, 常成群活动。以腐植质为食。 有时损害农作物。
蜘蛛:食肉动物,它们吞食了 80% 的昆虫, 如果没有蜘蛛,害虫将会泛滥成灾。
蝎子
昼伏夜出的冷血动物,有 冬眠的习性,胆小易受惊 , 喜欢群居。视力差,行动 不灵活,因而捕食能力差, 经常处于时饱时饿的状态, 久而久之养成了动物界中 罕见的耐饿能力。
潮湿、疏松、肥沃的土壤里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要比干燥、 板结的土壤里多得多。
土壤为许多动植物和微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必需的养料;生物使 土壤更丰富;生物的活动使水分和空气更容易进入土壤,更利于生 物的生活和植物的生长。土壤和生物有密切关系,保护土壤,就是 爱护生命。
活动二 认识线虫动物
活动指导
自主阅读课本信息库P105-106,思考: 1.线虫的分布特点。 2.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 要求:认真阅读;做好标记。
修订意见:将组 员职责明确列出,
增设汇报员。
3、调查人员:
明明:组长 文文:观察员 君君:记录员 佳佳:摄像员
组长:带领组员到预定的地点进行调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开展动手操作、讨论 交流等活动; 观察员:负责捕捉动物并实施观察; 记录员: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 摄像员:掌握着手机,负责拍摄大家活动的照片和小动物的照片; 汇报员:将全组调查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活动二 认识线虫动物 细长圆柱形(线形)
线虫在地球上数量多,分布广,在海水、淡水、土壤中都有。
土壤中的根结线虫
水中的铁线虫
狗狗眼中的结膜吸吮线虫
活动二 认识线虫动物
线虫动物的体形为____细__长__圆__柱__形____, 消化管的前端有__口__,后端有_肛__门__, 具有完整的消化系统; 体表有__角__质__层___,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有 ___假__体__腔___。
评价和修订调查活动方案
2、调查地点:学校植物园
还可以选择的调查地点:居住区花坛、 草地、农田、树林
1020cm
思考:我们在挖取土壤的时候, 需不需要“掘地三尺”?
大多数土壤动物都只能利用 枯枝落叶层中的孔隙和土壤颗粒 间的空隙作为自己的生存空间, 因此越是靠近土壤表层,动物的 种类就越丰富。
评价和修订调查活动方案
lóu gū 蝼蛄
俗称“土狗子”,是一种 把疾走、游泳、飞行、挖 洞和鸣叫集于一身的昆虫, 虽说样样不精,难以获得 单项冠军,但称得上是 “五项全能”的好手。
qú sōu 蠼螋
俗称“耳夹子虫”。生 长在土壤中,落叶堆或岩 石下,食性杂食。此类昆 虫具有高度母爱,雌虫会 不时将卵表面清理干净, 避免卵受真菌危害,甚至 照顾幼虫至离巢。
A .阴湿 、有机质丰富的土壤 B .干燥、有机质少的土壤
C .浸水、有机质少的土壤
D .浸水有机质丰富的土壤
课堂练习
3. 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类的是
A.蜘蛛 B.马陆
C.鼠妇
( D)
D.蝼蛄
4. 在对土壤里的小动物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不需要携带的工具

(B )
A .放大镜
B .显微镜
C .白瓷盘
D .小铲子
评价和修订调查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调查土壤里的动物种类
1、调查目的: (1)、观察并记录土壤里的动物种类、数量和 形态特征; (2)、找出动物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初步分类; (3)、学会调查的方法,尝试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土壤里的动物 调查内容:动物种类、数量、形态特征、所属类群
技能要求:一是学习调查的方法,二是促进观察比较、区 分归类、资料查找等探究能力的发展。
蛔虫
课后实践活动
• 课后,请同学们完成调查活动:调查土壤里的动物种类, 撰写调查报告。下节课比一比,看谁做得最好?
调查中的注意事项
1. 注意卫生安全,减少对土壤生态环境的破坏。 2. 小组成员间团结协作,不要单独活动。 3. 认真观察,将调查结果如实记录并进行整理。 4. 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不要忘记戴好口罩。 5.如果调查时发现蚯蚓,则连同土壤一起放入一个较大容器
活动一、调查土壤里的动物种类
土壤动物调查记录表
调查地点:小区花坛 调查时间:2020年3月20日 记录人:
编号 动物名称 数量 环境特点 形态结构
类别
1
蚂蚁
2
鼠妇
3
蚯蚓
4
马陆
3只
落叶下 身体小,黑色,
有三对足,一 昆虫
对触角
2只
砖头底下 身体黑褐色有
七对足
1条 较湿润的土壤 身体红褐色,

分体节,无足
中带回家饲养,在下一节课对蚯蚓作进一步的观察。 6. 调查完毕,将其他小动物们送回适宜的土壤中。
课堂练习
1. 下列哪组动物适宜生活在土壤中
(B )
A .蜜蜂和蝴蝶
B .蚯蚓和蜘蛛
C .蚂蚁和蜻蜓
D .小鱼和菜青虫Fra bibliotek2. 淘淘父子去钓鱼,要寻找蚯蚓作食饵,你能告诉他们在什么
样的土壤中容易找到吗
(A )
土壤里的小动物,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判断它们的种类,并记录在调
查记录表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物,用手机拍照记录,到网上查询结
果。
思考:5、用什么工具观察小动物的形态结构? 6、如何判断种类?你认识常见的土壤动物吗?
7、如何设计调查记录表?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比较两张调查记录表
修订过的调查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调查土壤里的动物种类 1、调查目的: (1)、观察并记录土壤里的动物种类、数量和形态特征;
5
马陆
12只
长约1cm,褐色,有多对足
6
蜈蚣
6条
长约3cm,褐色,有多对足
7
蠼螋
8只
黑色硬壳,3对足
8
蜗牛
12只
两对触角,有硬壳,身体柔软
类别
√ 环节动物 √ 昆虫 √ 昆虫 √ 甲壳类 √ 多足类
昆虫 多足类
√ 昆虫 √ 软体动物
比较小区花坛和农田两种不同环境的土壤里,动物的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