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第十三讲(欧洲中世纪)

合集下载

003第二篇: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外国建筑史课件PPT

003第二篇: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外国建筑史课件PPT

意大利中世纪建筑
地方特色强、艺术水平高 南部受伊斯兰影响,东北部受拜占庭影
响 公共建筑占主导地位,教堂为历史事件
而建
建筑成就
代表城市
– 独立式发展
比萨、佛罗伦萨、罗马
– 非独立式发展
威尼斯、米兰
代表建筑
– 比萨主教堂建筑群(11-12世纪) – 佛罗伦萨主教堂(1296-1470年) – 威尼斯圣马可教堂(1063-1085年) – 威尼斯总督府(1309-1424年)
代表作品
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537年)
主要特色
– 结构体系:关系明确、层次井然 – 内部空间:曲折多变、集中统一 – 装饰效果:色彩绚丽、灿烂夺目
东欧的教堂
俄罗斯教堂
– 战盔式穹顶 – 浑圆饱满、富有生气
南斯拉夫教堂:
– 层层降低、变化丰富
西班牙中世纪建筑
伊斯兰建筑风格一直保持强的影响 代表建筑
– 哥多瓦大清真寺(786-988年) – 塞维利亚的吉拉尔达塔(风信塔)(1184年) – 阿尔罕布拉宫(石榴院、狮子院)(13-14
世纪)
思考题
1. 圣索菲亚大教堂建造于什么时期?
2、帆拱技术产生于什么时期?
3、巴黎圣母院是哪种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品?
A .4、以下哪座建筑不是哥特式建筑?
A. A. 科隆主教堂 B. 米兰主教堂C. 亚眠主教堂 D. 比萨主教堂
5、以下哪座建筑建造在西班牙以外?
A.
A.比比-哈里清真寺 B. 哥多瓦大清真寺C.阿
尔汗布拉宫 D. 吉拉尔塔
– 7世纪后:仅剩巴尔干和小亚细亚
历史
– 4-6世纪:皇权强大,建筑繁荣,继承了古罗马建筑 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体系

欧洲中世纪建筑PPT课件

欧洲中世纪建筑PPT课件
中世纪史
中世纪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 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 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 欧洲历史的主线。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 不平衡的,当西欧在5世纪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 中国已经走完了约1000年封建社会的历程。
1
欧洲中世纪建筑
16
1、 拉丁十字式教堂
17Βιβλιοθήκη 2、 罗马风建筑 (1)比萨主教堂
18
(2)、比萨钟塔
19
(3)、洗礼堂
20
8.2.2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色教堂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 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 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 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 有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 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6
8.1.1 穹顶和集中式形制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 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第二个特征是 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 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 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 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 部件。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 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 式建筑形制。其 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 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 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 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第四个特 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 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22
23

外国建筑史--中世纪至18世纪建筑 ppt课件

外国建筑史--中世纪至18世纪建筑  ppt课件

ppt课件
26
三、代表作品:
1、法国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最典型。它的中世纪建筑史也是最典型的, 其余各国深受法国的影响。
2、意大利和尼德兰的建筑各有独特的道路。
3、西班牙在中世纪被伊斯兰教的摩尔人占领,建筑基本上是同伊斯兰 世界一致的。
10~12世纪以教堂为代表的西欧建筑,得名为“罗马风”建 筑(RomanesqueArchitec— tUre)。
ppt课件
24
。因其形式略有罗马风格,故称罗马风建筑。比萨主教堂建筑群就是 代表。
12世纪时,工商业城市获得不同程度的自治权,出现了哥特式建筑, 其建筑风格以上指的尖券、尖形肋骨拱顶、高耸的钟楼、飞扶壁、束 柱、花窗棂为其特点。哥特建筑的教堂为主,也有城市广场、市政厅 等建筑,风格独特。西欧各国不同的民族文化,造成了哥特建筑不同 的地方特色。
13
ppt课件
14
圣维达尔教堂内部
• 希腊十字式教堂
ppt课件
15
ppt课件
• 希腊十字式教堂
16
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 平面、剖面
20
ppt课件







2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pt课件
• 结构体系 22
• 圣索菲亚大教堂成就
A.结 构 体 系 结构明确、关系井然有序的穹顶、帆拱、券拱结合体系。
B.内 部 空 间 既集中统一,又曲折多变。不同大小,不同层次的发券。
C.色 彩 效 果 灿烂夺目的色彩,墙、墩用大理石贴面,穹顶、拱顶用玻璃马赛克

世界建筑史西欧中世纪的建筑课件 (一)

世界建筑史西欧中世纪的建筑课件 (一)

世界建筑史西欧中世纪的建筑课件 (一)
西欧中世纪是建筑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与就是这样一个时期孕
育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在于高
高的拱形天花板和高耸的石柱,它是一种非常富有表现力的建筑风格,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世界建筑史西欧中世纪的建筑课件。

一、西欧中世纪建筑的背景
西欧中世纪的建筑是在罗马帝国崩溃后的一个时期出现的,为了逃避
侵略者的侵袭,人们开始聚集在一起,建造了城堡,教堂等,从而诞
生了很多具有独一无二文化风格的建筑。

二、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与起源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在于高大的拱形天花板和高耸的石柱,这种建筑风
格充满了神秘与教义的气息。

哥特式建筑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
耶路撒冷区的一座教堂,从此哥特式建筑风格开始向西欧的各个角落
扩散。

三、哥特式建筑的应用
哥特式建筑的应用十分广泛,除了教堂之外,许多也采用了这种建筑
风格,比如爱尔兰的基督城堡、斯堡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等。

四、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
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可以说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法国巴
黎圣母院,它是一座在法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建筑,曾经受到过历史
的摧残,但是现在它被重新修缮,成为了巴黎的象征之一。

五、结语
总的来说,世界建筑史西欧中世纪的建筑课件主要介绍了哥特式建筑这一独特的建筑风格,它所代表的是那个时代的人们丰富想象力和智慧,将这些灵感转化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成就了西欧中世纪建筑的辉煌。

外国建筑史 中世纪建筑

外国建筑史 中世纪建筑

2.1欧洲的中世纪历史文化背景与基督教的产生发展2.1.1 欧洲中世纪的历史文化背景为什么欧洲的封建社会被成为中世纪?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计算,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极权主义(资本主义革命)抬头的时期为止。

“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

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

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为什么称中世纪为“黑暗时代”?这种说法正确吗?一种观点认为:一直到公元9世纪,绝大多数的近古(Late Antiquity)学者都按照圣奥古斯丁的观点,认为人类是处于历史的第六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即《圣经》在“启示录”里预言的“末日”,故而有黑暗之意;另一个被历史学家普遍接受的说法是,“中世纪黑暗时代”这个词,是由十四世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学者彼特拉克所发明的。

他周游欧洲重新发掘和出版经典的拉丁和希腊著作,志在重新恢复源本罗马古典的拉丁语言,艺术和文化,对自公元四一零年罗马沦陷以来的变化与所发生的,认为不值得研究。

人文主义者看历史并不按奥古斯丁的宗教术语,而是按社会(学)的术语,即通过古典文化,文学和艺术来看待历史;所以人文主义者把这900年古典文化上发展的停滞时期称为“黑暗的时期”。

彼特拉克把欧洲历史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古罗马与古希腊时期;二是“黑暗时期”。

人文主义者们也相信,总有一天罗马帝国会再次兴起,重新恢复古典文化的纯洁性。

14世纪末与15世纪初,人文主义者们认为一个现代时期(Modern Age)已经开始了,所以从逻辑上来讲,一个“中世纪”已经形成了。

正方:文化上的黑暗:政治上的黑暗:反方:因此,自起人文主义者起,历史学家们对“黑暗的时期”和“中世纪”也多持负面观点。

第三章:欧洲中世纪建筑-PPT精品文档68页

第三章:欧洲中世纪建筑-PPT精品文档68页

第二节:西欧哥特式(Gothic)建筑
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2~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 建筑风格。
结构特点: 框架式骨架券作拱顶承重构件,其余填充维护部分减薄,
使拱顶减轻; 独立的飞扶壁在中厅十字拱的起脚处抵住其侧推力,和骨
架券共同组成框架式结构; 侧廊拱顶高度降低,使中厅高侧窗加大; 使用二圆心的尖拱、尖券、侧推力减小,使不同跨度拱可
它内部空阔敞朗,西半的大厅长近80m,只分为4间,柱墩的间距在 20m左右,中厅的跨度也是20m。内部空间极为高敞。东部的平面很 特殊。这是一个形制上的重要的创新,将在15世纪之后得到发展。
主教堂西立面之南有一个13.7m见方的钟塔(1384~1387年),高达 84m,是画家乔托(Giotto)设计的。教堂对面还有一个直径27.5m的 8边形洗礼堂(1290年),内部由穹顶覆盖,高约31m多,顶子外表则 是平缓的8边形锥体。
比萨主教堂平面图
比萨主教堂外立面
大教堂正立面高 约32米,底层入口 处有三扇大铜门, 大门上方是几层连 列券柱廊,以带细 长圆பைடு நூலகம்的精美拱圈 为标准逐层堆叠为 长方形、梯形和三 角形,布满整个正 面。 教堂外墙是用红 白相间的大理石砌 成,色彩鲜明,具 有独特的效果。
比萨大教堂广场全貌。从这个角度看,最前面的圆形建筑就是洗礼堂 (Battistero - Baptistery);教堂的一部分被洗礼堂挡住了,后面就是著名的比 萨斜塔。整个建筑群坐落在一个由砖墙围成的大院子里,在院子的西南角有 一个供游客进出的大门。到这里参观游览是免费的。全部建筑群完成耗时 288年,是意大利中世纪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也是比萨城的标志性建筑。
直划分,全部局部和细节顶部为尖顶,整 个外形充满着向天空的升腾感。 装饰特点: 几乎没有墙面可做壁画或雕塑。祭坛是装 饰重点。两柱间的大窗做成彩色玻璃,极 富装饰效果。 代表性建筑:巴黎圣母院(法国),亚眠主 教堂,兰斯主教堂、科隆主教堂(德国)

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图解)

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图解)

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图解)拜占庭建筑的发展周期较长,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兴盛时期(4-6世纪),主要是按古罗马城的样子来建设君士坦丁堡。

在6世纪出现了规模宏大的以一个穹隆为中心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伊斯坦布尔)。

该堂圆顶直径达33米,由4根支柱和4个大圆拱支持,圆顶下面为一圈通光窗口,使堂内光线达到一种奇特的效果。

中期(7-12世纪),由于外敌相继入侵,国土缩小,建筑减少,规模也大不如前。

其特点是占地少而向高发展,中央大穹隆没有了,改为几个小穹隆群,并着重于装饰,如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

后期(13-15世纪),十字军的数次东征使拜年占庭帝国大受损失。

这时建筑既不多,也没有什么新创造,后来在土耳其入主后大多破损无存。

图:圣马可教堂拜占庭建筑的风格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

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第四个特点是色彩灿烂夺目。

这种风格是从四世纪到十五世纪以君士坦丁堡(即古希腊城市拜占庭)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和基督教会相结合的官方艺术。

其思想内容是崇拜帝王和宣扬基督教神学,为巩固贵族阶级的统治服务。

其风格特点是罗马晚期的艺术形式和以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为中心的东方艺术形式葙结合,有浓厚的东方色彩。

中央圆顶形的结构及其内部金碧辉煌的装饰,反映了政教合一的精神统治的权威。

在基督教神像学体系的建立和利用、改造旧形式为基督教宣传服务等方面,在教堂建筑、圣像画、镶嵌画、壁画、细密画及工艺美术的风格创造上,都有较大的成果。

拜占庭艺术之雕刻作品因受726至843年的圣像破坏运动的影响而所剩无几,多为反映宗教生活的浅浮雕与人物头像。

欧洲中世纪建筑西欧中世纪建筑威尼斯的总督府

欧洲中世纪建筑西欧中世纪建筑威尼斯的总督府

欧洲中世纪建筑
西欧中世纪建筑
可是,封建制度毕竟比奴隶制进步。以手工 业工匠和商人为主体的市民们展开了对封建领主 的斗争,争取城市的独立解放。同时,也展开了 市民文化对天主教神学教条的斗争。 建筑也进入了新阶段。城市的自由工匠们掌 握了比古罗马的奴隶们娴熟得多的手工技艺。建 筑中人力物力的经济性远比古罗马的高。除了教 堂外,各种公共建筑物也逐渐多了起来,城市市 民为城市的独立或自治同封建主的斗争,以及市 民文化同宗教神学的斗争,也在建筑中鲜明地表 现出来。
点是占地少而向高发展,中央大穹隆没有了,改为 几个小穹隆群,并着重于装饰,如威尼斯的圣马可 教堂。 三、后期:(13-15世纪),十字军的数次东 征使拜年占庭帝国大受损失。这时建筑既不多,也 没有什么新创造,后来在土耳其入主后大多破损无 存。
欧洲中世纪建筑
拜占庭的建筑
欧洲中世纪建筑
圣索菲亚大教堂
统一,教堂的整体和局部的匀称和谐等也大有进步、
砌工精致多了。
欧洲中世纪建筑 西欧中世纪建筑 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教堂
罗马风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就是12-15世纪西欧 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 “哥特”原是参加覆灭罗马奴隶制的日耳曼“蛮 族”之一,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反对封建神权,提
倡复活古罗马文化,乃把当时的建筑风格称为“哥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与罗马的殖民城市。其建筑
按国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前期:即兴盛时期(4-6世纪),主要是按 古罗马城的样子来建设君士坦丁堡。在6世纪出现了 规模宏大的以一个穹隆为中心圣索菲亚大教堂。
欧洲中世纪建筑
拜占庭的建筑
二、中期:(7-12世纪),由于外敌相继入
侵,国土缩小,建筑减少,规模也大不如前。其特
欧洲中世纪建筑

欧洲中世纪建筑拜占庭PPT课件

欧洲中世纪建筑拜占庭PPT课件
44Leabharlann 君士坦丁堡 圣索菲亚大教堂
45
圣索菲亚教堂是集中式的,东西长77米,南 北长71米。中央穹窿突出,四面体量相仿但 有侧重,前面有一个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 道门庭,末端有半圆神龛。
中央大穹窿,直径32.6米,穹顶离地54.8米, 通过帆拱支承在四个大柱墩上。其横推力由 东西两个半穹顶及南北各两个大柱墩来平衡。 内部空间丰富多变,穹窿之下,与柱之间, 大小空间前后上下相互渗透,穹窿底部密排 着一圈40个窗洞,光线射入时形成的幻影, 使大穹窿显得轻巧凌空。
因为拜占廷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殖民城市, 所以拜占廷是东罗马帝国的习称,其建筑称为拜占 廷建筑,拜占廷建筑是继承东方建筑传统,改造和 发展了古罗马建筑中某些要素而形成独特的风格, 对东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东正教国家的建筑有很 大影响
9
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的罗马帝国犹太省(今以色列、 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社群中。基督徒对基督效 忠,拒绝对罗马皇帝膜拜,结果招来了严酷的逼迫。 在4世纪以前基督教是受迫害的 ,甚至被迫在洞窟 中传教。
欧洲中世纪建筑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3
4
5
中世纪的主要建筑类型
·早期基督教 Early Christian ·拜占廷 Byzantine ·罗马风 Romanesque ·哥特式 Gothic
10
11
罗马圣加里斯忒墓室 250
12
基督教合法化后,开始建设真正的公共建 筑。
最早的教堂取材于巴西利卡(Basilica)。 平面规整,但缺少规划,加建较随意。

外国建筑史拜占庭建筑PPT课件

外国建筑史拜占庭建筑PPT课件
国境内传布的全是违法的,公元312年,君士坦丁 大帝发布米兰教会,基督教合法。 • 动用了1万名工匠,耗费折合14~15万公斤黄金, 用尽了国库的资产,用了大量的金银,象牙,宝石 来装饰内部,各省长官奉献了最珍贵的古物陈设在 大教堂中,只用了5年7个月就竣工了。
第12页/共49页
第六章 拜占庭建筑 • 圣索非亚大教堂的成就最高,但并不是拜占庭正教教堂 的典型,典型的平面是等臂十字形的,伸长长度大致等 于宽度,正中覆盖着一个穹顶,四臂或者是筒形拱或者 各有一个穹顶——希腊十字式 • 1、平面:平面长方形77×平方米,正面有两跨进深, 前面有围柱的院子4 • 2、结构:正中是D=32.6m. h=15m,离地54.8m 的 穹顶40个发券和填充部分构成,通过四个帆拱支承在四 个宽的柱墩上。穹顶的侧推力,由东西两个半穹顶和南 北各两片墙平面,半穹顶——斜角上两个半穹顶——拱 顶。关系明确,秩序井然的拱券结构平衡体系。这个穹 顶,半穹顶,筒形拱组成的平衡体系十分精巧,所有的 重量最后都支撑在柱墩上。
• C、小亚西亚,阿美尼亚:穹顶+方形平面(过渡部分,技术难点) 叠涩,喇
• D、叭形拱(波斯和阿美尼亚),抹角拱(叙利亚,小亚西亚)

喇叭形拱:放在四角把方形变成八角形,然后做穹顶抹角
拱。
• 抹角拱:大石板做抹角成十六(或三十二)边形,跨度小且室内空
间显得不完整。
第8页/共49页
第六章 拜占庭建筑
第二篇 欧洲中世纪的建筑
拜占庭建筑
• 欧洲中世纪建筑----基督教文化
• 由人文主义的平民文化向以神为中心的基督教文化转变
• 一、封建历史概况:

欧洲的封建制度是在古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1395年古罗马帝国

外国建筑史-ch06西欧中世纪建筑

外国建筑史-ch06西欧中世纪建筑

哥特建筑实例
(1)法国的哥特建筑
巴黎圣母院
典型横三段、纵三 段的“三段式”立 面构图
法国夏特尔主教堂
夏特尔是法国中世纪后期 哥特艺术的发源地,这座 教堂便是最主要的代表性 作品,被公认为十二、十 三世纪玻璃艺术最完美的 典范,教堂上大量的装饰性 雕像也是哥特雕塑的最著 名的代表作之一。 横殿两端不太突出,是典 型的法国样式。
第六章
西欧中世纪建筑
西欧中世纪建筑活动概况
从西罗马帝国灭亡(5世纪)至文艺复兴(15世 纪)称为西欧中世纪 1、5-10世纪:早期基督教建筑,建筑类型主要 是基督教堂、修道院(拉丁十字式巴西利卡)。 2、9-12世纪:罗马风建筑 3、12-15世纪:哥特建筑
1、5-10世纪:封建割据、社会生产力落后。建筑类型主要是修 道院(拉丁十字式巴西利卡)。
“罗马风”建筑实例

比萨大教堂

是意大利罗马风建筑的代表 由教堂、浸礼堂、斜塔组成的风格对比统一的建 筑群
– 尽管各建筑形态不一,但是外墙都采用白色云石、半圆 形连续券统一构图,形成对比同一的建筑群体空间。
斜塔
教堂
浸礼堂

教堂立面装饰繁多
– 白色大理石为底色, 彩色大理石构成水 平线条纹,色彩搭 配雅致 – 教堂西面有四层柱 廊,柱体细长。除 了装饰作用以外, 柱体的承重作用减 少了墙的厚度 – 底层半圆形拱券, 尺度舒展
钟塔和教堂分离是典型的 意大利型制。


法国卡昂圣埃提安教堂
– 法国北部现存最古老的罗马风教堂之一 – 圣坛外部出现了飞扶壁的雏形。
教堂内景
由于过去受古罗马的影 响较小,法国北部地区 的建筑较早形成了自己 的建筑风格。 中厅很高,采用半圆形 肋骨六分拱,既可以减 少拱顶的重量,也可以 减小柱墩断面。 这些都是后来哥特建筑 教堂的特征。

(NEW)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NEW)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柱式。坦比哀多礼拜堂被称为文艺复兴盛期的纲领性作品。
7券柱式[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研]
答:券柱式是古罗马人在继承希腊柱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柱式,柱子 凸出于墙面大约3/4个柱径,是在墙上或墩子上贴装饰性的柱式,从柱 础到檐口,一一具备,同时,把柱式的开间放宽,其他的细节比例不 变,贴在券洞的表面,券脚券面也用柱式线脚。
4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研]
答: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是指17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到18世纪初法国建造的众多古典主义 风格的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纵横三 段对称,内部装饰丰富多彩。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大多是规模巨 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凡尔赛宫是其中最杰 出的代表作。
能夸大道路的长度以及方尖碑和石墙的高度。
(4)色彩
石墙上满布彩色浮雕,墙前圆雕也着彩色。方尖碑的锥形顶子上包着金 箔。檐头彩旗猎猎。皇帝在这里被一套套仪式崇奉为“泽被万物的恩 主”。
(5)院落
院落三面围着柱廊,从侧高窗进来的光线被窗棂撕碎,散落在柱子上和 地面上,缓缓移动,增强大厅的神秘气氛。
(6)大厅
图3-3 帕提农神庙平面图
图3-4 帕提农神庙立面图 4巴黎圣母院立面图[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研][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研] 答:
图3-5 巴黎圣母院立面图 5凡尔赛宫平面图[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研]
图3-6 凡尔赛宫总平面图 6水晶宫立面图[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研]
图3-7 水晶宫立面图 7包豪斯校舍平面图[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研]
目 录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二、简答题 二、绘图题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第1篇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 高原的建筑 第2篇 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 第3篇 欧洲中世纪建筑

外国建筑史:欧洲中世纪建筑

外国建筑史:欧洲中世纪建筑
粉画:不很重要的教堂,墙面抹灰,作粉画。粉画
有两种:一种伺灰浆干了之后画,质量不很好; 一种在灰浆将干未干时画,比较持久,质量很高。
拉温那的圣维达来教堂的马塞克彩色镶嵌是拜占庭
艺术的代表作。
石雕: 发券、拱脚、穹顶底脚、柱头、檐口和其他
承重或转折的部位用石头砌筑,在它们上面做雕 刻装饰,题材以几何图案或呈式化的植物为主。 雕饰手法特点是:保持构件原来的几何形状,而
西欧中世纪建筑
西欧中世纪建筑
早期基督教时期 (西罗马帝国末年 到10世纪)
罗曼时期 (12世纪之前)
哥特时期 (12世纪之后)
早期基督教时期
巴西利卡:长方形的大厅,纵向的几排柱子把
它分为几个长条空间,中央的比较宽是中厅,两 侧窄点,是侧廊。
拉丁十字:一种形式,竖道比横道长的多,外
廊多为巴西利卡,信徒所在的大厅比圣坛和祭坛 长得多,叫做拉丁十字。特点是:它是继承了古 罗马末年的初期基督教教堂的形式,多为巴西利 卡式,教堂的横道短竖道长,且都装饰华丽,并 用柱子向中间集中,人为造就神圣的感觉。
在鼓座上端。
“帆拱”:是对古罗马”穹拱”一种地域性的变异及
重新诠释。在四个柱墩上沿方形平面的四条边长 做券,在四个垂向券拱之间砌筑一个过四个切点 的相切穹顶,它的自重完全由四个券拱下的柱墩 承担,这一结构不仅使穹顶与方形平面的承接过 渡在形式上自然简洁,也将荷载集中至四座面的环廊、礼拜室等,由于形状复杂,不 易用筒形拱或十字拱覆盖。
哥特建筑
以教堂为主,建筑风格完全脱离了古罗马 的影响,而以来自东方的尖券、尖形肋骨 拱顶、坡度很大的两坡屋面和教堂中的钟 楼、飞扶壁、束柱、花窗棂等为其特点。
结构特点:
①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十字拱成了框 架式的,其余填充维护部分减薄,材料省了,拱 顶大为减轻,侧推力小多了。

外国建筑史第十三讲欧洲中世纪

外国建筑史第十三讲欧洲中世纪

格拉尼查茨教堂 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
13.2西欧罗马风建筑与哥特式建筑

13.2.1西欧建筑概述 13.2.2罗马风建筑 13.2.3哥特式建筑
13.2.1 西欧建筑概述

5-10世纪,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建筑的体量都不大,且建 造也很粗糙。随着封建经济的增长,教堂及各种公共建筑 逐渐多起来。 西欧中世纪建筑大体上分二个时期:
第13讲
欧洲中世纪建筑
【学习目标】 通过本讲的学习,能够了解欧洲中世纪时东西欧建筑的发展情况, 并掌握中世纪东西欧建筑的特征和代表建筑。 【学习要求】
能力目标 知识要点 相关知识
能够在当时的社会 拜占庭建筑 背景下理解欧洲中 世纪建筑的发展; 能够简要分析拜占 罗马风建筑 庭建筑、罗马风建 筑、哥特建筑的风 哥特建筑 格特征。

圣索菲亚大教堂
中央大穹顶直径32.6米,离地 54.8米,通过帆拱支承在四个 大柱敦上。
内部空间丰富多变,大小空间 前后上下相互渗透,穹顶底部 密排着一圈40个窗洞,将光线 引入教堂,使整个空间变得飘 忽、轻盈而又神奇,增加宗教 气氛。
门窗玻璃是彩色的,柱墩和内 墙面用白、绿、黑、红等彩色 大理石拼成,有的地方镶金, 穹顶内贴着蓝色和金色相间的 玻璃马赛克,璀璨夺目。
本讲内容

13.1拜占庭时期建筑

13.2西欧罗马风建筑与哥特式建筑
13.1拜占庭时期建筑

13.1.1拜占庭建筑概述 13.1.2拜占庭建筑的特点 13.1.3拜占庭建筑代表作品
13.1.1拜占庭建筑概述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迁都君士坦丁堡,成 立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 础上,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形成 了自己的建筑风格。 建筑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公元4-6世纪,主要是 按古罗马城建设君士坦丁 堡,建设规模宏大的以一 个穹隆为中心的圣索菲亚 大教堂 。

外建史 中世纪部分知识点总结

外建史 中世纪部分知识点总结

外建史中世纪部分知识点总结●01西欧中世纪封建城市●社会背景●社会特点是封建主世袭领地的分封和教会的庄园化●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经济使生活中心转入农村,5-10世纪成为城市衰落时期●宗教世界观统治了物质与精神领域的一切,《圣经》成为最高的权威●凌驾于王权之上的神权●中世纪西欧城市自发生长,分三类●要塞型:军事要塞,罗马帝国遗留下的前哨居民点●城堡型:城市是封建主的城堡周围发展起来的,有交通或修道院,在教堂附近形成城市生活的中心●商业交通型:地理位置优越,在商业和交通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西欧中世纪城市规划思想●【宗教地位】凸显以教堂为核心的空间组织,教堂庞大的体积和超出一切的高度,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

教堂广场是城市的主要中心,居民活动中心场所●【自然秩序】实现自然主义的非干预规划。

自发形成,以环状与放射状居多●【环境景观】充分利用城市制高点、河湖水面等,力显丰富多变的景观与亲和宜人的特质●【广场】均采用封闭构图,广场平面不规则,建筑群组合、纪念物布置与广场、道路铺面等构图各具特色●【城墙与规模】城市规模受到城墙的束缚,在城墙外产生城郊区●【街道】弯曲,可挡冬季寒风,防夏季暴晒●【城市特色】每个城市有特色,城市主色调●意大利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城市是欧洲最先进的城市,是最早战胜封建主而建立的城市共和国。

城市里的教堂、市政厅、商场、府邸等占主导地位●佛罗伦萨&西格诺利亚广场●佛罗伦萨城市●意大利经济中心●平面为长方形,路网较规则●城市最初仅在阿诺河的一边,后来越过河向四周发散,成为自由布局●市中心是西格诺利亚广场●西格诺利亚广场●●象征城市共和国独立而带有纪念意义的市民广场●市民举行庆祝仪式用●从街道望入广场总是封闭的●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威尼斯城市●城市水系作枝节状分布,一条大河从城中弯曲而过,形成以舟代车的水上交通●城市建筑造型活泼,色彩艳丽,美丽的水上街景●圣马可广场●拜占庭式的圣马可教堂(11世纪)●与总督府毗邻相协调(14世纪、)●中他造型别具一格,现实当时海上强国的雄姿●锡耶纳&坎波广场●由几个行政区组成,每一个区有自己个别地形的小广场●市中心坎波广场是几个区在地理位置上的共同焦点,城市巨大生活起居室●城市街道均在坎波广场上集合,经过窄小的街道进入开阔的广场,使广场具有异常的吸引力并产生戏剧性的美学效果●法兰西●巴黎●罗马营寨城基础上发展起来,多次扩建城墙●街道狭窄又曲折●市民房屋大多为木构,沿街建造,十分拥挤●卡卡松(13世纪法国典型城市)●水陆交叉点●城市平面近椭圆形,道路系统为蛛网状的放射环形系统●城市建设的自发性,防御的需要●圣密启尔山城●典型的城堡型城市●建立在一座小山上,防御性极强●山顶的主要建筑使教堂,成为这个城堡强烈的中心●德意志●纽伦堡●城市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有一个很高的堡垒●最早的居民点位于山丘和河流之间,有堡垒和市场,之后发展到河的另一岸●卢卑克●海上商业城市,位于两条河的交点上●地形略似丘陵,四周有水环绕●入口处建有一座堡垒,中心有市场,四周有圣玛丽教堂、市政厅及行会,教堂建于最高点●其他小教堂也在地形的高点,远看城市轮廓线变化十分明显●诺林根(德意志中世纪典型城市)●城市平面以教堂广场为核心,并向外放射●道路呈蛛网状不规则形,转折较多,且较狭窄●古城景色优美,城市机体河环境景观协调统一●完整的城墙,防御的需要,以及建立新的城市体制和新的秩序的象征●城市空间主要采用封闭形式,城内多狭险和向上的空间●02东罗马和俄罗斯中世纪城市●社会背景●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东部建设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是繁荣的工商业中心●拜占庭文化的影响:较少教会的垄断,哲学与神学分离●拜占庭的建设活动●宗教建筑●最重要的是宗教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拉尼查茨教堂 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
13.2西欧罗马风建筑与哥特式建筑

13.2.1西欧建筑概述 13.2.2罗马风建筑 13.2.3哥特式建筑
13.2.1 西欧建筑概述

5-10世纪,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建筑的体量都不大,且建 造也很粗糙。随着封建经济的增长,教堂及各种公共建筑 逐渐多起来。 西欧中世纪建筑大体上分二个时期:
圣索菲亚大教堂
2、圣马可教堂

始建于829年。从外观上看,它的五座穹顶仿圣索菲亚大教堂;正 面是华丽的拜占庭装饰,整体布局呈希腊十字式。教堂内部从地 板、墙壁到天花都是细致的马赛克镶嵌画,画上覆盖一层金箔, 使整座教堂笼罩在金色的光芒里,被称为黄金教堂。
圣马可教堂
【知识链接】

东欧的小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之后,拜占庭的建筑规模都很小,穹 顶直径最大也不超过6米。不过,这些教堂在外形上穹顶逐渐饱满起 来,举起在鼓座上,统率整体而成为中心,完成了集中式构图,体形 比早期的舒展、匀称。

圣索菲亚大教堂
2、7-12世纪,建筑规模小,占地少而向高发展,中 央大穹隆改为几个小穹隆群,并着重于装饰,如威尼 斯的圣马可教堂。
3、13-15世纪,拜占庭建筑既不多,也没什么新创造。
圣马可教堂
13.1.2拜占庭建筑的特点
(1)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2)集中式形制----拜占庭建筑的构图中心,往往是 既高又大的圆穹顶。

中厅窄而长,导向祭坛 的动势明显。中厅高耸, 宗教气氛很浓。 框架式的结构,支柱和 骨架券用为一体,有向 上的导向性。 玻璃窗面积大、色彩丰 富。


骨架券内景
3) 外部造型

西立面的构图特征:一对塔 夹着中厅山墙的立面,以垂 直线条为主。水平方向有山 墙檐部比例修长的尖券栏杆 和一二层之间放置雕像的壁 龛,把垂直方向分为三段。 挺拔向上直冲云霄之感,突 出垂直线条向上升腾。 水平划分较重,立面较为温 和、舒缓。
本讲内容

13.1拜占庭时期建筑

13.2西欧罗马风建筑与哥特式建筑
13.1拜占庭时期建筑

13.1.1拜占庭建筑概述 13.1.2拜占庭建筑的特点 13.1.3拜占庭建筑代表作品
13.1.1拜占庭建筑概述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迁都君士坦丁堡,成 立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 础上,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形成 了自己的建筑风格。 建筑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公元4-6世纪,主要是 按古罗马城建设君士坦丁 堡,建设规模宏大的以一 个穹隆为中心的圣索菲亚 大教堂 。
(1)10-12世纪以教堂为代表的“罗马风”建筑 (2)12-15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

13.2.2罗马风建筑
1、罗马风建筑特征

罗马风建筑在建筑艺术上继承了古罗马的半圆形拱券 结构,形式上略有古罗马风格。

罗马风建筑所创造的扶壁、肋骨拱与束柱在结构与形 式上都对后来的建筑影响很大。
2、代表作品——意大利比萨主教堂

比萨主教堂,与它的钟塔和洗礼堂,是意大利中世纪最重要的建筑群 之一。

主教堂是拉丁十字式的,全长95米,有四排柱子。中厅用木桁架,侧 廊用十字拱。
比萨主教堂建筑群
比萨主教堂正立面高 约32米,有四层空券 廊作装饰,形体和光 影都有丰富的变化。
比萨主教堂正立面
钟塔(1174年)在主教堂东南20多 米,圆形,直径大约16米,高8层, 中间6层围着空券廊。由于基础不均 匀沉降,塔身开始倾斜,成为享誉世 界的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
13.2.3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脱离了古罗马建筑的影 响,以尖券、尖形肋骨拱顶、陡峭 的两坡屋面和教堂中的钟楼、扶壁、 束柱、花空棂等为特点。
1、哥特式建筑的特征
1)结构体系

使用骨架券,减轻拱顶的重量 及侧推力。 使用飞券传递屋顶的侧推力。 使用二圆心的尖券或尖拱。
尖券和飞券

2)内部空间
(3)结构特征----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方形空间上的 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特别提示】 帆拱既使建筑方圆过渡自然,又扩大穹顶下空间,是拜占 庭结构当中最具有特色的。
帆拱----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 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又在四个券 的顶点做水平切口,在切口上再砌穹顶,所余下的四个球面三角形 部分,称为帆拱。
亚眠主教堂
4)科隆主教堂

始建于1248年,欧洲北部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中厅宽12.6米,高46米。 西面的一对八角形塔楼高达150余米,教堂内外布满雕刻、小尖塔等装 饰,垂直向上感很强。
科隆主教堂
科隆主教堂内景
5)夏尔特尔主教堂

1194-1260年建,西面两座塔楼建造时间相差400年,形式也不相同。
巴黎圣母院
2)兰斯主教堂

1211-1290年建,该 教堂以形体匀称、 装饰纤巧著称。教 堂前后建了百余年, 由于墩柱形式与装 饰主题一致,格调 统一。
兰斯主教堂
3)亚眠主教堂

Hale Waihona Puke 1220-1288年建,中 厅系典型的法国哥 特式,宽约15米, 高约43米,由于起 伏交错的尖形肋骨 交叉拱和束柱式样 的柱墩,看上去比 真实的还要高。

圣索菲亚大教堂
中央大穹顶直径32.6米,离地 54.8米,通过帆拱支承在四个 大柱敦上。
内部空间丰富多变,大小空间 前后上下相互渗透,穹顶底部 密排着一圈40个窗洞,将光线 引入教堂,使整个空间变得飘 忽、轻盈而又神奇,增加宗教 气氛。
门窗玻璃是彩色的,柱墩和内 墙面用白、绿、黑、红等彩色 大理石拼成,有的地方镶金, 穹顶内贴着蓝色和金色相间的 玻璃马赛克,璀璨夺目。
夏尔特尔主教堂西立面 夏尔特尔主教堂平面图
夏尔特尔主教堂俯瞰
6)米兰大教堂

意大利最著名的哥 特式教堂,14世纪 80年代动工,至19 世纪初完成。教堂 内部由四排巨柱隔 开,宽达49米。中 厅高约45米,而在 横翼与中厅交叉处, 更高至65米多,上 面是一个八角形采 光亭。
米兰大教堂
本讲小结
本讲主要讲述欧洲中世纪建筑的发展概况,东西欧 建筑各自的特征,并列举了代表作品来说明建筑的 发展。通过本讲的学习,要掌握中世纪东西欧建筑 的特征和代表建筑,并能在以后的学习和创作中应 用。
第13讲
欧洲中世纪建筑
【学习目标】 通过本讲的学习,能够了解欧洲中世纪时东西欧建筑的发展情况, 并掌握中世纪东西欧建筑的特征和代表建筑。 【学习要求】
能力目标 知识要点 相关知识
能够在当时的社会 拜占庭建筑 背景下理解欧洲中 世纪建筑的发展; 能够简要分析拜占 罗马风建筑 庭建筑、罗马风建 筑、哥特建筑的风 哥特建筑 格特征。
(1)拜占庭建筑特点 (2)拜占庭建筑代表作品 (1)罗马风建筑的特点 (2)罗马风建筑的代表作品 (1)哥特建筑特点 (2)哥特建筑代表作品
【引言】 欧洲中世纪是欧洲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段时期的 东西欧随着宗教的不同,建筑也有很大的不同,东欧发展 的是古罗马的穹顶结构和集中式形制,而西罗马发展的则 是古罗马的拱顶结构和巴西利卡形制。两种类型的建筑都 各有各的特点,并且都对建筑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特别提示】
拜占庭建筑的装饰是色 彩斑斓、灿烂夺目、十 分精美的。
雕刻装饰 帆拱的装饰
13.1.3拜占庭建筑代表作品
1、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是拜占庭帝国极 盛时代的纪念碑。
圣索菲亚教堂是一个典型 的以穹顶大厅为中心的集中式 建筑,东西长77.0米,南北长 71.0米。中央穹顶突出,四面 体量相仿但有侧重,前面有一 个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门 庭,末端有半圆神龛。
帆拱示意
为了进一步提高穹顶的标志作用, 完善集中式形制的外部形象,在水 平切口之上砌一段圆筒形的鼓座, 穹顶再砌在鼓座上。
帆拱与鼓座
(4)装饰特征 墙面的装饰:内墙装修有彩画和贴面两种。在色 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 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彩画以粉画为主;贴面材料有大理石、马赛克等, 主题是宗教故事、人物、动物、植物等。 石雕艺术: 重点部位是发券、柱头、 檐口等,题材是几何图 案或植物等。
哥特式建筑外立面


2、哥特风格的代表作品 1)巴黎圣母院

1163-1250年建,早期哥 特式建筑的典型实例。教 堂平面宽约47米,深约 125米,可容近万人。 正立面是一对高60余米的 塔楼,粗壮的墩子把立面 纵分为三段,两条水平雕 饰又把三段联系起来。
巴黎圣母院

到处可见的垂直线条与小尖塔装饰是哥特建筑的特色,特别是高 达90米的尖塔与前面的那对塔楼,使远近市民在狭窄的城市街道 上举目可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