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的早晨 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小镇的早晨》教案

小学语文《小镇的早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镇早晨的美丽与宁静。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学会通过观察、描绘来表现事物的特点。
2.2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3.2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感受小镇早晨的美丽与宁静。
2.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小镇早晨的景象,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画面。
1.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乡早晨的美好时光。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小镇早晨的美景。
2.2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2.3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美感。
3.理解课文内容3.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静谧、袅袅、晨曦”等。
3.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镇早晨的景象。
4.学习生字词4.1教师逐个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4.2学生通过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在课文中的运用。
4.3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5.感受修辞手法5.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5.2学生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其表达效果。
5.3学生尝试运用修辞手法描绘家乡的早晨。
6.拓展延伸6.1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现小镇早晨的美景。
6.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交流感受。
7.2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1.1家长监督孩子朗读课文,体会小镇早晨的美景。
1.2家长帮助孩子复习生字词,巩固记忆。
2.课后作业2.1学生描绘家乡早晨的景象,运用本节课学习的修辞手法。
2.2家长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作品,交流感受。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在指定的词语中正确运用的得地2.会用价廉物美、吸引各写一个句子;能给句子加上顿号,并能说出顿号的作用。
3.能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1、2自然段。
4.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蒸蒸而上的气氛。
教学重点能用看课题推想课文的方法阅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能给指定的词语正确运用的、得、地。
(2)背诵1、2自然段。
课时支配 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14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运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探讨学习第1、2自然段,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4.理解蚕乡小镇安静的情景。
教学过程一、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
1.揭题,齐读课题。
2.读题后,让学生说说,读了课题,你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师归纳问题:课文写了小镇早晨哪几方面的特点?二、初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索:①课文写了小镇早晨哪几方面的特点?划出三个概括小镇早晨特点的句子。
完成练习题一。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完成练习题二。
3.不懂的地方打?。
三、检查自学状况。
1.抽读生字新词。
2.把你认为最难写的字书空一遍。
3.检查练习题。
四、探讨学习1、2自然段。
(一)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问?2.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机探讨解决。
着重理解惊醒和唤醒的意思。
完成练习题三。
3.朗读训练。
自由试读→说说怎么读→个别读→齐读。
4.引背。
(二)第2自然段。
过渡语:被悠然的摇橹声唤醒的小镇早晨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打投影)师用饱满深情的语言描述小镇安静的情景。
1.欣赏小镇早晨的迷人风光,谈感受。
2.依据学生发言,品读其次自然段。
(1)自由读,思索:这段话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2)回忆阅读总分段式方法(投影:①先找出哪一句话是总起句,主要讲什么。
《小镇的早晨》教案[修改版]
![《小镇的早晨》教案[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ac43b9e518964bce847c47.png)
第一篇:《小镇的早晨》教案《小镇的早晨》教案授课人:吴茜韬课题:小镇的早晨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镇早晨“安静”、“热闹”、“忙碌”特点。
2、体会小镇今昔的变化。
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品味重要语段。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镇早晨“安静”、“热闹”、“忙碌”、特点。
2、体会小镇今昔的变化。
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品味重要语段。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美好的一天从早晨开始,同学们你们每天早晨是几点上学的?你在上学的路上都听到过什么声音,看到过什么景色?(是的,这些都是大家在城市听到看到的。
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欣赏另一道风景,大家想吗?(点击课件)配乐讲解:在我国江南水乡,有许多古朴的小镇,那里小桥流水,绿树成荫,你们瞧,这便是世外桃源,它就是这众多小镇中的一个。
这里的交通工具只有小船。
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橹声把小镇唤醒了。
请大家在江南特有的乐曲声中,默读课文,想想小镇的早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媒体出示图片)2、板书课题:小镇的早晨(强调“镇”中间有三横)3、看图中画的什么最多?(人多,船多,水多,这些都是江南的特有的。
)4、复习词语,多种形式读词语。
5、课文中是怎样形容小镇的早晨呢?(从课文中找出)—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思考:(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小镇的早晨的美景?请用”___”把它划出来。
2、学生汇报:板书:安静热闹忙碌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感知小镇早晨的安静1、现在我们共同来学习小镇早晨的安静。
(点击课件)齐读第三自然段。
2、点击课件,出示:这段话是按____的顺序写小镇早晨的安静的(总-分)3、点击课件,出示: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
关于小镇的早晨教案设计

关于小镇的早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氛围。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用文字和图片记录和表达自己对小镇早晨的感受。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氛围。
2. 带领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3. 指导学生进行文字和图片记录。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小镇早晨的图片或视频。
2. 准备记录的工具,如笔记本、画笔等。
四、教学步骤:1. 展示小镇早晨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或视频中的景色和氛围。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小镇早晨的感受。
4. 指导学生进行文字和图片记录,可以画出自己看到的景色,也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文字和图片记录,了解他们对小镇早晨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记录和感受,评估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 综合评价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前往小镇进行早晨的观察和记录。
2. 邀请小镇居民分享他们对早晨生活的感受和经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感受,互相交流和学习。
七、作业设计:1. 要求学生在家中选择一个早晨的时间,观察和记录家附近的景色和氛围。
2. 学生可以将观察结果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可以是日记、绘画或摄影作品。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学生观察、表达和记录的方法是否有效和适合学生。
2. 考虑如何改进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氛围。
九、学生反馈:1. 收集学生的文字和图片记录,观察他们的表达和观察能力。
2. 鼓励学生提出对教学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
十、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2. 尝试引入更多元的表达方式,如音乐、舞蹈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和表达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氛围。
《小镇的早晨》教案

《小镇的早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了解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氛围。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绘画技巧,表达自己对小镇早晨的感受。
二、教学内容1. 欣赏小镇早晨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小镇早晨的氛围。
2. 观察小镇早晨的景色,学习描绘早晨的阳光、雾气、花草等。
3. 运用恰当的词语和绘画技巧,表达自己对小镇早晨的感受。
三、教学重点1. 学会观察和描绘小镇早晨的景色。
2. 运用恰当的词语和绘画技巧,表达自己对小镇早晨的感受。
四、教学难点1. 如何抓住早晨的特点进行描绘。
2. 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绘画技巧,表达自己对小镇早晨的感受。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小镇早晨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绘画材料,如彩铅、水粉等。
3. 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观察和感受。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小镇早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早晨的氛围。
2. 观察:带领学生观察小镇早晨的景色,指导学生注意阳光、雾气、花草等细节。
3. 描绘:指导学生运用彩铅或水粉等绘画材料,描绘小镇早晨的景色。
4. 表达:鼓励学生用词语描述自己对小镇早晨的感受,可以写在笔记本上。
七、作业布置1. 完成一幅小镇早晨的绘画作品。
2. 写一段关于小镇早晨的感受文字。
八、评价标准1. 绘画作品是否能够抓住早晨的特点,如阳光、雾气、花草等。
2. 绘画技巧是否运用得当,如色彩搭配、线条流畅等。
3. 文字描述是否能够准确表达自己对小镇早晨的感受。
九、教学反思1. 学生对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氛围是否有深刻的感受。
2. 学生在描绘和表达过程中是否能够抓住早晨的特点。
3.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需要改进和调整的地方。
十、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去小镇实地观察早晨的景色,进一步感受和描绘。
2.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评价和指导。
3. 组织学生参加小镇早晨主题的艺术比赛或展览。
十一、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小镇早晨与其他时间的不同之处,如上午、下午、晚上。
关于小镇的早晨教案设计

关于小镇的早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小镇的早晨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描绘小镇早晨的场景,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的地域文化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小镇早晨的景象描述2. 绘画材料和技巧的学习3. 地域文化背景的介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描绘小镇早晨景象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难点:如何将小镇早晨的特色和文化背景融入绘画作品中。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学生观察小镇早晨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 讲授法:讲解绘画技巧和地域文化背景。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画,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小镇早晨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 准备相关地域文化背景资料。
教案设计示例:第一节:小镇早晨的景象描述1. 导入:展示小镇早晨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讲解:讲解描绘小镇早晨景象的绘画技巧,如色彩搭配、画面构图等。
3. 实践:让学生动手绘画,尝试将观察到的小镇早晨景象融入作品中。
4. 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二节:绘画材料和技巧的学习1. 导入:引导学生探讨绘画材料和技巧对于作品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不同绘画材料的特点和运用技巧,如水彩、铅笔等。
3. 实践: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绘画材料,创作出具有特色的小镇早晨作品。
4. 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三节:地域文化背景的介绍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地域文化对于绘画作品的影响。
2. 讲解:讲解小镇早晨的地域文化背景,如民俗、建筑特色等。
3. 实践:让学生将地域文化背景融入绘画作品中,创作出具有特色的小镇早晨作品。
4. 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四节:综合创作1. 导入: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创作,将前几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运用到作品中。
《小镇的早晨》教案

《小镇的早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小镇的早晨》这篇课文,了解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氛围,感受作者对小镇早晨的喜爱之情。
2.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美妙,提高朗读能力。
3.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镇早晨的美景。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美妙。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子。
2.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小镇早晨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
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小镇早晨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小镇的早晨》2. 多媒体课件3. 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小镇图片,让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在一个宁静、美丽的小镇早晨。
2.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小镇?你们认为小镇的早晨是怎样的?二、朗读课文(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僻词汇和句子的理解。
2. 教师辅导学生理解生僻词汇和句子,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交流,体会语言的美妙。
三、理解课文内容(10分钟)1.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加深对小镇早晨美景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课文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情感体验(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在一个美丽的小镇早晨,感受作者对小镇早晨的喜爱之情。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镇早晨的美景和作者的情感。
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拓展(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小镇早晨的图片、故事等资料,分享给其他同学。
2.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了解小镇早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小镇的早晨》。
本课描绘了小镇早晨的美丽景色和热闹场面,通过作者的描述,使读者感受到小镇早晨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镇早晨的美丽和热闹。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镇早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学会生字词,会用“早晨、小镇”等词语造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生字词,体会作者对小镇早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小镇早晨的录音,让学生闭眼聆听,想象自己置身于小镇早晨的场景中。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确保理解。
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小镇早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讲解其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5. 随堂练习: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用“早晨、小镇”等词语造句。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小镇早晨的感悟和喜爱之情。
7. 朗读展示: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8.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小镇的早晨板书内容:美丽景色热闹场面作者喜爱赞美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运用“早晨、小镇”等词语造句。
3. 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小镇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播放录音、自主学习、课堂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朗读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小镇早晨的美丽和热闹。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小镇早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课文、运用生字词造句、写短文等方式,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小镇的早晨》教案

《小镇的早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小镇的早晨》这篇课文,了解小镇早晨的景象,感受小镇生活的美好。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小镇的早晨》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生字词学习。
3.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镇早晨的美好。
2.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描述,感受小镇早晨的氛围。
2. 正确朗读课文,做到流利、有感情。
五、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造一个小镇早晨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小镇早晨的感受。
3. 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教学环节1】1. 导入:通过展示小镇早晨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小镇早晨的印象。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教学环节2】1.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 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教学环节3】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情感。
2. 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表现。
【教学环节4】1. 学生默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 教师检查学生的默写成果。
【教学环节5】1. 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分享自己对小镇早晨的感受。
2.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关注身边事物的美好。
六、教学环节6:1.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小镇的早晨》的内容,感受小镇早晨的美好。
2. 课后反思: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为下次课堂做准备。
七、教学环节7: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八、教学环节8:1.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对小镇早晨的感受,以及课文中的生字词。
2.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九、教学环节9:1. 课堂活动: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会角色情感。
关于小镇的早晨教案设计

关于小镇的早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活动,让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小镇早晨的景象。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小镇早晨的景色,包括太阳升起、鸟类活动、花草生长等。
2. 描述小镇早晨的活动,如人们起床、做早操、买卖早餐等。
3. 讨论小镇早晨的环境问题,如噪音、空气污染等,并思考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幼儿去小镇早晨的地方进行观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
2. 描述法: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景象。
3. 讨论法:引导幼儿讨论小镇早晨的环境问题,并让他们思考解决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小镇早晨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2. 准备一些关于小镇早晨的环境问题和小故事,用于引发幼儿的讨论。
3. 准备一些绘画工具,让幼儿可以自由地表达他们对小镇早晨的感受。
五、教学步骤:1. 引导幼儿观察小镇早晨的景色,让他们描述所看到的景象。
2. 让幼儿观察小镇早晨的活动,并让他们描述这些活动。
3.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小镇早晨的环境问题和小故事,引导幼儿讨论这些问题,并让他们思考解决方法。
4. 给幼儿一些绘画工具,让他们自由地表达他们对小镇早晨的感受。
5. 教师总结幼儿的观察和讨论结果,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观察小镇早晨景色和活动时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评估幼儿在描述小镇早晨景象时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 评价幼儿在讨论小镇早晨环境问题时是否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并展现出保护环境的意识。
七、教学延伸: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和描述家庭所在地区的早晨景象。
2.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活动,一起创作关于早晨的画作。
3. 组织一次小镇早晨环境保护活动,让幼儿参与其中,实际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观察和描述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
《小镇的早晨》教案

《小镇的早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体验小镇的早晨,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幼儿探索小镇其他时间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活动,如阳光、鸟儿、花草、行人等。
2. 描述小镇早晨的特点和氛围,如安静、生机勃勃等。
3. 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小镇早晨的感悟。
三、教学方法:1. 实地观察:带领幼儿到小镇早晨的场所,观察和体验小镇的早晨。
2.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3. 创意活动: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小镇早晨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提前了解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活动,做好实地观察的准备工作。
2. 准备绘画、手工等材料,以便幼儿进行创意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小镇的早晨,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2. 观察交流: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小镇早晨的特点和氛围,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
3. 创意活动: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小镇早晨的感悟。
4.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5.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和描述其他时间的小镇,下次上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地观察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观察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评估幼儿在创意活动中的表现,如绘画、手工等,观察其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观察和描述小镇其他时间的具体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小镇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小镇的历史、文化、人物等。
2. 组织幼儿参观小镇的其他场所,如学校、医院、商店等,让幼儿全面了解小镇。
3. 邀请小镇居民分享他们的生活故事,让幼儿更加了解小镇的生活。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实地观察的安全,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2. 在讨论交流环节,尊重每个幼儿的观点和感受,鼓励他们积极表达。
《小镇的早晨》教案

《小镇的早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小镇的早晨》,了解小镇早晨的景色、氛围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2. 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3. 提高学生朗读、感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描绘出小镇早晨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2. 学会通过朗读、感悟来体会作者对小镇早晨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1. 描绘画面,让学生感受小镇早晨的美好。
2. 学会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小镇的早晨》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回顾以往学过的描写早晨的课文,如《草原》、《海上日出》等。
b. 提问:大家还记得早晨的景色吗?早晨的人们都在做些什么?2. 初读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小镇的早晨》。
b. 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解答疑问。
3. 研读课文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景色描写,如“晨雾笼罩着小镇,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街道上,一片金黄”。
b.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景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 感悟课文a.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活描写,如“人们在晨雾中散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笑声洒满大地”。
b. 学生分享:课文中的生活场景让你感受到了什么?5. 表达情感a. 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小镇早晨的喜爱之情。
b. 学生朗读课文,尝试加入自己的情感。
6. 拓展延伸a.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中的小镇早晨。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互相交流。
b. 学生呼应,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 布置作业a.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小镇的早晨。
b. 写一篇关于小镇早晨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和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朗读和表达时的情感投入,评价其朗读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学生的作文和家庭作业,评估其对小镇早晨的描绘和创作能力。
《小镇的早晨》优秀教案

《小镇的早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掌握一些关键词汇,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小镇的早晨》的内容介绍。
2. 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3. 课文情景的再现和拓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关键词汇的学习。
2. 难点:课文情景的再现和拓展。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任务型教学法: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课文《小镇的早晨》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镇早晨的美景。
3. 讲解关键词汇:针对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
4. 情景再现:分组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再现小镇早晨的情景。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乡的早晨,分享各自的美好回忆。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课后完成。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关键词汇,写一篇关于家乡早晨的短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情景再现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词汇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课文关键词汇的掌握程度。
3. 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情景再现活动中的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小镇的早晨》的课文文本。
2. 图片资料:小镇早晨的图片,用于情景再现和教学展示。
3. 关键词汇卡片:制作关键词汇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4. 作业模板:为学生提供课后作业的模板,帮助学生规范写作。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学习课文,讲解关键词汇。
《小镇的早晨》最新教案(精选14篇)

《小镇的早晨》最新教案(精选14篇)《小镇的早晨》最新教案篇1一.导入1.引言:有两句诗写的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身处江南,你们注意过江南水乡的小镇么,那里的早晨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板书:小镇的早晨3.配乐讲解:在我国江南水乡,有许多古朴的小镇,那里小桥流水,绿树成荫,你们瞧,这便是世外桃源,它就是这众多小镇中的一个。
这里的交通工具只有小船。
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橹声把小镇唤醒了。
请大家在江南特有的乐曲声中,默读课文,想想小镇的早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媒体出示图片)4.板书:恬静热闹紧张二.学习第二段那一段说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呢?想一想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从结构上看是个什么段式?从那些句子中体会出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按顺序找找)1.第二句,读一读板书:(河面)2.第三句:读一读板书(船)谁能告诉大家那些词说明船很多。
请划出来。
(“各式各样”“一只紧挨一只”,“停满”)你们找的真不错。
来,你们这几个同学上来当船,快,你们一只紧挨一只。
同学们,瞧,各式各样的船一只紧挨一只。
3.第三句:你们觉的格外醒目的是什么船。
为什么乌蓬船格外醒目呢?我们来把三,四两句读一下,读出有趣!(有趣的朗读) 老师不明白了,这么多的船怎能说是恬静的呢?其实两句话中有一个字告诉我们“恬静”聪明的孩子肯定会发现的,仔细找,把它圈出来。
(停)对啊,这么多的船如果都在开,肯定很热闹,现在都停着,所以就显得格外的静。
现在请大家再读一下这两句话,要读出(静)3.现在这一段中还剩下地五句话,老师觉得你们自己肯定会学得很好。
请你们就象刚才一样把表示恬静的词找出来。
呆会儿你来当老师,你来向大家介绍为什么选这个词。
读第五句话(要读出静)3.一起读第二段(填空)(老师通过你们的读,的确感受到了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这安静中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一种美)。
小镇的早晨还有一个与恬静相反的特点,是什么?设计意图:教师一直以平等的身份,引导孩子自己去研究课文,让他们在不断的发现中,体验成功,因为教师的指向明确,梯度不高,学生稍做努力就可以达到。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精选10篇)《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讨论学习课文2、3自然段,感受小镇早晨的恬静与热闹,并感情朗读2、学习总分写法,仿写片段《校园的早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昨天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
回忆一下,课文写了小镇早晨的哪些特点?2、这节课,让我们坐上小船出发,去小镇感受一下唤醒后的小镇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段话主要围绕哪个词语来写的?2、理解恬静。
(安静)3、默读课文,找找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这份安静?4、交流,汇报。
指导读出静5、辩析:恬静与安静有无区别?老师在备课时也查阅了好些资料,发现恬静就是安静。
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无区别呢?不如我们先来看画面,可能会有新发现。
(1)播放课件,让学生感受(2)交流。
你觉得最美的是什么?找出相关的句子读读想想:美在哪里?(3)反馈。
教师点拨学生发现美、感悟美。
随机指导朗读。
6、小结:是啊!除了安静之外,恬静还给人以美的`感受,美的色彩。
拿起书来一起分享这份美。
7、配乐朗读。
(小镇的景色很美,文章的语句很美,你们读得也很美。
相信三者结合起来会更美。
)三、学习课文第三片段引:刚才我们领略了小镇早晨恬静的美,再来感受一下早晨热闹的场面。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会儿,谁来凑热闹?2、检查反馈,教师板书:人、土特产3、选择最让你感到热闹的句子,读一读。
4、指名读出热闹的句子。
说说你从哪能些词感受到了热闹?(第二句,不由自主、拥挤体会人多,指导时可从一个人到一排人到全部人三到五句:从摆满、各种体会土特产的多)5、想象说话。
假如你就是赶集的农民,当你带着自己的产品来到这样热腾腾的集市,你觉得怎样的吆喝最能吸引人?6、小结:是啊!农民的吆喝声双为这原来就热闹的集市平添了更多的热闹,让我们也来热闹的读一读。
《小镇的早晨》教案

《小镇的早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小镇的早晨》,了解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氛围。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小镇早晨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描述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氛围。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2.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小镇早晨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小镇的早晨》及相关图片。
2. 生字词卡片。
3.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谈话导入:询问学生早晨起床后看到的美景。
b. 出示课文《小镇的早晨》,引导学生说出“早晨”的特点。
2. 学习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b. 教师讲解生字词,并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c.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氛围。
3. 描述小镇早晨:a.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氛围。
b. 学生用词语或句子描述自己看到的早晨美景。
4. 体会作者情感:a.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小镇早晨的喜爱之情。
b. 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早晨的喜爱之情。
5. 小结课堂: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复述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氛围。
6. 布置作业:a. 回家后,观察家乡的早晨,用词语或句子描述。
b. 写一篇关于家乡早晨的短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并描述小镇早晨的特点。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小镇早晨的氛围。
3. 运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小镇早晨的喜爱之情。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描述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氛围。
2. 运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思考并描述自己家乡早晨的美景。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家乡早晨的观察和感受。
4. 引导学生运用词语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家乡早晨美景进行描述。
关于小镇的早晨教案设计

关于小镇的早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小镇的早晨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描绘小镇早晨的图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小镇早晨的景象,收集有关信息。
2. 分析小镇早晨的特点,总结出小镇早晨的气息。
3.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绘画创作,展示小镇早晨的美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和描绘小镇早晨的景象。
难点:通过绘画表现小镇早晨的特点和气息。
四、教学准备:1. 收集小镇早晨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 划分小组,每组选定一名小组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小镇早晨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小镇早晨的景象。
2. 观察与讨论:组织学生观察小镇早晨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小镇早晨的特点,总结出小镇早晨的气息。
3. 绘画创作: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小镇早晨的美景。
4. 作品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本次教学活动中的收获,引导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价其绘画技巧和对小镇早晨景象的表现。
2.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我认知。
3. 通过学生对小镇早晨的描述和表达,评价其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当地画家或摄影师来课堂分享小镇早晨的摄影作品或现场作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学习小镇早晨的美景。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直接在小镇早晨的现场进行绘画创作,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和材料支持,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评价,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了解小镇的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特点,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
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敢于创新的语文能力,养成自能读书的良好习惯,在读中学会体会作者对小镇的喜爱之情。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运用综合识字方法认识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在读书中体会作者对小镇的喜爱之情,理解小镇早晨的恬静。
教学难点
理解“小镇的早晨为什么既是恬静的又是热闹的;既是紧张的又是美丽的。
”
建议本课教学3课时。
拓展习题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早晨()的小船()的蔬菜
()的霞光()的海洋()的市场
二、写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近的词。
(1)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木船的橹声,把小镇唤
醒。
()
(2)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
()
(3)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
()
三、根据意思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远远地相互对应。
()
(2)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
(3)忙着做各种事情。
()
四、课文2—4自然段写了小镇、和三个方面的特点。
请你仿照其中的一段的写法,以学校的早晨为题,写一个片段。
(一)
教学准备:
录像片、实物投影仪、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江南水乡早晨的风光片,学生欣赏。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到江南小镇去看一看、听一听,一起去领略水乡小镇的早晨,满足你的愿望。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小镇的早晨》。
5、课题质疑:看了课题,你猜这篇课文会写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领略课文内容。
1、教师配音范读课文。
2、你觉得小镇怎么样?有什么特点?学生谈听读后的感受。
3、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那就读一读吧!你们觉得怎么读好呢?给自己提提要求。
4、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学生的读书习惯,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5、出示学生朗读中遇到困难的词语,鼓励学生教一教,读一读。
6、通过读书,你还了解到了什么?学生谈出自己读书的收获。
(过渡)大家不仅学会了许多生字词,还了解到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又是热闹的,还是忙碌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随着木船的橹声,走进小镇安静的早晨,去听一听,看一看。
三、自读自悟,体会感情。
1、播放课件,学生欣赏。
(被悠闲的摇橹声唤醒的小镇早晨独有的恬静情景。
)
2、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从哪几方面把小镇早晨的恬静写具体的?
3、再轻声读这一段,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圈圈划划,写上简单的批注,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结合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小镇早晨的恬静和作者的喜爱。
)
4、集体交流重点句:
(1)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河水静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
(2)两座拱形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小镇的两头,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月型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
5、配乐朗读,学生展开想象: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6、引导背诵。
(1)小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古色古香,呈现出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这么美的画面,我们给它配上解说词好吗?
(2)你想用什么办法背诵?
(3)用你喜欢的方法背诵。
(学生自由练背)
(4)指名看课件解说。
四、合作研读,开拓思维。
1、刚才,我们在河边细细领略了小镇早晨恬静的景象,如果我们到街边去看看,又会见到什么样子的景象呢?
2、用同样的方法四人小组讨论探究第三、四自然段。
(1)研读一:作者怎样把小镇早晨的热闹和紧张写具体的?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
(2)研读二:怎样读出小镇早晨的热闹和紧张?
3、有感情地练读你最喜欢的句子。
4、师生配乐合作朗读:同学们刚才游览了小镇的早晨,淡淡的霞光,净得透明的小河,热闹的街市,忙碌的人群,都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多美的小镇的早晨!让我们配上优美的音乐来表达对小镇的赞美之情吧。
女生读第二自然段,男生读第三自然段,老师读每段的第一句话。
五、延伸课外,拓展创新。
1、除了课文所描绘的江南小镇,你还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水乡
小镇?请收集有关资料,收集的资料可以编写成小报,也可以画一幅水乡风景图等。
2、你能想象一下小镇的未来吗?将来你会为我们的小镇做些什么呢?
3、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摘抄在你的笔记本中,并试着用它说话
(二)
教学准备:
录像、小黑板、课件、几首不同风格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
1、初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
(1)学生自读。
边读边画生字。
(2)汇报自己初读课文的情况。
教师集中出示生字。
2、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识字途径,强化生活识字方法。
(1)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字。
(2)归结识字的途径。
2、鼓励学生争当“小老师”,带领、抽查同学认读生字,并且鼓励“小老师”对“学生”的认读情况作即使评价。
3、识写结合,建议学生有选择地抄写生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领悟课文内容。
1、整体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轻轻读一读文章,难读的地方反反复复多读几遍,把文章读通读顺,读好了再坐下。
所以,教师要切实保证时间,不能走过场。
)
2、观看录像,美读课文第一段。
(1)教师范读,故意读的平淡。
(2)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
(3)学生领读、或者范读第一段。
(4)播放录像,让学生倾听真实的摇橹声,再读第一段。
(4)读后评价,引导学生领会“悠闲”与“紧张”的不同。
再读第一段。
三、围绕“安静”,美读第二自然段。
1、看画面,想句子,帮助学生感性理解课文。
2、先概括,后分散,引导学生研读“安静”。
(1)引导学生找出总起句“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和中心词“安静”。
(2)围绕“安静”引读课文。
边读边找出体现安静的语句。
(3)学生汇报自己的个性体验,教师随机出示有关的句子进行研读。
概括总结出,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
(过渡)是啊,除了“安静”以外,还包含着一点美,一份悠闲,一丝温柔,或许还有其他一些说不清道不明顶感受。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来读一读这篇文章吧。
2、放几首风格不同的音乐,让学生选择那一首更符合“恬静”的特点。
3、配乐朗读。
然后试着背诵。
四、以“拍摄风光片”为切入点,研读课文第三段。
1、教师布置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请你以导演的身份参加讨论。
讨论内容:
场景演员道具台词
注意:讨论的过程中多问一个为什么。
2、师生分别以导演助手和导演的身份进行现场交流。
五、布置课外作业
1、搜集有关江南水乡的资料,欣赏江南古镇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