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人教版新教材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登飞来峰》PPT课件
天津大学熊猫刘永生:这是王安石早年的作品。作者登高望远,借景抒怀,表现出积圾进取的精神。 诗的一、二句写景,三、四句寄情放景,阐发出含蕴有哲理的认识。
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这首诗,与唐人王之涣的《登鹤雀楼》的意思有一些相近的地方。王 之涣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欲登之志,而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 在最高层”,却又是登上之感。可是两诗的艺术情趣是不同的,《登鹳雀楼》给人以力量的奋发, 鼓舞人们积极向上,而《登飞来峰》却给人以哲理的深思,激起人们对登棱观感助无穷熊猫。
感谢观看
登 飞 来 峰 诗
文 解 析
作 者 简 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
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 族江右民系,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庆 历二年(1042年)进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 变法主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 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 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 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 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 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 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 义》《诗义钩沉》等。
作
品
简 介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创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 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 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优质课件【完整版】
《邓稼先》小标题
从‚任人宰割‛到‚站 起来了‛ 传记文本材 《我的童年》小标题 料密码 时运背景 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 父辈们 关系人物 关键事件 每天最高的享受 开始认字 价值影响 离开故乡
‚两弹‛元勋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民族感情?友情? ‚我不能走‛ 永恒的骄傲
明确:
交代时运背景
传记文 本密码
讲述关系人物
现代著名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 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 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 了基础。闻一多帮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 本诗集《烙印》。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 《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 和长诗《李大钊》等。粉碎“四人帮” 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 的《诗刊》顾问。
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我不能走‛: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 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 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永恒的骄傲: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
我的永恒的骄傲。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
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在我所认识 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
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
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 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民族感情?友情?:席中有人送 了一封信给我,是稼先写的,说他已 证实了,中国原子武器工程中,除了 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 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 加。
1.以典型事例的叙写
来展示人物形象及精
2.将人物放在广阔的历史
时空里再现人物生活的场源自神世界。如:胡适《我的母亲》
从‚任人宰割‛到‚站 起来了‛ 传记文本材 《我的童年》小标题 料密码 时运背景 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 父辈们 关系人物 关键事件 每天最高的享受 开始认字 价值影响 离开故乡
‚两弹‛元勋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民族感情?友情? ‚我不能走‛ 永恒的骄傲
明确:
交代时运背景
传记文 本密码
讲述关系人物
现代著名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 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 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 了基础。闻一多帮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 本诗集《烙印》。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 《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 和长诗《李大钊》等。粉碎“四人帮” 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 的《诗刊》顾问。
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我不能走‛: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 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 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永恒的骄傲: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
我的永恒的骄傲。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
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在我所认识 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
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
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 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民族感情?友情?:席中有人送 了一封信给我,是稼先写的,说他已 证实了,中国原子武器工程中,除了 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 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 加。
1.以典型事例的叙写
来展示人物形象及精
2.将人物放在广阔的历史
时空里再现人物生活的场源自神世界。如:胡适《我的母亲》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39张PPT)
10
骈句是指对偶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艺术, 重视声韵的和谐。骈句是结构相似、内容 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骈 句是诗句的一种,与散句相对;散句相对 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 都是散句。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 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也可能不完 全合乎要求。
1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陋
刘室
禹 锡
铭
1
你们有属于自己的座右铭吗
铭是“警惕自己的文字”的意思。 铭”字还有什么意思呢? 刘禹锡是如何为他所居住的陋室作的
“铭”的呢?
2
题目解说
铭,是一种文体,多刻写于器物之 上,用于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文辞精 练,有韵,读来 铿锵有力;体制 短小,最短者不 足十字,与格言 颇相似。
3 写陋室中事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34
填空: 4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惟吾德馨
5 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 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龙则灵。
35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 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 的情趣,处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你如何 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
27
政
治 南阳诸葛庐
文
西蜀子云亭 学
上
上
建
万
功
古
立
远大抱负
流
业
芳
的
的
伟
高
大
远
抱
志
负
趣 28
9.文章题目为“陋室铭”,文中又说“何陋之 有”,这些矛盾吗?
骈句是指对偶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艺术, 重视声韵的和谐。骈句是结构相似、内容 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骈 句是诗句的一种,与散句相对;散句相对 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 都是散句。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 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也可能不完 全合乎要求。
1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陋
刘室
禹 锡
铭
1
你们有属于自己的座右铭吗
铭是“警惕自己的文字”的意思。 铭”字还有什么意思呢? 刘禹锡是如何为他所居住的陋室作的
“铭”的呢?
2
题目解说
铭,是一种文体,多刻写于器物之 上,用于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文辞精 练,有韵,读来 铿锵有力;体制 短小,最短者不 足十字,与格言 颇相似。
3 写陋室中事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34
填空: 4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惟吾德馨
5 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 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龙则灵。
35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 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 的情趣,处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你如何 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
27
政
治 南阳诸葛庐
文
西蜀子云亭 学
上
上
建
万
功
古
立
远大抱负
流
业
芳
的
的
伟
高
大
远
抱
志
负
趣 28
9.文章题目为“陋室铭”,文中又说“何陋之 有”,这些矛盾吗?
【精品】初中统编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 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成为“娃娃博士” ,他放弃 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取得学位第九天便匆匆回 国。
• 同年国庆节,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了什 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 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 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 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 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 举国振奋,岳父问邓稼先:“是谁为中国制造了原子弹?” •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 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七年,苏联用了四年,法国用了八年, 而我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他们是 同乡、同学 情同手足的好朋友
一个获诺贝尔奖 蜚声世界半世纪
一个为国造核弹 隐姓埋名28载
通读思考
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级 | 下册
• 抓住关键语句
•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者和开 拓者。
•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 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我不能走”
一句话突现人物个性。作者先用李华的吊古战场文把读者带到神秘的戈壁荒滩。然后 用两个疑问句启发读者联想,邓稼先他们要征服多少困难才完成了两弹的研制工作。 这是从面上写。
接下来,作者从点上选取这样一个事例:“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 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 ‘我不能走。’作为院长,邓稼先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和理论指导。但他却事必躬亲, 来到实验现场指导工作。当井下出现问题,甚至会出现危险的时候,无论从职位,还 是从在“两弹”事业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来说,邓稼先离开现场,都是无可非 议的。然而,他只说了一句:我不能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ppt课件(64页)
问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究:
3、《木兰诗》中除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之外,还有哪些诗句用了哪些“互文”的修辞手法?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4、诗歌除了运用“互文”以外,还运用了哪些修 辞方法?试举例说明。
…女 亦无 所忆
问女 何所 反 思… 复
渲 染 临 行 紧 张 气 氛 排 比 、 互 文
花木兰(412年-502年),北魏宋 州(今河南商丘虞城县)人,花木 兰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 她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 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 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这一英 雄形象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 民歌的绝唱。 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北方 古代民族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 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闻名天下,唐 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花木 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 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唧唧(jī jī):纺织机的声音 当户(dāng hù):对着门或在 门旁,泛指在家中。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 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 布梭(suō)子。 惟:只。 句意:叹息声唧唧又唧唧,木兰对着门织布。 听不到织布机的响声,只听到木兰一阵阵的叹息。
句意:木兰早晨辞别黄河上 路,傍晚到达燕山头,听不 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 能听到燕山胡马的马叫声。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 里,奔赴战场。 戎(rïng)机:指战争 。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 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 ,越过一座座的山。 度,越过。
句意:木兰不远万里 奔赴战场,像飞一样 越过关塞和群山。
例如:
初中语文部编新教材培训ppt课件
人文主题
情感目标
阅读 鉴赏 阅读方法
阅读 方法
重音( .): 突出强调一句话中的某些词或短语。 突出语言的目的性,使语言具有音乐美。 逻辑重音:由语言逻辑的需要而产生的重音 感情重音:为表达感情,对某些词读重、读长、读轻。 坚定、果敢、豪迈、庄重、粗暴、愤怒、激动 温暖、欣慰、体贴、怀念、谦和、沉静、忧伤 一句话中只有一个主重音,其他为次重音和非重音。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七 下
群星闪耀
祖国之恋
凡人小事
修身正己
哲理之思
科幻探险
*精读一: 字斟句酌 *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情感
*精读二: 学做批注 *学习主要抒情方式
*精读三:熟读精思 *掌握叙事角度,分清详略
*略读:确定阅读重点 *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比较阅读 *学习主要描写方法
*浏览:提取主要信息 *对内容和表达有所思考和质疑
阅读:双线组元
四季美景 动物与人 科幻探险
人生之舟 想象之翼 生活哲理 修身正己
至爱亲情 学习生活 群星闪耀 凡人小事 热爱祖国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自我
人文主题线
语文要素
积累
理解
扬弃
积累
口语
写作
整合
探究
文化传承
表达
语言与思维
语文素养
策略方法
阅读与鉴赏
朗读
默读
精读
略读
浏览
“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教读” “自读” “课外阅读” 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格外注意两个问题: 阅读方法;阅读速度。
5.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2022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活板》PPT精品课件
5.文言句式
被动句: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为……所……”表被动) 省略句: 火烧令坚(省略宾语“之”,即“火烧令之坚”)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省略介词“于”,即“则以一 铁范置于铁板上”) 持就火炀之(省略宾语“之”,即“持之就火炀之”)
第2课时
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了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这一句交待 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突出毕昇的身份?
交代了活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发明人及其 身份。“布衣”点出了发明人的身份。突出毕昇 的身份是为了突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课文最后一段交代活版的下落有什么作用?
在结构上,“至今”强调了作者写作本文的 时间,充分证明活版为毕昇所创制是确凿无疑的, 与开头“布衣毕昇,又为活板”相照应。在内容 上,“宝藏”说明所得者对活字极为珍视。
程
序
1.一板印刷
印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活字原料)胶泥
从 制字 2.(活字厚度)薄如钱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制
3.(与雕版不同之处)每字为一印,印时,排在铁板上
字 到
4.(活字如何成型)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
印
1.先设一铁板
刷 的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利用课下注释尝试翻译课文。
【参考译文】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
疏 规模地做。自从冯道开始(用雕版)印五经,以后 通 的典籍,就都是版印书籍了。
文
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昇,又发明了活版。他
意 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字)像铜钱的边缘那样
薄,每个字做一枚印,用火烧使其坚固。先准备一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 二是文章写法上有特色的地方。如自叙与引用、议论抒情 、设问、反问、排比等修辞特色地方。
• 三是阅读时有所感悟之处。如读者很自然地将自己的生活 与文中内容相联系,获得思想启迪,
这就可以一批注的形式记下来。
初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一)请在文中相应的地方做上如下批注:
1、在文中议论、抒情的文字位置批上名称; 2、在文中将作者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和引用受访者的话的 地方做批注,表明“自叙”和“引用”。
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掐( qiā )死 掰( bāi )开 淳朴( chún ) 覆灭( fù ) 犁耙( bà )
摁(èn )住 坚韧(rèn ) 谦逊(xùn ) 豁亮(huò ) 掩埋(mái )
• 品质: • 气质:
• 谦逊: • 淳朴: • 豁亮: • 自豪:
解释下列词义
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 人的一种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如活泼好动、沉默安静等; 泛指人的风格、气度,如文人气质。
3、在文中设问、反问、排比文字处加以批注。
(二)思考下列问题
• 一、文题是什么句式?这样拟题有什么好处?
本文以一个疑问句“谁是最可爱的人”作为标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二、文中叙述了志愿军战士那些事迹?分别给
它们你一个小标题;并结合第三段内容,说说
这些事迹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填
写下表:
• 2文中举出确切的数字,是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意义?
• 说明;凸显了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现实,烘托了志愿军战士的革 命英雄主义精神。
六本文特色
• 1,精严的选材和适当的剪裁。 • (1)从不同方面呈现志愿军战士的高贵品质; • (2)叙写三个事例时,灵活变化笔法,作了适当剪裁; • 2.强烈的抒情和精确的议论;文中直接抒情的语句,起着突
人教新编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登幽州台歌》
悲从心出,终于站在幽州登楼台前写下了这首
1.感受品味本诗辽阔而悲凉的意 境,理解诗人苍凉悲壮的情怀。 2.背诵全诗。 3.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题目解析
• 台:是古代一种高大的建筑物,非一般 土台。
•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相传是 战国时燕昭王姬平在公元前312年执政 后,为雪国耻,励精图治,采纳郭隗的建 议,建黄金台,置金台上,延请天下奇士, 很快就招到了乐毅、剧辛、邹衍等贤能 之人,国家迅速强大.蓟,当时属于幽州 (今比京市大兴县),故称幽州台.今夭 就只剩下京郊的一处荒野之地.
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一诗。
朗读诗歌,读出节奏与韵味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音节比较急促, 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
yōu chuànɡ tì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后两句各增加了 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 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 长叹的情景。
第二,要根据课文各自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 和教学方法。
同样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黄河颂》 《土地的誓言》侧重情感的抒发;《最后一 课》《木兰诗》则侧重故事的讲述和人物形 象的塑造。
同样是侧重抒情的作品,《黄河颂》和《土 地的誓言》又有不同:前者更为直露,以气 势磅礴取胜;后者注重众多意象的排铺和抒 情性描写,更为深沉隽永。所以这两篇课文 可以落实抒情方式的学习重点。
布置作业
诗人是不幸的,报国无门,独上 高台,知音难觅,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 是未到伤心处”。诗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又是 幸运的,他留下了这样一首足以万古不朽的诗作, 我们也是幸运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欣赏到这样 一首名垂千古的诗篇,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把 诗人的情怀也流淌在我们的纸上吧。
1.感受品味本诗辽阔而悲凉的意 境,理解诗人苍凉悲壮的情怀。 2.背诵全诗。 3.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题目解析
• 台:是古代一种高大的建筑物,非一般 土台。
•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相传是 战国时燕昭王姬平在公元前312年执政 后,为雪国耻,励精图治,采纳郭隗的建 议,建黄金台,置金台上,延请天下奇士, 很快就招到了乐毅、剧辛、邹衍等贤能 之人,国家迅速强大.蓟,当时属于幽州 (今比京市大兴县),故称幽州台.今夭 就只剩下京郊的一处荒野之地.
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一诗。
朗读诗歌,读出节奏与韵味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音节比较急促, 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
yōu chuànɡ tì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后两句各增加了 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 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 长叹的情景。
第二,要根据课文各自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 和教学方法。
同样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黄河颂》 《土地的誓言》侧重情感的抒发;《最后一 课》《木兰诗》则侧重故事的讲述和人物形 象的塑造。
同样是侧重抒情的作品,《黄河颂》和《土 地的誓言》又有不同:前者更为直露,以气 势磅礴取胜;后者注重众多意象的排铺和抒 情性描写,更为深沉隽永。所以这两篇课文 可以落实抒情方式的学习重点。
布置作业
诗人是不幸的,报国无门,独上 高台,知音难觅,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 是未到伤心处”。诗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又是 幸运的,他留下了这样一首足以万古不朽的诗作, 我们也是幸运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欣赏到这样 一首名垂千古的诗篇,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把 诗人的情怀也流淌在我们的纸上吧。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优质ppt课件
激趣导入
作者简介
普希金( 1799-1837 )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
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 阳”“俄国文学的始祖”;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 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生于莫斯科一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12岁随父赴彼 得堡入贵族子弟学校,以能诗闻名。1817年毕业后到外交 部任翻译,其间参加文学社,以歌颂自由,抨击专利暴政 为主题创作《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诗作, 长篇叙事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大量利用民间词汇和口 语,被认为是俄国文学语言的转变。
有滋有味地读——读出诗情
合作交流 品味内涵
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人生难免会遭受挫折,我们要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对待,“心儿永远向 往着未来”,这样,越过坎坷之后回首过去,那一切艰难困苦都将变成“亲 切的怀恋”,因为苦难是最好的老师,欲见彩虹必先经历风雨。
一方面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 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身心合一地读——诵读全诗
假 如 生 活 重 新 开 头邵
燕 祥
——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还是迎着朝阳出发 把长长的身影留在背后 愉快地回头一挥手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依然是一条风雨的长途 依然是不知疲倦地奔走 让我们紧紧地拉住手
时间啊,时间不会倒流 生活却能够重新开头 莫说失去的很多很多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明天比昨天更长久。
声情并茂地读—迁移拓展
声情并茂地读——迁移拓展
仿写第一节诗歌
• 假如
生活中遇到了困苦,
,
• 不要
惊慌
,不要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河中石兽》教学课件
巩固提升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
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 ⑵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沙石形成
坑洞。
巩固提升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 )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 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 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 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词语积累
认为
划(船)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
通"耙" 踪影
倒塌
钯,寻十余里,无迹。
寺僧寻找石狮末果。
僧人们认为石 兽顺着水流漂到 下游。于是划着 几只小船,拖着 铁钯,往下游寻 找了十多里,没 有石兽的任何踪 迹。
词语积累
讲学问的人
这件事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
这里有“不懂”之意
你们
这
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
巩固提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 ⑵棹数小舟,曳铁钯( ) ⑶湮于沙上( ) ⑷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⑸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 )
经历 划(船) 埋没 冲刷 仅仅
巩固提升
2、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有错的一项是( B ) A.闻之笑曰(代词,代指到下游寻石兽寻了十余里 这件事)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结构助词,无义) C.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讲学家的议论) D.其反激之力(助词,相当于“的”)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课件新教材新课堂
“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
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外阅读 主治读书少,专治教得多 每册篇目由30改为24,表面看总量减少, 实际板块间并不少。1+X法
阅读体系:三位一体
• 由“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 课外阅读成为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沟通课内外阅 读,强调单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结合。
例1.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此文的阅读教学设计做了很大改进:
课前先布置预习,学生自己去读课文,收集有关资料, 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并向学生说明,这是一篇在中国 产生过极大影响的文章,很长一段时间内曾家喻户晓; 要求学生上课之前先问问自己的祖辈、父辈,了解这篇 文章对他们的影响,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此文的兴趣, 而且把这篇革命的经典重新融入到现实生活之中,让学 生在了解白求恩的同时,也初步感受到毛泽东的伟大。
重视方法性知识。如、综合性学习、名 著一书一法等。
要体系但不要体系化。
写作:独立专题
一般写作 要求
•思路要清晰 •如何突出中心 •发挥联想和想象 •文从字顺 •怎样选材 •语言简明
写作指导
小活动 技巧点拨 实例分析
写作实践
记事写人 能力
•学会记事 •写人要抓住特点 •写出人物的精神 •抓住细节 •学习抒情
(五)沉淀精华,注重转化
注意吸取学术界优秀成果和一线教师的 教学智慧,实现双重转化。
小学:先学识字后学拼音,一年级根 据字频研究落实300字基本字表。
初中:合理安排各种语文知识,学以 致用。
语法修辞知识在助学系统中随文呈现或 以补白方式呈现,简洁易懂,随学随用。
重视程序性知识,如阅读策略、写作策 略、活动策略、学习策略等。具体、分 层。
D 整本书阅读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 第一颗原子弹。
1939年10月,美国政府决定 研制原子弹,1945年造出了 三颗。其他国家爆炸第一颗 原子弹的时间如下:
苏联——1949年8月29日;
英国——1952年10月3日;
法国——1960年2月13日;
印度——1974年5月18日。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品味语言
1.“‘粗估’参数的时候……签字的时 候,手有没有颤抖?”
排比,突出了邓稼先的大将风度;作者对邓稼 先充满了赞扬、佩服之情。
2.“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 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 “忠厚平实”,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
1949年,与恩利克·费米合作,提出基本 粒子第一个复合模型。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 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 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17年2月,已放弃 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原中国科学院外籍院 士杨振宁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关介绍
【邓稼先】(1924—1986年),中国科学院院 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 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 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 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 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好处:
用虚笔描述邓稼先工作环境之恶劣、艰苦, 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鏖战, 而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不见硝烟的战场。
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 精神品质?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报效祖国
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
设计了两弹
“两弹元勋”功勋卓著
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 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谓人人皆知。
【妇孺皆知】妇女儿童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 周知,流传得很广。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 死于战场,借以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 意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 力,到死为止。多半用于形容人的伟大。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根据内容概括大意。
第五部分:写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邓稼先所 表现出来的超凡的创造才能与身先士卒、不怕 牺牲的献身精神。
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 书信中的几段话,总评邓稼先,总结全文。
细读感悟
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 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 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贡献的科学 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1 邓稼先
R·七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2.了解本文语言句式多变、情感真挚的特点, 学习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法。 3.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走近作者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生于 安徽合肥三河镇,清华大学高等 研究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 讲座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 士等。
译文: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 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像飘带一 样弯曲流 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 幽暗啊悲惨 凄凉,北风悲号,天日昏黄。 飞蓬折断,百草 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
各种飞鸟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 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就是古 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覆没在这里, 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 听得更加清楚!”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没有私心
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然说服工 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勇敢、公正无私
⑥一封短短的信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⑦1932年,“我不能走” 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
邓稼先是一位无私奉献,忠厚平实,真 诚坦白,有胆有识,身先士卒,对祖国、民 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中国于1966年12月28日成 功地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 1967 年 6 月 17 日 由 飞 机 空 投 的 300 万 吨 级 氢 弹 试 验 获 得 圆 满 成功。
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 第一颗氢弹,中国只用了2年 零8个月的时间,其速度是世 界上最快的。
字词积累
qīng
氢弹
tuò
开拓
shǔ
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来写?
奥本海默→拔尖人物→锋芒毕露
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对比,鲜明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朗读并翻译《吊古战场文》,说说引用 这段的好处。
浩浩乎!平沙无垠,敻不见人。河水萦带, 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 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 “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 闻!”
署名
pìn
选聘
diàn
奠基
chàn
颤抖
xiòng
夐
àn xī xiǎn
黯兮 鲜为人知
xūn
日曛
zhì
挚友
rú
妇孺皆知
【宰割】比喻侵害,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
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当之无愧】担得起某种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部显露出来。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 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 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3.“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这 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 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 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这两句 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年来的中国历史乃至世界 历史的背景中推出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生平经历和贡献, 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 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
第四部分:作者写自己得到的消息,中国的原 子弹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是自力更生搞 出来的,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荡,一时热泪盈 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