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_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优秀6篇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优秀6篇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优秀6篇《桂花雨》教学教案篇一《桂花雨》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写了作者儿时在家乡摇落桂花的情景,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先读课文前的导读部分,思考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桂花带给“我”哪些快乐?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这两个问题对学生来说都有一定难度。

课文中桂花带给我的快乐有些地方比较明显,有些地方比较含蓄,所以学生较为容易找出摇桂花的快乐,但是无法寻到桂花糕、桂花香、桂花茶的快乐。

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到描写桂花的句子,再带着感情朗读,利用评读来渗透“注重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从中感受人物复杂的。

心理活动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了“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

接着让学生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特别是让学生扮演作者,直接来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体验喊时的心情。

然后带着这种感悟和体验再次进入文字,读出了其中的感情。

整个课堂上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读书、思考、讨论和交流中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

这是本节课的优点之一。

但也有不足之处。

在介绍桂花的“香”这一特点时,学生都找到了“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我准备抓住重点词语通过品读感悟语言文字,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我通过“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与“全都浸在桂花香里”的换句式训练来强调桂花香,却忽视了一个“浸”字的独特作用。

尤其是一个“浸”字,这里可以尝试学生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来代替“浸”字,通过他们自主的比较,体会词语的含义,培养他们推敲词语的良好语言习惯。

有人说语文教学应该少一点知识的灌输,少一点理性的分析,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指导并帮助学生“揣摩、品味、理解、吸收”语言上来,这是语文教学本体的回归。

我觉得这话说得好,今后,在这方面一定要加强,才能避免课堂教学蜻蜓点水的现象,力求做得更好。

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 》优质课 教案

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 》优质课 教案

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是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作者小时候摇桂花、赏桂花、咏桂花为线索,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童年时光的珍视。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诗意,是一篇很好的抒情散文。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抒情散文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感悟作者情感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作者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家乡的美好生活,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感悟课文深层含义,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美好画面。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收集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3.作业设计:准备针对本课的教学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看过桂花吗?谁能描述一下桂花的美丽?”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导入课文。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朗读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朗读情感,适时指导。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3《桂花雨》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3《桂花雨》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3《桂花雨》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是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家乡的桂花树以及桂花雨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体会亲情的美好,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引导。

此外,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可能各不相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亲情的美好,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感受亲情的美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感教学法:教师以情感人,以情促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亲情的美好。

3.自主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桂花雨景象。

2.素材:收集一些关于家乡的图片、文字资料,用于教学拓展。

3.教学录音: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用于学生跟读、欣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人教部编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是人教部编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桂花雨的感人故事,通过描述主人公对桂花的喜爱以及桂花雨给他带来的喜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充满诗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同时,课文中的“桂花雨”也寓意着人生的美好瞬间,值得我们去品味和珍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思考。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桂花雨的感性认识可能较为有限,需要通过课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认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课文中所展现的美好情感,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热爱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美好情感,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美好景象。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写作法: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感悟写成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课文音频:准备课文朗读音频,方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3.作文纸:准备作文纸,方便学生书写作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桂花雨的美景,引导学生欣赏并产生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呈现(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音频,感受课文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讲解生字词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统编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堂教学教案

统编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堂教学教案

统编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堂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桂花雨》是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内容主要讲述了桂花树的故事,通过讲述桂花树风雨中坚强的生命力,表达出“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主题。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桂花树的特点,理解桂花树的生存原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力量;•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认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桂花树的生存特点;•生命力的表现形式;•“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主题表达。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桂花树的生存原理;•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悟生命的力量。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桂花树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初步了解桂花树的特点,引发学生对桂花树的好奇心。

2. 阅读教材让学生诵读课文《桂花雨》,并思考桂花树为什么能在风雨中坚持不倒。

3. 深入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桂花树的生存原理,并将成果向全班汇报。

4. 情感体验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听取相关故事,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力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桂花雨”这篇课文,成功引导学生从桂花树的故事中感悟生命的力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案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不断激发学生对生命和坚韧不拔精神的认同。

以上是本节课《桂花雨》的优质教学教案,希望能为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3桂花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3桂花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 关键词汇:桂花、童年、回忆、情感、描绘。
3. 关键句型:桂花雨的美丽景象、作者对童年的怀念、情感的真挚表达。
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同时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桂花雨的美丽景象和作者的情感抒发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同时,通过关键词汇和关键句型的标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此外,板书设计还可以加入一些趣味元素,如卡通形象、色彩搭配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学习策略: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各种学习策略,如预测、归纳、推理等,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如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资料查询和整理,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大意。同时,学生对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此外,学生还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3 桂花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主要围绕《桂花雨》这篇课文展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感悟,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精选4篇)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精选4篇)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精选4篇)桂花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乡之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念,进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

教材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摇花乐。

难点:体会母亲对故乡桂花的怀念。

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

2、根据学生家庭实际,让学生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童年是幸福的,难忘的。

回忆美好的童年生活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的文章。

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琦君,走进她的美丽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吧!板书课题7*桂花雨二、明确学习要求与方法1指名读“阅读提示“2指名说三、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指名说。

四、再读课文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看看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画出有关的词句。

2、有感情地将你找出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3、重点品味摇花的乐趣。

为什么说“摇桂花”对“我”不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自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

指名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

指名说说想象的情景。

再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老师相机指导)齐读。

五、品读体会1、反复读读“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和同桌讨论一下对这句话的理解。

2、指名说。

3、联系整段课文,由“可是”体会到什么?4、浏览全文,找找理由说说,你认为家乡桂花香还是杭州桂花香?5、品读,体会家乡桂花的香。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3《 桂花雨》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3《 桂花雨》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桂花雨》的主要内容,并能够理解文章背后的寓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品读诗歌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桂花雨》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意象,并能够进行情感上的抒发。

三、教学准备1.课文《桂花雨》的教材2.多媒体设备3.教学PPT4.小组讨论题材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桂花雨的歌曲或者展示桂花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桂花,并引起学生对于桂花雨的好奇与兴趣。

2.整体阅读(10分钟)教师为学生朗读《桂花雨》,带领学生阅读,并引导学生尝试理解文章的意义和情感。

3.诗歌分析(15分钟)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比喻和意象,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所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4.理解主题(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桂花雨》的主题是什么,诗歌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情感和意义。

5.讨论与表达(10分钟)让学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于桂花雨的理解和感受,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表达方式。

6.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继续思考桂花雨这首诗歌,并写下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桂花雨》这篇诗歌,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美,提高自身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到诗歌之美,感受文字之情,培养对于文学的热爱与理解。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3《 桂花雨》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3《 桂花雨》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帮着摇桂花、收桂花、享桂花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浓郁的乡情、乡味。

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味,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想象摇桂花、收桂花、享桂花的美好情景。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回忆性文章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文中一些富有情感的词汇和句子,还需要引导他们通过朗读、感悟来体会。

同时,学生对桂花这一素材可能比较陌生,因此,教学中需要补充一些有关桂花的文化背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学会借助资料了解课文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家乡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教学难点: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情感,体会桂花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理解课文。

2.情感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体验课文中描绘的美好情景。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的美好情景。

2.资料:收集有关桂花的文化背景资料。

3.课堂练习: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导入语:“金九银十”,在这个桂花飘香的美好季节,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与桂花有关的课文——《桂花雨》。

2.呈现(5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美好情景,如“桂花香,香满楼”、“摇啊摇,桂花落满头”等。

3.操练(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人教部编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教案

人教部编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教案

人教部编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诗歌《桂花雨》的内容和意境。

2.能朗读《桂花雨》。

3.能发表对《桂花雨》的感受和体会。

4.能够通过欣赏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容和意境。

2.朗读《桂花雨》。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桂花雨》的深层含义。

2.发表对《桂花雨》的感受和体会。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录音设备。

2.学生准备:课前要求预习课文,准备听课笔记。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导入《桂花雨》的课文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课文【15分钟】
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和意境。

3.朗读课文【10分钟】
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桂花雨》,重点训练语音语调。

4.理解课文【15分钟】
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深层含义。

可以提问一些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5.情感表达【10分钟】
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桂花雨》的情感和体会。

6.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六、作业布置
布置阅读课外相关诗歌的作业,要求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感,并写感想。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但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时还需加强互动和引导。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朼对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3《桂花雨》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4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3《桂花雨》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4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3《桂花雨》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琦君的一篇散文。

文章通过描述作者童年时摇桂花、收桂花、赏桂花的美好经历,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感受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表达自己的看法。

但是,对于一些深层次的情感把握,可能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在写作方面,还应加强对优美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培养自己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感受作者对家乡、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学会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4.情感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图片: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课文内容。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统编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作者童年时代家乡桂花盛开的景象,以及母亲桂花雨中摇桂花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充满诗意,插图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想象和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景。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大意。

但对于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的理解仍需引导。

同时,学生对家乡和亲人的感情较为深厚,容易产生共鸣。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家乡的美好,培养热爱家乡、亲情、友情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感受作者对家乡、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体验作者的情感。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和重点词汇、句子。

2.课文文本: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3.讨论材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桂花盛开的景象。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家乡有什么美好的回忆?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并进行讲解。

如“桂花盛开”、“摇桂花”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话题: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2024最新-桂花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教案【优秀7篇】

2024最新-桂花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教案【优秀7篇】

桂花雨教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本页是不器文库小编给大家整理的7篇桂花雨教案的相关文档,仅供借鉴。

桂花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 .自学课文中的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从人物言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从人物言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3,通过诵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三,练习朗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词语。

1,同学们,回忆过去经历过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种享受,充满乐趣。

你经历过有趣的事吗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饱含着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

课文的题目是《桂花雨》1,投影出示:(1)课题"桂花雨"是什么意思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予以指导。

教师对学生提交的问题进行梳理,有些能交给学生自学或讨论的,放手让学生自学;有些要在下节课中解决的,可让学生在读中先自主体会。

教师可重点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读准字音。

学生自主交流自己经历的趣事齐读课题,并对课题进行质疑学生依据投影出示的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倡默读),思考问题,并在书上作标注。

读后和小组同学交流2,交流汇报学习情况(1)课题用"桂花雨"是因为摇桂花时,桂花纷纷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桂花雨》优质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桂花雨》优质教案

最新部编⼈教版五年级语⽂上册第3课《桂花⾬》优质教案备课素材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桂花⾬》是琦君写的⼀篇优美散⽂。

这是⼀篇回忆童年⽣活的⽂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时⽣活的乐趣,字⾥⾏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活的⽆⽐怀念。

【作者介绍】琦君(1917-2006),名潘希真,浙江温州市瓯海区⼈。

曾任台湾中国⽂化学院、中央⼤学中⽂系教授。

有散⽂集、⼩说集及⼉童⽂学作品40余本,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是故乡甜》《万⽔千⼭师友情》《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细⾬灯花落》《读书与⽣活》《母亲的⾦⼿表》。

【与⽂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桂花:中国传统⼗⼤名花之⼀,是集绿化、美化、⾹化于⼀体的观赏与实⽤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绝。

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圆之际,把酒赏桂,清⾹扑⿐,令⼈神清⽓爽。

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颇为可观。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巩固⼀、读拼⾳,写词语。

1.我⽤zhúluó()把pópo()送给我的bǐng gān ()和gāo diǎn()带回家。

2.家⾥的⽔管漏了,家具都jìn pào()在⽔⾥。

⼆、选词填空。

姿态姿势1.兰花的()⾮常优雅、迷⼈。

2.他摆出这个()是想告诉⼤家,他不同意这样做。

三、按要求完成句⼦。

1.⼩时候,我⽆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加点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少前后⼗⼏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的。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的桂花再⾹,也⽐不上家乡院⼦⾥的桂花。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能⼒⼤提升四、根据课⽂填空。

人教部编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教案

人教部编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教案

人教部编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是人教部编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代家乡的桂花雨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家乡的思念。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浓郁的乡愁情怀。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感悟。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深刻的情感表达和家乡情怀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氛围。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情感教学法:通过朗读、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音乐、图片等素材。

3.作业纸:准备用于学生写作的作业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桂花雨吗?桂花雨是什么样子的?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随朗读。

朗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在课件上展示生字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3《桂花雨》公开课优秀教案4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3《桂花雨》公开课优秀教案4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桂花雨》的作者、背景和主题,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2.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提高语音语调的表达能力。

3.运用联想和想象,创设情境体验桂花飘香的场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4.尝试从诗歌中抽象出关于美的思考,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桂花雨》的诗意表达和朗读技巧。

2.理解诗歌中描述的桂花飘香情景,展开联想想象。

难点1.通过诗歌提炼出美的思考,抽象情感的表达。

2.运用形象化语言的表达方式,感悟诗歌的内涵。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桂花雨》的文字和插图,用于呈现诗歌内涵和情感表达。

2.朗读材料:学生课前背诵,以及教师演示朗读进行示范。

3.情景补充:桂花花瓣或香水等实物,辅助学生感知桂花的香气。

4.诗歌赏析工具: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料,扩展学生对桂花雨的想象。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桂花花香的音频,营造桂花飘香的氛围,激发学生对桂花的好奇心和向往感。

第二步:学习诗歌(15分钟)1.学生跟读《桂花雨》诗歌,注重语音语调的表达。

2.诗歌欣赏:让学生尝试从诗句中联想桂花飘香的情景,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三步:课文解读(20分钟)1.教师讲解桂花雨的意象及诗歌的主题。

2.学生分组讨论,提炼诗歌中蕴含的美的思考,通过小组展示让学生分享观点。

第四步:朗读实践(15分钟)1.教师示范优美的朗读技巧,学生跟读并互相评价。

2.学生小组间比赛,展示自己对诗歌的解读和朗读。

第五步:情感体验(10分钟)1.学生闭目聆听桂花香水的味道,感受桂花飘香的情景。

2.写作活动:学生以桂花为载体,写一段描写桂花飘香的小故事。

第六步: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呈现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对桂花雨进行综合性评价。

五、课后拓展1.学生可自行选择诗歌朗读并录音,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设计桂花制作手工,体验桂花飘香的神奇。

3.呈现桂花飘香的多媒体资料,拓展学生对桂花的认知。

3《桂花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3《桂花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3《桂花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桂花雨》是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童年时与桂花有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万物有灵",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学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本课在前面课例学习的基础上既有具体的物,也有具体的事,作者琦君将自己的思想怀旧之情寄托在一件件事情、一幕幕场景之中。

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回忆的一件件事情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继续学习作者如何借助具体的事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2、学会“借物抒情”的方法,并尝试练笔。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2、学会“借物抒情"的方法,并尝试练笔。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一起交流了预习的收获,梳理了课文的内容。

了解了桂花给作者带来的美好回忆,感受到了作者的童年都是浸在这迷人的桂花香里。

在学习课文前,老师先检查你们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师: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预设:桂花盛开时迷人的香气;摇桂花、收桂花时的快乐;赏桂花时的美好。

师:正所谓一花一鸟总关情,作者美好的回忆就充盈在这细腻的描写中。

这其中又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读《桂花雨》这篇课文,跟随女作家琦君的文字,去感受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二、出示阅读指导(一)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读课文,勾画出表现作者对桂花喜爱之情的语句,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预设:生1:我在第二自然段这里批注了:“香气迷人”,这段话通过写桂花的样子和香气,抒发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尤其作者还用一个“可是",突出了桂花最大的特点就是香气迷人,即使桂花树的姿态不美,花又小,都挡不住它的香气,说明的桂花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

【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3《桂花雨》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3.能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本内涵。

2.借助情境对话,想象摇花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摇桂花的乐趣和喜欢桂花、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桂花)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步感知课文。

2.初感桂花的香气迷人。

【教学过程】一、了解桂花,导出课题,作者简介。

1.出示课件1(桂花的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花?——桂花(师板书:桂花)。

课前同学们已经了解过桂花,现在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叫——桂花雨。

(板书课题)大家已预习过课文,谁来说说文中的“桂花雨”指的是什么?(“桂花雨”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3.出示课件2(作者简介):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作家,名叫琦君,她是浙江温州人,12岁随父母来到杭州,32岁去了台湾,60岁移居美国,她一生漂泊,84岁才回到故乡温州,就是这样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久久难忘家乡的桂花,久久难忘年少时感受过的——(齐读课题)桂花雨。

4.师: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琦君的童年,去感受她所经历的奇妙的桂花雨。

设计意图:由题目导入课文,并及时补充资料,使同学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桂花的特殊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之间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

3.全班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这篇课文先写了作者喜欢(),喜欢(),接着写了做(),最后写了作者离开家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3 桂花雨》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3 桂花雨》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3 桂花雨【课前解析】《桂花雨》这篇课文,借助桂花这一具体事物,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

课文以桂花为主线贯穿始终,语言清新质朴,意味隽永,作者童年的快乐和思乡思亲之情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浓郁,溢满字里行间。

这篇文章既应和了“一花一鸟总关情”的人文主题,又暗含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 10 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 4 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回忆。

3.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 10 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 4 个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

【教学过程】一、扣题导入,初识桂花教师引导:在前两篇课文中,我们学习了郭沫若笔下如诗一般优美的白鹭,作者用语言描绘了三幅优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我们又一起读懂了许地山笔下朴实无华的落花生,体会到了作者通过对比悟出的要做有用的人的人生感悟。

请看大屏幕,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说起桂花,你了解多少呢?预设 1: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它有很多的种类。

预设 2:桂花在南方比较常见,一般在中秋节前后开放,香气很浓郁。

预设 3:桂花采摘下来还可以制作成桂花茶,还可以做成糕点。

预设 4:桂花被很多城市作为市花,很受人们欢迎。

教师揭示课题:金秋十月,桂子飘香。

题目中还有一个雨字,那什么是桂花雨呢?刚看到题目的同学是不是猜测了是桂花盛开的时候下的雨呢?相信已经预习了课文的你已经找到答案了,桂花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诗篇,也进入了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_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3《桂花雨》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3.能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本内涵。

2.借助情境对话,想象摇花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摇桂花的乐趣和喜欢桂花、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桂花)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初步感知课文。

2.初感桂花的香气迷人。

【教学过程】一、了解桂花,导出课题,作者简介。

1.出示课件1(桂花的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花?——桂花(师板书:桂花)。

课前同学们已经了解过桂花,现在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叫——桂花雨。

(板书课题) 大家已预习过课文,谁来说说文中的“桂花雨”指的是什么?(“桂花雨”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3.出示课件2(作者简介): 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作家,名叫琦君,她是浙江温州人,12岁随父母来到杭州,32岁去了台湾,60岁移居美国,她一生漂泊,84岁才回到故乡温州,就是这样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久久难忘家乡的桂花,久久难忘年少时感受过的——(齐读课题)桂花雨。

4.师: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琦君的童年,去感受她所经历的奇妙的桂花雨。

设计意图: 由题目导入课文,并及时补充资料,使同学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桂花的特殊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之间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

3.全班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 3 :这篇课文先写了作者喜欢(),喜欢(),接着写了做(),最后写了作者离开家乡( )。

三、初感桂花的美好。

默读课文,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教学预设:桂花香、摇花乐、花雨美、母亲对桂花的关注、桂花茶、桂花糕等。

四、初闻桂花香。

师:的确,那是发生在中秋节前后,桂花盛开的时候,满树的桂花香气迷人,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课件4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 1.读完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花香)从哪些词中感受到的? 2.通过学生个别读、齐读的方式初步感受花香。

教师点拨读好“没有不”的停顿,感受“香飘十里”的浓浓花香。

3.理解“浸”的意思,品味“浸”字。

(课文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

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

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4.如果你是琦君的邻居,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预设如下,教师适时引导: 我觉得桂花的香味真是迷人啊!桂花真香啊,我都想摘一些来泡茶;如果我在吃饭,我觉得饭更香了;我觉得我身上也香了;我觉得琦君家桂花的香味让村里的人都分享到了;我想去摇桂花…… 5.再次齐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 “浸在桂花香里”说明香味太浓了,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桂花的香味。

教师通过理解词义、品味解读、想象感受、朗读体味的方法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置身在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味中。

五、课堂小结。

桂花香飘十里,让作者在很多年后还是记忆犹新,但作者印象最深的是“摇花乐”,我们下节课再讲。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借助情境对话,想象摇花的快乐;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桂花雨”给作者带来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2.引出重点:在这么多的难忘回忆中,什么画面在琦君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教学预设:摇桂花、下桂花雨的情景。

二、体验“摇花乐”。

1.自学品读。

师:桂花盛开的时候,年少的琦君,站在桂花树底下,望着星星点点的桂花,她多么想快点摇桂花啊!让我们默读“摇桂花”这一部分(第5自然段),找一找,画出能表现“我”当时摇桂花的迫不及待的句子。

2.交流句子。

出示课件5: (1)“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师生演一演,情境对话,体会“我”当时摇桂花的迫不及待。

4.走进这场桂花雨,齐读这段话。

出示课件6:“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5.师生对话体验情感: (1)师:“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桂花像什么一样落下来? 教学预设: 生1:桂花像雪花一样从树上飘飘悠悠落了下来。

生2:桂花像春天的细雨密密地、绵绵不断地落下来。

生3:桂花仿佛是一个个闪闪发光的萤火虫,纷纷向我飞来。

生4:桂花就如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小花落满地,地上就如铺了金子一般。

(2)师:纷纷扬扬的桂花落在了你的,落在了你的,可以说是落得你。

(3)师:此时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预设: 生1:桂花轻轻落在我头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多幸福啊! 生2:桂花落在我的颈上,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多舒服啊! 生3:桂花落满一身,我就像天宫里的花仙子,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这使得我不禁想起月宫里的桂花树和嫦娥。

(4)师:此时此刻,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喊? 出示课件7:我( )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生:快乐、激动、又蹦又跳、手舞足蹈…… 6.齐读:“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7.想象说话:天真烂漫的琦君,使劲地摇哇摇,桂花像雨一样落下来,她和小伙伴们蹦跳着,欢笑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多么美丽而又温馨的画面。

同学们,简简单单的3个字——摇哇摇,摇出了什么?(板书:快乐) 8.出示课件8 :我们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哇摇,摇出了。

教学预设: 生1:摇出了朵朵完整、新鲜的桂花。

生2:摇出了清香迷人的桂花雨。

生3:摇出了一杯杯飘着桂花香气的清茶。

生4:摇出了一块块浸在桂花香中的糕饼。

生5:摇出了童年的欢乐和喜悦。

摇出了故乡的亲切与温馨,摇出了童年时代的乐趣,摇出了快乐的心情,摇出了童真,摇出了对桂花的喜爱……设计意图: “摇花乐”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也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部分。

教师采用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演一演、说一说等方法,使同学们身临其境,读出情味,心驰神往,领会其精妙所在。

三、升华情感,品悟乡愁。

1.提出矛盾,引发认知冲突。

难怪,搬到杭州后,每每“我”把一大袋桂花给母亲,母亲总是说(引读出示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 2.读懂母亲的话,体悟一份浓浓的乡情。

同学们,可就是这样一个赏桂胜地,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其实,母亲也道出了“我”的心声,这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仅仅是桂花本身的香味吗?这香里还蕴涵着“我”和母亲许许多多的情感,那你说“香”里还有什么?(板书:思念) 出示课件9:杭州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一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

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3.写话练习。

多少年来,琦君漂泊他乡,可家乡的桂花总是让她魂牵梦萦,难以忘怀。

又是一个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琦君又想起了什么?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来。

出示课件10: 又是一个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琦君。

师小结: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对童年的怀念,其实都是源自“我”对故乡的思念。

设计意图: 抓住母亲说的话,在矛盾冲突中体会桂花香的丰富内涵,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并通过写话练习把情感推向高潮。

四、阅读链接,升华情感。

1.出示课件11: (1)(音乐响起,师深情诉说)正如琦君在另一部作品《给予他年说梦痕》中所说: 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

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

像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 出示课件12: (2)文中如她在《家乡味》中说的: 恋乡的人,终于忍不住喊出:“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2.师:的确,正是因为对根的追寻,84岁那年,琦君又回到了故乡。

看到故乡的一草一木,不禁泪涟涟。

其实琦君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故乡,因为故乡就在她的心里。

设计意图: 最后适时地补充作者的一段直抒胸臆的思乡语段,在浓浓的思乡情中结束这堂课的教学。

【板书设计】 3 桂花雨爱桂花——香摇桂花——乐思桂花——情思乡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