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PPT(新)
合集下载
《生态文明主题班会》ppt课件
![《生态文明主题班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0db58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a.png)
意义: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 自己和下一代的生存环境,共
建美好家园。
呼吁:让我们一起参与环保行 动,为共建美好家园贡献自己
的力量。
生态文明意识培养
加强环保教育:通过学校、社区等渠道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倡导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养成环保习惯。
生态破坏:生物多 样性减少,破坏生 态平衡
生态文明建设
尊重自然:保护自 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维护生态平衡
节约资源:合理利 用自然资源,减少 浪费和污染
可持续发展:实现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护的协调统一
公众参与:倡导绿 色生活方式,提高 公众环保意识和参 与度
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保护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低碳发展:推广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 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价值
生态文明未来展望
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 经之路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 共处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发展的必然 选择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 心目标
可持续发展成为核心目标
绿色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环保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生态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生态保护与可持 续发展:强调生 态文明的重要性, 呼吁实现可持续 发展目标。
资源枯竭:水资源短缺,能 源资源面临耗尽的危险
水污染:河流、湖泊等水体 污染严重
空气污染:雾霾、PM2.5等
土壤污染:重金属、农药等 污染问题突出
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 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空气污染:空气质 量恶化,影响人体 健康
水污染:水体污染, 威胁人类饮用水安 全
2024版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pptx
![2024版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7957496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3.png)
明确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产权归属,实现自然资源
资产化管理。
02
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定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03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价值评估,实行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促进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完善
制定综合性生态文明法律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企业环保责任落实与绿色生产
强化企业环保责任
企业应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积极履行环保责任,推动绿色生产。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
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
企业应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要求供应商遵守环保法规,确保产 品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销售全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可持续发展理论
01
02
03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 人们需求的同时,不损害 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 力。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包括公平性、持续性、共 同性等原则,强调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广清洁能源、促进资源 循环利用等措施,推动可 持续发展理念的实现。
02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生态学理论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 组成,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 息传递等功能。
生态平衡与生态失调
生态恢复与重建
针对生态失调问题,采取生态恢复与 重建措施,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 性。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一种稳定状态, 而生态失调则是由人类活动等因素引 起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
2024年度生态文明建设ppt
![2024年度生态文明建设ppt](https://img.taocdn.com/s3/m/6fd911a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d.png)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4
33
27
06
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生态文明建 设中的作用
Chapter
2024/3/24
28
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变革趋势分析
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由单一国家主导转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
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和公 众等多元主体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日益凸显。
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变革的趋势包括:治 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法治化、治理
完善清洁能源基础设施
加强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清洁能源的输 送和储存能力,确保清洁能源的稳定供应。
2024/3/24
19
绿色低碳产业培育壮大
01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重点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
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
02
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加大对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力度,提高绿色低碳技术的成熟度和
25
市场化手段运用创新
推广排污权交易制度,允许企业将剩余的排污权在市场上出售或转让, 激励企业减少污染排放。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温室气体减排,促进低碳 经济发展。
2024/3/24
发展环保产业市场,鼓励企业研发和推广环保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动 环保产业发展壮大。
26
社会参与渠道拓展和公众意识提升
30
双边或多边合作在促进区域绿色发展中的实践案例分享
2024/3/24
双边或多边合作在促进区域绿 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欧盟与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 的合作是一个典型案例,双 方共同推动《巴黎协定》的 实施和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精)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精)](https://img.taocdn.com/s3/m/1bb5caa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d.png)
政策执行不到位
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生态文明政策时 存在敷衍了事、执行不力等问题,导 致政策目标无法实现。
未来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方向预测
01
加强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建立健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调研、论证、公示等制度,提高政策制定的
科学性和民主性。
02
强化政策执行力度
加强对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废弃物分类
通过源头分类、专业回收等方式,将废弃物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 等。
资源化利用途径
采用先进技术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生物质能利用、废旧物资再生利用、垃圾焚 烧发电等。这些途径不仅有助于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还能节约资源,促进经济可
持续发展。
04
环境污染治理与防控
大气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治理措施
为改善水环境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治理措施,如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推广生态农业等 。
土壤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土壤污染现状
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固体废弃物、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土壤中重金属、 有机物等污染物含量超标。
治理措施
针对土壤污染问题,需要采取源头控制、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等措施,包括加强固体废弃物管理、推 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实施土壤修复工程等。
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 等问题日益严重,制约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
节能减排技术与实践案例
节能减排技术
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如清洁 煤技术、高效电机等。
实践案例
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推广绿色建筑、实施重点节能工 程、加强工业领域节能等。
新版生态文明教育PPT课件
![新版生态文明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6b480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5.png)
新版生态文明教育
目录
• 生态文明教育概述 • 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 • 生态文明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 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案例 • 生态文明教育的未来展望
01
生态文明教育概述
生态文明教育的定义与内涵
定义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培养受教育者形 成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方式的教育。
机遇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随着科 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和手段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受 众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行为。
生态文明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01
拓展教育领域
生态文明教育将进一步拓展其领域,不仅涵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等传统领域,还将延伸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新兴领域。
生态文明教育强调社会责任感,认为每个人 都应当为环境保护尽一份力,共同建设美好 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
加强环境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应当加强环境教育力 度,让更多人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 性,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推广绿色技术
生态文明教育应当推广绿色技术, 促进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等方 面的技术应用。
生态文明教育强调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保 护生态环境,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一致。通过生态文明 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重视,促进可持 续发展的实施和推广。
生态文明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提高环保意识
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向公众传播生态文明的理 念,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重视,引 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生态文明教育应当促进环保产业的 发展,为环保产业提供政策支持、 资金扶持等措施。
目录
• 生态文明教育概述 • 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 • 生态文明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 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案例 • 生态文明教育的未来展望
01
生态文明教育概述
生态文明教育的定义与内涵
定义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培养受教育者形 成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方式的教育。
机遇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随着科 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和手段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受 众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行为。
生态文明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01
拓展教育领域
生态文明教育将进一步拓展其领域,不仅涵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等传统领域,还将延伸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新兴领域。
生态文明教育强调社会责任感,认为每个人 都应当为环境保护尽一份力,共同建设美好 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
加强环境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应当加强环境教育力 度,让更多人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 性,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推广绿色技术
生态文明教育应当推广绿色技术, 促进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等方 面的技术应用。
生态文明教育强调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保 护生态环境,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一致。通过生态文明 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重视,促进可持 续发展的实施和推广。
生态文明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提高环保意识
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向公众传播生态文明的理 念,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重视,引 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生态文明教育应当促进环保产业的 发展,为环保产业提供政策支持、 资金扶持等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55139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4.png)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和低碳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 由之路。
03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生态保护与修复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加强对森林、湿地、草原等自然 生态系统的保护,防止过度开发
和破坏。
修复受损生态系统
生态旅游
发展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为核心的旅游活动,促进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例如,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 家保护区通过生态旅游项目,不仅实现了自然资源保护,还为当地社区提供了经济收益,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 会的共赢。
05
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展望
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趋势
1 2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发展理念 将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
我国环境现状
空气污染
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较差, 雾霾等空气污染问题严重 ,影响居民健康。
水污染
部分地区水体污染严重, 水源地受到威胁,影响饮 用水安全。
土壤污染
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 农产品质量受到影响,威 胁食品安全。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政府为应对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
低碳生活与绿色发展
低碳出行
鼓励使用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排 放。
绿色消费
推广环保产品和服务,鼓励消费者选择绿色、低碳、可再生产品。
绿色产业
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 发展。
生态文化培育与传播
生态教育
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 由之路。
03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生态保护与修复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加强对森林、湿地、草原等自然 生态系统的保护,防止过度开发
和破坏。
修复受损生态系统
生态旅游
发展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为核心的旅游活动,促进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例如,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 家保护区通过生态旅游项目,不仅实现了自然资源保护,还为当地社区提供了经济收益,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 会的共赢。
05
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展望
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趋势
1 2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发展理念 将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
我国环境现状
空气污染
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较差, 雾霾等空气污染问题严重 ,影响居民健康。
水污染
部分地区水体污染严重, 水源地受到威胁,影响饮 用水安全。
土壤污染
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 农产品质量受到影响,威 胁食品安全。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政府为应对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
低碳生活与绿色发展
低碳出行
鼓励使用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排 放。
绿色消费
推广环保产品和服务,鼓励消费者选择绿色、低碳、可再生产品。
绿色产业
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 发展。
生态文化培育与传播
生态教育
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08b36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8.png)
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经验总结 长期规划与持续投入: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长期规划和持续投入,不能急功近利。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公众参与与社会共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 和共建共享。
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01
教训反思
包括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培养环保意识等。
生态文化建设的作用
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 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质。
05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加强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明确 企业和个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
责任和义务。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 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生态补偿的方式
包括资金补偿、政策补偿、实物补偿和参与式补偿等多种方式。
生态补偿机制的意义
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促进生态保护和 经济发展相协调。
生态安全保障
生态安全的定义
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 态,并持续为人类提供必要的生态服务。
生态安全保障的措施
可持续发展理论包括经济、社会和环 境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 社会公正。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 践方向之一,它强调的是资源的循环利
用和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
循环经济理论要求人们在生产、流通、 消费等各个环节上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 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通过合理的
循环。
环境经济学理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经济学的视角和方法,指导人们 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赢。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01ce2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b.png)
生态文明建设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 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与现状 •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创新 • 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展望 • 结论:生态文明建设是必由之路
目录
Part
01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定义与内涵
定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一系列措施和行动,实现经济、社会 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的过程。
01
研发高效、低成本的空气净化技术,降低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提高空气质量。
污水处理技术
02
研究高效、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垃圾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03
开发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垃圾减量
、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生态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生态农业
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发展 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和农 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质 量与安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 理经验,共同应对气候 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
生态城市与美丽乡村建设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推进城市和乡村的绿色 化、生态化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环境。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加强城市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
促进社会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 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 方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和和谐发展。
引领未来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未来 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战略任 务,对于引领全球可持续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 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与现状 •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创新 • 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展望 • 结论:生态文明建设是必由之路
目录
Part
01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定义与内涵
定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一系列措施和行动,实现经济、社会 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的过程。
01
研发高效、低成本的空气净化技术,降低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提高空气质量。
污水处理技术
02
研究高效、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垃圾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03
开发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垃圾减量
、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生态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生态农业
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发展 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和农 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质 量与安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 理经验,共同应对气候 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
生态城市与美丽乡村建设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推进城市和乡村的绿色 化、生态化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环境。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加强城市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
促进社会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 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 方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和和谐发展。
引领未来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未来 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战略任 务,对于引领全球可持续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69af5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7.png)
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污染,推动可持续 发展。
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为绿色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促进环保、新能源等产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快 速发展。
提升环境治理能力
科技创新提高环境监测、治理和预警能力,有效应对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问题。
制度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 的矛盾,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是生 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需要相互协调,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 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另一个重要挑 战。
政策执行与监管不到位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执行和监管往往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这也会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生物多样性丧失
人类活动导致大量物种灭 绝,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 威胁。
资源短缺
全球资源短缺、能源危机 等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 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挑战
空气污染
我国部分地区空气质量严 重下降,对公众健康造成 严重影响。
水污染
水污染问题突出,饮用水 安全受到威胁。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对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 造成潜在威胁。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经济发展 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实现可持续 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资源有 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生态文明制 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和低碳发展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式。
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污染,推动可持续 发展。
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为绿色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促进环保、新能源等产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快 速发展。
提升环境治理能力
科技创新提高环境监测、治理和预警能力,有效应对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问题。
制度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 的矛盾,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是生 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需要相互协调,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 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另一个重要挑 战。
政策执行与监管不到位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执行和监管往往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这也会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生物多样性丧失
人类活动导致大量物种灭 绝,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 威胁。
资源短缺
全球资源短缺、能源危机 等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 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挑战
空气污染
我国部分地区空气质量严 重下降,对公众健康造成 严重影响。
水污染
水污染问题突出,饮用水 安全受到威胁。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对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 造成潜在威胁。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经济发展 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实现可持续 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资源有 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生态文明制 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和低碳发展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式。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f0842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a.png)
生态修复
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对受损生态系统 进行修复和改善,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节约能源资源
资源高效利用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降低资源消耗,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节能减排
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 物排放,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加强与国际组 织和各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
经验共享
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生态文 明建设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THANK YOU
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生
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解决方案
03
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倡导
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
公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1 2
总结词
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和认识水平有待提 高。
详细描述
一些地区和群体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弱,缺乏参 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它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 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利用和保护 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 。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目 录
•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案例 • 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 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展望
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对受损生态系统 进行修复和改善,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节约能源资源
资源高效利用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降低资源消耗,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节能减排
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 物排放,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加强与国际组 织和各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
经验共享
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生态文 明建设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THANK YOU
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生
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解决方案
03
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倡导
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
公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1 2
总结词
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和认识水平有待提 高。
详细描述
一些地区和群体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弱,缺乏参 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它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 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利用和保护 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 。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目 录
•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案例 • 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 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展望
生态文明ppt课件
![生态文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f4fd2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b.png)
案例三:深圳市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
• 背景:深圳市作为中国发达的沿海城市,面临着巨大的垃圾处 理压力,同时也有着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条件。
案例三:深圳市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
垃圾分类与资源化措 施
加强回收利用,对可 回收物品进行收集、 处理、再利用。
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 制度,市民按照规定 分类投放垃圾。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 之一。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 温上升,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对 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稳定性构成威胁。
生态破坏
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导致了大量生态系统的破坏 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森林砍伐、野生动植物濒 危、物种灭绝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对地球 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影响。
资源短缺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模式的改变,资源短缺问 题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土地资源 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构成 威胁。
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机遇
政策推动
科技创新
社会参与
经济发展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 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 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 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 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
经济转型
生态文明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
02
CATALOGUE
生态文明的实践
生态文明在城市中的实践
绿色建筑
城市中的建筑应采用环保、节能的设 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 的影响。
绿色交通
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提 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空 气污染。
垃圾分类
实施垃圾分类制度,促进废弃物的回 收和再利用,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
生态文明主题班会PPT课件
![生态文明主题班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86437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1c.png)
发展。
CHAPTER 03
绿色生活与低碳出行
绿色生活的理念与实践
总结词
绿色生活的理念与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绿色生活,我们可以减少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绿色生活强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保护生态环境。这包括节约用水、 用电,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合理分类垃圾,以及尽可能选择环保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我们还 可以通过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方式来实践绿色生活。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可持续发展强调在地球承载能力之 内的发展,这种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 的能力构成危害。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认识到自己既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与自然相互作用,人类的行为会直接或间接影响
自然界的平衡与变迁。
可持续发展
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追求长期利益而非短期经济利益。
生态文明建设将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 机制,通过经济手段激励和约束人们 的行为,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将推动绿色发展,鼓励 清洁能源、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领 域的创新和应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
03
针对大气污染的防治进行了规定,旨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
障公众健康。
企业与个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
企业责任
企业应遵守环保法律法规,采取 环保措施,减少污染排放,参与 环保公益活动。
个人义务
个人应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参与 环保公益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奖惩机制
CHAPTER 03
绿色生活与低碳出行
绿色生活的理念与实践
总结词
绿色生活的理念与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绿色生活,我们可以减少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绿色生活强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保护生态环境。这包括节约用水、 用电,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合理分类垃圾,以及尽可能选择环保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我们还 可以通过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方式来实践绿色生活。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可持续发展强调在地球承载能力之 内的发展,这种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 的能力构成危害。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认识到自己既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与自然相互作用,人类的行为会直接或间接影响
自然界的平衡与变迁。
可持续发展
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追求长期利益而非短期经济利益。
生态文明建设将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 机制,通过经济手段激励和约束人们 的行为,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将推动绿色发展,鼓励 清洁能源、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领 域的创新和应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
03
针对大气污染的防治进行了规定,旨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
障公众健康。
企业与个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
企业责任
企业应遵守环保法律法规,采取 环保措施,减少污染排放,参与 环保公益活动。
个人义务
个人应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参与 环保公益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奖惩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20cf2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e.png)
生态农业发展
推广生态种植、养殖技术 ,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 ,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 附加值。
绿色服务业崛起
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健康 养生等绿色服务业,满足 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 求。
生态文化的培育
生态文明教育普及
生态文化活动的丰富
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进社 区等活动,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 和环保行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number 汇报人:可编辑 {01} 2023-12-27
目录
•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素 •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与影响 • 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展望
01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经济发展过 程中,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 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举办生态文化节、生态文明论坛等活 动,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和经验 ,促进生态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生态道德观念的树立
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 ,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道 德观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
生态安全屏障Leabharlann 构建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构建起覆盖全国的生态安全屏障,保 障国家生态安全。
03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政策引导与法规保障
政策引导
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引导社会各 界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法规保障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实施。
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
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研发绿色低碳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31359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7.png)
尊重自然
承认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 展的基础,人类活动应顺 应自然规律,不违背自然 法则。
顺应自然
按照自然的客观规律来安 排和改造人类的生产和生 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 和谐共生。
保护自然
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 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防止 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 衡。
绿色发展理念
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政策措施创新与优化
创新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转 移支付、区域协作等方式,对生态保 护贡献者进行合理补偿。
优化资源配置政策
加强绿色金融政策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产业、生态 环保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金 融创新发展。
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资源税 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05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举措
CHAPTER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01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明确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严格保 护自然生态空间,维护国家生态 安全。
02
实施重大生态修复 工程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恢 复生态系统功能,提高生态产品 供给能力。
03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 设和管理
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提升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水平,保 护生物多样性。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 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 生态意识。
02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 系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生 态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格落实生 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推动形成绿色发 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03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 面绿色转型
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 ,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 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 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 。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2024)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88ecd42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4.png)
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强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
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创建节水型城市,推动海水淡化规模 化应用,推进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 垃圾处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9
加强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
2024/1/30
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宣传活动,如环保公益广告、生态文化节、环保知识竞赛等,提 高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21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能力
加强环保知识普及教育,提高 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度。
2024/1/30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鼓励公众从自身做起,节约 资源、保护环境。
在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中,注重发 挥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采取生态 恢复措施,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和良 性循环。
10
03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成果
2024/1/30
11
污染防治攻坚战及成效
大气污染防治
通过实施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和 污染物排放控制,减少工业排放 、控制城市扬尘、治理机动车尾 气等措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生态文明建设》 PPT课件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与意义 • 生态文明理念与原则 •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成果 •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与完善 • 生态文明教育与文化传播 • 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的作用 • 未来展望与挑战应对
2
01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与意义
展中国家的环境权益。
加强环境政策对话与交流,学习 借鉴国际先进的环境治理理念和 经验,提升我国环境治理水平。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强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
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创建节水型城市,推动海水淡化规模 化应用,推进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 垃圾处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9
加强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
2024/1/30
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宣传活动,如环保公益广告、生态文化节、环保知识竞赛等,提 高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21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能力
加强环保知识普及教育,提高 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度。
2024/1/30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鼓励公众从自身做起,节约 资源、保护环境。
在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中,注重发 挥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采取生态 恢复措施,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和良 性循环。
10
03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成果
2024/1/30
11
污染防治攻坚战及成效
大气污染防治
通过实施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和 污染物排放控制,减少工业排放 、控制城市扬尘、治理机动车尾 气等措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生态文明建设》 PPT课件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与意义 • 生态文明理念与原则 •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成果 •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与完善 • 生态文明教育与文化传播 • 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的作用 • 未来展望与挑战应对
2
01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与意义
展中国家的环境权益。
加强环境政策对话与交流,学习 借鉴国际先进的环境治理理念和 经验,提升我国环境治理水平。
生态文明PPT(新)
![生态文明PPT(新)](https://img.taocdn.com/s3/m/12dfbc34192e45361166f50a.png)
(二)外部性理论
从外部性理论引申则会得出公共物品理论,可以说生 态资源是一种公共物品,那么其在供给与消费过程中就 会产生外部性的问题。由于“公共物品具有两个基本特 性,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正是因为生态资源具有的 特性,导致了生态资源的过度开采、生态资源浪费等等 现象,从而导致了“公共地悲剧”。
(三)生态经济学
20世纪60年代,在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美国经济学家肯 尼斯·鲍尔丁在其发表的《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 正式提出了“生态经济学”概念。1966年,在他的《即将到 来的宇宙飞船地球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中,将地球比喻成一个太空船, 他声称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增长将会掀翻地球这个太空船,因 为经济发展不仅仅耗尽了太空船中有限的资源,而且大量的 浪费和污染充满了整个地球。而后,赫尔曼·戴利进一步阐述 了生态经济学,使得生态经济学的构架得以完成,赫尔曼·戴 利强调了人类必须从属于生态环境的约束,并构建了一个新 的经济学模式,即稳态经济(The Economics of Steady State)。
草原退化加剧。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 代中期已达30%以上。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 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在扩大。由于草原退化,牧畜过 载,牧草产量持续下降。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据估计,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高鼻羚羊、白鳍豚、野象、熊猫、东北虎等珍贵 野生动物分布区显著缩小,种群数量锐减。属于中国特有 的物种和国家规定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有312个 种类。
1751-2004 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趋势
温室气体的浓度与气温上升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外部性理论
从外部性理论引申则会得出公共物品理论,可以说生 态资源是一种公共物品,那么其在供给与消费过程中就 会产生外部性的问题。由于“公共物品具有两个基本特 性,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正是因为生态资源具有的 特性,导致了生态资源的过度开采、生态资源浪费等等 现象,从而导致了“公共地悲剧”。
(三)生态经济学
现代生态学是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生态文明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现 代化理论等生态思想的升华与发展,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成 果。
绿色政治运动的兴起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欧各发达国家兴起了绿色运动。 80年代已走向政治化。西方各国已相继出现“ 绿党”、“ 生态党”、 “环境党”、“价值党”,而且作为一种独立的政 治力量介入西方各国的政治斗争。 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 1972年 瑞典 斯德哥尔摩;113个国家或地区参加。中国派 出了代表团。 发表了: 《人类环境宣言》。
三、中国的生态文明之路
(一)中国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博弈 (二)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问题 (三)中国的科学技术创新问题 (四)能源结构问题 (五)中国的制度创新问题
(一)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会议中的博弈
所谓“碳博弈”是指,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各个 国家(博弈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以策略集合, 做出有利于自己利益的行动策略的行为。各个博弈者在 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各自利用自身的优势与学习对 方的策略,而选择自己的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 可以说,国际碳博弈的结果是各个国家通过研究、行动 的互动而形成的结果。每个国家都出于对国际生态环境 的共同知识,通过对其他博弈者的分析与研究自身的局 势,而采取的相应战略。
100 99 82 47 22 9
由此,“低碳经济”的概念开始被世界所认识并不断重 视起来。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英国政府2003年发布的能源白 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其涵义 主要是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是以低碳 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为基础,以降低 温室气体排放为出发点,以适应气候变化、构建生态文明 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模式。
(五)伦理经济学
其他的理论或强调价格机制,或强调政府的作用, 或强调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意义,或强调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剥削”、“反生态”性质。但是都忽视了人类 社会发展中,或生态环境保护中“人”的重要作用。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对生 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生态环境的完善是人 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基础,而人的全面发展将对生 态环境保护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三)世界生态环境的总体状况—以气候变化为例
1906—2005年的近100年中,全球的地表温 度上升了0.74℃,而在刚刚过去的50年中,地球升 温的速度几乎等于过去100年升温速度的2倍。全球 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暴雨、 洪峰、干旱、龙卷风等极端气候事件频频发生的主 要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也带来了其他方面的灾难。首先:农牧产业 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世界范围内,到1994年为止,全球 已经退化到无法恢复程度的农用地面积达到30多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意大利的国土面积;其次,人类的基本生活条件遭到 了破坏,而且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疾病死亡率上升,使得 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斯特恩报告》指出如果我们不 及时采取行动,那么到2015年,全球受气候灾害影响的人 数将达到3.75亿人;最后,全球气候变化同样威胁到了生物 的多样性。2006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人 类正处在自恐龙灭绝后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危急关头,如 果按现在每小时3种物种灭绝的速度,到2050年,地球上四 分之一乃至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高到更高的 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 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
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形成的 认识成果,也是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有利于克服资 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矛盾,实现节约发展、情节发展、安 全发展;有利于在保护自然与生态基础上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 条件,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理论之评述 三、中国的生态文明之路
一、生态环境的现状
(一)生态文明的概述
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 状态;
生态文明是一种社会文明状态,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 与社会和谐共处、良性循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发展 的经济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内涵。
❖
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原始文明
采集、狩猎 上百万年
人与自然——顺从关系 重集体
农业文明
农耕、游牧 一万年
人与自然——顺从关系 重土地
工业文明
蒸汽机、现代化
三百年
人与自然——征服关系 重视资金
生态文明
人、自然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重视知识
共同点
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人类物质生活不 断改善。特别是近代的工业文明,随着科 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对自然 界的利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类的 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我们不要陶 醉于我们人 类对自然界 的胜利。对 于每一次这 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会 对我们进行 报复。
❖ 仅仅200多年的工业文明,人类就已空 前地消耗了地表和地下资源,严重削弱 了自然生态系统自调节自平衡的功能。 然而,这种牺牲后代人利益的巨大代价 ,并没有换来当代人的幸福,相反却形 成了全球12亿多贫困人口和8亿多食不 果腹的饥民,饥民超出了农业文明晚期 (1700年)的全球总人口。无情的事实告 诉人们:这不是人类为之奋斗的发展目 标!
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
《斯特恩报告》经过严格的测算,在2006年,世界 的温室气体含量为430ppm(百万分比浓度),并且 正在以每年2.5ppm的速度上升。如果我们不及时采 取行动制止这一趋势,到本世纪末,大气的温室气体 浓度将达到甚至超过750ppm,以这样的浓度水平, 可以导致地球的平均气温以50%的概率上升5度甚至 更高。
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多年来,由于过分开采 地下水,在北方地区形成8个总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的超 产区,导致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2厘米。1949 年以来,中国湖泊减少了500多个,面积缩小约1.86万平 方公里,占现有面积的26.3%,湖泊蓄水量减少513亿立方 米,其中淡水量减少340亿立方米。
(二)我国生态环境的总体状况
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也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中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 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沙漠化迅速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 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 约占国土面积的15.5%。80年代,沙漠化土地以年均增长 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近25年共丧失土地3.9万平方公 里。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 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
二、相关理论之评述
(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二)外部性理论 (三)生态经济学 (四)生态马克思主义 (五)伦理经济学
(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是以价格理论为核心的,他们认为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对环境服务定价。通 过求解包含资源的效用函数,考虑不可再生资源的可耗 竭性、环境损害可累计性、对污染控制、资源发展与研 究投资、自然资源对环境影响不确定性以及自然定律等 问题,建立起生态环境要素适度内化模式。
1751-2004 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趋势
温室气体的浓度与气温上升的可能性(%)
稳定水平(ppm) 2oC 3oC 4oC 5oC 6oC 7oC
450
78 18 3 1 0 0
500
96 44 11 3 1 0
550
99 69 24 7 2 1
650
100 94 58 24 9 4
750
水体污染明显加重。据1987年典型城市监测调查,有 42%的城市饮用水源地受到严重污染;63%的城市受到不同 程度的污染。在调查的532条河流中,有82%的河流受到不 同程度的污染。
大气污染严重。中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北方重 于南方。目前中国能源消耗以煤为主,约占能源消费总量 的四分之三。近年来,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 中国废渣年产生量已超过5亿吨,处理能力赶不上排放量。 1988年全国积存量为66亿吨,人均6吨废渣。据统计,全国 城市生活垃圾为6000万吨/年,比10年前增加了一倍。
❖ 20世纪70年代,人类才认识到工业文明时 代是该结束了,人类不能一味地只向自然 索取,也要注意保护生态,做到人和自然 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现代生态学出现:1866年德国海克尔把“研究有机体与环 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命名为“生态学” 。现代生态学的核心就 是处理人与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复杂关系。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 标的新要求提出来,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 为一项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重要战略任务加以明确。 此后,生态文明建设逐步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
在十七大上中央明确提出了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 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 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文明质量 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四)生态马克思主义
生态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在法兰克福学派对技术理性批 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美国本·阿格尔教授在1979年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第一次运用了“生态马克思 主义”这个概念,标志着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