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背古诗文默写集锦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默写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默写(一)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2017·盐城) ,小桥流水人家。
2.(2017·天津)夕阳西下, 。
3.《天净沙·秋思》中的“ ”将不同景物组接在一起,从正反两面烘托出羁旅游子内心的凄楚与悲怆。
4.《天净沙·秋思》中用一幅清雅、安适的画面反衬出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5.《天净沙·秋思》中表现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杨花落尽子规啼, 。
2.(2017·陕西) ,随风直到夜郎西。
3.诗中以景衬情,并写朋友被贬之地偏远的句子是:。
4.用拟人手法,寄情于物,表达了对朋友一片深情的诗句是:。
李商隐《夜雨寄北》1 .,巴山夜雨涨秋池。
2.何当共剪西窗烛, 。
3.诗中回答归期未卜,并用雨景衬托浓郁相思的句子是:。
4.毕业在即,纪欣在班级纪念册上写下留言:“今日毕业,奔赴前程;他日相聚,剪烛西窗。
”留言中的成语“剪烛西窗”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诗句:。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默写(二)杜牧《泊秦淮》1.(2017·白银)烟笼寒水月笼沙, 。
2 .,隔江犹唱后庭花。
3.杜牧在《泊秦淮》中用“ ”形象婉曲地表达出对官僚豪绅沉溺酒楼欣赏亡国之音而完全不顾衰微国运的强烈不满。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1 .,似曾相识燕归来。
2.晏殊《浣溪沙》中的“ ”一句反映出美好事物的消逝往往伴随着重现,表现了人们在怅惘的同时也会感觉一丝欣慰的微妙情绪。
3.(2017·珠海紫荆中学一模)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
杜甫《望岳》1 .,阴阳割昏晓。
2.荡胸生曾云, 。
3.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王安石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
4.(2017·辽宁抚顺一模)《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理解性默写
知识一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一、文言文(20篇)(一)必修(10篇)《论语》十二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学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强化练习】❶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❷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❸在《<论语>十二章》中,“, ”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一生去实践,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❹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
”❺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高考必备60篇古诗名句默写
高考必备60篇古诗名句默写以下是60篇古诗名句,供高考必备默写: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鹳雀楼》)2. 春风又绿江南岸。
(《江南春》)3.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世情薄》)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晓》)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将进酒》)6.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赋得古原草送别》)7.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长恨歌》)8.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静夜思》)9.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桑子》)10.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1.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临江仙》)12.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七夕》)13.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登鹳雀楼》)14.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蝶恋花·春景》)15.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苔》)16.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送友人》)17.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浣溪沙·题湖阴别业》)18.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夜泊牛渚怀古》)19.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赤壁怀古》)20.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21.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长恨歌》)2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将进酒》)23.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登鹳雀楼》)2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晓》)25.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纤云弄巧》)26.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27.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鹳雀楼》)28. 思君如明烛,煎心世界乱。
(《江城子·密州出猎》)29.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虞美人·听雨》)30.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高考语文必背14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超详细汇编
高考语文必背14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超详细汇编一、《氓》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5.本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6.在《氓》中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伤心难过的语句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7.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8. 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9. 在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0.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1. 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
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12.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3.《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二、《离骚》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高中语文2023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必背古诗词(共64篇)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必背古诗文(初中部分)NO.1 《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④,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⑦,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⑧。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⑨。
”(《卫灵公》)【注】①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说:“悦”的古字,愉快。
②知:了解。
愠:生气,发怒。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③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④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⑤“学而不思”两句: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
⑥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是知也:这是聪明的。
知:通“智”。
⑦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⑧“士不可以不弘毅”两句: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弘毅:刚强,勇毅。
⑨“己所不欲”两句: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NO.2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①;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②。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完整word版)高考语文:必考64篇古诗文默写
高考语文:必考64篇古诗文默写(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1)《劝学》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与《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逍遥游》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承上启下的句子: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3、哪几句表明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3)《师说》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赤壁赋》1、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2、苏轼《赤壁赋》中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完整版)高考古诗文必背64篇(绝对无错版)
1.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3.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5.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论语•为政》)6.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论语•里仁》)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8.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9.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10.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鱼, 我所欲也;熊掌,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 一豆羹, 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己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50篇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1)《劝学》 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与《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逍遥游》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承上启下的句子: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3、哪几句表明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3)《师说》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赤壁赋》1、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2、苏轼《赤壁赋》中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高考古诗文默写(58篇)
古诗文默写(58篇)同学们,6分的名篇名句默写,本应是伸手取分的题目,但近几次考试失分较严重。
究其原因:一是背诵掌握不扎实,不能准确调动所学输出知识;二是马虎大意、惯性思维导致笔下误。
考场上,不会的题目丢分不懊恼,会背的内容丢分太遗憾。
为抓牢本是“囊中物”的6分,名篇名句一定要多多梳理几遍,谨防“考场卡壳空悲叹”。
我们的最终目标当然是满分,所以,快快背诵默写起来吧!近年高考真题(2019全国卷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2019全国卷2)(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2019全国卷3)(1)《师说》中,对于为子择诗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2018全国卷1)(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
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2)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2018全国卷2)(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高考语文默写常考诗句
高考语文默写常考诗句
高考语文默写常考诗句包括但不限于:
1. 《游山西村》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2.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3. 《登鹳雀楼》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4. 《离骚》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5. 《春日》朱熹:“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6. 《望岳》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7. 《赋得古原草离别》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8.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9. 《次北固山下》王湾:“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10.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这些诗句不仅富有哲理,而且语言优美,是高考语文默写的重点内容。
考生应准确记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常考汇总
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常考汇总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而语文科目中的古诗文默写更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部分。
这一部分的考查不仅要求考生对古诗文有准确的记忆,还需要理解其含义和意境。
以下是为大家汇总的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常考内容。
一、《论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孟子》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三、《诗经》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四、《离骚》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五、《蜀道难》(李白)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六、《登高》(杜甫)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七、《琵琶行》(白居易)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八、《锦瑟》(李商隐)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九、《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高考常考古诗文默写100句
高考常考古诗文默写100句以下是高考常考的古诗文默写100句: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5.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7.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8.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9.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0.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11.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12.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3.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14. 雾锁山头山却月,船归去路寻常少。
15.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16.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7.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8.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9. 柳絮飞时万点雪,桃花落处一春风。
20.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1.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2.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3.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4.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25.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26. 见白鹿辞顷刻,闻黄钟叹行人。
27.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8. 虽道汝阳春如海,拟把疏狂图一醉。
29.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0.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1.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3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33.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4.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5.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6.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37.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3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0.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1. 别蓝关,登青楼,望断天涯路。
42.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神州待奇年。
43. 万里云霄浮可画,一天风雨同一家。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到被子的两句是: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乐观向上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借自然景物写凄凉寒冷景象(或描写塞外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细致入微的写出了早春的特有景色的句子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写出一切美好的事物,最美的时节就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的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的诗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连赞大陆之行,”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顺应了民意,打破了僵局,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纪元,这可以用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来表示,他们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哪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4、用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想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5、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7、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高考语文64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
高考语文64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古诗文默写是高考语文的必考题型,也是一个必得分的题型。
而理解性默写是从14年开始出现的一个新题型,比起直接默写多了对古诗文情感含义的要求,难度也提高了一些。
今天,学习哥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必背64篇古诗文涉及到的理解性默写大全,背了就能得分的内容,欢迎转发朋友圈收藏~1.《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高考必备的古诗词默写(大全)
高考必备的古诗词默写(大全) 1、折桂张翰,涕泗络绎。
碧山青天外,黄叶红花里。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白骨枯草黄,皇帝宅里满是眠。
黄发垂髫梦里去,游子散发弹指间。
3、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高山流水引君采,浮云蔽日惹我思。
推窗望君花如锦,一朵一朵压枝低。
4、追忆似海潮息,沉醉信步过江东。
思君不见东风恶,落叶满城亚尔乡。
借问归来几时期,肠断春日远。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野外风光时,草木皆吐红。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锤歌空度,须眉白渐催。
把酒问青天,不知何去会青云。
7、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泪千行,也无功。
8、山下飞双雁,江上载回舟。
鸥鹭聚湖上,乌啼远丧愁。
流水西去随风摇,辉辉千里散沙流。
9、君看一双飞燕,双双出没不穷。
犹令人怀念处,《石鼓谣》里的杨柳丝丝。
楼台深锁幽谷,旧时梦因之谢。
10、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时猎豹得熊胆,投鼠忌器。
斩木为兵,裹草作炮,长戟双阵威。
新课标高考语文大纲中要求背诵默写64篇古诗文
新课标高考语文大纲中要求背诵默写64篇古诗文新课标高考语文大纲中要求背诵默写64篇古诗文(文字请以教材为准)高中14篇: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初中50篇:《孔子语录》、孟子《鱼我所欲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左传·曹刿论战》、《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诸葛亮《出师表》、陶潜《桃花源记》、郦道元《三峡》、韩愈《杂说(四)》、刘禹锡《陋室铭》、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周敦颐《爱莲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诗经·关雎》、《诗经·蒹葭》、曹操《观沧海》、陶潜《饮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湾《次北固山下》、王维《使至塞上》、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行路难》、杜甫《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观刈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李贺《雁门太守行》、杜牧《赤壁》、杜牧《泊秦淮》、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无题》、李煜《相见欢》、范仲淹《渔家傲》、晏殊《浣溪沙》、王安石《登飞来峰》、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水调歌头》、陆游《游山西村》、辛弃疾《破阵子》、文天祥《过零丁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龚自珍《己亥杂诗》(一)高中课程标准中建议的诵读篇目1、《荀子·劝学》(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高考语文必背:145个古诗词及名句默写(精华打印版)
高考语文必背:145个古诗词及名句默写古诗词及名句默写是高考必考题,难度不高但是考生在考场压力之下,很有可能会将自己之前背好的知识忘记了,所以就会丢失这些分数。
逗你学汇总了高中语文三年常考古诗词及名句,大家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复习一下。
1.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4.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5.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6.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7.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8.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10.今其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11.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1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3.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14.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触龙说赵太后》)15.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高考语文默写必背篇目
高考语文默写必背古诗文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出塞》 -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 《咏柳》 -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 《江南春》 -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 《清明》 -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9. 《长歌行》 - 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焜黄华叶衰,常恐秋节至。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0. 《敕勒歌》 - 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11. 《石灰吟》 -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2. 《竹石》 -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3. 《论语·学而》节选 - 孔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4. 《论语·里仁》节选 - 孔子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5. 《劝学》节选 - 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6. 《师说》节选 - 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7. 《春江花月夜》节选 - 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孔子语录》1.子曰:“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2.子曰:“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为政》)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为政》) 4.子曰:“由,_____________!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是知也.”(《为政》)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_____________,不耻下问,_____________”6.子曰:“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述而》) 7.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述而》) 8.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里仁》)9.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述而》)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而》)1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_____________,不亦远乎?12.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罕》)1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卫灵公》)14.子贡问君子.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政》)1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_____________.小人反是.”(《颜渊》)1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_____________,不处也._____________,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17.子曰:“富而可求也,_____________,吾亦为之.如不可求,_____________.”(《述而》)1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述而》)19.(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_____________,童子六七人,沐乎沂,_____________,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先进》)(二)《鱼我所欲也》①记忆性默写:鱼,____________________,熊掌,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亦我所欲也,义,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_____________。
死亦我所恶,____________________,故患有所不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____________________;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____________________,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____________________,弗得则死。
____________________,行道之人弗受;____________________,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____________________!为宫室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所识穷乏者得我欤?____________________,今为宫室之美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今为妻妾之奉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亦不可以已乎?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理解性默写:1.. 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生,____________________;义,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______。
8. 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一箪食,一豆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①记忆性默写: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____________________,百里奚举于市,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____,饿其体肤,____________________,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___________,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理解性默写:1、第二段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阐述了经历磨难后产生的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其中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曹刿论战》①记忆性默写:十年春,_________________。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_________________,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_________________。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_________________,必以分人。
”对曰:“_________________,民弗从也。
”公曰:“_________________,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_________________,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_________________,必以情。
”对曰:“_________________。
可以一战。
_________________。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_________________。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_________________,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逐之。
②理解性默写:1、春秋时期,鲁与齐交战,起初鲁庄公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被曹刿阻止了,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了齐军,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
这“敌疲我打”的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能体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战过程中利于反攻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之时,利于追击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时。
3、《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理由是:4、《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5、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6、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7、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8、体现齐鲁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的语句是:9、曹刿阐述勇气在战争中的作用的语句是:10、体现曹刿注意细节的语句是:11、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五)《邹忌讽齐王纳谏》①记忆性默写:邹忌修八尺有余,_________________。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_________________?”其妻曰:“君美甚,_________________!”城北徐公,_________________。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_________________,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_________________,又弗如远甚。
_________________,曰:“吾妻之美我者,_________________;妾之美我者,畏我也;_________________,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臣之妾畏臣,_________________,皆以美于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