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案第七八课创新思维特性
创新思维教案
![创新思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cebaa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2.png)
创新思维教案教案:创新思维近年来,创新思维在各行各业中被广泛提及和重视,作为一种能够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知识和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教案将介绍创新思维的特点及其重要性,并给出相关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案例以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
一、创新思维的特点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实践性的思维方式,其主要特点如下:1.开放性:创新思维强调的是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能够拓展思维的空间,包容不同的想法和意见。
2.智慧性:创新思维需要具备一定的智慧储备,要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善于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以及资料等进行创造性地组合和应用。
3.重视实践:创新思维需要关注实践,把理论联系到实践,同时又能从实践中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
4.鼓励创新:创新思维注重挖掘和发掘现有问题中的机会和潜力,倡导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索活动,以提高创新发现的机率和成功率。
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几点是其重要性的体现:1.促进创新和转型:在信息时代,创新思维已成为推动社会创新和转型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2.提高竞争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使学生在未来适应和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和工作环境更具有竞争力。
3.拓宽思路:学生通过创新思维的训练,拓宽思路,推动个人和社会思想的进步和发展。
4.提高学习质量:创新思维的强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
三、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1.问题导向:基于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
2.兴趣导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优点,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实践。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案例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综合实践:通过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的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创新思维的实践案例1.机器人设计: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并制造机器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课堂趣味游戏:在课堂上采用一些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024年创新思维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创新思维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33b83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1a.png)
2024年创新思维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创新思维概述1.1 创新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1.2 创新思维的类型与特点1.3 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激发第二章:创新思维的工具与方法2.1 头脑风暴法2.2 六顶思考帽法2.3 亲和图法2.4 思维导图法2.5 SWOT分析法第三章:问题解决与创新思维3.1 问题解决的步骤与策略3.2 创新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3.3 实际案例分析: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第四章:创意产生与创新思维4.1 创意产生的方法与技巧4.2 创新思维在创意产生中的应用4.3 实际案例分析:创新思维产生创意第五章:创新思维在团队协作中的应用5.1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与挑战5.2 创新思维在团队协作中的作用5.3 实际案例分析:创新思维促进团队协作第六章:个人创新思维的培养6.1 自我认知与创新思维6.2 个人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6.3 实际案例分析:个人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成长第七章:创新思维与企业竞争力7.1 创新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7.2 创新思维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7.3 实际案例分析:创新思维提升企业竞争力第八章:创新思维与社会发展8.1 创新思维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8.2 创新思维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8.3 实际案例分析:创新思维推动社会发展第九章:创新思维与教育改革9.1 创新思维在教育领域的需求与挑战9.2 创新思维在教育改革中的应用9.3 实际案例分析:创新思维引领教育改革第十章:创新思维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创新思维与10.2 创新思维与可持续发展10.3 实际案例分析:创新思维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创新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重点:创新思维的内涵、特点与作用。
难点:如何理解和把握创新思维的本质,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二、创新思维的工具与方法重点:各种创新思维工具与方法的操作步骤。
难点:如何灵活运用不同的工具与方法,适应不同的创新思维需求。
三、问题解决与创新思维重点:创新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创新思维的特征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
![《创新思维的特征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https://img.taocdn.com/s3/m/0365e5b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3.png)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创新思维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 掌握创新思维的特征和表现形式;3. 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创新能力。
导学内容:一、什么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或面对挑战时,能够独立思考、跳出传统思维模式,提出新颖、有效解决方案的一种思考方式。
创新思维是摩登社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关键因素。
二、创新思维的特征1. 敢于挑战权威:创新者不盲从于传统观念和权威,敢于对现有的规则和权威进行挑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2. 善于思考问题:创新者能够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内在逻辑,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 具有跨界思维:创新思维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结合,跨界融合,创造出新的价值和意义。
4. 勇于尝试失败:创新者不畏失败,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方案,即使失败也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息改进和完善。
5. 注重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智慧,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三、如何培养创新思维?1. 多元化进修:开阔视野,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拓展思维边界。
2. 提倡自主探究: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设创新环境:营建宽松、开放的进修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激发创新潜能。
4. 激励创新实践:组织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创新思维,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案练习:1. 请问你认为创新思维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是什么?2. 举例说明一个你认为具有创新思维的人物,并分析其成功的地方。
3. 你认为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请提出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拓展阅读:1. 《创新思维的力量》2. 《创新者的思维模式》3. 《如何培养创新认识和创新能力》以上内容为《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理解和运用创新思维,不息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成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72d27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a.png)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了解创新思维的特征,培养创新认识和创新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重点:创新思维的定义和特征。
导学难点:如何培养和运用创新思维。
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创新?你认为创新思维有哪些特征?2. 展示一些成功的创新案例,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
二、进修(30分钟)1. 创新思维的定义:创新是指在现有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想法或新的解决方案的过程。
创新思维是指具有创造性、独立性和前瞻性的思维方式。
2. 创新思维的特征:(1)开放性:愿意接受新的观点和想法,不拘泥于传统思维模式。
(2)多元性: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拥有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3)灵活性:能够随时调整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勇于冒险:敢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不怕失败。
(5)坚持性:对于自己的想法和创新方案有坚定的信念,能够持之以恒地实施。
3.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创新思维的特征。
三、实践(40分钟)1.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并展示解决方案。
2. 教师点评:对每个小组的解决方案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3. 总结讨论:学生就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进行总结,分享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四、反思(10分钟)1. 学生个人反思:你在本次活动中运用了哪些创新思维的特征?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2.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鼓励,引导学生继续培养和运用创新思维。
五、作业安置1. 撰写一篇关于创新思维的心得体会,总结自己在进修中的收获和体会。
2. 收集一些关于创新思维的案例,并分析其中体现的特征和方法。
六、教室延伸1. 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运用创新思维,解决身边的问题。
2. 组织创新思维比赛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和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深入了解创新思维的特征,培养创新认识和创新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进修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创新思维特点教案
![大学创新思维特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c9e5a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a.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创新思维的定义、特点以及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创新思维的热爱,树立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创新思维的定义和特点。
2. 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创新思维。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创新思维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从新的角度、新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二、创新思维的特点1. 独特性:创新思维具有独特性,它能够帮助我们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2. 开放性:创新思维具有开放性,它能够接受各种新的观念、新的信息,从而丰富我们的思维。
3. 超越性:创新思维具有超越性,它能够帮助我们超越常规,突破思维的局限。
4. 综合性:创新思维具有综合性,它能够将各个领域的知识、经验、技能等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新的观点。
三、创新思维的重要性1.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提高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2. 促进个人成长:创新思维能够激发我们的潜能,促进我们的个人成长。
3. 推动社会发展:创新思维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 培养好奇心: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培养他们的好奇心。
2. 激发想象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尝试。
3. 培养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质疑传统观念,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4. 提供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创新思维。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创新思维的特点和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创新思维,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六、课后作业1. 请结合自己的专业,思考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2. 收集身边的创新案例,分析其创新思维的特点。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cdf0c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a.png)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创新思维的特征,培养创新认识和创新能力,提升自身的创新水平。
导学内容:一、什么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或面对挑战时,能够独立思考、灵活应对,提出新颖、有效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创新思维不仅仅是指发明新产品或效劳,更包括在平时生活中寻找新的解决方法,提高效率和品质。
二、创新思维的特征有哪些?1. 开放性:创新思维要求人们能够接受新的想法和观点,不囿于传统思维模式,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尝试新的方法。
2. 多元性:创新思维需要综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跨界融合,形成新的思维模式和解决方案。
3. 敏锐性:创新思维要求人们能够敏锐地观察和发现问题,快速反应,及时调整策略,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4. 颠覆性:创新思维常常会突破常规,颠覆传统观念,提出全新的理念和方法,引领潮流。
5. 实践性:创新思维需要通过实践验证,不息尝试和改进,将想法付诸实践,取得实际效果。
导学活动:一、小组讨论:请同砚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个他们认为具有创新思维的案例,并分析其中体现的创新特征。
二、实践演练:设计一个创新实践活动,要求同砚们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一个创新解决方案,并制定实施计划。
三、思维导图:让同砚们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创新思维的特征,并结合实例进行归纳总结。
四、展示交流:请同砚们展示他们的创新解决方案,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讨论,互相进修和借鉴。
五、总结反思:在活动结束后,引导同砚们对本次进修进行总结反思,思考如何将创新思维运用到平时生活和进修中。
导学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对创新思维的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创新认识和创新能力,提升了自身的创新水平。
希望同砚们在以后的进修和生活中,能够不息思考、勇于尝试,发挥创新思维,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成就。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教案内容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教案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d29553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59.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创新思维的定义和特点。
2. 创新思维的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1. 创新思维的培养。
2. 创新思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创新?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创新是指通过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或新的产品,解决现有问题或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创新思维的定义和特点1. 创新思维的定义:创新思维是指在思考问题时,打破常规,寻求新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活动。
2. 创新思维的特点:(1)独特性:创新思维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能够提出新颖的观点。
(2)前瞻性:创新思维能够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把握机遇。
(3)突破性:创新思维能够突破传统的束缚,实现突破性的成果。
三、创新思维的应用方法1. 求异思维:寻找问题的不同角度,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
2. 求同思维:寻找问题的共同点,优化现有方案。
3. 求优思维:在现有方案的基础上,寻求更优的解决方案。
4. 求实思维:将创新思维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四、案例分析1. 选择一个具有创新思维的成功案例,分析其创新思维的特点和应用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一、创新思维的培养1. 培养好奇心: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新奇事物,激发好奇心。
2. 打破思维定势: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挑战传统观念。
3. 学会提问: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提高思考深度。
4. 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树立创新意识。
二、创新思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提出问题:让学生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创新思维解决方案。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借鉴,优化解决方案。
3. 课堂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解决方案,其他组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三、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8a810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5.png)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进修,学生将了解创新思维的特征,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创新认识和能力。
一、导入创新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或开展工作时,能够独立思考、冲破传统思维定势,提出新颖观点和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在当今社会,创新思维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竞争力。
那么,你认为创新思维有哪些特征呢?二、进修1. 创新思维的特征(1)开放性:创新思维是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能够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不受传统思维的约束。
(2)灵活性:创新思维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能够快速调整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案。
(3)跨界性:创新思维能够跨越不同领域和学科,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观点融合在一起,形成全新的思维模式。
(4)前瞻性:创新思维能够提前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能够为未来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规划。
2. 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1)多角度思考: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案。
(2)跨界融合: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融合,形成全新的思维模式。
(3)勇于冲破:不拘泥于传统思维定势,勇于冲破常规,提出新颖观点和解决方案。
(4)持续进修:不息进修、积累知识,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实践1. 小组讨论:请同砚们分组讨论一个具体问题,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并向全班汇报你们的解决方案。
2. 创新实践:让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创新思维,设计一个创新产品或方案,并展示给全班同砚。
四、总结通过本节课进修,我们了解了创新思维的特征、方法和技巧,培养了我们的创新认识和能力。
在未来的进修和工作中,希望大家能够不息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勇于冲破、不息进取,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五、作业请同砚们回家后继续思考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并写一篇作文分享你的创新思维体验。
六、拓展了解更多关于创新思维的知识和实践,不息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助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https://img.taocdn.com/s3/m/8efe5b9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71.png)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创新思维的定义和特征。
2. 掌握促进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3. 能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导学内容:1. 创新思维的定义2. 创新思维的特征3. 促进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4. 创新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创新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而有些人却束手无策?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我们将一起探讨创新思维的定义、特征以及如何培养和运用创新思维。
第二步:导学1. 创新思维的定义创新思维是指独特、新颖的思考方式,是能够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不断提出新观点、新理念和新方法的思维方式。
2. 创新思维的特征(1)开放性:接受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不受传统思维所限制。
(2)灵活性:善于转换思维方式,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3)创造性: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独特的想法和见解。
(4)勇于冒险:敢于尝试未曾有过的新思路和方法。
3. 促进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1)多元思维: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宽思维边界。
(2)跨界合作:和不同领域的人合作,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3)抛弃成见:摒弃传统的观念和固有思维模式,敢于挑战自己的认知枷锁。
(4)持续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第三步: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实际问题,如如何改善校园环境或提升学习效率等,要求他们运用创新思维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并向全班汇报分享。
第四步:总结总结创新思维的定义、特征以及促进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运用创新思维,勇于挑战自己,不断突破思维局限,开拓创新思维的领域。
导学案评价:本导学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实际问题并实践运用创新思维,能够激发学生对创新思维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其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总结归纳,能够加深学生对创新思维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课时一、导入在当今社会,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力量。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b1fac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e.png)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创新思维的定义和特征;2. 掌握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及应用方法;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二、导学内容:1. 创新思维的定义:创新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或实践中,通过跳出常规思维模式,寻找新颖、独特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它包括开放性思维、全面性思维、前瞻性思维、创意性思维等特征。
2. 创新思维的特征:(1)开放性思维:能够接受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不囿于传统观念,乐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
(2)全面性思维:考虑问题时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进行思考,避免片面性和局限性。
(3)前瞻性思维:能够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变化,及时调整思维方向。
(4)创意性思维:具有独特的见解和创造性的想法,能够在众多选择中找到最佳方案。
3. 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创新思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它不仅可以带来新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还能够促进个人和组织的成长。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拓宽思维视野,激发创新潜能。
4. 创新思维的应用方法:(1)多角度思考: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找出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
(2)积极探索:勇于尝试新鲜事物,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
(3)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分享创意和观点,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
(4)不断反思:对所做的创新和尝试进行总结和反思,及时调整方向。
三、导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一个创新故事或实例引入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 学习材料:讲解创新思维的定义、特征和应用方法。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
4.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分享,分享自己的创新想法和方法。
5.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今后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四、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文章,进一步了解创新思维的重要性;2. 找出一个生活中的问题,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并撰写一篇解决方案的报告。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创新思维的特征,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完整版)创新思维教案
![(完整版)创新思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03583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e.png)
(完整版)创新思维教案(完整版) 创新思维教案1. 引言本教案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在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时变得更加灵活和创造性。
创新思维是现代社会对于个人和组织发展的重要要求之一,因此在教育中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洞察力,使其能够准确地识别问题和挑战。
-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
-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能够提出新颖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3.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观察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学会用多个角度观察事物,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并理解他人和环境中的需求和问题。
3.2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教授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 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和判断的能力。
3.3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 引导学生在面对挑战时采取创新的思考方式。
3.4 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设计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解决问题。
-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沟通交流思想和观点。
4.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化教学: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入和展开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 问题导向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 引导式讨论: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5.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和教学的有效性,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学生作业:布置作业,通过作业内容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课堂表现: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 小组合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6.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的进行,需要以下资源:- 环境和材料:提供适合的教学环境和研究材料。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https://img.taocdn.com/s3/m/00803b8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8.png)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创新思维的特征,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创新认识和能力。
导学内容:
一、创新思维的定义及重要性
1. 创新思维是指独立思考、冲破传统、寻找新颖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
2. 创新思维在摩登社会中越来越重要,能够帮助个人和组织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创新思维的特征
1. 开放性:接受各种新观念和想法,不设限制。
2. 敏锐性:观察细微变化,发现问题和机遇。
3. 勇气:敢于挑战传统,勇于尝试新事物。
4. 坚持:不畏艰难困苦,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
三、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
1. 多角度思考: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新颖解决方案。
2. 多样化进修: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激发灵感和创造力。
3. 团队合作: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互相启发。
4. 不息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息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
导学活动:
一、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创新思维的特征,并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二、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几个创新思维成功的案例,让他们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和方法。
三、思维导图: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创新思维的特征和方法,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四、角色扮演: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的情境下体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导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创新思维的定义、特征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创新认识和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平时进修和生活中运用创新思维,不息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经典创新思维教案模板范文
![经典创新思维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bb7ed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1.png)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树立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1. 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将创新思维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什么是创新?创新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体现?”引导学生思考创新的重要性。
2. 教师简要介绍创新思维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 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创新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打破常规,寻求新的方法和思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2. 创新思维的特点:发散性、独特性、综合性、批判性。
3. 创新思维的方法:a. 头脑风暴法:通过集体讨论,激发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
b. 跨学科思维法:结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寻找创新点。
c. 反向思维法: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4. 创新思维的技巧:a. 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b. 拓展思维:将思维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c. 突破思维定式:勇于打破常规,寻求新的思路。
三、课堂练习1. 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发言,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对创新思维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2. 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一个创新案例,如苹果公司、特斯拉等,分析其创新思维的特点和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创新思维如何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三、课堂练习1. 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解决问题。
创新思维教案课件
![创新思维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adc15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3.png)
创新思维教案课件第一章:创新思维概述1.1 创新思维的定义1.2 创新思维的重要性1.3 创新思维的特性1.4 创新思维与传统思维的区别1.5 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第二章:创新思维的源泉2.1 创新思维的内在源泉2.2 创新思维的外在源泉2.3 激发创新思维的方法2.4 创新思维的实践与应用2.5 创新思维的案例分享第三章:创新思维的工具与技巧3.1 头脑风暴法3.2 六顶思考帽法3.3 思维导图法3.4 情景预测法3.5 问题解决法3.6 创新思维的实践演练第四章:创新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4.1 问题的定义与分类4.2 创新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4.3 创新思维问题解决步骤4.4 创新思维问题解决案例分析4.5 创新思维问题解决实践练习第五章:创新思维在产品设计与开发中的应用5.1 产品设计与开发的重要性5.2 创新思维在产品设计与开发中的作用5.3 创新思维产品设计与开发步骤5.4 创新思维产品设计与开发案例分析5.5 创新思维产品设计与开发实践练习创新思维教案课件第六章:创新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6.1 创新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6.2 创新思维管理方法与策略6.3 创新思维在组织变革中的应用6.4 创新思维在企业决策中的运用6.5 创新思维企业管理案例分析6.6 创新思维企业管理实践演练第七章:创新思维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7.1 创新思维在市场营销中的价值7.2 创新思维市场营销策略与方法7.3 创新思维在产品推广中的应用7.4 创新思维在广告创意与设计中的应用7.5 创新思维市场营销案例分析7.6 创新思维市场营销实践演练第八章:创新思维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8.1 创新思维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8.2 创新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8.3 创新思维在技术创新与发明中的作用8.4 创新思维在科技项目管理与决策中的应用8.5 创新思维科技发展案例分析8.6 创新思维科技发展实践演练第九章:创新思维在教育领域的应用9.1 创新思维在教育中的重要性9.2 创新思维教育方法与策略9.3 创新思维在课程设计与教学中的应用9.4 创新思维在教育评价与考试中的运用9.5 创新思维教育案例分析9.6 创新思维教育实践演练第十章:创新思维的实践与挑战10.1 创新思维的实践意义10.2 创新思维的挑战与困境10.3 创新思维实践案例分析10.4 创新思维的持续发展与学习10.5 创新思维的未来趋势与展望10.6 创新思维实践与挑战总结重点和难点解析1. 创新思维的定义与特性2. 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3. 激发创新思维的方法4. 创新思维的工具与技巧5. 创新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6. 创新思维在产品设计与开发中的应用7. 创新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8. 创新思维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9. 创新思维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10. 创新思维在教育领域的应用11. 创新思维的实践与挑战对于每个重点环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1. 创新思维的定义与特性:创新思维是一种超越传统思维框架的思考方式,具有开放性、灵活性、跳跃性和风险性等特点。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学设计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7f18d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8.png)
11.1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描述与分类:创新思维和联想思维的含义。
2.解释与论证:创新思维的特征3.预测与选择:创新思维的条件。
4.辨析与评价:新出现的思维未必是创新思维【核心素养】1.科学精神:正确理解创新思维含义及特征。
2.公共参与:通过理解创新思维的条件,创新思维的过程,树立创新思维意识,自觉进行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教学重点】创新思维和联想思维的含义、创新思维的特征及条件【教学难点】理解新出现的思维未必是创新思维【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一组图片思考:司马光和用吸管喝水的乌鸦运用了怎样的思维方法?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创新思维新课讲授议题一:什么是创新思维?探究活动一:阅读材料《升国旗》在升旗仪式中,常发生升旗速度与奏唱国歌不同步的情况。
一位中学生想:如果按照国歌的节奏在旗绳上划定一些间隔,再在各个间隔上填入与歌词相对应的数字,升旗时一边拉绳,一边看旗绳上的数字,就可以做到升旗速度与奏唱国歌同步了。
探究问题:这位同学的想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这位中学生在升旗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属于创新思维。
一、创新思维的含义1.什么是创新思维?科学思维所说的创新思维,不是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而是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2.创新思维的条件(1)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失去实践基础,思维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
如:中学生在升旗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属于创新思维。
(2)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
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
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了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精华和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论的精华的基础上的创新(3)就思维方式而言,创新思维中既有前面已经介绍过的逻辑思维活动,也有想象等非逻辑思维的活动;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法,如逆向思维方法等。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b7c89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0.png)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了解创新思维的定义和重要性;2.掌握创新思维的特征和具体表现形式;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内容】一、创新思维的定义和重要性二、创新思维的特征三、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四、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知识链接】在现代社会中,创新思维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创新思维可以帮助个人和组织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了解和掌握创新思维的特征和具体表现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激发思考】1.你认为创新思维在现代社会中有何重要性?2.你平常生活中有没有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经验?【导学活动】一、创新思维的定义和重要性1.请阅读以下文章,总结创新思维的定义并说明其重要性。
创新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或者新的解决方案的过程。
创新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面对不同问题时找到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创新思维的特征1.请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创新思维的特征:(1)敢于挑战传统观念;(2)善于提出新颖的观点和想法;(3)能够跨界思考,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融合在一起;(4)具有持续学习和改进的精神;(5)有勇气面对失败和挑战。
三、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1.请列举几个你认为符合创新思维特征的案例,并说明其具体表现形式。
(1)某学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环保水杯,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成功解决了传统塑料水杯对环境的污染问题;(2)某企业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智能产品,有效地满足了用户对智能生活的需求,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和好评。
四、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1.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并列举几种方法。
(1)多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和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2)参加各类创新竞赛和活动,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3)多和他人交流和合作,从不同角度和思维方式中获得启发。
【知识延伸】创新思维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https://img.taocdn.com/s3/m/1b65417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3.png)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创新是当今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而创新思维则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将指挥同砚们深度探讨创新思维的特征,援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创新思维。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创新思维的观点和重要性。
2. 精通创新思维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3. 能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并提出创新性想法。
三、进修过程1. 导入新知识让同砚观看一段关于创新思维的视频,引导他们沉思什么是创新思维以及为什么创新思维对个人和社会都分外重要。
2. 进修创新思维的特征- 多元化思维:创新思维能够跳出传统思维模式,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观点,从而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 敏锐观察力:创新思维者能够发现身边的问题和不足,并沉思如何改进和创新。
- 勇于冒险:创新思维需要勇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不畏失败,敢于冒险尝试。
- 持续进修:创新思维者不息进修和积累知识,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息挑战自己的思维模式。
3. 实践运用创新思维组织同砚进行小组谈论,让他们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创新思维提出解决方案,并分享给全班同砚。
四、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应该对创新思维有了更深度的理解,明白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期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乐观运用创新思维,不息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五、作业安置1. 撰写一篇关于创新思维的心得体会,包括自己对创新思维的理解和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实践阅历。
2. 收集一些创新案例,分析其中体现的创新思维特征,并写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想。
六、拓展延伸鼓舞同砚乐观参与学校的创新创意活动,提供更多机缘练习创新思维,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信任同砚们对创新思维有了更深度的熟识,能够在将来的进修和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创新思维,不息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愿大家都能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将来之星!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理解创新思维的观点及特征。
2. 精通创新思维的培育方法和实践技巧。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https://img.taocdn.com/s3/m/0503bf8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8.png)
《创新思维的特征》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创新思维的特征,了解创新思维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培养并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导入创新思维是21世纪教育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成功人士必备的重要能力。
在各个领域,创新思维都能够带来新的突破和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创新思维的特征是什么。
二、概念理解1. 什么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独立思考、勇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并将其付诸实践的一种思维方式。
创新思维强调对问题的重新思考和多角度的思考,能够带来新的价值和成果。
2. 创新思维的特征有哪些?(1)勇于突破传统:不受限于过去的经验和固有的思维模式,敢于挑战既定规则与框架;(2)独立思考:不盲从他人意见,保持独立的观点和判断;(3)富有创意: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够提出新颖的想法与解决方案;(4)善于与人合作:通过团队协作,借助他人的智慧和资源,推动创新的实现;(5)持续学习:积极获取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
三、知识拓展1. 为什么创新思维对个人重要?创新思维能够帮助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快、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提升个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2. 创新思维对社会的影响是什么?创新思维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带来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创新突破,促进社会的繁荣与繁荣。
四、案例分析举个例子,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就是一个典型的创新思维者。
他勇于挑战传统,坚持独立思考,提出了许多颠覆性的产品和理念,如iPhone、iPad等,改变了整个科技行业的格局,成为世界知名的创新企业。
五、活动设计1. 分组讨论: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自己的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2. 创新策划: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设计一个创新解决方案,并向全班进行展示和分享。
3. 创新实践:鼓励同学们将创新思维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八课创新思维特性【教师寄语】美国宇航局大门的铭石上写的是“只要你敢想,就能实现。
”创新思维具有非凡的魔力,只要你学会运用它,你也可以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明和有创造力。
请同学们跟我走吧,砸烂枷锁,冲破牢笼,让我们的创新思维在自然的阳光中飞翔!【学海导航】同学们都有一个能想会算的大脑,这“想”和“算”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的思维,指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地反映,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核心,恩格斯称之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指的是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过程中,能够打破常规,积极向上,寻求获得新成果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颖而独特的思维活动。
或者说,创新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对已有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组从而获得有效创意的思维活动。
虽然人人都能够进行思维,但是有的人一生事业平平,有的人一生硕果累累,关键就在于后者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其程度越高,事业的成就也就越大。
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事迹无不向我们昭示:创新思维对人生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们的创新思维方法在科技发明、生产经营、艺术创作、人际交往、战争谋略和侦察破案中发挥了巨大的功能。
本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就是要给我们揭开有关创新思维的神秘面纱,让同学们掌握创新思维的奥妙!【案例讨论】案例1:自由女神像与垃圾美国闻名于世的自由女神铜像,曾在经历百年风化后进行了翻新大修,最后留下了旧自由女神的200吨废料。
清理垃圾的工作量很大,美国的垃圾处理法又非常严格,稍有不慎就可能违法遭致大笔罚款甚至坐牢。
所以虽然美国政府用了很多办法,开出了相当优厚的报酬,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一位愿意承包处理这堆垃圾的商家。
这一信息被当时尚在欧洲旅游的商人斯塔克在飞机上浏览报纸时无意中获知后,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赚钱机遇。
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在欧洲的度假飞回纽约,并立即向政府申请承包了这堆被众人视为垃圾的废料的清理工作。
当时的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斯塔克是在冒险,弄不好不仅肯定会倾家荡产,还要坐牢。
但斯塔克没有被众人的劝说吓倒,他把这些垃圾全部拉到自己的工厂,经过巧妙的开发与营销策划,斯塔克把废铜改铸成小自由女神像作为纪念像、纪念币,水泥碎块加工成小型纪念碑,非木料加工成精美的纪念盒,全部作为源于自由女神的神圣的一部分充作特殊纪念品高价出售。
结果,人们争相竞购这些极具文化价值的特种纪念品,就连自由女神像身上扫下来的灰尘,斯塔克也没有扔掉,而是让工人把其装在特制的纸袋里作为花肥出售给花店。
结果,200吨废料的处理不仅没有造成任何环境污染,而且使他发了大财。
思考并讨论:你在不得不叹服斯塔克的创新经营策略的同时,还想到了些什么?学生发言:教师总结:逆向思维,变废为宝,抓住商机。
案例2:女人商店与电风扇山西省太原市有一家独特的女人商店,门前写了六个醒目的大字:“男士不得入内”。
这家商店不卖男人使用的商品,也不接待男顾客。
为什么要开这样一家商店呢?该店的张经理说:“这是为了给女性顾客创造一个满意的购物环境,因为许多女顾客不能在商店里自由而尽兴地试穿她们所想买的衣服,尤其是面料轻薄的夏装。
”曾有不少这家商店的关心者担心,把占顾客一半的男士们都拒之门外,这不是会大大减少顾客的数量从而也就大大降低销售额吗?其实不然。
这一标新立异的独特做法,加上优雅的环境和良好的服务,使这家不处在商业闹市而位于一栋非商业建筑三楼上的服装店,每月的营业额竟比太原市同等规模的其他服装店更高。
日本的东芝电气公司1952年前后曾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7万多名职工为了打开销路,费尽心机地想了不少办法,依然进展不大。
有一天,一个小职员向当时的董事长石板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
在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自然也不例外。
这个小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浅色,这一建议引起了董事长的重视。
经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
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欢迎,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几个月之内就卖出了几十万台。
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电扇就不再都是一副统一的黑色面孔了。
请思考并讨论: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例中有什么样的共同点?为什么女人商店能如此成功?为什么别的商店想不到这一办法?电扇只简单地改变了一下颜色就能带来如此巨大的效益?为什么东芝公司其他的几万名职工就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为什么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成千上万的电气公司以前都没想到没提出来?学生发言教师总结一、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精髓,其最显着的特征是非逻辑和非常规性,即创新思维能够打破常规、运用独特的方式方法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创新思维的特征除了非逻辑非常规性之外,还有积极主动性和进取求异性。
非常规性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不合逻辑的思维方式和违反常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更多地依靠非逻辑思维,打破常规、另辟蹊径的思维活动。
例如,有一个摔碎展品获金奖的案例就是非常规性思维最好的说明:参加商品展览会的老板都是非常爱惜自己的展品,却有人打破这一常规、反其道而行之。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我国贵州的茅台酒也参加了展出,评委们都被装得琳琅满目的洋酒吸引过去了,外观粗糙的茅台酒无人问津。
怎么办呢?参展的老板急中生智,他故意装作不小心把装有茅台酒的酒瓶掉在了在地上,哗啦一声, 瓶碎酒流。
响声倒没有惊动多少评委,扑鼻的酒香把众多评委们吸引过来, 一尝果然是好酒,博得与会评委的一致好评,获得了这次博览会的金奖。
二、创新思维的障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心理学认为,所谓定势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是过去的感知对当前感知的影响。
而思维定势则是我们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中反复思考同类问题所形成的思维习惯,是过去思维对当前思维的影响。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因为局限于既有的信息或认识的现象,具体讲就是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使人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关于“思维定势”的实验:研究者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怙恶不悛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大科学家。
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
第一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第二组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认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对同一个人的评价,仅仅因为先前得到的关于此人身份的提示不同,得到的描述竟然有如此戏剧性的差距,可见思维定势对人们认识过程的巨大影响!(一)经验(习惯)定势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你相信吗?可这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
原来,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
于是,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也是如此。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困住。
数学家华罗庚讲过一个故事:如果我们去摸一个袋子,第一次,我们从中摸出一个红玻璃球,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我们还是摸出了红玻璃球,于是,我们会想,这个袋子里装的是红玻璃球,可是,当我们继续摸到第六次时,摸出了一个白玻璃球,那么我们会认为,这个袋子里装的是一些玻璃球罢了。
可是,当我们继续摸,我们又摸出了一个小木球,我们又会想,这里面装的是一些球吧,可是,如果我们再继续摸下去……我们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接触了一定的类似的概念后,往往会形成一种思维的定势,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似乎它也是没错的,可是如果跳出了这个范围会怎样?我们面对的是如此浩瀚的世界,你又如何能探尽这个世界?举例:1.玻璃缸内的跳蚤 2.双人床的笑话 3.断弦的笑话学生体会: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还有哪些观念和做法属于习惯性思维定势。
老师提炼:家长或老师老眼光看人,——“从小一看,到老一半”。
正确的认识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二)权威定势思维中的权威定势,是指在思维过程中盲目迷信权威,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权威定势有积极意义,节省了人们的无数的时间和精力,有了欧几里德,我们不必重新研究几何学,有了气象台,我们不必天天去看云识天气。
但是得到强化与泛化权威定势就有了弊端,它阻碍着创新思维。
在权威的鼻息下生活习惯了的人们,习惯于听从权威奉命行事而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一旦失去了权威,就会感到惶惶不可终日。
举例:1.汶川大地震前绵羊蟾蜍大迁徙。
绵羊林业局专家辟谣:是环境好了,林子里没虫吃了,故而出来。
2.专家客座推销保健品(三)从众定势思维中的从众定势是指人云亦云,没有或不敢坚持自己的主见,时刻以众人的是非为是非,时刻与群体保持一致,例如入乡随俗。
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
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仔细观察一下,社会上人们的大部分行为选择其实都是盲目从众的结果,很少经过自己独立的深思熟虑。
为什么结婚?为什么生孩子?为什么从政?为什么要开会?为什么要做报告?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为什么要如此装修?时尚、追星族等等,都是缺乏特立独行的性格而盲目从众的结果。
从众定势来源于人类个体与群体保持一致的行为准则的泛化。
没有这种一致,社会就没有秩序。
从众使得人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宿感,能够消除孤单和恐惧等有害心理。
其实,没有谁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天才也许把自己当成或变成白痴。
完全从自已利益与好恶出发,主观武断地不顾他人的存在和感觉。
从众的特点:1.积极的一致性。
例如,车流滚滚的道路上,一位反道行驶的汽车司机;弹雨纷飞的战场上,一名偏离集体、误入敌区的战士;万众屏气静观的剧场里,一个观众突然歇斯底里的大声喊叫……公众几乎都讨厌越轨者,甚至会对他群起而攻之。
又如2.消极的一致性。
例如: “枪打出头鸟”,“木秀与林风必摧之”。
总之,积极的从众效应可以互相激励情绪,做出勇敢之举,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氛围并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反之亦然。
【阅读材料】从众效应(conformity):从众效应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作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
这是指作为受众群体中的个体在信息接受中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
从众是合乎人们心意和受欢迎的。
不从众不仅不受欢迎,还会引起灾祸。
例如,车流滚滚的道路上,一位反道行驶的汽车司机;弹雨纷飞的战场上,一名偏离集体、误入敌区的战士;万众屏气静观的剧场里,一个观众突然歇斯底里的大声喊叫……公众几乎都讨厌越轨者,甚至会对他群起而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