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计划.doc

合集下载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doc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doc

国家课程计划国家教委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二十四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的通知一、为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由《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和小学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九科,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俄语、日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等十五科(共二十四科)教学大纲(试用)组成。

现将《课程计划》和二十四科的教学大纲(试用)印发给你们,自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试行。

二、《课程方案》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要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教研人员及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调整后的《课程计划》报我委备案。

学校要严格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课程计划》。

承担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确需改动课程计划的,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四、各地全日制小学的起始年级,从1993年秋季开学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

全日制初级中学起始年级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的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决定。

有条件的可以在1993年秋季与小学同时实施本《课程方案》。

五、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必须认真做好实施《课程方案》前的校长、教师培训等准备工作。

各地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要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教师使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培训工作。

六、实施本《课程方案》要同时使用根据《课程方案》编写的教材。

有关教材的选用工作,我委将另行发文指导。

七、实施《课程方案》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件重要工作,各地应注意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贵州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贵州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贵州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本文档为贵州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旨在规范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的各个学科和课程的设置与实施。

本计划将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下为本文档的详细内容:第一章总则1.1 项目背景1.2 项目目标1.3 核心价值观1.4 实施范围1.5 术语定义第二章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设置2.1 语文2.1.1 学科目标2.1.2 学科内容2.1.3 教学方法2.1.4 考核评价2.2 数学2.2.2 学科内容 2.2.3 教学方法 2.2.4 考核评价2.3 英语2.3.1 学科目标 2.3.2 学科内容 2.3.3 教学方法 2.3.4 考核评价2.4 自然科学2.4.1 学科目标 2.4.2 学科内容 2.4.3 教学方法 2.4.4 考核评价2.5 社会科学2.5.1 学科目标 2.5.2 学科内容2.5.4 考核评价第三章学科重要课程设置3.1 思想品德与法律课程 3.1.1 学科目标3.1.2 学科内容3.1.3 教学方法3.1.4 考核评价3.2 体育课程3.2.1 学科目标3.2.2 学科内容3.2.3 教学方法3.2.4 考核评价3.3 美术与音乐课程3.3.1 学科目标3.3.2 学科内容3.3.3 教学方法3.3.4 考核评价第四章课程实施与管理4.1 教学计划编制4.2 教材选用4.3 教学方法与手段4.4 家长参与与沟通4.5 考核评价与学生奖惩4.6 师资培训与发展第五章资源保障与监督评估5.1 教育经费保障5.2 教育设施与设备建设5.3 教育信息化与技术支持5.4 质量评估与监督机制5.5 学校与家庭合作机制第六章附件6.1 附件一、贵州省义务教育学科设置表6.2 附件二、贵州省义务教育重要课程设置表6.4 附件四、课程考核评价指标附件一、贵州省义务教育学科设置表附件二、贵州省义务教育重要课程设置表附件四、课程考核评价指标法律名词及注释:1:义务教育:指国家法律规定的为全体儿童和少年提供的由国家负责组织实施,免费接受的教育。

小学常规课程表(义务教育学科设置)

小学常规课程表(义务教育学科设置)

小学常规课程表(义务教育学科设置)一、学科名称及学时分配二、课堂组织及教学方式1. 语文、数学和英语课程的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小组活动、讨论和个人辅导。

2. 社会和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实地考察、实验和小组项目为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 美术和音乐课程采用集中教学和自由创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发展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4. 体育课程由专业老师指导,包括体育游戏、技能训练和体能锻炼,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5. 心理健康和信息技术课程通过讲座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旨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和信息素养。

6. 综合实践课程是综合应用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实际问题解决和创新的课程。

三、课程表布局注:课程表仅供参考,具体安排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数理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打好数学和科学基础。

3. 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4. 增加学生对社会、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了解,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发展个性和情感表达能力。

6.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才能。

7. 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信息素养和自主研究能力。

8.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综合应用能力。

以上是小学常规课程表及学科设置的概述,具体详情请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进行制定。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分科)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分科)

表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分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说明1.表一为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的课程设置;表二为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和各门课程课时比例;表三、表四是根据我省实际分别制定的义务教育分科类和综合类的课程计划实施表,供各地选择。

各地在制定本地课程计划实施方案时,应结合本地实际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和课时比例范围内作调整。

民族学校、复式教学点、简易小学等学校的课程设置,由各市、州依据本文精神,结合当地实际作出相应调整,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2.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

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

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

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

3.地方和学校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共占课时总量的16%~20%,该部分课时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课程层次化、多样化的体现,各地在课时的具体分配上要体现课程均衡性原则;其它学科不得挤占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课时。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

学校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

4.课程的设置既有分科课程,又有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由各地依据当地实际选择开设。

七至九年级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参照有关课程标准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

5.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

具体要求按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鄂教基[2001]16号)执行。

初中阶段开设外语课程的语种,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

外国语学校或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第二外语。

6.各门课程均应结合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doc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doc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

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3-9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1-9年级设艺术课,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完整word版)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完整word版)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

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3-9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1-9年级设艺术课,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完整版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完整版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

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3-9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1-9年级设艺术课,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4年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4年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4年版)综述:义务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体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2024年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总体目标2024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得成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二、核心课程1.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2024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加强对语文课程的培养和教学,倡导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

2.数学课程数学是学生发展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学科,2024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注重数学课程的实践和应用,倡导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真务实的精神。

3.外语课程外语课程是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渠道,2024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增加对外语课程的培养和教学力度,倡导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关注世界发展动态,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4.社会课程社会课程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课程,2024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注重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社会问题相结合,倡导学生在学习社会课程的过程中关注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5.体育课程体育课程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重要环节,2024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增加体育课程的教学时间和内容,倡导学生关注身心健康,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6.艺术课程艺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2024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注重艺术课程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培养,倡导学生在学习艺术课程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丰富生活内涵。

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doc

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doc

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14〕52号)、《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京教基二〔2014〕22号)精神,切实解决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扩大各区县和学校课程建设自主权,特制定《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以下简称《课程计划》)。

一、课程设置第一条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以及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第二条要关注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以及学科内、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条各区县和学校要认真按照《课程计划》,逐级制定相应的义务教育三级课程整体建设一体化课程方案。

不得随意增加或削减课程门类,不得随意改变各门课程的周学时数和学科总学时数。

第四条各区县和学校要严格执行调整后的课程计划,落实课程标准,保证各类课程的开设和学时要求,确定整体课程安排。

在保证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科学开展课程整合实验,提升课程质量。

二、课程结构第五条全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39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3周。

全年39周的教学时间包括上课35周(九年级第二学期减少2周)、复习考试2周(九年级第二学期增加2周)、学校机动2周(用于安排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游学等)。

第六条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学时总量见课程设置表,每学时平均为45分钟。

进一步下放课程自主权到学校,鼓励学校根据学科、课型等积极开展长短课、大小课相结合的课程实验,周总学时时长不得超过相应年级规定的学时总量。

如:一年级不得超过1170分钟(26学时×45分钟)。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规定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规定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国家建设的基石,而义务教育则是每个国家推动社会进步所必需的一环。

为了推动我国义务教育更好地开展,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特制定《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规定,以规范和指导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和实施。

二、目标1.明确课程设置原则: 根据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充分发挥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2.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规范课程设置,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改革水平的提高。

3.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鼓励学生多方位、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三、实施方案1. 课程设置原则•基本课程: 保障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等;•特色课程: 引导学生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合适的课程,如体育、艺术、科技等;•德育课程: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包括思想品德、法律法规等。

2. 课程实施•结合实际: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社会需要,灵活调整和补充课程内容;•注重实践: 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以量化和定量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

3. 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引导教师发展: 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不断提升自我。

四、总结《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为我国义务教育提供明确指导和规范,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综合发展能力的增强。

只有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素质,才能让我国的义务教育走向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四川省义务教育教学课程计划(2023年版)

四川省义务教育教学课程计划(2023年版)

四川省义务教育教学课程计划(2023年版)四川省义务教育教学课程计划(2023年版)介绍该文档是关于四川省义务教育教学课程计划的最新版本,发布于2023年。

该计划旨在指导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机构开展教学工作,确保学生获得全面的教育和培养。

目标- 提供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指导,以确保教育质量的一致性和提高。

-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并满足国家和地方的需求和要求。

- 强调学科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主要内容1. 教育目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社会行为惯。

-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质。

2. 课程设置:- 根据国家和地方需求,设置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科课程。

- 强化核心课程的教学,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与生活、体育与健康等。

- 丰富学校课程,增加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手工技能等艺术与实践课程。

- 提供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发展。

3. 评价与考试:- 实行全面素质评价,注重学生实际表现和发展趋势的评估。

- 引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综合评价、考试评价、实践评价等。

- 避免过分强调应试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 教学组织与方法:- 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研究体验。

- 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师生互动和合作研究。

- 组织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和实践实,拓展学生的研究空间和视野。

结论四川省义务教育教学课程计划(2023年版)旨在提供统一的教育要求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

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全面素质评价和多样化的教学组织与方法,该计划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学生,以应对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2(2020年整理).山东省义务教育段课程设置方案.doc

2(2020年整理).山东省义务教育段课程设置方案.doc

山东省义务教育段课程设置方案山东省义务教育五四分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该学年按33周计算上课时间)。

3.表格内各门课的周课时安排为指导性意见,各实验区在执行时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应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

4.地方与学校课程(含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包括国家要求开设的信息技术课课时。

1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试行)为了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规定,指导学校认真设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精神,现就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地和中小学校认真贯彻执行。

一、地方和学校课程的课时总数。

根据国家规定和山东实际,我省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的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和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课时统筹安排、综合使用,共占九年课时总量的16.8%,按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6周计算,约为1600课时。

二、关于地方课程的范围。

我省的地方课程设置民族文化、社会探究、自然探究三个领域,每个领域下分设若干个课程科目,每个课程科目一般为18或36课时。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相对独立的一个科目,作为地方课程设置。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可以作为学校课程单独安排,也可以与地方课程结合安排。

三、关于地方课程的开发。

省教育厅负责制定地方课程科目方案,组织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学习指导书的审定,下发《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学习指导书目录》,负责编制《山东省地方课程选用指南》,供学校和学生选择地方课程时参考。

四、关于地方课程的设置。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学校的教育资源,从《地方课程选用指南》中选择部分课程作为地方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设置标准(仅供参考)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设置标准(仅供参考)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设置标准(仅供参考)一、课程设置小学、初中课程设置安排建议表附后。

二、相关说明1、学校要按照本课程设置安排建议,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随意提前结束课程。

2、严格遵守义务教育阶段一、二年级26课时,三至六年级30课时,七至九年级34课时的周课时总数的规定。

其中,小学一般每课时为40分钟,中学一般每课时为45分钟(九年一贯制学校可按学校实际予以适当调整)。

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增加周课时数或课节用时,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3、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8小时;睡眠时间小学不少于10小时,初中不少于9小时。

寄宿制学校学生早上起床时间小学不早于7:00,初中不早于6:30;晚上熄灯时间小学不晚于8:30,初中不晚于9:00。

走读生到校时间小学夏季不早于7:30,冬季不早于7:50,初中夏季不早于7:00,冬季不早于7:30。

4、寄宿制小学晚饭后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观看影视、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做游戏、开展团体心理咨询活动等)。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电视、电脑、多媒体等设备设施,制定课外活动安排表,要求做到有目标、有内容、有时间、有人员、有责任、有考核,逐步形成晚饭后学生在校活动的长效机制。

5、学校要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一小时,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按照调整后的体育课要求,小学1-2年级每周3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2课时,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

同时将课间操、课外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认真抓好落实。

6、学校要按照课程设置标准,对现有教师任课进行调整。

首先要加强体育、音乐、美术三个学科教师重点调整,在学科专任教师不足的情况下,鼓励有体育、音乐、美术专长的其他学科教师暂时兼职。

初中及500人以上小学,音体美教师必须达到专职安排,300人以上小学,音体美三科至少有1—2科设专职教师。

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

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

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义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和课时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以便更好地了解河北省在义务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

一、小学阶段年级周总课时数每周语文课时数每周数学课时数每周英语课时数每周科学课时数每周体育课时数每周艺术课时数每周其他课时数一年级 30 5 5 2 2 2 2 2二年级 30 5 5 2 2 2 2 2三年级 30 5 5 3 3 3 2 2四年级 30 5 5 3 3 3 2 2五年级 30 5 6 3 3 3 2 2六年级 30 6 6 3 3 3 2 2二、初中阶段年级周总课时数每周语文课时数每周数学课时数每周英语课时数每周科学课时数每周体育课时数每周艺术课时数每周其他课时数七年级 35 7 6 6 4 4 3 2八年级 35 7 6 6 4 4 3 2九年级 35 ~40学分(不含体育) 根据学分分配课程时长,语文至少每周7课时,数学至少每周6课时,英语至少每周4课时,科学至少每周4课时,体育至少每周3课时,艺术至少每周2课时,其他根据需要安排。

三、特色课程和活动1、为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教学,可适当专门开设写字课。

2、在初中阶段,除开足开全国家课程外,每周保证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各开2节,富余课时适当安排班、团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等。

3、在小学安排语文课表时,可考虑周三到周五的下午连续安排两节语文课,用于作文教学,课表中标志“语文”,也可标志“作文”,需要进行作文教学时,进行作文教学,不上作文时,可进行语文其他教学。

4、在初中各年级安排语文课表时,可在下午的一节语文课后安排一节机动课时(作文课一般安排在周3以后),便于作文教学,课表中可标志作文,也可在上一节标志语文,下一节自习。

以上是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表中详细列出了各个年级的周总课时数、每周各门课程的课时数以及特色课程和活动。

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doc

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doc

国家课程计划国家教委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二十四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的通知一、为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由《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和小学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九科,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俄语、日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等十五科(共二十四科)教学大纲(试用)组成。

现将《课程计划》和二十四科的教学大纲(试用)印发给你们,自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试行。

二、《课程方案》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要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教研人员及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调整后的《课程计划》报我委备案。

学校要严格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课程计划》。

承担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确需改动课程计划的,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四、各地全日制小学的起始年级,从1993年秋季开学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

全日制初级中学起始年级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的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决定。

有条件的可以在1993年秋季与小学同时实施本《课程方案》。

五、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必须认真做好实施《课程方案》前的校长、教师培训等准备工作。

各地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要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教师使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培训工作。

六、实施本《课程方案》要同时使用根据《课程方案》编写的教材。

有关教材的选用工作,我委将另行发文指导。

七、实施《课程方案》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件重要工作,各地应注意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应体现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研究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

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

3-9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研究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

1-9年级设艺术课,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研究、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加强课程选择性的措施包括制定课程标准,划定课时比例,鼓励地方和学校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2024-2025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表(最新)

2024-2025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表(最新)
2.小学每课时40分钟,初中每课时45分钟。
3.地方与学校课程主要包括班团队活动、文体活动、爱好活动、专题教化等。
4.音乐、美术周课时中,分子为该学年第一学期的周课时,分母为其次学期的周课时。
5.七年级科学课实施综合课程的,每周必修课合计为31节,地方与学校课程为3节;实施分科课程的,每周必修课合计为30节,地方与学校课程为4节。
1
1
1
信息技术
1
1
1
1
1
1
208
7.2
综合实践活动
2
2
2
2
2
2
2
486
合计
22
22
26
28
28
28
31或30
31
31
8583或8548
89.6或89.3
地方与学校课程
5
5
4
2
2
2
3或4
3
3
939或974
10.4或10.7
周课时总量
27
27
30
30
30
30
341.每学年上课时间按35周计算(初三33周),九年总课时量9592。
2
2
2
2
4
5
5
760或688
7.9或7.2
初中或
生物
2
2
物理
2
3
化学
3
历史

社会
综合
3
3
3
309或346
3.2或
3.6

历史
2
2
2
地理
2
2
体育
4
4

义务课程标准设置计划

义务课程标准设置计划

义务课程标准设置计划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育部近年来不断推动义务课程标准设置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表
补充说明:
1.每学年上课时间按35周计算(初三33周),九年总课时量9522。

2.小学每课时40分钟,初中每课时45分钟。

3.地方课程(包含《省情礼仪与心理健康》1课时,书法1课时),学校课程主要包括班团队活动、文体活动、兴趣活动、专题教育(如,安全、法制教育)等。

4.音乐、美术周课时中,分子为该学年第一学期的周课时,分母为第二学期的周课时,反之亦然。

5.凡排入课表的学校课程必须呈现确切的课程名称,并备有该课程实施的课程纲要、教案、教学设计及学生评价档案。

6.语文的作文课应写为“语文”两字,不得以“作文”替代。

7.无法呈现课程名称的少数富余课时,可以安排阅读、班会或自习。

8.各校务必严格按照河南省课程计划和以上补充说明安排学校总课程表及班级课程表,教师任课一览表务必与上述课程表完全保持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