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水岩相互作用

合集下载

《红碱淖流域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范文

《红碱淖流域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范文

《红碱淖流域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红碱淖流域位于我国某重要地理区域,其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对于理解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红碱淖流域地下水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揭示其成因机制,为该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一)研究区域概况红碱淖流域地理位置特殊,地势复杂,气候多变。

流域内分布着多种岩性土壤类型,地下水类型多样。

本文选取了流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现场勘查、地下水样品采集、室内化学分析及数学模型分析等方法。

通过对地下水的温度、pH值、电导率、主要阴阳离子等指标的测定,分析地下水的化学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运用水文地质学、水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探讨地下水的成因机制。

三、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一)主要离子组成及空间分布通过对红碱淖流域地下水的化学分析,发现该地区地下水主要离子组成包括Ca2+、Mg2+、HCO3-、Cl-等。

不同地区的主要离子组成及浓度存在差异,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体来说,流域北部地区地下水的矿化度较高,而南部地区则相对较低。

(二)水质类型及分布根据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主要离子比例,可将红碱淖流域地下水分为硬水、软水及中间类型水。

不同类型的水质在流域内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与地形、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四、成因机制研究(一)地下水补给来源红碱淖流域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包括大气降水、河流渗入、地下水径流等。

不同补给来源的水质特征及对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影响不同,共同作用形成了该地区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二)水岩相互作用水岩相互作用是影响地下水化学特征的重要因素。

在红碱淖流域,地下水与岩石、土壤中的矿物质发生溶解、交换等作用,导致地下水中主要离子的含量发生变化。

不同岩性土壤类型的溶解作用及离子交换过程差异,导致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在不同地区表现出差异性。

第九章地下水流系统

第九章地下水流系统
第九章 地下水流系统



9.1 9.2 9.3 9.4 9.5
本章内容 地下水系统的概念 地下水含水系统 地下水流动系统 流动系统的物理模拟结果 Toth流动系统的新图解
9.1 地下水系统的概念



源于:系统论——上世纪四十年代由贝塔朗菲提 出,系统工程在解决复杂问题中取得了重大成功 (航天计划中的载人飞船,飞月计划等)。 地下水系统理论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 在荷兰召开了首届关于地下水系统的国际学术 讨论会(50个国家的200多名代表参加) 83年底荷兰水文地质学家Engelen来华进行 了讲座,“地下水系统”(河北水文所、北京水 文公司和地质大学联合举行)概念提出。 90年代起:在中国水文地质学界得以迅速广泛的 应用、研究与完善(地矿部陈梦熊院士、长春地 院的林学钰院士和地质大学地下水小组等)。
9.3.2 GFS的水动力特征
GFS的水动力特征 高势区(势源)—地形高处:地下水由上至下运动; 低势区(势汇)—地形低处:地下水由低向上运动。 垂向运动中: 由上至下,势能除克服摩擦消耗部分能量外,势能→亚能 转化; 由下至上,部分储存的压能释放转化为势能; 垂向运动的存在:传统的“承压”现象在潜水中也可以出 现; 流动方向的多样性:由上至下,由下至上,水平运动。 流动特征的伴生现象——生态、环境的关系。
9.6 不同介质中的地下水流系统
3、裂隙水流系统 我国裂隙基岩很广,但是研究成果较少。这 是因为裂隙介质的不均匀性和非连续性导致的。 裂隙水流系统的特点: (1)浅部风化-卸荷裂隙带的局部水流系统; (2)中部构造裂隙带中间水流系统; (3)深部构造裂隙带的区域水流系统。 同时。氯离子含量也是局部系统低,中间系统略高, 区域系统高,还有TDS很高。

水岩作用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水岩作用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水岩作用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水岩作用(Water-Rock Interaction—WRI)泛指地质作用过程当中所发生的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

具体来说,水溶液和岩石在岩石固相线以下的温度、压力范围内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和物理化学作用。

学者们对水岩作用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此后得到不断的重视和发展,并于1974 年在捷克召开了第一届国际WRI 学术会议。

20世纪中叶以来,固体地球科学和环境地球科学都越来越重视水岩作用研究,已经成为水文地质学、地球化学、岩石学、工程地质学、地热学、矿床学、环境化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对于水文地质而言和工程地质而言,很多问题均得益于把地下水和固体含水介质作为整体的系统来研究。

1国内外研究现状1.1研究方向目前, 关于水岩作用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两个方向,一是水文地质方向;二是工程地质和岩土力学的方向。

前者主要研究水与岩土介质作用对地下水溶质运移的影响, 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水力学和同位素化学方法等,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很多。

我国沈照理先生在1991年就提出了此问题, 并得到了同行们的广泛支持与响应。

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已召开了多次相关的学术会(Water-Rock Interaction—WR I ) ,集中反映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水资源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后者主要集中在水与岩土介质作用对岩土的力学状态、变形特性的影响。

由于它涉及到工程的成败问题, 因此必须对之进行详细而认真的研究。

1.2水岩作用的分类从工程地质学和岩土工程的角度看,水岩作用主要有以下两类: 即力学和物理化学作用。

力学作用包括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和浮托力等; 物理化学作用主要有水的软化作用、岩溶(溶解与沉淀)、冻融、基质吸力等。

王思敬院士将水库地区的水岩作用总结为以下几种:岩土的软化,即在水的作用下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弱化; 渗压效应, 岩体结构面上渗压主要是通过降低有效法向应力来降低结构面抗剪阻力的;渗透潜蚀;水力冲刷;岩土失水固结、干裂和崩解。

水_岩相互作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水_岩相互作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收稿日期:2001-10-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49832005);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水-岩相互作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沈照理1,王焰新2(1.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总结了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的水-岩相互作用研究历史,初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50年代末—70年代初;第二阶段,70年代初—80年代末;第三阶段,80年代末至今.近年来,环境问题在水-岩相互作用研究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也使水-岩相互作用研究获得了更大、更持续的发展空间.简要回顾了地下水成因和地壳中水的地球化学循环,控制水的化学成分的地球化学过程,以及水-岩相互作用与地质灾害等方面的重大研究成果.认为有望取得创新成果的领域包括:地下水地质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地下水环境演化与全球变化,和极端条件下的水-岩相互作用研究.关键词:水-岩相互作用;地质流体;地下水;水文地质;环境.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83(2002)02-0127-07作者简介:沈照理(1932-),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矿物-地质学副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水文地质和环境工程教学和研究工作.E 2mail :envir @ 水-岩相互作用(water 2rock interaction ,以下简称WRI )这一术语由水文地球化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前苏联А.М.Овчинников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1974年,国际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协会成立WRI 工作组,在捷克召开了第一届国际WRI 学术会议.此后,每3年开一届,到2001年在意大利召开的已经是第10届了.WRI 发展至今,实际的研究内容已成为水-岩(土)-气-有机物相互作用了.从地球表层到地球深部,这些作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水作为强大的地质营力,参与了各种地质作用和生态-环境过程,整个地球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WRI 的历史.“没有一种自然物质,在影响基本的、最壮观的地质作用的进程方面,能够与水相提并论”[1].因此,不难理解,20世纪中叶以来,固体地球科学和环境地球科学都越来越重视WRI 研究.这一热点和前沿领域研究,吸引了来自水文地质学、地球化学、岩石学、工程地质学、地热学、矿床学、环境化学等众多学科的学者.通过开展WRI 研究,大大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对水文地质而言,过去以地下水为主要研究对象,而把地质体仅视为含水介质对待.如果从WRI 角度研究,很多情况下,问题(作用)要复杂得多[2].水-岩相互作用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不可能在一篇论文中加以全面总结.因此,在本文中,我们试图划分WRI 研究的几个阶段,简要回顾若干重大研究成果,最后展望可能取得创新成果的一些研究领域.我们相信,WRI 研究必将为地球科学工作者在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中提供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撑.1 研究发展阶段初步划分WRI 研究有2个主要分支:一支侧重水化学,探讨地球中水的起源、水质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地球中水的地球化学演化,分析不同条件下WRI 的地球化学特征、过程动力学及其地质效应(如成岩、成矿、成油)、环境效应(加剧或减轻污染)等;另一支侧重水动力学,研究地质环境中水动力场与地应力场相互作用的时空分布规律、类型、规模及其环境效应,如岩土体稳定性、地质灾害的发生等.限于篇幅和作者研究领域,本文仅对前一分支的研第27卷第2期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Vol.27 No.22002年3月Earth Science —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sMar. 2002究历史作一简要回顾.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发展来看,我们认为,可以把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的WRI研究历史初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50年代末—70年代初;第二阶段,70年代初—80年代末;第三阶段,80年代末至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可概括如下:第一阶段(50年代末—70年代初):WRI研究起步时期.研究工作侧重天然条件下WRI,对大陆地壳浅部各类地下水水质(侧重宏量组分)的时空分布规律、分类和影响因素取得了大量数据和理论成果,同位素(主要为氢、氧、硫)方法开始使用,水-岩反应地球化学模拟的理论模型基本形成,并积累一些实验数据,其中具有开创意义的几项成果是:G ar2 rels等[3]建立的25℃和1个大气压条件下海水离子络合模型;G arrels等[4]利用水的成分数据,建立了描述花岗岩风化作用的模型,奠定反向地球化学模拟之基础;Helgeson[5]提出了正向地球化学模拟的理论框架,随后Helgeson等[6]于1969年发表了第1个正向地球化学模拟的研究实例.第二阶段(70年代初—80年代末):WRI研究的框架基本形成时期.除注重天然条件下WRI,开始涉及污染、废物地质处置、全球变化等环境问题;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法被大量使用;开始涉及WRI中有机物质和气体的作用和分布规律;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水-岩反应的正向和反向地球化学模拟技术迅猛发展,前者的代表性软件是EQ3/6,PHREEQ E,SOLM IN EQ88等,后者的代表性软件是BALANCE;对于地球中水的成因、地下水的地质作用、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盆地流体和成矿规律、成矿流体的多来源等重大理论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了评价和治理地下水污染,需要精确描述污染物在地下的分布规律,多水平(multilevel)或定深取样(level2determined or depth2specific sampling)技术在8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这些技术运用于天然条件下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研究,大大丰富了浅层地下水系统中溶质运移理论;运用于核废料处置场地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则大大深化了对结晶岩裂隙介质中水-岩反应机理的认识.第三阶段(80年代末至今):WRI研究快速、全面发展时期.环境问题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新的同位素方法不断应用;水-岩反应的地球化学模拟技术进一步完善,推出了N ETPA TH,PHREEQC, M IN TEQA2等功能强大的软件,并在温度场-化学场-地应力场-水动力场耦合模拟、反应性溶质运移模拟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多水平或定深取样技术趋于成熟;进一步重视WRI中有机物质和气体的作用和分布规律研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人类日益关注的环境问题紧密结合,使WRI研究获得了更大、更持续的发展空间.从1986年的第5届WRI学术会议到2001年的第10届WRI学术会议,会议的主题和大会发言中除了WRI学术会议传统的“沉积盆地”、“地热系统”、“变质环境”、“热液矿床”、“稳定与放射性同位素”和“地球化学模拟”等内容外,增加了环境污染、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环境、全球变化、灾害等内容,从论文数量分布看,1986年,会议论文集收录的178篇论文中有关环境的论文只有9篇,而到2001年,会议论文集所收录的380篇论文中半数以上涉及污染、废物处置和WRI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作用,表明WRI研究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安全问题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 若干重大研究成果简要回顾2.1 地下水成因和地壳中水的地球化学循环地球内部水的成因和起源问题是地球科学的重大研究课题.经过近50年的探索,水文地球化学工作者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取得了重要进展.20世纪80年代,依据水的水化学、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证据(表1),White[7]和Пиннекер[8]分别提出了地下水成因类型划分方案.White[7]在第五届国际WRI学术会议上,发表了题为“不同起源的地下水”的论文,给出了他的“1986年版”地下水成因分类:(1)雨水成因的(meteoric),来自大气,与松散沉积物共生.如果热梯度和渗透性足够高,可深循环至10km.(2)大洋成因的(oceanic)及其非海相成因的等同物,是经历蒸发作用的在地下循环的雨水成因的产物.(3)演化的同生水(evolved connate wa2 ter),起源于大洋成因的水与沉积物和火山岩的水-岩相互作用,但并不总是形成于中等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包括各种有机和无机反应;成岩水(diagenetic water)可与这类成因的水重叠,或者是这类成因的水与变质水的过渡.(4)变质水(metamorphic wa2 ter),经历变质脱水反应的岩石所含的水或从中驱替出来的水.取决于游离水的析出速率和析出通道的渗透性,变质水经受的超高压可至岩静压力梯821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第27卷表1 第5、7、10届WRI学术会议的主题和大会发言题目对比Table1K eynote talks and themes of the fifth,the seventh and the tenth WRI symposium 时间(届)地点主题大会发言题目1986(5)冰岛矿物-流体界面地球化学;活动的地热系统;变质环境;稳定与放射性同位素;沉积盆地;地球化学模拟;热液矿床与海水入侵有关的地下水混合作用的地质意义;大陆淡水中锂的迁移和循环;Salton Sea钻探项目:加州科罗拉多河三角洲活动地热系统的调查;大洋热泉的化学和同位素系统研究;地热系统中甲烷成因的同位素证据;玄武岩热液蚀变过程中金的迁移;瑞典Stripa核废料处置场地花岗岩-水相互作用起源的卤素及其放射性同位素环境酸化中的地球化学缓冲;不同起源的地下水1992(7)美国矿物-流体界面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模拟;有机地球化学;自然灾害与环境污染;全球过程;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氧化还原反应;风化过程与地表水环境;盐湖与蒸发盐矿床;非饱和带环境;地下水环境;稳定与放射性同位素;沉积盆地;地热系统;变质环境;热液矿床;海水-岩石相互作用溶解与沉淀动力学:实验和野外结果;矿物-流体界面化学研究进展;铝的水解:矛盾的模型和铝地球化学的解释;水-岩相互作用地球化学模拟:过去、现在和未来;显生宙时期大气CO2;流体-矿物系统稳定同位素交换:老问题,新解法;沉积盆地中咸的建造水:同生的或成岩的?;沉积物中的早期成岩作用:全球的观察;作为构造背景函数的地热和火山系统中气体的成分;犹他州Oquirrh和Wassatch矿床:大规模水-岩相互实例;洋中脊中水-岩相互作用的结果2001(10)意大利地球化学循环,全球变化与自然灾害;水岩相互作用模拟;热力学,动力学与实验地球化学;矿物表面与风化作用;地下水环境;沉积盆地;岩浆作用,变质作用与成矿作用;火山与地热过程;微量元素迁移;污染与修复:一般问题;污染与修复:矿山环境;废物储放与处置;生物地球化学与有机成络作用;水岩相互作用研究中的稳定与放射性同位素泥岩和类似低渗透性材料中水-岩相互作用;利用宏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示踪剂解释地下水-矿物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利用多示踪剂方法降低同位素研究中的模糊性;沉积盆地含水层系统中地球化学标志物的意义;冰川下火山活动引发的相互作用过程:具有全球意义的局部现象;水-岩相互作用的逆向模拟;热水条件下水/岩/有机/微生物相互作用;查明中东地区盐度的来源:约旦河流域的水文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综合研究 第5届未列主题和大会发言,主题是我们根据会议论文进行分类,大会发言则根据论文作者的影响力和论文学术重要性确定.度.超变质水(ultrametamorphic water)可以在很高的温度下存在,以致于出现岩石的部分熔融.(5)岩浆水(magmatic water),赋存于或来源于熔融的岩石中的水,包括本分类方案中的各种类型的水,因此,起源是多种多样的.(6)初生水(juvenile water)或真正的原生水(primary water),自从地球形成以来,从未参与大气循环的水.这种水即便存在,也是极其稀少的.我们甚至没有直接的证据说明这种水存在过,就已知的高温条件下的同位素交换反应和单个水分子的非恒定性而言,尤为如此.这一分类方案与Пиннекер[8]将地下水按成因划分为渗入成因、沉积成因、变质成因和火山-岩浆成因等四大类的方案在本质上是相似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种新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数据不断证实,他们的地下水成因分类是成立的.Шварцев[9]把不同成因的地下水置于地质循环的框架中,总结出了“地壳中水的地球化学循环”模型.这一概念指的是从表生带的风化作用开始,在沉积-变质作用有次序有方向的发展中,在岩石、有机物和气体经历的地球化学改造中,导致水的直接参与,产生水的分解和合成等作用和现象的总和.由这一模型得出的几点结论十分重要:(1)岩石不仅仅是地下水储存和运动的场所,而且是活泼的化学反应剂,能使水分子不断的离解,并使离解出来的氢和氧固定在新形成的矿物中.(2)在深部变质带中,产生水的合成.(3)水与岩石和矿物相互作用的初期,水中的组分基本与岩石中的组分相同.相互作用的时间越长,或所处的环境变化越大,水中的组分与原始岩石组分间的差异越大,当水中大量出现岩石中含量很少的元素时,表明有其他来源,是水的地球化学循环的结果.2.2 控制水的化学成分的地球化学过程查明地下水水质时空分布规律、形成作用和影响因素始终是WRI研究的主干学科-水文地球化学的基本任务.近30年来,大量野外和室内观测数据的积累,使水文地球化学理论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集中体现在有关控制水的化学成分的地球化学过程研究成果上.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是多变量的复杂函数,这些变量包括:补给水的成分,地下岩石的成分,岩石的水文地质特征等等.地下岩石成分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溶解-沉淀作用上.Шварцев[10]总结出了在水-岩系统演化过程中分散和富集元素相互关系原则图(图1).从A点到I点,不同的化学元素总在经历各种分散或富集作用.当地下水流速较大,补给区与排泄区的距离较小时,WRI时间较短,水-岩系统演化常常处于初期阶段(如B,C),此时,形成的次生相只有A和B,而水的TDS较低.随着WRI时间的921 第2期 沈照理等:水-岩相互作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图1 水-岩系统演化过程中分散和富集元素相互关系原则[10]Fig.1Principle plot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seminated and concentrated elements in evolution of water2rocksystemA—I为新次生相形成的起点.1.水中元素累积曲线;2.次生相富集的元素;3.与岩石接触的水可能进入的带;4.水—岩相互作用可能结束处增加,不断形成新的次生相,而水的TDS不断增加.当然,实际的情形常常十分复杂,很难遇到图1所示的全部次生相组合,地壳中的水溶液有着复杂的地质历史,不同的成因、埋深和成分.实际的水-岩系统常常不会始于A点,图1所示的早期次生相也常常缺失.但这一模型仍不失为水-岩系统演化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为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原则.地下水系统中氧化还原过程研究是WRI研究中进展较快、理论和应用成果较丰的领域.归纳起来,近30年来取得的重要进展包括:(1)已经建立一套野外和室内精细描述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体系,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定深取样、现场微宇宙(in2situ microcosm)和不稳定及痕量组分现场快速测试技术等.方法上的突破,使得氧化还原过程机理研究得以不断突破.(2)识别了氧化还原作用的分带性,发现了无机和有机组分氧化还原作用的耦合现象,并发现:这些作用常常在空间上重叠,即多种氧化还原反应常常同时发生[11].(3)建立了一系列氧化还原过程动力学模型.由于理论研究的不断创新,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有了学术支持,而最近20年的污染场地修复尤其是有机污染物、变价重金属和氮、磷污染物的治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又反过来对氧化还原理论研究不断提出了新的课题,真可谓是理论与应用表2 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分类[12,13]Table2Redox conditions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环境 特征相 富氧环境,c(O2)>30μmol/L赤铁矿,针铁矿,水铁矿,MnO2类型相,无有机质次富氧环境,c(O2)≥1μm ol/L,<30μm ol/L赤铁矿,针铁矿,水铁矿,MnO2类型相,少量有机质缺氧环境,c(O2)<1μmol/L共三类:硫化物环境c(H2S)≥1μmol/L;无硫化物环境,c(H2S)<1μmol/L黄铁矿,白铁矿,菱锰矿,有机质后富氧环境低温Fe(Ⅱ)-Fe(Ⅲ)硅酸盐,菱铁矿,蓝铁矿,菱锰矿,无硫化物,少量有机质甲烷环境菱铁矿,蓝铁矿,菱锰矿,较早形成的硫化物,有机质相得益彰、比翼双飞.在众多的相关成果中,我们觉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分类[12,13](表2),这一分类对多学科均有指导意义,并不断得到数据的支持.矿物-水界面地球化学从一开始就是WRI研究的重点领域,其中吸附作用研究又是重中之重.研究表明,经典的等温吸附模型和离子交换模型无法真实模拟复杂和多变的自然环境,当吸附剂是微量、痕量离子组分(低于10-4~10-5mol/kg),或吸附质的表面电荷与p H相关时,尤为如此.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开始形成表面络合模型(或静电吸附模型)理论,大量的野外和实验数据显示,这类模型能够更真实地刻画许多污染物的吸附行为.如马腾[14]成功建立了用于描述复杂系统行为的表面络合模型-扩散层模型(DLM),开展我国南方某铀矿水冶尾矿库附近浅层地下水系统中U6+的反应-迁移数值模拟研究,U6+计算值与实验数据拟合得很好(图2).2.3 水岩相互作用与地质灾害很多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水库诱发地震、地面沉降等,其本质上都是水量、流速、水力坡度、水化学成分等的变化,引发WRI类型、速度或规模的改变,导致岩土体失去与其周围环境的平衡,发生灾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下,王士天等[15]开展了大型水域水岩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研究.他们归纳了水库区WRI的类型及特征(表3).其研究成果表明,在水利水电建设、特别是大型水库的建设和营运过程中,这类由WRI导致的灾变地质作用,有时不仅是强度高,而且时空尺度较大.031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第27卷图2 U6+的DLM模型计算值与吸附实验数据的对比Fig.2Simulation of U6+sorption experimental data with computed values from DLM modela.c=4.3×10-4mol/L,实圆点表示第1组实验数据点,点线表示模型的拟合曲线;b.c=4.3×10-3mol/L,实圆点、上三角形和菱形块分别表示第2、3和4组的实验数据点,实线、点线和短连线分别表示在这3种实验条件下的模型计算值表3 水库区水岩作用的类型及特征[15]Table3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2rock interaction in reservoir areas水库的部位水岩作用类型作用特征 库岸及枢纽区浅部岩体坝下游边坡及河岸库盘较深部岩体软化及泥化作用通过提高土石的含水性而降低其强度的物理作用干缩、湿胀与崩解通过改变土石的含水性而恶化其性质的物理作用渗透变形通过水流带走土石中的细小颗粒而降低其承载能力的物理作用冰冻膨胀作用通过水冻结成冰,产生体积膨胀而使裂隙劈裂的物理作用化学潜蚀与溶蚀通过带走土石中的可溶性成分,而恶化其工程性质的化学作用动水压力(或渗透压力)作用通过水的渗流对土体施加一定推力的力学作用空隙水压力效应通过减小岩土体在破坏面上的有效正应力而降低其强度的力学性质水力冲刷作用通过强力的水流冲击而使岩土体破坏的力学作用雨雾浸润导致的软化、泥化及空隙水压力效应荷载作用是一种库水以面荷载的方式作用于库盘的力学作用空隙水压力效应水热与汽化膨胀作用地表水渗透到地下深处与高温岩体接触而产生的吸热膨胀或汽化膨胀应力腐蚀作用承载的硅酸盐岩遇水后,岩体内原有裂隙端部的拉应力集中,会使其硅-氧键发生加速的水化作用,并使其强度随之而降低3 创新领域展望3.1 地下水地质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地球中水的地质作用类型和过程复杂多样,蕴藏着无限的研究机会.就成矿作用而言,从地壳深部到表生带,多来源的成矿流体、多来源的成矿物质和多样式的成矿环境,决定了矿床成因和矿床分布规律的复杂性,水-岩(土)-气-有机物相互作用研究和古水文地质学研究在解决这些复杂性问题中的关键作用应当给予更大的关注.就油气的生成、运移和保存而言,沉积盆地内地下水运动、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和经历的WRI往往是决定的.大力开展从盆地尺度到空隙尺度的WRI研究,查明天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油气田地区的地下水环境演化规律,可能有助于提升石油地质理论,并在油气勘查方面取得新突破.就成岩作用而言,变质成因水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地质作用至今仍为薄弱领域,地质学的某些前沿问题,如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机理,深部流体的来源、性质和运移规律起到什么作用,亟待新理论模型的解释和新技术、新数据的支撑.就表生作用而言,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问题将是很长一段时期内WRI研究的主要领域:随着观测手段越来越精细和精确,必将使我们对于污染物在地下介质中经历的复杂的WRI有更深入的理解;利用地质材料修复被污染的场地,是一个极具前景的领域[16],为WRI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目前,WRI对于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时空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仍较为薄弱,与此相关的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水文地质和地球化学131 第2期 沈照理等:水-岩相互作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信息的获取和解译也常常被忽视.3.2 地下水环境演化与全球变化地下水是地球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圈层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载体,因此,地下水系统中蕴藏着环境变化的丰富信息.地下水系统的次生沉积物(如石笋和泉钙化)作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信息载体,其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可作为重要的气候代用指标,近几年引起高度重视[17~19],所提供的有关全球变化信息之丰富不亚于黄土、冰心和大洋沉积物.地下水的流速和WRI的速率使得地下水本身也适合作为探测天然和人为环境变化的介质.Ed2 munds[20]总结了地下水系统中快速环境变化的标志,这些标志大多对应某种或某些WRI:饱和带包括水位,HCO-3,O2,Cl,3H,NO-3,DOC,Si,SI方解石等主要离子,Eh,Fe2+,Mg/Ca,δ(18O),δ(2H), Br,14C,36Cl,K,杀虫剂,B等指标;非饱和带包括Cl, p H,NO-3,3H,14C,36Cl,Al和碱金属离子.如何在此基础上,系统构建地下水系统的全球变化指标体系,值得开展更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人类活动作为新的强大的地质营力,已经并且正在加速改变全球环境,张宗祜等[21]在华北平原的工作表明,人类活动已成为现今控制某些地区地下水环境演化的主导力量,地下水演化已进入到由量变到质变的新阶段.有必要科学地认识地球系统的自然行为与人类扰动的响应,在更广阔的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上去发展水文地质学科.可以相信,地下水系统中蕴藏的环境变化信息将不断被提取,WRI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将不断被识别并定量化,相应的全球变化指标体系、理论和模拟技术将不断完善.3.3 极端条件下的水-岩相互作用到目前为止,WRI研究极少涉及极端温度、压力、酸碱条件,地球深部的WRI研究仍然薄弱.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这些条件下的WRI研究提出了新的需求.比如,如何在超临界条件下将有害物质固定到某种材料(如水泥)中,使之得到安全处置;如何精细、在线观测极端环境条件下的生物地球化学和气体地球化学过程;如何进一步开展超高压变质流体的形成、组成、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及其成岩成矿效应研究;如何加强目前仍十分薄弱的永久冻土地区的WRI及其对水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研究;某些矿坑水的p H值极低甚至为负值[22],对水溶液酸碱理论、p H值测量方法都提出了挑战.开展这些研究,将加深和拓展我们对地球内部和表层所发生的复杂多样的WRI的了解,发展系统地球科学理论和方法体系.参考文献:[1]ВернадскийВИ.ИзбрсочТⅣ[M].кн2-М:Изд-воАНСССР,1960.[2]沈照理.应该重视水-岩相互作用的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1,18(2):1.SHEN Z L.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water2rock interaction studies[J].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 e2 ology,1991,18(2):1.[3]G arrels R M,Thompson M E.A chemical model for seawater at25℃and one atmos pheric total pressure[J].Amer Jour Sci,1962,260:57-66.[4]G arrels R M,Mackenzie F T.Origin of the chemical com2positions of some springs and lakes[A].In:G ould R F, ed.Equilibrium Concepts in Natural Water Systems[C].Advances in Chemistry,1967,67:222-242.[5]Helgeson H C.Evaluation of irreversible reactions in geo2chemical processes involving minerals and aqueous solu2 tions.I.Thermodynamic reactions[J].G eochim Cos2 mochim Acta,1968,32:853-877.[6]Helgeson H C,G arrels R M,Mackenzie F T.Evaluationof irreversible reactions in geochemical processes inv olving minerals and aqueous s olutions.II[J].Applications G eochimC osm ochim Acta,1969,33:455-481.[7]White D E.Subsurface waters of different origins[A].In:Extended Abstracts of 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ater2rock Interaction[C].Reykjavik:Orkustofnun, 1986.629-632.[8]Пиннекер(отвред)ЕВ.ОбщаяГидрогеология[M].Новосибирк:Наука,1980.[9]Шварцев(отвред)СЛ.Гидрогеохимия[M].Новосибирк:Наука,1982.[10]ШварцевСЛ.Рудогенерирующиепроцессывэволюционномразвитиисистемывода2порода[J].Геологияруднм2ний,1994,36(3):261-270.[11]Christensen T H,K jeldsen P,Bjerg P L,et al.Biogeo2chemistry of landfill leachate plumes[J].Applied G eo2chemistry,2001,(16):659-718.[12]Berner R A.A new geochemical classification of sedimen2tary environments[J].J Sed Petrol,1981,51:359-365.[13]Langmuir D.Aqueous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M].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7.[14]马腾.淋滤作用影响下放射性核素在浅层地下水系统231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第27卷。

地球化学课件9、10第3章水-岩化学作用和水介质中元素的迁移三四

地球化学课件9、10第3章水-岩化学作用和水介质中元素的迁移三四
①分散相与分散媒的量比不固定; ②质点细小,具极大的比表面(S0=S/V,面积/体积)和
很高的表面能。胶体粒径为10-6~10-9m,比离子分子( ~10-10m)大,比机械悬浮体(> 10-4m)小。
直径1cm的球粒碎成1nm的微粒后表面积由0.0003m2 变成总表面积3000m2(为1000万倍,如肥皂) ③质点表面的电荷未达到饱和,带电荷。带正电者称 为正胶体,带负电的称为负胶体。 ④胶体具极强的吸附性(因带电荷及比表面大)。能吸 附与其电荷相反的其他离子。
Al(OH)3+H+=Al(OH)2++H2O Al(OH)3+OH+=AlO2-+2H2O ⑤增温可加速聚沉速度。(一方面加剧布朗运动,增加粒子
碰撞机会;一方面使离子水化程度降低)(所以胶体搬运 只在低温水流体中占有较重要地位)
其它的如放射线照射、毛细管作用、振荡以及大气放电等都 可导致胶体的凝聚
③胶体溶液浓度增大:可以促使胶体凝聚(如蒸发)。
④溶液的酸碱度:对胶体的搬运与沉积也有很大影响。
☆不同胶体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凝聚(如高岭石在弱酸性、蒙 脱石在碱性下凝聚)
☆两性胶体:在酸的作用下显碱性,胶体带正电(生成正的同 型成带负电 的离同子型,带如电离Al子(OAHl)O2+2-)),,在胶碱体的带作负用电下。显酸性(生
1.活度积原理
◇溶解是指物质以离子状态存在于溶剂(水)中,形成真溶液。 如Cl、S、Ca、Na、Mg、K及部分Fe、Mn、Si、Al等元素多呈离 子状态溶解于水中。
◇可溶物质溶解多少—能否稳定迁移—何时沉淀,与溶解度有关
◇溶解度与溶度积有关,溶度积与活度积有关。
活度积:当温度一定时,难溶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活度的乘积为一 常数,这一常数称为活度积。

自然地理学:第9章 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1

自然地理学:第9章 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1
透水的(砾、砂类沉积物或岩层,又称为含 水层)
半透水的(粘土质砂、亚砂土、黄土) 不透水层(结晶的和无裂隙的岩石或粘土,
又称为隔水层)
隔水层、含水层与滑坡
滑坡发生构造条件
滑坡修复
四、水对岩石的侵蚀和堆积——改变地表形态
岩石圈的结构和岩石圈变动(或构造运动),决 定岩石圈表面的轮廓与构架。 例如,海陆的分 布,高原、山地、盆地、平原的形成等。
➢ 梯田 ➢ 鱼鳞坑
2. 植物措施
植树造林 植物篱
3. 耕作措施
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
梯田
梯田
石坎梯田
石坎梯田
兴修梯田
梯田风化
植物篱——生物坝
香根草
植物篱
植物篱
植物篱
植物篱
植物篱+石坎护坡
三、岩石圈与水圈正反馈作用
岩石圈变形改变水圈结构,反过来水圈结构 的改变也引进岩石圈的变动,从而进一步改 变水圈的结构。
如:冰期与间冰期
第四节 构造-侵蚀-地貌循环
反映了: 构造运动对水力侵蚀的控制; 水力侵蚀对岩石圈表面塑造和改造 的关系。
一、侵蚀循环理论
戴维斯于19世纪提出用地貌循环理论描述 地面发育的阶段性 ---将地面的发育分为幼年期、壮年期和老 年期。
大秦岭
流域形态:如盆状、线状、碟状和格子状等, 与岩石圈的结构和构造密切相关。
又如: 长条形流域往往是强烈褶皱区 “几”字河流是岩石圈变动(节理、断层或地 壳上升)的结果
天山褶皱山
羽毛状水系—线状构造(褶皱)
河流转弯
第三节 水的分布、负荷均衡与岩石圈形变
一、岩石圈的变动与水分布的变化
联合古大陆
沉积岩:水的侵蚀、搬运和沉积的结果 岩浆岩:与水的散失相关 变质岩:变质热液参与

第九次课 岩体的动力、水力性质

第九次课 岩体的动力、水力性质

三、试验法测定岩体渗透系数源自抽水试验 压水试验 岩体单位吸水量是指 单位试验压力下、单 位长度试段在单位时 间内的岩体的吸水量。
Q W Lp
aL K 0.525W lg r0
四、地下水渗流对岩体的影响
岩体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水改变着岩体的物 理、化学及力学性质,另一方面岩石也改变着地下水 自身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化学组份。 物理作用 化学作用 力学作用
岩体渗流性大小取决于岩体结构面性质和岩块的岩性 岩体渗流裂隙导水,微裂隙和岩石空隙蓄水
裂隙网络渗流具有定向性 一般将岩体看做非连续介质 岩体渗流具有“偏流效应” 岩体渗流具有高度的非均匀性和各向异性
大部分岩体渗流均符合达西渗流定律
岩体渗流受应力场影响明显 岩体的空隙是地下水赋存场所和运移通道
岩体间隙结构及相关介质
多孔连续介质
裂隙网络介质 狭义双重介质 广义双重介质 连通裂隙网络 非连通裂隙网络
岩溶管道网络介质
溶隙-管道介质
裂隙岩体的水力特性
一、单个结构面的水力特征 二、裂隙岩体的水力特征 三、试验法测定岩体渗透系数 四、地下水渗流对岩体的影响 五、岩体应力对岩体渗透性能的影响
一、单个结构面的水力特征
二、岩体中弹性波速度的测定

地震波法 声波法 超声波法
•选择代表性测线,布置 测点和安装声波仪 •发生正弦脉冲,向岩体 内发射声波 •记录纵、横波在岩体中 传播的时间
D2 vmp t p
vms
D2 t s
动力检测法的优缺点



优点 对岩体的破坏和扰动小 不受自然条件限制 效率高,成本低
岩体的动力学、水力学性质

§4.5 岩体的动力学性质 §4.6 岩体的水力学性质

岩体水力学中多相介质的几种耦合作用问题

岩体水力学中多相介质的几种耦合作用问题

岩体水力学中多相介质的几种耦合作用问题一.引言岩体水力学是介于岩体力学和渗流力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水与岩体相互作用下,地下水的渗流规律及工程岩体的变形破坏规律。

多相介质的耦合相互作用是岩体水力学研究的核心。

60年代末70年代初,法国国家地质局矿产地质研究所的C.Louis教授,在他的论著Rock Hydraulics中,首次提出了岩体水力学这一新的学科概念。

他认为这一学科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裂隙岩体的水力学性质和特征,研究液流现象及其效果。

80年代及90年代初,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综合近年来土木工程中大量有关地下水渗流与岩体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成果,可以把岩体水力学概述为介于岩体力学和渗流力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由于这一学科从一开始就与实际工程建设密切相关,因而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二.裂隙岩体水岩的相互作用水在岩体中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水对岩体的物理化学作用,在工程上常用软化系数表示;另一方面是水与岩体相互耦合作用下的力学效应,包括空隙水压力与渗流动水压力等的力学作用效应。

裂隙岩体渗流模型有三种,即孔隙介质模型(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及基于裂隙网格水力学的裂隙网格模型)、双重介质模型和似双重介质模型。

目前普遍采用后一种模型,即将大的裂隙按渗流模型考虑,而将数量众多的细小裂隙按等效连续介质处理,这样既实用简单又基本上模拟了裂隙岩体结构的力学特征。

三.多相介质的耦合相互作用现在工程界普遍认为裂隙在岩体水力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该领域内,把岩石介质视为各向异性的不连续体,裂隙的产生破坏了岩体的整体性,并成为液流通道。

这里的裂隙构造包括岩体经历一切地质作用后形成的不连续结构,因此,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由于地质力学作用的环境不同,因而具有不确定的方向和大小,表现出渗流的各向异性;另一方面,从水力学的观点,我们把岩体当作单元组合体,把单条裂隙的液流势扩大到整个岩体,这样由于裂隙本身的不规则性和方向性,以及充填物等的影响,在整个岩体裂隙系统中,就能确定地下水的水力势。

第 九 章 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第 九 章  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三、岩石的性质决定了水的下渗、流动与循环 岩石的性质决定了水的下渗、
岩石是否含水,含水多少,决定于岩石的孔隙率与裂隙率。 岩石是否含水,含水多少,决定于岩石的孔隙率与裂隙率。 固结的坚硬的岩石,一般来说在颗粒之间很少存在孔隙。 固结的坚硬的岩石,一般来说在颗粒之间很少存在孔隙。 岩石中的空隙,主要以各种成因的裂隙为主。 岩石中的空隙,主要以各种成因的裂隙为主。 岩石分化形成的风化产物或还未固结的松散沉积物的空 隙率要大的多. 隙率要大的多. 通常将存在于松散的砂、 砂岩等孔隙中的水,称为孔 通常将存在于松散的砂、砾、砂岩等孔隙中的水,称为孔 隙水;把坚硬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称为裂隙水 裂隙水。 隙水;把坚硬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称为裂隙水。 根据储水和透水的能力,可将岩土层分为含水层和隔水层 含水层和隔水层。 根据储水和透水的能力,可将岩土层分为含水层和隔水层。 岩层空隙中含水且能透水的岩层为含水层 如砂岩层、 含水层, 岩层空隙中含水且能透水的岩层为含水层,如砂岩层、砾 岩层等; 岩层等; 而不含水或含水但不透水的岩层为隔水层 如粘土层、 隔水层, 而不含水或含水但不透水的岩层为隔水层,如粘土层、泥 岩或页岩层通常为隔水层。 岩或页岩层通常为隔水层。 在地表水循环过程中,水的下渗与地下水的流出, 在地表水循环过程中,水的下渗与地下水的流出,也是其 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岩石的结构与性质, 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岩石的结构与性质,影响并控制了水的下 渗与地下水的流出. 渗与地下水的流出.
(a)
(b)
(c)
(d) (e)
剥蚀系统模式示意图(Strahler) 剥蚀系统模式示意图(Strahler)
陆块海拔随时间减小的程序就是所谓的指数 式衰减。把指数式衰减率用于陆块的剥蚀作用, 式衰减。把指数式衰减率用于陆块的剥蚀作用, 可以简单地反映出这样一个道理, 可以简单地反映出这样一个道理,即完成剥蚀作 用的有效能, 用的有效能,与高出海平面以上的大陆块体的高 度成正比。因此,平均海拔下降时,其变化强度成 度成正比。因此,平均海拔下降时, 正比地减小。 正比地减小。 在地面剥蚀循环过程中,陆块(地面) 在地面剥蚀循环过程中,陆块(地面)的抬升 导致地面高程的增大;地面高程的增大, 导致地面高程的增大;地面高程的增大,引起地面 剥蚀作用(包括河流侵蚀作用)的加强; 剥蚀作用(包括河流侵蚀作用)的加强;由于地面 的剥蚀,岩石圈均衡补偿上升。 的剥蚀,岩石圈均衡补偿上升。构成了一个岩石 圈与水圈相互影响、相互反馈的作用模式(见下 圈与水圈相互影响、相互反馈的作用模式( 图)。值得注意的是,均衡补偿引起的陆块(地面) 值得注意的是,均衡补偿引起的陆块(地面) 上升量小于陆块(地面)剥蚀降低量, 上升量小于陆块(地面)剥蚀降低量,在地面剥蚀 循环过程中,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构造抬升, 循环过程中,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构造抬升,地面总 是倾向于降低。 是倾向于降低。

基于水岩相互作用的岩石力学性能研究

基于水岩相互作用的岩石力学性能研究

基于水岩相互作用的岩石力学性能研究刘小强;周世良;尚明芳;李怡【摘要】The rock samples, which are collected from the first-stage project field of Funing port in Yunnan Province, are carried out the conventional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 after the different numbers of drying and wetting cycl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parameters variation rule of mudstone and sandstone under the water-rock interaction can be found through the measured rock mechanical properties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continuous damage mechanics approach, based on the elastic modulus, is applied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deterio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udstone and sandstone. The strength between rock and rock mass has been obtained after engineering conversion of rock mechanic parameters by Hoek-Brown strength criterion.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overhead sloping type wharf properties have been obtained during the water-rock interaction based o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依托云南省富宁港一期工程,现场采集岩石试样,经过不同次数的干湿循环后作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对实测岩石力学性能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泥岩及砂岩在水岩相互作用下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基于岩石弹性模量,应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方法对比分析了泥岩及砂岩的损伤劣化特点;应用Hoek-Brown强度准则对岩石力学参数进行转换得到岩体综合强度参数;通过有限单元法得到不同次数的水岩相互作用下架空斜坡码头性能的变化特点.【期刊名称】《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31)002【总页数】7页(P268-273,313)【关键词】水岩相互作用;力学性能;劣化;架空斜坡码头;库岸边坡【作者】刘小强;周世良;尚明芳;李怡【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重庆400074;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重庆400074;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重庆400074;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重庆40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58库岸边坡受水库调节及降雨等因素影响,地下水位不定期变动使得库岸岩土体长期处于饱和-风干的交替状态,这种水岩相互作用的周期性循环对岩石物理力学性能将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加剧岩石风化,直接威胁库岸及码头结构的安全。

关于三峡大坝水岩相互作用对大坝析出物成分影响的分析

关于三峡大坝水岩相互作用对大坝析出物成分影响的分析

关于三峡大坝水岩相互作用对大坝析出物成分影响的分析作者:杨瑜泽吴溪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14年第5期杨瑜泽1吴溪2(1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802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湖北武汉432000)摘要: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经过几代人的研究和十年施工建设,于2003年6月开始蓄水、通航、发电、发挥其综合效益。

三峡大坝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大意义。

因此,开展三峡大坝析出物的调查,分析其成分及其形成的原因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分析大坝的水岩相互作用对其析出物成分的影响。

关键词:三峡大坝;析出物;水岩相互作用中图分类号:TU3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4.05.077最近10多年来,国家电力公司以及水利部委托有关部门定期组织实施了所属水电站大坝的安全检查工作。

三峡大坝是我国最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

1地层岩性长坝区基岩为前震旦系古老结晶岩,主要岩性及产出形式为闪云斜长花岗岩岩基、闪长岩包裹体、花岗岩脉、伟晶岩脉、辉绿岩脉、闪斜煌斑岩脉六种。

长坝基础范围内91.21%的面积分布闪云斜长花岗岩,其余几类岩石仅占坝基面积8.79%。

第四系覆盖层主要分布在河床及一级阶地部位,两岸山体的冲沟或坳沟内仅零散分布,厂坝基础范围内第四系覆盖率约70%。

第四系覆盖层的厚度:河床部位较大,可达数米至20m 余;岸坡部位厚仅1—3m。

2断裂构造研究区断层构造岩按动力变质或破碎程度分为糜棱岩、碎斑岩、碎裂岩、角砾岩及碎裂XX岩五种。

极少数断层构造岩发育齐全,绝大多数断层不含角砾岩,而只含其余四种构造岩中的1~4种。

研究区断层构造岩早期均胶结良好,较坚硬、完整,由于后期受到多期活动的影响,进一步破碎,在构造岩内产生微小裂隙,致使部分断层构造岩变得比围岩破碎。

极少数断层由于张性复合,利于地下水的交替活动,风化加剧,使得这极少数断层的构造岩呈松软状态。

岩溶发育区深埋隧道水岩相互作用机理

岩溶发育区深埋隧道水岩相互作用机理
圆梁山隧道穿越的毛坝向斜中节理构造比较发 育 , 其中以走向节理发育最好 。根据野外勘查 , 毛 坝向斜中的节理构造按成因至少可分为四种 , 其中 以层间共轭 X 节理最为发育 , 一组顺层发育 , 另一 组切层发育 。切层者因持续的层间拖曳作用而逐渐 张开 , 因而成为控制区内水平溶洞的主要构造 。在
第 4 期 岩溶发育区深埋隧道水岩相互作用机理
75
与实测的 2108MPa 比较吻合 。所以在高水压条件 下 , 裂纹的扩展一般应该属于 Ⅱ型裂纹问题 , 用 (8) 式预测发生水力劈裂作用的临界水头压力值是 比较合理的 。
3 实例分析
圆梁山深埋特长隧道全长 111068km, 是新建 铁路重庆至怀化线的关键性控制工程 。隧道分进口 和出口两个施工区 。进口工区从洞口至三通略靠前 为古生界泥岩段 , 三通略靠前向出口洞身有 2km 多穿越毛坝向斜核部的二叠系和三叠系碳酸岩盐 , 最大埋深 700 多米 , 岩溶比较发育 。毛坝向斜为两 翼高凸 , 中间低洼的槽状地貌 , 四周被志留系地层 所围限 。向斜两翼的地貌形态对称性极佳 , 向斜核 部多为沿向斜轴线 (北北东或北东向) 和沿横向断 裂 (北西西或北西向) 发育的岩溶洼地和漏斗 , 根 据定测 Dd2y22 # 和 Dd2y24 # 深孔地应力水压致裂法测 试结果 , 毛坝向斜现今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 σ1 方向为 N73 13°~84°W, 其值为 17139MPa ~18161 MPa, 最小水平主应力 σ3 值为 10183MPa ~ 11144 MPa, 中间主应力 σ2 值为 10183MPa ~11144MPa 。 又根据 1856 年 6 月 10 日黔江与咸丰之间 6125 级地 震的震源机制解 , 发震构造应力场的方向为 N78 °W 左右 , 因此 , 可认为圆梁山隧道所处的现今构造应 力场应为 N78 °W 向构造应力场 , 这与现今区域近 EW向构造应力场基本一致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圈变动与剥蚀作用反馈关系
地面高程增大
岩石圈的变动 (陆块上升)
均衡补偿
剥蚀(或侵蚀 )作用增强
岩石圈变动与剥蚀作用反馈关系图
在地面剥蚀循环过程中,陆块(地面)的抬升导致地面高程的增大;地面高 程的增大,引起地面剥蚀作用(包括河流侵蚀作用)的加强;由于地面的剥 蚀,岩石圈均衡补偿上升。构成了一个岩石圈与水圈相互影响、相互反馈的 作用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均衡补偿引起的陆块(地面)上升量小于陆块 (地面)剥蚀降低量,在地面剥蚀循环过程中,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构造抬升, 地面总是倾向于降低。
海洋面积、深度随时间的变化
冰川均衡
从末次冰期最盛期(大约距今18,000年前)到现在,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区 的劳伦泰德冰盖(北美)、斯堪的纳维亚冰盖(北欧)及其他冰盖全部融化了, 世界海平面平均上升了100 m(80~120 m)。在原来冰盖覆盖的地区,由于负 荷的减小,地面均衡上升,如劳伦泰德冰盖区和斯堪第纳维亚冰盖地区冰后期 地面上升量最大可达数百米。而海底由于负荷增加,均衡下沉。
洪(冲)积扇的结构
从平面看,洪积扇扇顶堆积的是粗大的砾石,由扇顶向扇缘的堆积物颗粒 逐渐变细。从剖面上看,洪积扇的底部主要是由粘土或亚粘土物质组成,垂直 向上物质逐渐变粗,由砂砾石组成,这是当洪积扇发育时,每次洪水水量增大, 带来砂砾物质增多,后一次堆积超覆前一次堆积时才能形成。 实际上,洪积扇的结构多是砂砾互层和砾石层中夹砂透镜体或砂层中夹砾 石透镜体,因为每次洪水量不同,带来的砂砾量不等,颗粒大小不一样,堆积 的范围也不同。
第四节 构造-侵蚀-地貌循环
• 侵环(侵蚀循环) 理论,描述了地面发育的阶段性。
幼年期:水系尚未充分发育,河谷间分水地带宽广而平坦。 壮年期:地面起伏最大,地面最为破碎、崎岖。 老年期:地面由原来的高峰深谷变为低丘宽谷。
戴维斯的地貌循环理论的局限性:地面的剥蚀不完全发生在地 面上升以后,而是在地面的上升过程中就已经开始;对地面剥蚀导 致的地面均衡补偿上升没有考虑;地面稳定的时间不一定会足够的 长,保证地面的演化能够经历从幼年期到老年期的所有的阶段。
坡面流水冲刷下来的物质,要 么汇入沟谷和河流,要么在坡 麓堆积起来形成坡积物。成片 的坡积物围绕着山麓分布,形 似衣裙,故称为坡积裙。
念青唐古拉山 垭口坡积裙
沟谷流水作用与地貌
沟流:坡面细流顺坡而下时,流速流量加大,并转变成线状 集流,形成冲刷能力增强的沟谷水流。
沟流比较集中,有比较固定的流路,其侵蚀能力比坡面流水 有显著增强,是形成沟谷地貌的主要营力。
第五节
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
流水对地貌的改变具有三种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 这三种作用主要受流速、流量和含沙量的控制。一定的流速、流量只 能夹运一定数量和一定粒径的泥沙。当流速、流量增大或含沙量减少 时,流水就会发生侵蚀,从而夹带更多的泥沙;反之,当流速、流量 减小或含沙量增加时,就会发生沉积。 流水地貌:通过侵蚀、搬运、沉积,流水作用于地表岩石或沉积物形 成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流水地貌是水圈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与 标志。流水地貌可以划分为坡面流水地貌、沟谷流水地貌和河流地貌。
第九章 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岩石与水 第二节 岩石圈结构与水系发育及流域性质 第三节 水的分布、负荷均衡与岩石圈形变 第四节 构造—侵蚀—地貌循环 第五节 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 第六节 海岸发育与海岸地貌 第七节 海陆相互作用与河口、三角洲 第八节 水岩相互作用与滑坡、崩岸、海啸及泥石流
第一节 岩石与水的关系
秦岭九龙潭之九潭上的流水下蚀沟谷及凹槽
帕隆藏布峡谷
河 流 的 侵 蚀 与 堆 积
都江堰
都江堰全貌
都江堰鱼嘴和金刚堤
都江堰飞沙堰和宝瓶口
治水宝典
河流的侧蚀作用
由于河水惯性离心力的作用 使河水冲向弯曲河床的凹岸, 造成凹岸被侵蚀。而凸岸水 流减缓,在凸岸河水携带的 泥沙就会沉积,河床不断加 宽,河曲的曲度变大,形成 蛇曲河。蛇曲河最后会裁弯 取直。废弃的弯曲河道称为 牛轭湖。
第三节 水的分布、负荷均衡与岩石圈的形变 岩石圈的变动与 水的分布的变化
水负荷均衡调整与岩石圈的形变
• 水均衡是指,由于地球表面水分布的变化,导致各个地区受到的水 的重力负荷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岩石圈变形、地面升降的过程。在 海洋的边缘,由于海水深度向大陆的减小,水均衡下沉量向岸边逐 渐减小,从而导致大陆架、大陆坡地区的掀斜。由于海底的均衡下 沉,软流圈物质从海底流向大陆,从而引起大陆边缘地区的隆升。 这一过程的结果导致:(1)海洋的加深和大陆的增高,海洋与陆 地的高差、起伏增大;(2)大陆架、大陆坡的坡度增大(变陡); (3)海洋面积的缩小和陆地面积的增大。实际上,自大洋形成以 来,面积在逐渐减小,而深度却在不断增大,除与岩石圈运动有关 外,还可能与水均衡作用有关。
侵蚀循环模式
戴维斯于19世 纪末提出的地貌循 环(侵蚀循环)理 论,刻划了地面发 育的阶段性。由于 这一理论是建立在 构造上升与河流的 侵蚀基础之上的, 因此对说明岩石圈 与水圈的相互作用, 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戴维斯将地面 的发育分为幼年期、 壮年期和老年期。
剥蚀系统模式示意图(Strahler)
武夷山格状断层与九曲溪的发育
岩石圈结构对流域性质的影响
外流流域:指流域的水汇入海洋的流域; 内流流域:指河水不流入海洋的流域。 流域的性质是外流流域还是内流流域,一方面,受到区域水分平衡的 影响。另一方面则受到岩石圈结构的控制,内流流域多出现在一些封闭盆 地或封闭洼地。 受构造与地 形控制发育 的西藏羊卓 雍湖
岩石的性质决定了水的下渗、流动与循环
• 岩石是否含水,含水多少,决定于岩石的孔隙率与裂隙 率。固结的坚硬的岩石,一般来说在颗粒之间很少存在 孔隙。岩石中的空隙,主要以各种成因的裂隙为主。 • 空隙的连通性决定岩石的透水性,决定水的下渗与在岩 石中的流动,从而决定水的循环,尤其是地下水循环。
• 根据储水和透水的能力,可将岩土层分为含水层和隔水 层。 • 含水层:岩层空隙中含水且能透水的岩层,如砂岩层、 砾岩层等;而不含水或隔水层:含水但不透水的岩层, 如粘土层、泥岩或页岩层通常为隔水层。
沟谷的发生、发展,与岩性、气候、植被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沟谷发育初期,谷底不断下蚀加深,沟头不断溯源侵 蚀后退,使沟谷伸长。沟谷进一步发展,在其下段下蚀减 弱、旁蚀作用加强,使沟谷加宽。随着沟谷的加长和加宽, 流域面积加大,当沟谷内有常流水时,沟谷也就变成了河 谷。
河 流 的 下 蚀 作 用
黄土上发育的细沟
水流不间断的作用于河床,而河床反过来约束着水流。当水流所携带的泥沙量小 于它的输沙力时,发生冲刷。相反,如果水流挟沙太多,超过了它的挟沙力,其 中一部分较粗的泥沙就会堆积下来。河床冲刷使过水断面增大,导致河流流速减 小,引起河流输沙力降低。最终使得冲刷作用减弱、停止,从而出现淤积。而淤 积将会缩小过水断面,使得流速加大,输沙力加强,从而导致河床淤积的停止和 河床侵蚀的发生。这种自反馈机制,称为河流的自动调节作用。它反映了水动力、 泥沙与河床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水与岩石(包括松散沉积 物)相互作用,塑造河流地貌的过程。
下蚀作用与侧蚀作用的关系
时间上河流发育 的早期以下蚀作 用为主,随着坡 度减小,逐渐转 为以侧蚀作用为 主。 空间上河流的上 游以下蚀作用为 主,河流的下游 以侧蚀作用为主。
洪积扇
间歇性的洪流把冲刷下来的物质带到沟口堆积,形 成半圆锥状或者扇形堆积体,称为冲出锥或洪积扇。冲 出锥的规模不大,面积一般只有几百平方米,顶部与沟 口相连的地段,坡度较大,向外坡度变缓。洪积扇一般 坡度较缓,面积较大。
岩石的风化、剥蚀离不开水的参与
• 正是由于有了水的参与,冰冻风化(冻融作用)才得以 进行; • 正是由于有了水的参与,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 用、氧化作用、碳酸化作用等化学风化作用才能够发生; • 正是由于有了水,才有了生物,才有了生物风化作用; • 正是由于有了水的侵蚀作用,才使得新的岩石不断出露, 岩石的风化作用得以不断地进行。 • 如果没有水的参与,风化剥蚀的效率将会大大地降低。
• 孔隙水:存在于松散的砂、砾或者砂岩等孔隙中的水; • 裂隙水:坚硬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 • 喀斯特水:可溶性岩石溶穴中的水。
水对岩石的侵蚀改变了岩石圈表面的形态
第二节 岩石圈的结构与流域性质和水系发育
岩石圈结构与水系发育: 岩石圈结构,决定流域的大小、形状和性质。 岩石圈的结构,决定水系的形状; 水沿水系运移,塑造出各种地貌景观。
岩石圈与水圈的相互作用
地球表层环境的变化
岩石圈形变
水圈结构的改变 (水的分布的改变)
负荷均衡作用
岩石圈与水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正反馈作用的循环。岩 石圈形变,改变水圈的结构(如水的分布或厚度),导致负荷均衡作 用。由于负荷均衡作用,引起新的岩石圈形变,从而进一步改变水 圈的结构(如水的分布或厚度)。当然,这样的反馈作用,也可以 由水圈结构的改变开始。
流速增大
流速减小
河流侵蚀基准面及其作用
河流下切到某一水平面以后,逐步失去侵蚀能力,不 能侵蚀到该面以下,这种水平面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 海平面是河流侵蚀的最终基准面,干流水面可以作为 支流的侵蚀基准面。 侵蚀作用首先发生在靠近基准面的地方,然后逐渐向 上游推进,即向着河流源头的方向发展,故称为溯源 侵蚀。溯源侵蚀是引起河床纵剖面调整与变化的主要 过程。
• 岩石的形成离不开水 • 岩石的风化、剥蚀离不开水的参与
• 岩石的性质决定了水的下渗、流动与循环
• 水对岩石的侵蚀改变了岩石圈表面的形态
岩石的形成离不开水
• 沉积岩:其形成经过的四个阶段:风化剥蚀阶段、 搬运作用阶段、沉积作用阶段、成岩作 用阶段。无论是哪个阶段,都离不开水 的作用。 • 火成岩:岩浆活动过程中,伴有水汽的逸出,火 成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水,水是火成岩 的组成成分之一。 • 变质岩:在变质过程中,也少不了水的参与。尤 其是交代变质,气水热液起到了至关重 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