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策论热点素材100篇之52:“广场舞”专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论策论热点素材100篇之52:“广场舞”专题
申论策论热点素材100篇之42-51:上海刘源老师《2014年国考申论考前热点20天20题(属于收费出售内容,已经命中2014题材和部分素材)》
申论策论热点素材100篇之41: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
申论策论热点素材100篇之40:群众观
申论策论热点素材100篇之39:如何执行群众路线
申论策论热点素材100篇之38:底线思维
申论策论热点素材100篇之37:经济转型升级
一段时间以来,“广场舞”在各地蓬勃兴起,但高分贝的音乐噪声也一直为人诟病,在一些地方甚至引发打架斗殴、泼水泼粪、鸣枪抗议等过激冲突。“公务员考试之路”新浪博客博主上海刘源老师认为,面对广场舞,喜欢的人兴致勃勃、乐此不疲,不喜欢的人苦不堪言、义愤填膺。广场舞的是与非,一段时间以来饱受争议。但不容臵疑的是,户外活动和城市安宁同样都是老百姓的客观需求,二者的利益需要寻求一个平衡点。在争论是非之余,我们更需要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来平衡老百姓不同的利益诉求。
各界观点:
袁宝:广场舞扰民需政府“给力”方能“双赢”
跳舞健身,缓解疲劳,让心情调整到愉悦状态“无可厚非”;反对噪音污染,争取安宁休息生活环境“理所当然”。如何让舞蹈队和周围居民达到“双赢”?这实际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双方自律,从道德层面进行约束,同时,我们的政府部门也要有效的负起责任来!
平衡居民健身权和免受干扰权,是个系统工程。在具体操作上,首先需要给群众提供更为便利的活动场所,远离居民住宅区,把娱乐团体分流到更适合活动的公园,并设置固定的演唱区、舞蹈区;另一方面,也应该在时间、设备等细节上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制,限制音响分贝,出台明确的处罚措施和标准。对于违反限制,挑战其他居民生活底线的行为,政府理当履行义务,严格执法。
无论如何,虚置法律固然不该,因噎废食亦是愚笨之举。解决广场舞扰民的纠纷,政府完善市政规划和公共设施建设或许只是前提。双方各自让渡部分利益,携手维护文明、尊重彼此,方能止戈休战,根除“顽疾”。从根本上减少引发冲突的机会,避免某些性格暴戾者忍受不了噪音而持枪放藏獒的悲剧发生。
句艳华:大妈为什么爱广场舞
大妈为什么这么热衷广场舞?首要当然是休闲需求;其次,离不开传统市井社会固有的爱热闹心理;影响别人却不以为然,含有一点倚老卖老的“泼皮”精神;但有一点,其实很关键,就是时代的烙印。
他们多数五六十岁,或者会有些文化,但受时代局限,文化水平并不高。青年时,生活在亢奋的单色年代之中,身上没有形成多少独立的魂魄;到了中年,又逢社会剧变,不少被淘汰到边缘地带。晚年,又常遭遇空巢生活。就北京而言,不少老人都是从外地投奔子女而来,有的还要负责照顾第三代,文化和语言等隔离,让他们几乎失去了自己的交际圈和生活。
其中的女性,表现就更为夸张。较之男性,她们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会经受因为性别带来的更多的困难和艰辛。这样数十年的打磨下,到了成为大妈的年纪,她们会把中国社会的规则以及潜规则了解得清清楚楚,并且善于运用这些规则保证自己的利益。她们似乎完全进化成了一种奇怪的逐利的、利己的动物,核心特征就是希望以别人的无私来成就自己的自私。作为丈母娘,作为婆婆,作为炒房者,作为黄金的铁粉,作为菜市场的主力……“中国大妈”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在这样一群人的眼中,隐私,尤其是别人的隐私,比起自己的需求来说,无足轻重;而在自己已经退出社会中心,彻底弱势化后,有广场舞这样一种集体行动,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同时做着同样的动作,给他们饱经变革的生命带来了浓浓的存在感,甚至在自己“队伍”的内部,还会产生小派系,互相搞一些“阶级斗争”。有些人的说法就较为极端了:这就是运动后遗症!
这可能就是大妈们热爱广场舞的心理根源的一种吧。有人可能会说,分析这些有什么价值呢?不如想些实际的办法。但我认为认识到这些并不是无用的,这一代人普遍的心灵匮乏和精神虚空,以及他们形成的第一波养老难题,都会给社会带来像蝴蝶效应一样的管理挑战。
假如我们能认识到,他们除了老年人普遍会具备的怕老、怕寂寞的特征外,还有着独特的心理“病因”,我们就可以从源头上调理一下这种“集体行动病”,比如引导他们形成更加文明和具有自由边界
的休闲观。当然,分析一下这一代人的精神缺失,也会让我们对于思想独立、精神健全这样的字眼增加更深的领悟,这一点或许和广场舞无关,但也不失为一种收获。
严辉文:需要广场舞更需要广场精神
时代在进步,如今不仅大城小镇都开始有了城市广场,就连一些规模不大的小区,也开始建有小型广场。广场有了,但是“广场精神”却暂付阙如。比如,你有没有觉得广场舞的音乐越来越吵?遛狗的人们不拴住虎狼之犬而让你心惊胆跳?一些人随意践踏草坪,见花折花见果灭果让你很心烦?这一切,你只能忍受,就因为根本没有沟通的地方,没有讲理的去处?
“广场精神”是什么?我以为本质上就是一种公共精神。以孔子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例,其实处理好“己欲”与“施人”的关系,正是公共精神的关键所在。这里面大抵有这样几个境界:A、己所不欲施之于人,B、己之所欲施之于人,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人之所欲施之于人。A对人缺乏起码尊重,B又太过自以为是,可见A、B皆与公共精神无关,是纯粹的自私自利。C开始考虑他人,可视为公共精神的底线,D值得推崇和学习,或可视为公共精神的上线。
回到广场舞扰民之类的问题上来。“广场精神”的底线应该要有所节制,考虑他人感受,顾及公共影响。比如,遍地开花的广场舞,可否考虑把声音调低一点,把时间安排得更妥当一点。如果走出了私
密空间,一心只想着自己开心,率性而为,罔顾他人感受,那么不仅最近所讨论的旅游时国人的素质问题会轮空,而且反对广场舞的过激行为,恐怕也难以避免。
何雄伟:广场舞的“是”与“非”——解决生活中的外部性问题一方面,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另一方面,加强对广场舞的管理,如此双管齐下,就不难做到“舞照跳,不扰民”
广场舞作为一项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因此广受群众欢迎,在许多城市都得到了广泛开展。但近段时间以来,因跳广场舞而引发矛盾和争议的新闻屡见报端。比如,在武汉,某小区居民在跳广场舞时,被从天而降的粪便泼了一身,原因是楼上的居民不堪忍受噪音的干扰,无奈以此方式表示抗议;在成都,一小区几家临街住户由于长期受广场舞音乐困扰,一气之下向跳舞人群扔“水弹”。因跳广场舞而引发争端,矛盾双方也进行过协商,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不肯让步。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从经济学角度来思考,这就涉及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部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为和活动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换句话说,就是这些行为和活动的某些成本或收益并不由制造者承担或获得,而由第三方承担或获得,这种成本叫外在成本或社会成本,这种收益叫外在收益或社会收益。因此,经济学中也把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前者指某些个人或群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