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信号与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整合优化研究

“信号与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整合优化研究
I 习吨力毅
D O I 编码: 1 0 . 3 9 6 9 0 . i s s n . 1 0 0 7 — 0 0 7 9 . 2 0 1 3 . 【 】 1 . 0 4 9
2 0 1 3 年第1 期
“ 信号与系统’ ’ 与“ 数字信号处理" 课程的整合优化研究
张 瑜 慧
摘要 :“ 信号与系统” 和“ 数字信号处理” 是信息科 学和 电气工程等专业的专业核 心课 程。目 前这两门课 程的内容存在 交叉重复, 学 时浪 费的问题 。 针对这一现 象, 宿迁学院正在对这 两门课 程进行整 合优化 , 建立新 的课程体 系。 对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等方
定 篇幅的重 复, 按照课 程教学 计划 实施教 学, 会使 部分 内容 重 复讲授 , 造成 有限课 时的浪费。 因而在高校缩减课 时的总体趋势
下' 相关专业对课程 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具 有现实意义。 “ 信号 与系统”和 “ 数 字信 号处理 ” 课 程 中有关 离散信 号 与系统分析 , 以及z 变 换等部分 内容缺乏统一性 、 完整性 和系统
面进 行 了探 索与 实践 。 关键 词 : 信 号与 系统 ; 数 字信 号处 理 ; 课程整合
作者简介: 张瑜 慧 ( 1 9 7 9 - ) , 女, 江 苏盐城人 , 宿迁学院三 系, 讲师。( 江苏 宿迁 2 2 3 8 0 0 )
中图分类号: G6 4 2 .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7 — 0 0 7 9( 2 0 1 3 ) 0 1 - 0 1 0 0 - 0 2
教学效果 。

第四学期 ,“ 数 字信号处理”开设在第 五学期 , 经 过长达丽个月 的假 期 , 学生对 很 多内容产生遗 忘 的现状 , 这 就为 “ 数 字信 号 处理 ” 的学 习带来 困难 。因此 ,“ 数字信号处 理” 课 程的前几 章

关于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的探讨

关于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的探讨

结 论
输 入数 组名 , u br o e m ns 示计 算 点 的个 数, en 示均 值 , n m e e et 表 s fl ma 表
vr ne表 示 方 差 名 , omensu e表 示 均 方 根名 。 a ac i r t a a o qr 4实 验 内 容 及 分 析 . 41 验 步 骤 .试 ①将悬臂梁的上下表面各贴两片应变片 ,并用导线 引出接在 桥盒
氲5

2鲥 2
Bw
_
C sae ofs , ,u_o p s)I C sae ieige w v, m ls acdC e(, f bt lw asI acdFhr mp ae a pe, ff h t l ,R nt s b t l ps f e ae u t o a , r v) w s h w 来实 现H i 。其 中表示 滤波器 阶数 , 、 、 、a ls f f f smpe sh l


3 i 赣 蝴

i 鹤
瑚 瑚
嬲 粥 辨




辫 n2
髓 蝣
惭 獬 罅 } 2 { 蝴 l 瞄 l 喇 嘴



粥 徽 撇
圣 铺

6 l {
獬 2 l D
i 州
渤 j鲫 l o 讯 嚣睡 f 蛳 她
l 辑} l l MO 瑚 H娃 l l劐 相 I



蛳 躺. 姆 ? 摊
帮 翩
伸 l。 t
8 9 0

8 l 3 螨 2
? 罩 。
缸 M
啪 l 蒋

地方高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讨

地方高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讨

地方高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讨作者:廖柏林,肖林,刘梅来源:《科技视界》 2015年第17期廖柏林1 肖林1 刘梅2(1.吉首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2.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摘要】“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技术基础课,对其进行改革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吉首大学为例,对地方高校“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并从教学内容与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试验方式和内容、双语和网络教学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对“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地方高校;信号与系统;教学改革※基金项目:吉首大学校级教改资助项目(2012JSUJGB11)。

作者简介:廖柏林(1981—),男,汉族,湖南衡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信息类课程教学和人工神经网络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已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其中IEEE Transactions期刊论文1篇,SCI期刊论文5篇,EI收录论文10篇。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该课程已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列为电气工程与计算机学院的六门主干课程之一[1]。

国内工科院校的全部电类专业都开设了此课程,并定为必修课,受到了普遍重视[2]。

吉首大学是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于 1997年设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后开始开设“信号与系统”课程,目前讲授此课程的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和通信工程。

作为非传统工科院校,该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借鉴国内外重点高校先进的教学经验,对“信号与系统”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 地方高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1.1 教学理念落后我校“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重定理证明和例题讲解;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信息单向传递,师生间难以形成双向互动。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应用背景也有差异 1 。,但是 ,本 课程依然保 留了以分析系统 对信号 的响应 为主线的教学 体系 ,并且 在长期 的教 学实践 中
取得了很好 的效果 。 桂林 电子科技 大学信息 与通信学 院 , 调查和分 析社会 在 的需求 以及 国内外 知名院校 教学改革方式 的基础上 ,对信 号 与系统课程进行 了重 大的改革 。其所作 的努力 ,得到 了 自 治 区教育厅和学校 的大 力支持和肯 定 ,先后被评 为校级和 自 治 区级精品课程 ,得 到了教师和学 生的广泛认 同 ,也在 国内的 高校产生 了一定的影 响。
2教 学手段 改革 .
教 学 实 践 是 对 课 堂 的 教 学 的一 个 有 益 的补 充 。 目前 多 用 MA L 仿真来 实现。我校采用试 验箱与MA L B想结合的 T AB TA 方式进行 。对 于MA L 仿 真可零误差 。对 于书中的一些经 T AB 典 的结论进行 验证性实 验 ,使学生 通过 自己亲 自动手 ,很直 观 的看到正确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并熟悉MA L 这个 强大 的分析软件。 T AB 由于硬件 的原 因 ,试验箱 的数据或 多或少存在误差 ,可以增 强挑战性 , 可以通过安 排综合性 实验 ,提高学生 的实 际运 并 用能力 。对 于学有余力 的同学还可 以提供设计性实验 ,以满 足部分同学的需 求。 由于教学 内容很多 ,而学时受 到限制 ,在课堂上讲解 习 题的时间不多 。这虽然与我们 确立 的培养 学生从资料而不是 习题中学 习的能力 、将学生从 依赖 习题解 答的方式 中解脱 出 来 的教学思想相适应 ,但是从 学生反馈 的信息看 ,他们短时 间还 是不 能改变这个习惯 。这方面 的工作 还要加 强。 要适当 采用 现代化 的教学手段 ,网上答疑 和B S 我校教学手段改 B是 革 的一 项重要举措 。但 是 网上 答疑平台 的建设 中也遇到 了~ 些 问题。因为在这 门课 程 中,公式图表 占了很 大 比例 ,在学 生 提出问题或者老 师回答 问题 时都会遇到公式 的输入 。目前 的BBS 讨论 版还没有很 好地解 决这个问题 ,给B 讨 论带来 BS 了很 多不便。这个 问题 在很 多网络平台上都存 在 ,是当前教 学辅助平 台亟待解决的一个结症 。

《信号系统》教学方法论文

《信号系统》教学方法论文

《信号与系统》教学方法研究【摘要】教学方法的研究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多年教学经验和学习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本门课程的特点,不断的探索以形成自己的比较完善或成熟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网络资源《signals and systems》teaching method【abstract】the teaching method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the teaching reform. fully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based on years of experience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continue to explore in order to perfect or mature form their own teaching methods.【keywords】teaching methods; individualized; network resources【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47-01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

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信号与系统》课程特点:数学公式多、物理意义抽象,学生掌握时较难。

如果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先进灵活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先进的教学手段,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能力。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提高教师自身能力教师讲授一直是本门课程的主要手段,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至关重要。

我们要做到熟悉多版本的教材,拓展知识面,相同的知识点,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样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毕业设计(论文)-信号与系统中的典型问题的matlab分析[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信号与系统中的典型问题的matlab分析[管理资料]

2011届学士学位论文信号与系统中典型问题的MATLAB分析系别: 电子信息系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职称: 教授2011年4月30日信号与系统中典型问题的MATLAB分析摘要从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特点出发,结合MATLAB软件优势,针对实例进行分析。

主要从连续信号、离散信号两方面应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和分析。

分别对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中线性时不变(LTI)系统信号分析,应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和分析。

对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线性时间不变(LTI)系统的变换域,卷积和采样定理进行了模拟。

实例中运用了连续模块库、离散模块库等。

通过实例表明了MATLAB软件的便捷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实践证明,采用MATLAB软件进行辅助分析可以我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入更透彻。

关键词MATLAB仿真;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卷积;序列卷和;冲激响应;阶跃响应;The Applied Research of Signal ProcessingBased on MATLABAbstract we give an overview of the example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gnal and system course, combining with MATLAB software advantages. The main idea is that MATLAB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software were applied in the continuous-time signals and discrete-time signals. In continuous-time signals and discrete-time signals the response signal of linear time invariant(LTI) system and its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 domain and convolution and Sampling theorem were simulated. The examples used the continuous and discrete blocks library and communication toolbox, etc. Some examples show that processing signals can bring us great convenience and high efficiency. Practice has proved, using MATLAB software were aided analysis on knowledge points we can understand deeper and more thoroughly.Key-words MATLAB; the Time-domain Analysis;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convolution ;Sequence convolution ;Impulse response ;Order step-response目录1引言 (1)2 MATLAB软件介绍 (2)3 MATLAB对连续时间信号的分析 (3)MATLAB仿真线性时不变(LTI)系统响应的信号表示 (3)MATLAB对连续信号变换域的分析 (4)连续时间信号的卷积计算及MATLAB的实现 (5)连续时间系统抽样定理的验证 (6)84 MATLAB对离散时间信号的分析 (10)离散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 (11)离散系统的变换域分析 (12)离散时间信号的卷积计算 (13)结论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附录一 (18)附录二 (19)附录三 (21)1 引言随着软件的发展,为仿真实验提供了另一思路,MATLAB软件具有强大的数值计算和矩阵处理功能。

信号与系统课程论文(1)

信号与系统课程论文(1)

信号与系统课程论文(1)信号与系统课程论文一、引言: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非常重要且基础的课程,它是研究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核心科目。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求我们写作论文,对我们掌握知识点、加深理解有着很大的作用,在此我来探讨一下信号与系统课程论文的创作。

二、论文创作步骤:1.确定论文选题的范围和方向确定论文的范围和方向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明确所需研究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掌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可以选择信号与系统中的某个知识点或者应用,并明确研究范围,例如可以选择探究模拟信号滤波器的电路设计。

2.进行研究与调研在确定论文的选题后,需要对该领域的前沿研究和成就进行调研。

可以查阅相关文献、专业杂志、学术论文等资料。

在研究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应用技术,例如掌握信号处理的相关软件或者电路设计软件。

3.撰写论文大纲在进行研究过程中,需要对研究内容进行拆分,并写出论文大纲。

目的是明确研究的思路和内容,并能够规范论文的格式和逻辑框架。

例如可以明确的写出论文的主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理论分析、实验仿真、结果展示等几个部分。

4.深入研究并编写论文正文对于论文来说,除了大纲之外,正文部分也非常重要。

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可以按照论文大纲的逻辑框架编写正文部分。

需要明确的是,正文应该严谨、科学、有创新性,同时还需要注意语言表达清晰流畅。

5.论文修改、润色并进行最终校对在完成正文部分后,需要进行论文润色、修改和最终校对。

需要检查论文格式是否规范,语言表达是否有词汇错误、句法错误等问题。

在完成最终校对后,就可以提交论文了。

三、论文创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选题需要具有针对性:选题需要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并且要量力而行。

2.严格把控文献的质量:参考文献的质量是直接影响论文质量好坏的因素之一。

3.语言表达要精准、流畅并逻辑严密:语言表达能力是创作优秀论文的重要因素,需要运用学科专业术语,避免直译和生硬的表达方式。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摘要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运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实现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现代化,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系统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部分,是保证列车和乘客安全,实现列车运行高效、指挥管理有序的自动控制系统。

其核心是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它由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计算机联锁子系统和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组成。

ATC系统自上世纪7O年代投入运至今,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技术日趋成熟,为使列车控制技术经济指标更加合理,世界各国纷纷开发了先进的ATC系统,ATC系统按闭塞方式分类有三种类型:固定闭塞方式的ATC系统、准移动闭塞式的ATC系统、移动闭塞式的ATC系统。

城轨通信系统与信号系统共同完成行车调度指挥,并为城轨的其它各子系统提供信息传输通道和时标信号。

此外,通信系统是城轨交通内部公务联络的主要通道,使构成城轨交通内部的各个子系统能够紧密联系,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当然,通信系统也是城轨交通内、外联系的通道。

城轨通信系统在发生灾害、事故或恐怖活动的情况下,是进行应急处理、抢险救灾和反恐的主要手段。

城市轨道交通越是在发生事故、灾害或恐怖活动时,越是需要通信联系,但若在常规通信系统之外再设置一套防灾救护通信系统,势必要增加技资,而且长期不使用的设备亦难以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通信系统能为运营管理、指挥、监控等提供通信联络的手段,为乘客提供周密的服务;在突发灾害、事故或恐怖活动的情况下,能够集中通信资源,保证有足够的容量以满足应急处理、抢险救灾的特殊通信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包括了地铁,轻轨和城市铁路等不同形式.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

平稳舒适,污染小等优点。

本文主要阐述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信号系统作为控制运行安全的核心设备,对其安全、可靠性的分析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列车检测方式、机车信号选择、设备控制方式等方案的主要方面对描述了城巾轨道交通中信号系统的安全策略及可靠性分析。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措施探讨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措施探讨

根据 以上原则 , 《 信号与系统 》课程经整合后的基本框
种 系统 是指 本 门课 程研 究 的系统 按 照其 处理 的对 象 而言 可 以 使 用 的分析 方 法可 以分 为 时域 分析 方法 和变 换域 分 析方 法两
( )从 教 学 内容 和 课 时 的 安排 上 分 析 。 《 号 与 系 架 可 以简而 言 之概 括为 两种 系统 ,两类 方法 ,三大变 换 。两 2 信 统 》教学 内容 十 分庞 杂 ,涉及 到 连续 与 离散 ,时域 与频域 , 信 号 与 系统 等 的方 方 面 面 ,其 与有 限 的教 学 学 时 之 间 的矛 分 为 连续 时 间系统 和离 散 时 间系统 两种 ;两 类方 法是 指课 程
1 教 学 内容 的模块 化 结 构整合 .
长期 以来 ,由于 《 号 与 系统 》课 程 本身 的特 点 及教 学 信 于一种 难教 、更 难学 的境 况 ,难 以达 到期 望 的教学 效果 . 。
方 法及 手段 的单 一 以及 实验 条 件 的限制 ,信号 与 系统 一直 处 教学 改革 方法 进行 探讨 :
兰! 堡 塑 《 号 与 系 统 》 课 程 教 学 方 法 改 革 措 施 探 讨 信
杜 岳 涛
( 安工 业大学电子信 息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 0 5 ) 西 10 2
窒 i
[ 摘 要]信 号与 系统是 电类专业学生的一 门重要 的专业基础课 ,本论 文针对于在教学过程 中所存 在的问题,探讨 了 在教学改革过程 中的一些教 学方法与体会。实践证 明,这 些教学方法有助 于提 高学生的学>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 - 7 解 ,提 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获得 了良 的教学效果。 好
牢固掌握确定性 信号经过L I T 系统传 输与处理 的基本分析 应 用 。

信号与系统论文

信号与系统论文

信号波形合成实验电路摘要:本系统采用74HC4060芯片作为方波发生电路的主要芯片,配合24M的晶振,产生1.5M稳定的方波信号,将信号通过CPLD分频处理,得到10K、30K、50K三种不同频率的方波,将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后,得到单频的正弦信号,为了保证最终波形的叠加效果,使用幅度与移相调节电路对三路信号进行调整,三路信号进入加法器叠加,最终得到近似的合成波形。

系统主要由四大模块构成:方波发生电路,分频滤波电路,幅度与移相调节电路和波形合成电路构成。

一、系统总体方案本系统以74HC4060与24M 晶振构成方波发生器,产生1.5M 稳定的方波信号,将信号进行分频滤波处理,得到10K 、30K 、50K 三种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为了保证最终波形的叠加效果,使用调幅移相电路对三路信号进行调整,三路信号进入加法器叠加,最终完成波形合成。

二、理论分析周期性函数的傅里叶分解就是将周期性函数展开成直流分量、基波和所有n 阶谐波的迭加。

数学上可以证明方波可表示为:(1)111()(sin sin 3sin 5sin 7)357f t A t t t t ωωωω=++++ 其中A=4h/,h 为方波信号峰值。

π已知基波峰峰值要求为6V ,故A=3 ,所以3次谐波对应的幅值为1V ,5次谐波对应的幅值为0.6V 。

当基波与3次谐波,5次谐波信号叠加时根据公式(1)可得到近似方波,在matlab 中仿真图如图1,可清晰的观察到方波信号合成的原理。

同样,对于三角波可以表示为:222111()(sin sin 3sin 5sin 7)357f t B t t t t ωωωω=-+-+ (2)1211(1)sin(21)(21)n n B n t n ω∞-==---∑其中B=8h/,h 为三角波信号峰值。

2π已知基波峰峰值为6V ,故B=3 ,所以3次谐波对应的幅值为1/3V ,5次谐波对应的幅值为3/25V 。

《信号与系统》课程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信号与系统》课程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3 习题 课 与 实 际应 用 、
信号与系统作为一 门与数学何 布置 得 恰 当 , 是 一 个 重 要 的 问题 。 布 置 恰 当 , 仅 学 生 可 以得 也 不 到练习, 老师 也 可 以通 过 习 题 来 反 馈 学 生 掌 握 知 识 的情 况 。反 之 , 起 则 不 到 作用 。 所 以在 习题 布置 中有 两个 建 议
图 1 系统 框 图
然后 已知输入 x t 、h () } ( ) 最后求 解输出 Y t。通过此 () l t 和 l t , 2 () 练习, 同学们对于卷积的求 解 , 卷积的应用以及 简单 系统都有一个形象
的认 识 。另 外 还 可 以将 此 系统 赋 予 实 际 的意 义 , 如对 于 测 控 专 业 的 同 例
① 尽量以具有实际意义 的题为 主, 将需要掌 握的知识点尽 可能融 入到应用里面去 。这样学生在练习的过程 中, 不仅掌握 了知识点并对其 应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 还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 ② 可 以将每章习题分为基础和提 高两部分 , 于一般同学可 以掌 对 握基础部分就可以 , 对于需要考研或要求更 高的同学 , 就可 以适 当增加 练习提高部分的习题。
述了工程背景在工科 基础课程教学 中的体现, 响应的分解 、 信号的分解、
状态 方 程 的工 程 背 景 等方 面 内 容 。
学 , 以将此系统设计为电网络系统 , 可 这样的话此题 的实际意义更强 , 与 同学们本身的专业背景联 系也更为紧密 , 同学们的学 习兴趣也会更加高
涨。
1理 论 课 中 的实 际 应 用 、
所以, 在信号与系统课程讲授过程 中, 了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 除 原理 , 方法之外 , 如何将信号系统分析 的原理方法应用于实际 , 并将处理 实际问题的例子更好地展现在课堂 上, 信号与系统 》 是《 课程 中的一 个

“信号与系统”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信号与系统”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是考研 课程 , 每年课程 组都 会组织有经验 的教 师对参 与各学校
第 二阶段 : 课程体系逐渐完善阶段 ( 1 9 9 9 ~ 2 0 0 5 ) 。 1 9 9 9 年,
组建 “ 信号与系统 ” 课 题组。“ 信号与系统” 在理论 教学方面已经 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通过改革教学方法 和教学 内容, 统一教学内 容, 统一出题 , 统一批 卷, 集体备课 , 并推行 了多媒体教学 , 这些 ] _ 作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水平和授课 质量 的提高。 第三 阶段 : 精品课程 建设 阶段 ( 2 0 0 6 ~ 现在 ) 。2 0 0 6 年以
第 一阶段 : 初 创阶段 ( 1 9 8 5 ~ 1 9 9 8 ) 。1 9 8 5 年起 我校在 应用
电子技 术 等专业 的本科 学生 中开设 “ 信号 与系统”课 程 , 确定
了本课 程的教材 、 教学大 纲和教学方 案 , 教学 方式 以理 论教学
为主 。
衔 接。 几 名主讲教 师利用 业余 时间修 订 、 完善 了多媒 体课 件 的 制作 。 新建的 “ 信号与系统”网站已经 完成。由于 “ 信号与系统”
程,  ̄5 - Y . - 是 后续专业课 程讲授 内容中不可缺 少的必要基础 。 结合 多年的教学经验 , 针对 目 前该课 程 的教 学现状和存在 的问题 , 从教学
内容 、 教学方法和教 学手段 几个方面介绍 了 教学改革中的思路 , 实践表 明, 该改革对本课 程教 学质量和教 学效果的提 高是有益的。
考研的 同学进 行各种形式 的辅导 , 效 果明显 。 近几 年都 有学生
考取 北京邮电大学 、 西安 电子科技大学 、 重庆邮 电大学 、 东北大 学、 国防科 技大学等重点高校的硕士研 究生 , 说 明我校 “ 信号与 系统”的教学 达到 了省 内同类课 程 的较 高水平。 注 重教 材建设 和教学研 究 , 依托本课 程 , 近 几年完成教研 论文7 篇, 编写 实验

《信号与系统》课程离散傅立叶变换教学思考

《信号与系统》课程离散傅立叶变换教学思考

S e r i e s ) 。 ③非周期信号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 D i s c r e t e T i m e F o u r i e r T r a n s f o r m) 。④周期信号离散时间傅立叶级数( D i s —
c r e t e T i m e F o u r i e r S e r i e s ) 这 四种傅 立 叶变 换 都 是针 对 正无
的离散信号作 D F T , 也应当将其看作经过周期延拓成为周 期信号再作变换 。设 时域信号 x ( n ) 为一个长度为 N的有
N一 1
限长序列 , D F T的数学 定义如下 : x( k ) = D 丌『 x ( n ) ] = x
- -
十 一 一 - - - 卜- — + 一 一 — ・ 卜- — ・ 卜” + - — ・ 卜” — - 卜- - - ● 一一 + 一 +
【 教师观点 】
《 信号与系统》 课程离散傅立叶变换教学思考
张 晓青 , 马牧燕 , 郎晓萍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 北京 1 0 0 1 9 2 )
摘要: 本文分析 了《 信号与系统》 课程 中有关 离散傅 立叶变换的基本理论教 学内容、 实验教学 内容和 工程应用 实例 , 并应 用到本科教学实践中, 根据教 学内容合理安排 学时, 强调理论和 实践相结合的教 学方法 , 循序渐进 , 加 强了离散傅
里 叶 变换 作 为重 点 基 础 内容 的教 学效 果 。
关键词 : 优质课程 ; 信号与 系统 ; 离散傅 立叶 变换
中图 分 类号 : G 6 4 2 . 4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1 1 — 0 1 1 6 — 0 3

《信号与系统》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讨

《信号与系统》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讨

加 速实 现与其 他技 术平 台课程 、计 算机技 术 间的相 互联 系及 迁移运 用 ;以多 媒体 技术 与信号 与 系统课 堂 教学 整合 问题 为切入 点 ,建构 了既 能发挥 教师 主导 作用 ,又 能体现 学生认 知 主体作 用 的教学 模式 ,培养
了学 生 的 自学 习惯 ,变传 统教 学 为创造性 教学 _ 。 1 ] 1 2 优 化重 组课 堂教学 内容 .
1 3 精 心编 制 多媒 体课 件 ,打造信 号与 系统 智能 化教 学平 台 . 精 品课程 建设 ,构 造智 能化教 学平 台是前 驱 。在 教学 中 ,多 角度 挖 掘 教材 内容 的启 发 性 、探 索性 、 开放 性 、实用 性与情 感 教育 功能 ,精心 编制 多媒体 课件 ,构 造智 能化课 程教 学平 台 。
精 品课程 建设 ,教 学 内容 更新 是 核 心 。在 教 学 中,本 着 “ 强基 础 、强化 致 用 、促 进 创新 ” 的原 加
则 ,对信 号与 系统 的教学 内容 大胆 进行 了清理 、调 整 和重 构 ,重新 编 写 了教学 大 纲 、教 材 和专 题讲 义 ,
精 简和整 合 了传统 教学 内容 ,补充 介 绍一 些 科 学 研究 前 沿 课 题 等 ,使 学 生掌 握 该 门课 程 的基 本 知 识框 架 、知识 间 的 内在 联系 ,培养 其创 新意识 和实践能 力 。
与 传 统 课 堂 教 学 的整 合 为 切 入 点 , 对整 合 后 的课 堂 教 学模 式 、 学 生 学 习辅 导 系 统 、教 学 质 量 科 学评 价 体 系 等进 行 了探 索 和 实 践 。
[ 键词]《 号与系统》 关 信 ;精 品课 程 ;建 设 ; 措 施 ; 实 践 ; 效 果 [ 图分 类 号 ] N4 中 [ 献标识码]A 文 [ 文章 编 号] 17 —10 (0 8 3 3 4 3 6 3 4 9 2 0 )0 一N 2 —0

《信号系统》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措施论文

《信号系统》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措施论文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措施探讨摘要:信号与系统是电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论文针对于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教学方法与体会。

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与通信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目的与任务为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牢固掌握确定性信号经过lti 系统传输与处理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和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等;了解上述各种分析方法相互间的联系及其具体应用;初步具备应用信号与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环节上,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信号、系统等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分析,关系到后续课程的教学质量。

因此,讲好这门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使教师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共识。

一、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信号与系统》课程本身的特点及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单一以及实验条件的限制,信号与系统一直处于一种难教、更难学的境况,难以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

(1)从课程自身特点分析。

《信号与系统》课程内容抽象,有着极强的数学背景,公式和理论推导相对较多。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部分院校学生质量有所下降,大多数学生缺乏足够的数学基础和分析技能,再加上内容抽象、繁琐,使学生觉得课程内容枯燥难懂,因而主观上产生畏惧和厌学情绪。

(2)从教学内容和课时的安排上分析。

《信号与系统》教学内容十分庞杂,涉及到连续与离散,时域与频域,信号与系统等的方方面面,其与有限的教学学时之间的矛盾,一般的高校《信号与系统》的课时安排为64学时左右,很多教学内容由于课时原因在上课时任课教师只能是灌输式教学,某些知识点甚至只是一两句话带过,学生只能靠做习题来巩固和理解教学内容,更缺乏与相关课程间的整体考虑,对综合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不利。

“信号系统”课程教学方法实践论文

“信号系统”课程教学方法实践论文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摘要: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对“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从课堂教学方式、实验课方式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教学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教学方法;多媒体;matlab;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tn91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b)-0000-00abstract: in the years of teaching process, we have mad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signal and system” course teaching methods, improved from classroom teaching, experiment teaching method and other aspects. greatly enhanced the classroom interest, deepenedthe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cultivated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d teaching quality. practice has proved,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methods, the knowledge mastering 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keywords: teaching method; multimedia; matlab; teaching quality0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几乎所有的工程技术领域都涉及到信号与系统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号与系统
离散时间系统分析中的MATLAB 摘要
“信号与系统”是通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性课程,但是由于受到教学学时、实验设备、实验人员和实验条件的限制,教学要求有时难以完全做到.基于上述考虑,将MATLAB仿真技术和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引入到教学中,开发设计了可视化的信号与系统虚拟实验平台,通过仿真,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观测到晦涩难懂的原理演示, 帮助学生理解和领会抽象的内容, 提高
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引言现代社会,通信与传感、仿真计算技术紧密结合,信息成为社会的高级“神经中枢”,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合作的加强,对通信水平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如果通信水平跟不上,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程度就受到限制,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受到限制,可见通信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本课题以此为出发点,采用Matlab语言为工作环境,Matlab语言称为第四代编程语言,程序简洁、可读性很强而且调试十分容易,自1984年由美国MathWorks 公司推向市场以来,历经十几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优秀科技应用软件,是数字信号处理方面得天独厚优势图形开发工具.本软
件设计目标是以配合教学为出发点,主要是面对通信工程专业的初学者,用简单,可视化的仿真模拟图形给大家演示部分基本波的传输特
性,以及在信道中的传输特性。

使他们直观,感性地了解和掌握通信系统的概念、传输性能等。

长期以来,《信号与系统》课程一直采用单一理论教学方式,同学们依靠做习题来巩固和理解教学内容,虽然手工演算训练了计算能力和思维方法,但是由于本课程数学公式推导较多,概念抽象,常需画各种波形,作题时难免花费很多时间,现在,我们给同学们介绍一种国际上公认的优秀科技应用软件MATLAB,借助它我们可以在电脑上轻松地完成许多习题的演算和波形的绘制。

内容
MATLAB究竟有那些特点呢?
1.高效的数值计算和符号计算功能,使我们从繁杂的数学运算分析中解脱出来;
2.完备的图形处理功能,实现计算结果和编程的可视化;
3.友好的用户界面及接近数学表达式的自然化语言,易于学习和掌握;
4.功能丰富的应用工具箱,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方便实用的处理工具;
利用MATLAB求LTI离散系统的响应
MATLAB用户提供了离散系统响应的专用函数filter()该函数能求出由差分方程描述的离散系统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的输入序列时所产生的响应序列的数值解。

filter()函数的调用格式如下:filter(b,a,x)其中b和a是由描述系统的差分方程的系数决定的表示离散系统的两个行向量,x是包含输入序列非零样值点的行向量。

则上述命令将求出系统在与x的取样时间点相同的输出序列样值,即输出向量y 包含了与输入向量x所在样本同一区间上的样本。

需要注意的是,filter()函数将向量x以外的输入序列样值均视为零,这样若输入序列为时间无限长序列,则用filter()函数计算系统响应时,在输出向量y的边界样点上,将会产生一定的偏差。

利用filter()函数,我们还可以方便地求出由差分方程描述的离散系统的阶跃响应,此时,只需将输入信号定义为单位阶跃序列e(k)即可.
离散序列的时域运算和变换及MATLAB的实现
对于离散序列来说,序列相加、相乘是将两序列对应时间序号的值逐项相加或相乘,平移、反折、及倒相变换与连续信号的定义完全相同,这里就不再累述。

但需要注意,与连续信号不同的是,在MATLAB中,离散序列的时域运算和变换不能用符号运算来实现,而必须用向量表示的方法,即在MATLAB中离散序列的相加、相乘需表示成两个向量的相加,因而相乘参加运算的两序列向量必须具有相同的维数。

离散时间信号及MATLAB的实现
一般说来,离散时间信号用f (k)表示,其中变量k为整数,代表离散的采样时间点.f可表示为:f (k) = { f (-2), f (-1), f (0), f (1), f (2)}
……
k=0
在MATLAB中,用一个向量f即可表示一个有限长度的序列。

但是这样的向量并没有包含其对应的时间序号信息,。

所以要完整地表示离散信号需要用两个向量。

在用MATLAB表示离散序列并将其可视化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与连续时间信号不同,离散时间信号无法用符号运算来表示;第二,由于在MATLAB中,矩阵的元素个数是有限的,因此,MATLAB无法表示无限序列;第三,在绘制离散信号波形时,要使用专门绘制离散数据的stem命令,而不是plot命令。

总结
对于信号与系统这门课,是承接我们之前所学习的高数,电路,线性代数以及复变函数,也是铺垫我之后要学习的电气及其自动化专业课。

所以它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桥梁,因此绝不能马虎对待。

将来无论对于我们是工作还是继续深造,都是至关重要的。

李小林
电子1204
2012220130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