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版方剂方歌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https://img.taocdn.com/s3/m/3c0a2f9caf45b307e971971a.png)
1.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大青龙汤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3.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5.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6.止嗽散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喘,姜汤调服不必煎。
补:葛根汤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7.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8.麻杏甘石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9.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10.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栆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第三节 扶正解表剂12.败毒散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3.参苏饮13.再造散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14.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俩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15.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第二章 泻下剂第一节 寒下剂18.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
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19.大陷胸汤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效力强,擅疗热实结胸证,泻热迈水效专长。
20.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大黄附子金匮方,散寒通便止痛良,细辛三味同煎服,功去温下妙非常。
22.温脾汤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用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第三节 润下剂24.麻子仁丸麻子仁丸小承气,杏芍麻仁治便秘,胃热津亏解便难,润肠通便脾约济。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cefed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7.png)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 嘿,伙计们,今天咱们聊聊方剂学方歌,这可是个大学问啊!别看它名字叫方歌,其实里面可是藏着很多奥秘呢。
那我就给大家好好讲讲,让你们也变成方剂学方歌的行家!咱们得明白什么是方剂学方歌。
方剂学方歌,就是把中医方剂的组成、功效、用法等等,用一首歌儿唱出来,方便大家记忆和学习。
这可不是一般的歌儿,它是经过千锤百炼,历经多少代中医大师的精心创作,才能流传到现在的。
所以,咱们可不能小瞧了这首方歌。
好了,废话不多说,咱们开始正式学习吧!咱们要了解方剂学方歌的基本结构。
一般来说,方剂学方歌分为三个部分:歌头、歌中、歌尾。
歌头就是开头的那几句,主要是介绍方剂的概念和作用;歌中就是主要的内容,包括方剂的组成、功效、用法等等;歌尾则是总结性的话语,强调方剂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现在,咱们先来学习一下歌头。
歌头的第一句是:“天地万物生,阴阳五行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万物都是由天地所生,而阴阳五行则是万物生成的基础。
在中医里,阴阳五行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它们决定了万物的生长、变化和发展。
所以,学好阴阳五行,对于理解和运用方剂非常重要。
接下来,咱们来看看歌中的部分。
歌中的第一句是:“君臣佐使定乾坤,五味归脾肾养精。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好的方剂,需要有君臣佐使四个部分来协调作用;还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来治疗疾病。
而五味则是指药物的味道,分为甘、酸、苦、辛、咸五种。
这些味道分别对应着人体的五个脏腑:脾、肾、心、肝、肺。
所以,调理好五脏六腑,才能让身体恢复健康。
再来一句:“七情六欲乱人心,平心静气养天真。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忧、思、悲、恐、惊)容易让人心烦意乱,影响身体健康。
所以,要想保持身心健康,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心静气的心态。
好了,歌中的部分就讲到这里了。
接下来,咱们来看看歌尾。
歌尾的第一句是:“方剂如宝剑,治病如驱蚊。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方剂就像一把宝剑,能够有效地治疗各种疾病;而使用方剂的过程,就像是驱赶蚊子一样简单方便。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https://img.taocdn.com/s3/m/04b6206787c24028915fc394.png)
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剂1.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大青龙汤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3.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5.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6.止嗽散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喘,姜汤调服不必煎。
补:葛根汤葛根汤内麻黄襄,桂甘芍药枣生姜,轻可去实因无汗,有汗加葛无麻黄。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7.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8.麻杏甘石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9.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10.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栆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12.败毒散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3.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宜。
13.再造散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14.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俩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15.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剂18.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
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19.大陷胸汤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效力强,擅疗热实结胸证,泻热迈水效专长。
20.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第二节温下剂21.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金匮方,散寒通便止痛良,细辛三味同煎服,功去温下妙非常。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完整资料).doc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完整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f48e11815a8102d277a22f9e.png)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剂1.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大青龙汤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3.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5.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6.止嗽散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喘,姜汤调服不必煎。
补:葛根汤葛根汤内麻黄襄,桂甘芍药枣生姜,轻可去实因无汗,有汗加葛无麻黄。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7.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8.麻杏甘石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9.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10.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栆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12.败毒散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3.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宜。
13.再造散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14.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俩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15.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剂18.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
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19.大陷胸汤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效力强,擅疗热实结胸证,泻热迈水效专长。
20.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第二节温下剂21.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金匮方,散寒通便止痛良,细辛三味同煎服,功去温下妙非常。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https://img.taocdn.com/s3/m/4170e8142b160b4e767fcf8c.png)
精心整理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剂1.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大青龙汤: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3.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5.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6.止嗽散:7.9.8.10.12.13.13.再造散14.15.18.19.20.21.22.24.25.济川煎27.十枣汤: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第五节攻补兼施剂28.黄龙汤: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剂31.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32.蒿芩清胆汤:俞氏蒿芩清胆汤,陈皮半夏竹茹襄,赤苓枳壳兼碧玉,湿热轻宣此法良。
33.截疟七宝饮:截疟七宝草果仁,常山槟朴草青陈,疟收发频频邪气盛,劫痰燥湿此方珍。
第二节调和肝脾剂34.四逆散: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奇。
35.逍遥散: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
37.痛泻要方: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又腹痛,治在抑肝与扶脾。
第三节调和寒热剂36.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与人参,大枣和之治虚痞,法在降阳而和阴。
第四章清热剂第一节清气分热剂38.白虎汤:白虎汤用石膏偎,知母甘草粳米陪,亦有加入人参者,躁烦热渴舌生苔。
39.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再加粳米同煎服,暑烦热渴脉虚寻。
第二节清营凉血剂40.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脉数舌绛辨分明,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41.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血升胃热火邪干,斑黄阳毒皆堪治,或益柴芩总伐肝。
方剂方歌
![方剂方歌](https://img.taocdn.com/s3/m/9bf3b48d83d049649b6658ef.png)
二 调和肝脾剂
四逆散:四逆散非四逆汤,柴甘枳芍共煎尝,透解阳郁治热厥,调理肝脾效亦彰。 逍遥散:逍遥散中芍归柴,苓术甘草姜薄偕,解郁疏肝脾亦理,丹栀加入热能排。 痛泻要方: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腹痛肠鸣泻泄证,意在泻肝与补脾。
三 调和肠胃剂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用连芩,干姜甘草枣人参,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痞证蠲。
第四章 清热剂 一 清气分热剂
白虎汤:白虎汤中石膏知,甘草粳米四药施,辛寒清热且生津,气分热盛最相当。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参麦冬,半夏粳米甘草从,清补气津又和胃,余热耗伤气津用。
二 清营凉血剂
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烦渴眠不宁,犀角丹元连麦地,银翘竹叶营热清。 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血热妄行吐衄斑,神昏谵语因血热,热入营血服之康。
二 温下剂
温脾汤: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行兼补泻,温通寒积最相当。 大黄附子汤: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温下治法代表方,寒积里实服之康。
三 润下剂
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土燥津枯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捷。 济川煎:济川苁蓉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使,温肾益精润通便,肾虚精亏便秘宜。
五 补阳剂
肾气丸:肾气丸主肾阳虚,干地山药及山萸,小量桂附泽苓丹,水中生火在温煦。《济生》加入车 牛膝,温肾利水消肿需。十补丸有鹿茸味,主治肾阳精血虚。 右归丸: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六 阴阳双补剂
地黄饮子:地黄饮萸麦味斛,苁戟附桂阴阳补,化痰开窍菖远茯,加薄姜枣喑痱服。 龟鹿二仙胶:《医便》龟鹿二仙胶,人参枸杞熬成膏,滋阴益肾填精髓,“精极”用此疗效高。
第十章 固涩剂
一 固表止汗剂
方剂学方歌
![方剂学方歌](https://img.taocdn.com/s3/m/71dc4821dd36a32d73758161.png)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de7f62453610661fd9f44c.png)
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剂1.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大青龙汤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3.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5.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6.止嗽散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喘,姜汤调服不必煎。
补:葛根汤葛根汤内麻黄襄,桂甘芍药枣生姜,轻可去实因无汗,有汗加葛无麻黄。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7.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8.麻杏甘石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9.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10.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栆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12.败毒散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3.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宜。
13.再造散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14.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俩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15.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剂18.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
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19.大陷胸汤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效力强,擅疗热实结胸证,泻热迈水效专长。
20.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第二节温下剂21.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金匮方,散寒通便止痛良,细辛三味同煎服,功去温下妙非常。
九版《中医内科学》方歌集
![九版《中医内科学》方歌集](https://img.taocdn.com/s3/m/c49c603187c24028915fc320.png)
《中医内科学》(9版)方歌集南京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学生会 整理编写2013年11月《中医内科学》(第九版)方歌集编写凡例 本方歌集按照九版中医内科学教材体例编写,所有章节、证型、代表方的选择均严格按照教材体例,为便于记忆和归纳,我们在编写时做如下处理:1.所有“某方加减”均按原方处理,如“平胃散加减”以“平胃散”方歌出现,具体加减需结合具体病症进行;2.所有在九版《方剂学》教材中出现的方歌均以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学习参考》(2013年2月修订版)为准,体现编写的一致性;3.所有本方歌集中的内容已安排人员负责校对,方歌与各味药物的对应性明确;编写安排(各章节负责人):第一章 肺系——徐天成第二章 心系——廖宇晖第三章 脾胃系——徐天成第四章 肝胆系——董华(1-5节);常钰(6-9节)第五章 肾系——谢小男第六章 气血津液——桑佳佳第七章 肢体经络——顾敏(1-2节);张颖(3-5节)参编人员:徐森磊 史夏玲 卢梦叶 王 璇 林祺李维峰 张小凡 王国栋 丛绮瑞 缪丹编写过程中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读者指出,以便我们更好地为大家服务,谢谢! 联系方式:xtc24203@第一章 肺系病症第一节 感冒1.风寒束表证:荆防达表汤荆防达表苏芷苓,姜葱神曲橘杏仁, 辛温疏表宣肺卫,风寒感冒服康宁。
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外感身痛头项重,散寒祛湿并祛风。
2.风热犯表证:葱豉桔梗汤葱豉桔梗薄荷翘,山栀竹叶加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新加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起熬,暑温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解表。
附:虚体感冒(1)气虚感冒: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 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2)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方剂学方歌完整版
![方剂学方歌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0cef45caaedd3383c4d3b7.png)
解表剂辛温解表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方中加术治湿痹去桂加薏亦能医三拗汤中麻杏草风寒咳嗽效称奇华盖麻杏紫苏子茯苓甘草桑陈皮桂枝汤:桂枝生姜九芍药大枣十二六甘草解肌发表调营卫风寒表虚此方好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香苏散: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小青龙汤: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麻桂姜辛五味子芍药半夏甘草同止嗽散:止嗽散中用白前陈皮桔梗草荆添紫菀百部同蒸用伤风咳嗽此方先正柴胡饮: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姜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证服之康辛凉解表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升麻葛根汤:升麻葛根麻疹方芍药甘草四药囊麻疹初起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扶正解表败毒散: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代表方阳虚外感风寒证寒重热轻脉沉良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泻下剂寒下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胕实重证疗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发反跳痛苔黄脉数服之康大陷胸汤: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专治水热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温下大黄附子汤: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温下治法代表方寒积里实服之康温脾汤: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温补脾阳是妙方润下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枯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济川煎:济川归芪肉苁蓉升麻泽泻枳壳从肾虚津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逐水十枣汤: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控涎丹用遂戟芥攻涤痰涎亦可嘉攻补兼施黄龙汤: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和解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大柴胡汤: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煎加姜枣兼表里妙法内攻并外攘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碧玉入芩夏陈皮枳竹茹少阳热重寒轻证胸痞呕恶总能除达原饮:达原草果槟厚朴知母黄芩芍甘佐辟秽化浊达膜原邪伏膜原寒热作调和肝脾四逆散: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奇逍遥散: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痛泻要方: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与人参大枣合之治虚痞法在降阳而和阴清热剂清气分热白虎汤:白虎膏知甘草粳气分大热此方清热渴汗出脉洪大加入人参气津生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养阴津清营涼血清营汤:清营汤是鞠通方热入心包营血伤角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佐之良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芍药丹血热妄行吐衄斑蓄血发狂舌质绛凉血散瘀病可痊清热解毒黃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凉膈散: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上中焦燥实服之消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荷僵蚕入大头天行力能痊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贝母花粉兼乳没穿山角刺酒煎加一切痈毒能溃散溃后忌服用勿差清脏腑热导赤散: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攻口靡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左金丸:左金连萸六比一胁痛吞酸悉能医再加芍药名戊己专治泄痢痛在脐苇茎汤:苇茎瓜瓣苡桃仁清肺化痰逐淤能热毒痰淤致肺痈脓成未成均胜任泻白散:泻白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扶肺气清泻肺热平和剂热伏肺中咳喘医清胃散:清胃散中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加石膏清胃热口疮吐衄与牙宣玉女煎:玉女煎用熟地黄膏知牛膝麦冬襄胃火阴虚相因病牙痛齿枯宜煎尝葛根芩连汤:葛根芩连甘草伍用时先将葛根煮内清肠胃外解表协热下利喘汗除芍药汤:芍药汤中用大黄芩连归桂槟草香清热燥湿调气血里急腹痛自安康白头翁汤: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与秦皮清热解毒并凉血赤多白少脓血医清虚热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地知丹热自阴来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清骨散:清骨散君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辅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一并除当归六黄汤:当归六黄二地黄芩连芪柏共煎尝滋阴泻火兼顾表阴虚火旺盗汗良祛暑剂清络饮:清络祛暑六药鲜银扁翠衣瓜络添佐以竹叶荷叶边暑热伤肺轻证安香薷散:香薷散中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易豆为花加银翘新加香薷治阴暑六一散:六一散用滑石草清暑利湿有功效益元碧玉与鸡苏砂黛薄荷加之好桂苓甘露饮:桂苓甘露暑湿证六一五苓散合并再加石膏寒水石发热烦渴吐泻停清暑益气汤: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阴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温里剂温中祛寒理中丸:理中干姜参术草温中健脾治虚寒中阳不足痛呕利丸汤两用腹中暖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君饴糖方含枝枝加芍汤温中补虚和缓急虚劳里急腹痛康吴茱萸汤:吴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皆能保四逆汤: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腹痛吐泻脉微细急投此方可回阳回阳救急汤: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群加麝三里与生姜三阴寒厥建奇勋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桂芍枣细辛甘草与通草血虚肝寒手足冷煎服此方乐陶陶阳和汤:阳和汤法解寒凝贴骨流注鹤膝风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甘草从补益剂补气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人参苓术甘草比益气健脾基础剂脾胃气虚治相宜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紫升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生脉散: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玉屏风散:玉屏风散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固表敛汗效特灵完带汤:完带汤中二术陈人参甘草车前仁紫芍怀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神补血四物汤: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经带胎产俱可治加减运用在胸中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君黄芪芪归用量五比一补气生血代表剂血虚发热此方宜归脾汤: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神气血双补八珍汤:双补气血八珍汤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枣调营卫气血亏虚服之康炙甘草汤:炙甘草汤参姜桂麦冬生地大麻仁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如神补阴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山药萸泽泻苓丹三泻侣三阴并补重滋肾肾阴不足效可居滋阴降火知柏需养肝明目加杞菊都气五味纳肾气滋补肺肾麦味续左归丸: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大补阴丸: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成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一贯煎: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襄少佐川楝泄肝气阴虚肋痛此方良补阳肾气丸:金匮要略方肾气用于肾阳不足六味桂枝加附子引火归原热下趋右归丸: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阴阳双补地黄饮子:地黄饮麦味斛苁蓉附桂阴阳补化痰开窍菖远服加薄姜枣喑(yin)痱服龟鹿二仙胶:医便龟鹿二仙胶人参枸杞熬成膏滋阴益肾填精髓精极用此疗效高固涩剂固表止汗牡蛎散:牡砺散内用黄芪,麻黄根与小麦齐,益气固表又敛阴,体虚自汗盗汗宜。
2018年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
![2018年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f1338c80eb6294dc886c47.png)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方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方歌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剂1•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大青龙汤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 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3.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苓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5.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啰渴利慰, 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6.止嗽散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 宣肺疏风止咳喘,姜汤调服不必煎。
补:葛根汤葛根汤内麻黄襄,桂甘芍药枣生姜轻可去实因无汗,有汗加葛无麻黄。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7.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梔苓次第施。
8.麻杏甘石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9.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 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10.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 苓芍桔草姜栆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12.败毒散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3.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 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宜。
13.再造散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 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14.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俩法彰, 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15.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 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剂18.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
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19.大陷胸汤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效力强, 擅疗热实结胸证,泻热迈水效专长。
20.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 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2018年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
![2018年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f84c97e87101f69f31954b.png)
2018年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剂1.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大青龙汤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3.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5.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6.止嗽散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喘,姜汤调服不必煎。
补:葛根汤葛根汤内麻黄襄,桂甘芍药枣生姜,轻可去实因无汗,有汗加葛无麻黄。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7.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8.麻杏甘石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9.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10.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栆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12.败毒散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3.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宜。
13.再造散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14.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俩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15.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剂18.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
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19.大陷胸汤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效力强,擅疗热实结胸证,泻热迈水效专长。
20.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第二节温下剂21.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金匮方,散寒通便止痛良,细辛三味同煎服,功去温下妙非常。
中药方剂歌诀(方歌完全与方剂学教材附页一致,并用红色标注重点,可直接下载放到手机方便记忆)
![中药方剂歌诀(方歌完全与方剂学教材附页一致,并用红色标注重点,可直接下载放到手机方便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70c6e9a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48.png)
方剂学歌诀1 解表剂1.1辛温解表麻黄汤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桂枝汤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草与芎,汗本于阴芩地妙,分经论治此方宗。
.香苏散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小青龙汤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无味敛气阴,表寒内饮建奇功。
止嗽散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正柴胡饮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姜,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证服之康。
1.2辛凉解表.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仲景麻杏甘石汤, 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雍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1.3扶正解表.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代表方,阳虚外感风寒证,寒重热轻脉沉良。
.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2泻下剂寒下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康。
大陷胸汤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专治水热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
温下大黄附子汤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温下治法代表方,寒积里实服之康。
温脾汤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用补兼泻,攻下寒疾温脾阳。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https://img.taocdn.com/s3/m/198c3939c77da26925c5b0d7.png)
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剂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大青龙汤: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喘,姜汤调服不必煎。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麻杏甘石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栆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败毒散: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宜。
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俩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苜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剂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
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效力强,擅疗热实结胸证,泻热迈水效专长。
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第二节:温下剂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金匮方,散寒通便止痛良,细辛三味同煎服,功去温下妙非常。
温脾汤: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用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第三节:润下剂麻子仁丸:麻子仁丸小承气,杏芍麻仁治便秘,胃热津亏解便难,润肠通便脾约济。
(完整版)方剂方歌(已整理)
![(完整版)方剂方歌(已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aa098524028915f814dc22f.png)
1、解表剂辛温解表——麻黄汤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桂枝汤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草与芎,汗本于阴芩地妙,分经论治此方宗。
小青龙汤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建奇功。
辛凉解表——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扶正祛邪——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2、泻下剂寒下——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证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温下——温脾汤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用补兼泻,攻下寒积温脾阳。
润下——麻子仁丸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
3、和解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大柴胡汤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
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夏竹茹,碧玉赤芩枳陈辅,清胆利湿又和胃,少阳湿热痰浊除。
调和肝脾——四逆散阳郁厥逆四逆散,等分柴芍枳实甘,透邪解郁理肝脾,肝郁脾滞力能堪。
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久,柴苓术草加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
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配黄连,干姜人参草枣全,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痞证蠲。
4、清热剂清气分热——白虎汤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热生津止渴烦,气分热盛四大证,益气生津人参添。
清营凉血——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清热凉血散瘀专,热入血分服之安,蓄血伤络吐衄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版方剂方歌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剂1.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3.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5.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7.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母膏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8.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有汗无汗均可尝。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12.败毒散: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剂18.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
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20.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第二节:温下剂览:非常22.温脾汤: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用治寒积,脐腹绞结痛第三节:润下剂24.麻子仁丸(脾约丸):麻子仁丸小承气,杏芍麻仁治便秘,胃热津亏解便难,润肠通便脾约济。
第四节:逐水剂27.十枣汤: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剂31.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32.蒿芩清胆汤:俞氏蒿芩清胆汤,陈皮半夏竹茹襄,赤苓枳壳兼碧玉,湿热轻宣此法良。
第二节调和肝脾剂34.四逆散: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奇。
35.逍遥散: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
第三节调和寒热剂36.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与人参,大枣和之治虚痞,法在降阳而和阴。
第四章清热剂第一节清气分热剂38.白虎汤:白虎汤用石膏偎,知母甘草粳米陪,亦有加入人参者,躁烦热渴舌生苔。
第二节清营凉血剂40.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脉数舌绛辨分明,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41.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血升胃热火邪干,斑黄阳毒皆堪治,或益柴芩总伐肝。
第四节清热解毒剂45.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芩连鼠,玄参甘桔蓝根侣,升柴马勃连翘陈,僵蚕薄荷为末咀,或加人参及大黄,大头天行力能御。
46.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贝母天花兼乳没,穿山皂刺酒煎佳,一切痈毒能溃散,溃后忌服用勿差。
第五节清脏腑热剂49.导赤散: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攻,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50.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52.泻白散: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参茯知芩皆可入,肺热喘嗽此方施。
54清胃散: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益石膏平胃热,口疮吐衄与牙宣。
56芍药汤:芍药芩连与锦纹,桂甘槟木及归身,别名导气除甘桂,枳壳加之效若神。
57.白头翁汤: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佐秦皮,清热解毒并凉血,赤多白少脓血医。
第六节清虚热剂58.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知地丹,热伏阴分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第五章祛暑剂第一节祛暑解表剂61.香薷散: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第三节祛暑益气剂64.清暑益气汤: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津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第六章温里剂第一节温中祛寒剂65.理中丸:理中丸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干姜,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
小建中汤: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和,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痛服之瘥。
第二节回阳救逆剂69.四逆汤:四逆汤中附草姜,阳衰寒厥急煎尝,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第三节温经散寒剂71.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芍桂枝,细辛甘枣通草施,血虚寒厥四末冷,温经通脉最相宜。
74.阳和汤:阳和汤法解寒凝,贴骨流注鹤膝风,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甘草从。
第七章表里双解剂第一节解表清里剂75.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黄芩黄连汤,甘草四般治二阳,解表清里兼和胃,喘汗下利保安康。
解表攻里剂77.大柴胡汤: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外攘。
第八章补益剂第一节补气剂80.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益气虚饵,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气滞使。
脾神.感因.84.生脉散:生脉麦冬五味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第二节补血剂85.四物汤: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补血调血理冲任,加减运用在其中.87.归脾汤: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随,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第四节补阴剂90.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益肾肝,茱薯丹泽地苓专,阴虚火旺加知柏,养肝明目杞82.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81.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菊煎,若加五味成都气,再入麦冬长寿丸.下趋.服.第七节气血阴阳并补剂111.炙甘草汤(复脉汤):炙甘草汤参姜桂,麦冬生地与麻仁,大枣阿胶加酒服,第六节阴阳并补剂98.地黄饮子: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茯,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93.一贯煎: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枸杞麦冬襄,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是妙方. 第五节补阳剂 96.肾气丸:《金匮》肾气治肾虚,地黄怀药及山萸,丹皮苓泽加附桂,引火归原热虚劳肺痿效如神.第九章固涩剂第三节涩肠固脱剂115,真人养脏汤:真人养脏诃粟壳,肉蔻当归桂木香,术芍参甘为涩剂,脱肛久痢早煎尝.扶.高.第九章安神剂第一节重镇安神剂123.朱砂安神丸: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养第五节固崩止带剂121.固冲汤:固冲术芪山萸芍,龙牡棕炭海螵蛸,茜草五倍水煎服,益气固冲功效116.四神丸:四神故纸吴茱萸,肉蔻五味四般需,大枣百枚姜八两,五更肾泄火衰阴清热可复康。
第二节补养安神剂 125.天王补心丹: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当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第十一章开窍剂第一节凉开剂129.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犀角珍珠冰麝箔,热闭心包功效良.良.尝.第十一章理气剂第一节行气剂第二节温开剂133.苏合香丸:苏合香丸麝息香,木丁熏陆荜檀襄,犀冰术沉诃香附,衣用朱砂中恶130.紫雪:紫雪犀羚朱朴硝,硝磁寒水滑和膏,丁沉木麝升玄草,更用赤金法亦超. 131.至宝丹:至宝朱砂麝息香,雄黄犀角与牛黄,金银二箔兼龙脑,琥珀还同玳瑁伸.134.越鞠丸: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湿食因,芎苍香附兼栀曲,气畅郁舒闷痛138.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聚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
第二节降气剂143.苏子降气汤:苏子降气半夏归,前胡桂朴草姜随,上实下虚痰嗽喘,或加沉香去肉桂尝.146.旋覆代赭汤:旋覆代赭用人参,半夏姜甘大枣临,重以镇逆咸软痞,痞硬噫气144.定喘汤: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杏黄芩兼甘草,外寒痰热喘哮力能禁.第十三章理血剂第一节活血祛淤剂 150.血府逐瘀汤: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膝芎饶,柴胡赤芍甘桔梗,血化下行不作痨。
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少腹逐瘀芎炮姜,元胡灵脂芍回香,蒲黄肉桂当没药,调经种子第一方。
身痛逐瘀膝地龙,香附羌秦草归芎,黄芪苍柏量加减,要紧五灵桃没红。
151.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153.温经汤:温经归芍桂萸芎,姜夏丹皮及麦冬,参草扶脾胶益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154.生化汤:生化汤宜产后尝,归芎桃草酒炮姜,恶露不行少腹痛,化瘀温经功效彰。
第二节止血剂 158.十灰散: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随,二蓟栀黄皆炒黑,凉降止血此方推160.小蓟饮子: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襄,归草黑栀淡竹叶,血淋热结服之良。
162.黄土汤:黄土汤将远血医,胶芩地术附甘奇,温阳健脾能摄血,便血崩漏服之宜。
第十四章治风剂第一节疏散外风剂 163.川芎茶调散: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165.消风散:消风止痒祛风湿,木通苍术苦参知,荆防归蒡蝉膏草,生地胡麻水煎之。
第二节平息内风剂 169.羚角钩藤汤:俞氏羚角钩藤汤,桑叶菊花鲜地黄,芍草茯神川贝茹,凉肝增液定风方。
170.镇肝熄风汤:张氏镇肝熄风汤,龙牡龟牛治亢阳,代赭天冬元芍草,茵陈川楝麦芽襄。
171.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益母桑,栀芩清热决潜阳,杜仲牛膝益肾损,茯神夜交安服良。
第十五章治燥剂第一节轻宣外燥剂 174.杏苏散: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176.清燥救肺汤: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堪夸。
第二节滋润内燥剂 177.麦门冬汤: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虚火,清养肺胃此方珍。
第十六章祛湿剂第一节化湿和胃剂181.平胃散:平胃散用苍术朴,陈皮甘草四般药,除湿散满驱瘴岚,调胃诸方以此扩,又不换金正气散,即是此方加夏藿。
182.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感伤岚瘴并能驱。
第二节清热祛湿剂 183.茵陈蒿汤:茵陈蒿汤治阳黄,栀子大黄组成方,栀子柏皮加甘草,茵陈四逆治阴黄。
184.八正散:八正木通与车前,萹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
185.三仁汤: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此方遵。
第三节利水渗湿剂 190.五苓散: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除。
第四节温化寒湿剂 194.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化饮剂,温阳化饮又健脾,饮邪上逆胸胁满,水饮下行悸眩去。
195.真武汤: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
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惕保安康。
196.实脾散:实脾苓术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姜附兼厚朴,虚寒阴水效堪夸。
第五节祛湿化浊剂 198.完带汤:完带汤中用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辅,苍术车前黑介穗,陈皮甘草与柴胡。
第六节祛风胜湿剂 200.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