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影像诊断基础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学中的常见疾病诊断知识点

医学影像学中的常见疾病诊断知识点

医学影像学中的常见疾病诊断知识点在现代医学中,影像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医学影像学。

通过对影像学的学习和研究,医生能够准确诊断出患者的疾病,从而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医学影像学中的常见疾病诊断知识点。

一、脑卒中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液供应突然中断而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

在医学影像学中,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来诊断脑卒中。

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有脑梗死、脑出血等。

二、心脏病心脏病是指心脏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病等。

医学影像学在心脏病的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肌灌注扫描。

三、肺癌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医学影像学在肺癌的早期诊断和评估中起到关键作用。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射线、CT扫描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

四、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可发生在男性。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医学影像学中的乳腺X射线摄影和乳腺超声是常用的方法。

五、骨折骨折是指骨骼断裂的情况,常见于外伤等原因。

医学影像学在骨折的诊断和评估中具有重要地位。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RI)。

六、腹部疾病腹部疾病包括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脾脏疾病等。

医学影像学在腹部疾病的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有腹部超声、腹部CT和MRI。

七、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

医学影像学可以通过骨密度检查(DEXA)来诊断骨质疏松症。

八、肾脏病变肾脏病变包括肾结石、肾囊肿、肾积水等。

医学影像学在肾脏病变的诊断和评估中起到重要作用。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肾脏超声、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RI)等。

总结:医学影像学在常见疾病诊断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医生能够详细了解患者体内的病变情况,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影像学技术在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影像学技术在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影像学技术在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心脏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数百万人口。

人们对于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一直都非常关注,而现代医学中的影像学技术则为心脏病的准确和及时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探讨影像学技术在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一、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性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来观察和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它可以提供详细的心脏影像,包括心脏的大小、形状、室壁的运动情况以及心脏瓣膜的功能等。

超声心动图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心脏病的存在与否,还能提供有关心脏病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预后信息。

二、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心电图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心脏病诊断工具,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的健康状况。

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以及心肌梗死等心脏病情况。

此外,心电图还可以用于监测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情况。

三、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通过大量的X射线图像来生成三维心脏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CT可以提供清晰的心脏解剖结构图像,并能够检测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狭窄以及冠状动脉钙化等疾病。

与传统X射线检查相比,CT扫描能够更精确地检测心脏病的存在和程度,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四、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依靠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心脏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心脏结构图像,并且不需要使用任何放射性物质。

它广泛应用于心脏病的诊断和评估,能够检测心肌梗死、心肌肥厚以及心功能异常等心脏病情况。

此外,MRI还可以通过对心脏进行运动成像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

五、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简称MPI)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是一种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物质,然后采集心脏图像来评估心肌灌注和心脏功能的影像学技术。

心脏影像诊断、X线、CT诊断

心脏影像诊断、X线、CT诊断

心脏一、心脏外形的改变:1.二尖瓣型心脏(梨形心):肺动脉凸出,心尖圆隆上翘,主动脉结缩小或正常,反映右心负荷过大,常见于二尖瓣疾患、房室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

2.主动脉型心脏:肺动脉段凹陷及心尖下移,升主动脉右凸,主动脉结多增宽,心室段延长,反映左心负荷过大,常见于主动脉瓣疾患、高血压、冠心病或心肌病。

3.普大型心脏:心脏均匀地向两侧增大,肺动脉段平直,主动脉结正常,常见于心包、心肌损害或以右心房增大较著的患者。

4、靴形心脏:心底增宽,肺动脉段平直或凹陷,心尖圆隆上翘,右心室增大,常见于法洛四联症等先心病。

二、心脏房室增大1.左室增大:后前位,左心室段延长,心尖下移;左心室段向左膨隆,相反搏动点上移;心腰凹陷。

左前斜位,左心缘向后凸出,左前斜位转到60°时左室仍与脊柱重叠,室间沟前移。

2.右室增大:后前位,心尖圆隆、上翘;肺动脉段饱满、凸出。

右前斜位,右室前缘呈弧形、前凸,心前间隙缩小和下部闭塞,肺动脉圆锥隆起;左前斜位,右室膈段增长,室间沟后上移。

3.左房增大:后前位,右心缘的双重密度影或双重边界或双心房影或双弧影。

右前斜位,服钡食管左房段压迹明显,向后移位;左前斜位,增大左房使左主支气管上移、变窄,左侧位服钡,可见增大的左房,使食管局限后移。

4.右房增大:前后位,右心房段向后上膨凸,右心房比心高>0.5。

左前斜位,心缘右房段延长凸出。

三、肺血流异常1.肺充血(肺血增多):主要见于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X线变现为:肺动脉段膨隆,肺门影增大,右下肺动脉干增粗超出15mm,周围肺血管纹理也呈比例的增粗、增多。

扩张血管边缘较清楚。

肺动脉段与两侧肺门血管搏动增强,透视下称“肺门舞蹈”。

2.肺缺血(肺血减少):右心室流出道受阻,造成肺循环血流量减少。

典型X线变现:肺血管纹理纤细,肺门影变小,肺动脉段平直或凹陷,当肺动脉狭窄时,由于瓣后血涡流,导致肺动脉段直立性凸出。

心脏与大血管的影像诊断

心脏与大血管的影像诊断

渐加快,会导致门控失效;扫描中其心率变
慢,将延长扫描时间,一但患者不能耐受而 体动,、则图像质量下降,甚至使检查失败。 被检查者在扫描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静止不动, 故应注意取得其合作,小儿或不能配合者可
应用镇静剂。
心脏大血管MRI扫描的层面选择
1 .人体轴横、冠和矢状位扫描 MRI 扫描层面 与人体轴线一致,患者平卧,操作简单,便于 同传统 X线平片、体层摄影及 X线 CT等影像技 术对比。实践证明,人体横断面是心脏MRI扫 描最基本的层面方位,有利于判断心腔、大血 管解剖结构及相对位置;但是按人体轴线切层 所获图像斜切心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腔径 线、室壁厚度测量的准确性,也不利于与超声 心动图等影像技术对比,为其不足之处。
成像方法
普通检查 透视 心脏摄片 特殊检查
US
ECT CT MRI 心血管造影
透视
优点是可以从多角度上观察心脏和大血管 的大小、形态、搏动及其与临近器官的关系。 不足之处,影像清晰度较差,不能留下永 久地图像记录。
常规采取立位观察,观察顺序为后前位、左、右 斜位或侧位。如果病情不允许可取坐位、半坐位或卧 位观察。另外,透视可对心内钙化进行定位,分析钙 化随心动周期的运动情况 .吞钡检查可显示食管与心脏 大血管的邻接关系,尤其是与左心房和主动脉的关系, 对确定左心房有无增大或增大程度有重要价值。
短轴断面像无斜切问题,可准确测量心腔
径线和室壁厚度,以及进行心功能测定, 便于与超声心动图对照。
横断位是心脏大血管 MRI 扫描 的基本层面,通常以其为基础、、 根据不同诊断要求,再外加其他方 位的切层扫描。
正常X线表现
(一) 正常解剖 从心脏和肺的前面观察,右心房构成右心 缘,右心房向上与上腔静脉连接,其开口位右 心房后部,房间隔形成右心房的后内壁,在房 间隔的前方,右心房与主动脉根部邻近。右心 室为心脏最前面的部分,与胸骨贴近,肺动脉 瓣和右心室流出道位于主动脉根部之前方和左 侧。室间隔将右心室与左心室分开。心脏的后 上部为左心房,左、右肺静脉与左心房后部连 接。左心室位左心房的前面和略偏左。在正位 上,心脏的左心缘主要由左心室构成。

超声诊断学一先天性心脏病-影像学课件ppt课件

超声诊断学一先天性心脏病-影像学课件ppt课件
1 8/8/2024
一、房间隔缺损
【病理】 房间隔缺损分为
原发孔型 继发孔型 通常房缺是指继发孔型。 房缺根据缺损部位不同分为四型: ①中央型(卵圆孔型):位于房间隔 中部相当于卵圆窝部位,此型最常见, 约占房缺的76%. ②下腔型:缺损位于房间隔后下方与 下腔静脉入口相延续,此型约占12%。
2 8/8/2024
肌 组织,分流血液射入右室流入道。
12 8/8/2024
⒉膜部缺损分为以下三型
⑴嵴下型:位于室上嵴下方,紧邻主动脉 瓣
右叶的右侧部分,缺损常较大,多累及 部
分室上嵴和膜部。 ⑵单纯膜部缺损:局限于膜部间隔的小缺 损
四周为纤维组织。 ⑶隔瓣下缺损:大部分位于三尖瓣隔瓣下 方
其8/8/前2024 缘常有部分膜样间隔组织。13
三、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病理】
未闭的动脉导管 上端起于主动脉峡部小弯侧,于做锁骨下动脉相对应, 另一端为于左肺动脉根部左上方,接近主肺动脉分叉 处
根据未闭导管的形态可分为:管形、漏斗形和窗形, 导管的直径差异很大,多数为5-15mm ,长度约3-5mm。
23 8/8/2024
⒊肌部缺损: 位于肌部室间隔的光滑部或小梁化部,
位置低,周围均有肌性边缘,形态及大小 不一,可为单发或多发。
14 8/8/2024
【病理生理 】 室间隔分流量大小及分流的方向取决于 缺损的大小 两心室的压力差
15 8/8/2024
【临床表现】
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Ⅲ-Ⅳ级/6 级全收缩期杂音伴细震颤。
⑵室间隔缺损:嵴下型缺损在左室长轴观位于主动 脉
瓣下,易于显示。
⑶右心室肥厚:右室腔扩大。
⑷肺动脉狭窄:

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

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处理大量影像数据,缩短诊断时间。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深度学习,不断优化诊断算法,提高诊断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降低医生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与应用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的远程化与智能化发展
新型药物成像技术在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新型影像技术的研发,如超声心动图、光学成像等
远程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的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远程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将更加普及和准确。
5G技术应用:5G网络的高速度和低延迟将为远程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AI辅助诊断:人工智能技术将进一步提高远程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概述
03
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技术
04
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
05
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的未来发展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概述
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的定义
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是通过影像学手段对心脏和大血管进行检查和诊断的过程。
该过程主要包括X线、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技术。
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医生可以了解心脏和大血管的结构、功能和血流情况,从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临床应用: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大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主动脉夹层、动脉粥样硬化等。

医学影像学:心脏病影像诊断【151页】

医学影像学:心脏病影像诊断【151页】

心缘搏动减弱或消失,而主动脉搏动则表 现正常
肺纹理减少或不显 合并心衰、有肺瘀血表现
缩窄性心包炎X线表现
心影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 心包增厚粘连使心缘变直,各弧形分界不清 心脏博动明显减弱或消失 心包钙化是缩窄性心包炎的特征性表现 静脉压升高,致上腔静脉扩张 左心房压力增可出同肺淤血 胸膜肥厚、粘连
左室扩号异常,急性期高信号,陈旧期低 信号
室壁运动消失或成反向运动,收缩期室壁 增厚率消失
室壁瘤附壁血栓形成时, 在T1WI上呈中等 信号与心骨相似,T2WI信号强度高于心肌
比较影像学
X线平片无诊断价值 可疑者可作EBCT、MSCT三维重建了解冠
心衰可出现左心房右心室增大 梗死后综合症 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肺下
叶渗出
心肌梗死X线表现
左心衰竭时,肺循环可出现静脉压力升高 征象
心肌梗死后并发症 形成室壁瘤左心室局限 性膨突,区域性博动减弱或消失,少数可 出现反向博动或不规则博动
心血管造影表现
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 常同时进行冠状动脉和左心室
显示左心腔的形态、大小、运 动改变包括区域性的运动功能 异常,计算左心室的射血分 数,观察有无梗死后并发症及 判断瓣膜功能
基本治疗方法
急性发作6小时发内,立即溶栓 超过6小时,球囊扩张 扩张不稳定,放置支架 管腔完全闭塞,外科搭桥
搭桥手术
平扫 CT表现
造影 多行DSA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
显示冠状动脉的分支类型、管 腔和管壁病变、痉挛以及侧支 循环情况
CHD造影表现
管腔不规则,半圆形“充盈缺损 不同程度偏心性狭窄及完全阻塞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龛影形成 冠状动脉痉挛,冠脉夹层 冠脉瘤样扩张、动脉瘤形成 冠脉阻塞再通,侧枝循环形成

心内科-基本技能-心脏病X线图像的诊断

心内科-基本技能-心脏病X线图像的诊断

正常心脏双肺野透过度正常,血管纹理清晰,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区。

心脏及大血管影在正常范围,心脏各弓形态正常,心胸比值50%。

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居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第2位、其血流动力学改变为左右分流,肺充血,右房右室增大。

血液分流大小缺损大小、两心房压差及肺动脉阻力有直接关系。

临床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心力衰竭等。

听诊于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2---3及收缩吹风期吃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音固定分裂。

小的房间隔缺损可表现为肺血和心影无明显变化,此时应注意结合心脏听诊情况。

房间隔缺损典型征象为:肺血增多,心脏呈二尖瓣型,右心房及右心室增大。

透视下可见肺门血管搏动增强,有肺门舞蹈表现,房间隔缺损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呈瘤样徒出,主肺动脉高度扩张,外周肺动脉分支变细、稀疏,形成残根状改变,此时右心室增大为主,右心房增大反而不明显。

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根据缺损的部位,室间隔缺损可分为3类:膜周部,漏斗部及肌部。

本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因缺损的大小及体,肺动脉阻力不同而有教大差别。

一般为心室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小的缺损可对心肺功能无明显影响,中到大量左向右分流,可出现双室增大,肺动脉高压,当肺动脉压进一步升高,接近或超过动脉则出现双向分流乃至右向左为主的分流,临床出现发绀,称为艾森门综合征。

本病常见症状为心慌气短,活动受限,易患呼吸道感染。

听诊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典型室间隔缺损,肺血增多,心影呈二尖瓣型,主动脉结缩小,肺动脉段中至高度凸出,肺动脉扩张,左,右心室增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

注意与房间隔缺损鉴别,后者以右心房,右心室大为主,左室不增大。

室间隔缺损双侧心室大与动脉导管未闭相似,但前者主动脉缩小;后者主动脉结宽,可有漏斗征。

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

心脏大学管影像诊断

心脏大学管影像诊断
心前缘:自上而下依次为升主动脉、右心室 漏斗部和肺动脉主干、右心室前壁
心后缘:上段为左心房,下段为左心室
(心前间隙、心后间隙、下腔静脉影)
AA PA
RV
LA LV
左侧位
AA PA
RV
LA LV
左侧位
3. 右前斜位
心影位于胸骨和脊柱之间 心前缘:自上而下依次为主动脉弓及升主动脉、
肺动脉、右心室前壁和左心室下端 心后缘:上段为左心房,下端为右心房
X线表现: a.后前位:心影右下缘向右膨凸,心腰丰满或膨隆,
相反搏动点下移,心尖圆隆上翘 b.左侧位:心前间隙缩小,心影前缘与胸骨接触面
增加 c.右前斜位,心前缘下段膨隆 d.左前斜位,心室膈段增长,心影前缘前凸
右心室增大
右心室增大、左心房增大
心影主要向前、向左、向后增大,心呈二尖瓣型,心腰膨隆, 心尖圆隆上翘,心前间隙变窄,食管吞钡左房段明显受压后移
右心室造影 左心室造影 主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主动脉造影电影
播放
退出
左心室造影
左心室造影
右心室造影
主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左冠造影
右冠造影
第二节 心脏大血管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一、心脏位置异常 1.心脏移位 2.心脏异位
X线表现:
a.后前位:心尖向下、向左延伸,相反搏动 点上移,左心室段延长、圆隆并向左扩展。
b.左侧位:心影后下缘向后膨凸,心后间隙 变窄甚至消失。
c.左前斜位:心影后下缘向后下膨隆,左心 室段与脊柱重叠。
左心室增大
左心室增大
心尖向下、向左延伸,左心室段延长、圆隆并向
左扩展,左侧位心后间隙变窄,食管吞钡食管左 室段受压后移

心血管系统常见影像表现ppt课件

心血管系统常见影像表现ppt课件
12
异常X线影像----心脏增大
• 心脏形态的改变 — 主动脉型 PA:心尖向左下扩 展。 常见于:高血压和 主A瓣病变。
13
异常X线影像----心脏增大
• 心脏形态的改变— 普大型 PA: 心向两侧增大, 较对称。 常见于:心肌炎、心 衰、心包积液。
14
异常X线影像----心脏房室增大
左心室增大: PA:左心室段延长、膨 隆;心尖下移;
间质性肺水肿: X线表现:肺门增大、模糊,肺纹模糊; 出现间隔线(肺泡间隔水肿增厚)即 Kerler B线肋膈角常见,C线中下肺野网 影,A线中上肺野长线(多见于急性)。 常伴有少量胸腔积液。
43
44
45
异常X线影像----肺循环异常
• 肺泡性肺水肿: 与间质性肺水肿并存,渗出液聚于肺泡 内
• X线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肺野内片状模糊 影,以中内带多见;典型表现呈蝶翼状 ; 阴影“来去迅速”。
• 常见病: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和 循环血量增加的疾病(甲亢、贫血等)。
32
肺充血(肺血增多)
33
异常X线影像----肺循环异常
肺血减少(肺缺血):肺A血流量减少
• X线表现:肺门缩小,右下肺A变细;肺 纹理变细、稀疏;肺野透明、清晰;侧 枝循环。
• 常见于右心排血减少如三尖瓣狭、闭; 肺A 狭、闭。
1
心血管系统常见影像
2
心脏大血管X线影像
心脏及大血管的X线检查,是根据其 轮廓的改变来推测某些房室和大血管的 增大或缩小, 结合肺循环的改变及病史得 出初步诊断。

3
心三位片——后前正位
4
心三位片——后前正位
5
心三位片——左前斜位
6
心三位片——左前斜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