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药物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合集下载

心血管药物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心血管药物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心血管药物的临床研究与评价一、引言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心血管药物的研究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血管药物的研究方法也逐渐趋于多样化和细致化。

本文将就心血管药物的临床研究与评价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心血管药物的临床研究方法1. 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评估心血管药物疗效的金标准,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这种研究方法能够控制干扰因素,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2.前瞻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长期追踪研究对象,可以观察心血管药物长期使用对患者的影响,为评价心血管药物的长期疗效提供依据。

3.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回顾病史资料,对使用心血管药物的患者和未使用心血管药物的患者进行对照,以评估心血管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4.荟萃分析荟萃分析是将多个不同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和比较,从而得出更为客观和综合的结论。

荟萃分析可以解决研究样本小、研究结论矛盾等问题。

三、心血管药物的评价指标1.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评价心血管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心力衰竭等。

通过观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可以评估心血管药物的保护作用。

2. 血压、血脂指标心血管药物常用于调节血压、降低血脂,因此血压、血脂指标的改善程度也是评估心血管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

3.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的电生理活动情况,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了解心脏是否存在异常情况,评估心血管药物的疗效。

4. 心脏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情况,评估心血管药物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四、心血管药物的副作用评价心血管药物的副作用是评价药物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心律失常、消化不良、恶心等。

在使用心血管药物时,应该密切关注其副作用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五、心血管药物的临床评价1. 临床效果评价临床效果评价主要包括疗效、安全性、耐受性和成本效益等方面。

心血管活性药物的评价

心血管活性药物的评价

心血管活性药物的评价麻醉医师在临床麻醉工作中每天都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这些药物的运用需要一定的临床经验,不同药物的使用原则是不同的,如新斯的明使用时需要大剂量一次静脉注射,目的是使新斯的明短时间内达到最大的血药浓度,产生最大的拮抗效果。

而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则需要小剂量分次注射或静脉滴注,最好是用微泵持续注射。

一、传出神经递质及受体谈到心血管活性药物,必须要了解传出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已经发现的传出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一氧化氮(NO)等。

传出神经的受体分两型:1.胆碱能受体包括毒蕈碱受体(M受体,有五种亚型:M1、M2、M3、M4、M5)和烟碱受体(N受体,Nm/N2、Nn/N1)。

胆碱能神经支配的效应器官及其兴奋效应是: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Ach,使心脏抑制(M1)、空腔器官平滑肌收缩(M3)、腺体分泌(M1)、虹膜括约肌和睫状肌收缩(M1)以及骨骼肌收缩(N2)。

2.肾上腺素能受体包括α受体(亚型主要为α1、α2两种亚型)和β受体(分为β1、β2、β3三种亚型)。

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的效应器官及其兴奋效应: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NA,使心脏兴奋(β1)、皮肤黏膜内脏血管收缩(α1)或冠状动脉和骨骼肌血管舒张(β2)及支气管扩张(β2),胃肠、膀胱括约肌收缩。

二、胆碱酯酶抑制药新斯的明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胆碱酯酶抑制药,主要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发挥完全拟胆碱作用,即可激动M、N胆碱受体。

此外尚能直接激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的NM受体。

其作用特点为对腺体、眼、心血管及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弱,对骨骼肌及胃肠平滑肌兴奋作用较强。

临床麻醉中最主要是用其拮抗非去极化肌松剂的残留。

由于新斯的明的N样作用,有时候会导致严重的窦缓,所以一般要用阿托品拮抗这一不良反应。

阿托品的使用也有讲究,必须先用阿托品,待心率加快后再用新斯的明,有些麻醉医师把阿托品与新斯的明抽在一起给患者注射,是值得商榷的,万一患者对阿托品不敏感心率并不加快而新斯的明的降心率作用又很强麻醉医师就非常被动。

常用心血管静脉药物的临床应用

常用心血管静脉药物的临床应用
➢ 小剂量(1~2ug/kg/min):DA受体 (扩张肾及肠系膜血管) ➢ 中剂量( 2~10ug/kg/min ):β1受体(增加心排量、血压) ➢ 大剂量( 大于10ug/kg/min ):α受体(收缩血管,升压; 肾血
管收缩,尿量减少)
多巴胺(Dopamine)
药代动力学
➢ 口服无效 ➢ T1/2为1~2min ➢ 静注5分钟内起效,持续5~10分钟 ➢ 经肾排泄
用药时监测
血压、心率、心功能、心电图和尿量
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
药理作用
为合成的拟交感胺药物,选择性β1受体激动剂,对 周围血管作用轻微。 ➢正性肌力,增加心排量,肾血流量、尿量增加。 ➢降低周围血管阻力,但收缩压及脉压一般保持不变。 ➢ 降低心室充盈压,促进房室结传导。
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
多巴胺(Dopamine)
适应症
➢ 低血压 ➢ 肾衰或肾功能不全 ➢ 低血容量的临时治疗(循环血容量恢复之前) ➢ 心脏复苏时,升高灌注压,增加心肌兴奋性 ➢ 体外循环后心脏收缩力差的患者 ➢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源性休e)
用法
➢ 规格:20mg/2ml ➢ 配制方法:(BWkg×3)mg + NS-----50ml ➢ 泵速与浓度:1ml/h=1ug/kg/min
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
➢ 注意事项:用药前先补充血容量,以纠正低血容量; ➢ 禁忌:过敏、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 慎用:心房纤颤、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低血容 量。
用药时监测
血压、心率、心功能、心电图和尿量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 作用于β1、α1和DA1受体
作用于β1(弱β2和α1激动效应)
或按前述公式计算

胺碘酮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胺碘酮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对胺碘酮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存在差异,可能 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胺碘酮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建议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胺碘酮。
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
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期大 量使用。
加强用药监测
在使用胺碘酮期间,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 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PART 02
心血管疾病概述
REPORTING
心血管疾病定义与分类
定义
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 功能的一类疾病,包括冠心病、 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和性质,心血管疾 病可分为心脏疾病、血管疾病和 末梢循环障碍等。
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与死亡率
01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在使用胺碘酮时,医生应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必要时 调整用药方案。
PART 07
结论与展望
REPORTING
研究成果总结
胺碘酮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胺碘酮作为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本研究通过临床试验和数据分 析,进一步证实了胺碘酮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显著疗效。
性质
胺碘酮是一种脂溶性药物,可在体内广泛分布,尤其是在脂 肪组织和肝脏中蓄积。它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因此可以维持 较长时间的疗效。
胺碘酮药理作用及机制概述
药理作用
胺碘酮具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可以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和有 效不应期,从而抑制折返激动和异位 心律。
机制概述

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临床进展评价

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临床进展评价

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临床进展评价尼可地尔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进展也在不断深入研究和评价。

本文将就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进展进行综述评价,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一、尼可地尔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尼可地尔是一种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它可以通过抑制心脏和外周血管的钙内流而产生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和降低高血压的作用。

尼可地尔主要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心脏病的治疗,临床上主要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

1. 临床疗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研究表明,尼可地尔可以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风险,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尼可地尔还可以通过降低心脏负荷,减轻心肌耗氧量,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减少心肌再灌注损伤等途径来发挥治疗作用。

2. 安全性和耐受性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

研究表明,尼可地尔在临床上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缓、低血压、肝功能异常、头晕、头痛等,主要具有剂量依赖性。

在合理使用下,大部分患者可以耐受和接受尼可地尔治疗,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3. 个体化治疗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的个体化治疗得到了重视。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研究人员对尼可地尔的个体化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不同人群对尼可地尔的治疗反应存在差异。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病史、合并症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4. 长期治疗效果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的长期治疗效果值得关注。

研究表明,尼可地尔长期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长期使用尼可地尔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需要医生和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和管理。

三、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前景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心血管疾病的不断加重和发展,临床医生对尼可地尔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临床应用分析首先要以研究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利用情况为目的,同时对心血管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测评,为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临床分析提供依据,选用各种病例,查看每一个病例针对的各种药物在疾病中使用情况进行研究,观察其结果,看哪种药物的效果好或是哪种药物对男性女性的身体更有效果,效果更明显。

标签: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药物利用指数临床治疗前言:我国是心血管疾病多发国家,生病人群多为中老年人,其中多以男性为主。

所以我国心脑血管的研究问题就迫在眉睫,近年来我国由于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位居人均死亡率的首位,利用药物成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式,由于心血管疾病发展的快而且后果非常严重,所以要及时的进行观察,同时心血管药物一般对心血管疾病来的比较快而且具有活血的作用,所以在服药后要对患者的观察必须严格,其中在服用心血管性药物时要保证药物剂量的合理处理的及时果断。

临床诊断的全面性和合理性是临床药物治疗的首要前提,这关系到整个医疗质量,甚至关系到真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患者医疗费用的多少,让患者用少量的钱,吃少量的要来获得最佳的效果是每个医务工作者要努力的方向。

1、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健康,即使应用当今最先进,最完善的治疗手段仍有很多人被心血管疾病困扰,同时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至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而心血管得病的原因主要有高血压,血液粘稠,吸烟,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等。

其中有高血压的人群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粟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

同时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大,人们的情绪不稳定,或大量饮酒,吃太多含脂肪的食物,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环境污染等因素,直接导致人体的新陈代谢减慢,血液流速减慢,血粘稠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同时由于吸烟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很多的。

心血管药物研究最新进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心血管药物研究最新进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心血管药物研究最新进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其给人们的健康及生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随着科技与医学的进步,人们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而药物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

本文旨在介绍近年来心血管药物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1. 针对高血压的药物研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人体带来的神经、肾、大脑及心脏的损害非常严重。

因此,疾病的治疗变得越来越迫切。

针对高血压的药物研究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成果,如 ACE 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的研究。

除此之外,针对高血压的药物研究还注重在寻找特异性更加强的药物,在不造成严重副作用的情况下,更加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

2. 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研究心脏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种类很多,包括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

针对心脏疾病的药物研究,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

诸如 ACE 抑制剂、β 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已经成为了治疗心脏疾病的主流手段。

除此之外,心血管药物研究成果中还包括心脏再生领域的研究,这对于治疗那些心脏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受到损害的患者而言非常重要。

3. 针对心律失常的药物研究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会导致心跳过快或过慢,甚至停止心跳。

针对心律失常的药物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瞩目的成果,如抗心律失常药、钙通道阻滞剂等。

此外,针对心律失常的药物研究还注重在寻找特异性更加强的药物,以减少患者的副作用和增加治疗的效果。

4. 针对血脂异常的药物研究血脂异常及高胆固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针对血脂异常的药物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研究人员提出,通过改变脂质代谢改善血脂异常,并控制一系列炎症因子水平可以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起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针对血脂异常的药物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变得越来越重要。

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药物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但是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手段,如合理的饮食及运动。

钙离子增敏剂左西孟旦的临床应用及循证药学评价

钙离子增敏剂左西孟旦的临床应用及循证药学评价

钙离子增敏剂左西孟旦的临床应用及循证药学评价
左西孟旦(Levosimendan)是一种新型的钙离子增敏剂,通过增加心肌细胞对钙离子的敏感性、增加收缩力和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可以改善心力衰竭等相关疾病的症状和预后。

目前,左西孟旦已经被用于临床上,但其应用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和评价。

一、临床应用
左西孟旦主要用于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和低心排综合征等疾病,其主要作用机制为增加心室舒张末压和肾脏血流灌注,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和肺水肿等症状,提高心功能和生存率。

研究表明,左西孟旦可以降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而且其疗效相对于其他强心剂更佳,副作用也相对较少。

此外,左西孟旦还可以用于手术后复苏和心肺复苏等领域,帮助恢复心肺功能。

二、循证药学评价
钙离子增敏剂的发展是心力衰竭治疗中的重要进展。

而左西孟旦是一种新型且有潜力的钙离子增敏剂,其优点包括增加心肌收缩力和扩张冠状动脉,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改善心肌缺血等问题。

根据公开的临床研究数据,左西孟旦的疗效相对于其他心血管药物更优,而且其副作用相对较少。

此外,左西孟旦还可以有效地提高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和氧合水平。

然而,左西孟旦在临床上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价。

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其治疗效果相对更好,并且其安全性、副作用等问题仍需关注。

药物的合理使用,不仅需要考虑其药理作用和疗效,还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病情和合并症等因素。

总之,左西孟旦是一种新型的钙离子增敏剂,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需进行更多严格、安全性和有意义的临床试验,以进一步评估其是否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临床应用中成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应用中成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应用中成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中成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功能的多种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

中成药作为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成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一、降脂药物的应用1. 降脂中成药中医认为,多数心脑血管疾病与痰瘀阻滞、气血不通有关。

因此,中成药中常使用黄连、茵陈、赤芍等具有清热利湿、清气燥湿作用的药物。

这些中成药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减轻动脉硬化程度,进而改善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2. 中药组方的应用中医药学认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气血失和有关。

因此,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常采用中药组方。

如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的方剂,如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

这些中药方剂能够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

二、调节血压药物的应用1. 降压中成药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的出现多与肝郁气滞、气血失和有关。

因此,在治疗高血压时,中成药常常使用柏子仁、丹参、浙贝母等药物。

这些药物具有平肝潜阳、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降低血压,改善高血压症状。

2. 中药调理的应用中医药学中,高血压的治疗不仅要注重药物的应用,还要注重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中成药在调节血压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可以激活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使其达到正常水平。

常用的中成药如大枣、山药、石榴皮等,这些中成药在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中有重要地位。

同时,适当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措施。

三、改善心功能药物的应用心功能不全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中成药在改善心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常用的中成药如石斛、人参、黄芪等,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的供血和排血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其他补益药物的应用除了上述提到的药物,中成药还有一些补益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治疗中应用广泛。

比如人参、党参、鹿茸等,这些药物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

心血管病药物临床综合评价指南

心血管病药物临床综合评价指南
心血管病药品临床综合评价 技术指南介绍
2020年10月
目录
01
背景
02
评价内容与维度
03
评价设计与分析方法
04
案例分享
1 背景
2 评价内容与维度
安全性
有效性
可及性 适宜性
经济性 创新性
本指南涉及的心血管药物:
抗心绞痛药 抗心律失常药 抗心力衰竭药 抗高血压药 抗休克药 调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抗栓药
✓ 症状改善 ✓ 预后改善
(二)指标选择
终点指对以下事件的影响:
✓ 死亡率: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等 ✓ 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卒中、心
力衰竭、血运重建等
2-2 有效性评价
心血管病药品有效性评价常用替代指标
替代指标:实验室测量指标、临床症状或体征 变化等。 ✓ 采用替代指标,需要说明其合理性,如文 献支持替代指标与终点指标之间有强关联 等。
方案。评估方法包括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用分析(CUA)、成本-效益分析(CBA)
、最小成本分析(CMA)等4种方法,以及增量分析的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考虑成本-
效用分析。经济性评估实施主要参考现有药物经济学评估指南。
临床结果指标选择与测量
成本指标选择与测量
效果/疗效 效 用(QALY) 效益 健康产出 贴现 临床结果
成本-效果分析 (CEA)
临床效果指标
比较相同临床产出的不同心血管病药物;
产出指标只体现或主要体现在某一个临床产出指标时。有多个指 标反映时,应采用对疾病治疗或对患者最为重要的效果指标,可 以多个效果指标分别进行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 (CBA)
意愿法或人力资本法等方 法转换为货币指标

血管活性药物临床应用及观察

血管活性药物临床应用及观察
激动剂与膜受体的结合取决于受体的数目及 它们 的亲和力状态
血管功能的调控和血管活性药物作用机理 (2)
具有血管调控作用的受体 1、 肾上腺素能受体: -肾上腺素能受体( 1, 2) -肾上腺素能受体( 1, 1) 多巴胺受体(DA 1, DA 2) 2、其他受体如: 胆碱能受体 血管紧张素受体 腺苷受体 内皮素受体
血管功能的调控和血管活性药物作用机理 (5)
大多数血管收缩剂通过 释放三磷酸肌醇 (IP3) 从而增加细胞浆内的钙 离子来发 挥作用;大多 数血管扩张剂通过增加 细胞 内cAMP或cGMP的 水平,从而抑制平滑肌 的收缩机制来发挥作用
ET: 血管内皮素受体 AT 2:血管紧张素II受体 A 2: 腺苷受体2亚型 DA 2:多巴胺受体亚型2
血管功能的调控和血管活性药物作用机理 (3)
1在心肌:正肌力作用 负时性作用 在血管主要是缩 血管作 用,临床应用 1兴奋剂依其作用强度排列 为:苯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
1正肌力作用,正时性作用(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和 传导加 快)
2血管扩张 支气管及胃肠平滑肌松弛 其他作用:脂肪代谢 糖原分解促进钾向细胞内迁移 其降低血钾的作用在缺血心肌可 引发心律失常
多巴胺(Dopamine,Dopa)
剂量>5µg/kg·min时,对肺高压和体循环阻力大的患者要慎 重,应 采取能改善组织灌注的最低剂量
如多巴胺剂量达到20µg/kg·min,患者血压仍难以维持,应加 用去 甲肾上腺素,因为肾上腺素不能增强大剂量多巴胺的缩血 管效应
硝酸甘油和硝普钠可对抗多巴胺的缩血管作用(静脉和动脉), 有 人认为多巴胺+硝普钠的作用相当于多巴酚丁胺
DA 1:肾、冠脉、脑、肠系膜血管扩张和心房利钠多肽 的释 放

血管活性药物的临床应用

血管活性药物的临床应用

常用药物
1.肾上腺素 α、β受体激动剂 药理作用: α受体兴奋: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压上升。 β1受体兴奋: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增快、传导性增
加、心肌耗氧量增加。 β2-受体兴奋:舒张冠脉、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并抑
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性物质
心脏骤停
CPR首选药物,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
主要作用机制:降低左右心室充盈压和全身血管阻力,从而减轻心脏负荷
多巴酚丁胺 短期应用可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外周灌注,缓解症状,2-20ug/kg▪min静滴,使用时监测血压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2、多巴酚丁胺:充分体液复苏后仍然存在低心排出量,可以使用多巴酚丁胺增加心排出量,若同时存在低血压可以考虑联合使用升压
胆碱能系统 β1受体兴奋: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增快、传导性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
一、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
如果出现低血压或对起始的肾上腺素剂量无反应,静脉给予1:10000肾上腺素。
钙通道阻滞剂 5-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的起效、达峰、达稳态的时间明显延迟于同等剂量的口服片,弹丸式静脉推注虽可明显加快起效时间,但
2、去甲肾上腺素 过敏性休克
广义:血管活性药物通过作用于血管上受体或直接改变血管平滑肌张力,影响心脏前负荷、后负荷,或通过影响心脏的变力、变时效
应来产生血管收缩、舒张效应。
α受体激动药。α受体兴奋作用强于肾上腺素,β1受体 当其中任何一因素的改变,超出了人体的代偿限度时,即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下降
3.多巴胺
药理作用:
小剂量(1-2μg/kg/min)主要兴奋外周多巴胺受体, 有肾血管扩张作用,尿量可能增加;同时兴奋心脏β1受体,有轻度正性肌力作用。
中等剂量(2-5μg/kg/min)β1,β2受体激动作用, 表 现为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增快不明显,能显著改善 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治疗心血管病药物的合理应用及其安全性

治疗心血管病药物的合理应用及其安全性
静息心率>60bpm,应该考虑使用β阻滞剂 治疗后心率下降是药物发挥作用的标志,静息心率应控制在50-70bpm 当静息心率降至50bpm以下、24小时心搏总数<7万次时,可以酌情减量 病窦患者,置入永久心脏起搏后使用β阻滞剂
β阻滞剂使用失败的常见原因
患者病情没有得到充分稳定,治疗前应 得到患者的干体重 静脉用药停止2周以后 近期没有调整口服药物 起始剂量过大 增量速度过快 治疗期间病情变化时,没有及时调整其他用药 利尿剂、ACEI、硝酸酯等
1 (0.69-1.44)
1 (0.84-1.19)
1 (0.83-1.20)
1 (0.78-1.29)
单侧 >=70%
1.90 (1.24-2.89)
1.18 (0.92-1.52)
1.27 (0.99-1.64)
1.64 (1.15-2.33)
双侧>=70%
5.97 (2.4-14.7)
2.54 (1.47-4.39)
0.5
2.0
危险比
1.0
Provisional final results 19 July 2001
Progress: 基础血压与降压受益
危险比
57 54 39 27 65 58 150
106 87 62 68 99 88 255
舒张压临界值 mmHg
INVEST研究:心血管事件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 根据治疗过程中舒张压水平,校正后的风险比
治疗组
安慰剂组
5 4 3 2 1 0
5 4 3 2 1 0
90 85 80 75 70 65 60 55 50
90 85 80 75 70 65 60 55 50
舒张压临界值 mmHg

药物球囊临床应用效果评价的方法与指标

药物球囊临床应用效果评价的方法与指标

药物球囊临床应用效果评价的方法与指标药物球囊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介入器械,它通过充气或充液的方式,将药物输送至患病部位,进而起到治疗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如何评价药物球囊的治疗效果,对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临床疗效的监测和疗效比较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球囊临床应用效果评价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

直接评价是指直接观察和测量药物球囊治疗后的效果,包括病情改善程度、治愈率、复发率等指标。

间接评价是通过观察药物球囊治疗前后其他相关指标的变化来判断治疗效果,如患者的症状、体征、生化指标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常用的药物球囊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与指标。

一、直接评价方法与指标1. 病情改善程度评价病情改善程度评价是最常见的药物球囊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指标的变化,来评估药物球囊治疗的效果。

常用的评价指标有症状缓解程度、影像学检查指标改善程度等。

2. 治愈率评价治愈率评价是针对某些可完全治愈的疾病而言的,如药物球囊治疗冠心病的治愈率评价。

治愈率是指通过药物球囊治疗后,患者病情完全缓解,不再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比例。

对于冠心病等慢性病来说,治愈率的评价相对较低,通常以其他指标为主。

3. 复发率评价复发率评价是长期评价药物球囊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复发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经过药物球囊治疗后,患者病情再次恶化或复发的比例。

通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复发情况,可以评估药物球囊治疗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二、间接评价方法与指标1. 生化指标评价生化指标是评价药物球囊临床应用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生化指标包括血压、血红蛋白、血脂、血糖等。

通过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判断药物球囊治疗对患者病情的改善程度。

2. 心电图评价心电图是观察患者心脏功能和心律的主要手段之一。

药物球囊治疗某些心血管疾病后,可以通过心电图的变化评估其治疗效果。

比如,药物球囊治疗心绞痛的患者,在治疗后心电图上可能会出现ST段改善、心肌缺血改善等特征。

冠心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实践与研究

冠心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实践与研究

冠心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实践与研究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在治疗冠心病的众多药物中,冠心宁注射液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药物。

冠心宁注射液是由丹参和川芎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的功效。

本文将对冠心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实践与研究进行详细阐述。

一、冠心宁注射液的成分与作用机制冠心宁注射液中的丹参主要成分包括丹参酮、丹参素等,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川芎中的主要成分川芎嗪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同时还具有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功能。

两种成分相互协同,共同发挥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的作用,从而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症状,改善心脏功能。

二、冠心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适应症冠心宁注射液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对于心绞痛患者,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减轻疼痛程度;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有助于改善心肌缺血、缩小梗死面积、促进心肌功能恢复。

此外,冠心宁注射液还可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等,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三、冠心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方法冠心宁注射液一般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剂量和滴注速度。

通常,成人每次用量为 10 20 毫升,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或 09%氯化钠注射液 250 500 毫升中稀释后缓慢滴注,每日 1 次,10 14 天为一个疗程。

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无过敏、头晕、心悸等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冠心宁注射液的临床疗效观察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冠心宁注射液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一项针对 200 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研究发现,使用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心电图改善率显著提高。

新型心血管药物的研发及其临床应用

新型心血管药物的研发及其临床应用

新型心血管药物的研发及其临床应用在当今的医学界,心血管疾病已成为造成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心血管药物的研发已成为医学界的热点,能够有效地缓解心血管病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让人们对未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前景充满期待。

心血管药物的研发心血管药物的研发,是一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实则十分复杂。

首先需要进行药物发现,即从自然界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中筛选出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潜力的物质。

这些物质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化学修饰和生物学测试,才能确定其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能力。

接下来,需要对药物进行临床试验。

在临床试验中,需要对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剂量等进行验证。

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在小范围内对药物的毒副作用等进行测试,第二阶段则需要对药物在大范围内有效性进行验证,最后是在临床实践中进行综合验证。

新型心血管药物的应用如今,新型心血管药物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比较常见的有ACE抑制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缓解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症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ACE抑制剂是一类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药物,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压,减少心脏负担,预防心肌梗塞等病症。

目前常用的ACE抑制剂主要有依普利(博诺洛尔)、贝那普利(洛汀新)等。

钙拮抗剂则是一类能够阻断细胞内钙离子通道的药物,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预防心绞痛等病症。

目前常用的钙拮抗剂主要有非洛地平(依纳普利)、氨氯地平等。

β受体阻滞剂则是一类能够阻止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脏β受体结合的药物,能够有效降低心率、减少心脏负担、降低血压等病症。

目前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主要有美托洛尔、阿洛洛尔等。

临床应用的局限性新型心血管药物的临床应用,虽然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一些心血管药物的副作用较大,需要严格使用,否则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可逆的损伤。

其次,心血管药物的疗效也不能完全取代手术治疗,需要综合考虑。

抗心血管疾病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抗心血管疾病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抗心血管疾病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一、引言本文档旨在就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提供指导和规定。

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正确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药物选择原则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抗心血管疾病药物。

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等因素,综合评估后做出合理的选择。

2. 优先选择经过临床验证的药物,避免使用无效或副作用较大的药物。

3. 药物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遵循医疗伦理原则。

三、用药方案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需要,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要考虑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用药频次等因素。

2.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导致药理学效应的改变。

3. 定期进行用药评估,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和药物耐受性调整用药方案。

四、用药监测1. 对于使用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用药监测。

包括评估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2.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并给予必要的药物咨询和指导。

五、不良反应处理1. 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必要时,转诊至相关专科进行进一步处理。

2. 对于常见的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患者,解释其原因和处理方法。

六、其他注意事项1. 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处方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严禁滥用和超量使用药物。

2. 医务人员在使用抗心血管疾病药物时,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和管理药物。

结语本文档旨在规范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希望能够提供指导和规范,确保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合理、安全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血管扩张药 肼屈嗪 硝普钠 吡那地尔 米诺地尔
四.常用代表药物 (一)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剂
(ACEI)和 ARB
ACEI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目前种 类较多。其对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率及
死亡率、延缓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肾
损害的进展尤其有蛋白尿时特别有效。
ACEI与危险因素控制(一)
ABCD
流行病学特点
知晓率
30.2%
治疗率
24.7%
控制率
6.1%
0%
10%
20%
30%
40%
50%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卫生部、科技部、统计局, 2004年10月12日。
高血压与左室肥厚
血压↑
收缩功能不全
LVH
EF ↓
EDV ↑ LV扩张
室性心律失常
低心输出量 综合征
舒张功能不全
EF→或↑ EDV→或↑ LV大小正常
• 随机 双盲 安慰剂对照(正常血压者) 平行 • 依那普利 尼索地平 • 950人 随访5年 • 结果:高血压患者依那普利与尼索地平治疗血压、血糖和血脂控制水平相
似,但前者致死及非致死性心梗发生明显低于后者。
FACET
• 随机 开放 平行 Fasinopril 氨氯地平 • 380人 随访3.5年 • 结果: 1.两组均有效降压;血糖、血TCHO、HDL、糖化血 红蛋白及空腹
2002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 全国患病人数已超过1.6亿
高血20 压患病人数高速增长 18.8% 18
16
14
百分比*12 (%) 10
8
11.8 8%
7.73%
6 5.11%
4
2
0
1959
1979 1991 2002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卫生部、科技部、统计局, 2004年10月12日。
4~9mmHg
营养均衡
8~14mmHg
腰围 男性<90cm,女性< 85cm)
BM被动吸烟
每天白酒<50ml,葡萄酒< 100ml,啤酒<300ml
流行病学特点
“ 三高 ”
“三低”
患病率高
知晓率低
病死率高
治疗率低
残疾率高
控制率低
高血压状态可增加心脏的后负荷,引起心肌肥厚与心
遗传因素:多基因遗传 体重因素: BMI=体重(kg)/身高(m2) 营养因素: 高盐、过多的饱和脂肪酸、酗酒、吸烟 精神、心理因素:白大衣效应
抗高血压非药物治疗
内容
目标
SBP下降范围
减少钠的摄入 体育运动 合理膳食 控制体重
戒烟 控制饮酒
每人每天食盐<6g
2~8mmHg
强度:中等,每周3~5次,每 次30分钟
心血管药物 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高血压病的临床 药物治疗
思考讨论题
目前你们所知的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 情况如何?
怎样治疗才是合理应用? 每一个药物的主要特点是如何了解的?
一.概述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症,其发病率较高。除少数为 继发性高血压症外,绝大多数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 原因不清,可与多种因素影响有关,如遗传、外界环境 的改变、个体生活习惯等。
高血压
肾脏疾病
外周血管疾病
致死率 致残率
National High Blood Pressure Education Program Working Group. Arch Intern Med. 1993;153:186–208.
二.高血压病治疗目标
⑴ 是否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⑵是否能逆转左室肥厚; ⑶是否能减轻动脉硬化; ⑷是否控制其他血管危险因素; ⑸是否减少副作用及提高生活质量
胰岛素水平无显著差异; • Fasinopril 组急性心梗、脑卒中和心绞痛住院的联合终点明显低于氨氯地
平组。
ACEI与危险因素控制(二)
CAPPP
• 随机 开放 平行 盲终点 卡托普利 传统治疗 • 10985人 随访平均6.1年 • 结果:卡托普利组心血管死亡率低于传统治疗组,而
脑卒中发生率高于后者,两组心梗率相似。三个终点 联合发生率两组相似。
三.抗高血压药分类
(一)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 依那普利 贝那普利
卡托普利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洛沙坦 缬沙坦 (二)钙拮抗药 硝苯地平 氨氯地平
(三)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美托洛尔
(四)利尿药 氢氯噻嗪 呋塞米 吲哚帕胺
(五)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性降压药 可乐定 甲基多巴 2.神经节阻断药 美加明 3.交感神经末梢抑制药 利血平 4.交感神经受体阻断药 1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 1受体阻断药 拉贝洛尔 卡维地洛
高血压是值得关注的危险因素
微量白蛋白尿
高血凝度
2型糖尿病 糖耐量受损
胰岛素抵抗
CVD 风险
向心性肥胖
高血压
脂代谢异常 高胰岛素血症
Adapted from Rutter MK et al. Circulation. 2003;107:458-454
高血压及其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风
冠心病
心衰 左室肥大
力衰竭,造成小动脉内皮损伤、内膜增厚变窄,使血压进一 步升高,最终导致脑、心、肾的损害,为脑卒中和冠心病等 的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特点
欧美20% 1959年高血压发病率为5.11% 1979年高血压发病率为7.73% 1991年高血压发病率为11.88% 2002年高血压发病率为18.8% 2002年高血压绝对数:≥ 1.6亿 2006年高血压绝对数:2亿 从南到北递增、沿海高于内地、城市高于农村 藏族、蒙古族和朝鲜族发病率高
LV充盈压↑
肺静脉淤血 呼吸困难
高血压与死因构成
心脑血管病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 2004 年我国城市人口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 200/10 万人,农村为
142/10 万人,分别占死亡构成的 37%和 28%;居死亡原因首位 最近发表的我国≥40 岁17万人群8年(1239191人-年)随访结果表明,
总死亡20033 人,总死亡率为1345.2/10万人/年 前三位死亡的原因(死亡率/10 万人/年)分别为心脏病(296.3)、
恶性肿瘤(293.3)、脑血管病(276.9)。总死亡的危险因素第一位 是高血压(相对危险:RR=1.48),此后是吸烟(RR=1.23)和缺乏体 力活动(RR=1.20)。心脏病占总死亡的 23.1%,恶性肿瘤占 22.3%, 脑血管病占 21.3%。心脑血管病合并占总死亡的 4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