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课外阅读,打造魅力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课外阅读,打造魅力语文

苏霍姆林斯基:“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吕叔湘:我发现语文程度好,作文水平高的,不是那些整日照着课本苦读的,而是那些在课外大量阅读课外书的同学。

莎士比亚:“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时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克拉伦士·礼:“浩瀚的书海,乃人类最伟大的创造品。人类所建造的事物,无能经久的;纪念碑会倾坍;国家会衰亡;文明会由古老而为人摈弃……但在书籍的领域中,有许多书卷,是看过这些兴亡盛衰,然而仍复存在,仍不衰老……”

罗曼·罗兰:“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过程是一个自我跟文本和大师对话的过程,通过阅读从而丰富充实深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感受与思考,强壮自己的精神,丰富自己的心灵,提高每个人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从某种程度上说,阅读的过程是引导每个人精神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丰富人的精神经验、丰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的教育”,也是一种“本民族文化的教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吸收的过程。

为了加强阅读,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并增加了阅读推荐篇目。初中课外阅读不少于180万字,其中

文学名著2至3部,背诵篇数不少于80篇。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阅读推荐篇目。推荐篇目大多是古今中外一流大家的精品,如《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繁星春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语文课程标准更强调了要重视阅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但是常有家长和学生焦急地询问老师“读了那么多书,怎么成绩不见提高”,这类问题总让老师们无言以对。课外阅读的地位尴尬而微妙:一方面,社会上大声疾呼利用读名著等方式唤起学生的人文精神,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家长、学生也认识到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课外阅读对语文成绩的直接影响的确不如课内阅读,在中考的指挥棒下,考试成绩的利益攸关,让人难以理直气壮地为课外阅读撑腰:学生爱读,却怕家长老师反对,家长老师也不是不想让学生读,但学生若因此影响了成绩,却是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的。只是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明显加强了对课外语段阅读和中外名著的考查力度,这就要求中学生在完成规定的阅读量的同时,还要兼顾考试成绩,不仅需要提升语文素养,还要增强应试能力。因此,引导学生沉潜于生生不息的文化长河中,让其思索玩味,感悟探究,从而丰富文化底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成学生完整性人格的建构,才能达成语文教育所追求的“立人”目标。然而面对近年来物欲横流,学者们惊呼人文精神失落,中学生重理轻文,远离课外书籍的这种状况,

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现行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的反思。要想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达到“立人”的目标,就必须让学生读一些必要的课外书籍,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品尝阅读成功的喜悦。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望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定期对他们的阅读情况加以检查评定,展示学生阅读成果,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巩固阅读的兴趣。

1、欣赏阅读记录。每个同学都有一本“我的阅读拾锦笔记”,学生以各种形式,如“摘录”、“写体会”等写下自己课外阅读的体会。每周一我利用课间操时间让学生们拿出自己的阅读摘记,先谈谈自己所写的阅读心得,然后小组互评,组内朗读自己满意的阅读体会。交流结束,就把“我的阅读拾锦笔记”收上来,根据情况为每个同学写下激励性的评语。另外,每两周要每个学生推荐一篇写上自己点评的文章。我把学生推荐上来的文章作一筛选、归类、整理,印发下来。两班100个左右学生,除几篇不理想的,每次至少有90来篇,20来页,每天发两页,让学生自由阅读。学生读着自己推荐上来的文章,读着自己写的点评,很有成就感。与此同时,学生也爱上了阅读,更爱向他人推荐好文章。

2、开展交流活动:为了使学生课外阅读不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每周上一节阅读课,让学生进行阅读交流。课上,学生或联系课文

内容(节选)介绍自己阅读的原著,或介绍自己阅读的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或介绍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或是对课外读物的中心思想、人物精神、表现手法等进行文学欣赏品评和是非优劣的评判。经常举行这样的读书交流会,情感蕴涵其中,方法渗透其中,读书的氛围也因此形成,同时阅读交流课也成了学生之间相互推荐新书、好书的时机。

3、写读后感:读后感应是阅读者经过心灵的体验、感悟、升华,从而有所发现并独创的精神产品。在学生读过一篇优秀文章或一本好书后,我鼓励他们写点感想,鼓励学生放开地想,大胆地议,可以是赞同、怀疑、也可以是批判,哪怕只一、两句话。如上面说的美文推荐点评即是其中的一种。为了鼓励学生动笔,我常在班上朗读他们日记或周记中的读后感,或把学生优秀的读后感作品张贴在班级“习作展示台”,以写促读,效果不错。要让我们的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书海中畅游,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我们要在有限的语文课堂上尽可能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开展各种小规模(班级为单位)的读书活动,把讲、读、写、做几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即“能让孩子读起书来,这就是一件好事,这是对自己负责、对后代负责的事情。”相信学生,经过我们有序有法的课外阅读的熏陶,一定会受到文字的吸引,坐稳语文课堂,进入语文境界。

总之,深化课外阅读,打造魅力语文,为学生开辟了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它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进而提高课堂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它适应时代的需要,社会的发展。所以,应身体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