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摘要】本文从“资源诅咒”假说出发,使用了1999年—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能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内部地区层面存在一定的资源诅咒效应,并进一步阐述了其传导机制。
【关键词】自然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增长;资源诅咒
一、引言
自然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自然界为中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
但在经济实践过程中,自然禀赋丰富的区域,未必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从表面上看,丰富的资源反而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这就是“资源诅咒”。
gylfason,papyrakis等相关学者的研究都从理论和实践上支持这一假说。
从世界经济的实践来看,也有类似的趋势。
例如,自然资源匮乏的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经济实现了现代化,而自然资源丰富的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如墨西哥、尼日利亚的经济则陷入困境。
就是在同一个国家以内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
二、文献回顾
auty首先提出了“资源诅咒”这个概念,即丰裕的资源对于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
sachs和warner 开创性的用实证检验对资源诅咒假说进行论证,他们以95个发展中国家1970年-1989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资源丰富的国家与地
区经济增长与资源稀缺的国家与地区相比较慢。
国内学者对于能源部门所引起的“资源诅咒”效应,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地区层面都有相关的实证分析,如邵帅、齐中英(2008)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诅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多数省份丰裕的自然资源并未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反而制约了经济增长。
除此之外,有学者从理论上对“资源诅咒”效应进行探讨,如wenar(2007)认为引起该效应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资源产权不清晰。
邵帅、齐中英通过1991年-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前能源开发负向作用于对外开放度、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但“资源诅咒”效应尚未明显产生,而实施大开发后能源开发对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的负向作用有所增强,从而导致诅咒效应明显出现。
三、我国不同省份自然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统计分析
(一)各省份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水平对比分析
本文选取我国不同省份能源产量、gdp平均增长率和城镇居民年均家庭可支配收入三个指标考察地区资源开发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选取本文选取了1999—2009年10年间的历史资料进行时间分析,以原煤、原油、天然气来衡量自然资源开发程度。
gdp平均增长率=[ln(gdp2009)-ln(gdp1999)]/11
原煤、原油和天然气产出为11年均值
能源产量=原煤产量×0.714t/t+原油产量×1.43t/t+天然气产量×0.133t/1000m3(中科院折算公式),单位:万吨标准煤表1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能源产量在全国排名前5名的省份分别是:山西、黑龙江、山东、河南和辽宁,其gdp的平均增长率全国排名分别为:4、8、15、16、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排名分别为:2、19、8、4、3。
可以看出,黑龙江能源开发全国排名远高于辽宁,但其gdp增长率低于辽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也远低于辽宁。
山东、河南两省跟辽宁相比,也存在类似的发展状况。
资源开发对资源依赖度大,相对制约了其经济发展活力。
表1显示海南资源匮乏,但其平均gdp增长率高出了比其资源相对要丰富的青海、重庆两个省份。
海南省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青海省能源产量全国排倒数第二,其经济增长排29。
可以看出部分省分能源产量与平均gdp增长率保持一致. 表1充分说明我国部分省份资源诅咒效应明显。
(二)各省份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在上面分析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我国资源开采排名前后各五名省份数据作进一步分析.表1对我国能源资源开采度靠前的五个省份作了能源产量与gdp平均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列示。
总体上,我国经济增长跟能源资源开采度呈正比例关系。
但个别省份跟其他省相比,资源诅咒效应显著。
表中还对对我国能源资源开采度靠前的五个省份作了能源产量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之
间的关系分析。
可以看出,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来度量资源诅咒效应更加有效。
出现资源诅咒效应的省份明显增多。
说明自然资源开采多的地区中居民并没有从中得到相应的好处,资源的开采并没有带来强区富民的效果。
表1还针对我国资源开采度最低的五个省份的能源产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列示,反映了能源产量排名后五位的省份能源产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与其他省份相比,能源产量相对较高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并没有呈现出相应的较高增长率。
在这五个省份中,资源开采力度相对较大的省份同样呈现出资源诅咒效应。
四、资源诅咒传导机制及研究结论
(一)资源诅咒传导机制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我国某些省份自然资源富集度与经济增长一定程度上呈现负相关关系。
针对我国不同省份及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资源诅咒传导机制,以便使资源利用更加合理高效。
有关资源诅咒传机制,很多学者对其作出了一定的解释:1.“荷兰病”效应;2.自然资源对人力资源的影响;3.制度因素。
1.早期文献认为“荷兰病”效应是“资源诅咒”最主要的机制,自然资源通过挤出效应将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从机械制造业中挤出;并通过资源类部门较高的工资吸引劳动力从机械制造业脱离,加入资源采掘和加工行业。
自然资源的支出效应还能通过将大量的
资源收益转化成增加的总需求抬高实际汇率,削弱机械制造业部门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自然资源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除“荷兰病”外,自然资源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也是诅咒发生的另一个重要机制。
learneretal.(1999)认为自然资源采掘要求物质资本而非人力资本,这会使教育系统在人力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产生前还不能够提供足够的条件,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大力发展资源行业时会重视物质资本而非人力资本,导致地区在教育的投入和人才的培养上的不重视。
3.制度因素。
korhonen等人的研究认为导致“资源诅咒”的根本因素实际上是不合理的制度。
当一个地方的天赋资源过剩时,人就会缺乏创新、增长的动力,特别是意外财富则更容易使人变懒。
自然资源丰富型国家的资源优势往往阻碍了政府的制度创新。
也有学者认为资源丰富型发展中国家一般的存在着法制不健全,官僚治理能力低下,产权的不完整和模糊等等制度幼稚病。
同时大多数国家的自然资源至少在名义上都归国家所有,这无疑会导致大量的寻租行为和掠夺性开采。
(二)研究结论
本文对我国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各省经济层面的资源诅咒效应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和图表对照分析,在省际层面检验了自然资源开采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验证了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
从
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
我国不同省份自然资源的开采与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方向变动关系,我国某些省份确实存在资源诅咒现象。
主要作用机制有“荷兰病”效应、人力资本的投入还有制度因素。
通过图表对照结果显示,在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我国不同省份对经济发展的资源诅咒效应表现得最为明显。
因此,应该不断提高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资源禀赋丰富的省份及地区摆脱资源诅咒的有效途径。
同时,各地区应该做到优化产业结构,注重利用资源红利进行人力资本积累、技术和科技创新,提高租金管理的透明度以及从租金中提取建立公共基金等方式有
助于租金的有效使用,改变粗放式的增长方式才是破解“资源诅咒”的法宝,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
究[j].经济研究,2006.
[2]邵帅,齐中英.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4).
[3]张亮亮.自然资源富集与经济增长——一个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文献综述.
[4]胡援成,肖德勇.经济发展门槛与经济资源诅咒——基于我
国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
[5]景普秋,王清宪.煤炭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福”与
“祸”:基于山西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2008.
[6]徐盈之,胡永舜.内蒙古经济增长与资源优势的关系[j].资源科学,2010.
[7]刘红梅,李国军,王克强.中国农业虚拟水“资源诅咒”效应检验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