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专题二 辨析题专题训练 (行为类)

合集下载

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上册辨析题.doc

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上册辨析题.doc

二、请你辨析(仅作判断不分析者不得分。

10分)①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为家庭做出了很多贡献。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亲情的自然流露,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我国有孝的传统,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②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也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不赡养扶助父母的成年子女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孝敬父母表现在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③我们对父母的孝敬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而不是盲目听从、顺从。

如果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我们要勇于批评和制止,这是为父母好,也是孝的表现;如果他们触犯法律,做儿女的要按法律办事,不能因亲情而宽恕、包庇其违法行为。

二、请你辨析(仅作判断不分析者不得分。

10分)①男女同学的交往是学校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正常、健康的交往能让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友谊;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学习如何适应社会的不同要求,增进性别意识。

所以,男女生应该进行正常、健康的交往。

②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增强对异性之间差异的理解。

只要我们真诚待人,坦然大方地与异性同学交往,把握好交往的原则,就一定能处理好关系,赢得宝贵的友谊。

二、请你辨析(仅作判断不分析者不得分。

10分)①朋友和友谊是人生的永恒话题,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带给我们温暖,给我们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我们渴望友情。

②对于友情,我们要学会明智而慎重地把握。

2020届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专项训练

2020届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专项训练

辨析题
习题六: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各类购物需求似乎都能通过网络平台得以满足。大学生可以网购虚 假的,“实习证明”、职工可以网购请假所需的“医院诊断证明”,一些想逃课的学生可以在 网上“量身定制”仿真病假条……对此,不同的人持不同见解,请你辨析。
(1)公民享有在网络上自主挑选商品和服务的权益,但所选商品和服务必须是合理 合法的。(2分)
辨析题
习题七:
最近,“洗稿’ 在互联网上悄然兴起。所谓“洗稿”就是对别人的原创作品进行篡改、删减 ,使其面目全非,但其中最有价值的内容还是抄袭的。对此,有人趋之若鹭,有人强烈反对。
“洗稿”行为属创新, 无需指责和过问。
剽窃理当受惩戒, 法治精神需遵循。
(1)创新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或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洗稿”是对他 人作品的抄袭而非创新。(3分)
(1)在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完成学业,但不是唯一任务。(2 分)
(2)让同学替代值日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不利于培养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3分 )
(3)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个人立足社会、事业成功的保证。诚实守 信要求我们做到对人守信、对事负责(2分)
(4)无论是学习还是值日都是学生的应尽责任。我们既要明确自身责任,又要积极 承担责任,全面发展、健康成长。(3分)
辨析题
习题二:
随着群众体育活动的推广,近年来,广场舞风靡大江南北,成为各地公园、广场的一景,但 由于广场舞噪音扰民而引发的争端也在不断上演。
(1)广场舞简单易学,老少皆宜,有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2分) (2)广场舞能够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群众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3分)
(3)广场舞音响声音过大,会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甚至会引发纠

初中政治辨析题

初中政治辨析题

以下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请进行分析并给出理由。

A. 道德与法律是相互独立的,道德调整的是人的内心世界,法律调整的是人的行为。

B. 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的,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

C. 道德与法律可以相互替代,当道德缺失时,可以通过法律来弥补。

D. 道德与法律没有必然联系,它们各自独立发挥作用。

二、解答:(一)关于A选项:A选项认为道德与法律是相互独立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道德与法律虽然调整的对象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道德调整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如诚实、守信、友善等,而法律调整的是人的行为,如不得侵犯他人权益、不得危害社会等。

道德与法律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关联的,道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法律制定和执行的过程。

(二)关于B选项:B选项认为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道德与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方面具有共同作用。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

在现实生活中,道德规范与法律规定相互交织,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关于C选项:C选项认为道德与法律可以相互替代,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道德与法律在性质、功能、调整对象等方面存在差异,不能相互替代。

道德缺失时,可以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弘扬正能量来弥补,而不是完全依赖法律来弥补。

(四)关于D选项:D选项认为道德与法律没有必然联系,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道德与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密切的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规范体系。

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B选项,即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的。

道德与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密切的联系,它们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遵守法律法规,共同构建一个文明、法治的社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辨析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辨析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辨析题八年级下册政治辨析题一、我享有广泛的权利,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行使权利有规则,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2、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在我国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不能超越法律范围,否则就会侵害他人和公共利益,自己所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

3、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要维护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否则,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4、公民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并不能所心所欲,必须采取合法的方法,依据法律所规定的程序进行,要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5、“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行为,往往损害他人、集体、社会的利益,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在生活中公民要增强权利意识,正确行使权利和自由。

二、公民的法定义务必须履行;公民的道德义务可以不履行。

1、在我国法定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

2、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广大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既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3、生活中,不过是道德义务还是法定义务,作为公民都应积极履行,否则就要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三、偷人东西,小偷该打;尊重人权,打人违法。

1、小偷偷东西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属于违法行为,清洁严重的属于犯罪,要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2、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的总称,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权利。

初二政治辨析题练习试题集

初二政治辨析题练习试题集

初二政治辨析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应该在集体活动中发展。

()改正:【答案】(√ )改正:【解析】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更要提倡男女同学之间的群体交往。

因而本题正确。

【考点】男女同学交往2.好奇心是学习科研不断进步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好奇心,充分体验好奇心。

【答案】B【解析】好奇心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好奇心可以激励人们去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也可以激发我们学习探索的兴趣,好奇心也是我们学习、科研不断前进的动力,但也可能把我们引上歧途,所以我们要正确培养好奇心,避免对不良诱惑产生好奇心,所以充分体验好奇心是错误的,故写B。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对待好奇与从众。

3.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所以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答案】B【解析】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纲,不是总和,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开创性地设立了双倍赔偿条款,充分体现了法律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答案】正确【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保护了消费者的依法求偿权,所以是正确的。

【考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可以消除民族差别,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

【答案】错误【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但是不会消除民众差别,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考点】民族区域自治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怀。

【答案】错误【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辨析题专题练习2(教科版)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辨析题专题练习2(教科版)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辨析题专题练习2(教科版)第一篇: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辨析题专题练习2(教科版)辨析题专题练习及答案1、有同学说:“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计划制定得是否恰当”。

这种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因为:一、无论什么事,我们必须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这样才有利于使自己的目标逐步变为现实;二、目标能否实现,除了计划是否恰当,更应该注重每一天的具体行动,否则目标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说,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具体的行动。

2、汤斌和汤雷是双胞胎兄弟,他们同在一个班级学习,汤斌学习勤奋,成绩优异。

汤雷平时贪玩,在学习上付出得少,而成绩较差,老师建议两兄弟展开学习竞争,但汤雷认为自己基础太差,学习上肯定比不上汤斌,竞争也无济于事,再说竞争也会伤害兄弟和气。

结合所学知识试对汤雷的观点加以评析。

答:汤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

因为:一、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促进作用,赋予我们压力和动力提高学习效率;二、竞争可以调动人的主动性,激发人的进取心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三、要学会合作,要向竞争对手学习,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四、合作有利于激发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五、合作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六、合作有利于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协作能力;竞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赢;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3、一个中学生问老师:“我怎样才算男子汉?”老师说:“世界上有多少男子汉,就有多少种男子汉形象,你只是其中之一,不特别重要也不特别渺小,你不要证明,大自然已给你身份证。

”结合所学知识试对老师的说法进行简要的评析。

答:老师的说法是正确的。

因为:一、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只能成为我们自己;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和环境,每个人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四、每个人也都有缺点和不足,没有必要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自卑要愉快的接受自己,并通过努力,改进和发展自己。

初二政治辨析题练习试题集

初二政治辨析题练习试题集

初二政治辨析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八年级某班主任正在给同学们上关于“珍惜自己权利,好好学习;积极履行义务,遵纪守法。

”的主题班会,同学们积极发言谈体会。

同学甲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又是我的义务,我要上学我也必须上学。

”同学乙说:“公民的基本权利就是指由刑法规定的,任何人都不得侵犯的权利。

”同学丙讲:“马克思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我们要享受权利,也要履行义务”。

根据教材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同学甲的说法,你认为权利和义务关系如何?(3分)(2)同学乙的说法对吗?你认为公民应当如何正确行使权利?(5分)(3)同学丙的说法对吗?你认为公民应当如何忠实履行义务?(4分)【答案】(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第一、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1分)第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国,每个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1分)第三、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具有合一性,即在某些条件下,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

例如,受教育和劳动。

根据我国宪法和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所以适龄儿童和少年都必须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同学甲说的“我要上学”是从权利的角度来说;“我也必须上学”是从义务的角度来讲的。

(1分)(评分标准:只答出(1)和(2)可给2分,从权利和义务角度去评价“我要上学”和“我也必须上学”给1分。

)(2)不对,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不是由刑法规定的。

(1分)公民行使权利时应当: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1分)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1分)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1分)④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1分)(评分标准:第一问要判断对错并解释正确才能给分,第二问每点1分,每少一点扣1分)(3)同学丙的说法是对的。

八下政治辨析题(含答案)

八下政治辨析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专项练习——辨析题班级:姓名:一、辨析题解题步骤:第一步:审题(读题,明确意思)第二步:找辨点,找出每一个辨点的关键词。

找出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第三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理由①说明原因;②表述现象;③总结意义;④补充完整;⑤危害……)第四步:辨别分析——总结,亮明观点对题目的整体思路进行总结二、规范答案(1)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运用课本知识回答(2)回答问题时要扣题,针对于题目回答(不能照抄照搬资料),同时注意加以拓展(3)要注意答题的逻辑性和规范性。

按辨点标明序号,分层回答。

1.甲:河南青年英雄辈出,见义勇为应当提倡。

乙:自我保护非常重要,救助他人量力而行。

(1)近年来,河南青年不顾自身安危,勇敢地救助那些处在困境中的人们,有些青年甚至位置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2)河南青年的见义勇为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在全社会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具有积极作用。

(3)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生存所需的重要能力。

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面对侵害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受到侵害。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能力,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4)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小,在救助他人时不要蛮干,既要见义勇为,又要见义巧为,要在保证自己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力所能及地救助他人。

(5)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发扬见义勇为精神。

学会见义巧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正义,传递社会正能量。

2.甲:在校学习是义务,停课方式不可取。

乙:大气污染伤身体,停课也是不得已。

(1)接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中小学生正在接受义务教育,应该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需要国家、社会给予特殊保护和关怀。

严重的大气污染对人的身体有较为严重的危害,所以,环保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在严重的大气污染时,中小学可停课。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辨析题专题训练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辨析题专题训练
首页 末页
道德与法治
课堂导练
“组”:把答案写下来:
答:(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1分) (2)食品生产日期标注是否正确与食品质量有 密切的关系。商家推迟食品生产日期的标注 是一种违法、不负责任和不诚信的行为。(2 分)因为商家推迟食品生产日期的标注会造成 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违法了《消费者权益 保护法》,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知 悉真情权和公平交易权。(3分)
首页
末页
道德与法治
课堂导练
答:(1)上述观点是不正确的。(1分) (2)①同学之间以强欺弱、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 等,与其不良行为习惯有密切关系。(1分) ②平等、尊重和友善待人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 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以 强欺弱、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严重违背了公民 道德的基本要求,是非正义行为,应受到道德 舆论的谴责。(3分)
道德与法治
解题指导
辨析题从2012年上升为10分后,“二”就成 为广东省思品(道德与法治)中考辨析题的特点, 2012、2015年规定了“二”个角度;2013年 “二”层意思,两个辨点;2014年从“二” 个不同的观点中选择一个观点辨析;2016年 辨析题却有三个辨点。因此,我们在“审” 题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哪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 哪两层或更多意思,哪几个辨点。构思答案 时不能漏掉任何一个。
首页
末页
道德与法治
课堂导练
(3)同学间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同学间发生 误会和矛盾时要学会冷静处理,换位思考,宽 容、友善待人。要增强法律意识,用道德和法 律规范自己的行为。(1分)
首页
末页
道德与法治
课堂导练
练习 2. 背景材料: 长期以来,国内一些中小型 食品经营者为了减少损失,故意推迟食品生产 日期标注。如将“2016年6月19日”生产的食品 标注为“2016年7月19日”。曾标榜“产品质量 第一”“以人为本,顾客至上”的我国某知名 乳制品企业,其食品生产日期造假长达九年之 久。据有关部门反映,我国每年消费掉的过期 食品不计其数。 对此,有人认为:“食品生产日期标注推迟无 所谓,对此我们中学生也无能为力。”这种观 点是否正确,请说出你的理由。

初一政治下册辨析题大全

初一政治下册辨析题大全

初一政治下册辨析题大全辨析题是初一政治下册考试中经常采用的一种题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一政治下册的辨析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一政治下册辨析题(一)1、知耻就会失去自尊。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做人不能没有自尊。

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知道惭愧,不感到难为情,那就是不知耻,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

2、有了自信心,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好。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一个人的成才与成功离不开自信心,但并不等于有了自信心就能做好任何事情,还需要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等。

还需要与他人比较,扬长避短,任何人只要具备正确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意志坚强,拼搏进取,就可能取得成功。

3、表现自己就是好处风头。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许多中学生,往往感到自己长大了,会寻找各种机会去表现自己,让别人感到自己的存在,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努力。

表现自己是青少年的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是自尊自信的一个重要特点。

但我们在表现自己时一定要虚心诚实,大方得体,并注意搞好同学间的关系,切不可盲目自傲,目中无人。

4、依靠就是依赖。

这种观点不正确。

有的同学错误地认为依靠就是依赖,告别依赖就是远离依靠。

依靠是指望的意思,依赖是指依靠别的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要走向自立,必须告别依赖,但仍需要相互帮助、相互依靠。

可见,告别依赖并不等于排斥依靠。

5、自立就是自给的事自己做主,拒绝帮助,不让大人管。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上自己做主,也是正确的。

但是,由于我们的年龄太小,经验和阅历都比较少,当遇到升学就业等重大问题时,就要多征求和听取那些经验和阅历多、看问题更全面的长辈们的意见,作为自己解决问题的参考。

那种认为自立就是凡事自己做主,拒绝帮助,不让大人管,甚至跟父母对着干的想法和行为,都是不利于自己成长的。

自立应是自己既有主见,也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善于接受别人帮助不是依赖。

最新八年级政治下册辨析题大全

最新八年级政治下册辨析题大全

最新八年级政治下册辨析题大全2016年八年级政治(下册)辨析题大全第五单元我中国公民是5.1我们都是公民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2.你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公民?答:⑴积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⑵要培养坚定的民主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

⑶要增强法律意识和遵守国家法律。

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以下五类:答:①公民的平等权利。

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公民的政治与自由。

如: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权等。

③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

④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

⑤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2. 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以下三类:答:①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

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②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

如: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守劳动纪律、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等。

③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

如: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等。

3.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答:①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②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集体的利益。

③要以合法的适当的方式行使权利。

4.公民应如何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个人义务?答:⑴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⑵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⑶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5.3宪法保障公民权利1.为什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答: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的制定、修改呈现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作为公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宪法?答:⑴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⑵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

⑶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6.1维护人身权利1.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答:是指公民的身体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

2.当我们遇到社会上损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或伤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行为时应该怎么办?答:①拨打“110”电话报警。

2024年八年级上册道法27道辨析题及答案

2024年八年级上册道法27道辨析题及答案

2024年八年级上册道法27道辨析题及答案1、作为社会成员,我们的身份是唯一的。

判断(χ)理由: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所以,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的身份也不同。

比如,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等,这些不同的角色决定了我们的身份不同。

2、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既可以拥抱社会,也可以脱离社会。

判断(*)理由:它否认了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割裂开来。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亲社会行为是自然形成的,不需要培养。

判断(*)理由: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4、网络交往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交往一样,没有区别。

判断(*)理由: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网络交往突破了现实交往中的角色限制,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

5、网络信息非常丰富,我们都可以相信。

判断(χ)理由: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在遇到以下情况时,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骗咱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通知“中奖”、领取“补贴”却要你先交钱的;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让你开通网上银行接受检查的;陌生网站要求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6、在网络上,我们是自由的,不用遵守规则。

判断(χ)理由: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等。

初一政治辨析题大全

初一政治辨析题大全

初一政治辨析题大全政治的辨析题可以考查初一学生的理解、综合、分析的能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一政治的辨析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一政治辨析题(一)1.一个先进班集体的同学说:“班集体就像一个大火炉,每个同学像一块块木炭。

大家想要得到火炉的温暖,就必须点燃自己放进去。

木炭越多,烧得越旺,那么班集体也就越温暖。

他的这句话说得有道理吗?为什么?这种说法正确。

班集体的凝聚力表现为班集体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的形成,靠的是全体成员的团结与奉献。

只要我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激励、积极向上,我们的班级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安全感的大家庭,我们才能在这个温暖、和谐、真诚、向上的大家庭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所以这个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2.有人说:“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男生女生交往不利于学习,也不利于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所以男生女生不宜交往。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请辨析:为了避免“早恋”,男生女生不要交往。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有益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益于形成团结上进的班集体。

男女生可以取长补短,从而营造出一种和谐、合作的氛围。

男生女生建立在友谊基础上的正常交往,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快乐、美好的感受。

但为了避免“早恋”,男生女生交往要恰当,男生女生交往要做到:言行适当,自然大方;互相尊重;平等待人;自爱自重,珍惜自己3.背景材料:上自习课时,班主任刘老师发现小浩同学的座位下有一堆纸团,要求小浩捡起来。

小浩不捡,老师就批评了小浩,小浩觉得很委屈,气冲冲地顶撞了老师。

老师生气地捡起了纸团后,发现不是小浩丢的。

请你辨析小浩同学的上述言行。

小浩同学的上述言行是不正确的。

(1分)①要增强规则意识和集体观念。

维护课室卫生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发现垃圾要主动捡起来,自觉维护课室卫生是我们每个学生应尽的义务。

(2分)②要尊重和理解老师,学会与老师沟通,主动接受老师的教育。

八下政治辨析题(含答案).doc

八下政治辨析题(含答案).doc

明确意思) 3. 甲:网络购物真方便,时尚生活不能少。

乙:网络购物陷阱多,现实消费更保险。

一旦发现问题要学会通过 八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专项练习一一辨析题班级: 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一、辨析题解题步骤:第二步:找辨点,找岀每一个辨点的关键词。

找岀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第三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一一理由 ①说明原因;②表述现象;③总结意义;④补充完整;⑤危害……) 第四步:辨别分析一一总结,亮明观点 对题目的整体思路进行总结二、规范答案 (1) 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运用课本知识回答(2) 回答问题时要扣题,针对于题目回答(不能照抄照搬资料),同时注意加以拓展(3) 要注意答题的逻辑性和规范性。

按辨点标明序号,分层回答。

1 •甲:河南青年英雄辈出,见义勇为应当提倡。

乙:自我保护非常重要,救助他人量力而行。

(1)近年来,河南青年不顾自身安危,勇敢地救助那些处在困境中的人们,有些青年其至位置献出了自 己年轻的生命。

(2)河南青年的见义勇为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在全社会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对于 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具有积极作用。

(3)自我保护能 力是一个人生存所需的重要能力。

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面对侵害行为、自然灾害和 意外伤害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受到侵害。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能力,是未成年人健康 成长的必要条件。

(4)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小,在救助他人时不要蛮干,既要见义勇为,又要见义巧为, 要在保证自己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力所能及地救助他人。

(5)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发扬见义勇为精神。

学会见义巧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正义,传递社会正能量。

2. 甲:在校学习是义务,停课方式不可取。

乙:大气污染伤身体,停课也是不得已。

(1)接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中小学生正在接受义务教育,应该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中 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需要国家、社会给予特殊保护和关怀。

八年级下政治辨析题 2--5

八年级下政治辨析题 2--5

解答辨析题大体上分“三步走”:1、辨,即判断正误。

认真审题,理清思路。

只有三种情况:此观点正确、此现点错误、此观点片面。

2、析,即找根据分析。

理由要充分,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分析。

既要准确完整。

又要按题意突出重点。

与教材的知识点相吻合。

3、亮,即亮观点。

得结论,表明观点。

同时,对于辨析题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和辨别。

【常见类型】常见的辨析题有以下两大类型:第一类:一个观点。

这种题目比较简单,一个观点只有“正确”和“错误”两种情况,或对或错,不可能出现第三种情况。

第二类:两个观点。

这种题目比较复杂,两个观点有三种情况,两个都对,两个都错,一对一错,比较常见的是一对一错(片面)。

回答这种题目时,对两个观点都要进行分析,答案通常是分两个小节,并且需要适当总结。

1、八年级学生姚敏常旷课去网吧玩电子游戏,班主任老师教育她时,她却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上不上学是我的自由。

请对题中观点加以辨析。

答:观点是片面的。

(1)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此观点正确。

因为,这是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适龄儿童和少年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2)上不上学是我的自由,此观点错误。

因为我国法律规定受教育是公民权利的同时,规定受教育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姚敏的观点,否定了受教育是公民的义务。

(3)所以在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也必须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有人说: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

所以我们就没必要为了追求公平而努力了。

答观点是片面的。

应为:(1)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能达到绝对公平。

此观点正确。

(2)在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我们的每一次积极行动,都将推动社会向更加公平合理的境界迈进一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 姓名 学号 华英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二轮●题型训练
中考政治主观题题型训练
专题二: 辨析题专题训练(行为类)
【知识回顾】
【题型特点】 一.近五年省中考命题回顾:
年份 题目设问
辨点 辨行为或观点 考查考点 2019 请你从心理和道德的角度,对引起林
老师两个感动的行为进行评析
2 行为 心理:自尊自信自强;道德:尊重、平等待人、与人为善 2018 请从道德角度,为父母花钱为小月拉
票的行为进行评析
2 行为 道德:竞争、诚信、公平、规则等 2017 运用调控情绪、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
知识,对小钢宣泄情绪的行为进行评
析。

2 行为 心理:调控情绪 法律:权利义务 2016 中学生的校园暴力行为只是行为习
惯问题,与道德与法律无关。

3 观点/ 行为 心理:不良行为习惯 道德:平等、尊重、友善 法律: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 2015 请从孝敬长辈和网络交往角度,对漫
画中年轻人的行为进行评析。

2
行为 道德: 孝敬父母和网络交往 近5年辨析题没考到的知识点:青春期心理、认识自我、正确对待学习压力、直面挫折、珍爱生命、生命的价值、好奇心、从众心理、逆反心理、师生交往、友谊、同学交往、文明交往、合作、个人与集体关系、正义、社会规则、责任、亲社会行为、预防违法犯罪、自我保护、受教育权、智力成果权、消费者权益等。

心理: ◎青春期心理·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珍爱生命·生命价值 ◎调控情绪·积极乐观心态 ◎学习压力·考试焦虑 ◎直面挫折·坚强意志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好奇心·从众心理·自控力·是非善恶观 ◎逆反心理 道德: ◎家·孝敬父母 ◎友谊·同学交往·男女生交往 ◎师生关系 ◎网络交往 ◎礼貌礼仪·文明交往 ◎竞争·合作 ◎诚实守信 ◎理解与宽容·尊重·与人为善 ◎平等待人·有正义感 ◎遵守规则·维护公平 ◎承担责任·关爱集体·服务社会 法律: ◎法律·一般违法和犯罪·预防违法犯罪 ◎维权途径·诉讼的类型 ◎不良诱惑·不良行为 ◎四大保护·自我保护 ◎宪法·权利和义务 ◎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 ◎义务教育和受教育权 ◎财产所有权·继承权·智力成果权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辨析题题型特点:
1、从背景材料看,多以文字材料为载体(2015年出现漫画)。

2、从辨点来看,基本上是两个角度或者两层意思,考查的考点也为两个或以上。

3、从考查的内容来看,主要是考心理、道德品德和法律常识,但很少考国情、国策。

4、从命题的规律来看,以辨析中学生的行为为主,命题立意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5、从命题的难度来看,辨析题型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辩证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思维。

对知识的应用要求最高,思辨性强,难度最大。

【解题指导】
●解题步骤:审、联、组
1.审:审设问和材料(找辨点和言行)
审设问:找准辨点。

要从哪些角度、运用哪些知识,去分析行为。

审材料:找准言行。

要找出材料的信息点,明确评析的行为是什么,是一种行为还是两种行为。

2.联:联系知识点(材料和知识点的对接,准确运用知识)
3.组:组织答案: (一辨二析三结论)注意思维严谨性、语言规范化、答题序号化
●答题思路:
(1)判断:××的……言行是正确的/错误的。

(2)分析:
行为定性:某人的……行为是……行为。

一般从心理、道德和法律的角度进行评价定性。

理论依据:针对人物言行和设问角度,回归相应的课本知识和理论。

影响及后果:结合材料去分析行为带来的影响、后果等。

不正确行为——没有正确做到什么心理,违反了道德要求,哪些法律规定、没有正确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有什么危害,承担的后果等
正确行为——体现什么心理,符合什么道德要求,哪些法律规定、正确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有什么意义(作用)等
(3)结论(怎样做)。

结合课本和材料,表明立场,指出正确做法。

【课堂导学】
(2017 广东)情景材料:小钢放学后和几位同学在学校打篮球,正打得高兴的时候,突然来了一群高年级的学生,强行将他们赶出并霸占了球场,小钢忍无可忍,一气之下,拿起篮球将学校图书馆的一块玻璃砸碎了。

运用调控情绪、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知识,对小钢宣泄情绪的行为进行评析。

一.解题分析:
审:1、审设问:找辨点
两个辨点,分别从和两个角度,评析小钢宣泄情绪的行为
2、审材料:找行为
小钢被赶出篮球场,一气之下将学校图书馆玻璃砸碎了
联:行为——知识点
辨点1:小钢一气之下将学校玻璃砸碎了—消极情绪的不良影响+要调控情绪
辨点2:小钢一气之下将学校玻璃砸碎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一辨:判断:小钢宣泄情绪的行为是不对的。

二析:辨点一:运用调控情绪的知识
1.行为定性:小钢被赶出球场后,一气之下将图书馆的玻璃砸碎的行为是没有调控情绪的行为。

2.理论依据:情绪需要调控,消极的情绪对人有不良影响。

3.影响后果:小钢没有处理好消极情绪导致公物被破坏,也不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

(影响)我们应该通过合适的方式来调控情绪,如注意转移法、向老师反映等方法,不能破坏公物。

(做法)辨点二:运用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知识
1.行为定性:小钢宣泄情绪砸碎玻璃的行为割裂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2.理论依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履行者。

3.影响后果:小钢有通过合适的方法宣泄情绪的权利,但也有保护公物的义务。

小钢的行为损害了学校的利益,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结:结论(怎么做):总之,有不良情绪要合理宣泄,还必须强化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意识。

【课堂导练】
1.背景材料:初三学生小明在一次模拟考试中考砸了,他放任自己,自暴自弃,上课不认真,作业不完成,面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也无动于衷。

回到家里,父母过问他的学习成绩,他就很抵触:“我都这么大了,还要你们管吗?”
请从应对挫折和父母交往的角度,对小明的言行进行评析
审:1、审设问:找准辨点。

个辨点,分别是和两个角度
2、审材料:找准行为。

(在材料中划出关键词)
联:联系知识点,用准知识点。

组:
一辨:判断:
二析:辨点一:
1.行为定性:
2.理论依据:
3.影响后果:
辨点二:
1.行为定性:
2.理论依据:
3.影响后果:
三结:结论(怎么做):
2.背景材料:初中生小文报名参加佛山50公里徒步活动,当天刚走了5公里,就觉得脚酸背疼,挣扎了一会就放弃了。

为了当晚可以发朋友圈晒自己的战绩,收获大家的点赞,他坐公交车到每个站点都盖了章。

晚上回到家,小文立刻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自己“行走的战绩”。

请从心理和道德的角度对小文的上述行为进行评析。

审:1、审设问:找准辨点。

个辨点,分别是和两个角度
2、审材料:找准行为。

(在材料中划出关键词)
联:联系知识点,用准知识点。

组:
一辨:判断:
二析:辨点一:
1.行为定性:
2.理论依据:
3.影响后果:
辨点二:
1.行为定性:
2.理论依据:
3.影响后果:
三结:结论(怎么做):
3.背景材料:一名年仅13岁的少年,在网上认识了一个自己认为值得信任的网友,并发展为朋友。

因为这个所谓的朋友,他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聊天中,在校无心学习,精神萎靡不振,也不与身边的同学交往。

一天,这个所谓的朋友说想和他成为现实中的朋友,请他外出游玩。

少年瞒着同学、老师和父母欣然前往,从此杳无音信……
请运用所学知识,你对材料中少年网上交友的做法进行评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