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进化》(北师大)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进化》课件(第1课时)
8.5-5.4亿年前:海洋中出现多细胞生物
第十一页,共十九页。
二、讲授新课
(二)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
古生代 5.4亿年前
早期:无脊椎动物、高等藻类 中期:鱼类、陆生裸蕨类植物 后期:沼泽森林、两栖类、有翅的昆虫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第十二页,共十九页。
二、讲授新课
(二)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
裸子植物是主要的陆地植物
1.化石记录显示,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是( ) A
A.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B.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 C.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 D.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
第十五页,共十九页。
三、课堂反馈
2.始祖鸟化石及孔子鸟化石等的发现显示,鸟类可能起源于 ( )C
A.古代鱼类
B.古代两栖类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进化》课件(第1课时)
科 目:生物 适用版本:北师大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7单元 生命的演化·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生物的进化 第1课时
第一页,共十九页。
一、导入新课
生命起源的过程示意图
第二页,共十九页。
二、讲授新课
(一)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35亿年前的化石 与现存的细菌、蓝藻等可能有亲缘关系。
第六页,共十九页。
原始地球火 山爆发
化石的形成过程
原角龙不小心掉进河里溺水而亡。
尸体上的肌肉腐烂,泥沙很快覆盖住尸体。
水进入骨骼,水中的无机盐沉淀在骨骼中,形成化石。沙或泥
在地壳变化和风化作用下,逐渐露出化石。
土慢慢堆积形成岩石,化石就保存在岩石中。
第七页,共十九页。
二、讲授新课
(一)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生物的进化》下载-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PPT课件
古生代早期生命类型
1.高等藻类植物 2.无脊椎动物 3.三叶虫繁盛
寒武纪 “生物大爆发”
古生代中期生命类型 被称为“鱼类的时代”
古生代中期生命类型
生 物 由 水 中 向 陆 地 发 展
裸蕨是最古老的陆生植物
古生代后期生命类型 古蜻蜓 鱼头螈
古生代后期生命类型 古生物学家认为:原始两栖类的四肢是由鱼的胸 鳍和腹鳍演化而来
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
比较
嘴里有牙齿有爪
被覆羽毛, 有翅膀, 有喙
2 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
新生代
中生代
前寒武纪 时期
古生代 元古代 太古代
前寒武纪时期生命类型
46亿年前:原始地球形成 35亿年前:细菌、蓝藻等无细胞核生物 20 ~ 19亿年前: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 8.5 ~ 5.4亿年前:多细胞生物
退 出
2.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 有关化石分布情况
,
B
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化石
C.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
D.新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如果把地层比作一部记载地 球演化的史册, 那么化石就如 同各地层中的特殊文字!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CONTENTS
新课导入
化石的形成
视频欣赏:化石的形成
学习目标
1.能概述生物进化的证据, 了解生物进化的 基本历程。 2.能简单说明生物的进化规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化石为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为什么有的化石中的生物和现在的一些生物十 分相似?
什么是化石?
化石: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
北师大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的进化》参考课件
实例: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
长颈鹿的祖先 过度繁殖 后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长颈、长前肢个体
现代长颈鹿
(遗传积累) 自然选择
个体差异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长颈鹿
实例
长颈鹿祖先发生变异
生物进化过程 变异是不定向 内因
个体有长颈长前肢的也 有短颈短前肢的
缺乏青草的环境下
长颈长前肢生存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繁殖能力比人强很 多很多倍!若全部后代都能成活下来,只要很 短时间就会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
2、生存斗争
(1)概念:生物个体(同种或异种)之间的相互 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条件(如 干旱、寒冷)之间的斗争,赖以维持 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
(2)原因: ①生物的过度繁殖 ②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如食 物和空间)有一定的限度
哺乳动物
两栖动物
节肢动物
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物
环节动物 扁形动物
单细胞生物
鸟类 爬行动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鱼类
线形动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腔肠动物
藻类植物
植物进化历程:
单细胞藻类 多细胞藻类 种子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动物进化历程:
原始单细胞动物
多细胞的腔肠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扁形动物 节肢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识记:自然选择学说的意义和评价。 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应用: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1、过度繁殖
2、生存斗争
3、遗传和变异 4、适者生存
北师大版八下生物 21.2生物的进化 课件 (共17张PPT)
一、化石记录显示: 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 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 二、生物进化总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合理的( B )
A.水生---陆生 B.体型小的生物---体型大的生物 C.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D.低等生物---高等生物
生物种类越少 结构越简单、低等
越晚形成的地层
生物种类越多 结构越复杂、高等
2、化石记录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观察分析始祖鸟化石
比较
始祖鸟化石及复原图 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
嘴里有牙齿、 有爪、 有长尾
被覆羽毛、 有翅膀、 有喙
孔子鸟化石及复原图
2.化石的形成过程? 生物遗体被某种物质迅 速掩埋,被渗入的矿物 质固定而石化。
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35亿 Nhomakorabea前古细胞化石
早寒武纪
中寒武纪
晚寒武纪
5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
始祖鸟
孔子鸟
思考与交流
观察讨论:
1.不同的地层中生物种类 是否一样? 2.化石证据说明生物进化 的趋势是怎样的?
1、越早形成的地层
2.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有关化石分布情况,下列不
正确的说法是( B )
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化石 C.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 D.新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温故知新
1.原始生命诞生于哪里? 2.原始生命如何形成的?
第2节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第21章--第2节---生物的进化-精品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三叶虫类无脊椎动物化石占寒武纪海洋动 物化石群的60%以上,成为相应地层的标志性 化石,因此寒武纪又被称为“三叶虫时代” 。
早寒武纪
中寒武纪
三叶虫
晚寒武纪
➢古生代的中期,海洋中有许多种鱼类,由于造 山运动使陆地增多,局部气候干燥,生物开始由 水中向陆地发展,首次出现陆生的裸蕨类植物。 ➢古生代的后期,出现由石松类、蕨类植物等构 成的沼泽森林。这些森林在地质运动中被埋在地 下,称为现在的煤层之一。与此同时,出现了能 够登陆生活的两栖类和有翅的昆虫。古生物学家 认为,两栖类的四肢是由鱼的胸鳍和腹鳍演化来 的。
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 遗物和遗迹,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太古代34亿年前古细胞化石
琥 珀
思考与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化石证 据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怎样的?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
➢在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 种类少,结构越简单而低等; ➢在形成晚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 种类多,结构越复杂而高等。
1950年,曼彻斯特已经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这里工厂 林立,烟雾弥漫,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了地衣,结果使树 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这时候,又有一些生物学家到这 里考察,使他们惊讶的是,这里的深色华尺蠖变成了常见 类型,而浅色的华尺蠖却成了少数。
【思考】
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
残翅的昆虫,请分析,这个海岛上,为什么无翅或
残翅的昆虫特别多?
残
自 然
翅
选
择
的
结
果
无翅
• 感谢阅读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1.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 B )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进化》优质课件
物的进化呢?
作出假设:
与人工选择相似,生活在自然界中的生物 是受自然环境选择的。
第九页,共二十七页。
活动:模拟自然选择
情景介绍: 在一个遥远的星球上有一种豆豆鸟,它们的祖先变
异出喙形不同的四个种类。豆豆鸟以豆子为食。
第十页,共二十七页。
活动:模拟自然选择 材料用具:
用四种不同形状的工具,模拟“豆豆鸟”不同 的喙。
他们告诉他说,维基尼亚的一个放牧者说,“我们在一胎猪仔 中选取黑色的来养育,因为只有它们才有好的生存机会”。
第七页,共二十七页。
人工选择
为什么维基尼亚的农民只选择黑色 的猪来养育?
普通猪变异个体
饲养
后代个体间性状差异 人们 意愿
保留黑色个体 逐代 选择
黑猪
第八页,共二十七页。
提出问题: 自然界中是否也有一种选择作用推动着生
30s。
第十三页,共二十七页。
活动:模拟自然选择
活动规则: 1.每组1个计时员,1个监督员,其他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豆豆鸟
”。
2.每种豆豆鸟起始数量为1,假设每个存活者可产生1个后代。
3.手不能直接触碰烧杯,只能用“喙”取食。 4.啄食不足的“豆豆鸟”被淘汰,被淘汰者可以扮演其他种豆豆鸟的后代 ,参加下一回合活的啄食活动。
勺子
针形
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
夹子
镊子
活动:模拟自然选择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活动:模拟自然选择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七页。
生 物 多 样
性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小练习
练习:你能尝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 鹿的进化过程吗?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七页。
作出假设:
与人工选择相似,生活在自然界中的生物 是受自然环境选择的。
第九页,共二十七页。
活动:模拟自然选择
情景介绍: 在一个遥远的星球上有一种豆豆鸟,它们的祖先变
异出喙形不同的四个种类。豆豆鸟以豆子为食。
第十页,共二十七页。
活动:模拟自然选择 材料用具:
用四种不同形状的工具,模拟“豆豆鸟”不同 的喙。
他们告诉他说,维基尼亚的一个放牧者说,“我们在一胎猪仔 中选取黑色的来养育,因为只有它们才有好的生存机会”。
第七页,共二十七页。
人工选择
为什么维基尼亚的农民只选择黑色 的猪来养育?
普通猪变异个体
饲养
后代个体间性状差异 人们 意愿
保留黑色个体 逐代 选择
黑猪
第八页,共二十七页。
提出问题: 自然界中是否也有一种选择作用推动着生
30s。
第十三页,共二十七页。
活动:模拟自然选择
活动规则: 1.每组1个计时员,1个监督员,其他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豆豆鸟
”。
2.每种豆豆鸟起始数量为1,假设每个存活者可产生1个后代。
3.手不能直接触碰烧杯,只能用“喙”取食。 4.啄食不足的“豆豆鸟”被淘汰,被淘汰者可以扮演其他种豆豆鸟的后代 ,参加下一回合活的啄食活动。
勺子
针形
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
夹子
镊子
活动:模拟自然选择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活动:模拟自然选择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七页。
生 物 多 样
性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小练习
练习:你能尝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 鹿的进化过程吗?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七页。
《生物的进化》PPT课件 北师版生物
35亿年前的蓝绿藻化石
——细菌、蓝细菌等
20亿年前的原核生物同心藻类化石 ——细菌、蓝细菌等
5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 ——节肢动物
最早登陆的植物,它 是志留晚期的库克逊 蕨——是公认的最古 老的维管植物。
4亿年前的生物化石
——蕨类植物
1亿年前的始祖鸟化石
始祖鸟复原图 ——鸟类、爬行类
讨论:
请你根据上述化石生物对生物进化的可能趋势进行推理。
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①过度繁殖:绝大多数物种繁殖的后代数量,往往超过 生存环境的承受能力。
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②生存竞争:后代数量过多,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水和 栖息条件等,从而竞争生存空间和有限的自然资源。
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③遗传和变异:某些适应环境变化的微小变异使生物个体容易 生存和繁殖后代,它们的后代可能继承了这种有利性状。
地质年代和生物进化历史表
前寒武纪时期
46 亿年前:原始地球形成 35 亿年前: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 20 亿~ 19亿年前:单细胞真核生物 8.5 亿~ 5.4亿年前:多细胞真核生物
古生代 ——始于 5.4 亿年前
早期
高等藻类植物 无脊椎动物 三叶虫繁盛
古生物学家称之为“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三叶虫类化石
皇家海军探险船,进行了为期 5 年的环球考察。
青年时代的达尔文
“贝格尔号”探险船
达尔文的环球考察路线
加拉帕戈斯群岛
26 种陆栖鸟类中有 25 种特有; 海生鱼类有 15 种是新种; 185 种绿色开花植物中有 100 种是新种。
生活在南美洲的鬣蜥
岛上的鬣蜥
大陆上的鹈鹕会飞 岛上的鹈鹕不会飞
13种加拉帕戈斯地雀 (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时生物的进化》课件
4 22岁那年,达尔文以博物学者的身份登上 “贝格尔”号远航考察船,随船进行为期五年 的环球科学考察。
科学家的故事-达尔文
5 每到一个地方,达尔文都要仔细考察当地的 动物、植物资源。许多实例引起了他的思考。
6 在南美洲,达尔文发现了古犰狳的化石。 它们与现代生活着的犰狳十分类似,但又有所 不同。这是否说明现代的动物是由古代的动物 进化而来的呢?
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存在变异现象。环境条件的改变(如食物类型 的不同),对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具有选择作用。
(一)生物进化的原因 达尔文的环球航行和考察
不同岛屿上的龟壳形态不同,有的呈圆拱形,有的呈马鞍形。
(一)生物进化的原因 人工选择的启示
金鱼
扇尾鸽
自然界也一定存在着与人工选择类似的过程,即自然选择。
科学家的故事-达尔文
7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达尔文发现,这里不 同岛屿上的地雀各有其特点。这种现象使达尔文 想到物种可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8 各地的所见所闻,都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 生物是在逐渐进化的。
科学家的故事-达尔文
9 达尔文耐心地收集资料和证据。他访问过农 夫、家禽饲养人,还亲自饲养家鸽,视察家鸽在 人工饲养下所产生的变异。在了解人工选择的情 况时,达尔文想到了自然界生物的进化。
(一)生物进化的原因 大自然的选择
工业化初期的种群:黑色蛾占10% 若干代后的种群:黑色蛾占80%
(一)生物进化的原因 大自然的选择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桦尺蛾工业黑化的过程。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区周围林木的树皮逐渐被煤灰覆盖,食蛾鸟容 易辨认树栖的浅色蛾,黑色娥的体色却起到假装和保护的作用。由于黑 色蛾能适应工业区的特定环境,因此在种群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科学家的故事-达尔文
5 每到一个地方,达尔文都要仔细考察当地的 动物、植物资源。许多实例引起了他的思考。
6 在南美洲,达尔文发现了古犰狳的化石。 它们与现代生活着的犰狳十分类似,但又有所 不同。这是否说明现代的动物是由古代的动物 进化而来的呢?
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存在变异现象。环境条件的改变(如食物类型 的不同),对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具有选择作用。
(一)生物进化的原因 达尔文的环球航行和考察
不同岛屿上的龟壳形态不同,有的呈圆拱形,有的呈马鞍形。
(一)生物进化的原因 人工选择的启示
金鱼
扇尾鸽
自然界也一定存在着与人工选择类似的过程,即自然选择。
科学家的故事-达尔文
7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达尔文发现,这里不 同岛屿上的地雀各有其特点。这种现象使达尔文 想到物种可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8 各地的所见所闻,都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 生物是在逐渐进化的。
科学家的故事-达尔文
9 达尔文耐心地收集资料和证据。他访问过农 夫、家禽饲养人,还亲自饲养家鸽,视察家鸽在 人工饲养下所产生的变异。在了解人工选择的情 况时,达尔文想到了自然界生物的进化。
(一)生物进化的原因 大自然的选择
工业化初期的种群:黑色蛾占10% 若干代后的种群:黑色蛾占80%
(一)生物进化的原因 大自然的选择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桦尺蛾工业黑化的过程。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区周围林木的树皮逐渐被煤灰覆盖,食蛾鸟容 易辨认树栖的浅色蛾,黑色娥的体色却起到假装和保护的作用。由于黑 色蛾能适应工业区的特定环境,因此在种群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2《生物的进化》课件 (共54张PPT)
返回
1.2古生物学上的证据——马的进化
➢此图说明了什 么?
现代马是由始 祖马,经过漫长的 地质年代逐渐进化 而来的。
返回
1.3古生物学上的证据——始祖鸟
➢1861年,德国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生 物化石。这种化石残留有翅膀,嘴里有牙齿, 翅膀前段有爪,并有像蜥蜴一样的、由多节尾 椎骨组成的长尾。人们称它为始祖鸟。
古代长颈鹿的颈,有 的长、有的短,颈的 长短可遗传。
长 短颈颈者者可吃以不吃到到树树叶叶。,短叶渐颈,被者在淘因演汰为化。吃过不程到中树逐
• (2)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狮子和大象争夺水源
生存斗争——秃鹫在争斗
生存斗争——猎豹在追捕瞪羚
生物的进化
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怎样来的?
➢神创论
神创论者认为:在宇宙历史的某 一特殊时刻,由上帝一次性创造出各 种生物,最初有多少种,现在就有多 少种,各种生物之间没有任何的亲缘 关系。
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怎样来的?
➢进化论
进化论者认为,现在地球上 的各种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 由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 演变而来的,因此各种生物之间 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1950年,曼彻斯特已经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这里工厂林立,烟雾 弥漫,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了地衣,结果使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 这时候,又有一些生物学家到这里考察,使他们惊讶的是,这里的深 色华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的华尺蠖却成了少数。
• 从桦尺蠖的例子可以看到,桦尺蠖的体色有深 有浅,只有当体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时,才具 有保护色的意义,不易被天敌发现。环境是不 断变化的,变化的环境选择生物进化的方向, 环境的选择造成了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 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由此可见,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1.2生物的进化 课件
中 期
出现鱼类
石炭纪和二叠纪
古
蕨类植物构成沼泽森林, 生
煤层
代
登陆的两栖类、有翅的昆虫
后 期
鱼石螈
二叠纪 古 生 代
后 期
出现裸子植物 生物集群灭绝,古生代结束。
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中 生 代
裸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是主要的陆地植物 爬行动物时代: 恐龙
中生代霸主
恐龙
中 生 代
中生代霸主
恐龙
三叠纪约开始于2.3亿年前, 结束于1.95亿年前。无脊椎 动物以菊石类、瓣鳃类为主, 脊椎动物中的爬行动物开始 发展。在我国云南禄丰三叠 纪末期的地层中,曾发现有 兽齿类卞氏兽化石。裸子植 物松柏、苏铁和蕨类植物繁 盛。
三叠纪的始盗龙是最原始的恐龙之一
侏罗纪开始于1.95亿年前,结 束于1.37亿年前。本纪陆上的 真蕨、苏铁和棵子植物针叶树繁 盛,大型爬行动物恐龙繁盛,故 称恐龙时代。后期原始鸟类发生, 海中无脊椎动物和爬行动物鱼龙 和蛇颈龙等也极为繁盛。
(从地球形成到约5.5亿年)
前 原核生物
单细胞 真核生物
多细胞 真核生物
寒
武
纪
时
期
古 生 代
前 期
寒武纪: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三时虫时代”
三时虫时代 化石占海洋动物化石的60%
奥陶纪 古 生 代
前 期
志留纪和泥盆纪 古 生 代
中 期
首次出现陆生的裸蕨类植物
志留纪和泥盆纪 古 生 代
面留下印模、铸型等。 遗迹化石:生命活动中留下的痕迹和遗物。如恐
龙蛋、鸟蛋等。 化学化石:生物体分解的氨基酸脂肪酸等。
太古代34亿年前古细胞化石
早寒武纪
出现鱼类
石炭纪和二叠纪
古
蕨类植物构成沼泽森林, 生
煤层
代
登陆的两栖类、有翅的昆虫
后 期
鱼石螈
二叠纪 古 生 代
后 期
出现裸子植物 生物集群灭绝,古生代结束。
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中 生 代
裸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是主要的陆地植物 爬行动物时代: 恐龙
中生代霸主
恐龙
中 生 代
中生代霸主
恐龙
三叠纪约开始于2.3亿年前, 结束于1.95亿年前。无脊椎 动物以菊石类、瓣鳃类为主, 脊椎动物中的爬行动物开始 发展。在我国云南禄丰三叠 纪末期的地层中,曾发现有 兽齿类卞氏兽化石。裸子植 物松柏、苏铁和蕨类植物繁 盛。
三叠纪的始盗龙是最原始的恐龙之一
侏罗纪开始于1.95亿年前,结 束于1.37亿年前。本纪陆上的 真蕨、苏铁和棵子植物针叶树繁 盛,大型爬行动物恐龙繁盛,故 称恐龙时代。后期原始鸟类发生, 海中无脊椎动物和爬行动物鱼龙 和蛇颈龙等也极为繁盛。
(从地球形成到约5.5亿年)
前 原核生物
单细胞 真核生物
多细胞 真核生物
寒
武
纪
时
期
古 生 代
前 期
寒武纪: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三时虫时代”
三时虫时代 化石占海洋动物化石的60%
奥陶纪 古 生 代
前 期
志留纪和泥盆纪 古 生 代
中 期
首次出现陆生的裸蕨类植物
志留纪和泥盆纪 古 生 代
面留下印模、铸型等。 遗迹化石:生命活动中留下的痕迹和遗物。如恐
龙蛋、鸟蛋等。 化学化石:生物体分解的氨基酸脂肪酸等。
太古代34亿年前古细胞化石
早寒武纪
北师大版生物八下《生物的进化》ppt课件
34亿年前的古细胞化石。(南非斯威士兰系)
早寒武纪
中寒武纪
晚寒武纪
三叶虫
始祖鸟 化石
始 祖 鸟
• 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 、遗迹。 •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 化石的种类
– 实体化石:古生物遗体本身保留下来。如猛犸象 – 铸模化石:遗体保存过程中,通过积压在岩石表 面留下印模、铸型等。 – 遗迹化石:生命活动中留下的痕迹和遗物。如恐 龙蛋、鸟蛋等。 – 化学化石:生物体分解的氨基酸脂肪酸等。
• 讨论:化石证据能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怎样的?
•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 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两 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 越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
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越少, 结构越简单、低等、越适合生活在水中;
越近代的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越多, 结构越复杂、高等、越适合生活在陆地
琥珀
始祖鸟
孔子鸟
资料二
始祖鸟复原图
现代鸟
科学家采用了 比较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方法 可以推测: 鸟类是始祖鸟进化来的,始祖鸟是爬 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资料二
始祖鸟复原图
现代鸟
始祖鸟
被覆羽毛,有翅膀、嘴外形像鸟喙 ——像鸟
有牙齿、爪 ——像爬行动物
交 流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所收集的化石资料
3.同源器官的比较
思考
• 从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到现在形形色色的生物 ,究竟经历了哪些进化环节呢?
学生阅读课本6——7页资料分析
• 1.学生讨论分析:对不同地层中的化石进行 分析、比较,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生物化石 能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
2. 说明生物是在不断地进化的,生物进化 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பைடு நூலகம் 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过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2-生物的进化课件
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第7单元
第 21 章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第1课时 生物进化的化石证据和地球上的生命史
原始生命是极其简单的,那么 原始生命是怎样发展成复杂的、 丰富多彩的生物界的呢?
生物进化
一、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阅读教材P8的“小资料”,找出: 1.什么是化石? 2.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始祖鸟化石
中华龙鸟化石
始祖鸟和古鸟与鸟类、古代爬行动物分 别有哪些相同点?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马 的
1.不同地层中马的 化石分别有何特点?
进
2.为什么不同时期
化
马的化石会有这么多
的差别?
二、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
地球年龄:46亿年
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1.前寒武纪时期(地球形成~约5.4亿年前)
寒武纪的开始,标志着地球进入了生物大繁华 的新阶段。而在寒武纪之前,地球早已经形成 了,只是在漫长的几十亿年中一片死寂,那时 地球上还没有出现门类众多的生物。这样,科 学家们便把寒武纪之前这一段漫长而缺少生命 的时间称作前寒武纪。前寒武纪约占整个地球 发展史的87%。
约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细菌、蓝细菌等没有真 正细胞核的生物
3.地球上的生命史:
前寒武纪时期:原核生物→真核单细胞
生物→真核多细胞生物
古生代: 水生→陆生;藻类→裸蕨→蕨类;
鱼类→两栖类
中生代: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繁盛
新生代:被子植物、鸟类亿年~19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单细胞、 有真正细胞核的生物
8.5亿年~5.4亿年前:气温降落,海平面降落,出 现大面积浅海滩,形成多样 的自然环境;海洋中出现多 细胞生物
2.古生代(5.4亿年~2.45亿年前)
第7单元
第 21 章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第1课时 生物进化的化石证据和地球上的生命史
原始生命是极其简单的,那么 原始生命是怎样发展成复杂的、 丰富多彩的生物界的呢?
生物进化
一、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阅读教材P8的“小资料”,找出: 1.什么是化石? 2.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始祖鸟化石
中华龙鸟化石
始祖鸟和古鸟与鸟类、古代爬行动物分 别有哪些相同点?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马 的
1.不同地层中马的 化石分别有何特点?
进
2.为什么不同时期
化
马的化石会有这么多
的差别?
二、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
地球年龄:46亿年
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1.前寒武纪时期(地球形成~约5.4亿年前)
寒武纪的开始,标志着地球进入了生物大繁华 的新阶段。而在寒武纪之前,地球早已经形成 了,只是在漫长的几十亿年中一片死寂,那时 地球上还没有出现门类众多的生物。这样,科 学家们便把寒武纪之前这一段漫长而缺少生命 的时间称作前寒武纪。前寒武纪约占整个地球 发展史的87%。
约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细菌、蓝细菌等没有真 正细胞核的生物
3.地球上的生命史:
前寒武纪时期:原核生物→真核单细胞
生物→真核多细胞生物
古生代: 水生→陆生;藻类→裸蕨→蕨类;
鱼类→两栖类
中生代: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繁盛
新生代:被子植物、鸟类亿年~19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单细胞、 有真正细胞核的生物
8.5亿年~5.4亿年前:气温降落,海平面降落,出 现大面积浅海滩,形成多样 的自然环境;海洋中出现多 细胞生物
2.古生代(5.4亿年~2.45亿年前)
生物的进化PPT课件14 北师大版
•
三、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
四、拥有梦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也让人羡慕。当大多数人碌碌而为为现实奔忙的时候,坚持下去,不用害怕与众不同,你该有怎么样的人生,是该你亲自去撰写的。加油!让我们一起捍卫最初的梦想。——柳岩
•
五、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俞敏洪
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
像这样,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
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
进化。
生存斗争
生物的适应
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
化石:广义的说,凡 是在地层中发现,可以证 明过去生物存在的无生命 物质,都可以称为化石。
分类:一类是由生物的 遗体直接形成的;另一类 则是由生物体的生活痕迹 和遗物形成的 。
加 拉 帕 戈 群 岛 雀 鸟
几种不同环境里的蛙
有翅和残翅昆虫
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 虫(见上图),请分析,在这个海岛上,为什么无翅的昆 虫特别多?
冬天的雷鸟
夏天的雷鸟
三、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学说”
1、达尔文的环球航行和考察 2、人工选择的启示 3、大自然的选择
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 视频
长颈鹿的长颈的形成按照自然选择学说是这样解释的:
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颈的长短是可以遗传的。在环境条
件发生变化,如缺乏青草的时候,颈长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
下来,并且繁殖后代。颈短的长颈鹿吃不到足够的树叶,活下来的可能性就
很小,留下来的后代也更少,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就被淘汰。因此,我
初中生物 生物的进化16 北师大版精品课件
父亲一定是不在家的。他这时也许正站在5楼或者8楼的脚手架上奋力扔上了又一块砖,擦一擦汗的工夫,就被人拼命地吆喝。十几年了,人也上了50,不知道他,还受不受得了。
但父亲是心甘情愿又志得意满的,至少他每次与我说话都在努力表达这样的意思。而我,越发地不安。
我今年22岁了,父亲52。我4岁时母亲改嫁他乡,父亲和我磕磕绊绊地活着。多少年了,数也数不清楚,那些漫长的日子怎么可以用一个数字说过来呢?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 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两 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 越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
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越少, 结构越简单、低等、越适合生活在水中;
越近代的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越多, 结构越复杂、高等、越适合生活在陆地
2.胚胎发育的证据
1950年,曼彻斯特已经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这里工厂 林立,烟雾弥漫,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了地衣,结果使树 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这时候,又有一些生物学家到这 里考察,使他们惊讶的是,这里的深色华尺蠖变成了常见 类型,而浅色的华尺蠖却成了少数。
从桦尺蠖的例子可以看到,桦尺蠖的体色 有深有浅,只有当体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时,才具有保护色的意义,不易被天敌发 现。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环境选择 生物进化的方向,环境的选择造成了基因 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 向缓慢地进化。由此可见,自然选择决定 生物进化的方向。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证据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 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 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 遗迹。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化石的种类
实体化石:古生物遗体本身保留下来。如猛犸象 铸模化石:遗体保存过程中,通过积压在岩石表
但父亲是心甘情愿又志得意满的,至少他每次与我说话都在努力表达这样的意思。而我,越发地不安。
我今年22岁了,父亲52。我4岁时母亲改嫁他乡,父亲和我磕磕绊绊地活着。多少年了,数也数不清楚,那些漫长的日子怎么可以用一个数字说过来呢?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 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两 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 越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
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越少, 结构越简单、低等、越适合生活在水中;
越近代的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越多, 结构越复杂、高等、越适合生活在陆地
2.胚胎发育的证据
1950年,曼彻斯特已经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这里工厂 林立,烟雾弥漫,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了地衣,结果使树 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这时候,又有一些生物学家到这 里考察,使他们惊讶的是,这里的深色华尺蠖变成了常见 类型,而浅色的华尺蠖却成了少数。
从桦尺蠖的例子可以看到,桦尺蠖的体色 有深有浅,只有当体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时,才具有保护色的意义,不易被天敌发 现。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环境选择 生物进化的方向,环境的选择造成了基因 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 向缓慢地进化。由此可见,自然选择决定 生物进化的方向。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证据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 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 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 遗迹。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化石的种类
实体化石:古生物遗体本身保留下来。如猛犸象 铸模化石:遗体保存过程中,通过积压在岩石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2、胚胎学上的证据——个体发育
➢无论是高等动物或是高等植物,它 们的个体发育都是由一个细胞——受 精卵开始的,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共同的原始祖先都 是单细胞生物。
畅言教育
2.1胚胎学上的证据——胚胎比较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生物演化最为特殊,主要是爬行 动物大为发展,不仅陆上出现大型爬行动物,有一些还重回海洋,而 另一些则能在空中活动,所以中生代曾被称为爬行类时代,而鸟类、 有袋类和有胎盘的哺乳动物也开始发生。植物以裸子植物的苏铁、银 杏为最繁盛,所以中生代又称为裸子植物时代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怎样来的?
➢进化论
进化论者认为,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 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 时间逐渐演变而来的,因此各种生物之间有 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生物进化的证据很多,如:古生物学方面、胚胎 学方面、比较解剖学方面、生理学方面、生物化学方 面、遗传学方面、生物地理学方面……
➢1861年,德国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生 物化石。这种化石残留有翅膀,嘴里有牙齿, 翅膀前段有爪,并有像蜥蜴一样的、由多节尾 椎骨组成的长尾。人们称它为始祖鸟。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1.3古生物学上的证据——始祖鸟的意义
➢始祖鸟在生物进化上有何重要意义?
因为它界于爬行类和鸟类之间,所以它是证 明鸟类是同爬行类进化面来的重要证据。
古代的原始祖先生活在水中。
畅言教育
3、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同源器官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图中各动物的 器官有何异同?
形态和功能不 同,但它们所在部 位和结构组成是相 似的。
畅言教育
3、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结论
➢这些异同点说明了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这些器官所在部位和结构组成相似,说明它们的 起源相同。
古生物学上的证据 胚胎学上的证据 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1、古生物学上的证据
古生物学上的主要证据是化石,是生物进 化最可靠的证据之一。
化石 马的进化
始祖鸟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1.1古生物学上的证据——化石
化石,就是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 迹或遗物。
古生代: 早古生代指整个古生代的前半期,包括寒武纪、 奥陶纪和志留纪三个纪,始于距今约5.7亿年,结束 于距今约4亿年。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寒武纪: 是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寒武纪时浅海广布,门类众多的 海洋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是生物史的第一次大发展。寒武纪 时三叶虫特别繁盛,因此寒武纪又被称为“三叶虫时代”。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揭示了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返回
畅言教育
1.2古生物学上的证据——马的进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此图说明了什 么?
现代马是由始 祖马,经过漫长的 地质年代逐渐进化 而来的。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1.3古生物学上的证据——始祖鸟
思考题
➢试由马的进化过程推断使其向前进化的 主要因素。
主要是环境的变迁。
➢同源器官的起源相同,为什么它们的形 态和功能又不相同?
由于它们生活的环境不同造成的。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元古代:原核生物演化为真核细胞生物,形成地史时期的菌-藻类 时代。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畅言教育
第21章 ●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怎样来的?
➢神创论
神创论者认为:在宇宙历史的某一特殊 时刻,由上帝一次性创造出各种生物,最初 有多少种,现在就有多少种,各种生物之间 没有任何的亲缘关系。
畅言教育
➢它在地质层中的分布有何规律?
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 ,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 越复杂,越高等。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1.1古生物学上的证据——化石的意义
➢这种分布规律说明了什么?
证实了现代的各种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 代逐渐进化面来的;
➢图中的胚胎有 何特点?
在发育初期都有 鳃裂和尾,到了发育 晚期,除鱼以外,其 他动物和人的鳃裂证据——结论
➢这些特点说明了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这些脊椎动物和人都是由共同的古代原始祖先进 化而来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新生代:约开始于6700万年前,延 续至今。可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 两个纪。这个时期的生物已接近现 代,脊椎动物的特征是哺乳动物的 兴起和繁盛,后期出现了人类。植 物以被子植物为主。
畅言教育
三. 生物进化的趋势
• 从简单到复杂 • 从低等到高等 • 从水生到陆生
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 先进化而来的。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总结
➢以上各种证据证明了什么?
现在的各种生物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经过漫 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它们之间存在着 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共同的原始祖先生活在水中。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畅言教育
四. 生物进化的原因
• 进化论的创始人——拉马克
用进废退论学说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畅言教育
达尔文和他的 自然选择学说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科 学进化论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