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合集下载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概述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是指在国家领土范围内对土地、水域、气候等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的过程。

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快速的背景下,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以实现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

挑战与对策1. 资源短缺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资源短缺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目前,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主要依赖于土地、水资源和能源。

对于资源短缺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推广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

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推广循环经济模式等,减少资源的浪费。

- 发展替代能源。

通过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 引进和开发新的资源。

积极开展深海开发、太空开发等,探索新的资源供给途径。

2. 环境污染国土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环境污染不仅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损失。

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工作,引导公众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

-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 鼓励绿色发展。

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提倡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很多问题,如土地资源的紧缺、城市拥堵、生态破坏等。

为了应对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挑战,应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

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避免城市拥堵和资源浪费。

-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等化,促进城乡之间的互动和协调发展。

- 加强土地利用管理。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合理划定各类土地用途,并保护好农田和生态用地。

4. 区域发展不均衡国土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区域发展不均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我国自然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保护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景观,我国设立了众多自然保护区。

在自然保护区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出对策,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问题分析1.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由于我国自然资源丰富,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现象十分严重。

一些自然保护区由于周围地区的工业、农业以及城镇建设的不断扩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减少,野生动植物种群的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2.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自然保护区管理涉及范围广泛,各地的管理机构不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自然保护区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不足,管理不力等使得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不高,难以达到应有的保护水平。

3.人为破坏严重。

由于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导致了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污染、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恶化以及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

例如:乱捕滥猎、盗采盗伐、开发建设等,严重危害了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

4.投入不足。

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经费吃紧,加之保护区的维护与运营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而实际上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了保护措施的落实困难。

5.缺乏社会参与。

社会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理解不足,对自然保护区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力度不够,导致了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自觉意识不足,以及对自然保护区规章制度的不遵守,形成了对自然保护区的二次破坏。

6.科学研究力度不够。

自然保护区内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得到准确的科学研究,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适应性还需进一步的科学验证和实践。

二、对策探讨1.严格保护政策。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立法保护力度,严禁一切非法捕杀、盗伐盗采等违法行为,对违法行为增大处罚力度,形成一定的震慑效果,才能有效遏制自然保护区内的违法行为。

2.加强管理力度。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出现了资源短缺与污染问题。

城市是我国政治、经济中心以及世界人类所重要的居住场所,城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的长远发展,能让整个国家都得到稳定的进步。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是需要城市发展作为支撑的,但是经济的发展情况,环境的有效保护都是严重的困扰。

环境中的产物,是人类生存的一种能源支持,是人类、科技、社会等不断发展的能量源泉。

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经济的稳步提升,使得我国的工业企业数量随之增加,如化工厂、发电厂等,这些工厂的运转也同样需要自然物质的支持,同时这些工业的运转,所排放的废弃物,却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

本文主要对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关键词: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1引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必然要开发诸多的资源,这便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可能造成空气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

这些环境问题的演变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必须对生态环境保护予以重视。

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生态环境保护已经得到一定的重视,现阶段的发展强调科学发展2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认识上缺乏科学与全面性。

二是国家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权责不清,缺乏协调机制。

三是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四是自然资源的不合理管理。

3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性对策3.1水土保持的具体策略3.1.1加强对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水土保持工作中需要种植许多植被及恢复一些资源建设,这些都需要极大的资金支持,因此:a)当下在国家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支持下,应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资金补给,保证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能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b)国家相关部门不能直接在招标以后就将水土保持工作完全交付,而是应完善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机制,实时监督,保证水土保持工作妥善、精确地完成,进而确保生态环境的优化。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之一,包括陆地、水域、大气等自然资源。

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和过度开发已经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等。

生态环境的恶化也给人类带来了健康和安全的威胁,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需要进行对策分析,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制定严格的法律和政策来规范自然资源的利用。

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执法和监管,对资源开发进行限制和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要建立健全的资源管理和保护机制。

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制定相关的保护计划和措施,并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需要推广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的理念和技术。

人们应该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政府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来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要加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

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加强企业的环境监管和排污控制,强化环境执法,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要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工作。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号召人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共同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政府需要加大对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企业和个人也要自觉履行环境责任,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江苏苏州。

探讨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对策

探讨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对策

探讨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对策摘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全球经济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一时期,可持续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

但是,中国正在经历高速发展,自然环境也在不断遭到破坏,加强自然保护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如何有效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如何保护我们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已成为自然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这些措施也是为了实现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生态保护。

关键词: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1 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以及存在的问题1.1 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缺乏科学性的认识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自然的向往程度也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亲近大自然,但这也给自然系统带来了危害。

一些相关的生活垃圾、人为污染和破坏,甚至一些人为的自然火灾等,这些都直接对自然资源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害。

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引起公众关注,同时,有关部门可以加强监督处罚措施,严厉查处违反保护规定的人。

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增加工业化生产,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污染了生态环境,影响了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正常开发。

储备。

由于企业会认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不需要任何生产成本,因此更肆无忌惮地对资源进行无偿占用、盲目开发,甚至直接破坏自然资源。

例如,某农业大学对自然多重效益的研究发现,为了获得9.8%的直接产品效益,人们间接牺牲了90.2%的自然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1.2 缺乏科学的协调机制,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法律不完善总的来说,建立内部结构有序合理的标准化体系是保证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果的前提,尤其是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没有受到监管的情况下。

.相关环境法和资源保护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态破坏的恶化,但由于一些法律法规过于行业化,导致执法存在漏洞、重复甚至冲突。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进行科学保护的协调。

论文: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论文: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一、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与现状特征(一)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在广袤的国土上各族人民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两百多万年前开始的旧石器时代,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巫山人(距今约200多万年)、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和北京人(距今约50万年),就已经能够使用一些用坚硬的矿物和岩石——燧石、石英与石英岩、板岩、石灰岩等制成的粗笨石器,砍伐树木,刮削木棒,切割兽肉,挖掘植物块根,扩大从自然界获取生活的来源。

到了距今1万年左右开始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的我们的祖先,开始采用以矿物原料打制成的石镰和比石斧更薄的方形石器,在当地栽培植物、饲养役畜,并能够从事植物栽培、动物饲养供生活需要,同时也开始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的土地垦殖成为耕地,利用草原来放牧牲畜。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青铜冶炼业成为社会生产发展重要物质基础。

距今约5970年,大约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我国便有了最早的用铜记录。

由于大量矿物采冶生产知识的积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籍中就曾留下关于我国矿物资源分布的丰富记载。

秦代秦始皇曾专设铁官管理全国的矿冶事业。

汉晋时期,我国已懂得用天然气煮盐、从硫化汞中提取汞,还曾有陕西延长地区石油可燃现象的记录。

到西汉时代(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用煤当燃料在我国已是相当广泛了。

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把海洋作为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基地。

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开始大规模地利用海滩晒制海盐,并大力发展沿海捕捞。

西汉时代便发展了海洋运输,与日本等国开展了频繁的海上交通往来。

唐宋时代(618年~1279年),我国商船队已成为航行南海和印度洋海域最活跃的船队。

明代我国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航海船队,于1405年~1433年间,七下西洋,途经40多个国家,更为世界航海史增添了光辉篇章。

(二)各项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迅速。

新形势下基层自然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新形势下基层自然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新形势下基层自然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与考验,如何有效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与策略,全面优化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整体成效,备受业内关注。

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自然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分析了自然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制度体系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探讨了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成效的方法路径,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认知。

关键词:自然资源管理;现状问题;方法对策;政策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特别是在基层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由于其处于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的最前沿,问题尤为突出。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基层自然资源的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1自然资源管理简述自然资源管理涉及到的领域众多,覆盖了资源调查与评估、资源利用与开发、资源保护与修复、资源核算与评价、资源法规与政策、资源信息化管理、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影响评价、资源生态补偿、资源有偿使用、资源市场与价格、资源空间规划与布局、资源产业与协同发展、资源教育与科技以及资源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

自然资源管理是一个涉及众多领域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协同合作。

通过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管理,可以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1新形势下基层自然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1.1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包括过度开发、污染和缺乏有效管理等。

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断利用,许多资源储备急剧下降,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1.2基层自然资源管理能力的不足基层自然资源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执法巡查、变更调查以及配合上级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工作繁重,人员配备少,致使基层陷入疲惫状态,推动力不足。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我们的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也在不断提升,改革开放令我国实际生产力也发生了质的飞跃。

但是,在这四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之中,我国的自然环境也在被不断破坏当中,因此强化建设自然保护区在林业发展道路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如何有效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如何对我们的林业资源环境进行保护,已经成为林业资源发展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些举措也都是为了实现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环境形势越来越严峻,生态的破坏范围在不断扩大,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民共同努力,保障生态平衡,为人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顺利实施。

1当前对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以及存在的问题1.1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缺乏科学性的认识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当中,有一些不好的现象存在。

人们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大自然的向往程度更加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享受亲近大自然的旅行,但这无形当中为林业系统带来了伤害,一些相关的生活垃圾,人工污染和破坏随之而来,甚至要有一些人为因素导致的森林火灾等等,这些都直接给森林资源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这就要求了我们要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引起公众的重视,同时相关部门可以加强监管惩罚措施,严厉处理违反保护规定的人群。

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加大工业化的生产,这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污染了生态环境,影响了自然保护区中林业资源的正常发展。

因为企业会认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是不需要任何生产成本的,所以更加肆无忌惮的对资源进行无偿占有、盲目开发,甚至直接损毁自然资源。

比如,在某农业大学对森林多种效益的研究中发现,人们为了获取9.8%的直接产品效益,却是间接以牺牲90.2%的林业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代价的。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咱们的土地资源,唉,说实话,真的是既珍贵又有点儿“瘦弱”。

这两年,土地问题成了大家茶余饭后讨论的热门话题。

你看啊,咱们国家土地资源不算特别宽裕,人口又多,想想都头大。

可问题是,咱们在利用这些有限的土地时,常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啥都有,但什么都不够好,真让人觉得有点儿心塞。

每次看到一些荒废的土地,心里就想,这不都是咱的宝贝地吗?为啥这么浪费呢?不得不提的就是土地使用不合理的问题。

有的地方,工厂建在了本该种粮食的土地上,真是把“人吃马桶”的意思发挥到了极致。

有的地方为了追求所谓的“城市化”,把大片良田变成了高楼大厦,结果呢,粮食供应问题日益严重。

你想啊,大家吃饭的地方变少了,土地没了,粮食更少了,怎么能不让人着急?有些城市的土地开发,简直就是“花架子”,所谓的“高大上”小区,啥也不说了,反正买了之后,周围啥都没有,车也停不下,绿地也没几个。

这是土地资源的真正浪费,最后搞得自己辛辛苦苦换来的房子,反而成了“笼子”。

这就像你把家里的好锅卖了换钱,结果拿回来的钱啥也不买,最后连个炒菜的地方都没有,怎么能不心疼?土地过度开发也是个老大难问题。

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大肆开发,尤其是那些山坡地、湿地、水源地,明明一开始就是自然保护区,结果开发商却在上面“浑水摸鱼”。

这种开发,根本不顾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搞得大自然也气得直打喷嚏。

这种“纸上谈兵”的开发方式,直接导致了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空气质量也一天天变差。

甚至有些地方在开发之前,先让地皮“见光死”,等着房地产公司过来收拾残局。

你说这不是拿土地当“试验田”吗?再有啊,土地价格虚高也真的是让人有点儿“崩溃”。

现在,土地出让的时候,价格越来越高,开发商们不嫌贵,反正有钱。

有些地方的土地价格涨得飞起,但实际用处呢?土地拿到手,却因为价格高得离谱,搞得项目开发困难重重,最后只能搁置,浪费资源的现象不言而喻。

特别是在一些二线、三线城市,土地价格已经不接地气了,像是高不可攀的“天价地”。

中国自然资源概况分析报告

中国自然资源概况分析报告

•引言•中国自然资源概述•中国自然资源特点分析•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中国自然资源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中国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与建议01引言报告目的和背景目的本报告旨在全面概述和分析中国自然资源的状况,为政府决策、学术研究和社会公众提供有关中国自然资源现状、特点、问题和趋势的参考信息。

背景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广袤的国土和多样化的自然环境。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面临着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严峻挑战。

因此,对中国自然资源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报告范围矿产资源报告将概述中国矿产资源的种类、储量、开采和利用情况,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水资源报告将分析中国水资源的总量、分布、利用和保护现状,并探讨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问题。

土地资源报告将涵盖中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森林资源报告将介绍中国森林资源的面积、蓄积量、种类和分布等,分析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海洋资源报告将探讨中国海洋资源的类型、分布、开发和保护现状,以及海洋资源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02中国自然资源概述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中国土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土地利用类型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等。

耕地资源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耕地资源之一,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水资源水资源总量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

河流与湖泊中国拥有众多河流和湖泊,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等为主要河流。

水资源分布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

03矿产资源开发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历史悠久,目前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之一。

01矿产资源种类中国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02主要矿产分布煤、铁、石油等主要矿产在全国多个地区都有分布,但地域差异明显。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着许多挑战。

这些挑战涉及到土地、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对于我们有效利用国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土地资源问题1. 土地资源短缺。

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

城市扩张和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导致土地需求剧增,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使得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受损,农田水利设施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对策: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推进土地集约利用。

一方面,加强土地年度审计,明确土地用途和土地所有权,减少闲置、浪费土地的现象。

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技术研究,鼓励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提高土地产出率。

2. 土地利益纷争。

土地资源是稀缺的,其利益分配涉及到政府、农民、企业等多方利益主体。

政府需要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促进农民增收;同时也需要积极推动土地产业化,促进经济发展。

对策:建立土地利益协调机制。

通过完善土地征收和转让的制度,明确土地的产权和使用权,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推动土地产业化。

加强土地利益纷争的调解和协商,优化土地利益分配方案,实现多方共赢。

1. 水资源短缺。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匮乏。

随着人口增加和工业用水的增加,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缺水情况。

对策: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完善水资源配套设施,推进水资源的调度和补充,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严禁乱采乱用水资源的行为,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水质污染。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河流、湖泊等水体已经严重受到污染,对生态环境和生活用水造成了严重影响。

对策:加强水环境治理。

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的水污染监管,严禁废水直排的行为。

加强水体监测和水质保护,推动水体的恢复和治理。

三、生态环境问题1. 生态环境破坏。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1.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1.1自然资源的定义广义的自然资源包括实体性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如给予人以舒适性、提供生产发展场所等,即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具有某种功能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狭义的自然资源则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体性资源,即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价值,从而提高人们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

本文探讨的是狭义上的可量化、可补偿的、直接或间接进入社会经济循环体系的自然资源。

1.2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归纳起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自然性。

自然资源是天然物品,与人工合成品具有本质区别。

(2)历史性。

多数自然资源是经过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形成的。

例如石油的形成需要数万年或更长的时间。

(3)稀缺性。

地球上自然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

对非生态资源而言,随着人类消耗量的增加,资源储量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耗尽(如石油);对生态资源而言,如果人类的利用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也会导致枯竭(如森林)。

(4)整体性。

各类自然资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时空上往往交互重叠、互相依存,共同构成完整的资源系统,对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对其它资源产生影响,并进而导致整个资源系统的变化。

(5)种类与功能多样性。

自然资源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仅已被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就有2000多种。

一种自然资源的功能也是多样的,比如森林既可以提供木材、林木等副产品,还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多重生态功能,这些功能整体地发挥作用,人们不可能在改变资源系统中某一项功能的同时又使周围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6)可更新性与不可更新性。

多数自然资源具有自我更新或再生的能力,通过不断的更新保持数量和质量平衡,但其自然更新速度是有差别的。

一些自然资源不能自我更新,会越用越少(如石油)。

(7)空间分布不均衡性。

由于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同类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类型、储量、质量也有很大差别。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增加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并在土地管理和自然资源利用方面提高了重视程度。

对于当下自然环境而言,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内加强了相关企业的建设力度,从而导致自然环境被大规模破坏,相关管理人员没有做好本职工作,造成资源浪费现象产生。

为解决该问题,需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并制定合理利用对策。

基于此,本文章对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引言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调节生态平衡,同时为社会提供良好的经济和环境基础,使人类社会能够进一步和谐、文明地发展。

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国家已经越来越重视,制定了相关的保护措施,使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有一定的度量性。

本文通过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经济相关性的分析,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永久共生。

一、自然资源发展现状自然资源信息化的要求就是辅助自然资源部门履行两统一的职责、精细化管理自然资源,现阶段的国土资源信息化数据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匹配于时代的进步,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处理:首先,针对于土地的地理信息测绘以及地质和矿产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储存,由于数据内容的格式以及要求没有达到统一状态,所以需要对储存的方式以及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这是由于自然资源管理需要构建统一的管理模式,并且提前做好规划,对于草木等多种信息,没有构建统一的数据管理体系与其匹配。

其次,纳入自然资源部门管理的数据内容不够完整,图形的属性无法匹配等多种问题,导致土地和测绘以及多种数据内容都没有保持统一,无法及时运用数据信息。

最后,原来属于规划部门以及国土等多种测绘信息内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问题。

在数据管理工作中没有制定出统一的数据模式进行管理与维护。

二、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一)环境监测工作不科学重视程度有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中,将更多精力放在了污染防治上面,对环境监测这一基础性工作较为忽略,导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成效不够理想,即便是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也没有从战略层面入手做好顶层设计,尤其是在专业队伍构建、完善工作机制、制定科学工作方案等方面,无法为环境监测工作有序、高效展开提供强有力支持;监测内容把握不准,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的内容有很多,以大气环境为例,环境监测主要内容有二氧化硫、大气颗粒物、氮氧化物等,实际工作若没有对这些内容有一个细致把握,作业过程中就极容易出现疏漏情况,并对环境质量评价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极大影响,甚至还会降低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效果;(二)共享数据平台普及度不足从国家层面进行分析,并且未实时公开生态环境的监测数据,个别省级的环境保护部门所公布出的环境监测数量少之又少,这样便导致了县级环境保护中的部门也越来越不重视其公布环境监测的数据。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长期以来,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通过对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自然资源利用问题1. 自然资源过度开采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自然资源面临过度开采的问题,如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这不仅导致了资源的减少,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 水资源浪费在许多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现象。

许多地区的农田灌溉方式落后,导致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面临过度开垦的问题。

大量农用地、林地被用于城市建设,导致了耕地面积减少和生态系统破坏。

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1. 气候变化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了全球气候的变暖,造成了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频发。

2. 生物多样性丧失由于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因素,导致了许多珍稀物种的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3. 水、土壤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污水、垃圾等被排放到水体和土壤中,导致了水体和土壤的严重污染。

三、对策分析1. 制定严格的资源管理政策政府应该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加强对资源开采的监管,减缓资源的过度开发。

2. 推广节约型资源利用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推广节约型资源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3.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4.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针对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可以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来恢复生态平衡,保护珍稀物种。

5. 加强国际合作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环境问题。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1.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1.1自然资源的定义广义的自然资源包括实体性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如给予人以舒适性、提供生产发展场所等,即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具有某种功能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狭义的自然资源则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体性资源,即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价值,从而提高人们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

本文探讨的是狭义上的可量化、可补偿的、直接或间接进入社会经济循环体系的自然资源。

1.2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归纳起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自然性。

自然资源是天然物品,与人工合成品具有本质区别。

(2)历史性。

多数自然资源是经过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形成的。

例如石油的形成需要数万年或更长的时间。

(3)稀缺性。

地球上自然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

对非生态资源而言,随着人类消耗量的增加,资源储量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耗尽(如石油);对生态资源而言,如果人类的利用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也会导致枯竭(如森林)。

(4)整体性。

各类自然资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时空上往往交互重叠、互相依存,共同构成完整的资源系统,对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对其它资源产生影响,并进而导致整个资源系统的变化。

(5)种类与功能多样性。

自然资源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仅已被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就有2000多种。

一种自然资源的功能也是多样的,比如森林既可以提供木材、林木等副产品,还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多重生态功能,这些功能整体地发挥作用,人们不可能在改变资源系统中某一项功能的同时又使周围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6)可更新性与不可更新性。

多数自然资源具有自我更新或再生的能力,通过不断的更新保持数量和质量平衡,但其自然更新速度是有差别的。

一些自然资源不能自我更新,会越用越少(如石油)。

(7)空间分布不均衡性。

由于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同类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类型、储量、质量也有很大差别。

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决策

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决策

一、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分为可耗竭或不可再生(如矿产)和不可耗竭或可再生资源(如森林和草原)两大类。

随着工业化和人口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和大规模的开采消耗已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枯竭。

如何以最低的环境成本确保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将成为当代所有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中国,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世界后列,以单纯的消耗资源和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在严重地威胁着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以较低的资源代价和社会代价取得高于世界经济发展平均水平,并保持持续增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目前,中国在一些重要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方面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这种挑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小,1989年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源分别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而且人均资源数量和生态质量仍在继续下降或恶化;二是随着人口的大量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日益短缺将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与全国性的耕地资源不足和退化问题。

据统计,全国缺水城市达300多个,日缺水量1600万吨以上,农业每年因灌溉水不足减产粮食250多万吨,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相对来说,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是所有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在中国的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中,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a)缺乏有效的资源综合管理及把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机制,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和法规体系将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b)经济发展在传统上过分依赖于资源和能源的投入,同时伴随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污染产出,忽视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退化的关系;(c)采用不适当行政干预的方式分配自然资源,严重阻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资源产权制度的建立以及资源市场的培育;(d)不合理的资源定价方法导致了资源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表现为自然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以及资源需求的过度膨胀;(e)缺乏有效的自然资源政策分析机制以及决策的信息支持,尤其是跨部门的政策分析和信息共享,从而经常出现部门间政策目标相互摩擦的不利影响;(f)资源管理体制上分散,缺乏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和机构。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集中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然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同样严重。

因此,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下面将介绍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问题分析1. 自然资源利用问题(1) 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由于需求过大,部分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和使用,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地球环境的污染。

同时,在资源利用中存在大量浪费的现象,如水、电、燃气等的浪费,使得资源利用效率极低。

(2) 资源的不平衡分布不同的地区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同,有些地区资源丰富,而有些地区却相对缺乏。

例如,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匮乏,而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较多。

在不平衡分布的情况下,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也存在问题,需要制定更加合理的发展政策进行调整。

(3)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环境问题也随之产生。

例如,矿区的开采会导致土地沙漠化和水资源的污染,传统的化石燃料的使用会导致空气污染、温室气体的增加等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来解决。

2.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1)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经济增长的需要,人们对自然的开垦和改造也越来越大,导致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例如,水、土地和空气的污染、生物物种的灭绝和森林砍伐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健康与生存。

(2)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也同样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劣化。

高楼大厦、机械化交通和化工厂等污染物质的释放导致空气和水体的污染,而大量的垃圾处理也成为城市环境中的大问题。

二、对策分析(1) 加强资源管理对关键资源开展科学、有效、可持续的管理,实现水、土、气、能源的精细化管理和集约化利用,达到更加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

(2)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采取先进的技术和技巧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包括充分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废物回收等。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和污染,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找到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一、自然资源利用问题1. 能源枯竭与消耗:由于人口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增长,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其可再生性和易得性却越来越低,因此在未来可能面临能源枯竭和消耗的问题。

2. 水资源愈发紧缺:过量使用、过度排放、污染等因素导致,水资源不仅变得更加紧缺,同时水质也在不断恶化。

3. 矿产资源枯竭:在大量采矿、过度开垦等情况下,矿产资源开始变得稀缺,在一些地区甚至已经开始枯竭。

4. 土地资源减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过度的耕作,造成了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减少。

这不仅影响到大量农民的生计,同时也威胁到了自然环境的平衡。

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1. 过度开发:在不断的开发和建设中,大面积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这些措施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导致严重影响了自然环境的平衡。

2. 海洋污染:大量的废水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导致海洋环境的恶化,很多海洋生态链已经破坏。

3. 大气污染:化石燃料的使用、机动车尾气等问题,让大气环境遭受了严重的污染,造成了雾霾、酸雨等一系列的问题。

4. 水污染:由于大量工业和人类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导致水质下滑,很多河流和湖泊都已经遭受了污染。

三、对策分析1. 增加能源的可再生性:发展新能源,提高再生能源的占比,降低能源的消耗与污染。

比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2. 加强节水意识:政府部门可以加大节水设施的建设,努力提高工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

而普通人则通过自己言传身教、重视节水等方式加强节水意识。

3. 发扬矿业资源再生利用意识:在垃圾归类、资源回收方面,不断完善再生利用的设施和技术,减轻矿产资源的压力。

4. 推行有机农业和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鼓励有机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使农民不再追求单纯的盈利,从而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分析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自然资源利用问题自然资源是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空气、水、土地、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张,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部分自然资源被过度开采和利用,导致了资源短缺和枯竭的问题。

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导致了能源危机的出现,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效率问题也值得关注。

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资源利用的效率并不高,存在着大量的浪费和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的需求急剧增加,导致了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耕地面积的减少。

一些自然资源的利用存在着浪费和污染的问题,如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大气污染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生态环境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包括大气、水、土壤、植被等各种自然要素。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工业废气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导致了大气污染,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导致了水体污染,土地的过度开发和化学农药的使用导致了土壤污染。

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是当前面临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大量的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和破坏,许多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三、对策分析针对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需要采取综合的对策,包括政府管理、科技创新、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努力。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加快,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生态环境恶化、物种灭绝、气候变暖等问题层出不穷,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生存危机。

因此,对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分析入手,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自然资源利用现状目前,社会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各种资源的采集开发势头迅猛。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资源开发规划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了资源过度开采、浪费严重、矿产资源争夺激烈等问题。

同时,一些农业生产模式也存在着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加速了土地沙化和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二、生态环境保护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逐渐遭受破坏。

水体受到严重污染、空气质量下降、森林遭到大规模砍伐等现象屡见不鲜。

生态系统的破坏不仅威胁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也给人类带来健康隐患。

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也使得环境问题变得更加紧迫。

三、对策分析1. 制定严格的资源利用规划针对资源过度开采、浪费等问题,应当加强资源管理,对资源的利用进行规划,并建立相应的制度约束,确保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2. 推动绿色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提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物排放,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3. 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对公众的环保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环保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共同维护好地球家园。

4.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要注重经济发展,更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推动环境治理,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四、结语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1.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1.1自然资源的定义广义的自然资源包括实体性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如给予人以舒适性、提供生产发展场所等,即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具有某种功能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狭义的自然资源则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体性资源,即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价值,从而提高人们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

本文探讨的是狭义上的可量化、可补偿的、直接或间接进入社会经济循环体系的自然资源。

1.2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归纳起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自然性。

自然资源是天然物品,与人工合成品具有本质区别。

(2)历史性。

多数自然资源是经过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形成的。

例如石油的形成需要数万年或更长的时间。

(3)稀缺性。

地球上自然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

对非生态资源而言,随着人类消耗量的增加,资源储量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耗尽(如石油);对生态资源而言,如果人类的利用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也会导致枯竭(如森林)。

(4)整体性。

各类自然资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时空上往往交互重叠、互相依存,共同构成完整的资源系统,对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对其它资源产生影响,并进而导致整个资源系统的变化。

(5)种类与功能多样性。

自然资源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仅已被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就有2000多种。

一种自然资源的功能也是多样的,比如森林既可以提供木材、林木等副产品,还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多重生态功能,这些功能整体地发挥作用,人们不可能在改变资源系统中某一项功能的同时又使周围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6)可更新性与不可更新性。

多数自然资源具有自我更新或再生的能力,通过不断的更新保持数量和质量平衡,但其自然更新速度是有差别的。

一些自然资源不能自我更新,会越用越少(如石油)。

(7)空间分布不均衡性。

由于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同类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类型、储量、质量也有很大差别。

(8)国界性。

自然资源按国界进行划分,和人一样具有国别。

但也不完全如此,如大气资源不受国界限制、国境线上的地下矿产资源可能引起国际纠纷、某些动物自由游动可以“改变国籍”等。

(9)公共性。

自然资源是全社会、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原则上不能限制任何人享受其所提供的生态、社会服务,任何人对某些资源的享受也不会影响他人的享受。

同时,不少自然资源从物质形态上也是不可割裂的,如巨大的水体、奔腾的江河、广阔的海洋、无法固定的环流大气等,因此,自然资源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

(10)不可替代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多数自然资源产品可由人工合成品代替,但几乎所有替代品的原材料仍来自于自然资源或其衍生物,在本质上仍然是自然资源。

同时,也有一些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水平下是完全不能由人工产品替代的。

2.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2.1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

虽然我国现有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仅有世界人均量的1/3。

耕地面积列世界第2位,但人均排在世界第67位。

在这有限的耕地中,缺乏水源保证、干旱退化、水土流失、污染严重的耕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北京、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市)以及相当一部分县(市)人均占有耕地面积400平方米以下,已低于国际上规定的534平方米的警戒线,比日本人均467平方米还要低67平方米。

中国的粮食问题实际上就是土地问题,我国人均粮食产量是加拿大人均量的1/5,人均棉花产量是美国人均量的1/3,人均肉类是加拿大人均量的1/4。

2.2森林资源我国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36.18亿立方米,总量虽然排在世界第6位,但人均拥有量仅是世界人均量的1/6和1/8。

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8.21%,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在世界上排名在100位之后。

我国森林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居多,其他地区较少。

其中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6省(区)的森林面积占全国森林面积的51.4%,蓄积量占67%。

而华北、西北地区的森林资源较少,尤其是新疆,森林覆盖率仅2.94%。

青海森林覆盖率不足5%。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危害较严重的几个国家之一。

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3.9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7.46%。

荒漠化分布于新疆、内蒙、西藏、甘肃、青海、北京、河北、天津、山西等18个省市。

其中,新疆、内蒙、西藏、甘肃、青海、陕西、宁夏8个省区的荒漠化总面积为259.53万平方千米,占全国荒漠化总面积的98.45%。

在如此情况下,我国森林砍伐速度却没有因此而减缓。

乱砍滥伐、毁林等,正日益使我国仅有的一点森林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

水土流失、生态恶化,使我国多种以森林为栖息地的动物也濒临灭顶之灾。

2.3草地资源我国有草场面积近4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42%,但人均草地只有0.33公顷,为世界人均草地0.64公顷的52%。

我国84.4%的草地分布在西部,面积约3.3亿公顷。

中国90%的草地正在不同程度地退化,其中中度退化以上的草地面积占90%。

2.4矿产资源我国矿产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58%。

我国矿产资源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支柱性矿产(如石油、天然气、富铁矿等)后备储量不足;二是小矿床多,大型特大型矿床少,支柱性矿产贫矿和难选矿多,富矿少,开采利用难度大;三是民间无序开采现象严重。

据调查,前几年,每年仅广西就有大约10万民工涌到黑龙江去挖金矿。

由于这几年钢材价格上涨,各地民间无序开采现象更为严重。

我国的石油、铁、铀、铜、铝、金产品已从原来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我国经济近年来的高速增长,也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耗量的高速增长。

在未来20~30年内,我国矿产品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而大宗矿产储量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矿产消耗增长的速度。

据预测,2010年我国45种主要矿产品中,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矿产品将难以保证需求,因此,这几年已陆续从国外进口。

2.5能源资源第一,煤炭。

据统计,全国已累计探明储量9000亿吨,约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1/6,仅次于独联体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

已探明的煤炭资源,88%集中在北方。

第二,石油。

我国石油资源量大约在800亿吨左右,目前,已累计探明储量130多亿吨,剩余储量还有30多亿吨,按年产1亿吨水平计算,这些储量可采期30年。

第三,天然气。

据勘探,我国天然气远景储量在40万亿立方米左右,目前已探明储量1.43万亿立方米,还不到远景储量的5%,说明潜力较大,也表明我国天然气勘探程度低,还未把潜在资源变为探明储量。

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

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特点决定了我国能源生产以煤为主的格局长期不变。

根据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3年起中国已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耗国。

同时,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的第四大汽车生产国与消费国。

2003年,我国原油进口达9100万吨,比2002年激增31%,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预测到2030年,我国的石油净进口将达到每日1000万桶,这意味着届时我国所需原油将有八成以上来自国际石油市场。

2.6淡水资源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水资源总量每年28000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27000亿立方米,在世界上排名第6位。

地下水资源量8200亿立方米,占水资源量的30%左右。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4。

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南多北少,特别是北方地区缺水问题日趋严重。

2.7海洋资源人类整个地球表面的71%是约为3.6亿多平方公里的浩瀚海洋。

我国是海洋大国,漫长的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加上岛屿岸线则达32000多公里。

海区面积47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渔场面积280万平方公里,海水可养殖面积260万公顷。

海洋鱼类5000多种,海域生物万余种。

但是,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较晚,开发能力较低。

目前我国海洋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左右,低于发达国家5%的水平。

2.8气候资源我国年降雨量分布从东南向西北内陆减少。

年降雨量最多的地区是台湾、海南、广东中部和北部湾西北部,超过200毫米;年降雨量最少的地区为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少于50毫米。

我国西北干旱区严重缺水,除了制约经济发展外,还会加快当地的荒漠化进程,这对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将造成严重影响。

人工降雨是目前我国主动利用天空水资源的重要方式,常被视为缓解旱情的办法之一。

3.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趋恶化。

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简单粗放,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即“三高一低”)为显著特征的工业化发展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速了自然资源的浪费与环境污染。

据初步估算,将我国所有污染对经济的损失汇总起来,每年污染造成的损失会占GDP的7%左右。

这一数字刚好接近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的速度。

尽管我国在资源利用与保护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在粗放型工业化的总体形势下,治理保护却跟不上浪费,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资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另一方面,面对着我国人口的膨胀与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的压力,国家尚无力量集中更多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资源与环境治理,这就很难指望在近期内跨越发展与治理的门槛。

因此,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将是长期困扰我们的矛盾。

资源贫乏、消耗大、浪费严重,这正是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具体加以分析,主要表现在:3.1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在认识上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自然资源的价值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普遍了解并认同的商品价值,体现的是物质价值:二是服务价值,即通常所说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主要体现的是精神价值。

第一类价值是可以简单计算并易于用货币来体现的,而第二类价值则不能用简单的方法进行计算,且难以简单用货币的形式来体现。

但是,结合自然资源消失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以及补偿损失所要付出的代价,与不开发自然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进行比较,是比较直观的方法。

例如,徐篙龄(1997)通过计算指出:1985年我国由于森林破坏而造成的年度经济损失约为人民币298亿元,未来恢复费用约为90亿元;1993年则分别为584亿元和179亿元。

又如,重庆市统计局的核算资料表明:1997年该市水污染对生产造成的损失为6324万元,对固定资产造成的损失为3.68亿元,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为18.99亿元,水环境质量损失为1.16亿元。

污染型缺水给重庆市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9的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