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压力检测与报警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单片机控制的液压、油温检测报警系统设计(DOC)

单片机控制的液压、油温检测报警系统设计(DOC)

目录、八—前 言. ................................ 1 方案论证与设计 .......................... 1.1 采用纯硬件的闭环控制系统 . ....... 1.2 采用单片机与高精度传感器结合的方式 2 电路分析 ................................ 2.1 2.22.3 单片机选择 . .............2.1.1 AT89C51 单片机特性 . 2.1.2 AT89C51 单片机管脚 . 压力传感器选择 ............ 2.2.1 ....................................A K-1C-2 . ................ 2.2.2 AK-1C-2 主要技术指标 2.2.3 ................................... A K-1C-2 电气连接 ..........2.2.4 ................................... A K-1C-2 外形 ..............温度传感器 ................ 2.3.1 K 2.3.2 K 2.3.3 K2.3.4 K 型热电偶 ............... 型热电偶测温原理 ....... 型热电偶的元件配合使用 型热电偶与MAX66751接 2.4. 放大电路 .......2.4.1 电路放大倍数2.4.2 放大电路 ... 2.5 A/D 转换电路 . 2.5.1 ADC0809 2.5.2 ADC0809 2.5.3 ADC08092.5.4 ADC08092.5.5 ADC0809 2.5.6 ADC08092.5.7 ADC0809 主要特性 .......内部逻辑结构 . ... 引脚结构 . ......... 各脚功能 . ....输入模拟量要求 . 通道选择表 ..... 应用说明 . .... 2.6 2.7 2.8 2.9 2.5.8 地址锁存器 74ls373 . . 2.5.9 引脚功能 ............ 2.5.10 ................................. A DC0809 连接图 ............数码管显示及电路 . ....... 2.6.1 八位七段数码管外形 . 2.6.2 MAX7221 介绍 ....... 按键及其电路 . .......... 2.7.1 独立式非编码键盘接口 报警电路 . ............... 电源. ..................3 单片机程序 . (1)2 2 23 3 3 34 45 56 6 6789 9 10 10 10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3 14 14 15 15 17 18 18 19 203.1 汇编语言. ..3.2C 语言. .....3.2.1 基本特性3.3温度报警系统.3.4压力报警系统.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总电路图. ..... 20 202021222324 24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温度和压力的测量及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

油田单井罐液位检测报警系统方案设计

油田单井罐液位检测报警系统方案设计

油田单井罐液位检测报警系统方案设计一、引言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油田开采过程中需要对油井的罐液位进行实时监测和报警。

罐液位检测报警系统作为油田生产的重要一环,对于保障生产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油田单井罐液位检测报警系统方案设计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提升油田生产管理水平和优化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二、方案设计1. 系统组成罐液位检测报警系统主要由液位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监测控制中心和报警装置等组成。

2. 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是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性能将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选择液位传感器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液位测量的要求来考虑。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超声波液位传感器或者压力式液位传感器进行液位测量。

超声波液位传感器具有非接触测量、测量范围广、精度高等优点,可以适用于各种液体介质的液位测量;而压力式液位传感器适用于一些腐蚀性液体介质的液位测量,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等优点。

3. 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是将液位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信号处理和转换,使其能够传输到监测控制中心。

在设计数据采集模块时,应考虑到通信协议的选择、数据精度、抗干扰能力等因素,以确保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能够准确、稳定地传输到监测控制中心。

4. 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是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或者有线通信的方式传输至监测控制中心。

对于油田单井罐液位检测报警系统来说,由于现场环境复杂,可能存在一些通信信号不稳定、干扰较大的情况,因此在设计数据传输模块时需要选择稳定可靠的通信方式,并加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5. 监测控制中心监测控制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接收数据传输模块传输过来的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在设计监测控制中心时,需要考虑到数据处理的速度、准确性和稳定性等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以应对未来可能的扩展和升级需求。

6. 报警装置报警装置是系统中的安全保障部分,一旦监测到罐液位超出设定的安全范围,系统将立即发出报警信号,以通知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发生危险事故。

基于PLC和组态王的泵站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PLC和组态王的泵站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PLC和组态王的泵站监控系统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泵站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传统的泵站监控系统往往存在功能单操作复杂、维护困难等问题,已无法满足现代泵站管理的需求。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组态王(KingView)的泵站监控系统设计,旨在提高泵站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效率,保障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首先介绍了泵站监控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了基于PLC和组态王的泵站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

接着,文章详细分析了泵站监控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技术要求,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设备控制、报警与故障处理、数据存储与分析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设计了基于PLC和组态王的泵站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架构,并详细描述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和实现方法。

本文还探讨了泵站监控系统的网络通信技术,包括PLC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PLC与现场设备之间的通信等,确保泵站监控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文章还对泵站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本文总结了基于PLC和组态王的泵站监控系统的优势和特点,展望了泵站监控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泵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泵站监控系统概述泵站监控系统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控制和管理,以确保泵站的安全、高效运行。

泵站监控系统通常由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控制系统、人机界面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组成。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泵站监控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远程化已成为发展趋势。

在泵站监控系统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扮演着核心控制器的角色。

PLC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稳定的运行性能和灵活的编程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泵站监控系统中。

PLC可以实现对泵站设备的远程控制、数据采集、状态监测、故障报警等功能,提高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教你仪表回路图画图和识图

教你仪表回路图画图和识图

教你仪表回路图画图和识图通常设计单位都向用户提供仪表回路图,在仪表回路图中、对所用的仪表、设备、元件都有很清楚的标示,如仪表设备的安装地点,位号,型号,信号范围,接线箱,接线端子,相互连接的电线,计算机的I/O连接,接地系统,电源,气源,气动管路、调节器正、反作用,调节阀正、反作用等都有很详细的文字说明或标注。

使用仪表回路图来检查仪表或控制系统的故障很方便。

仪表回路图的单线图大多为仪表回路原理图,双线图近似于仪表接线图。

1、单线仪表回路图图1 压力检测及报警系统图1是一个压力检测及报警系统,为方便检查故障,将其画为一个压力检测及报警回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

这是一个単线图,从图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该压力检测系统的组成、信号传递关系及走向。

被测压力通过压力变送器PT108转换为4-20mA的电流信号,经过安全栅送至DCS的输入卡,在DCS显示,当压力低于规定值时,IL动作,报警信号经过DCS的输出卡使外接继电器K动作,使操作台上的HD红色信号灯发光进行报警。

查找系统故障时,根据故障现象,对各相关的信号回路进行检查或测量,就可以发现故障点。

图2 压力检测及报警回路原理图2、双线仪表回路图图3是个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图。

工作过程是:压缩机入口气体流从通过孔板检测,经过FT差压变送器把流量信号送至FYIC调节器,FYIC调节器对输入信号进行一系列的运算后,运算结果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当大于给定值时系统正常;小于或等于给定值时,FYIC调节器使旁路调节阀FV打开,使一部分气体返回压缩机的入口,增大压缩机的流量达到防喘振的目的。

图3 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图图4 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双线仪表回路图该控制系统的双线仪表回路图如图4所示。

图中,现场的流量信号和压差信号经过XP隔离端子,将4-20mA转换为1-5V信号,分别送入FYIC调节器的1、2、3、4端子。

FYIC调节器4-20mA输出信号通过5、6端送至FY电气转换器。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防盗报警系统设计-图文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防盗报警系统设计-图文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防盗报警系统设计-图文XX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3硬件基本设计3.1系统方案设计我们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可能出现性能影响的因素,人体红外探测元件最后定为性价比很高的热释电红外探测器,最主要的因素还是考虑到该探测器对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具有更好的探测效果。

而且该传感器防盗保护性能相对普通的压力报警器(一般通过可触发的压力开关来报警的防盗系统)来说更加稳定,抗干扰能力很高,探测灵敏度和安全性更是无可挑剔。

正如上面所说的,本探测器安装相当隐蔽,几乎很难发现该装置的位置,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管理和操作。

考虑到正常情况下检测的是处于移动中的人体,所以红外探测器我们选择双元件型。

因为这个传感器内部的两个灵敏元件是反相接的,如果闯入的人员一直停止不动(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或者无人闯入,则这两个灵敏元件极化的程度完全相同,两元件的极化相互之间就抵消了,这时候探测器输出电压为0,报警器不工作;可一旦闯入者移动起来,则两个元件极化程度立马就不同了,输出电压也随之变化不在是0,报警器工作,进而实现探测移动中的人体为目的的功能。

本红外防盗报警系统设计包括硬件组成和软件组成两部分。

如果以模块功能来区分的话主要有系统按键模块(按键控制)、信号处理模块(红外探测器)、报警模块(声光报警部)。

如果按照电路的结构来区分的话主要有单片机电路部分、红外传感器部分、蜂鸣器部分、LED报警指示电路部分。

3.2硬件基本设计-5-XX:红外防盗报警系统(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have polarization inside the pyroelectric crystals with temperature changes , When the constant infrared radiation on the detector, pyroelectric crystal temperature constant, external crystal is electrically neutral, no electrical output from detector, so constant that can not be detected by the infrared radiation?2?.正常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波长范围一般在9~10μm之间,而本设计的红外探测元件能感应到的波长灵敏度在0.2~20μm范围内,范围太大不太适合,但是其特性基本稳定不变,为了达到更精准的探测效果,我们通过在传感器上面安装了一个限制入射红外光波长范围的的滤光片来把入射红外光波长约束至7~10μm?3?,这时候改装后的探测器对于检测人体红外线来说性能更加完美,显而易见我们安装的滤光片将其它波长的红外线吸收了,只有人体红外线才能进入其内,就这样一种专业探测人体红外线的探测器应运而生,以上充分说明了本系统设计的核心之一为该传感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压力传感输液报警器的设计

压力传感输液报警器的设计

压力传感输液报警器的设计引言在医疗领域,输液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

输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时有发生的。

为了及时发现输液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保障患者的安全,压力传感输液报警器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压力传感输液报警器的设计原理、工作流程以及应用场景。

一、设计原理压力传感输液报警器的设计原理主要基于压力传感技术和报警器技术。

首先是压力传感技术,利用压力传感器将输液管道内的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处理。

其次是报警器技术,通过设定一定的报警逻辑和报警参数,当输液管道内的压力超出设定范围时,报警器将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处理。

二、工作流程1. 压力传感器采集输液管道内的压力信号。

2. 信号处理电路对压力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

3. 处理后的信号传输至报警器控制单元。

4. 报警器控制单元与报警参数进行比对,判断压力信号是否超出设定范围。

5. 若压力信号超出设定范围,则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反之,则正常工作。

三、应用场景1. 输液过程中液体泄漏。

输液管道内发生泄漏时,管道内的压力会降低,超出设定范围时报警器将发出报警信号。

2. 输液管道堵塞。

输液管道发生堵塞时,管道内的压力会升高,超出设定范围时报警器将发出报警信号。

3. 输液液体过快或过缓。

输液液体流速异常时,管道内的压力会变化,超出设定范围时报警器将发出报警信号。

四、设计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压力传感器。

应根据输液管道的工作压力范围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压力传感器,保证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 针对不同的异常情况设置不同的报警参数。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液体泄漏、管道堵塞等不同异常情况的报警参数,以提高报警器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3. 设计可靠的报警信号传输方式。

报警信号应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输至监护系统或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总结压力传感输液报警器是一种能够及时发现输液异常情况、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设备。

其设计原理基于压力传感技术和报警器技术,工作流程简单清晰,应用场景广泛。

一种游泳池报警系统的实现

一种游泳池报警系统的实现
d PC 3 J4 P 0 包 含 6 l h 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k sI3F6 G 2 6 4 k Fa s
相对于 其它撞 击 声音或 摩擦 物体 声 ,其频率 特性 比 较 明显 ,一般 介于 上述 两者 之 问 。对 于靠波 纹检 测
的压力传感器几乎无能为力的有风情况 ,对声呐来 说 ,只 是增加 了部 分频 段 的能量 ,该 频段与 落水 声
20 年第 4期 08
声学与电子工程
总第 9 2期

种游泳池 报警系 统 的实现
张振 华 王 莉
( 第七一五研 究所 ,杭 州,3 0 1 ) 102
摘要 设计 了一 款低功耗 声呐游泳池 报警系 统 。该系统 能检测 到游泳池 无人看管 情况下人 落水声音 。

旦识 别为落水 声,系统 自动 启动声光报警 ,同时发射 无线信号 ,游泳池 负责人手持接 收器也 能感应报警 。
在正常 工作条件 下,系统 功耗极低 。相 比于传 统的压力传 感器报警 系统 ,声 呐报警系 统具有 反应 时间短 ,
准 确 率 高 的特 点 。
关键 词 声呐 ;报警 ;游泳池 ;低功耗
1 引 言
游 泳 池 报 警 系 统 作 为 国 内外 公共 和 家 庭 游 泳 池 必备 的安全 设备 ,其 主要功 能是 在无 人看 管 的情
小 ,当超过 阈值 门 限时 ,进 入识 别 ,识别特 征 包括 信号长 度 、频率 分布和 相关 性等特 征 。一般 来 说 ,
落水 瞬间声 音不仅 在 时间长 度上 与其 它声 音不 同,
dPC 3 J 列 为 1 位 数字 信号控 制 器( u) sI3 F 系 6 Ds , 采用精 简 指令集 、哈佛 总线 结构 ,具 有实 用 、低价 、 低功耗 、体积 小 ,功能强 等优 点 。

基于单片机的轮胎压力检测报警器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说明书

基于单片机的轮胎压力检测报警器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说明书

基于单片机的轮胎压力检测报警器的设计与实现目录1 绪论 (1)1.1 课题的提出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1 课题的提出背景 (1)1.2 当前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2)1.2.1 TPMS 的应用现状 (2)1.2.2 当前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 (3)2 汽车轮胎气压实时监测系统工作原理 (5)2.1 系统工作原理 (5)2.1.1 轮胎爆胎机理 (5)2.1.2 轮胎气压实时监测算法 (7)2.2 汽车轮胎气压实时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8)2.2.1 系统方案论证 (8)2.2.2 系统设计要求 (9)2.2.3 系统方案设计 (11)3 汽车轮胎气压实时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13)3.1 系统硬件设计 (13)3.2 轮胎模块设计 (13)3.2.1 核心微控制器 MC68HC908RF2 (14)3.2.2 测量电路设计 (15)3.2.3 发射电路设计 (16)3.3 主机模块设计 (19)3.3.1 核心微控制器 MC68HC908KX8 (19)3.3.2 接收电路设计 (20)3.3.3 人机接口 (21)3.4 显示电路设计 (23)3.5 系统功耗设计 (24)3.6 系统硬件设计的抗干扰技术 (26)4 汽车轮胎气压实时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27)4.1 系统软件设计 (27)4.2 MC68HC908 系列微控制器的程序开发 (27)4.2.1 汇编程序框架结构 (28)4.2.2 汇编程序框架结构 (28)4.3 轮胎模块的软件设计 (29)4.3.1 轮胎模块的监控软件及其中断子程序 (30)4.3.2 传感器测量程序及算法 (31)4.4 数据无线收发模块的软件设计 (32)4.4.1 数据无线收发的通信协议 (33)4.4.2 数据无线发射软件设计 (34)4.4.3 数据无线接收软件设计 (34)4.5 主机模块的监控软件设计 (36)4.6 汽车轮胎气压实时检测系统软件设计的特点 (36)5 结论 (39)5.1 本文工作总结 (39)5.2 今后待研究的问题 (39)参考文献 (1)致谢 (3)1 绪论汽车时代的到来,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代步方式,更有人们的生活方式乃至整个社会文化。

高压氧舱气压及温度监测与报警系统设计

高压氧舱气压及温度监测与报警系统设计

系统软件方案及设计
BMP085气压 及温度采集子程序
高压氧舱气压及温度 监测与报警系统程序 设计
声光报警 子程序
1602LCD 显示子程序

Company Logo
系统软件方案及设计
系 统 自 动 监 控 报 警 流 程 图 LCD显示程序流程图
系统软件方案及设计
报警参数设定程序流程图
系统软件方案及设计
LCD显示程序流程图
系统软件方案及设计
编 程 环 境
系统仿真与调试
高 压 氧 仓 气 压 及 温 度 监 测 和 报 警 系 统 仿 真 图
总结
(1)本课题所研究的基于AT89C52的高压氧舱气压及温度监测 与报警系统,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监控系统,包括自动检测和自 动控制两个部分,涉及到检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单片机等。
硬件设计
温度、气压 读取模块
显示模块
此次毕业设计当中,我所选用的1602LCD 显示器的型号是16脚带背光的型号。字符 型液晶显示模块是一种专门用于显示字母 、数字、符号等点阵式LCD。
系统硬件方案及设计
AT89C52 最小系统
硬件方案 设计
BMP085 采集电路设计
MAX232 串口通信Fra bibliotek声光报警 电路设计
系统简介与方案论证
课题任务及技术要求 硬件方案
总体规划
软件方案
数据特点 主要器件简介

Company Logo
系统简介与方案论证
高 压 氧 仓 压 力 、 温 度 监 控 与 报 警 系 系 统 硬 件 方 案
系统简介与方案论证
高 压 氧 仓 压 力 、 温 度 监 控 与 报 警 系 系 统 软 件 方 案

基于单片机的压力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压力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压力检测系统设计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过程中,压力检测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的压力检测,都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

因此,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压力检测系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基于单片机的压力检测系统主要由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单片机和显示模块组成。

其中,压力传感器负责检测压力,信号调理电路负责将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单片机用于处理和存储数据,显示模块则用于实时显示压力值。

系统的软件部分主要负责数据的处理和传输。

单片机通过AD转换器读取压力传感器的模拟信号,然后进行数字处理,得到压力值。

通过串口将压力值传输到显示模块进行实时显示。

在基于单片机的压力检测系统中,单片机的选择至关重要。

考虑到系统的性能和成本,我们推荐使用STM32系列的单片机。

STM32系列的单片机具有处理速度快、内存容量大、价格适中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这种压力检测系统。

压力传感器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压力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本系统推荐使用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显示模块用于实时显示压力值,因此要求具有显示清晰、易于观察等特点。

本系统推荐使用LED数码管作为显示模块,LED数码管具有价格低廉、易于维护等优点。

基于单片机的压力检测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稳定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气体、液体和固体等各个领域的压力检测。

通过使用STM32系列单片机和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以及LED数码管显示模块,我们可以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压力检测,为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现代科技领域,温度检测和控制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许多应用中,如工业生产、医疗设备和环境监控等,都需要对温度进行精确、实时地监控。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单片机被广泛应用于温度检测系统中。

本文将探讨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设计的各个方面。

我们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温度检测单片机。

轮胎压力检测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轮胎压力检测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2020年8月第16卷第3期系统仿真技术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Aug.,2020Vol.16,No.3轮胎压力检测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梁东云,杨琳,吴晓云,孙皓楠(商洛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陕西商洛726000)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轮胎压力检测系统,可以实现行驶中对轮胎气压的实时监测,以51单片机为主控制器,采用气压传感器作为轮胎内气压的采集端,通过A/D 转换芯片将该模拟量进行数字化,然后将数字化后的信息传至单片机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在车内的仪表盘上实时显示。

利用Proteus 软件仿真测试,结果显示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有效地实现了对胎压的监测和报警功能。

关键词:单片机;胎压检测;TPMS ;汽车电子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Tire Pressure Detection SystemLIANG Dongyun ,YANG Lin ,WU Xiaoyun ,SUN Haonan(Colleg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hangluo University ,Shangluo 726000,China )Abstract :A tire pressure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It can realize real-time monitoring of tire pressure during driving.With 51MCU as the main controller and air pressure sensor as the acquisition end of air pressure inside the tire ,the analog quantity is digitized through A/D conversion chip.Then the digitized information is transmitted to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for processing ,and the processing results are displayed on the instrument panel in the car in real time.This design uses Proteus software simulation test ,the results of the system operation is safe and stable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function of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and alarm.Key words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ire pressure detection ;TPMS ;automotive electronics轮胎作为整个车辆的承载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车身稳定性和行车安全,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因之一[1-2]。

给消防系统试压试验方案

给消防系统试压试验方案

给消防系统试压试验方案
介绍
本方案是为了确保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而进行试压试验的。

试验应严格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并且在合适的时候停止试验。

步骤
1. 试验前应进行出水测试,确保出水量和压力符合设计规格。

2. 将所有警报装置的电源切断,然后测试控制模块和主控制盘的工作状态,确保所有部件都运行正常。

3. 进行泵房控制电器试验,检查是否存在过载情况。

4. 进行压力开关试验,确认压力开关是否能够准确调节压力。

5. 进行混合水箱的注水试验,确保所有水位控制开关能够准确控制水位。

6. 测试消防水泵的自动启动和停止控制功能。

7. 进行手动启动泵的试验,以确保人工介入时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8. 将泵房控制电器恢复到自动状态,并在主控制盘上检查警报装置和电子流量计仪表的工作状态。

9. 将消防水泵逐一启动,确保水泵能够正常运转。

10. 最后进行消防喷头试验,确认消防喷头能够正常工作。

结论
本试验方案的目的是确保消防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在试验过程中,如果任何部件不能正常工作,试验应立即停止,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试验后,应对消防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在日常使用中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危化品现场监测与报警系统的建设与运行

危化品现场监测与报警系统的建设与运行

危化品现场监测与报警系统的建设与运行危化品的存储与搬运是一个极具风险的过程,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及时发现危险并采取应急措施,危化品现场监测与报警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系统的建设和运行。

一、系统建设危化品现场监测与报警系统的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工程,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1 危化品种类与特性考虑不同类型的危化品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监测与报警系统需要根据危险性程度来设定相应的监测指标和报警阈值。

例如,对于易燃易爆物质,气体浓度、温度和压力等参数需要有相应的监测设备。

1.2 监测范围与布局规划监测范围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危化品储存区域的大小以及存在的安全风险。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监测点的布局规划,保障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同时,布置监测设备时要避开电源设备和其他干扰源,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1.3 监测设备的选型与配置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数据采集器等,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正确的配置。

监测设备的性能和准确度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1.4 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危化品现场监测系统的报警功能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它能在危险发生前及时发出警报,通知相关人员采取行动。

报警系统的设计需要保证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监测数据的及时传输和报警信号的准确发送。

二、系统运行危化品现场监测与报警系统的运行是一个长期稳定的过程,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和维护:2.1 监测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监测设备会定时采集现场数据,包括温度、压力、浓度等参数。

这些数据需要及时上传到主机,通过有效的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措施。

合理的数据管理系统能够提高系统的故障检测和处理能力。

2.2 系统的维护与检修监测设备和报警系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包括设备的清洁、标定、校准等。

同时,需要对系统进行定期的功能测试和故障排除。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船舶机舱监测和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船舶机舱监测和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显示模式多样化,有利于进行故障预测和诊断,也为船舶维修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综合数据信息。该
系统已经作为新一代大型船舶轮机模拟器的仿真子系统投入应用。
关键词:船舶动力装置;机舱;监测系统;报警系统
中图分类号:TP2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1X (2006) S2-0851-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onitoring and Alarm System for Marine Engine Room
1 系统的组成
系统的硬件组成见图 1。考虑到系统的冗余,监测和报 警系统由两台计算机组成,彼此互为备用,当设定一台计算 机可以对系统参数进行修改时,另外一台只能显示数据,不 具有修改功能。
收稿日期:2006-04-05
修回日期:2006-06-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474014); 交通部应用基础研
3 主要功能和工作方式
图 4 查询和显示模式图
监视和报警系统的所有操作都是可以通过专用键盘(或 者普通键盘)进行操作,显示器的所有界面下部都有操作提 示标志,操作方便简单。
3.1 查询和显示
查询和显示的模式如图 4 所示。系统工作默认的主界面 是总览工作模式,图 5 是总览显示模式界面。在总览工作模 式下,将机舱动力装置分成 20 个不同的组,通过专用键盘
ALARM REPOSE GROUP2 ALARM REPOSE SIGLE COMMUNICATION INPUT INPUT ADDRESS OF MEASUREING SIGNAL FREE DISPLAY GROUP
TREND DISPLAY GROUP LOG PRINTING ALARM LOG PRINGTING SENSOR TROUBLE DETECT(UNDER) SENSOR TROUBLE DETECT(OVER)

安全检测监控系统设计

安全检测监控系统设计

07
安全检测监控系统的应用案例与实践
安全检测监控系统在工业领域 的应用案例
• 安全检测监控系统在化工、石油、矿山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发挥重 要作用
• 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参数,预防事故的发生 • 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操作的风险 • 应用案例包括 • 化工厂安全检测监控系统:监测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
安全检测监控系统采用分布式网络架构设计
• 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便于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
网络架构与传输设计还考虑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带宽需求
• 采用高速网络和数据压缩技术,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 保证系统在低带宽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
远程监控与数据传输的实现
安全检测监控系统提供远程监控功能
• 用户可以通过Web界面、手机应用等方式远程查看系统 状态和数据 • 方便用户进行远程管理和故障处理
安全检测监控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安全检测监控系统在调试检验合格后投入运行
• 安排专人负责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工作 • 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系统的维护包括
• 定期检查:检查系统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指标 • 故障处理:对系统存在的故障进行及时处理和修复 • 系统升级:根据用户需求和技术发展,对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
安全检测监控系统的调试与检验
安全检测监控系统在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和检验
• 确保系统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 排除系统存在的故障和隐患
调试与检验的方法包括
• 功能测试:测试系统各模块的功能是否正常 • 性能测试: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 稳定性测试:测试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求系统具有更高的性能指标和更 低的成本 • 用户需求多样化,要求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 性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地下管网监测与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地下管网监测与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地下管网监测与管理系统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地下管网在城市基础设施中举足轻重。

然而,传统的地下管网监测与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监测手段单一、信息获取困难、维修及时性不足等。

因此,设计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地下管网监测与管理系统,以提高地下管网的监测能力和管理效率,变得尤为重要。

一、系统概述本系统将应用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通信设备和云平台等构成一个智能监测与管理系统,用于实时地监测地下管网的运行状态、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同时,系统还具备故障报警、远程控制和数据分析等功能,以实现对管网的智能化管理。

二、系统架构1. 传感器网络:在地下管道的关键位置布置各类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等,用于实时采集管道的运行状态。

传感器将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给监测中心。

2. 通信网络:通过无线传感网、移动通信网络或卫星通信等方式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监测中心,实现数据的长距离传输。

3. 数据存储与分析:接收到的数据将存储在云平台上,供后期的数据分析和决策参考。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管道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并为维修提供依据。

4. 监测中心:监测中心负责接收并处理传感器数据,实时监测管道的运行状态。

一旦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如管道温度升高、压力异常等,监测中心将发出报警信号,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5. 远程控制与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与监测中心相连的设备,实现对地下管道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例如,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关闭阀门,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系统功能1. 实时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网络实现地下管网的实时监测。

监测中心可以随时获取地下管网的运行状态,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以确保管网运行在正常的范围内。

2. 故障报警:系统能够及时检测到管道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并发出报警信号。

例如,温度突然升高、压力异常、流量减小等情况都可以被系统及时捕捉到,并通过报警信号通知相关人员。

基于压力感知的步态识别智能地毯

基于压力感知的步态识别智能地毯

2020年第09期82 基于压力感知的步态识别智能地毯孙首清,李 树,任易初,龚 悦,周旭辉,刘柏生北华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1摘要:针对传统家庭监护设备如摄像头在家庭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泄露个人隐私问题以及老人跌倒无法及时报警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压力感知的步态识别智能地毯。

该地毯可以在不暴露隐私的情况下,对被监护人的身体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在被监护人出现意外后第一时间通知用户终端。

关键词:步态识别;压力感知;自动报警中图分类号:TP391.41课题项目:本文系北华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电子信息专业智能计算教学内容体系融合建设研究”(XJYB2019047)、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压力感知的步态识别智能地毯”(202010201029)。

0 引言本文设计的是一种基于压力感知的步态智能识别地毯,其中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过滤模块、供电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用户终端等(如图1所示)。

数据处理模块的数据库采用区块链存储技术来实现,信息采集模块分别包括压电传感器部分和加速度传感器部分,这两部分发出的信号经过数据过滤模块信号过滤处理,处理后直接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

此地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和用户终端进行无线网络连接,能够实现与用户终端的无线同步连接,同时还具备监测用户身体状况和意外报警的功能,该功能用于监测用户日常身体状况和是否发生摔倒;如果老人在家不慎摔倒,智能地毯可以及时检测到,并利用无线传输模块来向其家人进行提醒,如果老人长时间没有改变摔倒这一状态,地毯便会判定老人出现意外并且可以及时呼叫救护车。

1 系统整体结构及功能本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以及五个模块的综合应用,设计出一套新的基于压力感知的步态识别智能地毯,可实现以下功能:(1)通过地毯上分布的高密度传感器阵列采集使用者的步态特征,据此采集用户的相关个人信息,如体重、足型、走路特征等信息来判断使用者身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检测与报警系统设计参赛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参赛队号:队员姓名:景世广汪炜炜赵海东目录设计摘要 (1)引言 (2)一方案设计与论证 (2)1.1总体方案设计与比较 (2)二模块电路设计 (4)2.1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4)2.1.1电源模块电路设计原理 (4)2.1.2电源模块电路图 (5)2.2放大及滤波模块电路设计 (6)2.2.1放大模块电路图 (6)2.2.2 滤波模块电路图 (7)2.2.3 放大及滤波模块电路图 (9)2.3 声光报警模块电路设计 (9)2.3.1 声光报警模块电路设计原理 (9)2.4 数码显示模块电路设计 (11)2.4.1 数码显示模块电路图 (11)三结论 (12)附件1(压力检测与报警系统设计完整电路图) (13)附件2(压力检测与报警系统设计元器件清单列表) (14)参考文献 (15)压力检测与报警系统设计设计摘要:本设计分四个模块:电源模块、放大及滤波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和数码显示模块。

本电路应用压力传感器采集电压的微小变化,经过放大滤波电路的放大滤波后送入A/D转换芯片ICL7107,对输入电压信号进行转换,转换成数字量输出,显示模块直接连接数码管构成,显示实际测量值。

同时根据输出,自动判断出所加压力的大小来改变量程,实现自动换挡。

外部电路非常简单,方便制作。

一方案设计与论证1.1 总体方案设计与比较方案一:通过压力传感器产生电压信号,经放大及滤波电路把信号放大滤波后输入A/D转换芯片ICL7107进行A/D转换,由于此芯片可直接驱动数字显示模块,故转换后的数字量直接用数码显示器进行显示。

另外,当压力超过预设值时系统会声光报警。

此方案的优点是外部电路非常简单,同时能实现较高的精度。

缺点是无法对A/D转换进行控制。

其电路方框图如图1.1所示:图1.1 方案一方框图方案二:通过压力传感器产生电压信号,经放大及滤波电路把信号放大滤波后输入A/D转换芯片AD7799进行A/D转换,转换后的数字量输入单片机,由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对A/D转换的控制,再由单片机输出显示信号,通过显示电路进行显示。

另外,通过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可以更好的控制声光报警系统。

此方案的优点是可控制性好,电路简单,缺点是数据量大且存储器存储容量有限,另外设计要求明确说明设计方案中不能使用单片机、可编程逻辑器件等可编程器件,故我们弃用此方案。

其电路方框图如图1.2所示:图1.2 方案二方框图二模块电路设计本设计是以A/D转换芯片ICL7107为核心,包括电源模块、放大及滤波模块、显示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

2.1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根据设计要求整个系统供由220v交流,设计5v的直流输出电路。

2.1.1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原理交流220V转直流5V电路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组成,其方框及波形图如图2.1.1所示。

图2.1.1 电源模块方框及波形图变压器的作用是将较高的交流电压U1变换成较低的交流电压U2,整流作用是将交流电压U2变换成脉动电压U3。

滤波电路一般由电容组成,其作用是将脉动电压U3中的大部分纹波加以滤除,以得到较平滑的直流电压U4。

由于得到的输出电压U4易受负载、输入电压和温度的影响而不稳定,为了得到更为稳定电压添加了稳压电路,从而得到稳定的电压U5。

2.1.2电源模块电路图考虑到压力传感器、运算放大器和A/D转换器的工作电压,集成三端稳压芯片采用LM7805CT和LM7905CT,其具有较高精度且塑料封装价格便宜,加上电容滤波可以同时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5V直流稳压电源,同时绿色LED1灯可以监测电源模块电路是否工作正常,其电路图如图2.1.2所示。

经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模拟后,本电路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图2.1.2 电源模块电路图2.2放大及滤波模块电路设计根据设计要求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在200以上,低通滤波截止频率为50HZ。

2.2.1放大模块电路图通过比较我们决定采用运放精度较高的OP1177AR运算放大器组成仪用放大器电路,其电路图如图2.2.1所示。

其中放大系数)21(1234R R R R A v +-= 题目要求 200>v A ,则由200)21(1234>+R R R R 可取K R 104=,K R 6.53=,K R 6.52=,Ω=1001R 代人求得8.201=v A2.2.2 滤波模块电路图滤波模块电路采用有源低通滤波器电路设计,其电路图如图2.2.2。

图2.2.1放大模块电路图图2.2.2 滤波模块电路图其放大倍数为431R R A A up uo +==,特征角频率为212121C C R R o ∙∙∙=ω, 取R R R ==21,C C C ==21则 CR o ∙=1ω。

品质因子up A Q -=31,取2=Q 时o H f f =,可得586.123=-=up A ,即586.043=R R ;由Hz f H 50=得5021=RCπ,即31018.3-⨯=RC 。

考虑元件取K R 6.53=,K R 104=,K R 10=,uf C 33.0=截止频率理论值为Hz RC f H 25.481033.01010212163=⨯⨯⨯⨯⨯==-ππ。

但实际通过Multisim 电路仿真软件模拟后,发现此电路低通滤波的截止频率为67Hz 。

其Multisim 电路仿真频域图如图2.2.3所示。

这个结果与题目所要求的低通滤噪截止频率不符,通过利用Multisim 电路仿真软件对电路参数修改,当将电容C1、C2均改为430nF 后其滤波电路的低通滤噪截止频率近似为50Hz 。

修改后的滤波模块电路图如图2.2.4所示,图2.2.3Multisim 电路仿真频域图图2.2.4修改后的滤波模块电路图其Multisim电路仿真频域图如图2.2.5所示。

图2.2.5参数修改后的Multisim电路仿真频域图2.2.3 放大及滤波模块电路图在整个放大滤波后电路输出电压为负值所以应该加一级反向放大电路,要求其放大系数为1。

整个放大滤波模块电路图如图2.2.6所示。

通过Multisim 电路仿真软件对放大滤波模块电路仿真后得到其放大倍数315=u A ,低通滤波的截止频率为50Hz ,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2.3 声光报警模块电路设计 2.3.1 声光报警模块电路设计原理声光报警电路利用电压比较器将输入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当i V >ref V 时,电压比较器输出+5V 直流电压,激发由LM555CM 组成的多谐振荡电路产生频率为Hz f 10=周期方波信号来驱动发光二级管和蜂鸣器工作。

因其方波频率121)(43.1C R R f ∙+=,故取Ω=K R 221,Ω=K R 112,uF C 3.31=。

通过Multisim 电路仿真软件对多谐振荡电路仿真模拟后得到的波形结果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其由LM555CM 组成的多谐振荡电路仿真振荡波形如图2.3.1所示。

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电压V<1mv ,整个放大滤波电路的放大系数为315=u A ,所以放大滤波电路的最大输出电压为315mv 。

电压比较器的基准电压采用ΩK 2的可调电阻与ΩK 22电阻串联其调节范围为0~416mv,所以通过可调电阻R5可以任意设定声光报警电路的报警工作电压。

其声光报警模块电路图如图2.3.2所示。

图2.2.6放大滤波模块电路图图2.3.1 由LM555CM组成的多谐振荡电路仿真模拟振荡波形图2.3.2声光报警模块电路图2.4数码显示模块电路设计2.4.1 数码显示模块电路图数码显示模块我们采用ICL7107 芯片直接驱动数码管显示。

ICL7107是美国Intersil公司专为数字仪表生产A/D转换芯片。

该芯片集成度高,转换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输出③积分电容CINT可直接驱动发光数码管,只需要很少的外部元件,就可以构成数积分电容。

其数码显示模块电路图如图2.4.1所示。

2.4.1 数码显示模块电路图关于数码显示模块电路模数(A/D)转换芯片ICL7107的几个参数选择说明:1、参考电压:由于该芯片产生满量程的读数输出时需要的模拟输入电压为Vin=2Vref,题目给出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电压V<1mv,整个放大滤波电路的放大系数为315倍,则芯片的满量程电压应该为315mv ,所以芯片的参考电压应该选取为Vref=157mv。

2、振荡器元件:本设计采用此芯片推荐的常用的48KHz 的振荡频率(每秒显示三次读数),由公式RCf 45.0 ,则取振荡电阻R=100k ,C=100pf 组成振荡电路。

3、积分电阻与积分电容:本设计的积分电容与积分电阻均采用此芯片典型应用时的取值,此时芯片处于最佳应用状态也符合本设计要求,故不去改变其参数。

三 结论通过几天的努力,已经完成了压力检测与报警系统电路的设计。

在本设计中我们利用仪用放大电路对信号放大,有源低通滤波电路进行滤波,用LM555CM 电路组成多谐振荡电路产生10Hz 的振荡信号驱动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闪烁,采用了ICL7107 A/D 转换芯片驱动数码显示电路。

在设计的过程中大量采用Multisim 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这为设计工作带来很大便捷。

通过仿真模拟,证实了我们所设计的系统电路是可行的。

通过本次设计我们认识到,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对实践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在诸多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可以说本次设计过程使我们受益匪浅。

附件1(压力检测与报警系统设计完整电路图)附件2(压力检测与报警系统设计元器件清单列表)运算放大器 OP1177AR6个可调电阻 2KΩ1个1 KΩ 1个蜂鸣器1个A/D转换芯片 ICL71071个共阳极数码管 4个555电路 LCM555CM 1个电阻 22 KΩ 5个11 KΩ 1个10 KΩ 1个5.6 KΩ 5个47 KΩ 1个100 KΩ 1个1M Ω 1个330 Ω1个300Ω 1个陶瓷电容 3.3uf 1个0.22uf 1个10nf 1个0.43uf 2个100pf 1个0.1uf 1个0.47uf 1个0.01uf 1个0.1uf 2个电解电容 3.3mf 2个整流二极管 1N4001 4个发光二极管绿色1个红色 1个三端稳压器 LM7805CT 1个LM7805CT 1个三极管 2N2219 1个参考文献《模拟电路基础技能实训教程》孙余凯吴鸣出电子工业出版社;《电子技术应用》梁伟洋冯祥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电子综合设计实验教程》元红妍山东大学出版社;《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及电力电子器件实用技术问答》方大千金盾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