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
1.4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23张)
![1.4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23张)](https://img.taocdn.com/s3/m/3cedc17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b.png)
A. 遗传和变异
B. 自然选择
C. 生存斗争
D. 过度繁育
课堂小结
生物进 化的证 据及进 化论的 演变
化石 生物进化的证据
物种可变的进化观点
进化论 的演变
布丰的直线进化论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
过度繁育
达尔文的自然 选择学说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牛刀小试
2.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 C ) A.神创论 B.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 C.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D.米勒的“重演律”
牛刀小试
3.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 C )
A. 环境变迁
B. 上帝的意志
C. 自然选择
D. 人工选择
4.生物进化的动力是( C )
3.模拟实验 (1)利用右图所示轮廓图,在纸上描一只 蝴蝶。 (2)根据教室中墙、橱柜、桌子等颜色,给 蝴蝶着色,并贴在相应位置。 (3)一位同学用1分钟的时间去寻找这些蝴蝶,记录数量。 (4)用同样的方法给蝴蝶着色,贴在颜色差异大的地方,另 一位同学去找,记录数据。
牛刀小试
1.化石之所以能够证明生物的进化,根本原因是( C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 活痕迹 B.地壳岩石的形成有一定的顺序 C.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D.化石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四个要点间的关系
适者生存 结果
过度繁育 前提
提供大量 选择材料
自然 选择
遗传变异 内因
生存斗争
手段、途径、 动力(外因)
提供多种 选择材料
达尔文学说有许多证据支持 19世纪,在欧洲中部的地层中发现,可以说明鸟类是 由爬行类进化来的。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29ab7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06.png)
复习回顾
一、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
1850年考察
1950年考察
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 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蛾 尺蛾(浅色个体占多数) (深色个体占多数)
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保护色
泥土上的蛙
落叶上的蛙
叶状螳螂
拟态
兰花螳螂若虫
警戒色
二、自然选择
长颈鹿的脖子 为什么都是长的?
B.变异所造成的
C.条件反射造成的
D.自然选择的结果
3.(15年甘肃中考模拟)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
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 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C
()
A.细菌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B.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
C.抗药性细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达尔文 (C.R.Darwin,18091882),诞生在英国。 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提出了以 自然选择学说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进化理论。 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一个是人工选择 一个是自然选择。
(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注:“自然选择”是一种学说,是生物进化 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内容是:
随堂反馈
1.有些岛屿常刮大风,那里的植物一般都很矮小,
有很多是贴地蔓生的,这是( A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特殊的自然现象 D.植物产生的突然变化
2.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而美丽的 琴鸟,它们大都在冬季繁育,这样可以避 免蛇类等前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这是
() D A.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D.青霉素的质量降落,杀菌能力低 。
谢谢
(3) 结果: 大量生物个体被淘汰,少量生物个体生存。
生物进化的具体例子
![生物进化的具体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a1931cc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3.png)
生物进化的具体例子生物进化是自然界中最为重要的过程之一。
它让生物种群适应环境的变化,保持生存,进而演化成更为复杂的形态。
生物进化具体体现在很多方面,本文就主要围绕动物进化展开,分别阐述几个典型的例子。
1. 金翅雀的喙金翅雀是一种在达尔文进化论中被提到的鸟类。
这种小鸟一般生活在针叶林、大森林和草原地带。
它们有一只灰色的头、一对黑色的眼睛,灰色的喉咙,黄色的胸部、腰部和腿部,还有一副醒目的金色翅膀。
而我们今天想说的,是它闪亮的喙。
金翅雀喙的进化是为了适应它们食物的需要。
在过去的数十万年间,因为环境和饮食的原因,金翅雀的喙逐渐演化成主食为小种子和昆虫的形态,它们的嘴巴变得越来越细而且更加锐利。
这让金翅雀能够更好地捕捉食物,面对更多的挑战和机会。
2. 隐鳃鳗的体型和生存机制隐鳃鳗是一种腐食性的深海鳗鱼,生活在海底的深处。
它们的身体长而丝滑,通常会有一些浅色斑点,它们还有一个漆黑的牙齿。
如果你喜欢看发光的生物,那么隐鳃鳗应该是你不能错过的一个。
隐鳃鳗经历了数百万年的进化,让它们能够在深海生存。
首先,它们拥有能够让它们在深海黑暗中生存的特殊视觉和听觉系统;其次,它们能像章鱼一样伸缩自如,让它们更容易钻入有食物和安全的地方;此外,隐鳃鳗身上有柔软的身体和无鳞的皮肤,让它们可以依附在各种不同的物体上。
这些特征加起来就形成了一种优秀的生存机制,让它们可以在深海中成功地繁衍后代。
3. 神经系统的进化进化不仅影响动物的外在形态和行为习惯,还影响了它们的神经系统。
人类和智人的祖先生存于一个危险和未知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必须有一个快速的神经系统才能逃脱天敌追击和捕获猎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神经系统进化出了更加复杂的形式和功能,从而使人类更加聪明、灵活和具备适应性。
例如,基于大脑的神经系统和与人类独异常出色的手部协调能力,人类能够快速地发展出语言和文明,并创造了不同的科技。
总而言之,生物进化作为一个自然过程,对不同的生物物种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生物进化的原因
![生物进化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233bfd5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5.png)
请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 长颈鹿长颈的形成原因
活动3:当个小小科学家
如果你是达尔文,你怎样用自然选择的 学说解释长颈鹿的出现?
2自然选择——
概念: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在生
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这就是自然选择。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 不断地进化。
三、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 《物种起源》 自然选择学说
•P43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 自然选择(是有方向的)!
1过度繁 殖
2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3遗传和变异(生物进化的内因) 4适者生存 生物进化的过程
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过度繁殖(前提) 生存斗争(动力) 遗传和变异(基础\内因) 适者生存(结果)
二、模拟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二、模拟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1、提出问题: 动物的保护色是如何形成的呢? 2、做出假设:
动物保护色的形成与环境有关。
3、制定计划
• 1、六人一组,各组员统一听从组长的指挥。 • 2、彩纸颜色必须单一,每小组所选颜色不同
(彩色应多样化,但其中之一与彩纸的颜色一 致)。 • 3、做实验时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捕食者”, 在选取彩色小纸片时,不要事先观察小纸片的位 置,一定不要特意寻找某一种颜色的小纸片。 • 4、要及时记录小纸片的数量,并进行分析。 • 5、分析探究后面的讨论题。
是(D )
A、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B、变异所造成的 C、条件反射造成的 D、自然选择的结果
2、有些岛屿常刮大风,那里的植物 一般都很矮小,有很多是贴地蔓生的,
这是( ) A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异常的自然现象 D、植物发生的突然变化
生物进化例子
![生物进化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afe2949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f.png)
生物进化例子生物进化是指生物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逐渐适应环境,进化出更加适合生存的特征和形态。
生物进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基因流等多种因素。
下面列举了10个生物进化的例子。
1. 鸟类的翅膀:鸟类的翅膀是一种非常适应飞行的结构,它们可以在空中飞行,逃避天敌和寻找食物。
鸟类的翅膀是由前肢演化而来的,经过长期的进化,逐渐形成了适应飞行的特征。
2. 鱼类的鳞片:鱼类的鳞片是一种保护性结构,可以保护鱼类的身体免受捕食者的攻击。
鱼类的鳞片是由皮肤演化而来的,经过长期的进化,逐渐形成了适应水生环境的特征。
3. 猫科动物的爪子:猫科动物的爪子是一种非常适应捕猎的结构,可以帮助它们抓住猎物。
猫科动物的爪子是由趾骨演化而来的,经过长期的进化,逐渐形成了适应捕猎的特征。
4. 蜜蜂的蜂巢:蜜蜂的蜂巢是一种非常适应生存的结构,可以保护蜜蜂免受天敌的攻击。
蜜蜂的蜂巢是由蜜蜂的唾液和蜡演化而来的,经过长期的进化,逐渐形成了适应生存的特征。
5. 长颈鹿的颈部:长颈鹿的颈部是一种非常适应生存的结构,可以帮助它们获取高处的食物。
长颈鹿的颈部是由颈椎演化而来的,经过长期的进化,逐渐形成了适应生存的特征。
6. 象的鼻子:象的鼻子是一种非常适应生存的结构,可以帮助它们获取食物和水源。
象的鼻子是由鼻孔演化而来的,经过长期的进化,逐渐形成了适应生存的特征。
7. 蛇的毒牙:蛇的毒牙是一种非常适应捕猎的结构,可以帮助它们捕杀猎物。
蛇的毒牙是由牙齿演化而来的,经过长期的进化,逐渐形成了适应捕猎的特征。
8. 猴子的手:猴子的手是一种非常适应生存的结构,可以帮助它们获取食物和逃避天敌。
猴子的手是由手指演化而来的,经过长期的进化,逐渐形成了适应生存的特征。
9. 蝴蝶的翅膀:蝴蝶的翅膀是一种非常适应飞行的结构,可以帮助它们逃避天敌和寻找食物。
蝴蝶的翅膀是由前翅演化而来的,经过长期的进化,逐渐形成了适应飞行的特征。
10. 熊的爪子:熊的爪子是一种非常适应生存的结构,可以帮助它们获取食物和逃避天敌。
生物进化理论应用案例分析
![生物进化理论应用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8c45d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5.png)
生物进化理论应用案例分析在漫长的生命演化历程中,生物进化理论为我们揭示了生命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奥秘。
这一理论不仅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分析生物进化理论的应用。
一、农业中的品种选育农业生产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品种选育则是提高农作物和家畜产量与品质的关键手段。
生物进化理论中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原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以小麦为例,在自然环境中,小麦植株会面临各种压力,如病虫害、干旱、洪涝等。
那些具有更强抗病虫害能力、更好适应干旱或洪涝条件的植株更有可能存活并繁殖后代,这就是自然选择的作用。
而人类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选择那些颗粒饱满、产量高、品质好的植株进行留种和繁殖,这便是人工选择。
通过长期的人工选择,我们培育出了众多优良的小麦品种,大大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在家畜养殖方面,人工选择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在养鸡场中,饲养员会选择产蛋量高、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的鸡进行繁殖,逐渐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鸡种。
这种人工选择使得家禽的生产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满足了人们对禽肉和禽蛋的大量需求。
二、医学中的抗生素研发与耐药性问题生物进化理论在医学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在抗生素的研发和细菌耐药性的应对方面。
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是医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它有效地治疗了许多细菌感染性疾病。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逐渐产生了耐药性。
这可以用生物进化理论来解释:在大量使用抗生素的环境中,那些原本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容易被杀死,而少数具有耐药基因的细菌则能够存活下来并繁殖。
经过多次选择,耐药细菌的比例逐渐增加,导致抗生素的疗效下降。
为了应对细菌耐药性问题,医学研究人员一方面在不断研发新的抗生素,另一方面也在探索更加合理的使用抗生素的方法,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例如,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抗生素,严格按照医嘱和用药规范使用;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降低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概率。
生物进化教案范文
![生物进化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8c4273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2.png)
2024年5月份,全国高中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生物进化教学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与会的优秀生物教师通过研究考试命题、教学理念等多个方面,分享了关于生物进化教学的教案。
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生物学课程,生物进化在整个生物学体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基于这一点,提高生物进化教学水平成为了优秀生物教师们的目标。
分享一组生物进化教案的优秀案例,希望给同行互相借鉴,探讨教学的研究,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一、教案名称:生物进化中的拟态——以孔雀鱼为例二、教学目标:1、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知识。
2、了解进化中的拟态现象,以孔雀鱼为例加深学生对拟态的理解和应用。
3、能够运用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以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采用讲授、问答、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2、从生物进化、拟态现象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讲解,体现教师的专业性。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孔雀鱼的拟态、探究个体生物的适应性关系,加深学生对生物进化学的理解。
4、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并进行相关的计算,体现教师的“育人”理念。
四、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实践,这样的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精神。
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养成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生物学的研究中,“摩尔斯仪定律”被广泛运用。
教案名称无需多言,本案例名称是受到摩尔斯仪“鸟翼造型”启示设计而成。
教案名称:摩尔斯仪的“鸟翼造型”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生物影响的基本概念,以及摩尔斯仪“鸟翼造型”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内容与方法:1、采用讲授、实验、问答等多种教学方法。
2、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养成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中,食物链和生物影响是如何体现的。
效果:教案中,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了解并掌握了摩尔斯仪“鸟翼造型”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生物影响的具体内容,养成了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初中生物进化论实例分析
![初中生物进化论实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74d43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d.png)
初中生物进化论实例分析生物进化论的实例分析生物进化论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描述了生物在漫长的时间中,通过基因变异和自然选择逐渐适应环境并进化的过程。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实例分析,探讨生物进化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1. Darwin鸟嘴的变化达尔文的鸟嘴实例是进化论中最经典的例子之一。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达尔文发现了一种鸟,它们的嘴呈现出不同的形状,适应了不同的食物来源。
长嘴的鸟可以穿刺植物来获取花蜜,而短嘴的鸟更适合捕捉昆虫。
这样的变异是由基因突变所导致的,并通过自然选择逐渐积累和传递。
2. 细菌对抗抗生素的进化抗生素是人类非常重要的治疗工具,然而细菌往往能够逐渐进化出对抗抗生素的能力。
例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就是对抗青霉素等抗生素的典型例子。
这种进化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所引起的。
在大量暴露于抗生素的环境中,一小部分细菌可能具备某种抗性基因,而这些细菌会通过自然选择逐渐扩展,从而形成了耐药株。
3. 鹿角的形态变化鹿角的形态变化是另一个常见的进化实例。
雄性鹿的角非常宏伟,可以用于吸引异性配偶和角斗。
然而,角的形状和大小有很大的变异。
这种变异主要由于基因突变所导致,而这些突变可能会改变鹿角的生长速度和形态。
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自然选择的作用,鹿角的形态逐渐发生变化,以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繁殖竞争。
4. 人类的智力进化人类作为智慧生物,其智力的进化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
人的大脑相对于其他动物来说非常复杂,这种复杂性主要由基因突变所导致。
人的智力进化受到了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例如语言的发展和工具的创造。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那些具备更高智力的个体往往更有优势,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利用环境资源。
通过以上几个实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机制和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多样。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进化的基础,而自然选择则是生物适应环境和进化的推动力。
环境中的变化和竞争也会对进化产生重要影响。
新教材-生物进化的原因-佛山谢永红
![新教材-生物进化的原因-佛山谢永红](https://img.taocdn.com/s3/m/de20baf3f705cc17552709f8.png)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纸片 开始 幸存 开始 幸存 开始 幸存 开始 幸存 开始 幸存 颜色 数目 数目 数目 数目 数目 数目 数目 数目 计划并将数据统计在上表中:
得出结论。你得出的结论是:
讨 论 1、在第一代和第五代中,分别是哪种颜色的“幸 存者”最多?这与彩纸的颜色有什么关系?
2.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不 正确的是:( C ) A.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 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3.家养动物与同种的野生动物相比(如马和野 马),两者往往在体型、习性等 方面有较大的差 异,请解释其原因。 答:与自然选择相比,人工选择可以加快物种进 化,缩短演化时间。 4.青霉素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是人们治病的 良药,但由于人们使用青霉素过多,有些致病细 菌就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了。请分析这一现象的 原因。 答:少数变异细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并遗 传给下一代,产生更多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 素的长期选择,不再受青霉素影响。
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示意图
在进化论研究的历史上,长颈鹿的长颈的形成 原因曾经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 择学说是这样解释的 : 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一些的和颈短一些的, 颈的长短是可以遗传的。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 缺乏青草的时候,颈长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 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颈短的吃不到足够 的树叶,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很小,留下来的后代也 更少。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就被淘汰,颈长的 特征越来越显著。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 是颈长的。
自然选择 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进 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解释, 其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 然选择( natural selection)学说。
生物学案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第1课时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生物学案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第1课时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https://img.taocdn.com/s3/m/c1a8ce3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1.png)
第1课时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课标要求 1.概述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会引发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
2.阐明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有可能导致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及相应的细胞功能发生变化,甚至带来致命的后果。
3.描述细胞在某些化学物质、射线以及病毒的作用下,基因突变概率可能提高,而某些基因突变能导致细胞分裂失控,甚至发生癌变。
考点一基因突变1.变异类型的概述2.基因突变(1)实例分析:镰状细胞贫血①患者贫血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异常,根本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碱基对由T A 替换成A T。
②用光学显微镜能否观察到红细胞形状的变化?________(填“能”或“不能”)。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念:DNA 分子中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引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叫作基因突变。
(3)时间: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但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如:真核生物——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诱发基因突变的外来因素(连线)(5)突变特点①________: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②随机性:时间上——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________________;部位上——可以发生在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以及同一个DNA 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
生物进化八年级第二章案例分析
![生物进化八年级第二章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ee485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6.png)
生物进化八年级第二章案例分析生物进化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生物在长期演化中逐渐适应环境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在八年级生物课程的第二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生物进化的案例,本文将对其中的几个案例进行分析。
一、达尔文的理论1831年,查尔斯·达尔文搭乘“比格尔号”船开始了为期5年的环球航行,此次航行对他的生物进化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达尔文通过研究所见所闻,提出了“物种起源”和“自然选择”理论。
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生物将更有生存优势并较好地繁殖后代。
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物种能长期存活而其他物种会灭绝。
例如,长颈鹿进化成拥有长颈的原因,就是为了能够吃到更高处的树叶,从而获得更多的食物。
而那些颈短的长颈鹿则很难生存下去。
二、地理隔离导致的物种分化地理隔离是生物进化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当一个物种被自然条件隔离开来,会导致这个物种在不同的区域发生差异性进化,最终演化成不同的物种。
以达尔文鸟为例,这种鸟类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不同岛屿。
每个岛屿上的鸟类在食物资源和栖息地上都有所适应,因此进化出不同的嘴形、体型、羽毛颜色等特征。
这一案例证明了地理隔离对物种分化的重要性。
三、人类进化的案例分析人类进化是生物进化研究中的一大热点,科学家通过考古学、人类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出了人类进化的一些重要案例。
例如,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的遗传关系研究表明,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有共同的祖先,并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取代了尼安德特人。
这进一步证实了生物进化中的“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原理。
此外,人类的智力进化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通过对早期人类头骨化石的研究,科学家发现大脑容量的扩大与智力的增强有着密切的关联。
总结:生物进化是一个复杂而精彩的领域,通过案例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进化的原理和过程。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地理隔离导致的物种分化以及人类进化的案例都为我们展示了进化的奥秘。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变化,为未来的生物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生物进化的原因》案例分析
![《生物进化的原因》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a6327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c.png)
《生物进化的原因》案例分析第一篇:《生物进化的原因》案例分析一、在中学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案例中,教师从中学生的特有学习特征出发,对学习者特征进行了分析。
值得借鉴的地方有:1、涉及学生起点能力水平分析,如:有较强的资源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学生对这类有关“生物进化的过程及原因”的问题已具有了一定的认识。
2、认知结构分析,如:学完生物的生殖发育以及遗传和变异。
3、学习态度分析和学习动机分析,如:对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相关问题很感兴趣。
几方面内容较为全面而且到位。
教师对学习者的分析,条理清楚,基本涵盖了大纲要求的学习者特征分析内容。
在对学习者认知结构分析方面,内容明确,指向明显。
有很强的针对性,既针对了本堂学习的内容,而且对生物的其它内容进行了一定总结和回顾。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1、没分析学习风格特征与网络环境的适应性。
在本堂课中,可以着重分析整个班级学生整体的认知偏好是哪种,例如:图片展示视觉模式;声音听觉模式;两者结合的模式等等来分析学习者。
2、在对学习者认知结构分析中,谈到“学生对这类有关生物进化的过程及原因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媒体已具有了一定的零散的、感性的认识,但还欠缺整体、科学、理性的认识”。
3、在对学习者态度分析方面,太过笼统。
“对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相关问题很感兴趣”不足以分析整个的学习者。
应该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
通过分析,由点带面,分析更多的内容,这样才能使分析更有启发意义,和实际的内容。
4、缺少对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
学习风格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针对这一堂课来说,针对本班学生的分析,来确定不同的授课方式和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举“究竟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呢?” 这个说法不科学的例子不好。
第二篇:《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生物进化的原因》一、教学设计思想学生学完生物的生殖发育以及遗传和变异后,对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相关问题很感兴趣,如“究竟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呢?”等相关问题,学生对这类有关“生物进化的过程及原因”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媒体已具有了一定的零散的、感性的认识,但还欠缺整体、科学、理性的认识。
生物的进化历程学历案
![生物的进化历程学历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a1ed38482fb4daa48d4b13.png)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学历案设计者:许晋予【学习内容】: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课时安排】共2课时,第1课时【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通过对生物进化实例的分析,明白生物进化的原因1)首先通过观察图片,体会生物体色与环境相似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然后通过师友互助仔细阅读P62页“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熟练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原因,明白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2)通过模拟探究活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分析探究活动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结合长颈鹿进化的实例,熟练说出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评价过程】1.完成目标一中的测试一,师友闯关和联系生活,学以致用;(DO1)2.完成目标二中的目标二检测;(DO2)【学习过程】一、学习流程:1、首先通过观察图片,体会生物体色与环境相似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然后通过师友互助仔细阅读P62页“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熟练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原因,明白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通过模拟探究活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分析探究活动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结合长颈鹿进化的实例,熟练说出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二、课前预习(一)认真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思考以下问题:1.18世纪,英国曼切斯特地区的森林里生活着几种类型的桦尺蛾?2.18世纪,哪种桦尺蛾的数量占多数?深色桦尺蛾是怎么来的?3.100年后,这里的两种桦尺蛾数量出现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你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二)观察63页的图片:1思考雷鸟的体色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变化?2什么是保护色?3保护色有什么好处?(三)尝试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三、课堂学习:学习目标一:通过观察图片,体会生物体色与环境相似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然后通过师友互助仔细阅读P62页“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熟练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原因,明白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课件: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课时)
![课件: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78dfcc1da38376baf1faeff.png)
满足五个假设条件的种群是理想的种 群,在自然条件下,这样的种群是不存在的.这 也从反面说明了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 率迟早要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种群的进化是 必然的.
与基因突变的普遍性相违背。
(6)、如果该种群出现新的突变型,也就 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A2),种群的基 因频率会变化吗?基因A2的频率可能会 怎样变化?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可 遗 传 变 异 的 来 源
基因突变 突变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进 化 的 原 材 料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率很低,但种群中每一代的基 因突变数很大。 ◇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但突变的有害 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 往往取决于生物的 生存环境。
基因突变 产生 新的等位基因 基因重组 多种多样的基因型 种群中出现大量可遗传的变异 变异是不定向的 形成了进化的原材料 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p+q)2=1
p2 + 2pq + q2 =1
2 p AA基因型频率= 2 q aa基因型频率=
Aa基因型频率= 2pq
(5 )上述计算结果是在满足五个假设条件的基 础上计算的,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 都能成立吗?特别是如果第⑤点假设(⑤基因A和 a都不产生突变,即没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成立 这与前面我们所学的基因突变的哪个特性相违背?
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 发生变化。 基因A2的频率是增加还是减少,要看这 一突变对生物体是有益还是有害的,这 往往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自学并思考以下问题:
1.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有哪些?
2. 基因突变率很低,并且突变是不定向的,
为什么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呢? 3. 突变和重组能否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为 什么?
生物进化例子
![生物进化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d5af9e7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4.png)
生物进化例子
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逐渐适应环境,发生遗传变化的过程。
以下是生物进化的一些例子:
1. 鲨鱼的进化:鲨鱼在长达数亿年的时间里,通过进化适应了水下环境。
它们的身体结构、鳃的数量和形状、鳍的大小和形状都在不断改变。
例如,剑齿鲨进化出了长而锋利的牙齿,以便更好地捕食猎物。
2. 鸟嘴的进化:有些鸟类的嘴巴形状和大小与它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例如,长嘴鸟有着长而细的嘴,可以轻松地夹住昆虫和昆虫的卵。
而针尾雀的嘴巴则适合捕食坚果和种子。
3. 细菌的抗药性进化:细菌能够通过遗传变异来获得对抗生素的抗性,这使得一些细菌变得非常难以对付。
这就是为什么医生在治疗感染时需要不断地更新他们的抗生素,以避免细菌进化出新的抗性。
4. 马的进化:马的身形、步态和牙齿的形状都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现代的马已经进化出了适合奔跑和牧食的身体和牙齿。
5. 人类的进化:人类进化的一个例子是我们的拇指发生了变化。
我们的拇指已经进化成了一个能够与其余的手指一起使用的可动的快速手指,这使得我们能够制造更加复杂的工具和武器。
以上是生物进化的一些例子,这些进化过程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发生的,使得生物种群更加适应其环境。
生物进化理论应用案例分析
![生物进化理论应用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20087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0.png)
生物进化理论应用案例分析生物进化理论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还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以下将通过几个具体案例来深入分析生物进化理论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农业领域中的害虫防治。
在农业生产中,害虫常常给农作物带来严重的损害,导致产量下降和质量降低。
过去,人们主要依赖化学农药来控制害虫,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害虫产生抗药性、环境污染以及对非目标生物的危害。
在这种情况下,生物进化理论为害虫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例如,采用轮作的方式种植农作物。
不同的农作物为害虫提供的生存环境和食物资源不同,这使得害虫难以适应频繁变化的环境,从而降低了害虫种群的增长速度。
这是因为害虫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特定农作物环境的适应性,如果环境频繁改变,它们的适应性就会受到挑战。
再比如,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天敌与害虫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相互作用和进化关系。
引入害虫的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而且由于天敌和害虫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共同进化,这种控制方式往往更加持久和环保。
在医学领域,生物进化理论也具有重要意义。
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是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逐渐产生了抗药性。
这是细菌在药物选择压力下进化的结果。
为了应对细菌的抗药性,医学研究人员根据进化理论采取了多种策略。
一方面,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减少选择压力,延缓细菌抗药性的产生。
另一方面,研发新的抗生素,以应对已经产生抗药性的细菌。
同时,通过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生素,增加细菌进化出多重抗药性的难度。
在环境保护方面,生物进化理论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保护濒危物种时,了解物种的进化历史和生态需求对于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至关重要。
以大熊猫为例,它们的特殊食性和低繁殖率是其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特征。
为了保护大熊猫,我们需要为它们提供适宜的栖息地,包括充足的竹子资源和安静的繁殖环境。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八年级下册生物课件(北师大版)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八年级下册生物课件(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83c30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3.png)
三、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
中间过渡类型的 化石
爬行动物
始祖鸟
鸟
嘴里有牙 齿、有爪
被覆羽毛,有 翅膀,有喙
始祖鸟和古鸟化石保留了 古代爬行类动物 的某些特征,
又出现了鸟类的一些特征,这证明了鸟类是从
古代爬行类动物 进化而来的。
马化石的变化 体形越来越大,四肢和脚变长,侧趾逐渐 退化,中趾逐渐加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 环境
3、中生代 爬行动物时代或恐龙时代 ①盛行的陆生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
植物是 裸子植物。 ② 鸟类和哺乳动物也开始出现,它们是由
古代爬行动物 进化而来的。
恐龙和翼龙繁盛
苏铁
4、新生代(约开始于6640万年前,延续至今) 脊椎动物以 哺乳动物和 鸟类 为主,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
约600万年-400万年前,灵长动物的一支进化成人类 由于 地球演化和 气候剧变,导致地球上的生物呈现
自信检测
在生物进化的历史长河中,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繁盛 的时代是( D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如图所示,某地三个岩层A、B、C中均发现了许多生物化 石。分析回答:
C (1)比较低等简单的生物化石最可能存在于______岩层中; A 比较高等复杂的生物化石最可能存在于_________岩层中。
进化趋势:从简单到复__杂_ ,从低等到高__等__,从 水生到_陆__生___。(*笔记)
晚期
早期
合作与练习一
(2021春靖宇县期末)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 的进化,根本原因是( B)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 B.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D.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
小学4年级生物进化理论学习的案例分析
![小学4年级生物进化理论学习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6b6cb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0.png)
小学4年级生物进化理论学习的案例分析在小学四年级生物课堂上,教师决定引入进化理论这一复杂而又深奥的主题。
学生们坐在课室里,兴奋而又好奇地注视着黑板上的彩色插图,描绘着从单细胞生物到多样化生物的进程。
教室里弥漫着一种探索的氛围,就像大自然中微风掠过树叶的声音。
“同学们,假设我们回到很久以前,那时候地球上只有非常简单的生物存在。
”老师轻声说道。
她的话语如同春日的风,轻柔而充满启发。
“这些生物逐渐经过数百万年的变化,变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各种各样的生物。
这就是进化理论,它告诉我们生命是如何不断变化和适应环境的。
”小朋友们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仿佛能看见时间的长河在他们眼前展开。
一个手举高的学生问道:“老师,那么为什么有些动物长得像我们,有些动物却长得很奇怪呢?”老师微笑着,用简单的语言解释道:“这是因为每种动物都在不断适应它们生活的环境。
长得像我们的,可能生活方式和我们相似;长得奇怪的,可能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或者有不同的食物需要。
”在这个教室里,进化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生动的故事,是每个小朋友都能理解和参与的话题。
他们开始通过图画、模型和游戏来理解进化的基本概念。
通过观察昆虫的不同形态、种类繁多的植物,以及动物的各种生存技巧,他们逐渐开始体会到生物如何通过适应和变化来生存和繁衍。
教室里的时间仿佛变得悠长而又短暂,每一个问题都引发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从简单的问题,到对于未来生命可能发展方向的猜想,孩子们的好奇心像是一颗颗种子,在老师的引导下,一点点生根发芽。
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我们看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思想的火花,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探索。
进化理论不再仅仅是高年级的课题,它在小学四年级的课堂上,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种下了对生命多样性和变化的理解和尊重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