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话题正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话题--主题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主题相关知识,掌握小说主题的作用。
2、主题形成的途径和主题的实现效果。
3、小说主题与内容的关系、不同艺术手法(浪漫主义、寓言、象征)对主题呈现的意义。
4、小说主题的选择、开掘以及主题观的演变。
5、以《柯丹》为例,让学生获得小说主题的知识和感悟小说主题的方法。
学习重点
1、了解小说主题相关知识,掌握小说主题的作用。
2、主题形成的途径和主题的实现效果。
学习难点
1、探究小说主题的途径和方法。
2、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和多义性。
教材主要内容概述:
小说必有主题,宽泛意义的主题称为“母题”。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小说主题是通过形象和情节来暗示出来的,因而小说主题往往比较模糊、含蓄。有时材料比作家想要表达的思想更深厚,有时材料不足以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有时材料所蕴含的思想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相差很远。“形象大于思想”。这就是主题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如一部《红楼梦》,有人认为主题是表现“爱情悲剧”,有人认为主题是反映“封建社会的败落”,甚至认为主题是表现“排满思想”等等。
写作目的不外两种:讲故事和讲道理。我们不否定讲故事的小说,但更看重有着深刻思想的小说。小说的主要功能是叙事而不是说理,小说忌讳“主题鲜明”,不是明白的将主题告诉读者,而是通过形象将“理”蕴涵其中。小说通过客观描绘、隐喻、象征暗示出主题,因此主题就有多种可能。罗兰巴特说: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模糊处理,说不尽的主题,反而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考试中归纳主题往往用这样的句式:
通过……表现(反映、揭示、批判、赞美等)……
(一)小说的灵魂------主题:
我国古代对主题的称呼是“意”、“主意”、“立意”、“旨”、“主旨”、“主脑”等。是作者对现实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以及对材料的处理、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它既包含所反映的现实生活本身所蕴含的客观意义,又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理解和评价。也叫“主题思想”。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
主题,狭义指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社会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内容表达出的基本观点。
广义指题材概念,是社会生活或现象的某一方面,如改革主题、战争主题等。主题指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材料和表现形式所表达出的基本思想。
主题在不同的文艺题材作品中有不同的称谓,一般在记事、抒情类文章和作品中称作主题,而在论述类文章中称作中心思想。有时也称作主旨。
1、写不完的母题
能够跨时空存在的在小说中反复出现生活哲理和思想感情及基本行为被称为母题,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主题,其实就是对这些母题的个人阐释和发挥。《丹柯》在文学史上这类“困
境与殉道”的叙事模式是古今中外兼有的,从中国神话小说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到屠格涅夫的《门槛》、房龙的《宽容序言》,是“困境与殉道”文学母题的常见模式。
2、主题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材料和作者写作意图的关系:
①材料恰好表达作者的思想;
②材料中蕴含的思想比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深厚;
③材料中蕴含的思想比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贫乏;
④材料中蕴含的思想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大相迳庭。
这就导致了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比如,巴尔扎克政治上是同情贵族阶级的,但由于他在写作时忠实于社会生活,忠实于人物性格的自身发展的逻辑性,所以他的小说恰恰在客观上表现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腐朽及其社会走向崩溃的必然性。
(二)主题的形成:
主题是作者从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题材的加工、提炼中产生的,是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它渗透、贯穿于文章的全部内容,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所反应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说,主题是读者对文章中心内涵的一种独特理解。
1、以思想为目的小说:体现着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依赖人物或人物性格来表现主题,例如《丹柯》、《炼金术士》、《老人与海》。
2、以故事为目的小说:也许作者主观上并不是想要表达一种主题,但小说一旦完成,客观上也就有了主题。世界各国有很多长期畅销的小说以讲故事取胜,例如《福尔摩斯探案集》、《飘》、《哈利波特》。
(三)主题的实现
1、小说主题呈现的含蓄性。这是从作者这方面说的。小说忌讳主题鲜明,它应该通过人物和故事含蓄地表达主题。作者的任务应该只是讲好故事,成功地描绘人物,而让读者通过阅读悟出其中的道理。作者往往运用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象征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有时一语双关:字面意义和深层意义。还有隐喻的手法,暗示的手法,形象的手法……等等。
2、小说主题理解的多义性。这是从读者这方面说的。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对材料的客观描绘来实现的,形象大于思想,于是,主题就有了模糊多义、充满多种解释的可能性。鲁迅先生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绛洞花主>小引》)其实这句话就是说《红楼梦》这样的巨著,有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奥妙。宝黛的爱情在当时那个年代可以说是轰轰烈烈的了,才子佳人是就爱情故事看的;清末时,红楼梦曾被列为禁书,原因就是有人说书中有反动倾向;《红楼梦》的成书,很大程度上继承于《金瓶梅》,王熙凤和尤二姐的那篇对话,通篇用“奴”做为自称,让迂腐的封建卫道士指责。真正的好书,并不是只有一个主旨,也并不是只反映一件事物,表达一种感情。《红楼梦》里的人物性格复杂,充满了立体感。
(四)主题的选择和开掘
1、小说与“当下”的关系,指小说主题中的精神高度,永恒地存在于人们的心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