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79:理解诗意3
高考语文复习经典教材 诗歌理解性默写(答案)
1.古诗文以“风”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清照《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古诗文以“月”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如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白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 古诗文中“水”的意象无处不在,它给作品增添了丰富的意趣,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赤壁赋》中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 在中国诗词文化里,“酒“与“愁”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白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李清照《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5.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写鸟的句子,如李密《陈情表》中的“乌鸟私情,愿乞终养”,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杜甫《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2024届高考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古诗阅读与鉴赏-赏析意象(景象)与意境
学案53赏析意象(景象)与意境——分析内涵,品象悟境复习任务 1.积累古代诗歌常见意象的内涵,重点分析诗中所用意象的内涵和作用。
2.能够体会诗歌意境,初步分析意境特点。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0 新高考Ⅰ卷《赠别郑炼赴襄阳》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意象作用①意象、意境为常考点,以意象为重点,多考查对其内涵及作用的理解。
②意境内容复杂,很少直接命题考查,以考查景象、画面、氛围特点为主。
2018 全国Ⅱ卷《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意象作用2016 全国乙卷《金陵望汉江》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概括画面(意境)知识图要活动一分析意象内涵和作用(一)积累古诗常见意象的内涵意象(景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像湖光山色、田园桑植、大漠孤烟之类,只要灌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均可叫意象。
意象有单个的,也有群组的。
下列诗句中的意象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内涵。
请根据自己的积累与理解,填写常见意象的固定内涵。
类别意象内涵植物柳送别、留恋落花①动物鸿雁②子规(杜鹃) ③器物舟④笛声⑤地理三径⑥长亭(短亭) ⑦气象月亮⑧流水⑨露⑩春风⑪答案①失意、伤感②孤独、漂泊、思归③悲惨、乡愁乡思④漂泊、自由⑤思乡、思归⑥隐士之所⑦送别之所⑧思乡思亲、圆满⑨无情无奈、时光流逝⑩人生短促、生命易逝⑪美好、舒畅古诗常见意象内涵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二)分析意象内涵与作用Ⅰ.(2022·北京)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任务。
病柏①杜甫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
偃蹇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
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②。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理解诗句内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诗鉴赏:理解诗句内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理解诗句内容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另一体现是理解诗句内容。
解答此类题,要从把握关键字词入手。
[答题示例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张元幹[注]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诗意赏析〗这首《卜算子》写于其退居故里游览山水之时。
上片写景:清柔,高远。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沙水”,即沙溪,闽江上源之一。
句意谓:独自摇荡着一叶小舟在静夜里归来,爽风夜露,行云舒卷;沙溪上,飘浮着淡淡的雾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
一起句,词人就用“风”“露”“云”“水”“艇”几个字,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静逸的画面,显然是围绕着“归艇”来“布景”的。
接下来就引出艇上之人了:“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小艇既已迷航失路,人也好借此机会躺上一躺,于是,枕着小舟,抬眼望去,那深远的天宇上,银河横亘,月华明朗,北斗七星闪烁在静穆的苍山顶上。
这一句所织成的意境与前句紧承,依然是悠然闲适,但却显出博大的气势。
下片抒情:深沉,壮烈。
宇宙的辽阔,星月的永恒,常会引出人们的千古思绪:“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句意谓:历史长河悠悠流转,唯有那茫茫苍天永存,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人生境况是如此悲凉。
到此句,着一“悲”字,则前面的“静”非“静”,“闲”也非“闲”了。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句意谓:心中沉闷极了,只说一醉方休罢了,不料醉中也挥舞起宝剑来;沙溪的潮水退下去了,深夜的秋江变得更加凄清寒冷。
“起舞闻鸡”,据说晋代祖逖与刘琨共被同寝,中夜闻鸡而起床舞剑。
这里词人借用典故,既照应上文思古之心,又抒写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幽怨。
全词就在这一腔愁苦难遣之情中使抒情达到高峰时戛然而止,但那韵外之味却袅袅绵延不绝。
题:“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理解概括思想内容——以意逆志读懂悟透
(202X·全国甲)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
陈师道 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 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敬慕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 篮舁:竹轿。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先答出尾联的含意,再结合含意去分析诗人对这幅画的评价。“此中有 佳句,吟断不相关”是说此画蕴含佳句,纵然吟尽诗文,也没有恰当的 句子可以准确说出画中之意。由此可以看出诗人认为这幅画意境深远。
点拨关键
1.准确理解字面意。一首诗词,我们想要领会其中的深意,第一需 要正确理解文字的意思。通过填充省略、调整语序、词语活用等手法准 确理解字面意义。
精读这一篇,学通这一类 1.下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
事国事亲不欺
学习先贤,耕读悟道
2.家教诗 尽管学界无“家教诗”这一提法,但该诗的确属于家教诗歌类。读此类诗,
最主要的是明确家教对象,把握训诫内容,从中学习生活、读书与做人的道理。
精做试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全诗写景兼抒情,通篇未用一典,却于简淡中见新奇。古人认为 “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间,诗尤然”, 简斋(陈与义号)此诗,可证此论。全诗自然至极,淡泊至极。然而这淡 泊却是“豪华落尽见真淳”之淡,是“淡极始知花更艳”之淡。绝非索 然寡味,深远就寓在这淡泊之中。无限的绚烂,也融于淡泊之中,真乃 淡而有致,淡而有味。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语言鉴赏+课件79张
早上五盘岭①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shē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释:①五盘岭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 盘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 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
3.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或情趣性
这一般指动词,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王安石《泊船瓜洲》中名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其“绿”字诗思深沉,情思浩荡:既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又 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其高度的概括性, 丰富的表现力,的确让人称道,难怪王安石不厌其烦,易“十许字, 始定为绿”。
诗眼
刘铁冷在《作诗百法》中说:“诗之有眼, 犹人之有目也。” 人之目,乃心灵之窗 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
所谓“诗眼”,是指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 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具体阐释如下:
1.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这类词一般具有浓厚的感情色 彩。
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流露 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 的怅惘与悲愤,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
【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 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②量(liàng) 移:唐宋时期公文用语,指官员被贬谪 远方后,遇恩赦迁距京城较近的地区移: 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 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问:颈联中哪两个字用的生动传神? 请作简要赏析。
• ①释义: “拂”和“侵”。拂,吹拂。侵,侵占。 • ②手法/翻译:都用了拟人化的写法。竹声萧萧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知识点及教材学习任务梳理+课件
必修上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
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秋景,毛泽东填写了这首词,抒发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表达雄视天下的 凌云壮志。阅读时注意领略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品味其中意象的活泼灵动、意境的丰盈深邃。要反复诵 读,仔细揣摩,体会这首词炼字选词的精妙之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很多诗词都能引发我们对青春的思考, 可以课外阅读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周恩来《赤光的宣言》、朱德《太行春感》、陈毅《赣南游击词》等, 感受他们的情怀。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写文学短评要善于聚焦,从“小”处切入。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从多方面触动我们的情思,引 发我们的思考,值得评论的点很多。写短评时要能够聚焦,如果面面俱到,很容易失之浮泛。比如作 者怎样渲染气氛,怎么描摹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运用了哪些手法等,都可以成为评论的焦点。同 时,也要注意选择小的切入口,可以关注一些细节。茹志鹃《百合花》中“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 小通讯员衣服上被撕开的口子等细节反复出现,就可以将它们作为切入口,分析这些细节对于表现人 物、深化作品主题的作用。
东的《沁园春·长沙》作于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至今都能让人感受 到诗人炽热的情感、豪迈的气概。如果我们平时多关注现实,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和领悟,诗情就会不 期而至,也就能从中提炼出抒情的主题。
诗歌需要形象。思想感情与具体形象相融合,就形成意象。通过意象抒发自己的诗情和意趣, 诗歌就会产生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在闻一多的《红烛》中,诗人通过对红烛这一核心意象的层层渲染 和开掘,赋予它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一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和对人生的 思考是通过几个意象的组合实现的。雪莱的《致云雀》以云雀为中心组成密集的意象群,表达诗人奔 放的激情和坚定的理想。写作诗歌时,最好不要直接说出你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而要通过具体的形象, 运用比喻、象征等方式来暗示。总之,要婉转曲折地表达才能耐咀嚼,有诗味。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高频题型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题型练习题汇编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南征杜甫春岸桃花水①,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②,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③北望心。
百年④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①桃花水:桃花盛开时节江河涨水。
②避地:避难而逃往他乡。
③君恩:指唐代宗之恩。
代宗曾对杜甫两次授官。
④百年:人的一生,一辈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成句的手法描写了南行途中所见之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
B.杜甫的《登高》和《南征》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借眼前景来抒发作者无以自遣的心境,抒情极为沉痛。
C.整首诗反映了诗人愁苦悲哀的心境;三、四两联,正是杜甫晚年生活与思想的自我照,读之令人怆然而涕下。
D.“老病”二句,短短十字,凝聚着丰富的内容。
“南征日”“北望心”六字,通过工对,把诗人矛盾心情加以鲜明对照,给人很深的印象。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献池州牧杜荀鹤池阳今日似渔阳,大变凶年作小康。
江路静来通客货,郡城安后绝戎装。
分开野色收新麦,惊断莺声摘嫩桑。
纵有逋民归未得,远闻仁政旋还乡。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虽献给地方官,却与展示才华抱负以求引荐的干谒诗有所不同。
B.“江路静”与“郡城安”,写出凶年之后、戎装断绝的安定美好生活。
C.颈联“惊断莺声”化用《春望》“恨别鸟惊心”,凸显战争的残酷。
D.本诗将丰富的内涵压缩于七律短幅中,语言清新而通俗,平易近人。
4.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哪些“仁政”思想?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早蝉白居易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综合如何读懂诗歌ppt
鉴赏用词之妙
语言的变形
使动
破山寺后禅院 常健
诗 歌 语 言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悦”写出了寺后的青山焕发着的日 照的光彩,使得鸟儿们也自由的欢唱。 “空”写出了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倒影在湛 然空明的潭水之中,使得心中的尘世杂念 顿时涤除。这两个字写出禅院优美绝世的 居处和忘情尘俗的意境。
(4)关注诗眼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注意四个词语:
“萧萧”、“寒声”、“秋风”、 “动客情” 答案:通过对萧萧秋风吹动梧叶, 送来阵阵寒意,客人忽然看到远处 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 蟋蟀 图景,表达了作客他乡的诗人 孤寂凄凉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总结:多关注动词、形容词、特殊 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
把握阅读技巧来读
1、关注标题 2、关注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 3、关注诗后注释 4、抓住诗眼等关键词语,理解诗歌内容。 5、前后关照,着眼整体
(1)关注标题
1. 有些标题能反映这首诗的大意。如《商山早行》, 告诉我们这首诗的内容是在商山这个地方,主人公早 早地出发远行。 2. 有些标题可以告诉你这首诗抒情的范围。如《出 塞》,我们就可知道它要反映边塞生活,抒发的是建 功立业,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或是思念家乡的愁思。 《山坡羊· 潼关怀古》,我们根据“怀古”一词就可了 解到本诗要怀古伤今、借古喻今、借古讽今。《蜀相》 标题中的“蜀相”实际上已经告诉我们这是写诸葛亮, 但主旨是借古人来写自己。
鉴赏用词之妙
语言的倒装
晴川历历 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香雾云鬓 湿,清辉玉臂 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诗意(含答案)
小说专题训练——诗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知事下乡【法】阿尔丰斯·都德知事先生出巡去了。
驭者导前,仆从随后,一辆知事衙门的四轮轻车,威风凛凛地,一径奔向那共阿非。
因为这一天,是个重要的纪念日,所以知事先生,打扮得分外庄严。
你看他身披绣花的礼服,头顶折叠的小冠,裤子两旁,贴着银色的徽带,连着一把嵌螺细柄的指挥刀。
在他的膝上,正摊着一本皮面印花的大护书。
知事先生端坐四轮车内,面上堆着些愁容,只管向那皮面印花的大护书出神;他一路想,几时他到了那共阿非,见了那里的百姓们,总免不了要有一番漂亮而动听的演说:“诸位先生,诸位同事们……”知事先生,把这两句话,周而复始地,足足念了二十余次,可是总生不出下文。
四轮车内的空气,热不可当!道上的灰尘,在正午的阳光下,兴奋奔腾地跳舞。
道旁的树林,一齐遮着白灰,只听得整千整万的蝉声,遥遥地在那里问答。
知事先生,正在纳闷的当儿,忽然瞥见了一丛小的槠树林,在山坡的脚下,招展着树枝,好像正笑嘻嘻地欢迎他。
知事先生,居然中了诱惑了。
他一面吩咐仆人们停车;一面从四轮车里,跳了下来,径自走进那片小的槠树林里。
树林里,有成群的鸟儿,在头上唱歌;有无数的清泉,在草地上流淌;还有紫堇花,在旁边发香……他们瞧见知事先生,和他一条这样体面的裤子,一本皮面的印花的护书,登时大起恐慌。
那鸟儿,一齐停止了歌唱;那泉儿,也不敢再作声了;那紫堇花们,更是急得低着头,向地下乱躲……这些小东西们,自从出世以来,从没有见过一个县知事,在这光景里,大家都私下地互通猜度:这样体面的裤子的主人,究竟是一位什么人物?知事先生,对于如此寂静而清凉的树林,头脑清醒不少。
他撩起了衣裳,摘下了帽子,在一块草地上,端端正正地坐下,把皮面印花的护书,张开了放在膝上,又向那护书里面,抽出一张四六开的大纸。
“这竟是一位美术家呀!”那秀眼鸟先开口说。
“否,否,”接着说的是一只莺鸟,“这哪里会是美术家,你没看见他裤子上的徽带吗?照我来看,十之八九,还是一位贵族哩。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诗词的4个角度”笔记整理
“4角度”读懂诗歌大意角度一:读“标题”信息题目是诗词的眼睛,是诗词内容和形式等丰富信息的载体,是我们理解诗词的重要切入点。
具体说来,标题常有以下作用:(1)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2)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3)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4)揭示诗歌的线索;(5)表明诗歌的题材;(6)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从题目抓住题材是较为实用的方法,题材即写的是什么,主要有: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高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咏物之作,要联想到有关背景,思考它是否是借物咏怀或托物言志的作品。
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我们留下了猜想揣摩诗词的内容的空间,使我们能较快地深入到诗词的内容中去。
角度二:读“作者”信息要真正读懂一首诗歌,必须“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目的等。
读诗歌时,必须注意作者的遭遇、境况,注意作者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
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在“知人论世”时要注意: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如李白——豪放飘逸(壮美、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雄伟瑰丽、奔放豪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杜甫——沉郁顿挫(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语意的顿挫),如“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如李清照前期与后期的作品就不同,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声声慢》(寻寻觅觅)所表达的情感明显不同。
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同为边塞诗,唐朝的与宋朝的就不同。
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传达出的是豪迈和勇敢,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传达出的是愤懑和痛苦。
高考语文复习:《如何读懂诗歌》课件(精品PPT共26张)
二读诗人:知人论世功夫深
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人,三司盐铁副使陈洎之孙,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苏门六君子”之 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元祐初年,苏轼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 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 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亦能作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 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
篮舁:即“篮舆”,指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 力抬着行走,类似后世的轿子。也说古时一种竹制的坐椅。《晋书·孝友传 ·孙晷》:“富春车道既少,动经江川,父难於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 扶持。” 宋·欧阳修 《丰乐亭游春》: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①从题目上来看,有“酬”“ 和”“赠”“次韵”“答”等 字眼。②或表谢意(含婉拒)情 感,或表深情,或表干谒,或 表心志。
内容 情感
内容多为送亲别友、寄远怀人。大致有以下几 种方式: ①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②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 但不必用其原字。 ③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④次韵,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 序都须相同。
诗歌的题目,有的有标志词“酬、和、赠、次韵、答”,有的词带有一定的情感,如“怀、思、送、寄、 答”等词,这些词往往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①直接找出显性“情语”,关注诗歌中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如喜、乐、愁、怨等。 ②细心寻找隐性“情语”,即传达感情时较间接、含蓄的词语,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 又”“惟”“空”“可”“岂”等。需要引起注意。 ③明确“情语”出现的位置。直接“情语”多出现在标题、开头、结尾处,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出现在 中间及小序中;隐性“情语”一般在写景叙事绘人的文字中和诗的中间位置,有时也会出现在注释中。 必须盯紧这些关键“部位”。 ①揣摩所写景物的特点,包括声、色、形、态、味、虚、实、时令方面的特点,进而把握情感:早春之 景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生机,富有生命力,抒发喜悦、向上的情感;暮春之景衰败纷乱,抒发感伤、惋惜之 情;秋冬给人凄凉萧瑟之感,抒发悲哀惆怅之情。 ②善于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 ③把握景与情之间的内在关系:一是情与景之间的一致性,即通常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二是情 与景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特别知识清单 (三) 读懂古诗
特别知识清单(三)读懂古诗一、知识必备(一)古诗题材、体裁(二)古诗结构1.古诗的一般结构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近体诗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 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词上阕(片)首句渲染气氛写景(次)主句写景尾句过渡下阕(片) 承接上阕(片),表达主旨抒情(主)2.近体诗(主要是律诗)的结构3.律诗中间两联对仗(三)古诗语言古诗语言是语言的变形,它离开了口语与一般书面语,成为一种特异的语言形式,既遵循语言规范,又时时欲超出语言规范。
古诗语言的“变形”:在语言方面,建立格律以营造音乐美;在用词、造句方面,改变词性、改变词序、省略成分等;在修辞方面,常常是互文见义。
由此取得“新、巧、奇、警”的艺术效果;增加语言容量,以取得多义的效果;强化语言的启发性,以取得写意传神的效果。
但语言的“变形”都服从表情达意的目的,而非文字游戏。
古诗语言变形的地方,往往是读懂诗歌的难点。
二、方法路径(一)找准最直接的路径——标题、情语和注释1.读标题,挖信息标题,通常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
其蕴含的信息有:①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③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④表明诗歌的题材或体裁;⑤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2.抓情语,明主旨诗歌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就应紧紧抓住,这是理解诗情的一条捷径。
情语多出现在诗的后半部分,尤其是尾句,还有词的下阕。
有时作者也“移情”到景、物中,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中的“哀”字。
当然,诗中所谓的“情语”并不都是作者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有的诗人会故意用反语(这种情况很少)。
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能够通过抓住“情语”进而读懂诗歌的。
3.读注释,明暗示诗后如果有注释,则注释也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知晓这些信息,会对读懂诗歌有直接的帮助。
(二)找准最稳妥的路径——关键字词、景事情和尾句1.抓关键字词,突破理解障碍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理解诗意,准确答题ppt
1、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佚名 3、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 4、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爱因斯坦 5、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佚名 6、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 罗兰 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8、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恰普曼 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10、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11、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佚名 13、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5、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武者小路实笃 16、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但丁 17、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1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佚名 19、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20、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王守仁 21、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22、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黑格尔 23、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梭罗 24、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乔· 贝利 2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爱因斯坦 26、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罗洛· 梅 27、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武者小路实笃 28、有志者事竟成。——佚名/JINGDIANTYPE.html 29、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金斯莱 30、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果戈理 31、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华兹华斯 3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33、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贝弗里奇 34、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35、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佚名 36、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佚名 37、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奥斯特洛夫斯基 38、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萨迪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天祥 40、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歌德 41、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雨果 42、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43、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约翰逊 44、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 45、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佚名 46、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费尔巴哈 47、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高尔基 48、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奥斯特洛夫斯基 49、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莫洛亚 50、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歌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题点拨 答题要求 题干关 键词语 答题范围 描述活动 描述 村民
答题点拨 答案 村民们举杯畅 怀,喜庆丰收;弹琴 赛歌,欢声笑语。 词表明答题语言带有 人的动作词语。 ②不要简单翻译,要 写全村民进行的种种 活动。
限于村民活 点拨 ① “活动”一 动的词句
答题限制
简要描述
教你审题 抓住题干关键词语 理解诗意的角度与能力要求分别是:提取、转述、概 括、描述。审题时要抓住这些题干用语,明确答题指 向和语言组织要求。“提取”是指从作品中选择相关 要求的词语或句子(有的要改变结构); “转述”可以借 助翻译,然后整合语句;“概括”要求高,要将诗句 “实”的内容按一定的角度抽象出一定的“虚”的属 性。“描述”是借用自己的语言(或翻译)把内容描写、 叙述出来,有“扩展”性质。
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
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
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 曾 觌 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清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 双双蹴水忙。 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为 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 这首咏物词咏的是什么事物?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赏析角度:一 是理解诗意, 点拨 (1)答案分点叙述,条 品味“白 、 理清晰。作答时先结合对诗 红蓼、新绿” 句的体验理解进行描述,然 隐性要 求 的意象;二是 后评说其达到的效果,逻辑 唤起自己对 的形象体验, 会用字的传神 生动。 严密。(2)不少同学在分析 诗的联系,只局限在本句 不全。 “蓑”“映” “映”字时,忽略了和上句 二者结合,体 中,限制了思维,致使答案
2.(2010· 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穗送祝融②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 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 作于政和八年 (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 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 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一轮反思与二轮对策 只是就题做题,忽视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这 是一轮时的一个通病。考场上因读不懂诗歌而失分, 也是普遍现象。为此在二轮复习时,必须: 1.转变做题观念,强化“读不懂诗歌不做题” 的意识。 2.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 ①从标题切入对诗题材、内容及思路的理解。 ②抓住情感语言,尤其关注诗歌的尾句,理解诗 歌的感情。 ③利用近体诗结构“起承转合”中的“转”和 过渡句这些特点理清诗词层次思路。 ④反复咀嚼词语、诗句,理解基本意思。 ⑤充分利用作者、 背景及注释这些暗示性材料辅 助理解。
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屏却相思[注] 王国维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 终相觅。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纷纷凉 月,一院丁香雪。 注 时王之前妻莫夫人新丧,此词为悼亡之作。
(1)解释“屏却”一词。 现场答案 a.遮蔽;b.阻挡,退却。 矫正指导 该题考查具体词语在全词中的意义。答案 a 错把主动 思念之情的欲扬先抑当成被动来理解了。答案 b 错把 “屏却”一词拆开了来理解。 正确答案 “屏却”意谓放弃、排遣,同第三句“抛掷”意近。
答案
①战乱连年,山河破碎。②亲人离散,生死未卜。
③老友分别,难以重逢。
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文后问题。 归自南阳 李吕祺 去日犹秋暑,归时已冷霜。 江山非故乡,人物是他乡。 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 埃尘如见恋,到处扑衣裳。 从思乡的角度看,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请概括。
解析
该题考查对全诗内容的把握, 但不是直接概括,
审题点拨 答题点拨 解读句意、 答案 (1)秋已来临,燕子将 概 答题要求 括感情 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 经一场雨打, 已与昨晚的不同 题干关 (1)什么意思 了。(2)作者借燕子、梧桐在 键词语 (2)表达感情 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 旧、失落的感情。 答题范围 第二联 点拨 第一问如理解为“燕 子将要南飞, 想到一别就是一 答题限制 作者 年, 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 到”,也可给分。颔联主要是 借景抒情,明确传统意象燕 隐性要求 子、梧桐的含义是答题关键。 “燕子经年梦”较难理解。
解析 “呢喃”点出了燕子的声音特点,“归画梁”点出 了燕子的居住特点。其他如“蹴水忙”“体态狂”非燕子 的本质特点,不可过度答题。 答案 燕子。从“呢喃”“衔将归画梁”这些词句可
看出。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陆 游 贪啸傲,任衰 家住苍烟落照间, 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① 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似等闲。 注 ①玉瀣:美酒。②《黄庭》 :道家经典。③元: 同“原”。 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
答案
傍晚。“吹角”是从听觉角度描写的。“射
3.(2009· 江苏)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 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 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 作。[注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 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 汉阳游,骑黄鹤。 注 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 亭台宫殿。 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审题点拨 答题要 求 炼字 “蓑” 题干关 键词语 “映” 的 巧妙之 处 答案
答题点拨 (1)“蓑”字勾连“新 绿”,“新绿”如蓑,引人联 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 润泽,形象生动;(2)“映”字 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 、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 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 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
现场答案 杜甫喜爱春雨的原因是因为春雨使全城的花儿都开了, 春天更美丽了。周邦彦喜爱这一场春雨下得大, 水鸟都落到平时的田地里来了。 矫正指导 本题考查对诗意的比较概括能力。 该答案对杜诗的概括 只抓住全诗的最后一句,没有从全诗来把握诗人的心 情。对周诗的概括忽略了第一句为全诗定下的基调, “耕人扶耒”,农民种地,作者对农民的态度。 正确答案 杜诗:①春雨来得及时;②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 周诗:①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②春雨水量可观。
点拨 ①语言组织形式:主谓 式。写“铁骑”“沟壑”,未 答出“恶”均不得分。 ②语言由提取加转述两部分构 成。 ③要点齐全,不得写错别字。
4.(2010· 上海)阅读下面这首曲,然后回答问题。 [越调]平湖乐· 尧庙秋社 王 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①弦声斗高 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 气,不羡日夕佳。 注 ①霹雳:琴名。 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
而是提供了一个限制角度:思乡,特别能考出考生是 否真正读懂了全诗。尤其是尾联,是从“风尘”角度 写思乡,角度灵活,手法独特。
答案
四层。首联为第一层,写离开故乡的时间很长;
颔联为第二层,写眼前所见不是故乡风物(或身处异地 他乡);颈联为第三层,写随着年龄增大,乡情日浓;
尾联为第四层,写旅途艰辛,反衬归情急切。
注
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
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 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 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万事非”在诗中具体指哪些内容?
解析
抓住一个词语,带动对全诗内容的理解、把握。
这 是 一 道 好 题 。 答 时 不 仅 要 注 意 “ 兵 戈 ”“ 寻 弟 妹”“故乡”等词, 更要注意与老友分别这层“非”。
教你答题 因题答题 主要是依据不同的能力要求组织成合乎要求的语言形 式。或用原句词语,或用自己语言,或用原句词语加 自己语言联缀而成。或意译,或概括,或扩展描述。 种种不同回答方式,要因题择用。不可把概括当翻译。 “提取”却用自己的语言。 理解文意题设题灵活,答题无固定模式,这是极重要 的一点。
现场批改
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 生活态度?
解析 第一问只要描述出诗人的活动即可。
答案
描写了诗人饮酒、竹林漫步、读书、卧榻看山
等生活画面,表现诗人的一种不问世事、超然物外的 隐逸的生活态度。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颔联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2)说说前两句的意思。 现场答案 a.天人永隔,还能知道你在那里会怎样呢? b.相思难却,即使知道你在那个世界里又能怎么样呢? 矫正指导 该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a 错在没有理解原句中的欲 扬先抑的用法,没有写出作者当时内心的思绪。b 侧重点 应在作者当时的心态,且没有抓住“无益”一词。 正确答案 前两句的意思是说:忘了她吧,忘了她吧,念如今生死两 茫茫,怀想又有何益,徒令人心力交瘁!(意近即可)
理解文意可能涉及诗歌的形象鉴赏及情感的把握 两个考点。因为感受、理解、分析诗歌形象,是鉴赏 诗歌的第一步,把握了诗的基本内容是情感赏析的基 础。在此特设这一题型专练,目的是对准古诗鉴赏题 之“的”,提高鉴赏分数。
一轮回顾
试题再做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 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类题精做
一、对点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注 ]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 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 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 途数起数伏。
审题点拨 答题要求 写出景象 题干关 键词语 答题范围 风尘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