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难题解析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数学难题大全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难题大全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难题大全及答案小学六年级数学难题大全及答案1甲与乙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两者相向而行,在距B地160m处相遇;甲到B地后返回A地,乙到A地后返回B地,两者又在距A地80m处相遇。

假设速度不变,则AB全长——设:全长为S(S-160)/160=(2S-80)/(S+80)∴(S-160)(S+80)=160(2S-80)S^2-80S-12800=320S-12800S^2-80S-320S=0S-80-320=0S=400甲与乙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两者相向而行,甲从A到B地后停止前行,乙则往返于BA两地之间。

已知出发后160分钟两者第一次相遇,相遇后又过了20分钟乙第一次从后面追上甲。

假设速度不变,求甲在从A到B地的过程中,乙从后面追上甲——次设:甲速度为w,乙为v,全长为S160(w+v)=S180(w-v)=S①180(w-v)=160(w+v)180w-180v=160w+160v20w=340vw=17v②∵每过两个全长会追上一次∴a=17/2=8.5≈8甲乙两人骑摩托车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且两人到达B地后各自按原速度返回,且往返于AB之间,甲速度为32km/h,乙速度为18km/h,当乙车由A 至B多次后,甲车两次追上乙车,且第二次追上乙车时是在乙车至B向A的行驶过程中,且此时距B地10km,则AB相距——km。

设:全长为S,第二次追上时,甲走了mS+10,乙走了nS+10mS+10-(nS+10)=4S(mS+10)/(nS+10)=32/18①18mS+180=32nS+32018mS-32nS=140∴9mS-16nS=70②∵mS+10-nS-10=4S∴m-n=4∴m=4+n9(4+n)S-16nS=7036S+9nS-16nS=7036S-7nS=70(36-7n)S=70③∵n为正奇数∴n=1,n=3,n=5......∵70/(36-7n)>10∴n=3,S=70一个人在环线上骑自行车,每3分钟就有一辆公交车从前向后驶过;每9分钟就有一辆公交车从后向前驶过。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疑难题解答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疑难题解答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疑难题解答【例1】已知甲:乙=3:4,乙:丙=3:2,那么甲、乙、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A.甲〉乙>丙B.丙>乙>甲C.乙〉甲>丙D.甲二乙二丙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的基本性质解答连比问题。

解答时,需将两个不同的比中共有的量转化为同一个数。

甲:乙=3:4=9:12;乙:丙=3:2=12:8,则甲:乙:丙=9:12:8,所以,乙〉甲>丙,选C。

3【例2】苹果质量的云与梨质量的耳一样多,苹果与梨质量的比是多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比的意义的理解以及和分数的关系。

根据题意:苹果质3?量的才与梨质量的耳一样多,我们把苹果和梨变成相等的份数,即苹果质量的66言与梨质量的5—样多,可以直接看出它们的比是8:9。

本题用线段图表示更加形象直观。

苹果I——I——I————I————I——一I梨I——I——_I——I——I——I~———I3626解答:4=?7=?苹果:梨=8:9【例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调制了一杯蜂蜜水。

甲调制时用了40亳升的蜂蜜,200毫升水;乙调制时用了5小杯蜂蜜,20小杯水;丙调制时用的水是蜂蜜的7倍。

()调制的蜂蜜水最甜。

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甲调制的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比是40:200=1:5二!;乙调制的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比是55:20=1:4=1;丙调制的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比是1:7二上。

所以, 47457乙调制的蜂蜜水最甜。

解答:B解答:C【例4】成年人的足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

某小区发生了一起盗窃事件,在犯罪现场留下了一个长26厘米的足印。

经过周密侦察,锁定了四名犯罪嫌疑人,下表是这四名犯罪嫌疑人的身高记录。

犯韭嫌疑人王某张某刘某李某身高(匣米)180175169160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计算说明:这四人中,谁的嫌疑最大?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解答时,先根据“成年人的足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可以看作成年人的身高是足长的7倍来推算出犯罪嫌疑人的身高。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 分数除法》疑难题解答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 分数除法》疑难题解答

第三单元 《 分数除法》疑难题解答【例1】请根据图列式。

( )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根据图形列算式。

解答时先读懂图意,然后根据图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左图把单位“1”先平均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一份,然后再求其一半是多少,列式为41÷2;右图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再求其43是多少,所以列式为32×43。

解答:41÷2 32×43【例2】判断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上“×”)(1) 甲数比乙数多31,那么乙数比甲数少31。

( )(2) 甲数是乙数的31,那么乙数是甲数的3倍。

( )(3) 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 )(4) b是一个整数,它的倒数一定是 。

( ) (5) 43是倒数,34也是倒数。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数除法和倒数的意义。

解答时,要明确的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也就是说倒数不是单独存在的,是指两个数的积是1时,我们说其中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1) 不对,单位“1”发生了变化。

(2) 对,甲数是1份,乙数是3份,所以乙数是甲数的3 倍。

(3) 不对,一个非0自然数的倒数比这个数小,如2的倒数是21,但是一个数的倒数不一定比这个数小,如31的倒数是3,3就比31大。

(4) 不对, “0”也是整数,不能做分母。

(5)不对,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是1,也就是说乘积 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说倒数,所以43是倒数,34也是倒数都是错误的。

解答:1、×2、√3、×4、×5、×1b【例3】计算(1)2017÷201720182017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转化法解答特殊数的分数除法。

解答时,先观察给出的算式,除数是一个带分数,它的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的分子都和被除数相同,都是2017,所以可以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2017,转化为比较简单的分数计算。

六年级数学试卷的十大难题

六年级数学试卷的十大难题

一、解析几何题题目:已知直线y=2x+1与圆(x-3)²+(y-2)²=9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中点坐标。

分析: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中点坐标的求解。

首先,根据圆的方程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然后通过解直线与圆的方程组,得到交点A、B的坐标,最后求出中点坐标。

二、代数应用题题目:某商品原价为x元,打折后的价格为y元,已知折扣率为60%,求原价与折后价的关系。

分析:本题考查了折扣率的应用。

根据折扣率的定义,可得出打折后的价格y与原价x的关系式为y=0.6x。

三、方程题题目: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先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行驶了20分钟,然后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行驶了40分钟,最后以每小时8公里的速度行驶了60分钟,求小明去学校的总路程。

分析:本题考查了分段速度问题及路程的计算。

首先,将每段路程用速度和时间表示出来,然后分别计算出每段路程的距离,最后将三段路程的距离相加得到总路程。

四、几何题题目: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C=3cm,BC=4cm,求斜边AB的长度。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

根据勾股定理,斜边AB的长度为√(AC²+BC²),将AC和BC的值代入即可求出AB的长度。

五、数论题题目:已知自然数n,满足n²+2n+1能被3整除,求n的取值范围。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论中的整除性质。

根据题意,将n²+2n+1分解因式,得到(n+1)²,然后根据整除性质,求出n的取值范围。

六、概率题题目:袋中有红球5个,黄球3个,白球2个,随机取出一个球,求取到红球的概率。

分析: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求解。

首先,计算总共有多少个球,然后计算取到红球的情况数,最后用取到红球的情况数除以总情况数,得到取到红球的概率。

七、函数题题目:已知函数f(x)=2x-1,求f(3)的值。

分析:本题考查了函数值的计算。

根据函数的定义,将x=3代入函数表达式,即可求得f(3)的值。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经典题难题专项练习含解析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经典题难题专项练习含解析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经典题难题专项练习含解析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解题思路: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

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答题:解:一把椅子的价钱:288÷(10-1)=32(元)一张桌子的价钱:32×10=320(元)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 3箱苹果重45千克。

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解题思路: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答题:解:45+5×3=45+15=60(千克)答:3箱梨重60千克。

3. 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

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解题思路: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

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答题:解:4×2÷4=8÷4=2(千米)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 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

每支铅笔多少钱?解题思路: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答:每支铅笔0.2元。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

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

六年级10道变态难数学题

六年级10道变态难数学题

甲乙两校共有22人参加竞赛,甲校参加人数的5分之1比乙校参加人数的4分之1少1人,甲乙两校各多少人参赛?解:设甲校有x人参加,则乙校有(22-x)人参加。

0.2 x=(22-x)×0.25-10.2x=5.5-0.25x-10.45x=4.5x=1022-10=12(人)答:甲校有10人参加,乙校有12人参加。

奥数题2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

这时两人钱相等,求乙的存款。

答案:取40%后,存款有9600×(1-40%)=5760(元)这时,甲有:(5760+120×2)÷2=3000(元)甲原来有:3000÷(1-40%)=5000(元),乙存款:9600-5000=4600(元)某书店老板去图书批发市场购买某种图书,第一次购书用100元,按该书定价2.8元出售,很快售完并获利40元。

第二次购书时,每本的批发价比第一次增多了0.5元,用去150元,所购数量比第一次多10本,当这批书售出4/5时出现滞销,便以定价的5折售完剩余图书。

试问该老板第二次售书是赔钱还是赚钱,若赔,赔多少,若赚,赚多少?答案:(100+40)/2.8=50(本)原进价:100/50=2(元),150/(2+0.5)=60(本),60×80%=48(本)48×2.8+2.8×0.5×(60-48)-150=1.2答:盈利1.2元。

奥数题4李明的爸爸经营个水果店,按开始的定价,每买出1千克水果,可获利0.2元。

后来李明建议爸爸降价销售,结果降价后每天的销量增加了1倍,每天获利比原来增加了50%。

问:每千克水果降价多少元?答案:设以前卖出X千克降价a元。

那么0.2X×(1+0.5)=(0.2-a)×2x则0.1X=2aX a=0.05答:每千克水果降价0.05元奥数题5有5个小朋友,每人都从装有许多黑白围棋子的布袋中任意摸出3枚棋子.请你证明,这5个人中至少有两个小朋友摸出的棋子的颜色的配组是一样的。

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难题(含详细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难题(含详细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难题(含详细答案)一、分数与小数的转换1. 难题:将分数 5/8 转换为小数。

答案:将分数转换为小数的方法是将分子除以分母。

因此,5/8 转换为小数的过程是5 ÷ 8 = 0.625。

2. 难题:将小数 0.75 转换为分数。

答案:将小数转换为分数的方法是将小数部分作为分子,分母为10 的相应次幂。

因此,0.75 转换为分数的过程是 75/100,可以简化为 3/4。

二、百分数的计算1. 难题:计算 60% 的 150。

答案:计算百分数的方法是将百分数转换为分数,然后乘以相应的数值。

因此,60% 的 150 的计算过程是60/100 × 150 = 90。

2. 难题: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120%,求这个数。

答案: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比的方法是将百分比转换为分数,然后乘以另一个数。

因此,假设另一个数是 x,那么这个数的计算过程是120/100 × x = 1.2x。

三、面积与体积的计算1. 难题:计算长方形的长为 10 厘米,宽为 5 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是将长和宽相乘。

因此,长为 10 厘米,宽为 5 厘米的面积是10 × 5 = 50 平方厘米。

2. 难题:计算正方体的边长为 6 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答案:计算正方体体积的方法是将边长的立方。

因此,边长为 6 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6 × 6 × 6 = 216 立方厘米。

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难题(含详细答案)四、分数的加减法1. 难题:计算 3/4 + 2/3。

答案:分数的加法需要找到分母的公共倍数,然后将分子相加。

对于 3/4 + 2/3,我们可以将分母都转换为 12,然后相加。

计算过程如下:3/4 = 9/122/3 = 8/129/12 + 8/12 = 17/12因此,3/4 + 2/3 = 17/12,也可以表示为 1 5/12。

六年级数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

六年级数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

六年级数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概念掌握的学科,对于许多六年级学生来说,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难点。

本文将探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难点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在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抽象概念的引入成为了学生们面临的一大难点。

例如,分数、代数等概念对于他们来说相对较为抽象,难以直观理解和应用。

解决方法:(1)引入具体的例子:通过实际的例子来说明抽象概念。

例如,在教授分数概念时,可以使用实物或图片来展示分数的概念,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

(2)拓展知识应用:在教学中,将抽象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概念的理解。

2. 难点二:计算思维的转变在六年级,学生需要从简单的计算方式转变为更加灵活和高效的计算思维方式,如学习使用乘法口诀表、掌握多位数的加减法等。

解决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运用启发性思维解决问题,通过提供一系列问题和思考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2)游戏化教学:利用游戏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例如数独、计算竞赛等。

这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实践训练: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多次进行计算实践,逐步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

3. 难点三: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数学教育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六年级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感到困惑,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解决方法:(1)引导学生思考:在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鼓励他们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解决途径。

(2)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通过合作交流、讨论问题,共同解决难题。

这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应用:提供实践和应用的机会,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 难点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中,许多学生存在着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应用的脱节现象,他们难以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六年级数学变态难的压轴题

六年级数学变态难的压轴题

六年级数学变态难的压轴题1、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严谨而普遍的学科,既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够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数学题目也愈加复杂和抽象。

本文将探讨六年级数学中的一道变态难题,带领读者一起探索解题思路。

2、问题描述 题目如下: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参加了一个数学竞赛,他们的名次分别为第1、2、3、4名,且他们所得分数均为2的幂次方(2,4,8,16)。

已知甲乙两人的分数之和是乙丙两人的分数之和的平方,且丙丁两人的分数之和是甲丁两人的分数之和的平方。

请问每个同学的成绩是多少?3、解题思路 为了解答这道压轴题,我们需要运用数学推理和方程式来解决。

首先,设甲、乙、丙、丁四人所得分数分别为a、b、c、d。

根据题意,我们得到以下三个方程:a +b =c +d (1)(a + b)^2 = c^2 + d^2 (2)(c + d)^2 = a^2 + d^2 (3)我们将这三个方程分别进行展开和简化,得到: (a^2 + 2ab + b^2) = (c^2 + d^2) (4) (c^2 + 2cd + d^2) = (a^2 + d^2) (5) 由于甲、乙、丙、丁四人的分数都是2的幂次方,所以a、b、c、d只能等于2、4、8、16中的一个。

我们可以列出所有可能的组合,并代入方程进行验证。

4、解题过程对于方程(4),我们将所有可能的情况代入,列出如下表格: a b c d (a^2 + 2ab + b^2) (c^2 + d^2) ----------------------------------------------- 2 2 8 16 36 340 2 4 8 16 72 340 2 8 8 16 144 340 4 2 8 16 72 340 4 4 8 16 144 340 4 8 8 16 288 340 8 2 8 16 144 340 8 4 8 16 288 340 8 8 8 16 576 340 可见,在所有九种情况中,只有当a为4,b为8,c为8,d为16时,才能使方程(4)成立。

六年级数学复习中的难题解析

六年级数学复习中的难题解析

六年级数学复习中的难题解析在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解析。

本文将就其中几个难题进行具体分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难题。

一、整数运算在六年级的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而在复习过程中,有一类难题经常令同学们感到困惑,那就是涉及正整数和负整数的运算。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例题:计算-5 + 8 - (-3)的运算结果。

解析:对于这个难题,我们可以首先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即将减去一个负数转化为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那么原式可以改写为:-5 +8 +3。

接下来,我们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5 +8 = 3,然后再加上3,最终得到答案为6。

二、分数运算六年级的数学中,分数运算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分数的难题例子:例题:计算⅔ + ¼的运算结果。

解析:对于这个难题,我们需要找到两个分数的公共分母。

在这个例子中,2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4,所以我们可以将⅔转化为8/12,将¼转化为3/12。

接下来,我们按照分数加法的规则,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加,而分母保持不变。

即8/12 + 3/12 = (8 + 3)/12 = 11/12。

所以,⅔ + ¼的运算结果为11/12。

三、图形的面积和体积在六年级的数学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图形的面积和体积。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与图形面积有关的难题:例题: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6cm,求其面积。

解析:对于这个难题,我们知道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

所以,我们只需要将边长6cm平方即可得到答案。

计算过程为6 × 6 = 36,所以该正方形的面积为36平方厘米。

在六年级的数学复习中,还会遇到许多关于图形的体积计算问题,原理和方法与计算面积类似,只需要将相应的长度或面积值代入相应的公式中即可。

四、方程与方程组在六年级的数学中,方程和方程组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难题汇总附答案

六年级数学难题汇总附答案

学习奥数的重要性1. 学习奥数是一种很好的思维训练。

奥数包含了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换元思维、反向思维、逆向思维、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立体思维等二十几种思维方式。

通过学习奥数,可以帮助孩子开拓思路,提高思维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智商水平也会得以相应的提高。

2. 学习奥数能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奥数是不同于且高于普通数学的数学内容,求解奥数题,大多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但有规律可循,讲究的是个“巧”字;不经过分析判断、逻辑推理乃至“抽丝剥茧”,是完成不了奥数题的。

所以,学习奥数对提高孩子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大有帮助3. 为中学学好数理化打下基础。

等到孩子上了中学,课程难度加大,特别是数理化是三门很重要的课程。

如果孩子在小学阶段通过学习奥数让他的思维能力得以提高,那么对他学好数理化帮助很大。

小学奥数学得好的孩子对中学阶段那点数理化大都能轻松对付。

4. 学习奥数对孩子的意志品质是一种锻炼。

大部分孩子刚学奥数时都是兴趣盎然、信心百倍,但随着课程的深入,难度也相应加大,这个时候是最能考验人的:少部分孩子凭着天分,凭着在困难面前的百折不挠和愈挫愈坚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学了进去、收到了成效;一部分孩子在家长的“威逼利诱”之下,硬着头皮熬了下来;不少孩子更是或因天资不足、或惧怕困难、或受不了这份苦、再或是其它原因而在中途打了退堂鼓。

我以为,只要能坚持学下来,不论最后取得什么样的结果,都会有所收获的,特别是对孩子的意志力是一次很好的锻炼,这对他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大有益处。

六年级数学难题汇总(解析+答案)例1.只修改970405的某一个数字,就可使修改后的六位数能被225整除,修改后的六位数是_____.(安徽省1997年小学数学竞赛题)解:逆向思考:因为225=25×9,且25和9互质,所以,只要修改后的数能分别被25和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225整除。

我们来分别考察能被25和9整除的情形。

六年级下册数学难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难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难题一、圆柱与圆锥相关难题。

1.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5厘米。

把它的侧面沿高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解析:圆柱侧面展开后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 = 2π r(其中r为底面半径,π取3.14),可得底面周长C=2×3.14×2 = 12.56厘米,所以长方形的长是12.56厘米;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即宽为5厘米。

2. 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3分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解析:首先求出底面半径r = 6÷2=3分米,根据圆锥体积公式V=(1)/(3)π r^2h (h为圆锥的高),可得V=(1)/(3)×3.14×3^2×3=(1)/(3)×3.14×9×3 = 28.26立方分米。

3. 把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解析:要削成最大的圆柱,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等于正方体的棱长。

所以圆柱底面半径r = 6÷2 = 3分米,高h=6分米。

根据圆柱体积公式V=π r^2h,可得V =3.14×3^2×6=3.14×9×6 = 169.56立方分米。

二、比例相关难题。

4. 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前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驶3小时到达乙地。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析:因为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120)/(2)=(x)/(2 + 3),即2x=120×(2 + 3),2x=120×5,x = 300千米。

5. 用比例解:一种农药,用药液和水按照1:1500配制而成。

如果现在只有3千克药液,能配制这种农药多少千克?解析:设能配制这种农药x千克,药液和农药的比例为1:(1 + 1500),则(1)/(1+1500)=(3)/(x),x=3×(1 + 1500)=3×1501 = 4503千克。

六年级数学难题解析

六年级数学难题解析

一、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解决行程问题关键在于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

问题关键在于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

二、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三、行程问题的分类及公式1、相遇问题:相向(离)运动的物体,当各自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即相遇(离)问题。

(离)问题。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路程; 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速度和。

练习练习1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A 、B 两城相对开出,行了两城相对开出,行了3.23.23.2小时后,两列还相距全程的小时后,两列还相距全程的小时后,两列还相距全程的5/8,5/8,5/8,两两车还需要几小时才能相遇?车还需要几小时才能相遇?练习练习22、快车从甲站到达乙站需要快车从甲站到达乙站需要88小时,慢车从乙站到达甲站需要慢车从乙站到达甲站需要121212小时,小时,如果快、慢两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180180180千米,甲、乙两站相遇多少千米?千米,甲、乙两站相遇多少千米?千米,甲、乙两站相遇多少千米?课外作业: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当甲车行到全程的两地同时出发,当甲车行到全程的7/117/117/11时与乙车相遇,乙车时与乙车相遇,乙车继续以每小时继续以每小时404040千米的速度前进,千米的速度前进,又行驶了又行驶了154154154千米到达千米到达A 地。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疑难题解答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疑难题解答

第五单元《圆》疑难题解答【例1】选择题(1)一个圆的半径增加1厘米,它的周长就增加()oA.1厘米B.2厘米C.6.28厘米D. 3.14厘米(2)一张彩纸长10厘米,宽9厘米,最多能剪出()个半径为1厘米的圆?A.90B.10C.20D.9(3)妈妈要买一块台布盖住家中一张直径1米的圆形桌面,你认为选()比较合适。

A.120厘米X120厘米B.3140平方厘米C.120厘米X80厘米D.785平方厘米解析:(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圆的半径变化引起圆的周长变化的规律。

解答时,根据圆的周长公式为。

=2财计算出圆的半径增加1厘米,则卜2成+1)=2打+2丸,它的周长会增加2兀厘米,即6.28厘米,所以选C。

(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图形分割的理解。

圆的半径为1厘米直径,是2厘米,长边可以剪10:2=5短边可以剪94-2=4-1,那么共可以剪5X4=20个,所以选C(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为是一张直径1米的圆形桌面,所以台布的边长应大于1米。

选项中只有120厘米X120厘米的桌布符合要求,该题错误的做法是计算桌面的面积。

所以选A【例2】如下图,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转化法”解决问题。

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半径,所以r%20,这样很容易就得到圆的面积^2=3.14X20=62.8平方厘米。

解答:3.14X20=62.8(平方厘米)答:圆的面积是62.8平方厘米。

【例3】计算下图的周长和面积。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转化法”解答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解答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时,可以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大圆的周长的一半+小圆的周长,这样根据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列式计算为3.14X10+3.14X10=20X3.14=62.8(厘米);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可以把不规则图形通过翻转、平移转化为一个半圆,这样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列式计算为3.14X102=157(平方厘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难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难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难题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在六年级上册的学习中,数学练习题是一个关键的环节,通过解答练习题,学生可以巩固知识点,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针对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中的难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难题。

1. 小明有35元,要买一本书和一支笔,已知一本书的价格是15元,一支笔的价格是8元,问小明是否够钱买书和笔?解析: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书和笔的总价格。

书的价格是15元,笔的价格是8元,那么两者的总价格是15 + 8 = 23元。

小明有35元,而总价格只需要23元,所以小明足够买书和笔。

2. 一桶水有5升,共有多少桶水可以装满10升的大桶?解析: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一共需要多少桶水。

由题意可知,每桶水有5升,而大桶需要10升的水。

我们将10升的水除以每桶5升,得到2桶。

所以,可以装满10升大桶的桶水共有2桶。

3. 甲桃子树上有20个桃子,乙桃子树上有比甲桃子树桃子多3个,乙桃子树上有多少个桃子?解析:设乙桃子树上的桃子数为X,由题意可得X = 20 + 3 = 23。

所以,乙桃子树上有23个桃子。

4. 三角形ABC中,AB = 6cm,BC = 8cm,AC = 10cm,问该三角形是什么类型的三角形?解析:根据三角形边长的关系,我们可以判断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因为AC的平方等于AB的平方加上BC的平方,即10的平方等于6的平方加上8的平方(10²=6²+8²)。

所以,该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5. 若2x + 5 = 11,求x的值。

解析: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x的值。

通过移项运算,可以得到2x = 11 - 5 = 6。

接下来,再通过除以2的运算,可以得到x = 6 / 2 = 3。

所以,x的值为3。

通过以上解答,我们可以看到在六年级上册的数学练习题中,有各种类型的难题。

对于这些难题,同学们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答。

六年级数学难题汇总

六年级数学难题汇总

六年级数学难题汇总六年级数学难题汇总(解析+答案)例1.只修改970405的某一个数字,就可使修改后的六位数能被225整除,修改后的六位数是_____.(安徽省1997年小学数学竞赛题)解:逆向思考:因为225=25×9,且25和9互质,所以,只要修改后的数能分别被25和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225整除。

我们来分别考察能被25和9整除的情形。

由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末两位数能被25整除)知,修改后的六位数的末两位数可能是25,或75.再据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检验,得9,7+0,4,5,25,25,2,27,25,7=32.故知,修改后的六位数是970425.7. 在三位数中,个位、十位、百位都是一个数的平方的共有个。

【答案】48【解】百位有1、4、9三种选择,十位、个位有0、1、4、9四种选择。

满足题意的三位数共有3×4×4,48(个)。

12. 已知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积等于10,则这样的三位数的个数是 _____ 个. 【答案】6【解】因为10,2×5,所以这些三位数只能由1、2、5组成,于是共有 ,6个(12. 下图中有五个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中的三个数的和都等于50,其中A7,25,A1,A2,A3,A4,74,A9,A3,A5,A10,76,那么A2与A5的和是多少,【答案】25【解】有A1+A2+A8,50,A9+A2+A3,50,A4+A3+A5,50,A10+A5+A6,50,A7+A8+A6,50,于是有A1+A2+A8+A9+A2+A3+A4+A3+A5+A10+A5+A6+A7+A8+A6,250,即(A1+A2+A3+A4)+(A9+A3+A5+A10)+A2+A5+2A6+2A8+ A7,250. 有74+76+A2+A5+2(A6+A8) + A7,250,而三角形A6A7A8中有A6+A7+A8,50,其中A7,25,所以A6+A8,50,25,25.那么有A2+A5,250,74,76,50,25,25.【提示】上面的推导完全正确,但我们缺乏方向感和总体把握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5
。如果乙取出30元存入甲帐号,两人
存款相等。求乙实际存款多少元?
此题不变量为甲乙两人存款的总钱数
两人存款总钱数 “1”
2
2
5
5

30元 30元
甲乙共存款多少元?

乙实际存款多少元?
30×2÷(1– 2
2020/7/11
5
2

5
)=300(元) 300×(1–
2 5
)=180(元)
某这车时间缺缺 勤勤 人人 数数 是是出出勤勤的人1 数,的全车101 间,共后有来多又少有人2人?请假,
14
此题不变量为白粉笔
白粉笔有多少支?480×(1– 1 )=360(支)
4
白粉笔占增加后总支数的几分之几?
59
1– 增加后总支数?
14 = 14 360÷
9
14
=560(支)
又买来多少红粉笔? 560–480 =80(支)
2020/7/11
甲、乙两人一同到银行去储蓄,已知甲存款数是两人
存款总数的
(1)第二次运出后,粮库里还有大米多少包?
90+200=290(包 )
(2)第一次运出后,粮库里还有大米多少包?
(290+50)×2=680(包 )
(3)粮库里原有大米多少包?
(680+30)×2=1420(包 )
2020/7/11
甲、乙、丙、丁四个小朋友有课外读物160本。为了广泛阅读, 甲给乙12本,乙给丙15本,丙给丁10本,丁给甲6本,这时四 个人的本数恰好相等。他们原本各有多少本?
2020/7/11
2020/7/11
甲已、知乙乙两比人 甲在 多银 存行了存24款元,,甲求存甲款、的乙各14 存等款于多乙少存元款?的15
1
1
甲×
4 =乙× 甲=乙×
1
5
÷
1
5 甲=乙×
4 5
4
4
设乙存款数为单位“1” ,甲存款数是乙的5
乙存款多少元? 甲存款多少元?
2020/7/11
24÷(1– 4 )=120(元) 5
乙存款多少元?
24×5=120(元)
2020/7/11
甲、乙两人到书店去买书,共带了54元,甲用了自己钱 的求甲43 、,乙乙原用来了各自带己了钱多的少54钱,?两人剩下的钱正好相等,
3
甲×(1– 4 甲×
)=乙×(1–
1 4
=乙×
1 5
4 5

甲=乙× 4
5
4
设乙原来钱数为单位“1” ,甲原来4 钱数是乙的5
20×2=40(个)
(2)第一次卖完后剩下多少个鸡蛋?(40+9)×2=98(个)
(3)原有多少个鸡蛋? (98+8)×2=212(个)
2020/7/11
仿练: 粮库内存有大米若干包,第一次运出库存的一半多30包,第二 次运出剩下的一半多50包,第三次运出90包,还剩下200包,求 原有大米多少包?
根据题意可知:交换后课外读物总数不变,四人现在本数相等, 可求出每人现在有多少本书。
160÷4=40(本)
交换情况如下: 甲:给出12本,收进6本=40本 甲:40+12–6=46(本) 乙:给出15本,收进12本=40本 乙:40+15–12=43(本) 丙:给出10本,收进15本=40本 丙:40+10–15=35(本) 丁:给出6本,收进10本=40本 丁:40+6–10=36(本)
120–24=96(元)
方法2
1
1
甲、乙两人在银行存款,甲存款的 4 等于乙存款的 已知乙比甲多存了24元,求甲、乙各存款多少元?
5
甲× 1 4
1 =乙× 5
11
甲︰乙= 5 ︰ 4
甲︰乙= 4 ︰5
设甲存款数为4份 ,乙存款数是5份 。
一份多少元?
24÷(5- 4)=24(元)
甲存款多少元?
24×4=96(元)
6
乙=丙×(1+ 1 ) 乙=丙× 4 3
3
甲=丙× 4 × 5 3 10 6
甲=丙× 9 设丙的年龄为单位“1”,甲的年龄是丙的10
9
丙的年龄是多少岁? 4÷( 10 – 1)=36(岁) 9
2020/7/11
2020/7/11
教师办公室有红、白粉笔共480支,其中红粉笔占总 支数的 1 ,后来又买来一些红粉笔,这时红粉笔占 总支数的4 5 ,求又买来多少红粉笔?
乙原来带了多少元? 54÷(1+ 5 )=30(元)
甲原来带了多少元? 54–30=24(元)
2020/7/11
方法2: 甲、乙两人到书店去买书,共带了54元,甲用了自己钱 的求甲43 、,乙乙原用来了各自带己了钱多的少54钱,?两人剩下的钱正好相等,
3
甲×(1– 4 )=乙×(1–
甲×
1 =乙× 4 乙=甲×
1 5 5
4 5

4
5
设甲原来钱数为单位“1” ,乙原来钱数是甲的4
甲原来带了多少元? 54÷(1+ 5 )=24(元)
4
乙原来带了多少元? 54–24=30(元)
2020/7/11
1
1
甲的年龄比乙的年龄少 6 ,乙的年龄比丙的年龄多 3 ,
甲比丙大4岁,求丙的年龄是多少岁?
甲=乙×(1–
1)
6
甲=乙× 5
8
此题不变量为全车间数
原缺勤人数占全车间人数的几分之几?
1 10
÷(1+ 1 10
1 )=11
现缺勤人数占全车间人数的几分之几?
1 8
÷(1+ 1 8
1 )= 9
现缺勤人数比 原缺勤人数多全车间人数的几分之几?
11 2
9 – 11 = 99
全车间共有多少人?
2020/7/11
2
2 ÷ 99 =99(人)
2020/7/11
2020/7/11
一位农民到农贸市场卖鸡蛋。第一次卖出全部鸡蛋的一半零8个,
第二次卖出余下的鸡蛋的一半零9个,第三次卖出再余下的一半
零20个,恰好卖完,这位农民带来鸡蛋多少个?
全部的一半



8 个
余下的一半
9 余下的 20 个一半 个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第二次卖完后剩下多少个鸡蛋?(第三次卖出鸡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