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人际关系学》必考考点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人际关系学》必考考点汇总

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

第一节人际关系的概念和实质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定义为:“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这条定义强调了两点:第一,作为个体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进行物质或精神的交往;第二,人与人之间在交往和互动中会发生、发展和形成某种关系。第三,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总是维系着某种心理联系。

二、人际关系的实质

人际关系(除与生俱来的血缘、亲缘、地缘关系外)是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人际交往是人的本质的表现,是人的本性的要求。而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础是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质关系、精神关系同属于利益关系。因此,我们认为利益是人际关系的实质。

(一)人际关系的建立受利益的驱使

利益绝不仅仅是物质利益,而是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两个方面。人们相互交往,建立某种人际关系都是为了满足各自不同的、一定的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

(二)利益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

除血缘、亲缘、地缘关系外,人际关系,其建立的基础是利益。

1.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人类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

2.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基础

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关系,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3.利益是法律关系的基础.

法律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法律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关系。

4.利益是道德关系的基础

道德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产物。

即便是血缘、亲缘、地缘关系,也脱离不了利益关系。

(三)利益对人际关系的性质起决定作用

人际关系从其性质来看,大体可分为非对抗性的、积极友好的交往关系和消极对抗性的人际关系。

三、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

维度是分类的有组织的层次结构,或称为级别。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

尊卑与亲疏的表现非常明显。尊卑有序,在中国农村,更是人际交往的突出特点。

四、人际关系的特点

(一)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正是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

首先,人际关系的社会性体现在人们是在赖以生存的劳动中结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

其次,人际关系的社会性还体现在人们是运用在劳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语言系统进行交往的。

第三,人际关系的社会性在现代社会体现得更明显、更强化。

(二)历史性

人际关系的历史性特点体现在人际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三)客观性

人际关系的客观性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际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2.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

第一,人际关系的确立条件具有客观性。人际关系的确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人际关系的主体——人;人际需要;人际接触或互动。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第二,人际关系的形成具有客观性。由于人的生产而直接形成的人际关系有:家庭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等。

第三,人际关系的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

网络时代的到来导致了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迅猛异常、波及面极广的人一机一人互动的新型人际关系——网际关系。

3.人际关系的功能具有客观性

(四)情感性

情感是人际交往的动力系统。在人际交往中,人的情感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属于结合性情感,另一类属于分离性情感。结合性情感具有积极性,促使人们互相接近、吸引、接纳、沟通、理解等。分离性情感具有消极性,使人们互相疏远、脱离、回避、紧张、不协调等。

著名心理学家P·贝尔斯曾提出把人际间的相互影响分为82类,后归纳为4个方面:在人际交往中,结合性情感越强烈,分离性情感越薄弱,交往程度越高。反之,结合性情感越薄弱,分离性情感越高,交往程度越低。

(五)复杂性

(六)变动性

人际交往的双方都是能动的主体,人际关系随着交往主体态度的变动而变动。

如亲密一疏远一对立;或和睦一矛盾一分居一离异。

(七)网际关系新特点

网际关系,是以网络和数字信息为中介,在超文本多媒体链接中实现的人——机——人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网际关系具有许多新特点,如多维性、全球性、虚拟性、不确定性、非中心化等等。

第二节人际关系学的学科体系

一、人际关系学的概念

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

二、人际关系学的学科性质

(一)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社会科学。

(二)人际关系学是二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

20世纪20年代后期,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等学者通过“霍桑实验”的研究,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并把它正式作为一门科学开始了专门研究。

人际关系与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行为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学等等,都有某种关联。因此,我们说人际关系字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

(三)人际关系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

三、人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人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

主要包括:(1)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2)人群关系和人际需要理论;(3)角色、戏剧和交换理论;(4)相互作用和认识平衡理论等。

(二)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真正作为一门学科进行专门研究的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由西方学者开始的。美国哈佛大学学者梅奥等人通过8年的“霍桑实验”,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一书,在书中首次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梅奥根据实验结果发现并总结了人际关系学的主要论点:提高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是在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而不只是待遇和工作环境。生产率不仅受物理的和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受社会的心理的因素的影响。对人际关系产生、发展的历史研究以及对形成人际关系的条件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对人类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探寻人际关系的客观规律,了解和预测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

(九)人际关系的研究方法和评估方法

人际关系学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适用于人际关系学的研究,如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社会测量法、统计法等。人际关系评估方法主要有:社会测量法、参照测量法、人物测定法、自然观察评估法、心理测评法等。

第三节研究人际关系学的目的、原则与方法

一、研究人际关系学的目的

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理论方面

1.建立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完善的学科体系

2.为人们的人际交往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有助于分析和研究人际关系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4.有助于从理论上划清人际关系学与庸俗关系学的界线

(二)实践方面

在实践方面,研究人际关系学的目的主要表现在:

1.协调、优化人际关系

人与人交往互动往往受到利益的驱使。研究人际关系学能总结出化解冲突、解决矛盾的方法。

2.预防、消除人际障碍

有利于人们保持健康心态,建立平等的、友好的、正常的、健康的、和睦的人际关系。

3.建立、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

研究人际关系可以引导人们发扬人际互助精神,学会换位思考,宽以待人,互相信任,相互激励,建立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新型人际关系。

4.培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自我管理和调节人际关系能力的大小,亦即情感智商的高低。

二、研究人际关系学的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系统是指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在研究人际关系学时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要尽力做到:

(1)把人际关系子系统放在社会大系统中进行研究,不能脱离社会这个大系统。

(2)要对人际关系系统复杂的因素和结构进行分析,以了解和掌握构成要素的种类、数量等。

(3)注重横向的比较研究,分析人际关系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区别与影响,以便更准确地把握人际关系的特征和规律。

(4)全面地、综合地分析人际关系与各类系统的联系。系统是由个体、整体、联系三要素组成的,联系是普遍的、绝对的。通过了解相互的联系,更好地把握人际关系学科的本质。

(二)客观性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