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 公开课
2024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赛课获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展示天姥山风光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天姥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 观,激发学生对天姥山的向往和探索欲望。
03 朗读诗歌,感受韵律美
教师示范朗读《梦游天姥吟留别》,让学生初步 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整体感知,理解诗意
01
02
03
梳理诗歌结构
引导学生梳理诗歌的结构, 划分为梦因、梦境和梦醒 三个部分,有助于学生整 体把握诗歌内容。
设计。
多元化教学评估方式
综合运用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多 种评估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
学习效果和水平。
加强课堂互动与引导
通过增加课堂互动环节、设置激励机 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 性。
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作为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 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以更好地引导 学生成长和发展。
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对自然、 历史、文化的敬畏和热爱,培 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通过学习李白的作品,了解唐 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 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03
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01 讲述李白生平及时代背景
通过介绍李白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对诗 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产生兴趣。
和美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师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诗歌的背景和内容。 通过朗读、背诵、默写等手段,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李白对自由、理想、人生 的追求和感悟,引导学生思考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 公开课课件
“我欲因之梦吴越……”这六句,构成的是清幽静雅的意境。
2.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另选两个人物,并化用其作品(不必完全引用),补写两个句子, 做到内容连贯、句式一致。
是中国人,就有权利向上天要一座山。杜甫需要一座泰山,让他领略“一览众 山小”的豪迈;李__白__需__要__一__座__天__姥__山__,_让__他__追__求__“__日__月__照__耀__金__银__台__”__的__光__明__与__自__由__; _苏__轼__需__要__一__座__庐__山__ , _让__他__认__识__“__只__缘__身__在__此__山__中__”__的__哲__理__ ; 毛 泽 东 需 要 一 座 井 冈 山,让他胸有“凌云志”,取得建立新中国的胜利。
了解背景
天宝二年(743),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 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42岁了,满以为可以 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 伤下,次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诗人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 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 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 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行前写了这首诗,向朋友表明自己 的心情。政治上的失意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 愤之作”。
活动四
理解内容,把握情感
1.朗读第一段,然后思考,除了天姥山外,诗人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饱览名山大川的李白为什么会梦游天姥山?
答案 瀛洲、五岳、赤城、天台。以这些名山大川来来衬托天姥山,夸张地 写出了天姥山的神秘、高峻、伟丽。表达李白对天姥山的景仰向往之情。
2.诗中的第二段景物描写可概括为吴越幽景、登山快景、夜间奇景、仙界幻景 四幅图景,请概括出每幅图景的特点。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公开课教案(6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公开课教案(6篇)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公开课教案(通用6篇)1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在阅读中体验诗歌丰富的想象力和奔放的写作气势。
2.知识目标了解李白,了解李白诗歌的深远影响和益处。
3.情感目标熟悉诗人的写作情绪,理解诗歌中复杂的思想和情感重点和难点1.欣赏宏伟而不可预测的梦想和深刻的意义。
2.了解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学习李白独立自主的个性。
学时安排3学时教学过程一、开课有这样一副对联:千古诗才、蓬莱文建安骨、骄傲、青莲居、降仙。
请问:这副对联上写的是谁?(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专题。
李白是我们的老朋友。
李白叫太白,叫青莲僧。
他是唐代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诗仙”、“诗圣”的杜甫,是唐代诗坛的孪生星座。
二、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清廉居民,盛唐诗人,是中国古代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的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一般发生在唐玄宗开元、天宝的40多年。
历史上,这一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是唐代最繁荣的时期。
他以“救民”、“安邦”的政治思想,希望有所作为。
天宝二年,唐玄宗在朋友吴云的推荐下,将李白召入长安,供奉翰林(皇帝的文官),当时他四十二岁。
李白被叫到北京。
他想用这个来展示自己的才华,让自己与众不同。
然而,他很不高兴。
玄宗只给了他一个闲散的仆人的位置,并没有给他一个很高的位置。
此外,他很自豪,拒绝与政要分享。
他还冒犯了显要人物,因为他命令玄宗最喜欢的高丽诗在喝醉时脱下靴子。
就连玄宗也没有好好对待他。
只在长安住了一年多,他就拿到了钱回来,他从布衣做起国王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他的政治失败使他非常沮丧,使他看到封建统治者的放荡和腐败。
在被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天宝四年(745年),李白准备从东鲁(现在的山东)南下到吴越(现在的江苏南部),并写了这首诗来向他的朋友证明他的感情。
晚年,他住在长江以南。
61岁的时候,我听说太尉李光碧率领一支大军出城与安石叛军作战。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2024)
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 图。
2024/1/30
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 漫主义色彩。
8
关键意象与象征手法探讨
“天姥山”象征了诗人追求的光明、 自由的世界。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中的“熊咆龙吟”象征着黑暗势力 的嚣张和恐怖,“殷岩泉”则暗示了 诗人内心的激愤和不平。
宋代游历诗歌
以陆游的《游山西村》为 代表,描绘了诗人深入民 间、体验生活的真实感受 。
清代游历诗歌
以袁枚的《随园诗话》为 代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 美的敏锐观察和独特见解 。
17
当代游历诗歌创作现状
创作主题
当代游历诗歌创作主题更加多元 化,不仅关注自然风光和人文景 观,还涉及社会现实、历史文化
等多个领域。
不屈的精神。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怎么能够低头顺从权贵,让自己失去开心的笑容呢?通过这句话,李白展现 了他独立自由的精神风貌和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 练习题答案:李白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善于运用夸张、想象、象征等艺术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情 感和理想。《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通过梦游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奇幻美妙的世界,表达了对自由、超脱 和个性解放的追求。同时,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03 修辞手法
详细解读诗中所运用的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 手法,如“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等,让学 生领略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2024/1/30
12
难点问题探讨及解答
难点问题
探讨学生在理解诗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如诗 歌意象的解析、诗人情感的把握等。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第2单元第3课《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教学课件
研读第三段
思考: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是消 极颓废的心理外露吗?
有人认为,这是李白消极的世界观——虚 无主义人生态度集中反应。李白的一生主要 的思想就是纵情山水、恣意游乐、放浪形 骸、消极避世。他写梦游天姥梦境的虚幻, 是为了告知东鲁的朋友,人世间的一切是虚 幻的,如过眼烟云,美则美矣,但转瞬即 逝,最快意、最能抚慰人心灵的是“且放白 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怎能摧眉折 腰事奉权贵,让我们不能开心开颜?两感叹 之间的关系是来龙去脉。
壮美雄奇
熊咆龙吟
山 之
深林层巅
黑云密布 水面升烟
夜 雷鸣电闪
景 山崩地裂
石门中开
夸张、拟人 光怪陆离阴郁凝重
阴森恐惧
青冥浩荡
神 日月照耀 仙 彩虹为衣 富丽堂皇壮丽特殊 登 驱风为马 场 老虎奏乐
鸾凤拉车
月夜渡湖
幽静
山之夜景
神秘迷离
山之日景
壮观雄奇
仙人登场
富丽堂皇
研读第二段
思考:诗人由梦转醒的心情如何? 提示:抓关键字眼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 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 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 我不得开心颜!
由写梦境转入写实,揭示全诗的中心 意思。这是由梦醒后的徘徊失望引出的表 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当中有对人生的伤 感,逃避现实、消极处世的一面,也有鄙 弃权臣贵戚的傲骨。后者更是主要的感
奉诏入京 供奉翰林
(742)
初入长安 无功而返
(730)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725)
奸佞当道 赐金返还
(744)
与友畅饮 做将进酒
(752)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教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和 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 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时间:2课时
课程安排: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讲解诗歌大意;第二课时深入剖析诗 歌内涵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本背景及结构分析
创作背景
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对现实不满,选择离开长安,开始漫游生活。在漫游期间,他创作了《梦游天姥吟留 别》,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权贵的蔑视。
感谢观看
下一讲内容预告
01
简要介绍下一讲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期待。
预习要求
02
明确提出下一讲的预习要求,包括需要阅读的课文内容、需要
思考的问题等,以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
预习检查
03
在下一讲开始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可以通过提问
、小测验等方式进行,以确保学生认真完成了预习任务。
THANKS
问题范围
学生可以就课文内容、作者观点、文学技巧等方 面提出问题。
教师针对性解答和总结归纳
解答方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有针 对性的解答,可以结合课文内容 和相关背景知识进行讲解。
总结归纳
在回答完学生的问题后,教师需 要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归纳,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 解和记忆。
下一讲预告及预习要求
审美价值体现
意境深远
诗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营造了一个深远而富 有感染力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感受到诗 人的情感和思考。
语言优美
诗人运用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将情感、景象和思想 融为一体,使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语言的 魅力。
2024年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文学背景、作者简介、作品结构及主题思想;(2)分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如夸张、对比、象征等;(3)学会鉴赏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讨论等形式,深入解读《梦游天姥吟留别》;(2)运用比较阅读、文本细读等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3)结合现实生活,感悟诗歌的意境,培养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理想,坚定信念;(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尊重他人,善于交流。
二、教学内容1.文学背景与作者简介(1)介绍唐代文学背景,强调李白在诗歌史上的地位;(2)介绍李白的生平事迹,突出其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
2.作品结构及主题思想(1)分析诗歌的结构,把握起承转合;(2)解读诗歌的主题思想,探讨李白对理想的追求。
3.艺术手法分析(1)夸张手法:描绘天姥山的壮美景象;(2)对比手法:梦中仙境与现实世界的对比;(3)象征手法:诗歌中的人物、景象象征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4.诗歌鉴赏(1)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如韵律、节奏、意象等;(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如梦幻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交融;(3)挖掘诗歌的情感美,如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5.创新思维培养(1)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诗歌;(2)鼓励学生运用诗歌中的艺术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理想。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文学背景与作者简介;(2)学生分享对李白的了解及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初步感受。
2.诗歌结构分析(1)学生自主学习,划分诗歌的起承转合;(2)全班讨论,共同总结诗歌的结构特点。
3.主题思想解读(1)学生小组合作,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2)全班分享,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4.艺术手法分析(1)学生细读诗歌,寻找并分析艺术手法;(2)全班讨论,教师总结诗歌的艺术特点。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优质公开课教学课件
05 跨文化对比:东 西方诗歌比较
东西方诗歌发展历程概述
东方诗歌发展历程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东方诗歌历经 数千年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瑰宝。
西方诗歌发展历程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史诗、抒情诗,到中世纪骑士文学、文 艺复兴时期的十四行诗,再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诗歌 创新,西方诗歌同样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样的艺术风格 。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思想活跃,诗歌、绘画、音乐等文化艺术形式都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
唐代诗歌发展脉络及特点
唐代诗歌的发展经历了初唐、盛 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每个 时期都有不同的诗歌风格和特点
。
初唐诗歌以对景描写和抒情为主 ,风格清新自然;盛唐诗歌则更 加注重对古代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风格典雅华丽。
中唐诗歌开始注重表现内心感受 和思考,风格更加深沉;晚唐诗 歌则更加注重对现实社会的关注
06 学生互动环节与 课堂总结
学生提问与答疑环节
鼓励学生提出对《梦游天姥吟留 别》的疑问和困惑,如诗中的意
象、象征意义等。
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 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和掌握诗歌。
通过学生提问,了解学生对课堂 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
供参考。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 取一个主题或角度,如诗歌的 意境、艺术手法、文化背景等 ,进行深入探讨。
李白简介
概述李白的生平、成就及在文学史上 的地位,引导学生对诗人有更深入的 了解。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 题、意象、艺术手法等, 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教学PPT课件(正稿)
题
解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幻。 天姥: 所梦的内容。 吟: 古诗体式。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检查预习
给划线字注音
天姥山 mǔ 天台山 tāi 殷岩泉 yǐn
瀛洲 yíng 渌水 lù 訇然 hōng
剡溪 shàn 澹澹 dàn 魂悸 jì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虎鼓瑟兮鸾回车
(名词作动词,弹奏)
积极入世 蔑视权贵 傲岸不羁
诗眼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点睛之笔,升华主题。
诗人向往神仙世界, 鄙弃黑暗现实世界。
显示诗人反抗精神, 表现诗人蔑视权贵、 追求自由的理想。
拓展延伸
请将李白诗与李贺的《梦天》进行比较,分析两诗 在意象、意境、情感、表现手法方面的异同。
梦天
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意象 花 石 熊 龙 岩泉 深林 云 水
意境 昏暗恍惚 阴森恐怖
情感 流连忘返 恐惧震惊
手法 夸张
拟人
4.仙界盛会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列缺 霹雳 丘峦 洞天 石扉 青冥 日月
鉴赏梦境
合作探究
诗歌记叙了哪些事件? 描写了哪些意象? 意境有什么特点? 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赏析第一段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 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2024版年度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ppt课件
唐代文学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生 活哲理,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李白作为唐代文学的杰出代表, 其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2024/2/3
10
03
诗歌内容解析
2024/2/3
11
全文朗读与分段讲解
全文朗读
通过朗读全诗,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 韵律和节奏,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2024/2/3
18
05
文化内涵拓展
2024/2/3
19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发展概况
初唐时期
山水田园诗开始兴起,以王绩为代表,其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 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盛唐时期
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将山水田园诗推向高峰,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 然景色为主,讲究意境和神韵,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唐时期
彩。
2024/2/3
16
夸张、想象等修辞手法运用
2024/2/3
01
夸张手法的运用
诗人在作品中大量运用夸张手法,如“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
城”等诗句,通过夸张天姥山的高大雄伟,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
力。
02
想象手法的运用
诗人通过想象手法,描绘出了一幅幅瑰丽奇特的画面,如“霓为衣兮风
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等诗句,通过想象展现出仙境的神秘和美
22
06
文化传承与现实意义
2024/2/3
23
古典诗词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和传承,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
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古典诗词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学习古典诗词可以提高人们的人文素 养和审美能力,培养高雅的情趣和品格。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倒叙法:如“梦 游天姥”部分, 先描述天姥山的 壮观景象,再引 出诗人对天姥山
的向往之情
虚实结合:如“梦 游天姥”部分,先 描述现实中的天姥 山,再描述梦中的 天姥山,通过对比 突出诗人对天姥山
的向往之情
夸张想象:如 “梦游天姥”部 分,描述诗人梦 游天姥山的所见 所闻,运用夸张 手法表现天姥山
的壮观景象
不畏艰险:领悟到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必须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珍视亲情和友情:通过梦游天姥的经历,更加珍视亲情和友情,感恩身边的人和事。
题目:简要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 题目: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题目:探究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题目: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寓情于景:如 “梦游天姥”部 分,通过对天姥 山的描写,表达 了诗人对天姥山 的向往之情和对
现实的感慨
对比:通过对比现实和梦境,突出了作者对天姥山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夸张:通过夸张手法描写天姥山的高大雄伟,表达了作者对天姥山的敬畏之情
象征:通过象征手法表现了作者对权贵的批判和否定,以及对自由与平等的向往 渲染:通过渲染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天姥山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 染力
定义:将情感融 入到景物描写中, 通过景物的变化 来表现情感的变 化。
运用方式:通过 寓情于景、情景 交融的手法,将 诗人的情感与景 物描写融为一体, 使诗歌更具感染 力和艺术魅力。
目的:让读者更 加深刻地感受到 诗人的情感和思 想,增强诗歌的 艺术效果和感染 力。
效果:通过寓情 于景、情景交融 的手法,可以让 诗歌更加生动形 象,让读者更加 深入地理解诗人 的情感和思想。
梦游原因:向往天 姥山,追求自由和 仙境
山路行踪:穿越山 林、遇见神仙、游 览洞府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文本研习
学生分组合作,从诗歌的意象 、语言、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 探讨,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 诗歌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学生互动环节设计
01
02
03
04
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和艺 术手法,每组派代表发言,全
班交流。
课堂提问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全班共同 探讨解答,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05 附录与参考资料
课程相关图片、图表等辅助材料
图片
天姥山风景、李白画像、古诗中 描述的场景等。
图表
李白生平年表、诗歌风格演变图 等。
推荐阅读书目与文献
《李白诗歌赏析》
详细解读了李白的创作背景和诗歌内涵,有助于深入理解其作品 。
《中国唐代文学史》
全面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了解李白所处的时代背 景。
达的情感等。
艺术特色分析
02
分析此诗的艺术手法,如夸张、想象、象征等,以及其在表现
李白内心世界中的作用。
思想内涵探讨
03
深入挖掘此诗所表达的李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现实
的批判。
02 文本解析
诗歌主题解读
主题概述
这首诗通过梦游天姥山的经历, 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不满
考。
文化传承
这首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后世的文学和文化发展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03 教学实施
教学方法介绍
情境创设法
通过多媒体手段,营造 与诗歌内容相符的情境 ,帮助学生进入诗境。
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 讨诗歌的主题和艺术手 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拓展延伸
别人笔下旳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对淡淡孤月,吟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风听懂
你浓浓旳乡愁;望重重蜀道,写下“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 豺”,山了解你满怀旳哀愁。身处大唐盛世,却有“停杯投箸 不能食”旳苦闷,“荣华东流水”旳淡然,“安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旳呐喊。
有人说你放荡不羁,其实你是一身傲骨。与酒为伴,对月 吟诗,你活出了自己,活出了精彩。让国舅磨墨,让宠臣脱靴, 让爱妃捧砚,天下之大,傲王侯,藐权贵者,能有几人?
一 知人论世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宝二年,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 奉(皇帝旳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四十二岁了,满觉得可实现自己 旳政治思想,但因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旳谗言中伤下,第二 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上旳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认清 了封建统治者旳荒淫腐朽。被排挤出长安旳第二年,即天宝四年 (745)年,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 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白自己心情旳诗。
一身傲气,惊世才华,是你; 一派洒脱,写遍情怀,是你!
最终,你向着那波光中旳月影一跃,跃进了你旳浪漫世界, 留下了一水灿烂。
拓展延伸
学生笔下旳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恰如其分旳语言体现,利于友谊旳沟通。高适旳“莫愁前 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邻”,都用优美旳语言送走了友人,到达了友谊旳沟通。李白
二、初读课文 预习检测
给划线字注音
瀛洲 天姥 渌水 脚著谢公屐 石扉
澹澹
y íng mǔ lù zhu ó .j ī f ēi
d àn
二、初读课文 预习检测
解释句中旳古今异义字
烟涛微茫信难求 云霞明灭或可睹 势拔五岳掩赤城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白离开长安之后,他被贬到远离京城的地区。
在这期间,他写下了这首长达170字的诗,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内容。
诗中描述了李白梦游天姥山的情景,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其中,“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这句诗,表现了天姥山的高耸入云、气势磅礴,同时也表达了李白的崇高理想和追求。
除了内容,我们还应该注意这首诗的文学特点。
李白的诗歌风格独具特色,他运用了大量的想象和夸张手法,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震撼力。
例如,“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这句诗,通过描绘剡溪的美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
天姥山是唐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道家文化的重要圣地之一。
在唐代,很多文人墨客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诗文和墨宝。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李白的生平和思想,以及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等。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背景、内容和文学特点,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加深了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认识。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经典。
我们也应该学会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总之,这节课我们收获颇丰,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下继续学习和探索,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不断努力。
2024年度公开课《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课件
跨时代的价值
即使在现代社会,《梦游天姥吟留别 》依然具有跨时代的价值,其独特的 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仍然能够 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2024/2/2
16
04
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挖掘
Chapter
23
与美术学科结合:诗意画创作欣赏
01
02
03
04
诗意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简述
《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意画创 作背景与风格特点
诗意画中的意象与符号解析
诗意画欣赏方法与审美体验分 享
2024/2/2
24
与音乐学科结合:古典音乐配乐朗诵
古典音乐的起源、发展与特点概述
适合《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古典音乐曲目推荐与解析
2024/2/2
17
唐代士人心态反映
渴望建功立业
唐代士人普遍怀有建功立业的抱负,但现实中往往 遭遇挫折。《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描绘梦境中的 奇幻景象,反映了作者对超越现实的渴望。
对山水自然的热爱
唐代士人热爱山水自然,将其视为心灵的归宿。《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姥山景象,正是作者心中 理想的自然之境。
唐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诗歌、散文、小说等 文学形式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唐代文学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思想,同时反映了当时社 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唐代诗人辈出,作品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 度,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之一。
2024/2/2
4
诗人李白生平及成就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
设计测验题目
(2024年)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PPT教案
01
02
03
分组讨论的目的
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和讨论 ,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 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 的意境和情感。
2024/3/26
讨论主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主题、情感、意象等。
讨论方式
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 班汇报讨论结果,其他组 员可以补充或提出不同意 见。
19
提问环节:解答学生疑问,深化理解
2024/3/26
24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探究
2024/3/26
提供阅读指导
为学生提供阅读指导,包括如何理解诗歌的意境、把握诗 人的情感、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 阅读和探究李白的诗歌作品。
布置阅读任务
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如阅读《将进酒》、《庐山谣》等 李白的代表作,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阅读笔记或心得体 会,以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
学生对诗中意境和情感 的理解和感受
2024/3/26
27
总结学生在本次课程中的表现
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 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2024/3/26
学生们能够准确理解诗中运用 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对诗 人的思想感情有了更深入的认 识。
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学 生们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提高了阅读和鉴赏能力。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3/26
7
梦游天姥吟留别文本解读
2024/3/26
题目解读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梦游”表示作者在梦中游历,“天姥”是山名,“吟”是古诗 的一种体式,表示歌咏,“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告别。整个题目的意思是作 者梦游天姥山后写下这首诗留给朋友。
文本结构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对此欲倒东南倾”,写梦游天姥山的缘起;第 二部分从“我欲因之梦吴越”到“仙之人兮列如麻”,写梦游天姥山的经过;第三部分从 “忽魂悸以魄动”到结尾,写梦醒后的感慨。
【公开课经典课件】《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确实、实在 有时 遮蔽
因:根据;之:“代指前文中越人说的话” 通“着” 震响
列,通“裂”;列缺:闪电 醒来
催眉:低眉;事:侍奉
思考题目 ●1、本文内容是虚还是实? ●2、写的内容是?
梦游天姥吟留别
虚写
天姥山
属歌行体, 写作目的: 多有悲愁慨 告别朋友
叹之意。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 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 欲倒东南倾。
诗仙李白
作者介绍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擅用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 法),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诗风豪放 飘逸。
他的诗留传下来的近千首,各体皆备, 都有脍炙人口的名篇,尤以七言歌行和五、 七言绝句成就最大。其诗气象宏大,格调雄 浑,感情豪迈,境界开阔,清新自然,余味 无穷。杜甫称赞其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 鬼神”。
②哪个字用得妙?
③梦游部分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思考:
我欲 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①诗人是如何进入梦境的?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②过渡句中,哪个词用得妙?
“飞度”。“飞”写出了急切心情和飘逸似仙的姿态。注意“度”不是 “渡”,因为是在湖面上的天空中“飞”的,而不是在水中游的。
为下文仙人出场做铺垫
洞外:熊跑龙吟之声震天地,泉水殷殷如雷鸣,连深林和层巅都震惊。 天色阴沉,给人恐怖阴森之感。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雄伟壮观、光辉灿烂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热闹非凡 富丽堂皇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⑥入夜之后诗人又有何所见所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中仙境
神奇壮美
辉煌绚丽
三、精读课文 合作探究
有人说,这是一首游仙诗,表现诗人对仙境的向 往,那么,诗人为什么向往仙境呢?
补 充 材 料
写 作 背 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 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 作为, 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 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 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 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 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Yǎn)州话别,准备南 游吴越,临行作本诗,借以表白心情。
拓展延伸
他人笔下的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你从月光下走来,你轻挥衣袖,洒下一片浪漫情怀; 你从蜀道上走来,你微微昂头,留下一身豪放气概; 你从唐诗中走来,你挥洒文墨,记下一个鼎盛时代。 你名中带“白”,的确,正如一张白纸,才可尽情在上面描 绘出天马行空的想象,才可尽兴在上面挥写出任何豪迈、磅礴的 气势,才可温柔地倾诉出那一片浪漫心境。 一身傲气,惊世才华,是你; 一派洒脱,写遍情怀,是你! 最后,你向着那波光中的月影一跃,跃进了你的浪漫世界, 留下了一水灿烂。
三、精读课文 合作探究
诵读第三段思考
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性格? 你 如何看待这种性格,请用一段话评价 你心中的李白
①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伤情绪 → ②蔑视权贵、傲岸不羁的性格 →
消极 积极
拓展延伸
他人笔下的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你,从页页诗篇走来,酒入豪肠,三分 剑气,七分月光;你,向历史深处走去,秀 口一吐,半个盛唐。仙骨豪情,傲岸不屈, 风情万种,仗笔独行。你轻舟一解,整条长 江就诗意奔腾;你亮丽的文字,刺痛了一双 双习惯黑暗的眼睛。
学生笔下的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当诗仙宽袍弃履,举起樽而邀明月,沐 月华而影三人的那刻,这一丝浸透了蟾晖的 酒香便飘飘摇摇了千余年,萦绕在数万才子 的鼻尖挥散不去,似是还携了月下那人的三 分不羁。这瞬间的感悟,便在孩童清亮的诵 读声中变为醉人的永恒。 ——福建满分作文《这也是一种永恒》
梦游天姥吟留别
对淡淡孤月,吟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风听 懂你浓浓的乡愁;望重重蜀道,写下“所守或匪亲,化 为狼与豺”,山了解你满怀的忧愁。身处大唐盛世,却 有“停杯投箸不能食”的苦闷,“荣华东流水”的淡然,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呐喊。 有人说你放荡不羁,其实你是一身傲骨。与酒为伴, 对月吟诗,你活出了自己,活出了精彩。让国舅磨墨, 让宠臣脱靴,让爱妃捧砚,天下之大,傲王侯,藐权贵 者,能有几人? 李白——世上潇洒走一回,留一身豪情,留一座丰碑。
天姥风光欣赏
天姥仙山----拨云尖
二、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天姥风光欣赏
天姥入梦
二、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天姥风光欣赏
云海漫漫
二、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天姥风光欣赏
天姥远眺
二、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天姥风光欣赏
仙雾弥漫
二、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天姥风光欣赏
仙界云宇
二、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天姥风光欣赏
半壁见海日
拓展延伸
学生笔下的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 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 《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 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 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 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 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 语言的钥匙。 —— 广东高分作文《语言与沟通》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
解 题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 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
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知识链接:送别诗的分类
1、表达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朋友间的真挚情 意。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王勃的《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2、诗作内容以叮咛、称颂、体贴入微的宽慰、劝慰勉励友人为 主,兼抒别情。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高适的《别董大》 3、借送别言志。这类诗以送别为题,实际目的是借送别表 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多含身世之感。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 心志的。如李白的《梦游天姆吟留别》。
知识链接:送别诗的分类
4、以送别为名,实为写景或抒发其他情感。杨万里的《晓出 净慈寺送林子方》 。 5、借送别表达思古之情。骆宾王的《与易水送别》。 6、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 警示之意。在离别之意中渗透着作者的身世际遇和人生感慨。 即寄无限人生感慨于依依惜别之中。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 校书叔云》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 兼劝慰警示之意。在离别之意中渗透着作者的身世际遇和人生 感慨。即寄无限人生感慨于依依惜别之中。李白的《宣州谢朓 楼饯别校书叔云》。
解释句中的多义字
訇然中开 使我不得开心颜 古来万事东流水
(打开,动词) (舒展,动词) (事情,名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侍奉,动词)
二、初读课文 预习检测
词类活用
1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弹奏 名词作动词,侍奉
虎鼓瑟兮鸾回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云青青兮欲雨
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二、初读课文 预习检测
二、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天姥风光欣赏
湖光山色
二、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天姥风光欣赏
湖光山色
二、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天姥风光欣赏
镜湖风光
二、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天姥风光欣赏
镜湖扬波
二、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天姥风光欣赏
古驿道
二、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天姥风光欣赏
千岩万转
二、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诵读并分析 第二段:
二、初读课文 预习检测
给划线字注音
瀛洲 天姥 渌水 脚著谢公屐 石扉 澹澹
yí ng mǔ lù . zhu ó j ī f ēi d àn
二、初读课文 预习检测
解释句中的古今异义字
烟涛微茫信难求 云霞明灭或可睹
势拔五岳掩赤城
(信,的确、实在)
(灭,暗.或,有时) (拔,超出)
二、初读课文 预习检测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导 言
他喝起酒来“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作起文章来 “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是 五岳寻仙,浪迹山水。他是“梦长庚星而诞”,死又是 “乘酒捉月,遂沉水中”。他有“济苍生,安黎民”的 远大抱负,但政治上却屡屡受挫,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 曾这样评价他:“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 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就是李白!
朗诵: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齐读第一段 并思考:
2
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用?
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用以衬托天姥的雄峻巍峨, 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小结:第一段写入梦感知
天姥风光欣赏
二、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拓展延伸
他人笔下的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对淡淡孤月,吟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风听懂 你浓浓的乡愁;望重重蜀道,写下“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 豺”,山了解你满怀的忧愁。身处大唐盛世,却有“停杯投箸 不能食”的苦闷,“荣华东流水”的淡然,“安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的呐喊。 有人说你放荡不羁,其实你是一身傲骨。与酒为伴,对月 吟诗,你活出了自己,活出了精彩。让国舅磨墨,让宠臣脱靴, 让爱妃捧砚,天下之大,傲王侯,藐权贵者,能有几人? 李白——世上潇洒走一回,留一身豪情,留一座丰碑。
三、精读课文 合作探究
有人说,这是一首游仙诗,表现诗人对仙境的向 往,那么,诗人为什么向往仙境呢? 描写神仙世界,鄙弃黑暗现实,追求 个性自由。 (特色:用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构成 了浪漫主义的杰作)
三、精读课文 合作探究
主旨归纳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 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 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 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 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 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 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课下作业
1
背默全诗 以“梦游……” 为题写一篇短文。
2
梦游天姥吟留别
谢谢!
一高小荷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
知人论世
天宝二年,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 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四十二岁了,满以为可实现自 己的政治思想,但因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次 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认清 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 年,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 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
1 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 幅图景,并用1—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剡溪美景 ——1至3句
(飞:夸张,形容心情急切。送:拟人)
天姥奇景 ——4至10句
(殷:作动词用。栗、惊:使动用法)
洞天仙境 ——11至13句 梦醒
仙人如 烟霞
——14至15句 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
二、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诵读并分析 2 第二段:
梦游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