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谈人生
爱因斯坦的人生观名言
![爱因斯坦的人生观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0ac3a3aea417866fb94a8ecf.png)
爱因斯坦的人生观名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著名的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
[1]因为“对理论物理的贡献,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创立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
一1.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
2.信念最好能由经验和明晰的思想来支持。
3.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高品质之一————尽管把这种自豪喊得最响的往往是那些努力最小的人。
4.有不少人,他们不追求那些物质的东西,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知。
5.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愉快,对事业的兴奋。
6.世界上,宇宙中,有多少难解的谜啊……还是抓紧时间工作吧!7.对一个人来说,所斯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
8.不惜寸阴于今日,必留遗憾于明天。
9.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10.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二爱因斯坦的41句名言可贵的人生观1.没有牺牲,也就绝不可能有真正的进步。
2.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
3.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4.通向人类真正的伟大境界的通道只有一条—苦难的道路。
5.一个人只有以他全部的力量和精神致力于某一事业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师。
6.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7.一个人被工作弄得神魂颠倒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这的确是幸运。
8.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9.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信念,无论哪种可能有的信念。
10.推动你的事业,而不要让你的事业推动你。
爱因斯坦关于人生意义的一段话
![爱因斯坦关于人生意义的一段话](https://img.taocdn.com/s3/m/7e66543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9.png)
爱因斯坦关于人生意义的一段话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生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赋予生命以意义。
”他认为,个体应该为自己和社会的利益而努力,而这种努力应该超越自己的私利。
他强调,人类存在的意义在于为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和人道主义的进展而工作。
因此,爱因斯坦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不仅是一个天才的科学家,更是一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福祉的提高。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为世界的和平、公正和人道主义的事业奋斗,哪怕只是尽力而为。
总之,爱因斯坦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自身的享受和功绩,而在于通过自己的力量和努力,为改善世界状况和促进人类福祉做出贡献。
爱因斯坦: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爱因斯坦: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https://img.taocdn.com/s3/m/ee4c385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7.png)
爱因斯坦: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1、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2、天才和愚蠢之间的区别就是天才是有极限的。
3、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4、要打破人的偏见比崩解一个原子还难。
5、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会用哪些武器,但第四次世界大战中人们肯定用的是木棍和石块。
6、如果一个想法在一开始不是荒谬的,那它就是没有希望的。
7、一个从未犯错的人是因为他不曾尝试新鲜事物。
8、把你的手放在滚热的炉子上一分钟,感觉起来像一小时。
坐在
一个漂亮姑娘身边整整一小时,感觉起来像一分钟。
这就是相对论。
9、每个人都身怀天赋,但如果用会不会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只鱼,它会终其一生以为自己愚蠢。
10、专家只是训练有素的狗。
11、一切都应该尽可能地简单,但不要太简单。
12、生命会给你所要的东西,只要你不断地向它要,但是你在要的时候要讲得清楚。
13、有时候一个人为不花钱得到的东西付出的代价最高。
14、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有没有别的方案可选。
15、上帝难以捉摸,但并不心怀恶意。
爱因斯坦留给人类的忠告
![爱因斯坦留给人类的忠告](https://img.taocdn.com/s3/m/49bee05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8.png)
爱因斯坦留给人类的忠告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留给人类的忠告至今仍然具有深刻的意义。
他的忠告不仅仅是关于科学方面的,更是关于人生的智慧。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要保持好奇心。
他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是对问题持续地好奇。
”好奇心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只有保持好奇心,才能不断地探索未知领域,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要勇于尝试。
他说:“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但是只有勇于尝试,才能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第三,爱因斯坦告诉我们要保持谦虚。
他说:“我并不是一个天才,只是比别人更加耐心。
”谦虚是一种美德,只有保持谦虚,才能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要关注他人。
他说:“我们必须学会关注他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自己。
”在人际关系中,关注他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关注他人,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爱因斯坦留给人类的忠告是非常珍贵的,它们不仅仅是关于科学方面的,更是关于人生的智慧。
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这些忠告,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爱因斯坦谈人生
![爱因斯坦谈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af81fa9969dc5022aaea00a1.png)
爱因斯坦谈人生作者:来源:《数字商业时代》2014年第10期按理,介绍一个人的言论,首先要介绍他的生平。
不过我相信,对于爱因斯坦,可以免去这个环节,因为他的事很多人都知道,去网上也能查到。
不过他成长过程中有个细节值得关注一下。
他5岁时得到了一只磁罗盘,这对于当时的他,有一种敬畏和惊奇的感觉,这感觉持续了他的一生,他的伟大科学成就也是以此为基础的。
12岁时,他第一次看几何教科书,也有同样的惊奇。
由此可见,一个人幼小时接触什么是十分重要的。
本书的成书很有特色。
编选者海伦·杜卡斯女士,从1928年开始担任爱因斯坦的秘书,直到爱因斯坦1955年去世。
此后她一直负责保管爱因斯坦的档案。
最重要的是,她出于个人兴趣,一直在收集爱因斯坦大量的书信和只言片语。
编者为这些书信和只言片语所感动,编选了这本书。
书中的书信,大部分是爱因斯坦迄今从未发表过的。
而那些只言片语,则是他不为发表、信笔写下的。
编者编书时,没有编排章节,没有加目录,也没有索引,他们希望让这些文字自己来说话。
若我为这本书做个介绍,我想这样说:这本书看上去是一些书信和只言片语,实质上是通过这些来讲述爱因斯坦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讲述他对人生的理解。
人活着到底为什么通常,一个人在某一领域出色,就会被人当作全才。
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爱因斯坦也不例外,他就会为别人解答一些关于“人活着到底为什么”这样的问题。
1959年初,爱因斯坦收到一封19岁的大学生写的信。
信中,大学生问他:先生,人活着到底为什么?“我不知道是何种力量让我降生于世,不知道世界是什么,也不知道我是谁。
我对万物一无所知,我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感官、灵魂,甚至不知道我自身的组成部分:它令我演说,它思考一切并思考自己,它了解自身并不比了解其他事物更多。
我看到可怖的宇宙空间环绕着我,我感到自己被束缚在这广袤宇宙的狭小一隅;我不知道自己为何在此处而不在彼处,也不知道为何我被赐予的这段短暂时间恰好属于此刻而不属于永恒的另一刻——在我之前或我之后的时刻。
爱因斯坦生死观
![爱因斯坦生死观](https://img.taocdn.com/s3/m/fae39d5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e.png)
爱因斯坦生死观
爱因斯坦对生死观的理解可以从他的一些言论和观点中得到一些启示。
以下是一些与爱因斯坦生死观相关的观点:
1. 生死循环:爱因斯坦表示,他相信在宇宙循环理论中,生死是相互关联的环节。
他认为死亡的个体会被再次重生为新的个体。
2. 对死亡的接受:在他的书信和文章中,爱因斯坦多次表达了对死亡的接受和平静。
他认为死亡是生命过程的一部分,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因此不应该惧怕或抵抗。
3. 生命的无尽之旅:爱因斯坦相信生命是无止境的旅程,我们的精神和意识会延续下去,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4. 宇宙的奥秘:爱因斯坦对宇宙的研究和理解,同时也影响了他对生死的理解。
他认为宇宙是复杂而不可知的,我们对生死的看法也应该放在宇宙的更广阔背景下去观察。
因为爱因斯坦的生死观并没有集中在一个特定的论述之下,所以我们不能给出一个具体而确切的结论。
然而,从他的观点中可以看出,他持有一种积极和平静的态度,认为生死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不应过于担忧或恐惧。
他的观点也与宗教信仰有一定的关联,但并非完全契合传统宗教的观点。
爱因斯坦的人生哲学
![爱因斯坦的人生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1687908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c.png)
爱因斯坦的人生哲学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物理学、哲学和文学等领域都有深刻的贡献。
他的人生哲学对于当今社会仍有着深远的影响,下面将就他的人生哲学进行探讨。
一、“无我”的思想爱因斯坦的哲学思想深受佛教“无我”的影响。
他认为世界是个统一的整体,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隐藏的联系。
在他看来,人类的行动和思想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最终会形成一个综合整体,这种整体并不是由一个独立的“我”所组成的,而是由普遍的物质力场所构成的。
爱因斯坦的“无我”的思想使他的研究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学科领域,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哲学、宗教和人文科学等领域。
这种思想也让他持续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追求更高的境界。
二、科学与道德的关系在爱因斯坦的哲学思想中,科学与道德的关系密不可分。
他认为科学家必须抱持一种正确的伦理观念和道德价值,追求真理和实际利益的平衡。
与此同时,爱因斯坦也强调科学家必须尊重人类尊严和生命的平等。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家需要运用科学知识和技术为人类谋福利,同时也要警惕科学可能带来的危险。
在全球危机和环境问题等方面,他主张利用科学技术来解决紧迫问题,但也要以人类的利益为本,避免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三、人类与宇宙的关系爱因斯坦的哲学思想强调人类与宇宙的联系。
他认为人类必须意识到自然环境是我们的“家园”,而不是我们可以随意处置的资源。
在这个意义上,他的宇宙观念也深受生态学的思想影响。
爱因斯坦相信人类可以通过科学来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同时也强调每个人类个体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体,不受任何机械或外部力场的支配。
这种哲学观点与新自由主义时代追求个人利益和自由的思潮相对立,强调了人类的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
四、哲学与间隔爱因斯坦的哲学思想中,间隔是一种深刻的概念。
在物理学和哲学的领域中,他追求一种能够挖掘“空隙”特性的哲学思想,希望通过这种思想揭示自然的各种奥秘。
爱因斯坦在国际上有重要机会交流思想。
他关注的不仅仅是物理学家,还有比较模糊或模棱两可的哲学问题。
爱因斯坦最智慧的十句话,想象力是引导进步的动力
![爱因斯坦最智慧的十句话,想象力是引导进步的动力](https://img.taocdn.com/s3/m/046bc3f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2.png)
爱因斯坦最智慧的十句话,想象力是引导进步的动力
1. 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式,一种是生活不存在奇迹,另一种则是,所有的一切都是奇迹。
2. 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3.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4. 我认为只有大胆的臆测,而不是事实的积累,才能引领我们往前迈进。
5. 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6. 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
7. 伟大的思想经常会受懦弱世俗的强烈反对。
8. 科学的全部不过就是日常思考的提炼。
9. 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
10.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
爱因斯坦说过的人生格言
![爱因斯坦说过的人生格言](https://img.taocdn.com/s3/m/4316f81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d.png)
爱因斯坦说过的人生格言爱因斯坦名言1、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无限,它包含了一切,推动着进步,是人类进化的源泉。
2、不是我聪明,只是我和问题周旋得比较久。
3、武力不能维持和平。
只有互相理解才可以。
4、学校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最重要的手段。
与过去相比,这种情况更加适合于今天。
由于经济生活现代化的发展,作为传统和教育的传递者的家庭已消弱了。
因此,比起以往来,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康,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学校。
5、哲学、艺术和科学,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趋向高深,使它从单纯的生理存在中升华,并把个人引向自由。
6、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
7、重点是:发展儿童般渴望认知的欲望,并将这儿童引导至重要的社会领域。
8、常识就是人到十八岁为止所累积的各种偏见。
9、光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10、好奇心的存在,自有它的道理。
11、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12、这种理想我叫它“猪栏理想”。
这则名言令我十分感动,因为爱因斯坦说的是“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方向”。
我想:“人的理想和未来不就是因为努力和判断创造出来的吗?”。
他还说,“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爱因斯坦对安逸和快乐不屑一顾的神情。
所谓“勤、勉”不也是和爱因斯坦理论相一致的吗?爱因斯坦的话语中只有一句话,这种理想的基础我叫他猪栏理想,这和我们奋发图强,自力更新的思想是相悖的。
13、“我没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是保持了我持续不断的好奇心。
”14、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
15、是什么伤害了你的好奇心?我一直好奇的是,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成功,而有的人却会失败,因此我花了数年的时间来学习成功学。
为别人而生存:爱因斯坦的人生价值论和生命意义观
![为别人而生存:爱因斯坦的人生价值论和生命意义观](https://img.taocdn.com/s3/m/389918e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c.png)
为别人而生存:爱因斯坦的人生价值论和生命意义观人生是什么?是舞台还是客栈,是拼搏还是旅行,是享乐还是苦役,是泡影还是永恒?自古以来,就有敏感的心智提出并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可是迄今仍未见到一个公认的答案(也许根本就没有公认的答案)。
如果说人生似谜,人们是否能窥见其谜底?如果说人生如梦,人们是否有梦醒的时候?对于百味人生这个斯芬克斯之谜,爱因斯坦也颇感困惑。
他问道:“究竟是什么东西使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极端认真负责?这真是一个谜。
这一切都是为了谁?难道说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同辈人吗?还是为了子孙后代?都不是。
这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谜。
”不过,他又说:“有时大概可推测出意图。
”或许正是这种建立在外部启示和内心体悟基础上的推测,形成了爱因斯坦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人生观。
一、“高山景行”人生观之泉源爱因斯坦的人生观源于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他的自觉的道德修养及社会实践。
他说:“当条顿族的野蛮人破坏了欧洲古代文化以后,一种新的比较优秀的文化生活从两个源泉逐渐发展起来,这两个源泉就是犹大人的《圣经》和希腊人的哲学和艺术。
不知什么缘故,它们没有在普遍的浩劫中被埋葬掉。
把这两个彼此不同的源泉汇合起来,标志着我们目前这个文化新时代的开始,而且这种汇合,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了构成我们今天生活的真正准则的一切内容。
”诚如叔本华所说:“犹太教的基本特质是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因为它认为物质世界是绝对真实的东西。
”爱因斯坦也深有同感。
他认为,犹太教“几乎只涉及人生的道德态度和对生命的道德态度”,犹太教中的“为上帝服务”也就等于“为生命服务”。
犹太人中的最优秀者,特别是先知们和耶稣,就曾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爱因斯坦指出:“犹太教决不是一种先验的宗教;它所涉及的是我们在过着的生活,并且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掌握的生活,此外就没有别的。
因此我觉得,如果按照宗教这个词的公认意义,那就很难说它是一种宗教,特别是要求于犹太人的,不是‘信仰’,而是超越个人意义的生命的神圣化。
爱因斯坦谈人生
![爱因斯坦谈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afdc2a3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9.png)
爱因斯坦谈人生第一篇:爱因斯坦谈人生爱因斯坦谈人生爱因斯坦谈人生我们这些终有一死的凡人是多么不可思议!每个人都只在这世界上作短暂的逗留,究竟为了什么却并不知道,虽然偶尔觉得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
但无需深思,从日常生活中就可认识到我们是为别人而活。
首先是为其幸福和健康维系着我们幸福的那些人。
其次是为许许多多素昧平生的人,同情的纽带把他们的命运和我们联系在一起。
每天早上我都上百次的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与别人的劳动分不开,这些人有的仍健在,有的已过时,我还提醒自己,对于我已经得到和正在得到的一切,我要尽心尽力作出相应的回报。
我非常愿意过简朴的生活,我经常不安的感到自己过多地占有了同胞的劳动成果。
我认为把人分成不同的阶层是没有道理的,归根到底是一种强制行为。
我还认为简单朴素、不事张扬的生活,对任何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我根本就不相信哲学所谓的自由。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不仅是外界所迫也是内心所需。
叔本华说过:“一个人能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
”从年轻时这句话就深深地激励着我。
生活中,无论是我自己面临困境,还是看见他人遇到艰难,我都以此自慰;同时,这句话也是我宽容忍耐的不尽源泉。
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安心的缓减那已使人气馁的沉重的责任感,并使我们不至于对自己对他人都过分苛求;这也是有助于培养一个人的人生观,特别是那种该幽默就幽默一下的人生观。
探求个人或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或目的,客观地讲,我一直都认为是荒谬的。
当然,每个人都有某种理想,正是这种理想决定了它的奋斗目标和价值标准。
因此,我从来不认为安逸和快乐本身是最终所求,我把这种理想准则称之为“猪舍的理想”。
一直照亮我前进道路并反复使我愉快面对生活的理想是真善美。
如果没有与我同心同德的人在一起而产生的亲和感,如果不轻信于客观世界、不轻信艺术和科学领域达不到的目标,生活对我是十分空虚的。
至于那些老生常谈的人生目标,诸如物质占有、功成名就、舒适享受等等,对我来讲都不屑一顾。
年轻爱因斯坦对人生的感悟
![年轻爱因斯坦对人生的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ff6b77a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1.png)
年轻爱因斯坦对人生的感悟
年轻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生最重要的是保持好奇心和热情,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这句话不仅是他自己的人生信条,也是他一生的追求和实践。
爱因斯坦从小就表现出了对自然界的浓厚兴趣和好奇心。
他喜欢观察周围的事物,思考它们的本质和规律。
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他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在他的人生中,他不断地追求知识和真理,不断地挑战自己和传统观念。
他的理论革命不仅颠覆了牛顿力学的基础,也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成就不仅是科学史上的伟大贡献,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爱因斯坦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保持好奇心和热情是人生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创新。
只有不断地挑战自己和传统观念,才能开拓新的领域和创造新的价值。
爱因斯坦的人生也告诉我们,追求知识和真理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我们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和挫折。
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不断地追求,最终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年轻的爱因斯坦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和启示。
保持好奇心和热情,不断地学习和探索,追求知识和真理,这些品质不仅是科
学家的必备素质,也是每个人成功的关键。
让我们向爱因斯坦学习,不断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
爱因斯坦:如何度过你的人生?只有两种方式
![爱因斯坦:如何度过你的人生?只有两种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eefcd5fa69eae009591becab.png)
爱因斯坦:如何度过你的人生?只有两种方式人的一生该如何度过?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答案。
爱因斯坦却说:“只有两种方式度过你的人生,一种是把什么都不当奇迹,另一种是把什么都当成奇迹。
”两种方式,其实体现的是两种人的心态,他们最终的人生结局也不一样。
爱因斯坦:如何度过你的人生?只有两种方式爱因斯坦:如何度过你的人生?只有两种方式★把什么都不当奇迹把什么都不当奇迹,对什么都失去兴趣和好奇之心,对生活有一种随遇而安,什么都不在乎的心态。
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是占大多数的。
他们对于日复一日的生活已经麻木,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身旁的事没有太多的惊喜。
他们的心态,就像一颗小石子丢进大海,激不起一小点的浪花。
换句话说,就是这样的人,对于生活失去了激情,心如止水,甚至如枯井。
其实,这样的活法是很可怕的。
没有激情的人,就如同日过中天,将慢慢走向衰落。
人有没有激情,和年龄没有关系,和心态却密切相关。
有的人年纪轻轻,却有一副老态龙钟的心态;有的人七老八十,却还保持着年轻的心。
心态越衰老,对于生活越失去激情。
他的心态不单对自己不利,还会影响身边的人,让身边的人得不到快乐。
就如一个女孩,其实只有二十多三十不到的样子,但是她一直觉得自己已经看透了一切,似乎这世上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让她觉得是好的。
她对谁都是一副冷漠的样子,仿佛别人都欠她的钱似的。
因为这样,她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她的亲人,甚至都不待见她。
我曾经以为,事情是否是相反的?是因为她得不到爱,所以才封闭自己?但跟她相处之后,才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是她自己的问题。
她对我说:“我为什么要先对别人好?别人为什么不先对我好?”我只是听了她这一句,就明白所有的症结都在她自己的身上。
一个从不肯付出的人,又怎么可能指望别人对她付出?一个对别人不爱,对世界不爱,甚至对自己都不爱的人,又怎能指望她会把什么都当奇迹?所以,“哀莫大于心死”。
心“死”了,世界也就和她无关了。
爱因斯坦:如何度过你的人生?只有两种方式爱因斯坦:如何度过你的人生?只有两种方式★把什么都当成奇迹还有另一种人,是“把什么都当成奇迹”。
爱因斯坦的人生“相对论”_名人故事
![爱因斯坦的人生“相对论”_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a244dc81a37f111f1855bbc.png)
爱因斯坦的人生“相对论”“大”“小”论:没有边界,只有探索爱因斯坦科学研究的领域,小到量子,大至宇宙。
天地之间,他如一束光,将思想的光芒深入浩瀚的宇宙和微小的量子,照亮了物理学探索的前行之路。
时间和空间,我们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在面对,对一般人而言,从不需要为时间和空间问题操心,但爱因斯坦不一样。
他对时空的兴趣自小而生、终生探求、乐此不疲。
还在四五岁的时候,爱因斯坦卧病在床,爸爸给了他一个罗盘。
罗盘小磁针竟然听任一种看不见的东西(场)摆布,这与平日里通过接触而起作用的力学方法完全不同,这种神秘的力量让爱因斯坦激动得浑身颤抖。
后来,爱因斯坦终生致力于用场论来描述自然。
引力是时空结构的弯曲,“一只瞎眼的甲虫在弯曲的树枝表面爬行,它没有发现它爬过的路径是弯的”。
基于“引力会使光线弯曲”这个概念,他预言了从遥远恒星发出的光经过太阳附近的强引力场时弯曲的程度。
追赶一束光会是什么样子?1895年,年仅16岁的爱因斯坦就在想象如果自己与一束光并肩前行,会发生什么情况。
10年以后,他以研究论文回答了自己的提问,成为一名真正的“光束骑士”。
“非”“常”论:蔑视权威,敬畏规律爱因斯坦的卓越之处在于他是一个孤独者、反叛者和不循规蹈矩的思想者。
他对自然规律充满敬畏,但面对权威,犹如逆道而行者,显得那么反叛;他深切关怀人类,相对热闹的世俗者,他显得那么孤独。
在“非”“常”之间,他如一个神,缔造了科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神话。
在爱因斯坦的个性中,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不愿意屈从权威。
他最大的思想激励来自一个学医的学生塔尔穆德。
这个“家庭教师”带给10岁的爱因斯坦一套配有插图的《自然科学大众丛书》、一本几何学教科书,并向他推荐康德,介绍哲学。
这套由21本小书组成的丛书是亚伦·;伯恩斯坦写的。
“这套书我是目不转睛一口气读完的。
”与自然科学和哲学的亲密接触,培养了爱因斯坦对一切形式的教条和权威的反感。
“盲目地迷信权威是真理的最大敌人。
爱因斯坦关于人生意义的一段话
![爱因斯坦关于人生意义的一段话](https://img.taocdn.com/s3/m/213718f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a.png)
爱因斯坦关于人生意义的一段话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
他对于人类生命和宇宙的思考深入人心。
在他的许多论文和日记中,他畅谈了他对于人生意义的看法。
以下是他的一段话:“我所理解的人生意义是为了创造、分享和欣赏。
无论是科学、音乐、文学、艺术还是哲学,生命的价值在于探索和发现新的领域。
我们需要运用我们的想象力和智慧,找到我们的使命并追求我们的梦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分享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以便与他人共同成长。
最终,我们应该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以及不断寻找精神层面的提升和内心的愉悦。
”这段话是关于人生意义的经典文献之一,它向我们传递了很多富有意义的信息。
首先,它强调了创造和发现新事物的最重要性。
生命是无尽的旅程,我们应该不断寻求新的知识和经验,以便成长和发展。
我们需要展现自己的才智和想象力,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这样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
其次,这段话着重强调了分享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个体都无法完全掌握所有知识和信息。
因此,我们应该从别人处学习,同时尽可能分享我们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交流和沟通,我们可以共同学习和成长,拓展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
最后,这段话强调了欣赏和感悟美好事物的重要性。
生命的意义在于寻找获得幸福和成就感的方式,通过不断的提升自己和探索新事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爱因斯坦的这段话描绘了人生的基本要素。
我们需要不断地发现和创造新的事物,并与他人分享我们的知识和经验。
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生命中的美好事物,并通过它们来激励我们在精神层面的提升和成长。
这些是我们在追求人生意义时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爱因斯坦自述人生哲理
![爱因斯坦自述人生哲理](https://img.taocdn.com/s3/m/f19b5471a417866fb84a8ebf.png)
爱因斯坦自述人生哲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获得实证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生于德国东部的乌尔姆,一个犹太血统的家庭。
他的父亲海尔曼·爱因斯坦很有数学天赋,但老家没钱供他上学,只好弃学经商;爱因斯坦的母亲保里诺·爱因斯坦是粮商的女儿,很有音乐天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年幼时就学习音乐,六岁开始练习拉小提琴,音乐几乎成了爱因斯坦的"第二职业",小提琴终身陪伴着他。
在爱因斯坦上学之前,他父亲给了他一个罗盘(指北针),罗盘的指针总要指着南北极,这使小爱因斯坦着迷了很久,一心想探询其中的奥秘!直到成年,他都还牢记这件事情。
另一次经历给他的印象也很深刻:上学几年后,他得到一本欧几里德几何学的课本,书中许多公理的论证,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以至于超越了课程进度,自己一口气就将它学完。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牛顿一样并不显得“早慧”。
他到 3岁还不会说话,在整个学生时代也没有表现出“神童”的天赋,甚至在教师眼里显得平凡迟钝。
实际上,爱因斯坦对于教师的刻板讲课方法感到不满,而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勤奋自学的探索能力。
他还早在中学时代就提前自修了包括微积分在内的基础数学、及某些理论物理知识;进入大学后,他自修了经典物理,独立研究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爱因斯坦不拘成见,勇于创新。
“怀疑一切”的信条,贯穿他整个科学生涯的始终。
当然,爱因斯坦的杰出成就来自他坚持不懈的努力。
有个青年人向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请教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给他写下了一个代数公式:A=X+Y+Z他解释说,A代表成功,X代表你付出的劳动,Y代表你对所研究问题的兴趣,而Z表示谦虚、不要说空话大话!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有句名言:“科学研究好像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
”下面选贴爱因斯坦一生中,从小到老的几张特有纪念意义和代表性的照片:少年爱因斯坦和比他小两岁的妹妹玛伽 40岁时的爱因斯坦壮年工作时的爱因斯坦 75岁时的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自述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全文如下——“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运多么奇特!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从知道,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
《爱因斯坦谈人生》读书笔记
![《爱因斯坦谈人生》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79e35f733d4b14e85246839.png)
《爱因斯坦谈人生》读书笔记☆[美]海伦.杜卡斯巴纳希.霍夫曼编选.李宏昀译.爱因斯坦谈人生[m].复旦大学出版社,XX.本书作者海伦.杜卡斯曾担任爱因斯坦的秘书,爱因斯坦去世后一直是爱因斯坦档案的保管者。
霍夫曼博士曾是爱因斯坦的合作者,并曾同杜卡斯女士合写过爱因斯坦的权威传记《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创造者和叛逆者》。
本书给读者展示了伟人的另一面:他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他也是伟大的人。
*“我名气越大,人就越笨。
”5(感悟:名利是精神负担,为名利所羁绊就会让人迷失方向,阻塞思维。
)*爱因斯坦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清晰的认识和规划,他在年方十六时写了一篇题为《我对未来的计划》的作文,内容如下:11-12快乐的人满足于现状,不大为未来考虑。
而另一方面,年轻人总喜欢大胆地畅想未来。
对一个严肃认真的年轻人来说,尽可能准确地为自己树立人生目标,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如果我有幸通过考试,我将到苏黎世的联邦工艺学院学习。
在那里我将用四年时间学习数学和物理。
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自然科学这些分支的教授,我喜爱的是其中理论性的部分。
握制订这样的计划,理由如下:首先,我个人擅长抽象思维和数学思维,不善于幻想和实践。
再者,我的心愿也促使我作出上述选择。
这很自然:人总是喜欢做他擅长的事情。
此外,科学工作有一定的独立性,这也让我颇感称心。
*1927年3月,爱因斯坦反对把他的讲课稿发表在《自然科学》杂志上,他向编辑强调:“我不赞成发表这些内容,因为课程的原创性不够。
人的对自己严格要求。
应当尽可能地把不重要的东西全都删去,不然就不要指望别人来阅读自己的作品。
”21*爱因斯坦毫不介意那些关于他的无耻的谣言和胡诌,他说:“时间是个筛子,重要的东西多半都会漏过网眼落入遗忘的深渊;而被时间挑剩下的,往往仍是些陈词滥调罢了。
”“只要涉及我,即便是小声嘀咕都会变成嘹亮的军号。
”22*爱因斯坦强调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寒伧的,他说:“在大自然面前——以及在学生面前,以为理论物理学家是多么的寒伧!”26(感悟:爱因斯坦反对孤立的探索个人的生活意义,而要置于整个人类的生活目的去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因斯坦谈人生
爱因斯坦谈人生
我们这些终有一死的凡人是多么不可思议!每个人都只在这世界上作短暂的逗留,究竟为了什么却并不知道,虽然偶尔觉得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
但无需深思,从日常生活中就可认识到我们是为别人而活。
首先是为其幸福和健康维系着我们幸福的那些人。
其次是为许许多多素昧平生的人,同情的纽带把他们的命运和我们联系在一起。
每天早上我都上百次的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与别人的劳动分不开,这些人有的仍健在,有的已过时,我还提醒自己,对于我已经得到和正在得到的一切,我要尽心尽力作出相应的回报。
我非常愿意过简朴的生活,我经常不安的感到自己过多地占有了同胞的劳动成果。
我认为把人分成不同的阶层是没有道理的,归根到底是一种强制行为。
我还认为简单朴素、不事张扬的生活,对任何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我根本就不相信哲学所谓的自由。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不仅是外界所迫也是内心所需。
叔本华说过:“一个人能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
”从年轻时这句话就深深地激励着我。
生活中,无论是我自己面临困境,还是看见他人遇到艰难,我都以此自慰;同时,这
句话也是我宽容忍耐的不尽源泉。
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安心的缓减那已使人气馁的沉重的责任感,并使我们不至于对自己对他人都过分苛求;这也是有助于培养一个人的人生观,特别是那种该幽默就幽默一下的人生观。
探求个人或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或目的,客观地讲,我一直都认为是荒谬的。
当然,每个人都有某种理想,正是这种理想决定了它的奋斗目标和价值标准。
因此,我从来不认为安逸和快乐本身是最终所求,我把这种理想准则称之为“猪舍的理想”。
一直照亮我前进道路并反复使我愉快面对生活的理想是真善美。
如果没有与我同心同德的人在一起而产生的亲和感,如果不轻信于客观世界、不轻信艺术和科学领域达不到的目标,生活对我是十分空虚的。
至于那些老生常谈的人生目标,诸如物质占有、功成名就、舒适享受等等,对我来讲都不屑一顾。
我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另一方面我又明显地不愿与世间人士直接接触,这形成了奇特的反差。
我的确是个“孤独的旅行者”,从未全心属于我的国家,我的朋友,乃至我的直系亲属;面对所有这些社会关系,我一直有一种距离感,一直想要孤独,这种感觉与时俱增。
一个人会强烈地感到和他人相互理解、意见一致总有限度,但并不为之遗憾。
毫无疑问,这样的人会失去一些天真和无忧;
另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独立自主,不受他人的主张、习惯和判断的影响,同时也不至于情不自禁的把自己内心的平衡建立在这种不牢靠的基础之上。
体验神秘是最美妙的。
真正的科学正是萌芽于这种最原始的情感。
任何一个人不懂得这点也不再会对此感到神奇、为之惊叹的人,就如行尸走肉一般,他的眼睛将毫无神采可言。
正是人们对神秘的体验使宗教得以诞生。
我们知道存在未知的事物,我们感到有最深奥的“理”和最灿烂的“美”,它们以最原始的形式出现时,我们才认识到,正是这种认知和这种情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情结;从这个意义讲,也仅仅是从这个意义讲,我是个虔诚的信教者。
我无法构想出一个奖赏和处罚自己所造之物的上帝,也无法设想上帝具有我们身上所体现的那种意志。
我不能也不像居然会有一个在其肉体死亡后仍能生存的人;让脆弱的人们处于恐惧或愚蠢的利己思想而这样想吧。
我对生命永恒所具有的神秘,对现存世界奇特结构的觉察和少许了解感到满足,包括我力图去理解的,自然本身显露出来的“理”中的一小部分,尽管这部分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