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的法律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源的法律思想
【摘要】魏源,原名远达,字默深、墨生、汉士,号良图。魏源被后世称为“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是清代的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魏源思想的内容广泛,法律思想作为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魏源主张法律应该顺时而变,并且提出“师夷长技”改变不符合社会发展潮流法律。
【关键词】经世致用;师夷长技;变法
一、魏源法律思想的由来(一)“内外交患”的动荡时局
清王朝繁荣昌盛了一百多年以后,遭遇了与以往朝代类似的中后期发展困境,天灾频发、土地兼并,农民起义,外敌入侵。魏源在这种环境中觉察到所谓的天朝上国不过是对辉煌过去的一种谈资,时局的严重程度超乎了想象。他说:“黄河无事,岁修数百万,有事塞决千百万,无一岁不虞河患,无一岁不筹河费,此前代所无也;夷烟蔓宇内,货币漏海外,漕鹾以此日弊,官民以此日困,此前代所无也;士之穷而在下者,自科举则以声音诂训相高,达而在上者,翰林则以书艺工敏、部曹则以胥吏案例为才,举天下人才尽出于无用之一途,此前代所无也;其他宗禄之繁,养兵之费,亦与前代相出入。是以节用爱民,同符三代,而天下事患常出于所备之外。立乎今日以指往昔,异同黑白,病药相发,亦一代得失之林哉!”①
他意识到如果不对现在的体制进行相应的变革,国家将难逃危亡的结局。他指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亦无穷极不变之法,
亦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亦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②即说没有一种用了数百年的法律制度还不会出现任何弊病,更加不可能在出现社会统治危机的时候还不进行改革变易。所以变法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一切事物包括人都不可能来阻挡这种趋势的发展。魏源提出“小变则小革,大变则大革。小革则小治,大革则大治”③的主张,他将改革与社会的发展放在一起论述,提出只能通过改革来减少甚至消除当前政治体制的弊端,并以此来缓解甚至解决社会危机。他的这一主张正是应对当前的严峻的国内局势而提出的。魏源将变法改革与社会治乱兴衰联系起来,要求改革弊政,实行变法。(二)经世致用思想的推动
经世致用是自孔子以来儒学发展的传统,清代的中后期,社会上涌现了一批不拘传统、眼界开阔的的官吏和学者。他们将所读的圣贤书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经世一派。他们不仅著书立说,还亲力亲为,一方面从理论上总结历代的治国得失,探讨治乱之法的利弊,另一方面在自己的职位上实践治国之法。特别是对盐务、槽运、海运、吏治等关系国家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能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改革,缓解社会矛盾,挽救国家危亡。魏源不仅接受了这种经世致用的思潮,并且成为经世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魏源在吸收、发挥“经世致用”的思想,并以此为指导,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创作于实践。
1842年时任江苏布政使的贺长龄延请他主持编辑《皇朝经世文编》。魏源来到素称“人文渊薮”的江南,开始了长达二十年之久
的幕僚生涯。江浙地区社会经济矛盾集中,涉及面非常广泛,江浙经济几乎左右着清王朝的财政状况,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身处这一清王朝社会经济矛盾最集中的地区,魏源可以说处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矛盾斗争的最前沿,他前后进入贺长龄、陶澍、陈銮、裕谦、壁昌、李星沅等六幕府,协助这些地方官员进行内政改革,不仅出谋献策,而且解惑答疑,总结政策得失,推广改革经验。这一切,都促成了魏源法律思想之成熟。(三)外来思想的影响外来的特别是西方的思想随着西方的器物以和平的方式进入了中国。这些包罗万象的西方思想对中国的思想界和知识界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国的知识分子在继续进行传统的儒家经典研究的同时,也触碰和吸收着外来的知识、思想。这种交融的思想撞击,使得那部分开始睁眼看世界知识分子、官员从自闭的状态中抬起头来,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魏源作为其中的一员,不仅深谙中国传统儒学经典对于国家稳固的重要性,更了解接纳、吸收西方的新思想、新知识对于解决国家问题的重要性。魏源从寻求抵抗外敌、振兴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只有正确、详细了解西方国家的基本情况,才能准确分析其强于大清国的原因。他一方面注意了解、汇总来自西方的信息,另一方面阅读大量已有的图书、文献资料等,经过互相参考、印证、总结,编成了《海国图志》,其中“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这本书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主张。二、魏源法律思想的核心内容(一)“法因势而变”的变法思想
魏源主张法律不仅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也可能成为破坏国家的
工具,正如其所说:“人君治天下,法也;害天下,亦法也”。④法律史治理国家的手段之一,并不存在着不可以变的法,如果这手段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随着局势的发展进行改革,则这手段反过来会威胁国家的稳定。所以,法律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能应时而变。其中,“时”不仅指时代的变化,更强调这变化中蕴含的历史发展规律。(二)广开才路,“治法在人”的吏治法律思想。
在魏源主张广开选才途径,并注意任人唯贤,特别是吏治人才的选拔。魏源的《默觚下》从方方面面谈论治国的方式,但通书来看,着重强调的是人才问题。他将人才的与国运相联系,国家中的人才就像山川上的草木,茂盛的草木才能使山川壮丽。他认为,古人得天下必是先得贤才,例如周文王之所以能“三分天下有其二”,是因为“先得天下人才三之二也”。⑤因此,人才的得失对于国家的治乱显得尤为重要。在《海国图志》的总序中,魏源提出了国家渐弱的原因是人心麻木和人才缺失。(三)立法应该遵循简易、宽严适中的原则
魏源对于清朝律例杂陈的现象极为不满,主张立法应该要简易。这样民众才能知道法律、遵守法律。如果所立的法“智者知之,愚者不知”,“巧者能之,拙者不能”,那这样的法即不可来教化民众,更不能用来治理民众。⑥他还特别在《淮北票盐志凡例》和《淮北票盐志叙》中论述了简易和严密的辩证关系。同时,针对清朝律例中法律的惩罚对象及强度,魏源提出了宽严适中的主张,立法是一项科学性的工作,需要立法者充分运用民间生活经验及执行法律的
工作经验制定。(四)增设民众进言途径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了许多国人闻所未闻的西方先进器物,同时也介绍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例如,他对英国的议会制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说,“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会)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凡新改条例、新设职官、增减税饷及行楮币,皆王颁巴厘满转行甘文好司而分布之。惟除授大臣及刑官,则权在国王。各官承行之事,得失勤怠,每岁终会核于巴厘满,而行其黜陟”。⑦国家的大事,包括法律的立废变更、官员的任废、税收的增减等,都是由议会作出决定后再交由具体的部门执行。议会并非闭门造车,而是广泛地听取大众的意见,民众通过新闻报纸等渠道可以对议会、政府、官员进行监督。通过这些描述,魏源已经准确地勾勒出英国的议会制度的轮廓。又如,他是这样介绍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的,“数百年来,育奈士迭遽成富强之国,足见国家之勃起,全由部民之勤奋。故虽不立国王,仅设总领,而国政操之舆论,所言必施行,有害必上闻,事简政速,令行禁止,与贤辟所治无异。此又变封建郡县官家之局,而自成世界者”。⑦能够写出这些详细的介绍,可以看出魏源当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民众参与国家治理的可行性,主张开辟民众的进言渠道。(五)改变重农抑商的观念
作为一个自己自足的农耕社会,中国的农业一直被视为国家得以存在的根基。不仅统治者对于“重农抑商”的政策极为推崇,历代的知识分子也从各个角度为“重农抑商”提供理论支持。商业与